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45卷 第5期
2016年9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汉文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45No.5
Sept.2016
收稿日期:2015-12-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60140);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MS0519);内蒙古教育厅重点基金项目
(NJZZ13035)
作者简介:贾 倩(1990-),女,内蒙古包头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
通信作者:张颖娟(1970-),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博士,主要从干旱区植物生态学研究.
绵刺休眠期和生长期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贾 倩,张颖娟,王铁娟,韩文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为探讨自然生境下西鄂尔多斯强旱生小灌木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 Maxim)的光合生理生态适
应性,通过对绵刺休眠期和生长期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合响应曲线、光合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绵刺净光合
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休眠期绵刺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出现“午休”现
象,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影响.Pn与光照有效辐射(PAR)、胞间CO2 浓度(Ci)存在二次曲线关系,与相对湿度
(RH)存在线性关系,与叶片温度(Tleaf)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生长期绵刺Pn日变化呈典型“单峰”曲线,
Pn与PAR、Ci、Tleaf之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与RH 呈线性关系.(2)除类胡萝卜素外,处于生长期绵刺的叶绿
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高于休眠期绵刺叶片色素含量.绵刺的光合特性与生理生态因子存在密切关系.
关键词:绵刺;光合特性;生理生态因子;休眠期;生长期
中图分类号:Q 94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735(2016)05--0679--08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基础,更是推动荒漠地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得以运行的原
动力[1].光合生理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光合作用不仅与植物遗传特性有关,还受到诸如温度、水分、土
壤等环境因素影响[2-3],尤其在干旱缺水光照辐射又相对较强烈且风害频繁的荒漠地区[4].近年研究表明,大
气中CO2 浓度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在今后的几十年内,全球将会处于CO2 浓度倍增的环境[5-6].随着CO2 浓
度不断增加,平均气温也将不断升高,土壤蒸发量增大,高温、干旱化趋势加剧,为了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生存,
植物光合特性可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 Maxim)为蔷薇科绵刺属强旱生小灌木,是古老孑遗单种属植物,被列为国
家首批二级保护植物[7].现今分布于西鄂尔多斯和阿拉善荒漠,即蒙古南部、内蒙古西部、宁夏西部和甘肃河
西走廊北部的荒漠地区[8].干旱缺水是我国西北地区最为突出的生态特征[9],同时也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和
分布最主要的因素之一[10].绵刺对水分的依赖性和敏感性很强,在春末夏初若降水很稀缺,其叶、花、果实将
全部脱落,并以“假死”方式进入休眠状态逃避干旱胁迫,若有一定降水,则又可迅速返青,并二次开花结实.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及严重的人为破坏使得绵刺分布面积频频缩小,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绵
刺的存在不仅在植物区系及系统演化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荒漠化治理有很大的研
究价值[11].
赵一之[12]对绵刺分布区及其区系地理成分做了研究,刘果厚等[13-14]对绵刺的繁殖方式及抗性生理进行
了较详细研究,马全林等[15]对正常生长状态下绵刺光合生理特性与同生长状态下白刺、霸王等植物进行了
对比研究,但对于绵刺以“假死”方式逃避干旱胁迫遇雨又可迅速返青的生长机制研究至今仍未见报道.在全
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绵刺的生理生态研究值得关注,其躲避恶劣生存环境的特殊机制可能是由于在光化学
作用的调节运转机制等方面发生相应改变,从而更好地适应干旱环境胁迫.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报道基础上,
通过测定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高温、干旱而即将进入休眠期(以下简称休眠期)以及遇雨复苏进行二次生长
(以下简称生长期)的绵刺净光合速率和光合响应参数,探讨绵刺光合特性与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为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汉文版) 第45卷
一步研究绵刺在生长环境长期干旱胁迫下生理生态适应性提供参考,为西鄂尔多斯地区对孑遗濒危植物的
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样地位于东经106°41′-108°54′、北纬38°18′-40°11′的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碱柜镇(典型的西鄂
尔多斯荒漠),海拔高1 076m,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丰富,四季分明,无霜期短,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年
日照时数3 000h左右,年平均气温6.4℃左右,年降水量250mm左右,年蒸发量3 000mm左右,降水主要集
中在7-9月份,无霜期122d左右.土壤为砂砾土,表面覆沙.样地内以绵刺、四合木为主,伴有沙冬青、霸王
和白刺等灌木以及沙葱等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1.2 试验方法
休眠期试验测定于2015年6月,生长期测定于2015年10月.
