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省长阳地区光叶珙桐群落外貌与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2900m2的样方中,有维管植物238种,隶属于81科170属;群落植物区系丰富、古老、特有性强;群落中有金钱槭、水青树、白辛树、领春木、连香树、天师栗和大叶三七等珍稀濒危植物;其生活型以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达47.06%;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占68.07%,小型叶次之,占28.57%;叶型以单叶占有较大的优势,达78.99%叶质以纸质叶为主,占67.12%。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年龄结构和高度结构分析表明,光叶珙桐种群更新不良,具有衰退的趋势。
Based on field data,we analyzed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Davidiaceae) in Changyang County,Hubei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238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in 170 genera and 81 families were present in an area of 2900m2,including seven endangered species such as Dipteronia sinensis,Tetracentron sinense,Pterostyrax hispidus,Euptelea pleiospermum,Cercidiphyllum japonicum,Aesculus wilsonii and Panax pseudoginseng var.japonicus.The floral plantage of the population was abundant,ancient,and highly endemic.The life form of the community was dominated by phanerophyte(47.06%),leave size by mesophyll(68.07%),leaf type by single leaf(78.99%),and leaf texture by herbaceous(67.12%).The vertical structure was complex with layers mainly consisting of trees,shrubs,herbs,and interlayer plants.Analysis of age and height structures revealed a poor regeneration and shrinkage of the population.
全 文 :梁宏伟,黄光强,王玉兵,陈发菊,李凤兰. 湖北长阳光叶珙桐群落结构研究[J]. 生态科学, 2011. 30(3): 250-256.
LIANG Hongwei, HUANG Guangqiang, WANG Yubing,CHEN Faju, LI Fenglan. Community Structure Features of Davidia involucrata
var. vilmoriniana (Davidiaceae) in Changyang county Hubei Province [J]. Ecological Science, 2011. 30(3): 250-256.
湖北长阳光叶珙桐群落结构研究
梁宏伟 1,2,黄光强 3,王玉兵 2,陈发菊 2,李凤兰 1
1.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2. 三峡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湖北 宜昌 443002
3. 湖北省长阳县林业局,湖北 长阳 443500
【摘要】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省长阳地区光叶珙桐群落外貌与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2900m2的样方中,有维管植
物238种,隶属于81科170属;群落植物区系丰富、古老、特有性强;群落中有金钱槭、水青树、白辛树、领春木、连香树、天
师栗和大叶三七等珍稀濒危植物;其生活型以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达47.06%;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占68.07%,
小型叶次之,占28.57%;叶型以单叶占有较大的优势,达78.99%;叶质以纸质叶为主,占67.12%。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成层
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年龄结构和高度结构分析表明,光叶珙桐种群更新不良,具有衰退的
趋势。
关键词:光叶珙桐;群落特征;种群结构;长阳县
doi:10.3969/j.issn. 1008-8873.2011.03.006 中图分类号:Q9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73(2011)03-250-07
Community Structure Features of Davidia involucrata var. vilmoriniana (Davidiaceae)
in Changyang county Hubei Province
LIANG Hong-wei1,2, HUANG Guang-qiang3, WANG Yu-bing2 ,CHEN Fa-ju2, LI Feng-lan1
1.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Biotechnology,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2. 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 443002, China ,
3. Changyang Forestry Bureau of Hubei Province, Changyang 4435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field data, we analyzed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Davidia involucrata var. vilmoriniana (Davidiaceae) in
Changyang County, Hube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238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in 170 genera and 81 families were present in an
area of 2900 m2, including seven endangered species such as Dipteronia sinensis, Tetracentron sinense, Pterostyrax hispidus, Euptelea
pleiospermum, 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Aesculus wilsonii and Panax pseudoginseng var. japonicus. The floral plantage of the
population was abundant, ancient, and highly endemic. The life form of the community was dominated by phanerophyte (47.06%), leave
size by mesophyll (68.07%), leaf type by single leaf (78.99%), and leaf texture by herbaceous (67.12%). The vertical structure was
complex with layers mainly consisting of trees, shrubs, herbs, and interlayer plants. Analysis of age and height structures revealed a poor
regeneration and shrinkage of the population.
