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34卷 第 2期 生 态 科 学 34(2): 148−155
2015 年 3 月 Ecological Science Mar. 2015
收稿日期: 2014-07-11; 修订日期: 2014-08-18
基金项目: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905009-4);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08B080701043)
作者简介: 杨琼(1978—), 女, 博士,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红树林湿地生态学、废水的生物处理、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和微生物降解等方面研究, E-mail:
yangking78@126.com
*通信作者: 杨剑(1965—), 男 , 博士 , 教授 , 主要从事天然大分子物质在食品微胶囊、生物除草剂制备及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研究工作 , E-mail:
jiany@szpt.edu.cn
杨琼, 梁羽, 杨剑, 等. 入侵植物薇甘菊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J]. 生态科学, 2015, 34(2): 148−155.
YANG Qiong, LIANG Yu, YANG Jian, et al. Soil microbi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hizosphere of exotic invasive Mikania micrantha[J].
Ecological Science, 2015, 34(2): 148−155.
入侵植物薇甘菊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
杨琼 1,2, 梁羽 1,3, 杨剑 1,*, 胡章立 3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深圳 518055
2.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深圳 518040
3. 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深圳 518060
【摘要】 盆栽试验比较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本土植物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生长过程中
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磷脂脂肪酸方法)、酶活性及理化性质的特征, 以期揭示薇甘菊入侵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学机
制。结果显示: 与本地种爬山虎相比, 薇甘菊根际土壤 pH 值降低, 有机质、总氮、铵氮和有效磷含量减少, 但硝态氮
含量增加。薇甘菊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脂肪酸含量高于爬山虎, 脱氢酶、脲酶、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显著
增强。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及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氮、磷营养盐呈显著相关。
关键词:薇甘菊; 爬山虎; 根际微生物; 土壤酶; 磷脂脂肪酸
doi:10.3969/j.issn. 1008-8873.2015.02.022 中图分类号:Q14,Q948.1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73(2015)02-148-08
Soil microbi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hizosphere of exotic invasive Mikania
micrantha
YANG Qiong1,2, LIANG Yu 1,3, YANG Jian1, *, HU Zhangli3
1.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518055, China
2. Neilingding-Futi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Guangdong, Futi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Mangrove Road, Shenzhen
518040, China
3.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60, China
Abstract: Exotic Mikania micrantha and native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were planted in pots to study the effect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expressed by phospholipid fatty acids, PLFAs) and
enzymatic activitie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oils in the rhizoshpere of M. micrantha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s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pH value, organic matter, total N, ammonium N, and
available P, but higher contents of nitrate N were found in M. micrantha rhizosphere soil. M. micranth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activities of dehydrogenase, protease, phosphatase and urease. The diagnostic PLFAs of bacteria, fungi,
