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药蛇莓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StudyProgresinChemicalCompositionandPharmacologyofIndianMockstrawberryHerb
徐智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 ] 通过对近 20年来国内外文献的检索与查阅 ,对蛇莓药材的研究概况 , 从化学成分 、药理 、药效等方面进行了综
述 , 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 蛇莓;化学;药理
[ Abstract] Basedonlookingfordomesticoroversealiteratuesandreading, thepapersummarizedtheresearchoverviewfrom
thechemicalcomposition, pharmacology, drugactionandotheraspectsincludingthediscussionofsomequestionsthatexistedwithin
theresearchprocess
[ Keywords] Indianmockstrawberryherb;Chemistry;Pharmacology
[中图分类号 ] R288.7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951X(2006)11-0080-03
蛇莓 Duchesneaindica(Andr.)Focke为蔷薇科植物蛇
莓的全草 , 为民间常用草药 , 始载于《别录 》[ 1] , 被列为下品。
自梁代以来诸家本草 ,尤其是《本草纲目》所述蛇莓蔓生 , 节
上生根 , 三出复叶 , 有齿 , 开黄花 , 果托鲜红色 , 膨大如覆盆等
主要特征与生长环境以及本草附图 , 均与今之蛇莓 Duch-
esneaIndica相符。别名三匹风 、鸡冠果 、地莓 、一点红 、蛇含
草 、宝珠草等 [ 2] 。性味甘 、苦 , 性寒 , 有小毒 , 入肺 、肝 、大肠
经 , 具有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散瘀消肿之功效 , 用于治疗热
病 、惊痫 、感冒 、痢疾 、咽喉肿痛 、咳嗽吐血 、疔疮痈肿 、蛇虫咬
伤 、湿疹等。
蛇莓适应力强 , 在我国辽宁以南地区广泛分布 , 长势良
好 , 常形成大片强势群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蛇莓是一种
开发前途十分广阔的植物资源 。蛇莓果实含有丰富的糖类 、
蛋白质 、维生素和丰富的红色素。蛇莓种子中占油脂含量
53%的成分是营养保健价值很高的亚油酸 , 亚油酸能促进人
体肝脏把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排出体外。尤其令人惊奇的
是蛇莓种子中的亚油酸是一种特异磷质亚油酸 ,它能阻止胆
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 , 对防止动脉硬化有奇效。此外 , 蛇莓
果实中的维生素 E能抗衰老。
1 蛇莓的化学成分研究
蛇莓中的化学成分很多 , 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系统报道 ,
经检索主要有以下一些:全草中含甲氧基去氢胆甾醇(me-
thoxydehy-drochlesterol), 低聚糖缩合鞣质(lowercondensed-
tannin), 并没食子鞣质(elagitannin), 总蛋白 , 总非结构性
碳水化合物(totalnon-structrurlcarbonhydrate), 没食子酸
(gallicacid), 己糖(hexose), 戊糖(pentose), 糖醛酸(uronic
acid),蛋白质(protein), 蛋白质鞣质多糖(proteintannicpoly-
saccharide),酚性物质(phenolicsubstance), 6 -甲氧基柚皮
素(6-methosxynaringenin), 杜鹃素(farerol), 硬脂酸(stear-
icacid), 白桦苷(betuloside), 蛇莓并没食子苷 (duchesell-
agiside)A、B, 山奈酚 -3-O-芸香苷(kaempferol-3-O-
rutinoside)及山奈酚 -3-O-刺槐二糖(kaemperol-3-O-
robinobioside)[ 3] 。
叶亮等人 [ 4]分离得到 6种化合物 , 其中 2个为新化合
物 , 分别为蛇莓苷 A(duchesideA)、蛇莓苷 B(duchesideB),
为鞣花酸类成分 , 另外 4个为已知三萜类化合物:委陵菜酸
(tormenticacid), 野蔷薇苷(rosamultin),刺梨苷(kaji-ichigo-
side)F1。
彭江南等人 [ 5]从蛇莓中分得 9个化合物 ,分别为:富马
酸(fumaricacid), 富马酸单甲酯(fumaricacidmonomethyles-
ter),胡萝卜苷(daucosterol),短叶苏木酚(brevifolin), 山奈苷
(kaempferitrin), 19-羟基乌苏酸(pomolicAcid),乌苏酸(ur-