Key words: 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 Population structure; Changyang County
第 30 卷 第 3 期 生 态 科 学 30(3): 250-256
2011 年 5 月 Ecological Science May 2011
收稿日期:2010-11-28收稿,2011-04-20 接受
基金项目::宜昌市科技局重点攻关项目(NO. A06209)资助。
作者简介:梁宏伟(1976-),男,讲师,在读博士生,从事植物生物技术及濒危植物保护利用研究。E-mail: lianghwcn@yahoo.com.cn
万方数据
1 引言(Introduction)
川东—鄂西是我国三大特有种子植物分布中心
之一,又是我国第三纪孑遗植物的保存中心[1]。由于
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小,加之
优越的气候条件,成为了冰川时期植物的“避难所”,
该地区保存了大量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古老、珍
稀、特有植物,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因而受到众多
学者的广泛关注[2-3]。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
的崩尖子和二墩岩自然保护区就位于这一重要地区,
在其境内分布着以光叶珙桐为主的珍稀濒危植物群
落。但由于种种人为原因,低海拔地区大面积天然林
已遭到破坏,其生境面积缩小,种群数量锐减。因此,
对现有残存的珍稀植物群落亟待加强保护和研究工
作。到目前为止,仅见候建军曾对长阳县崩尖子光叶
珙桐 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群落进行简单研
究[4]。本文根据两个保护区样方调查结果,研究其群
落结构特征,揭示其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旨在引
起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并为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
护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方法(Methods)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长江中游鄂西南武
陵山区,地理坐标位为 110°21′~111°20′E,30°12′~
30°46′N,国土总面积 3430Km2,属武陵山南岭余脉,
中山地貌,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地
势高低相差悬殊,最低海拔 48.7m,最高海拔为
2259.1m,垂直高差达 2210.4m。县域属亚热带季风气
候,加之县内地形复杂、森林广布,又具有明显的山
地气候特征,即冬暖夏凉,阴雨天多,日照少、湿度
大。据县多年气象资料,该地区高山区的年平均气温
12℃,最热月 7月平均气温 17.6℃,最低月 1月平均
气温-3.5℃,年日照数 1875h,>10℃的年积温 3000℃
左右,年无霜期 200d 以下,年均降水量 1248.1mm,
降水多集中在 5~10月间,占全年总降水 75%以上。
地带性土壤为黄壤,随着海拔的升高,依次出
现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在植被分区
上,本地区地地处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地带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的过渡区域[5]。在
表 1 样地基本概况
Table 1 Basic conditions of sample plots
样方
Plot
地理坐标
Geographical
coordinates
海拔
(m)
Altitude
坡度
Slope
坡向
Aspect
样地
面积
Area
(m2)
郁闭度
(%)
Canopy
coverage
群落类型
Community type
干扰程度
Disturban
ce degree
CY01
E110.50443º
N30.51110º
1320 30 SW 2030 0.7
光叶珙桐、金钱槭林
The mixed stands of 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 and Dipteronia sinensis
无
CY02
E110.50054º
N30.51403º
1250 25 SW 2020 0.8
光叶珙桐、绢毛稠李和金钱槭林
The mixed stands of Davidia involucrata var.
vilmoriniana, Padus wilsonii and Dipteronia sinensis
无
CY03
E110.49343º
N30.50644 º
1700 30 E 3020 0.8
金钱槭、光叶珙桐林
The mixed stands of Dipteronia sinensis and
Davidia involucrata var. vilmoriniana
轻(78年砍
伐)
CY04
E110.71634º
N30.28294º
1800 35 S 2020 0.8
水青冈、光叶珙桐林
The mixed stands of Fagus longipetiolata and
Davidia involucrata var. vilmoriniana
无
CY05
E110.71739º
N30.28297º
1750 30 WN 2020 0.8
华千金榆、大叶青冈、光叶珙桐林
The mixed stands of Carpinus cordata
var.chinensis, Cyclobalanopsis jenseniana and
Davidia involucrata var. vilmoriniana
无
CY06
E110.71584º
N30.27636º
1650 30 W 1040 0.85
光叶珙桐、阔叶槭和房县槭林
The mixed stands of Davidia involucrata var.
vilmoriniana, Acer amplum and A. franchetii
无
CY07
E110.71920º
N30.28138º
1550 40 S 1010 0.75
光叶珙桐、大叶青冈林
The mixed stands of Davidia involucrata var.