1.2.1 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测定 绵刺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采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系统(CIRAS-3,USA),利
用自然光源和大气中的CO2 进行测定.天气状况要求为晴朗少云甚至无云,测定项目:叶片瞬时净光合速率
(Pn)、蒸腾速率(E)、光合有效辐射(PAR)、相对湿度(RH)、胞间CO2 浓度(Ci)、叶片温度(Tleaf)、气孔导度
(gs)、大气CO2 浓度(Ca)等.测定时选用7×25mm小叶叶室,测定面积为1.75cm2.试验样地内随机选择
3株生长健康、长势一致且光照均一的植株,取其同一叶位(植株顶端向阳小枝)叶片,于8:00~18:00每2h
测一次,每株设3个重复,共计9个重复,统计作图取其平均值.气孔限制值根据Ls=1-Ci/Ca进行计算[16].
1.2.2 光合响应曲线的测定 光合响应曲线测定同样选择晴朗无云的上午9:00~11:00进行.光响应测定
采用外接LED光源,光量子通量密度设置为60,120,250,500,1 000,1 500,2 000,2 500μmol·m
-2·s-1,控
制叶室中CO2 浓度400μmol·mol
-1,叶室温度27℃,相对湿度80%·CO2 响应曲线测定,利用外接CO2
钢瓶供气控制CO2 浓度,设置梯度为50,100,200,300,400,600,800μmol·mol
-1,控制光照强度2 000μmol
·m-2·s-1,叶室温度27℃,相对湿度80%;温度响应曲线,设置变量梯度为15、20、25、30、35、40℃,控制
光照强度2 000μmol·m
-2·s-1,CO2 浓度为400μmol·mol
-1,相对湿度80%.湿度响应曲线,设置变量梯
度为50%、60%、65%、70%、75%、80%、100%,同样控制光照强度2 000μmol·m
-2·s-1,CO2 浓度为
400μmol·mol
-1,叶室温度27℃,气体流量控制为300μmol·s
-1,改变浓度后需稳定3~4min再进行
测定.
1.2.3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试验样品采集于日出前.剪取嫩枝装入布袋,迅速置于液氮罐中保存,带回实
验室采用浸提法[17]测定绵刺光合色素含量.
1.2.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数据,Microsoft Excel 2007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绵刺叶片净光合速率及生理生态因子日变化特征
2.1.1 绵刺生理因子日变化特征 绵刺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2 浓度、相对湿度、叶片温度、气孔导
度、气孔限制值日变化见图1.由图1可知,休眠期绵刺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存在不太明
显的“午休”现象.早晨随太阳辐射的增强,绵刺Pn逐渐增大,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左右(2.575μmol·
m-2·s-1)和14:00左右(3.4μmol·m
-2·s-1),之后快速递减.而处于生长期绵刺Pn日变化曲线近似于
抛物线,早晚Pn较低,顶点即为最大值(峰值为13.086μmol·m
-2·s-1)出现在12:00左右.光合速率呈现
明显分异,上午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下午.
休眠期胞间CO2 浓度(Ci)变化近似“W”型,“午休”期间Ci相对较高.生长期绵刺叶片Ci一天内变化
与叶片Pn变化曲线相反,随着Pn增加,叶片固定CO2 增多,使得Ci降低,反之亦然.
