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alysis of landscape change and ecological assessment of Guoluo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Qinghai Province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景观空间变化与生态评价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黄河源头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海拔最高、单一民族成份比例最高的自治州.论文利用2006年遥感数据,结合野外调查,以果洛藏族自治州为例,研究黄河源头地区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和沿黄河廊道景观空间格局的镶嵌,分析了黄河两岸景观廊道的变化.并选用生态适宜性指标进行生态评价,分析了自治州六个县的生态环境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果洛州主要是以草地、灌木灌丛等类型为主的资源景观,各种草地景观连接度较高.廊道效应在距离黄河10 km内作用明显,影响区域景观格局的驱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方面.研究结果对于果洛藏族自治州乃至黄河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指导作用.

Guoluo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located in the Yellow River Headwaters region,is one of prefectures with the highest altitude,the worst climate,the most difficult environment,the least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mono-ethnic composition in China.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very sensitive and fragile and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which have posed a bad impact on the loc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s well as people‘s property safety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ellow River.Based on the data of 2006 Landsat7 ETM image,by use of RS and GIS,the landscape pattern of Guoluo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was analyzed.The corridor effect of the Yellow River was obvious when in 10 kilometers and had a scale restriction.Finally,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county zone were concluded according to ecological suitability.And also some management measures about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were suggested.This study provided a strong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basis for the region‘s ecological protection policy formulation and scientific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全 文 :第27卷第4期 生态科学 27(4):248.253
2008年8月 EcologicalS ience Aug.2008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景观空间变化与生态评价
郭 泺1,薛达元1,杜世宏2,曹丽君1
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
2.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患系统研究所,北京100871
【摘要】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黄河源头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海拔最高、单一民族成份比例最高的自治
州。论文利用2006年遥感数据,结合野外调查,以果洛藏族自治州为例,研究黄河源头地区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和沿黄
河廊道景观空间格局的镶嵌,分析了黄河两岸景观廊道的变化.并选用生态适宜性指标进行生态评价,分析了自治州六个
县的生态环境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果洛州主要是以草地、灌木灌丛等类型为主的资源景观,各种草地景观连接度较
高。廊道效应在距离黄河10km内作用明显,影响区域景观格局的驱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方面。研究结
果对于果洛藏族自治州乃至黄河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黄河;果洛藏族自治州;景观变化;生态评价
中图分类号:Q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73(2008)04—248·06
AnalysisoflandscapehangeandecologicalassessmentofGuoluoTibetan
AutonomousPrefectureinQinghaiProvince
GUOLu01,XUEDa.yuanl,DUShi.hon92,CAOLi-junl
J.CollegeofWeandEnviroranentalSciences,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Beijin9100081,China
2InstituteofRemoteSensinga dGIS,PekingUn versi劬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GuoluoTibetanA tonomousPrefecture,locatedintheYellowRiverHeadwatersregioll’isOlleofprefectureswiththe
highestaltitude,theworstclimate,themostdi伍cultenvironment,theleastocioeconomicdevelopmentandthehighestproportion
ofmono-ethniccompositioninChi a.Theecologicalenvironmentisv rysensitiveandfragileandthecologicalproblemsbecome
increasinglyserious.whichhaveposedabadimpactOil helocalsocioeconomicdevelopmentandthecologicalenvironment,as
wellaspeople’SpropertysafetyofthemiddleandlowerreachesofYellowRiver.Basedonthedataof2006Landsat7ETMimage,
byu∞ofRSandGIS.thelandscapep ttcrnofGuoluoTibetanAutonomousPrefecturewasanalyzed.Thecorridorffectofhe
YellowRiverWasobviouswheni 10kilometersandhadascaler striction.Finny,theecologicalfunctiomofcountyzone、Ⅳe佗
concludedaccordingtoecologicalsuitability.Andalsosomemanagementn№asufesaboutthecologicalpl nningWeresuggested.
Thisstudyprovidedastrongtheoreticalandtechnicalbasisfortheregionsecologicalprotectionpolicyformulationndscientific
environmentala agement.