actinomycetes and fungi to bacteria ratio had similar trends with that of protease.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differences in diagnostic PLFAs and enzymatic activ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the differences in
physico-chemical variables, especially with the content of carbon, N and available P.
Key words: Mikania micrantha;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enzyme;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2 期 杨琼, 等. 入侵植物薇甘菊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 149
1 前言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人类活动的频繁以及对
自然环境的干扰, 生物传播、入侵和扩散的种类和
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外来植物入
侵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日益成为生态学家关注的
热点领域[1−3]。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 是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
要驱动力, 参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的形成、
养分的转化及循环等诸多生化反应进程, 对维持土
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平衡起着重要作用[4–5]。外来入
侵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受到研
究者的重视。大量研究证实, 入侵植物可能主动改
变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组成来创造更适宜其自身生
长繁殖的土壤微环境, 反过来, 这些适宜的微环境
又进一步加剧其入侵进程[6–9]。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是世界十大害草之
一, 多年生草质藤本, 原产中、南美洲[10], 生长迅
速、茎节可随处生根, 有性生殖能力强, 在新的分布
地区能迅速占领被干扰生境[11]。薇甘菊于上世纪 80
年代传入中国, 现已在热带、亚热带亚太地区广泛
分布并造成严重危害[12]。
为了解决薇甘菊入侵造成的严重危害, 国内外
针对薇甘菊的入侵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包括: 薇甘
菊的生物学特性、化感作用、能量利用策略、高效
低毒的化学防控技术、生物防治作用物的筛选与安
全评价等等[13–19], 但对土壤微生物学的研究一直比
较落后。近几年来, 薇甘菊入侵与土壤微生物之间
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也开展了大
量的研究[20–26], 逐渐揭开了薇甘菊对入侵地土壤微
生物学的影响机制。但前期研究多局限于野外或室
内一次采样, 不仅环境因素复杂多样难以控制, 而
且很少对其生长过程进行完整系统研究。本研究选取
入侵植物薇甘菊和本土植物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采用人工盆栽实验, 研究薇甘菊在生
长过程中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结
构的影响, 以期揭示薇甘菊入侵过程中的土壤微生
物学机制。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实验地点位于深圳市, 该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
候, 年平均气温 22.6 , ℃ 极端高温 38.7 (7℃ 月), 极
端低温 0.2 (1℃ 月), 年平均降水量 1794 mm, 年均
相对湿度 79%, 年积温为 2209 h。
爬山虎为多年生落叶大藤本, 葡萄科, 夏季开
花, 花小, 黄绿色, 浆果紫黑色。常攀缘在墙壁或岩
石上, 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
薇甘菊入侵深圳多年, 市内多处可见。在各
公园、校园等处, 均能见到薇甘菊和爬山虎常年
一起缠绕生长, 故本研究选取爬山虎作为本地藤
本植物对照, 研究薇甘菊入侵过程中根际微生物
特征。
2.2 实验设计
盆栽土壤取自深圳野外山坡未经薇甘菊入侵的
表层 0-10 cm 土壤去除表面凋零物及植物残留根
系等, 阳光下暴晒, 风干混匀后装入直径 20 cm、高
18 cm 的圆形塑料花盆中, 土壤深度约 10 cm。
2008 年 4 月 16 日, 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
选择生长情况较好且植株高度相似的薇甘菊与爬山
虎(高度约 30 cm), 连根挖起, 用无菌水洗净根部原
有土壤, 分别将两种植物移栽至上述塑料盆中, 每
盆两株。共设置薇甘菊和爬山虎各 20 盆, 同时设置
三个无植物的空白对照。所有盆载均放置于室内阳
台。每天定时浇水两次(上午 9 时和傍晚 5 时), 浇水
量每次每盆为 50 mL 蒸馏水, 整个实验中不添加任
何营养成分。
2.3 采样方法
植物移栽后正常生长, 每隔 45 天取样一次, 即
6 月 3 日(S1)、7 月 25 日(S2)、9 月 11 日(S3)和 10
月 29 日(S4)分别采样一次, 有植物生长的随机选择
三盆并采集根际土壤, 将植物整株拨起, 抖落大块
土壤后剩余土壤即为根际土壤, 采样后整盆丢弃,
同时采集无植物对照土样, 三个重复。除第四次采
样时 , 薇甘菊植株开花 , 其它时间薇甘菊和爬山
虎均为营养生长, 无开花结果现象。土样采集后,
