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贵州农业科学 1949年第 4 期
G过 z h uo A g i ie u l tu r a l S e i e n e e s
〔农业资源开发〕
贵州省火棘资源调查研究关
蔡金腾 丁筑红 谭书明 朱庆刚 吴 翔
(贵州农学院 贵阳 5 5 0 05 2
摘 要 经过 19 9 0一 9 9 1 1年 的 调查 : 省内火棘有 4种 类型 .全省鲜果年总产量在 5 20 0万 公
斤上以 , 各县均有分布但产量相差很大 , 高的达 10 万公斤 , 低的仅为 1万公斤 。 对火棘生长发育
和分布有明显影响的是温度 、 光照和海拔 。 省内从海拔 2 50 一 2 5。。m 都有分布 , 而在 8 0 一 2 4。。 m之
间是其生态最适带 。 果实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 12 月上旬 。
关甘词 火棘果实 资源调查 生态条件
火棘 ( 尸夕 r a e a 九 t h a s p p ) ( 贵州别名 : 红子 、
红猛 、 救军粮 、 火把棘 、 山红子 、 红棘子 、 兵囊果
等 ) 为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野生果树 , 主要分布
于亚洲东部至欧洲南部 〔 1〕 。 在我国西 南 、 华 南 、
华中及西北等地区分布甚广 , 储量极丰 富 〔 t 〕。
火棘可加工果汁 、 软饮料 、 果酒 、 果茶 、 果酱
等各种食品 , 具有营养丰富 、 香味浓郁 、 味美可口
等特点 , 还能保持天然色泽 , 是天然的营养食品 ,
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 , 在国内外有着广阔的
市场 。
为了对我省开发利用火棘提供依据 , 我们 在 2
年内 ( 1 9 9 0一 1 9 9 D 对省内火棘资源的分布 、 产量 、
种类和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 , 并初步探索了火棘 生
长 、 分布同生态条件的关系 。
贵州具有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条件 , 高原季风
湿润气候的特点和各种复杂的地形小气候 , 为 植物
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 。
贵州省自然概况简介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 , 北纬 2 4 0 3 0 `一 2 9 0 2 3 , ,
东经 1 0 3 0 3 6 `一 10 9 “ 3 0 产之间 。 东接湘西丘陵 , 西 与
云南高原相毗连 , 北 邻 四 川 盆 地 , 南 界 广 西 丘
陵〔 2〕 。 海拔高度为 1 3 7一 2 9 0 0m , 平均 l i o o m ,处于
高原山区 , 地势高 , 起伏大 , 局部地理气候差异明
显 , 地区地形切割强烈 , 各种小地形繁多 、 复杂 。
在气候带划分上 , 贵州属亚热带 , 常年受西太平洋
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 )终年气候湿润 , 年
平均降水量在 8 1 5一 i 5 4 0un
, 无霜期在 2 0 8 ~ 3 3 9天 ,
年均气温为 10 ) ~ 19 . 6℃ 〔 , 〕 。
2 调查方法和产 t 测算
首先到全省各个地 ( 州 、 市 ) 农 、 林 业局了解
该地区 ( 州 、 市 ) 所属各县火棘分布及产量等基本
情况 , 然后每个地区选出 3一 4个县 ( 市 ) 进 行重点
深入调查 。 调查中先到县农 、 林业局及科委 等有关
部门进行访问 、 座谈 , 请熟悉情况的同志作详 细介
绍 , 然后下到各乡再了解并到产地 采样 、 测量采样
植株有关数拢和火棘生长地有关数据 . 具体方 法按
文献 〔` 〕 中 果 树资源调查内容和方法进行 。 对火棘
产量测算根据当地森林资源普查资料 , 结合在 基层
从事林 、 农业工作多年的同志介绍 , 再 加上我们在
产地测量 , 结算出该县年产量 。 通过 所调查县 、 市
火棘的产量 , 进而测算出全省火棘鲜果年产量 。
3 贵州省火棘的分布与产 ,
3
.