太阳辐射对绵刺叶片相对湿度(RH)影响较为明显,如图1所示,成“V”型抛物线.太阳升起后随着气温
升高,RH 逐渐下降,随后光照辐射、温度减弱,RH 渐渐增加.而叶片温度(Tleaf)日变化趋势则与RH 日变
化趋势相反.晴天随着太阳辐射增强,气温也不断升高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
·086·
第5期 贾 倩 等:绵刺休眠期和生长期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气孔是控制物质进出植物体的主要通道,进行光合作用所需原料CO2 就是通过气孔实现的,因此气孔
导度(gs)及气孔限制(Ls)的大小制约着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gs日变化曲线与Pn日变化基本一致,gs增
大,叶片固定CO2 增多,Pn增加,夏季午后由于强光和高温作用,蒸发量变大,叶片失水较多,植物抵抗高温
胁迫,部分气孔关闭,gs减小导致Pn降低(图1).
图1 绵刺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2 浓度、相对湿度、叶片温度、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日变化
Fig.1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intercelular CO2concentration,air relation humidity,
leaf temperature,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limiting value of stomatal of P.mongolica
2.1.2 绵刺生态因子日变化特征 光合有效辐射(PAR)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试验区光合有
效辐射、大气中CO2 浓度日变化见图2.由图2可知,PAR日变化曲线近似于抛物线,12:00左右光照最强,
PAR也达到最大值.夏季光照强度下降幅度较慢,秋季约16:00之后光照强度急速下降.夏季绵刺PAR日
变化同绵刺Pn日变化趋势不一致,12:00左右PAR达到峰值,而此时绵刺Pn呈下降趋势,12:00后PAR
呈下降趋势,之后于14:00绵刺Pn又出现一个峰值.绵刺“午休”现象与光照强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气
CO2 浓度(Ca)日变化值8:00最高,随后下降16:00最低,休眠期日均440μmol·mol
-1,生长期日均
438.9μmol·mol
-1.
2.2 绵刺叶片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响应关系
2.2.1 绵刺叶片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相关分析 表1为绵刺休眠期、生长期Pn与PAR、Ci、Tleaf等
·186·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汉文版) 第45卷
主要因子的相关性.休眠期绵刺Pn与Tleaf相关性达显著水平且呈负相关,说明过高的温度会抑制绵刺的光
合作用,Pn与RH 和gs达极显著水平,而生长期其相关性除Tleaf和Ci外,其余因子都达到显著水平,其中
Pn与PAR、RH 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图2 试验区光合有效辐射、大气中CO2 浓度日变化
Fig.2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photosynthetic available radiation and CO2concentration in atmosphere
表1 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相关分析
Tab.1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physio-ecological factors
环境因子
净光合速率(Pn)
休眠期 生长期
光合有效辐射(PAR) 0.214 0.592**
胞间CO2浓度(Ci) -0.124 -0.363
叶温(Tleaf) -0.371* -0.065
叶片相对湿度(RH) 0.783** 0.599**
气孔导度(gs) 0.801** 0.408*
相关系数临界值 R0.05=0.367,R0.01=0.470
注 **和*分别表示在0.01和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2.2.2 绵刺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
休眠期绵刺进行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为光照强度
500μmol· m
-2 ·s-1,当 光 照 强 度 在 500~
1 500μmol·m
-2·s-1范围内,Pn随PAR 增加而
快速增加,当PAR达到1 500μmol·m
-2·s-1后,
Pn增长速率逐渐减慢.光饱和点即光照强度为
2 000μmol·m
-2·s-1,Pn出现最大值(1.9μmol·
m-2·s-1),之后缓慢递减(图3).经统计软件SPSS
分析显示,休眠期绵刺叶片Pn与PAR 之间存在二
次曲线关系.模型方程为
Y=-1.836+0.004 X+(-1.257×10-6)X2,
决定系数R2=0.974,F=74.723>F0.01=18,在
α=0.01水平上达到极显著.生长期绵刺光补偿点的
光照强度低于休眠期的.光强达到饱和(PAR为1 500μmol·m
-2·s-1)后,Pn达到最大值且保持稳定.经
统计软件SPSS分析显示,生长期绵刺叶片Pn与PAR 之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模型方程为
Y=-6.35+0.022 X+(-5.481×10-6)X2,
决定系数R2=0.983,F=144.933>F0.01=13.27,在α=0.01水平上达到极显著.