solicacid),蓝花楹酸(euscaphicacid), β -谷甾醇(β -sitos-
terol)。前六个化合物是首次从蛇莓属植物中得到 , 短叶苏
木酚首次在蔷薇科植物中发现。
钦传光等人 [ 6]通过实验提取蛇莓红色素 ,进行了纸色谱
分离 , 鉴定了蛇莓红色素只含一种花色苷 , 天竺葵素 -3-葡
萄糖苷 , 即翠菊苷。
2 蛇莓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
2.1 药理作用 药理研究表明 , 蛇莓具有抗癌 , 抗菌 , 增强
免疫的作用 , 另外还有学者研究表明 , 蛇莓对心血管 、平滑
肌 、中枢神经系统 、内分泌也有一定的作用。
80
第 12卷第 11期 中 医 药 导 报 2006年 11月
Vol.12 No.11 GuidingJournalofTCM November.2006
DOI :10.13862/j.cnki.cn43-1446/r.2006.11.039
2.1.1 抗肿瘤作用 体外试验:蛇莓提取物相当于原药材
5、10、15 mg/ml时对癌细胞生长有较强的抑制效应;15 mg/
ml作用 48h可使癌细胞完全丧失再繁殖能力 ,对细胞 DNA
的合成亦呈轻度抑制作用 [ 7] 。 体内试验:小鼠接种肉瘤
S180、肝细胞瘤(H22)和未分化肉瘤(S37)后 , 灌胃蛇莓水提
取浸膏连续 10d, 结果 5.2 g/kg对 S37抑瘤率为 70%, 10.4
g/kg对 S
180
、H
22
抑瘤率为 59%和 31%。体外试验:对 3种人
体消化道肿瘤—人体肝瘤(7721)、胃癌(7901)和 Eca109有
显著杀伤作用 , 0.4 mg/ml杀伤率为 100% [ 8] 。
毒性:通过 BrineShrimp试验 ,蛇莓石油醚 、乙醚 、乙酸乙
脂 、正丁醇和水提取物 LD
50
分别为 180、 299、 400、 1000 μg/
ml, 表明蛇莓石油醚和乙醚提取物具有一定抗瘤活性 [ 9] 。
2.1.2 增强免疫功能 蛇莓流浸膏(2 g/ml)显著升高小鼠
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机能 , 表现为胞体显著增大 , 每个胞体吞
噬的鸡红细胞达 7 ~ 8个之多 , 但各级消化状态与对照组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 10] 。
2.1.3 抗菌作用 蛇莓中分离的 F-I、F-I、F-III部分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痢疾杆菌的生长呈抑制阳性 , 对绿脓
杆菌呈弱阳性 , 对沙门副伤寒菌呈阴性。其 F-V部分对金
黄色葡萄球菌 、志贺痢疾杆菌 、绿脓杆菌呈阳性抑制生长 ,其
抗菌活性存在于水溶性部分和不能溶于水但能溶于丙酮的
部分。此外 , 其(0.5g/ml浓度以上)对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
(塑料泡沫渗透 -抑菌环法)[ 11] 。
2.1.4 对心血管的作用 蛇莓流浸膏对麻醉狗 、成年兔有
短暂的降压作用 , 并与剂量有关 , 此作用不被注射阿托品或
切断两侧迷走神经所减弱 [ 10] 。对心脏收缩(狗)和心率(豚
鼠)有抑制作用 ,并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
2.1.5 对平滑肌的作用 蛇莓流浸膏对离体肠仅使收缩振
幅增大 , 张力无明显变化 , 且具有随剂量增大抑制张力的作
用;对家兔 、豚鼠及大鼠的离体子宫均呈兴奋作用 , 0.2ml/50
ml(含生药 0.4 g)的作用强度与 1u垂体后叶素近似 , 妥拉苏
林(0.25mg/50 ml)不能对抗此种作用 , 在体(兔)试验表明
其流浸膏 2 ml/kg与垂体后叶素 1 u/kg作用强度相似。对
豚鼠离体气管无明显影响 [ 10] 。
2.1.6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蛇莓醇提物(10 ~ 50
g/kg)和水提物(50 g/kg)灌胃后 , 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具有
明显的抑制作用。包括:能减弱自由活动 , 增强阈下催眠剂
量戊巴比妥钠的作用和对抗最大电休克惊厥 , 且醇提物的作
用强于水提物 [ 12] 。
2.1.7 其他作用 蛇莓乙醚提取部分有雄激素样和组胺样
效用 [ 15] 。蛇莓有明显的抗凝作用 , 在试管内不能对抗皂苷
所致的溶血作用 , 故对红细胞膜无保护作用 [ 10] 。
2.2 临床应用 临床上蛇莓多用于治疗癌症 ,如食管癌 、膀
胱癌 、直肠癌 、鼻咽癌肝癌 、肺癌 、胃癌等 [ 11 ~ 20] , 以及治疗慢
性咽炎 [ 18] 、白喉 [ 19] 、腮腺炎 [ 20] 、细菌性痢疾 [ 2] 、急性穿孔性
阑尾炎 [ 2] 、急性乳腺炎 [ 21] 、带状疱疹 [ 22] 、高热 [ 23] 、口角
炎 [ 23] 、牙根尖周炎 [ 24]等。
3 毒 性
本品毒性小 ,动物实验显示 , 对小鼠心 、肝 、肾无明显损
害。临床有蛇莓致过敏 1例报道 [ 25] 。本品内服后偶有恶
心 、脘腹不适等反应 [ 20] 。中毒原因多由误食蛇莓果实引起 ,
可见发热 、紫癜 、鼻出血等症。 解法:输血 、输液 、吸氧 , 静脉
滴入氢化可的松 、能量合剂 , 肌注止血敏 [ 26] 。严重者可用甘
草绿豆煎汤适量服用 [ 27] 。