vilmoriniana and Cyclobalanopsis jenseniana
轻(80年代砍
伐)
3 期 梁宏伟,等:湖北长阳光叶珙桐群落结构研究 251
万方数据
海拔 500-800m 的低山区为常绿阔叶林带;海拔
800-1200m 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
地带;海拔大于 1200m 为落叶阔叶林和温性针叶林。
2.2 样地设置
于 2008年 5~7月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崩
尖子和二墩岩自然保护区海拔 1250-1800m的范围内,
选择光叶珙桐分布比较典型的 7个群落设置样地(表
1),面积10m×10m至20m×30m不等,总面积2900m2。
并采用相邻格子法,以 5m×5m为样方单位,在统计
时进行每木检测,测定、记录该样方中乔木层所有胸
径(DBH)≥2cm全部植株的胸径、树高、叶型、叶
质以及叶片的大小,同时在样方中设 2m×2m和 1m
×1m的小样方,分别进行灌木层和草本层调查。
2.3 数据分析
根据 Raunkiaer的方法对群落中各物种的生活型
及叶特征进行分类[6]。
乔木物种的重要值(pi)=相对多度%+相对显著
度%+相对频度%[7]。
种群年龄结构分析,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
即以立木径级代替年龄进行分析[8],参考陈小勇的立
木划分标准[9],并做适当调整:Ⅰ级,高度≤0.33m;
Ⅱ级,高度>0.33m;DBH(胸径)<2.5cm;Ⅲ级,
2.5cm≤DBH<7.5cm;Ⅳ级,7.5cm≤DBH<22.5cm;
Ⅴ级,DBH≥22.5cm。
分析,根据光叶珙桐群落各植物种群的高度特点,
划分为 11 个等级,第 1 高度级为 0~2m,每个等级
间隔 2m,群落内最大高度给为 20~22m[10]。
3 结果与分析 (Results and analysis)
3.1群落的物种组成
根据样方调查资料统计,该光叶珙桐群落中一共
记录到维管束植物 238 种,隶属于 81 科 170 属(表
2)。其中,蕨类植物有 5科 9 属 15 种,被子植物有
76科 161属 223种,包括双子叶植物 69科 142属 195
种,单子叶植物 7科 19属 28 种。群落中没有发现裸
子植物。在这 238 种植物种,参与构成乔木层的有
54 种,下木层有 81 种,草本层有 69 种,位于层间
的有 27种。在下木层的 81种植物中,有 4种也同样
见于乔木层,尚未进入乔木层的乔木类幼树 36 种,
真正的灌木种类有 45 种。可见,光叶珙桐林内的植
物种类组成并不简单。
值得注意的是,群落中出现大量古老、孑遗的种子
植物科属,如 Schisandra、Tetracentron、Euptelea、
Cercidiphyllum、木兰科的 Magnolia,樟科的 Lindera、
Litsea、Machilus、Neolitsea、Phoebe,毛茛科的Aconitum、
Actaea、Cimicifuga,小檗科的Caulophyllum、Epimedium、
Mahonia、木通科的Akebia和 Sinofranchetia,马蔸铃科
的Asarum,金粟兰科的Chloranthus,罂粟科的Eomecon,
金缕梅科的 Sycopsis 及胡桃科的 Pterocarya 和 Juglans
等。群落中还分布有不少的珍稀植物如金钱槭
Dipteronia sinensis、水青树 Tetracentron sinense、白辛
树 Pterostyrax hispidus、领春木 Euptelea pleiospermum、
连香树 Cercidiphyllum japonicum、天师栗 Aesculus
wilsonii、大叶三七 Panax pseudoginseng var. japonicus
等。古老孑遗种类众多,珍稀濒危植物丰富,表明群落
具有极高的代表性和重要的保护价值。
3.2 生活型和叶特征
物种的生活型及叶特征进行划分如表 3。由表 3
可知,该群落内的高位芽植物占优势,达 47.06%,
其中落叶高位芽植物占高位芽植物的 71.43%;常绿
高位芽植物占 28.57%,落叶树种如此丰富,并含有
地带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的过渡区域[5]。在
一定比例的常绿树种,这与群落所处的地理位置相
一致,体现了长阳光叶珙桐群落为亚热带常绿落叶
阔叶混交林的典型植被特点。一年生草本和地上芽
植物分别占 21.01%和 10.08,群落中附生植物和藤
表 2 光叶珙桐群落物种组成
Table 2 Species composition in 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 community
分类群 Taxa 科 Families % 属Genera % 种Species %
蕨类植物 Pteridophyte 5 6.17 9 5.29 15 6.30
被子植物Angiosperms
双子叶植物 Dicotyledoneae 69 85.19 142 83.53 195 81.93
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doneae 7 8.64 19 11.18 28 11.76
合计 Total 81 100 170 100 238 100
252 生 态 科 学 Ecological Science 30 卷