1 全省各县 、 币均有火棘分布 , 为 零 星 分布
和相对集中成片分 布 , 在 清 镇 、 息 烽 、 威 宁 、 兴
义 、 册 亨 、 水 城 、 桐 梓 、 泥潭 、 务 川 、 罗甸 、 镇
远 、 都匀 、 凯里 、 贵阳等县市都有成片的火棘 , 每
片面积小的在 20 m z左右 ,最大的可达 1 k m 笼 。
3
.
2 我们进行调查的 34 个县 、 市火棘鲜 果年 收
购量合计 942 万公斤 , 根据此数据估计 , 全省火棘
收稿日期 19 9 3一 1 0一4
* 贵州省科委科技基金资助项目内容之 , 项目主持人为牟君宫教授
。 本文承牟君富教授审阅 , 特此表示感谢。
2 9 94年第 4 期
鲜果年产量在 2 5。。万公斤以上 。 除黔南自治州的望
漠县 , 黔东南自治州的榕江县 , 铜仁 地 区 的 铜仁
县 、 玉屏县和遵义地区的赤水县产量较少外 , 其余
各县产量均较高 。 全省 g个地 、 州市中的 34 个县 、
市火棘鲜果年产量见表 1 。
表 t 贵州省部分县 、 市 ( 区 ) 火棘产 t
单位 : 万公斤 /年
专州 县市 产里 合计 调查时间
毕节 织金 2 0毕节 2 0 1 8 5 1 9 90年1 0~ 1 1月
威宁 1 0 0赫章 45
六盘水 水城
六枝盘县
安顺
3 5
3 0 1 0 5 1 9 9 0年1 0~ 1 1月
4 0
6 0
2弓 1 3 5 1 9 90年1 0~ 1 1月
3 0
2 0
铜仁 7。 5
Z
,
5 4 7 1 9 90年1 0~ 1 1月
火棘作篱墙围田地 、 菜园和农家院落。 在威宁 县金
钟区的玉米地中作篱墙的火棘植株高达 4m左右 , 冠
径在 3 nI x 3m 以上 , 生长结果情况良好 , 在铁路 、
公路旁的乱石堆上 , 在路基边 , 经常看到生长 旺盛
的火棘 。 这些现象在贵阳至凯里铁路 沿 线 特别突
出 。 人们在野外工作和活动时 , 在火棘 成 熟 的 季
节 , 应用火棘果实充饥 ; 部分鸟兽也吃火棘果 实 。
但火棘果实的种子不能被消化 , 随粪便排 出 , 这对
火棘传播有利 。
3
.
4 由于群众有开荒和砍火棘植株来 围菜 园 的
习惯 , 特别在燃料缺乏的地方 , 人们砍火棘和 其它
灌木来烧 , 使当地火棘逐年锐减 。 调 查 中 发 现 铜
仁 、 玉屏等县火棘分布稀疏 , 产量少的原因之 一即
在于此 , 如毕节因开荒多 , 对火棘资源破坏较 大 ,
使得产量不高 。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地 方 , 火
棘分布多而广 , 如息烽 、 桐梓两县火棘产量较 高的
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
1 9 90年1 0~ 1 1月
1 9 9 1年 1 0~ 1 1月
屏仁挑口义亨谋丰里甸匀堵远江铜玉松江兴册望贞龙罗部平凯镇榕
黔东南
1 991年 1 0~ 11月
遵义 仁怀泪潭赤水桐梓务川
4 贵州火棘的种类
火棘是蔷薇科火棘 属 ( p y r cQ 叭 t如 ) 野 生 果
树 , 世界上有 10 个种 , 巾国有 7个种 〔` 〕 。 在贵州有
4个种分布 . 巨口火棘〔尸 . f o r t u ” e a n a ( M a x sm ) iL 〕 ,
省内各地均有分布 , 全缘 火棘 〔 P . a t a 之a 凡 t£o 东d e s
( H a n e e ) s t a p f 〕 , 在黔东南及黔南分布较多 , 细
园齿火棘〔尸 . e r e n u l a t a ( D . D on ) R o e m 〕, 以黔中
和黔西南为主要分布 ; 窄 ! l+火棘 〔 p . a ” g u s t i f o zi a
( F
r an e h ) s e h n e三d 〕〔。〕 , 主要分 布 于黔 西 北地
区 。
贵阳市
1 5
2 2
5 0
1 5 1 0 7
2
4 0
2 5
1 5 9弓
2 5
3 0
2 5
1 5 4 1
1
2 5
4 0
2 1 6 7
6 0
4 0
3 5
1 0 6 0
1 5
1 9 9 1年1 0~ 1 1月
1 991 年 1 0~ 1 1月
总 计 9 42
在直接调查的34 个县 、 市中 , 威宁县年产量 最
高为 10 万公斤 , 息烽 、 桐梓县年产量较 高 , 各 为
右O万公斤 , 兴义市年产量也较高为 50 万公斤 。 年 产
量在 30 一 4 9万公斤的有水城等 10 个县 , 年产量在 10
一 19 万公斤的有册亨等 6个县 , 年产量在 9万公 斤 以
下的有铜仁等 5个县 。
3
.