3 蛇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 ,从上世纪 70年代起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蛇
莓的研究 ,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 :三萜类 、糖苷类 , 有机酸 、
酚性物质 、内酯类 、甾体等 , 先后提取分离得到了蛇莓苷 、委
陵菜酸 、野蔷薇苷 、胡萝卜苷 、羟基乌苏酸 、β -谷甾醇等成
分 , 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药理研究 ,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蛇莓的成分众多 , 各类成分含量较低 , 所以研究
起来难度较大 。不同部位可能具有相同疗效 , 在多部位 、多
靶点有协同作用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 , 显得十分零乱和缺乏
系统性。在蛇莓的成分研究方面 ,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蛇莓的有效部位是那些成分类别? 是否能从有效部位中分
离得到有效单体并作为指标性成分? 国内一些学者研究认
为蛇莓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 ,但抗癌机理和起作用的有效
部位不是太明确。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对蛇莓进行系统的
研究 , 制定量化标准 ,为进一步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基础 ,保
证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 [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2628
[ 2]江苏中医学院.中药大词典(下册)[ M] .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 , 1985:2115
[ 3] ShanghaiInstituteofMateriaMedicaChineseAcademyof
Science, etal.ProgressinDrugDevelopmentfromMedici-
nalPlantsProceedingofUNESCOReginonalSymposiumon
DrugDevelopmentfromMedicinalPlants.Hangzhou, 1966:
159
[ 4]叶亮 , 杨峻山.蛇莓中鞣花酸类及三萜类成分研究 [ J] .药
学学报 , 1999, 31(11):844-848
[ 5]彭江南 , 陆蕴如 ,陈德昌.蛇莓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中草
药 , 1995, 26(7):339-341
[ 6]钦传光.纸色谱法鉴定蛇莓红色素的成分 [ J] .湖北工学
院学报 , 1998, 13(3):5-7
[ 7]张中兴 , 薄献生.蛇莓对人食管癌细胞的研究 [ J] .中西医
81
第 12卷第 11期 中 医 药 导 报 2006年 11月
Vol.12 No.11 GuidingJournalofTCM November.2006
结合杂志 , 1988, 8(4):221
[ 8]段泾云 , 刘小平 ,李秦 , 蛇莓抗肿瘤作用研究 [ J] .中药药
理与临床 , 1998, 14(3):28
[ 9]李小洪.蛇莓生药学及生物活性研究 [ J] .西北药学杂志 ,
1996, 11(3):107-110
[ 10]泸州医学院药理教研组.三匹风的药理作用与毒性研究
[ J] .泸州医学院学报 , 1979, (1):1
[ 11]梁薇 ,梁莹 , 应惠芳.蛇莓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 J] .咸宁
学院学报 , 2005, 19(3):167-168
[ 12]马越鸣 ,程能能.蛇莓提取物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
制作用 [ J] .皖南医学院学报 , 1996, 15(4):293-295
[ 13]朴惠善译.朝鲜日本医学资料 [ M] 1990, 11(3):75
[ 14]夏光成.抗癌动植矿物彩色图鉴及其应用 [ M] .天津:天
津科技翻译出版社 , 2000:148
[ 15]季宇彬.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 [ J]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
技术出版社 , 1999:1109
[ 16]汪堃仁 ,赵雅丽 , 王代树 ,等.复方中药和 3, 5环腺苷酸
(cAMP)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的抑制效果与癌细胞内
cAMP含量及 cAMP-PDE活性变化关系 [ J] .北京医
学 , 1980, (2):91
[ 17]李岩.百蛇六味和蟾蜍制剂的临床疗效与实验研究 [ J] .