2.2.3 绵刺叶片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 浓度的关系 由图4可知,随着Ci的增加(0~400μmol·mol
-1),
绵刺Pn几乎呈线性增加.而当Ci达到饱和,高浓度的CO2 会使Rubisco羧化能力下降,Pn不再继续增加.
经统计软件SPSS分析显示,休眠期绵刺叶片Pn与Ci之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模型方程为Y=-2.43+0.
01 X+(3.595×10-6)X2,决定系数R2=0.985,F=130.092>F0.01=18,在α=0.01水平上达到极显著.生
长期绵刺叶片Pn与Ci之间也存在二次曲线关系.模型方程为
Y=-6.354+0.08 X-6.82×10-5 X2,
决定系数R2=0.973,F=73.272>F0.01=18,在α=0.01水平上达到极显著.
2.2.4 绵刺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片温度的关系 试验测定如图5所示,休眠期和生长期绵刺叶片Pn与
Tleaf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休眠期绵刺叶片在10~30℃时,随着叶片温度的升高Pn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经
统计软件SPSS分析显示,休眠期绵刺叶片Pn与Tleaf(10~30℃)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模型方程为
Y=0.07+0.028 X,决定系数R2=0.98,F=98>F0.05=18.51,在α=0.05水平上达到显著.温度超过30℃
后,随着温度继续升高,植物叶片的Pn呈下降趋势.绵刺Tleaf继续升高,会导致叶片呼吸加强,其增强的幅
·286·
第5期 贾 倩 等:绵刺休眠期和生长期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度超过了光合速率增加幅度,Pn下降[18].生长期绵刺叶片Pn与Tleaf之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模型方程为
Y=5.125+0.298 X-0.007 X2,决定系数R2=0.974,F=56.907>F0.01=30.82,在α=0.01水平上达到极
显著.
图3 绵刺叶片Pn-光响应曲线 图4 绵刺叶片Pn-CO2 响应曲线
Fig.3 The light response curve of P.mongolica Fig.4 The CO2response curve of P.mongolica
图5 绵刺叶片Pn-温度响应曲线 图6 绵刺叶片Pn-叶片相对湿度响应曲线
Fig.5 The leaf temperature response curve of P.mongolica Fig.6 The humidity response curve of P.mongolica
2.2.5 绵刺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片相对湿度的关系 随着RH 增加,休眠期和生长期绵刺叶片Pn变化趋
势基本一致,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图6).经统计软件SPSS分析显示,绵刺叶片Pn与RH 之间存在线性关
系.休眠期对应模型方程Y=-1.514+0.031 X,决定系数R2=0.987,F=367.736>F0.01=16.26,在
α=0.01水平上达到极显著.生长期对应模型方程为Y=-0.509+0.093 X,决定系数 R2=0.973,
F=178.348>F0.01=16.26,在α=0.01水平上达到极显著.
2.3 绵刺叶片光合色素含量
植物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是影响绵刺光合能力重要的非气孔因素[19].表2为绵刺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
量.由表2可知,除类胡萝卜素外,处于生长期的绵刺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高于休眠期绵刺叶片
色素含量.经T检验分析,两时期叶绿素a含量有显著差异(sig<0.05),叶绿素b含量有极显著差异
(sig<0.01),类胡萝卜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sig>0.05).