3 火棘分布既受自然条件的影 响 , 也 与人 类
活动 、 鸟兽活动 、 能源状况 、 交通情况等等社 会因
素密切相关 。 人们在生活与生产活动中 , 有意无意
地给火棘以保护和传播机会 。 如在各地可看 到栽培
5 不同生态条件对火棘生长与分布的影晌
火棘是适应性很强的野生灌木果树 , 但是 各地
分布数量与生长发育状况因生态条件不同而有 明显
差异 。 温度 、 光照 、 海拔是影响的主 要 因 子 , 水
份 、 土壤等是影响的次要因子 。
5
.
1 沮度
温度是影响火棘分布及生长发育状况的重 要因
素 ( 见表 2 ) 。 从表 2可看出 : 省内火棘分布 多且生
长良好的地方 , 年均温一般在 10 ~ 16 ℃ , 1月 份 均
温在 5℃以下 , 7月份均温在 25 ℃ 以下 , 》 10 ℃ 的活
动积温在 220 0一 50 0 0℃之间 。 在黔西南的南盘 江河
谷 , 黔南的从江 、 榕江等县 , 黔北的赤水河及 黔东
区当云溪乌白花
贵 州 农 业 科 学
部的玉屏 、 铜仁 、 松桃等县 , 由于夏 秋季 气候 炎
热 , 昼夜温差小 , 年均温较高 , 不利于火棘植株生
长发育 , 特别不利于火棘果实生长 , 因而火棘分布
较少 , 长势弱 , 结果不良 , 果实成熟期晚 。
5
。
2 光照
5
.
2
.
1 火棘是喜光灌木 , 在光照良好 的 开阔
地带分布多 , 如果未被砍伐 , 一般是成片分 布 , 生
长结果良好 。 在茂密的树林中 , 虽有火棘分布 , 由
于光照不良 , 一般不能正常开花结果 。 我们在 龙里
和其它县调查时 , 常见到在密林中火棘植株高达 4m
以上 , 但由于被乔木挡住大部分直射光 , 没有 发现
挂果 , 而生长茂密林地边缘的火棘植株 才 挂有 果
实 。
5
.
2
.