过 2 mm 筛后分为三部分: 一部分自然风干后做土
壤理化性质分析; 一部分贮于 4 ℃冰箱, 一周内作
土壤酶活性分析; 一部分土样冷冻干燥后作脂肪
酸分析。
2.4 分析方法
所采土壤均在 60 ℃恒温下烘干计算含水量,
pH 值以 1︰5 土水比用 YSI 仪测定, 有机质采用重
150 生 态 科 学 34 卷
铬酸钾容量法, 总氮采用凯氏定氮法, 铵态氮采用
奈氏比色法, 硝态氮采用酚二磺酸比色法, 有效磷
采用 NH4F-HCL 法[27]。
铜盐比色法测定蛋白酶活性(精胶为底物), 苯
酚-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脲酶活性(尿素为底物),
TTC 还原法测定脱氢酶活性, 对硝基酚比色法测定
磷酸酶活性(对硝基酚磷酸二钠盐为底物), 方法均
参照《土壤酶及其研究法》[27]。
土壤微生物结构分析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方法[28]: 冷冻干燥土壤加入土壤提
取液(氯仿:甲醇:柠檬酸缓冲液=1:2:0.8,v/v/v)提取脂类,
利用硅胶柱(strata SPE-Si, 500 mg/3 mL, Phenomenex,
USA)分离纯化, 纯化后的脂肪酸用 KOH−甲醇溶
液甲脂化, 加入甲脂化的 C19: 0 为内标, 在 Agilent
6890−5975GC−MSD 完成检测分析。37 种脂肪酸
混合物 (C4−C24, 18919−1 AMP)为标准进行比
对, 峰面积和内标曲线法定量脂肪酸, PLFA 含量
用 nmol⋅g–1 表示。用特征脂肪酸表征微生物菌群:
真菌(18:2ω6,9), 细菌(i16:0, a16:0, i17:0, a17:0, 12:0,
14:0, 15:0, 17:0, 14:1, 15:1, 16:1, 17:1), 放细菌
(10Me16:0)[29]。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软件 Excel 2007 进行数据整理和作图,
利用 SPSS 13.0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双变量方差分析方法
(Two-way ANOVA)进行差异性显著分析, 主成分分
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用于脂肪
酸图谱分析, 判别分析方法(Discriminant analysis,
DA)将薇甘菊和爬山虎区分开来, 典型相关分析方
法(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CCA)分析微生物
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理化性质随植物生长而变化, 而对照土壤
的理化性质则变化不明显(表 1)。所有土壤均为中性
偏酸性, 爬山虎土壤及对照土壤的 pH 值随时间变
化不明显, 但薇甘菊土壤 pH 值随植物生长显著降
低(P<0.05)。两种植物根际土壤的硝态氮含量高于对
照土壤(P<0.05), 其它营养元素, 包括有机质、总氮、
铵态氮、有效磷等, 有植物生长的根际土壤含量均
显著低于对照土壤(P<0.05)。
表 1 不同采样时间薇甘菊和爬山虎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Tab. 1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 the rhizoshpere soil of exotic Mikania micrantha and native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at different sampling time
采样时间 S1 S2 S3 S4
对照 6.54±0.03a 6.51±0.05ab 6.60±0.03a 6.62±0.09a
爬山虎 6.67±0.03a 6.85±0.02a 6.67±0.13a 6.69±0.09a pH
薇甘菊 6.60±0.08a 6.51±0.02b 6.43±0.05b 6.49±0.07b
对照 19.40±1.00a 18.99±0.72a 19.52±1.44a 19.07±0.62a
爬山虎 18.08±0.15a 16.95±0.40ab 15.42±1.06b 14.05±1.31b 有机质/%
薇甘菊 16.31±0.53b 14.68±0.62b 14.21±0.62b 12.74±1.76b
对照 2.10±0.10aa 1.94±0.08a 2.04±0.08a 2.07±0.06a
爬山虎 1.86±0.05a 1.62±0.12b 1.25±0.05b 1.01±0.07b 总氮/(mg·g–1)
薇甘菊 1.98±0.04a 1.56±0.07b 1.20±0.02b 1.12±0.11b
对照 89.22±1.70a 85.64±0.92a 82.96±3.08a 84.04±3.11a
爬山虎 62.12±0.86b 63.58±0.62b 59.18±4.30b 56.36±3.46b 铵态氮/(μg·g–1)
薇甘菊 56.30±1.36b 53.94±1.41b 50.87±2.56b 54.04±2.27b
对照 1.81±0.13b 1.87±0.07b 1.76±0.07b 1.86±0.07b
爬山虎 3.12±0.19a 3.18±0.44a 3.34±0.20a 3.59±0.14a 硝态氮/(μg·g–1)
薇甘菊 3.63±0.20a 3.94±0.10a 3.47±0.23a 3.59±0.45a
对照 23.27±0.98a 22.98±1.30a 22.53±0.58a 20.70±0.62a
爬山虎 9.46±0.31c 11.03±0.70b 16.14±0.84b 13.60±0.61b 有效磷/(μg·g-1)
薇甘菊 16.90±0.04b 14.61±0.39b 6.30±0.93c 7.89±0.42c
注: 不同字母表示同一采样时间差异显著(P<0.05)。
2 期 杨琼, 等. 入侵植物薇甘菊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 151
薇甘菊和爬山虎在不同采样时间, 有效磷的变
化规律不同, 薇甘菊土壤中有机磷的含量随植物生
长减少, 特别是在S3和S4时期, 有效磷含量比爬山
虎土壤含量分别减少 61%和 42%; 但爬山虎土壤中
有效磷的含量则呈现出先扬后抑的特点。
Two-way ANOVA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土壤理
化性质在不同植物、不同采样时间及不同植物×不
同采样时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
3.2 根际土壤酶活性