表2 绵刺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
Tab.2 Photosynthetic pigment content in leaves of Potaninia mongolica Maxim
时间 叶绿素a/(mg·g-1) 叶绿素b(mg·g-1) 叶绿素总量/(mg·g-1) 类胡萝卜素/(mg·g-1)
休眠期 1.01±0.11b 0.32±0.04b 1.33±0.15b 0.26±0.02a
生长期 1.31±0.01a 0.73±0.04a 2.04±0.05a 0.24±0.01a
注 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386·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汉文版) 第45卷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测定自然生境下绵刺叶片净光合速率,控制光合有效辐射、胞间CO2 浓度、温度、相对湿度测定净
光合速率与其响应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休眠期绵刺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会随光照环境的改
变,光合出现“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光照有效辐射、胞间CO2 浓度、存在二次曲线关系,与相对湿度存在
线性关系,与叶片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生长期绵刺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典型“单峰”曲线,净光合
速率与光照有效辐射、胞间CO2 浓度、叶片温度存在二次曲线关系,与相对湿度呈线性关系.
3.1 休眠期与生长期绵刺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分析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是植物体内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植物光合作用不仅与本身遗传
特性有关,也涉及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20].
同一植物在不同天气、不同水分条件下,其光合速率日变化不同.炎热的夏季,荒漠植物Pn日变化动态
曲线一般会表现出典型的“双峰”型,而在春季、秋季则为“单峰”型,且夏季的第一个峰值比春季、秋季峰值早
2h左右[21-22].本文研究炎热夏季绵刺休眠期其光合峰值出现在10:00左右早于秋季生长期的12:00左右证
实了这点(图1).
影响植物Pn下降的因素从生理上可以分为两类: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23].一般把Ci和Ls变化方向
作为判断标准,当Pn和gs降低时,若Ci降低,Ls增大,主要为气孔限制影响,反之主要影响因素为非气孔
限制[24].自然条件下休眠期绵刺光合作用出现“午休”现象,休眠期午间Pn和gs降低的同时,Ci增加Ls降
低,说明绵刺“午休”现象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影响,因为此时气温与光照达到一天中最大值,蒸发量大,空气相
对湿度较低,叶肉细胞活性降低,叶片光合能力下降.光合作用“午休”现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一种对付环境胁迫的有效机制[25],与谭会娟等[26]研究结果相一致.午后随着投射到叶表面的光照强度逐渐
减弱,休眠期绵刺Pn和gs降低,同时Ci降低Ls升高,是气孔限制引起,生长期绵刺Pn和gs也逐渐降低,
同时Ci逐渐升高Ls降低,这是非气孔因素限制引起的,由于光照强度降低引起 ATP和 NADPH 供应不
足,即同化力不足限制了光合碳同化.
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涉及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27].gs降低,减少幼叶扩散是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早期征
兆.试验样地自开春以来降雨稀少,持续高温干旱,叶片蒸发量大使得绵刺成龄大叶片也开始衰老凋落,绵刺
以“假死”方式躲避干旱胁迫.9月末出现降雨,但雨水稀少主要渗透到浅层土壤层中,而植物最理想的表现
型即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不定降水,对水分依赖性和敏感性很强的绵刺来讲,由于其根系浅,根/冠比小[28],
可以充分利用浅层土壤水分、有机质迅速返青进行二次生长发育.有研究表明绵刺在遇水60h后可作出响
应,开始苏醒,84h后便可展开所有功能叶片[29].复苏后光化学作用迅速调节运转气孔重新开放,与光合作
用有关的蛋白从头合成,光合作用开始恢复,Pn显著增加.
影响光合作用非气孔因素主要包括光合色素、光合酶以及一些与物质迁移、能量转换等相关的生理生化
机制[30].光合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Chl a、Chl b)和类胡萝卜素(Car).休眠期绵刺叶片大部分脱落且色泽暗
沉从而使得参与光化学反应的Chl a和收集光能的Chl b均低于生长期色素含量,而对过剩光能起耗散作用
的Car则高于生长期的Car,生长期Car含量的减少有利于资源节约,使植物能充分利用光合有效色素进行
光合作用继续完成生长发育.