2 火棘在野生状态下 , 常与其它灌木和草
本植物组成自然群落 , 在群落中火棘一般都处 于优
势或亚优势树种 , 能正常生长 、 发育和 结果 。 若同
乔木组成群落时 , 火棘处于劣势树种 , 光照条件太
差 , 表现为树冠直立 、 枝条稀疏 、 挂果稀少 。 在 强
光直射下的火棘植株树冠开张 、 分枝多 、 枝条 密 、
枝梢年生 长量小 , 干茎组织坚韧 , 表现矮化趋向 ,
但挂果多而密 。
从火棘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 况 调 查得
知 , 火棘是适宜强烈直射光的野生果树 。 威宁 县火
棘分布广 , 生长良好 , 产量最高 , 该县光照 充足是
主要原因之一 。
S
。
3 海拔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的东斜坡面 , 地势
西高东低 , 省内气候主要受海拔高度的影响 , 不 同
海拔高度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 , 〕。 在海 拔 250 一
2s0 0 m 范围内都有火棘分布 。 但海拔高度不同火棘
分布的数量和生长结果差异较大 , 有明显的生态最
适带 。 从省内来看 , 在海拔 8 0 一 24 0 m 之 间 , 是
火棘分布的生态最适带 , 火棘分布多 , 生长良好 。
在海拔 5 0 ~ 80 m 之间 , 是 火 棘分布的生态 适应
带 , 火棘分布 、 生长都较好 。 在海拔 2功~ 5 0 nI 之
间 , 火棘分布少 , 生长弱 。
S
。 ` 土峨
火棘对土壤适应性强 , 在各种土壤 中 均 有分
布 , 但仍以土层深厚肥沃 、 保水保肥力强的土 壤上
生长旺盛 、 结果多 ( 如威宁县内的黄壤 、 紫色 土上
火棘植株高大 , 挂果良好 ) 。 以石灰岩和白云石灰
岩发育而成的土壤 , 土层薄 , 以 及 粉 沙 土 、 灰抱
土 、 火石沙土 , 虽然土层较薄 , 保水 、 保肥力差 ,
火棘生长较弱 , 植株矮小 ( 株高在 1 . 5 m左右 ) , 但
挂果正常 。 在 以沙页岩发育的煤山上的土 壤 中 , 火
棘分布较少 。
二 5 水份
火棘生长发育需一定量水份 , 省内各地年 均降
水量在 81 5一 15 40 m m 〔3〕 , 完全能满足火棘生长发育
对水份的需要 。 省内的火棘生 长发育与分布 受水分
的影响不大 , 但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很 少 有 火 棘植
株 , 即使有也不能正常结果 。
6 火棘果实成熟期
表 2 沮度对火棘分布和生长发育的形晌
地点 海拨 年均温 1月均温 ,月均温 1 0℃以上活动积温 植株分布与生长发育情况
OU19
JO734
13
.1719料.26.4.2786
JORl内00ù目岛In,sn,一吕8ù6L.23.5乐4认7625内巧4583一吕21,1024678威宁 2 2 3 4
水城 1 811
息烽 1038
桐梓 9 12
镇远 464
玉屏 3 7 7
松桃 32 7
铜仁 2 8 3
册亨 91 5
榕江 32 5
赤水 2 93
望漠 550
2兑 7
3 3 9 6
4 44 2
4 5 3 7
5 1 08
51 98
519 2
5 2 7 9
5 61 2
5 7 08
585 9
62 02
无霜期
2 08
2 2 2
2 6 7
2 5 9
2 76
2 96
2 7 9
2 9 2
3 3 9
3 03
35 0
3 35
分布多 , 植株高允 生长良好
分布多 , 植株比较高丸 生长良好
分布多 , 植株比较高丸 生长良好
分布多 , 植株比较高大 , 生长良好
分布少 , 植株较矮 , 生长较弱
分布少 , 植株较蕊 生长较函
分布少 , 植株较簇 生长较弱
分布必 植株较矮 , 生长较混
分布稀少 , 植株矮小 , 生长肠
分布稀少 , 植株矮刁、 生长肠
分布稀少 , 植株矮小 , 生长弱
分布稀少 , 植株矮 ,J、 生长肠
注 : 表中各教据引自文献〔 3〕
1 994年第 4期
在 省 内 , 因 火棘 长期处于野生状况 , 在同一
地方因品种不一 , 又受到上述生态因子的影 响 , 果
实成熟期有早有迟 , 全省范围内火棘果实的成 熟期
在 8月中旬至 12 月上旬 。
7 讨 论
7
.