在同一生长时期, 薇甘菊根际土壤的脱氢酶、
蛋白酶、脲酶及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爬山虎和无植
物对照, 但薇甘菊根际土壤酶活性在不同生长时期
的差异不显著(图 1)。
Two-way ANOVA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四种酶活
性在不同植物、不同采样时间及植物×采样时间的
差异均显著(表 2)。
土壤酶活性的判别分析能较清楚的分离出薇甘
菊、爬山虎和对照土壤(见图 2), DF1 可解释 86.3%
的数据信息。
3.3 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
薇甘菊根际土壤中细菌PLFA的含量高于爬山虎
和无植物对照(图 3)。真菌含量随植物生长变化,
在 S1 和 S2 时期, 薇甘菊和爬山虎根际土壤中的真
菌 PLFA 含量均低于无植物对照, 在 S3 和 S4 时期,
薇甘菊土壤中的真菌 PLFA 含量增加。真菌/细菌比
值在不同植物、不同采样时间及植物×采样时间的
差异均为显著。薇甘菊根际土壤放线菌 PLFA 含量
的变化趋势与细菌一致, 均高于爬山虎和无植物对
照, 但在不同采样时间的差异不显著(表 3)。
脂肪酸的 PCA分析表明: PC1主分量对脂肪酸总
体变化的贡献率为 62.3%, PC2 对脂肪酸总体变化的
贡献率为 5.2%, 即前两个主成分因子能解释 67.5%
的脂肪酸数据信息。
PLFA 的判别分析能较清楚的分离出薇甘菊、爬
山虎和对照土壤(见图 4), DF1 可解释 76.5%的数据
信息。
图 1 不同采样时间薇甘菊和爬山虎根际土壤酶活性(不同字母表示同一采样时间差异显著, P<0.05)
Fig. 1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in the rhizoshpere of exotic Mikania micrantha and native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at
different sampling time
152 生 态 科 学 34 卷
表 2 酶活性及微生物特征脂肪酸的方差分析结果
Tab. 2 P values of 2-way ANOVA showing the effects of
growth stages, speci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n soil
diagnostic PLFAs and enzymatic activities.
P 值 采样时间(df=3)
植物种类
(df=2)
植物种类*采
样时间(df=5)
脱氢酶 PLFAs NS *** ***
蛋白酶 PLFAs * ** **
脲酶 PLFAs NS ** **
磷酸酶 PLFAs * ** ***
细菌 * ** *
真菌 * * NS
放线菌 * * *
真菌/细菌 * * **
注: NS: 差异不显著, *P<0.05, **P<0.01, **P<0.001。
图 2 土壤酶活性的判别分析图
Fig. 2 Plots of sample scores extracted by the discriminant
analyses on the enzymatic activities
图 3 不同采样时间薇甘菊和爬山虎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脂肪酸含量(不同字母表示同一采样时间差异显著, P<0.05)
Fig. 3 Diagnostic PLFAs in the rhizoshpere of exotic Mikania micrantha and native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at different
sampling time
3.4 土壤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
用典型相关分析分析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
微生物功能用四种土壤酶活性表示, 微生物结构用
PLFA 表示, 为了适应 CCA 的变量要求, PLFA 的数据
仅采用前两个主分量 PC1 和 PC2。表 4 结果显示, 蛋
白酶活性与 PC1 呈显著负相关, 其余三种酶与 PC1 呈
显著正相关, 四种酶与 PC2 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表 3)。
3.5 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的相关性
四种酶与土壤中有机质、总氮、铵态氮和硝态
氮的相关性均为极显著(p<0.01), 蛋白酶与 pH 值呈
显著相关(表 4)。细菌和真菌与 pH 值相关性不显著,
与其它理化因子相关性显著。
2 期 杨琼, 等. 入侵植物薇甘菊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 153
表 3 不同生物时期薇甘菊和爬山虎根土壤微生物结构与功
能的典型相关分析
Tab. 3 Canonical correlations of the enzyme activities and
the first two principal components (PC) extracted from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PLFAs (n=36)
PC1 PC2
脱氢酶 0.89** 0.23
蛋白酶 –0.45* 0.23
脲酶 0.65** –0.05
磷酸酶 0.68** –0.23
注: *P<0.05; **P<0.01。
图 4 PLFAs 的判别分析图
Fig. 4 Plots of sample scores extracted by the discriminant
analyses on PLFAs
表 4 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Tab. 4 Correlation matrix betwee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soil microbial biomass (n=36)
有机质 pH 总氮 铵态氮 硝态氮 有效磷
蛋白酶 0.74** –0.37* 0.71** 0.49** –0.75** –0.26
脲酶 0.77** –0.10 0.79** 0.48** –0.60** –0.90**
脱氢酶 –0.71** –0.22 –0.67** –0.77** 0.84** 0.12