KeyWords:YellowRiver;GuoluoTibetanAutonomousPrefecture;landscapechange;ecologicalassessment
收藕日期:2008.06.14;修改日期:2008-07.1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07BAC03A08),国家民委重点项目(07ZY05)和民族大学青年基金
作者简介:郭泺(1975一),女,山东济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景观生态与3S应用,E-maihguolu02010@163.tom
万方数据
4期 郭泺,等: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景观空间变化与生态评价 249
1引言(Introduction)
景观空间格局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
空间上的排列,是各种生态学过程在不同尺度上相互
作用的结果,属于生命组建的一种宏观分异性状【M】。
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可以
数量化地分析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进一步研
究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3卅。景观变化与生态环境
安全水平密切相关。合理的土地利用活动有利于促进
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生态经济系统处于稳定、
有序、均衡的健康状态;反之,则导致生态环境迅速
恶化。二者有机协调,才可实现资源、经济和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情J。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黄河源头,地处青藏高原腹
地,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海拔最高、气候
最恶劣、环境最艰苦、社会经济发展最滞后、单一民
族成份比例最高的自治州。近年来,学者们在三江源
地区进行了一些研究。例如,董立新等用RS与GIS
手段对玛多县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16J;王
垄等对三江源头地区草地资源现状及持续利用途径
进行了研究【7】;吴波等基于生态区保护方法确定了长
江上游森林生态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等[81。目
前的研究多针对三江源地区或个别县市进行,没有对
黄河源头地区——果洛藏族自治州进行整体的景观
空间格局和生态安全的研究。对这个生态敏感性强、
行政划属同一的江河源头地区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是
十分必要的。
果洛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问题
日益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中下游地区的生
态环境及人民财产安全【9】。本文运用民族学、景观生
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3S技术支持,建立果洛藏
族自治州土地资源景观数据库,运用空间分析方法,
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和生态安全进行了研究。对解决
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维
护民族团结,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StudyAreaandmeans)
1.1研究区域概况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东
南部,地处黄河源头,东经96。54’~101。51’,北纬
32031,"35037,。东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南接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西与
玉树藏族自治州毗连,北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海南、黄南藏族自治州相依。地处巴颜喀拉山和阿尼
玛卿山之间,东西长448km,南北宽334km,总面
积76442km2,自治州平均海拔4200m以上,海拔
4000--5000m的地区约占全区面积的80%左右,自治
州位于黄河源头地区,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长
约760km,其水源补给以降水和冰雪融雪补给为主。
果洛州主体民族为藏族,居住有汉、回、土、撒拉、
蒙古等14个民族,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行政
区辖玛沁、班玛、甘德、达日、久治、玛多6个县。
1.2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陆地卫星Landsat2006年7月眦TM
(分辨率15m)卫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应用ERDAS
Imagine8.7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影像合成、几何纠