3.2 同生境下抗旱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对比分析
在自然条件下,西鄂尔多斯四合木和霸王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同样呈“双峰”曲线,且具有“午休”现
象[31],表明植物处于相同或相近的生境,通常会呈现出类群趋同的适应现象.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沙
冬青(5.97μmol·m
-2·s-1)>霸王(4.5μmol·m
-2·s-1)>四合木(3.05μmol·m
-2·s-1)[32],处于休眠
期的绵刺叶片净光合速率低于四合木,而生长期绵刺叶片净光合速率则明显高于沙冬青.在混生环境中,由
于绵刺的特殊生长模式,在自然状态下不仅能忍耐一般干旱,而且能通过“假死”躲避极端干旱,其对水分具
有较高的利用率[33]且在复苏后生长期光合速率显著增加,说明绵刺在生理生态学方面具有较强的生存适应
力,是典型的避旱植物.其伴生植物相对于绵刺适应能力则相对较弱.四合木在生理生态学方面存在生存适
应力弱化的特性,在群落中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有让位于伴生种的趋势,濒临灭绝[34].
·486·
第5期 贾 倩 等:绵刺休眠期和生长期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综上所述,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不仅因为作为原料的水的缺乏,而且植物体内适
合的水环境被持续高温干旱破坏.绵刺叶片Pn明显降低,一方面由于干旱胁迫gs降低,限制了CO2 的供
应,发生气孔限制,另一方面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叶肉细胞光合活性降低,Rubisco催化的羧化反应的底物
RuBP再生限制,发生非气孔限制[35].此外,由于6月份天气状况较差,多云天气较多,测量期间时有云朵遮
挡导致整体PAR及Pn等测量值略有偏低.绵刺遇雨能在较短时间内复苏生长与生理生态因子密不可分.
这是绵刺相比其他荒漠植物更能够适应西鄂尔多斯干旱环境的有效途径,也可能是其逐渐适应了现代荒漠
干旱气候条件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柏新富,朱建军,赵爱芬,等.几种荒漠植物对干旱过程的生理适应性比较 [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14(6):
763-768.
[2] 王理德,刘生龙,高志海.沙区五种珍稀濒危植物的水分生理指标测定及分析 [J].甘肃林业科技,1995(3):6-9.
[3] Bloor J M G,Grubb P J.Growth and mortality in high and low light:Trends among 15shade-tolerant tropical rain forest
tree species[J].Journal of Ecology,2003,91(1):77-85.
[4] 郭瑞霞,管晓丹,张艳婷.我国荒漠化主要研究进展 [J].干旱气象,2015,33(3):505-514.
[5] Kerstiens G,Townend J,Heath J,et al.Effects of water and nutrient availability on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woody
species to elevated CO2[J].Forestry,1995,68(4):303-315.
[6] 时忠杰,高吉喜,徐丽宏,等.内蒙古地区近25年植被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影响 [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11):
1594-1601.
[7]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内蒙古植被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8] 安芷生,吴锡浩.最近130ka中国的古季风II.古季风变迁 [J].中国科学(B辑),1991(11):1209-1215.
[9] 刘根春,银山.鄂尔多斯市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1(11):57-58.
[10] 闻志彬,张明理.干旱胁迫对2种光合类型C4荒漠植物叶片光合特征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J].西北植物学报,
2015,35(9):1815-1822.
[11] 刘钟龄,雍世鹏,王义风,等.内蒙古植被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476-477.
[12] 赵一之.绵刺属的分布区及其区系地理成分 [J].西北植物学报,2002,22(1):43-45.
[13] 刘果厚,王树森,任侠.三种濒危植物种子萌发期抗盐性、抗旱性研究 [J].内蒙古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
32-37.
[14] 刘生龙,高志海,王理德.民勤红砂岗地区绵刺分布和繁殖方式及濒危原因调查 [J].西北植物学报,1994,14(6):
111-115.
[15] 马全林,王继和,张盹明,等.濒危植物绵刺光合的生理生态学特征 [J].西北植物学报,1999,19(6):165-170.