万方数据
表 3 光叶珙桐群落特征
Table 3 The community character istics of 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
生活型
Life form
比例(%)
Percentage
叶级
Leaf size
比例(%)
Percentage
叶型
Leaf form
比例(%)
Percentage
叶质
Leaf texture
比例(%)
Percentage
高 位 芽 植 物
Phanerophyte
47.06
小叶
Microphy
28.57
单叶
Single leaf
78.99 纸质 Herbaceous 67.12
一 年 生 植 物
Therophyte
21.01
中叶
Mesophy
68.07
复叶
Compound leaf
21.01 膜质membranous 9.22
地 上 芽 植 物
Chamaephytes
10.08
细叶
Nanophy
2.52 - - 革质 Leather- like 23.66
其它 Else 21.85
大叶
Macrophy
0.84 - - - -
表 4 群落乔木层主要树种的特征值
Table 4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species for tree layer
序号
物种
Species
株数
N
最大胸径
DBHmax(cm)
相对多度
RA
相对显著
度 RBA
相对频度
RF
重要值
IV
1 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var.vilmoriniana 128 48.7 17.30 27.92 5.79 51.00
2 水青冈 Fagus longipetiolata 64 33.0 8.65 11.85 2.48 22.98
3 金钱槭 Dipteronia sinensis 109 15.0 14.73 4.63 3.31 22.67
4 华西枫杨 Pterocarya insignis 39 28.8 5.27 3.91 4.13 13.31
5 大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jenseniana 20 68.0 2.70 5.38 4.13 12.21
6 绢毛稠李 Padus wilsonii 20 36.5 2.70 4.12 3.31 10.13
7 扇叶槭 Acer flabellatum 22 44.0 2.97 2.87 3.31 9.15
8 阔叶槭 Acer amplum 20 22.3 2.70 2.40 3.31 8.41
9 灯台树 Bothrocaryum controversum 33 20.4 4.46 0.88 2.48 7.82
10 华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var.chinensis 26 16.5 3.51 1.68 2.48 7.67
11 苦树 Picrasma quassioides 14 31.5 1.89 2.80 2.48 7.18
12 色木槭 Acer mono 15 22.3 2.03 2.06 2.48 6.56
13 水青树 Tetracentron sinense 4 44.0 0.54 2.94 2.48 5.96
14 白辛树 Pterostyrax hispidus 10 35.3 1.35 1.97 2.48 5.80
15 毛叶槭 Acer stachyophyllum 22 9.8 2.97 0.47 1.65 5.09
16 建始槭 Acer henryi 11 25.20 1.49 1.27 1.65 4.41
17 漆树 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 5 34.50 0.68 1.08 2.48 4.23
18 矩圆叶椴 Tilia oblongifolia 7 19.0 0.95 0.68 2.48 4.11
19 曼稠 Cyclobalanopsis oxyodon 10 29.30 1.35 0.89 1.65 3.90
20 领春木 Euptelea pleiospermum 9 15.0 1.22 0.82 1.65 3.69
Note :N=Number of stems; DBHavg=Average DBH; DBHmax=Maximum DBH; RA=Relative abundance; RBA= Relative basal area;
RF= Relative frequency; IV= Importance value
本植物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表明反映群落生境十分湿
润。叶的特征分析表明,该群落叶片以中型叶
(63.87%)、单叶(78.99%)、纸质叶(67.12%)为
主,反映出的气候特征与本地在植物生长季节温热高
湿、冬季冷湿、夏无酷署且四季分明的亚热带气候特
征的特点相一致。
3.3 群落的垂直结构
层次结构是群落垂直结构的重要标志,其成因
决定于生态环境,特别是群落生长的水热条件和土
壤条件,也可反映树种在森林中的各种特征,如耐
荫性、更新类型等[11]。长阳光叶珙桐群落成层现象
明显,但结构不很复杂,在垂直方向上可划分为乔
3 期 梁宏伟,等:湖北长阳光叶珙桐群落结构研究 253
万方数据