1 贵州省野生火棘资源十分丰富 , 年 收购 火
棘鲜果量在 2 5。。万公斤以上 。 我们将火棘果实 经科
学加工 , 已制成果汁饮料 、 果酒 、 果酱 等 系 列 产
品 。 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 : 营养丰富 , 不添加任
何食用色素和香精 , 仍然具有美观的色泽和 浓郁的
香味 , 是属风味独特的天然营养食品 〔. 〕 。 目前省
内食品加工厂家还未进行加工利用 , 十分可惜 。 有
关方面应大力宣传 , 积极支持开发这一宝贵的野生
资源 。
7
.
2 在调查中发现火棘单株间在产量和 营养物
质含量上有明显差异 , 需进一步开展资源的保 护和
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 。
7
.
3 对生态条件与火棘生长发育之间的 关 系 作
了初步的探索工作 。 但对各个生态因子对火棘 影响
的大小 , 以及由于生态因子的改变引起果实营养成
份含量的变化和其它内部生理变化等等相关 性 , 需
进一 步深入研究 。
参 考 文 献
1 邓如稿等 . 火棘色素理化特性初探 . 中国野生植物 . 19 0 , 2
2 贵州农业区划办公室 . 贵州省岩溶地区农村经济开发研究报告 . 198 , 3
3 贵州省气象局 . 贵州省历年气象记录资料 . 1 986
4 华南农学院主编 . 果树研究法 . 农业出版社 . 1 9 , 9, ( 1 0 ) : 6 3~ 83
S 候觉昭等 . 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 . 科学出版社 . 1 982 , 4 0 7
6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 . 中国高等植物图签 . 科学出版社 . 1 972 , 2
7 罗登义等 . 贵州农学院丛刊 . 1984 , 3
8 牟君富等 . 红子果实营养成份含量变化及其利用研究 . 西南农业学报 . 1 9 92 , ( 5 )
! NV E S T IG A T 10 N O N P Y RAC AN T H A F O RT U NE ANA
RE SO U RC E S !N G U IZ HO U
C a i J i n t e n g D i n g Z h u h o n g T a n S h u m i n g Z h u Q i n g g a n g W
u X i a n g
( G u i名 h o “ A g r i e u l t u r “ 1 c o l e g 一 , G . i少口 n g 5 5 0 0 2 5
A B S T R A C T
口11óJ
O,曰
T h e 文n v e s公i g a : i o n r e s L、 l: : 工n 1 9 9 0 一 1 9 9 1 w e r e s : m m a r i z e d a s f o l l o w s . T h e r e
P y r a e a n t h 口 f o r t u 砚 e a z工a
成 1 1三o n k三lo g r a m . H 主s
y主e l d 主, a e ou 介 t y e a n
i n G u i
z h o
一
2 p r ,>v j
n e e
.
d几: 乞 r王b u七 e d 主叹 e、 , e r y
A n 注 u a l t o t a l 玉7 i e l d o f i t 、 f r e s h f r u
了o u n t y 、 v i : h w id e l y d if f e r e n : o u t咨认 t
a r e 4 k i n d s
三t 15 a b o v e
T h e h i g h e s t
b e 1 m i l l i o n k i l o g r a m
a n d r h e l o w e
二t y i e l d o 几 l y 1 0 t h e
,
u s a n d k i l o g r a m
。
I t s g r
cw
t h a n d d三s t r三b u 七i o n e o u l d b e 主n f l 、: e n e e d o b 、 三。 : : 、 l y b y 七e m p e r a t u r e , s u n l主g h七, a n d
毛 l t i七u d e , 盆t i : d i s七r b u 七e d i n t n e a r e a s f r o m A l t 。 2 5 0 t o A l t 。 2 5 0 0 m w i t h m o : t s u i t a b l e a r e a
w 三t h j n 8 0 0 一 2 4 0 0m . T h e m , t u r e P e r i o d 主5 f r om m三d d ! e ` e n d a y s o f A u g u s t 亡0 f i r s ` t e n d a y s o f
D曳 e m b e r 。
K E Y W O RDS
: P y r a e a n t称a f o r t “ ” e a ” a ; : e s o u r e e s i n v e s仁二g a ti o n , e e o l o g三e a l e o n d i r i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