[16] 张旺锋,樊大勇,谢宗强,等.濒危植物银杉幼树对生长光强的季节性光合响应 [J].生物多样性,2005,13(5):387-397.
[17] 张志良,翟伟箐.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7-70.
[18] 顾礼力,彭晓丹,周志龙,等.设施栽培对杨梅光合特性的影响 [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7):165-170.
[19] 张建新,颜赟,方炎明.遮光对臭牡丹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22(1):88-93.
[20] 杨尚功,李向义,雷加强,等.不同光合型植物气体交换参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中国沙漠,2012,32(1):92-99.
[21] 蒋高明,朱桂杰.高温强光环境条件下三种沙地灌木的光合生理特点 [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5):525-531.
[22] 白琰,龙瑞军,刘玉冰.红砂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 [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41(2):56-58.
[23] FARQUHAR G D,SHARKEY T D,G D F Sharkey T D.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photosynthesis[J].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2003,33(4):317-345.
[24] 许大全.光合作用气孔限制分析中的一些问题 [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7,33(4):241-244.
[25] 许大全.光合作用效率及其调节[C]//陈晓亚,汤章城.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10-211.
[26] 谭会娟,周海燕,李新荣,等.珍稀濒危植物半日花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初步研究 [J].中国沙漠,2005,25(2):262-267.
[27] 智颖飙,杨持,李红丽,等.孑遗植物四合木异地保护条件下的气候生物学特征与光合效率 [J].中国沙漠,2014,
34(1):88-97.
[28] 万志强,杨九艳,高峰.西鄂尔多斯绵刺和短脚锦鸡儿根系特征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86·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汉文版) 第45卷
2014,45(9):520-525.
[29] 高润宏,金洪,张永明,等.珍稀濒危植物绵刺休眠与环境因子影响研究 [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6(3):7-11.
[30] 陈煜,杨志民,李志华.草坪草耐荫性研究进展 [J].中国草地学报,2006,28(3):71-76.
[31] 石松利,王迎春,周红兵,等.濒危种四合木与其近缘种霸王水分关系参数和光合特性的比较 [J].生态学报,2012,
32(4):1163-1173.
[32] 智颖彪,李红丽,崔艳等.孑遗植物四合木迁地保护中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与生理生态适应性[J].生态环境学报,
2015,24(1):14-21.
[33] 王继和,吴春荣,张盹明,等.甘肃荒漠区濒危植物绵刺生理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J].中国沙漠,2000,20(4):397-403.
[34] 智颖彪,王再岚,王中生,等.孑遗植物四合木的濒危肇因与机制 [J].生态学报,2008,28(2):767-776.
[35] 许大全.光合作用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22-224.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Potaninia Mongolica Maxim In Growing Period and Dormant Period
JIA Qian,ZHANG Ying-juan,WANG Tie-juan,HAN Wen-jua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er Mongolian Normal University,Hohhot 010022,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photosynthesis and physio-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Potaninia
mongolica Maxim the xerophytic shrubs under the natural condition in West Erdos,to measured the
dormant period and growing period of P.mongolica by lea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g
response curve of P.mongolica,and photosynthetic pigment content,to discuss how related factors
influenced diurnal changes of photosynthetic rate.The results showed that:(1)Pncurve of P.mongolica
was double-peak in dormant period.There was midday depression of photosynthesis,because of the non-
stomata limitation;There existed a quadratic-cur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n and PAR,also the sa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2concentration,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n and RH,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in a certain range between Pn and Tleaf,but in growing period Pn curve of P.mongolica was single-
peak,there also existed a quadratic-cur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n and PAR,CO2concentration,Tleaf,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n and RH;(2)Besides carotenoid,the pigment content of chlorophyl a,
chlorophyl b,chlorophyl(a+b)were higher in the growing period.It was showed that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P.mongolicaand physio-ecological factors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Key words:Potaninia mongolica Maxim;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physio-ecological factors
【责任编辑 金淑兰】
·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