磷酸酶 –0.66** –0.16 –0.70** –0.48** 0.49** 0.97**
细菌 –0.70** 0.15 –0.73** –0.40* 0.53** 0.89**
真菌 –0.71** –0.13 –0.75** –0.52** 0.54** 0.98**
放线菌 –0.63** 0.19 –0.69** –0.56** 0.61** 0.89**
真菌/细菌 0.04 –0.33* 0.09 –0.25 0.19 –0.55**
注: *P<0.05, **P<0.01。
4 讨论
薇甘菊为成功入侵中国的恶性杂草之一, 生长
迅速, 特别喜好生长在潮湿富饶环境中。本研究中,
薇甘菊入侵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爬山虎和无
植物对照, 这一结论和李伟华等一致[24], 薇甘菊有
可能通过提高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来增加氮的可吸收
性, 以利于其成功入侵。由于薇甘菊生长快速, 短期
内需要大量营养, 而本研究中为薇甘菊单群落种植,
加上无外源营养加入, 造成土壤中有机质、总氮、
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迅速下降。前人研究证实, 薇
甘菊根系分泌物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硝化能力, 更
多的铵态氮经硝化作用转化为可吸收的硝态氮 ,
同时, 更多的 H+释放到土壤环境中, 造成土壤 pH
值下降[30], 这与本研究中薇甘菊入侵土壤 pH 值随
着其生长过程而降低的结果一致。
薇甘菊对磷元素有高富集和贮存能力[31], 本实
验中薇甘菊根际土壤中的 pH 值较低, 低 pH 加速了
磷的溶解, 从而增加了磷的可利用性[32], 有利于薇
甘菊的进一步入侵。薇甘菊根际土壤中有效磷含量
在最后两次采样时的含量仅为本土植物爬山虎的一
半, 由于薇甘菊开花繁殖需要大量的磷元素, 此时
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有效磷, 造成土壤中磷元素的快
速下降, 这种现象提示磷元素可能为其入侵过程中
的重要营养元素。
外来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关系是影
响植物入侵能力的重要方面, 而外来植物对入侵地
土壤养分循环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的影响以
及与本土植物之间的竞争响应日益备受关注, 也是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33]。外来植物通过改变入侵
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破坏本土植物与土壤微生
物之间长期形成的平衡关系, 从而影响本土植物的
生长及种群更新, 最终使入侵植物成功入侵[34]。薇
甘菊入侵使土壤理化性质改变, 为入侵地微生物提
供了大量的碳、氮、磷, 增加微生物含量和活性, 并
最终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和优势群落, 从
而形成有利于自身生长繁殖的微环境, 利于其进一
步入侵[24−25]。
154 生 态 科 学 34 卷
本实验利用 PLFA 方法分析土壤微生物结构,
克服了前人利用平板培养法仅能分离鉴定环境微生
物总数的 0.1%—10%的缺陷[35], 能客观的反映土壤
微生物群落结构, 表征在数量上占优势的土壤微生
物群落, 包括不可培养微生物[36]。结果显示, 薇甘菊
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细菌和真菌脂肪酸含量, 即增加
了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数量, 这可能也是薇甘菊
成功入侵的机制之一。此现象在其它入侵植物中也
有发现, 入侵植物一年蓬(Annual fleabane)和加拿大
蓬(Erigeron canadensis)均能显著增加根际土壤中细
菌含量、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26]。
土壤酶是土壤生态系统代谢的一类重要动力,
土壤微生物通过分泌土壤酶参与土壤生态系统营养
循环等各种生化过程, 它不仅能反映土壤微生物活
性的强弱, 而且能表征土壤养分转化的快慢程度、
肥力状况、土壤质量及污染状态等[37–39]。本研究中,
薇甘菊根际土壤的脱氢酶、蛋白酶、脲酶和磷酸酶
活性均高于本土植物爬山虎和无植物对照, 造成这
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薇甘菊的根系释放独特
的化学物质进入到土壤微生态系统中, 进而通过化
感作用或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及营养循环方式等直
接或间接的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40–41]。这进一
步证明了入侵植物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功能, 从而为其营造更好的生态微环境以加速其入
侵进程。
薇甘菊生长过程中营养需求量大, 薇甘菊通过
改变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结构、提高土壤酶活性, 从
而达到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可利用氮、磷营养
源以满足其生长繁殖的需要, 这可能是薇甘菊成功
入侵的机制之一, 但由于本实验为室内盆栽, 物种
单一、环境影响小且无营养源加入, 但野外环境复
杂、加上不断有其它植物凋落物等营养源加入, 薇
甘菊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的改变对其
入侵是否是一个长期的正反馈作用?薇甘菊的进一
步入侵是否会影响本地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加速土
壤贫瘠呢?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参考文献
[1] 徐汝梅, 叶万辉.生物入侵的理论与实践[M]. 2004,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REINHART KO, CALLAWAY RM. Soil biota and invasive
plants [J]. New Phytologist, 2006, 170(3): 445–457.