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四层。乔木层种
类较丰富,计 54 种,可分为 2 个亚层:第一亚层主
要有光叶珙桐、金钱槭、大叶青冈、锐齿槲栎 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三桠乌药 Lindera obtusiloba
和灯台树 Bothrocaryum controversum 等,它们的树
高多在 12m 以上,树冠层较连续,它们树形高挑,
冠幅不大,为争夺光照而不断往高处生长,树冠常
超出群落主冠层;第二层由树高在 5-12m 之间的立
木组成,主要由腺果杜鹃 Rhododendron davidii、八
角枫 Alangium chinense、细花泡花树 Meliosma
parviflora、黄丹木姜子 Litsea elongata等种类组成,
它们是通常为小乔木或大灌木,而在生境条件好的
情况下偶尔也能长成大乔木,它们分枝较低,常成
丛状生长,冠幅通常较大,使它们占据相当大的生
长空间。对构成光叶珙桐群落乔木层的主要树种分
析显示(表 4),光叶珙桐、水青冈、金钱槭的相对
多度、相对显著度和相对频度都较大,重要值指数
为 51.00、22.98 和 22.67,无疑是群落中的优势种。
华西枫杨 Pterocarya insignis、大叶青冈和绢毛稠李
在乔木层中也有一定的比重,处于从属地位。其它
比较常见的种类还有扇叶槭 Acer flabellatum、阔叶
槭 A. amplum、领春木等。从乔木层的优势种、次优
势种或伴生种看,绝大多数为落叶种类,但也出现
一定比例的常绿成分;既反映本区气候带的特点,
又表现出群落所在地土壤基质的特性。
图 1 光叶珙桐径级分布
Fig 1 The diameter class of Davidia involucrata var.
vilmoriniana
灌木层高度约在 1-3.5m,本层中无明显的优势
种类,顶花板凳果 Pachysandra terminalis、角翅卫
矛 Euonymus cornutus、细枝茶藨子 Ribes tenue、长
叶珊瑚 Aucuba himalaica var. dolichophylla、蝴蝶戏
珠花 Viburnum plicatum var. tomentosum、尖连蕊茶
Camellia cuspidata 等较常见。草本层种类较少,以
吉祥草 Reineckia carnea、散斑竹根七 Disporopsis
aspera、华中碎米荠 Cardamine urbaniana、沿阶草
Ophiopogon bodinieri、大叶金腰 Chrysosplenium
macrophyllum 等较为常见。层间植物包括附生植物
和藤本 2 类,附生植物有钻地枫 Schizophragma
integrifolium、长春藤 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
扶芳藤 Euonymus fortunei 等,藤本植物有城口猕猴
桃Actinidia chengkouensis、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
鸡爪茶 Rubus henryi、串果藤 Sinofranchetia chinensis
等。
3.4 光叶珙桐的年龄结构
种群年龄结构的分析是探索种群动态的有效方
法。从图 1 可以看出,7 个样地中,除地样 3 和样
地 4 外,其余 5 个样地的的年龄结构之间存在着一
定的相似性,它们的年龄结构比较完整,其立木级
分布图大体呈纺锤型,以Ⅲ级小树和Ⅳ级中树的数
量为多,从现阶段来看,该种群在群落中占优势,
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各样地中除样地 1 外均
没有 I 级幼苗,II 级幼树的数量也不多,由于缺乏
幼苗和幼树,其更新受阻,因此,从群落长期的演
替来看,该种群有衰退的趋势。II幼树在 1号样地、
2 号样地和 5号样地有分布,均 1株,这可能是这 3
块样地均位于山沟溪流边,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光
照和湿度条件,有利于珙桐萌发和生长。III级小树
在各样地都有分布,其中以 3 号样地分布最多。IV
级中树数量也较多,以 1 号样地最多。3 号样地地
处光叶珙桐分布的核心地带,但由于 80年代曾遭受
人为砍伐,大树很多被砍伐,现存的小树多是多树
桩上萌生的,所以现在分布的 III 级小树分布最多。
从各个样的情况来看,样地 4 和样 5 的光叶珙桐分
布在各个年龄级中都很少,这是因为两块样地的海
拔较高,接近于光叶珙桐在长阳分布的上限,此处
的光叶珙桐多散生。
3.5高度结构
林木的高度结构是指林分中各组成树种在不同
高度级内的株数分布比例,它可以作为龄级估测的
一个参数[12]。以每 2m 为一高度级,统计各高度级
内部的株数(图 2)。从图 2 可知,种群的高度结构
图也呈现纺锤形,幼苗的数量严重不足。在 7个样
0
5
10
15
20
25
30
1 2 3 4 5 6 7
样
地
中
各
级
立
木
比
例
p
er
ce
n
ta
g
e
o
f
v
ar
io
u
s
st
u
m
p
ag
e
in
p
lo
t
(%
)
样地 plot
I II III IV V
254 生 态 科 学 Ecological Science 30 卷
万方数据
图 2 光叶珙桐种群高度结构图
Fig 2 The high structure of Davidia involucrata var.