正、图像增强、直方图匹配等预处理,通过实地调查、
草场分布图等专题图件并结合影像特征,根据解译标
志采取人机交互的方式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绘制
2006年果洛藏族自治州景观类型图。本文根据植被
土壤资源类型将景观类型分为10类(图1):1.莎草
图1果洛州景观类型图
Fig.1MapofLandscapetypeofGuoluoTibetanPrefecture
草地、2.禾草草地、3一莎草禾草草地、禾高山寒漠、
5.湖泊、6.灌木灌丛、7.林地、8.裸山裸地、9.冰川
与永久积雪、10.流动沙丘。并应用ARCGIS软件对
景观格局空间特征进行分析no‘121。在景观变化研究的
万方数据
基础上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选用生态功能组
份、人口压力指标、草场载畜量等指标,采用因素叠
H
置法进行综合生态评价。公式为P=l/nyP,,其中:

P是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指标,只是各单因子评价指
标值,揭示了不同景观类型及整个果洛州的生态环境
的变化。在景观格局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黄河为廊
道,通过空间取样,选取沿河0km-5km、5km一10km、
10km-15km的三条样带进行景观格局的廊道分析,
研究不同距离尺度的各条样带的景观类型结构在空
间上的分布特征。
2结果与分析(Resultsandanalyses)
2.1果洛藏族自治州景观类型斑块特征
果洛藏族自治州内10种景观类型的斑块数目从
大到小依次为:灌木灌丛>莎草草地>莎草禾草草地
>湖泊>禾草草地≥林地>高山寒漠>裸山裸地>
流动沙丘>冰川与永久积雪。从总斑块数量看,灌木
灌丛的斑块数量最多,主要由于其斑块大多呈片状分
布,分散镶嵌。州内草地面积分布最广,其中莎草草
地总面积为4.2×106hm2,占总土地资源面积的
58.8l%,禾草草地总面积为1.0×106hm2,占总土地
资源面积的14.19%,灌木灌丛总面积为0.49x106hm2,
占总土地资源面积的6.91%,其余类型面积仅占总土
地资源面积的8.09%。这主要是由果洛州的地理性质
决定的,果洛州特殊的高原自然环境致使果洛州草场
面积辽阔,同时该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
地区,主要产业为畜牧业。
2.1.1景观类型形状特征指数的分析
边界指数(boundaryindex)可用来表征景观中
异质斑块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潜力及相互影响
程度。果洛州景观的边界总长度为8.83x106m,边界
密度是1.24幽2。草地类型边界密度(boundary
density)最高,说明研究区的草地资源占据绝对优势,
有利于草原物种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裸山裸
地、高山寒漠、湖泊等处于中等水平,彼此间相差不
大;林地、流动沙丘、冰川与永久积雪的边界指数低
下,不利于高原林场物种的物质交流以及极端条件物
种的繁殖发育。
景观中流动沙丘和裸地的景观形状指数
(1andscapeshapeindex)及分维数(Fractal
Dimension)均比较大,说明这两个类型的景观斑块
形状比较复杂,这是因为它们均属于自然景观,人类
活动干扰较少,形状比较复杂。而各种草地、高山寒
漠、冰川与永久积雪斑块的情况则比较复杂,不易进
行比较,尤其是草地,因为本区域牧民多,对草场依
赖性大,草地资源的斑块数目多、种类多、面积大、
受人类影响的程度不同,景观形状复杂。各景观类型
的分维数相差也不大,变化范围在1.0292~1.0874,
一方面不能充分反映各景观类型的形状复杂程度,说
明分维数在描述景观结构时的不稳定性问题:一方面
反映了果洛州各景观类型的分维数普遍较低,都在
1.10以下。不利于边缘种的增加和生物多样性繁育。
2.1.2果洛藏族自治州景观结构特征
景观多样性(1andscapediversity)是指景观在结
构、功能及其时间变化方面的多样性,它揭示了景观
的复杂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多样性指数为
1.3567,均匀度指数为0.5892。这说明区域景观面积
分布差别较大,分布不均匀。其中,莎草草地的生境
破碎化指数(Fragmentationindex)最高,莎草禾草
草地、禾草草地、灌木灌丛的生境破碎化指数中等,
草地的生境破碎化指数偏高,说明果洛州虽然草地资
源丰富,斑块数目多、分布面积大,但是其破碎化程
度却比较大,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草地资源
保护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其它类型的生境破碎化
指数排序为:高山寒漠>湖泊>裸山裸地>林地>流
动沙丘>冰川与永久积雪,这是因为它们的斑块数目
少、面积小造成的。
2.2果洛藏族自治州景观空间格局的分布特征
选取最小距离指数(minid stanceindex)、凝
聚度(Cohesion)、景观聚集度(Congregate)三种
指数进行计算,分析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小距
离指数用来检验景观斑块是否服从随机分布,同时
反映了景观斑块的聚集程度和分离程度。果洛州的
景观最小距离指数分析表明,各景观类型的分布情
况均趋于团聚状态。其中,流动沙丘(0.0592)与
裸山裸地(0.0684)接近于完全团聚分布;林地
(0.1094)与莎草草地(0.1350)也趋于团聚分布
的状态:灌木灌丛(0.2413)、莎草禾草草地
(0.2622)、高山寒漠(0.3090)、禾草草地(0.3764)
与湖泊(0.3787)也偏于团聚分布状态,不分散。