[3] INDERJIT, VAN DER PUTTEN WH. Impact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on exotic plant invasions [J].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10, 25(9): 512–519.
[4] MIETHLING R, WIELAND G, BACKHAUS H, et al.
Variation of microbial rhizosphere communities in response
to crop species, soil origin, and inoculation with Sinorhi-
zobium meliloti L33 [J]. Microbial Ecology, 2000, 40(1):
43–56.
[5] 孔维栋, 朱永官, 傅伯杰, 等. 农业土壤微生物基因与群
落 多 样 性研究 进 展 [J]. 生 态 学 报 , 2004, 24(12):
2894–2900.
[6] MARLER MJ, ZABINSKI CA, CALLAWAY RM.
Mycorrhizae indirectly enhance competitive effects of an
invasive forb on a native bunchgrass [J]. Ecology, 1999,
80(4): 1180–1186.
[7] RICHARDSON DM, ALLSOPP N, DANTONIO C, et al.
Plant invasions - the role of mutualisms [J]. Biological
reviews, 2000, 75(1): 65–93.
[8] KLIRONOMOS JN. Feedback with soil biota contributes
to plant rarity and invasiveness in communities [J]. Nature,
2002, 417(6884): 67–70.
[9] CALLAWAY RM, THELEN GC, RODRIGUEZ A, et al.
Soil biota and exotic plant invasion [J]. Nature, 2004,
427(6976): 731–733.
[10] HOLM LG, PLUCKNETT DL, PANCHO JV, et al. The
worlds worst weeds. Distribution and biology [M].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77, Honolulu 320–327.
[11] WATERHOUSE DF. The major arthropod pests and weeds
of agriculture in Southeast Asia [M]. Canberra: ACIAR,
1993.
[12] 王伯荪, 廖文波, 昝启杰, 等. 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
在中国的传播[J].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42(4): 47–54
[13] 昝启杰, 王勇军, 王伯荪, 等. 外来杂草薇甘菊的分布及
危害[J]. 生态学杂志, 2000, 19(6): 58–61.
[14] 昝启杰, 王伯荪, 王勇军, 等. 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
生态评价[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41(6):
60–63.
[15] 昝启杰 , 孙延军 , 廖文波 , 等 .森草净杀灭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及其安全性 [J]. 生态学报 , 2007,
27(8): 3407–3416.
[16] YANG, Q.H., YE, W.H., DENG, X., et al. Seed germination
eco-physiology of Mikania micrantha HBK [J]. 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 2005, 46(4): 293–299.
[17] FENG YL, LI YP, WANG RF, et al. A quicker energy-use
strategy by populations of a subtropical invader in the
non-native range: a potential mechanism for the evolution
of increased competitive ability [J]. Journal of Ecology,
2011, 99(5): 1116–1123.
[18] HOU YP, PENG SL, CHEN BM, et al. Inhibition of an
invasive plant (Mikania micrantha H.B.K.) by soils of three
2 期 杨琼, 等. 入侵植物薇甘菊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 155
different forests in lower subtropical China [J]. Biological
Invasions, 2011, 13(2): 381–391.