vilmoriniana. population
地中,高度在 2.0m以下的幼苗一共 3株,在样地 2、
3、4 和 7 均没有发现光叶珙桐的幼苗,高度在 2~
4.0m的幼树也少,这反映出一个幼龄植株成活率低
的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光叶珙桐种群的天然更新。
高度在 18~22.0m 大树的低频分布为高频分布的
10.0~16m的中成树的发展保留了一定的空间。从种
群个体在垂直空间上的配置来看种群的发展动态,
这种高度结构对于种群乃至整个群落的长期稳定都
是不利的[13]。光叶珙桐做为该群落的优势种群,虽
然其占据了乔木层较大的生态位宽度,但尚处于灌
木层、草本层次高度级的光叶珙桐幼苗、幼树在这
种生境中生存条件显得尤为严峻。
4 讨论(Discussion)
长阳光叶珙桐群落是保存完好的次生天然林,
群落的种类组成、垂直结构等体现了北亚热带山地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特征。群落的性质主要由中
型纸质、单叶为主的落叶高位芽植物所决定,这些
特征与四川卧龙[14]、峨眉山[15]等珙桐群落特征相近。
群落成层现象明显,结构比较复杂,在垂直方向上
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乔
木层以光叶珙桐、金钱槭、锐齿槲栎、三桠乌药和
灯台树等落叶植物为优势种,并混生有少量的常绿
植物;灌木层无明显的优势种类,草本层种类较少,
层间植物主要由木质藤本组成,此外群落中还有 5
种附生维管植物。与候建军 1991 年资料相比[4],群
落有了更大的发展,乔木层高达 22m,种类也更加
丰富,群落的演替态势良好。群落中光叶珙桐、金
钱槭、水青树、连香树、白辛树、领春木等珍稀濒
危物种组成丰富,分布集中,优势突出,成为了群
落的建群种或共建种,这与全国其它珍濒危植物群
落相比也实属少见,具有极高的代表性和保护价值。
珙桐种子的休眠期长,而且有隔年萌发现象,
种胚有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期,完成形态后熟的种
子,大部分由于生理后熟而又进入二度休眠,故发
芽不整齐,加上野生动物出没并啃食珙桐种子,自
然条件下珙桐种子的出苗率低[16]。另外,群落中石
块较多,若种子不作处理,在自然条件下,光叶珙
桐通过种子更新非常困难。再者,自上个世纪 80 年
代发来,一直有人为收集种子也是造成幼苗缺乏的
原因之一。因光叶珙桐萌生力较强,萌条更新则成
为光叶珙桐的主要更新方式。沈泽昊等人认为,珙
桐种子萌发是需光的,珙桐的自然萌发更新依赖于
群落中林窗的产生[17]。为此,适度人为干扰有利于
珙桐种群数量的增加[18]。各样方光叶珙桐种群的年
龄结构相似,大体呈纺锤型,以Ⅲ级小树和Ⅳ级中
树的数量为多,从现阶段来看,该种群在群落中占
有相对的优势,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但现阶
段的小树和中树多是人为砍伐破坏后萌生而成的。
幼苗和幼树缺乏,更新受阻,因此,从群落长期的
演替来看,该种群有衰退的趋势。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加强对光叶珙桐群落
的保护,具的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保护意义。与其他
保护方式相比,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
着更多的优越性,如能保护足够大的种群和完整的
种群结构,能够提供物种生存和自然进化的场所,
并能使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系统得以维持等,是
保存种质资源的最有效的手段[19]。长阳崩尖子自然
保护区和二墩岩自然保护小区分别是 1988 年和
2002 年成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成立以来,由于
各种原因,还没有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和配置专门
的管理人员,更没有专门的保护经费对珍稀濒危植
物进行保护,再加上管理手段和设施落后,保护工
作难已开展,为此,增加保护区的保护投入是当前
最首要的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应俊生,张志松. 中国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特有属
的研究[J]. 植物分类学报, 1984, 22(4): 259-268.