这种分布不均匀的格局,形成许多生态功能组份盲
区,不利于生态保护。
景观凝聚度指数是用来描述景观中同类斑块联
万方数据
4期 郭泺,等: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景观空间变化与生态评价 .251
系程度的指数,反映了景观生境的自然连接和破碎程
度,取值范围是(o~100),其值越大,给定斑块类
型越聚集。果洛州景观类型的凝聚度指数值从大Nd,
排列为:莎草草地>禾草草地>莎草禾草草地>裸山
裸地>高山寒漠>流动沙丘>湖泊>灌木灌丛>冰
川与永久积雪>林地。其中,莎草草地的凝聚度指数
达到90.3718,说明该地区的莎草草地的凝聚度非常
高,连通性很好。
表1黄河两岸的不同尺度区域景观结构指数的比较
:!壅垒:! 鱼窆堡壁苎堡壁!坠璺坠堕!!璺盥壁理曼丝堡垫堕i!塑垫!丛坚塑!!堡匹!丝垒!璺塑苎壁!!!!坦!墅!!!!i韭
区域 多样性指数 破碎化指数 均匀度指数 分维数 形状指数
Zone Diversityindex FragmentationEveni dex FraetalDimension Shapeindex
景观聚集度指数是用来反映景观中不同斑块类
型的非随机性或聚集程度,聚集度指数考虑了斑块类
型之间的相邻关系,因此能反映景观组分的空间配置
特征。果洛州的景观聚集度指数比较高,为0.602,
因为果洛州主要是以莎草草地、禾草草地、莎草禾草
草地、灌木灌丛等几种草地类型为主的资源景观,各
种草地资源景观连接度较高。
2.3果洛藏族自治州景观空间结构变化的廊道效应
分析
研究区域中,黄河是最为显著的廊道,研究沿黄
河两岸的景观变化有助于理解景观结构与功能之间
的相互关系。本文选取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
形状指数、生境破碎化等指数进行分析(表1)。
2.3.1沿黄河两岸5km景观变化的分析
该区域由禾草草地、莎草草地、湖泊、莎草禾草
草地、流动沙丘、灌木灌丛6种景观类型组成(图2)。
斑块数从大Nd,排列为禾草草地>莎草草地>灌木
灌丛>湖泊>莎草禾草草地>流动沙丘。各斑块面积
百分比:莎草草地(55.88%)>禾草草地(23.25%)
>湖泊(12.97%)>灌木灌丛(3.95%)>流动沙丘
(2.67%)>莎草禾草草地(1.28%)。说明草地在沿
黄河5km区域依然是主要成分,占84.36%,湖泊面
积比例也较高,果洛州主要湖泊均分布在沿黄河两岸
5km的范围内,其中黄河源头著名的扎陵湖与鄂陵湖
也在其中。且基本生态功能组份的覆盖率大,极低生
态功能组份的覆盖率低,只有流动沙丘一种类型。该
区带景观的多样性指数为1.2096,均匀度指数为
0.6751。与果洛州整体景观相比,景观多样性有所降
低,但景观均匀度增加。
2.3.2黄河两岸5km.-一10km之间景观变化的分析
该区域由禾草草地、莎草草地、湖泊、莎草禾草
草地、流动沙丘、灌木灌丛6种景观类型组成。斑块
数从大到小排列为莎草草地>禾草草地>灌木灌丛
>湖泊>流动沙丘>莎草禾草草地。各斑块面积百分
比:莎草草地(54.23%)>禾草草地(28.12%)>
灌木灌丛(7.01%)>湖泊(3.83%)>莎草禾草草
地(3.75%)>流动沙丘(2.77%)。与沿河5km的
土地资源景观相比,草地资源景观比例有所上升,为
93.11%,而湖泊的比例明显下降,流动沙丘比例略有
上升。
该区带景观的多样性指数为1.2212,均匀度指数
为0.6816,其多样性与均匀度与沿河5km相比,均
略有增加,其差别是由于距离黄河越远,极低生态功
能组份——流动沙丘面积比例增加而引起的该区带
生境破碎化指数从大到小排列为莎草草地(0.53)>
禾草草地(O.26)>灌木灌丛(0.06)>湖泊(O.034)
>莎草禾草草地(0.031)>流动沙丘(O.024)。与沿
河5km内相比,破碎化指数有明显增加,表明生物
多样性保护的难度在加大。
2.33沿黄河两岸10km---15km之间景观变化的分析
该区域由禾草草地、高山寒漠、莎草草地、湖泊、
莎草禾草草地、流动沙丘、灌木灌丛7种景观类型组
成。斑块数从大到小排列为莎草草地>灌木灌丛>禾
草草地>湖泊>莎草禾草草地>流动沙丘>高山寒
漠。各斑块面积百分比:莎草草地(51.87%)>禾草
草地(29.59%)>莎草禾草草地(8.24%)>灌木灌
丛(7.35%)>湖泊(1.51%)>流动沙丘(1.25%)
>高山寒漠(0.18%)。与沿河5km-10km的资源景观
相比,草地景观面积比例有所上升,为97.05%,但
万方数据
湖泊比例显著下降,流动沙丘比例虽有所下降,但多
了一种新的极低生态功能组份——高山寒漠,这种土
壤由于本身过于瘠薄,气候恶劣,没有利用价值。
该区带景观的多样性指数为1.2279,均匀度指数
0.6310,与沿河5km~10km相比,景观多样性有所
增加,均匀度降低。该区带生境破碎化指数从大到小
排列为莎草草地(O.503)>禾草草地(0.269)>莎
草禾草草地(0.069)>灌木灌丛(0.068)>湖泊
(0.013)>流动沙丘(0.010)>高山寒漠(0.002)。
其破碎化指数与沿河10km"-"15km相较,不同类型
有增有减,但增减趋势不明显。
研究表明:黄河的廊道效应在距离10km以内,
作用明显,其基本生态功能组份面积比例下降,湖泊
比例明显下降,极低生态功能组份比例上升,生境破
碎化程度增大;其廊道效应在距离10km以外不很明
显,相关指数与上一层比较甚至出现反弹,说明廊道
效应是具有一定尺度范围的,这是河流廊道景观规划
中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2.4景观格局空间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果洛藏族自治州景观空间结构表现为在高山是
冰川和永久积雪与裸岩的相互镶嵌,中山沼泽和草地
的相互镶嵌,河谷是灌丛镶嵌在草地景观中,低山为
沙地和草地景观镶嵌在一起,湖滨居民地、耕地和草
地镶嵌,低海拔地区水体镶嵌在草地之中。随着气候
的变化和对环境开发力度的加强,自然因素与社会、
经济因素共同驱动着景观格局的演变,导致景观斑块