辽宁中医杂志 , 1982, (3):46
[ 18]苏文扬.蛇莓治疗慢性咽炎 65 例 [ J] .广西中医药 ,
1984, 7 (2):53
[ 19]泸州医专三匹风治疗白喉科研组.草药三匹风治疗各型
白喉 127例疗效分析 [ J] .四川中草药通讯 , 1977, (2):
25
[ 20]欧阳藩.针刺结合蛇莓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42例观
察 [ J] .中级医刊 , 1983, (4):33
[ 21]兰宝明.蛇莓临床应用实例 [ J] .浙江中医杂志 , 1989, 24
(5):226
[ 22]饶金成 ,巫素满 , 陈文娟 , 等.蛇莓医治带状疱疹的初步
探讨 [ J] .中草药 , 1996, 27(10):616
[ 23]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编.安徽单验方选集 [ M] .合
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1972:286
[ 24]邓毅.蛇莓治疗牙根尖周炎 [ J] .湖南中医杂志 , 1986, 2
(5):49
[ 25]裘惠萱.误服蛇莓致过敏 1例 [ J] .中国农村医学 , 1991,
(4):32
[ 26]侯士良.中药八百种详解 [ 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 , 1999:253
[ 27]杨仓良.毒药本草 [ 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8:
348
(收稿日期:2006-05-30 编辑:李海洋)
(上接第 66页)变换位置。
2.2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是霜霉病 , 防治霜霉病可用 500
倍代森锌液喷洒或代森铵粉剂喷撒。主要虫害是蚜虫 , 防治
蚜虫可用 40%乐果 1000倍液喷杀。
2.3 采收新方法 待花后幼果缩入水中时 , 用沙布袋将果
实套上 , 待果实继续生长两个月左右成熟后 ,连袋一起收获。
将除去网袋和洗去泥沙的果实置于盛水容器中 , 用重物将其
沉于水底 , 每 3 ~ 4天换水一次 , 一星期后除去腐烂的果皮 ,
捞取种子晒至八 、九成干或烘至全干。此方法可减少从湖底
捕捞成熟种子的工作难度。
2.4 去壳取仁新方法 采用芡实种子剥壳机(专利号:
02207847.9)去壳取仁。基本操作是:设备由料斗 、刀辊 A、刀
辊 B构成的剥壳部件和固定螺栓 、刀辊安装板 、螺旋调节机
构构成的剥壳间隙调整机构以及电机传动部件和筛网等组
成。芡实种子由料斗喂入 , 经双刀辊的切割和揉搓 , 剥掉芡
实种子外壳 , 再经筛网进行壳仁分离。最后用筛子筛除芡实
粉末 , 按产品成型特点分规格 、称量 、包装 , 贴上标签 , 即可入
库。
3 小 结
综上所述 , 芡实的栽培管理 、产地采制等新工艺有利于
提高野生芡实收成和收得率 ,也有利于芡实的成形和提高其
药材质量 , 还有利于产地采制的工业化生产。
参考文献:
[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S] .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0:128
[ 2]郑汉臣.药用植物学 [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
179
[ 3]凌一揆.中药学 [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4:
255
(收稿日期:2006-06-02 编辑:朱民)
82
第 12卷第 11期 中 医 药 导 报 2006年 11月
Vol.12 No.11 GuidingJournalofTCM November.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