[2] 许天全. 鄂西南山地的珍贵稀有植物[J]. 武汉植物学研
0
5
10
15
20
25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种
群
中
各
个
高
度
比
例
p
er
ce
n
ta
g
e
o
f
v
ar
io
u
s
h
ei
g
h
t
in
p
o
p
u
la
ti
o
n
(
%
)
高度 height
3 期 梁宏伟,等:湖北长阳光叶珙桐群落结构研究 255
万方数据
究, 1984, 2(2): 275-282.
[3] 叶其刚,陈树森,王诗云. 鄂西南后河一个典型稀有濒
危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1,
19(3): 241-247.
[4] 候建军 . 鄂西南长阳县境内珙桐群落的调查分析 [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26(3): 94-98.
[5] 谭景燊,班继德,王增学. 湖北植被区划[J]. 华中师院
学报, 1982, 3: 102-127.
[6] 曲仲湘,吴玉树,王焕校,姜汉侨,唐廷贵. 植物生态
学(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4: 2-155.
[7] 王伯荪 . 植物群落学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87.
[8] 达良俊,杨永川,宋永昌.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
阔叶林主要组成种的种群结构及更新类型[J]. 植物生
态学报, 2004, 28(3): 376-384.
[9] 陈小勇,张庆费,吴化前,宋永昌. 黄山西坡青冈种
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J]. 生态学报, 1996, 16(3):
325-327.
[10] 张志祥,刘鹏,刘春生,廖承川,蔡妙珍,黄帮文. 浙
江九龙山南方铁(Tsuga tchekiangensis)群落结构及优
势种群更新类型[J]. 生态学报, 2008, 28(9): 4547-4558.
[11] 郭连金,洪森荣,夏华炎.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濒危植物
南方铁杉种群数量动态分析[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6(6): 74-78.
[12] Lieberman M, Lieberman D. Age-size relationship s and
growth behavior of the palm Welfia georgii. Biotropica[J],
1988, 20 ( 4) : 270-273.
[13] 班继德,漆根深. 鄂西植被研究[M]. 武汉: 华中理工大
学出版社, 1995.
[14] 钟章成,秦自生,史建慧. 四川卧龙地区珙桐群落特征
的初步研究[J]. 植物生态学与地理学丛刊, 1984, 8(4):
253-263.
[15] 杨一川,李体俊. 四川峨眉山珙桐群落的初步研究[J].
植物生态学与地理学丛刊, 1989, 13(3): 270-276.
[16] 黎云样. 珙桐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 西华师范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4(3): 269-275.
[17] 沈泽昊,林洁,陈伟烈,金义兴. 四川卧龙地区珙桐群
落的结构与更新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1999, 23 (6):
562-567.
[18] 李尤,苏智先,张素兰,胡进耀,郭晓萍,朱利君. 珙
桐群落种内与种间竞争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 2006,
28(6): 625-630.
[19] 龚洵,武全安,张启泰. 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
中的作用和意义[J]. 广西植物, 1993, 13(4): 359-366.