空间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气候变
化。果洛藏族自治州70年代后期开始气温波动上升,
使得黄河源头地区生态环境相应变化,尤其是夏季气
温升高将使蒸发强度增大,相同时期降水量没有增加
甚至减少,造成植被因干早而退化,多年冻土退化又
使植被根系层土壤水分减少,沼泽化草甸植被退化。
(2)降水的变化。黄河源头地区水系支流众多,河
川径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因此,受降水的时间分布规
律影响较大,90年代以来出现连续偏枯,具有一定
的持续性。(3)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草地生态环境是
在黄河源区整个生态系统中占据主导位置。由于夏季
降水减少,蒸发量大,,牧草生长期短,覆盖率不高,
并且长期过牧践踏,鼠害破坏等因素,近年来,沙化
严重,径流减少,湖泊干枯,造成如今草地退化加剧。
(4)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人类干扰无论是
改造或是破坏,均将引发自然环境的变化。果洛藏族
自治州的居民地发展不管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数量上
均表现为发展极其不平衡,具体表现为各级政府所在
地的发展及其不平衡,县政府所在地的居民地发展水
平明显高于其他乡政府所在地的水平,沿国道和省道
的乡镇面积明显的超过偏远的交通欠发达的乡镇,沿
黄河地区有农业开垦的地方的居民点密度远远超过
其他地区。此外,政府的决策决定了黄河流域耕地开
垦的过程,同时又受制于有限的气候条件。
2.5生态适宜度评价
本研究选择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涵盖三个方
面——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人类活动压力的适宜性,
经济活动的适宜性,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果洛州土地资源适宜性良好的是班玛县和
久治县,较好的是甘德县,一般的是玛多县和达日县,
而玛沁县较差。人类活动压力适宜性:达日县良好,
玛多县较好,玛沁和久治两县一般,甘德和班玛两县
较差。果洛州经济活动适宜性良好的是玛多县和达日
县,玛沁县较好,班玛县一般,甘德和久治两县较差。
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结果将果洛州划分为四个生态
区域,分别是:I达日县生态环境适宜区;II玛多县
生态环境较不适宜区,作为黄河源头县域,应进一步
改善环境状况:ⅡI班玛、久治两县生态环境较不适宜
区,这两个县的特点在于土地资源适宜性一般,但人
口发展快、过牧情况严重;Ⅳ玛沁、甘德两县生态功
能相对较差区,属于很不适宜的生态环境区域。
3结论与讨论(Conclusionand scussion)
本文对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土地资源进行了景观
层次的研究,同时融入区域特色、民族特色,进行
了区域生态适宜性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
土地资源以草地为主,景观分维数较低,景观类型
的面积分布差别较大,且分布不均匀;景观破碎化
水平较低,各景观类型的分布情况均趋于团聚分布,
形成许多生态功能组份盲区,不利于生态保护;土
地资源景观以几种草地类型为主,聚集度较高、斑
块数量多,草地的边界指数大,有利于草原物种的
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景观形状受人为和自然影
响的因素多,情况复杂;草地(尤其是莎草草地)
凝聚度高,连通性好。湖泊、林地、冰川与永久积
雪是本地区较为重要的土地资源类型,林地、冰川
与永久积雪所占比例较小,林地与湖泊受人为影响
万方数据
4期 郭泺,等: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景观空间变化与生态评价 253
多,斑块密度水平较低,生境破碎化较小;凝聚度
指数小,连通性不好。高山寒漠、裸山裸地、流动
沙丘是本地区较低的生态功能组份,它们斑块数少、
所占比例小,边界指数低;裸山裸地、流动沙丘斑
块形状较为复杂;生境破碎化较低。
利用空间取样分析了沿黄河不同尺度带的土地
资源景观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黄河的廊道效应
在一定尺度范围内作用明显,黄河沿河10km范围其
基本生态功能组份面积比例下降,湖泊比例明显下
降,极低生态功能组份比例上升,生境破碎化程度增
大;距离超过10km,相关指数甚至出现反弹。
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处黄河源头,又是自然地理
条件特殊的民族地区,其景观变化、廊道效应的研
究前人还未涉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生态适
宜性指标进行生态评价,确定了果洛州以行政划分
为基础的六个县的生态功能区划,对于果洛藏族自
治州乃至黄河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
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Refefences)
11】 傅伯杰,陈利项,马克明,等.2001.景观生态学原理
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21 FarinaAed.1998.PrinciplesandMethodsinLandscape
Ecology.NewYork:ChapmanndHall.115—126.