[19] [19] LI FL, LI MG, ZAN QJ, et al. Effects of the residues
of Cuscuta campestris and Mikania micrantha on subse-
quent plant germination and early growth.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2012, 11(11): 1852–1860.
[20] LI WH, ZHANG B, JIANG HB, et al. Changes i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ssociated with invasion of the exotic
weed, Mikania micrantha HBK [J]. Plant and Soil, 2006,
281(1–2): 309–324.
[21] NI GY, SONG LY, ZHANG JL, et al. Effects of root
extracts of Mikania micrantha HBK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J]. Allelopathy Journal, 2006, 17(2): 247–254.
[22] LI WH, ZHANG C, GAO G,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ikania micrantha invasion and soil microbial biomass,
respiration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J]. Plant and Soil, 2007,
296(1–2): 197–207.
[23] 李钧敏, 钟章成, 董鸣. 田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寄生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入侵群落土壤微生
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报, 2008, 28(2):
868–876.
[24] 李伟华, 韩瑞宏, 高桂娟. 薇甘菊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生
量和土壤呼吸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8(8): 96–101.
[25] 陈亮, 李会娜, 杨民和, 等. 入侵植物薇甘菊和三叶鬼针
草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8):
63–68.
[26] 王从彦, 向继刚, 杜道林. 2 种入侵植物对根际土壤微
生物种群及代谢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7):
1247–1251.
[27] 关松荫.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1986, 北京: 农业出
版社.
[28] FROSTEGARD A, BAATH E, TUNLID A. Shifts in the
structure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limed forests as
revealed by phospholipid fatty-acid analysis [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1993, 25(6): 723–730.
[29] KOURTEV PS, EHRENFELD JG, HAGGBLOM M.
Exotic plant species alter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the soil [J]. Ecology, 2002, 83(11):
3152–3166.
[30] CHEN BM, PENG SL, NI GY. Effects of the invasive plant
Mikania micrantha HBK on soil nitrogen availability
through allelopathy in South China [J]. Biological Invasions,
2009, 11(6): 1291–1299.
[31] SWAMY PS, RAMAKRISHNAN PS. Effect of fire on
population-dynamics of mikania-micrantha hbk during
early succession after slash-and-burn agriculture (Jhum)
in northeastern India [J]. Weed Research, 1987, 27(6):
397–403.
[32] HERR C, CHAPUIS-LARDY L, DASSONVILLE N, et al..
Seasonal effect of the exotic invasive plant Solidago
gigantea on soil pH and P fractions [J].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Science, 2007, 170(6): 729–738.
[33] REINHART KO, PACKER A, VAN DER PUTTEN WH, et
al. Plant–soil biota interaction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lack cherry in its native and invasive ranges [J]. Ecology
Letters, 2003, 6(12): 1046–1050.
[34] 于兴军, 于丹, 卢志军, 等. 一个可能的植物入侵机制:
入侵种通过改变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本地种的生
长[J]. 科学通报, 2005, 50(9): 896–903.
[35] AMANN RI, LUDWIG W, SCHLEIFER KH. Phylogenetic
identification and in situ detection of individual microbial
cells without cultivation [J]. Microbiological Research,
1995, 59(1): 143–169.
[36] BOSSIO DA, SCOW KM, GUNAPALA N, et al.
Determinant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eason, and soil type on phos-
pholipid fatty acid profiles [J]. Microbial Ecology, 1998,
36(1): 1–12.
[37] 曹慧, 孙辉, 杨浩, 等. 土壤酶活性及其对土壤质量的指
示研究进展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3, 9(1):
105–109.
[38] GE G, LI Z, FAN F, et al. Soil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their
seasonal variations in response to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J]. Plant and Soil, 2010,
326(1–2): 31–44.
[39] LI X, LIU B, CUI J, et al. No evidence of persistent effects
of continuously planted transgenic insect-resistant cotton
on soil microorganisms [J]. Plant and soil, 2011, 339(1-2):
247–257.
[40] HIERRO JL, MARON JL, CALLAWAY RM. A biogeo-
graphical approach to plant invasions: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exotics in their introduced and native range [J].
Journal of Ecology, 2005, 93(1): 5–15.
[41] CHEN B, PENG S, CHEN L, et al. Effects of aqueous
extracts of Mikania micrantha HBK on nutrients release
from the forests litter at three succession stages in south
China [J]. Allelopathy Journal, 2009, 23(2): 453–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