256 生 态 科 学 Ecological Science 30 卷
万方数据
湖北长阳光叶珙桐群落结构研究
作者: 梁宏伟, 黄光强, 王玉兵, 陈发菊, 李凤兰, LIANG Hong-wei, HUANG Guang-qiang, WANG Yu-bing
, CHEN Fa-ju, LI Feng-lan
作者单位: 梁宏伟,LIANG Hong-wei(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三峡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湖北
,宜昌,443002), 黄光强,HUANG Guang-qiang(湖北省长阳县林业局,湖北,长阳,443500), 王玉兵,陈发菊
,李凤兰,WANG Yu-bing,CHEN Fa-ju,LI Feng-lan(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刊名: 生态科学
英文刊名: EC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2011,30(3)
参考文献(19条)
1.陈小勇;张庆费;吴化前;宋永昌 黄山西坡青冈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1996(03)
2.达良俊;杨永川;宋永昌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主要组成种的种群结构及更新类型[期刊论文]-植物生态学报 2004(03)
3.王伯荪 植物群落学 1987
4.曲仲湘;吴玉树;王焕校;姜汉侨 唐廷贵 植物生态学 1984
5.谭景燊;班继德;王增学 湖北植被区划 1982
6.候建军 鄂西南长阳县境内珙桐群落的调查分析 1991(03)
7.叶其刚;陈树森;王诗云 鄂西南后河一个典型稀有濒危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期刊论文]-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1(03)
8.许天全 鄂西南山地的珍贵稀有植物[期刊论文]-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4(02)
9.龚洵;武全安;张启泰 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和意义[期刊论文]-广西植物 1993(04)
10.李尤;苏智先;张素兰;胡进耀 郭晓萍 朱利君 珙桐群落种内与种间竞争研究[期刊论文]-云南植物研究 2006(06)
11.沈泽吴;林洁;陈伟烈;金义兴 四川卧龙地区珙桐群落的结构与更新研究[期刊论文]-植物生态学报 1999(06)
12.黎云样 珙桐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期刊论文]-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3)
13.杨一川;李体俊 四川峨眉山珙桐群落的初步研究 1989(03)
14.钟章成;秦自生;史建慧 四川卧龙地区珙桐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1984(04)
15.班继德;漆根深 鄂西植被研究 1995
16.Lieberman M;Lieberman D Age-size relationship s and growth behavior of the palm Welfia georgii[外文期刊] 1988(04)
17.郭连金;洪森荣;夏华炎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濒危植物南方铁杉种群数量动态分析[期刊论文]-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6(06)
18.张志祥;刘鹏;刘春生;廖承川 蔡妙珍 黄帮文 浙江九龙山南方铁(Tsuga tchekiangensis)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更新类型[期刊论文]-
生态学报 2008(09)
19.应俊生;张志松 中国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特有属的研究 1984(0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程芸.Cheng Yun 武陵山区珙桐群落生物多样性与天然更新研究[期刊论文]-林业调查规划2008,33(2)
2. 苏瑞军.苏智先.胡进耀.周良.朱丽君 四川卧龙三江保护区珙桐群落边缘效应的研究[期刊论文]-广西植物2004,24(5)
3. 王磊.代勋.黄良江.钟志琦.陈屏昭.吴银梅.田虹.汤家鑫.刘健君.WANG Lei.DAI Xun.HUANG Liang-jiang.ZHONG Zhi-qi.CHEN Ping-
zhao.WU Yin-mei.TIAN Hong.TANG Jia-xin.LIU Jian-jun 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的珙桐种群分布状态的研究[期刊论文]-西部林业科学
2009,38(3)
4.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期刊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4(1)
5. 罗柏青.杜凡.王娟.石翠玉.赫尚丽.LUO Bai-qing.DU Fan.WANG Juan.SHI Cui-yu.HE Shang-li 滇东北珙桐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期刊
论文]-林业调查规划2009,34(1)
6. 雷妮娅.陈勇.李俊清.唐晓军.LEI Ni-ya.CHEN Yong.LI Jun-qing.TANG Xiao-jun 四川小凉山珙桐更新及种群稳定性研究[期刊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1)
7. 王宗星.吴统贵.虞木奎.孙海菁.段溪.董毅.WANG Zong-xing.WU Tong-gui.Yu Mu-Kui.Sun Hai-Jing.Duan Xi.Dong Yi 模拟海平面上
升对海滨木槿渗透调节的影响[期刊论文]-生态科学2011,30(4)
8. 范伟 煤矿井筒机械安装与巷道加固的应用技术[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23)
9. 徐华.宋晓斌.郭树杰.刘永红.XU Hua.SONG Xiao-bin.GUO Shu-jie.LIU Yong-hong 陕西千家坪林区珙桐天然分布特征研究[期刊论文
]-陕西林业科技2010(4)
10. 王立革.焦晓燕.董二伟.郜春花.苗伟.田锋.WANG Li-ge.JIAO Xiao-yan.DONG Er-wei.GAO Chun-hua.MIAO Wei.TIAN Feng 采煤沉陷
区复垦前后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变化特征分析[期刊论文]-生态科学2011,30(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tkx20110300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