f3lHariniNagendra,JaneSouthworth,CatherineTucker.2003.
Accessibility勰adeterminantofl dscapetransforotation
inWeStcTnHonduras:linkingpatterna dprocess叨.
LandscapeEcology,18(2):141-158.
14】4 樊风雷,孙彩歌.2007.1997~2003年广州市土地利用变
化遥感监测研究及动态分析【刀.生态科学,26(6):
546-552.
15】 EvaGustavsson,TommyLtmna地∞n,MarieEmanuelsson.
2007.Landusemorethan200yearsagoexplainsetlrrellt
grasslandplantdiversityin a Swedishagricultural
landscape【J].BiologicalConservation,138(1-2):47—59.
1616 董立新,孔金玲,王文科,等.2005.基于RS与GIS的
典型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
20(4):399-403.
m 王蕉,洪绂曾,宗锦耀.2004.“三江源”地区草地资源
现状及持续利用途径【J】.草地学报,13:28-47.
【8l 吴波,朱春全,李迪强,等.2006.长江上游森林生态
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确定——基于生态区保护方法
阴.生物多样性,14(2):87—97.
【919 董锁成,周长进,王海英.2002.“三江源”地区主要生
态环境问题与对镱叨.自然资源学报,17(6):713.720.
110l邬建国.2001.景观生态学一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
【l川.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11张金屯,邱扬,郑风英.2000.景观格局的数量研究
方法【J】.山地学报,18(4):346-352.
112】黎夏,叶嘉安.1997.利用主成分分析改善土地利用变
化的遥感监测精度[J】.遥感学报,u(4):283-289.
万方数据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景观空间变化与生态评价
作者: 郭泺, 薛达元, 杜世宏, 曹丽君, GUO Luo, XUE Da-yuan, DU Shi-hong, CAO Li-
jun
作者单位: 郭泺,薛达元,曹丽君,GUO Luo,XUE Da-yuan,CAO Li-jun(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北京,100081), 杜世宏,DU Shi-hong(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北京,100871)
刊名: 生态科学
英文刊名: EC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2008,27(4)

参考文献(12条)
1.Eva Gustavsson;Tommy Lennartson;Marie Emanuelsson Land use more than 200 years ago explains
current grassland plant diversity in a Swedish agricultural landscape[外文期刊] 2007(1-2)
2.樊风雷;孙彩歌 1997~2003年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研究及动态分析[期刊论文]-生态科学 2007(06)
3.Harini Nagendra;Jane Southworth;Catherine Tucker Accessibility as a determinant of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in western Honduras:linking pattern and process[外文期刊] 2003(02)
4.董锁成;周长进;王海英 "三江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自然资源学报 2002(06)
5.吴波;朱春全;李迪强 长江上游森林生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确定--基于生态区保护方法[期刊论文]-生物多
样性 2006(02)
6.王堃;洪绂曾;宗锦耀 "三江源"地区草地资源现状及持续利用途径[期刊论文]-草地学报 2004(z1)
7.董立新;孔金玲;王文科 基于RS与GIS的典型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期刊论文]-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5(04)
8.Farina A Principles and Methods in Landscape Ecology 1998
9.黎夏;叶嘉安 利用主成分分析改善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监测精度[期刊论文]-遥感学报 1997(04)
10.张金屯;邱扬;郑风英 景观格局的数量研究方法[期刊论文]-山地学报 2000(04)
11.邬建国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 2001
12.傅伯杰;陈利项;马克明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 200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tkx20080401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