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菊三七叶插繁殖技术



全 文 :第 2卷 第 1期 吉 林 林 学 院 学
1 98 6年 3月 J OR UN AL F OJ IL N IF OR E ST R Y

N T I S IT UT E
V o l

2恤 . 1
交 ar . 16 9 a
研究简报 :
菊三七叶插繁殖技术
厉 凤 舞
菊三七( G yn or a S e g e to m( L or a ) Mr r a )是一种广 泛栽培于民间 而 尚 未 被药
典收载的药材 。 它的根茎( 包括全草 )性温 , 味甘微涩 。 有祛淤消肿 、 凉血 、 止血 、 止
痛的效能 。 能治疗跌打损伤 、 呕血 、 咯血 、 便血 、 产后淤血腹痛 , 功能性子宫出血 、 烫
伤 、 褥疮 、 毛囊炎 、 乳腺炎 、 癣 、 痛肿 、 毒虫咬伤 、 无名肿毒等症 。 据本人探索还有改
善血液功能 , 排除其他疾病的特殊作用 。 所 以研究菊三七在人们 日常生活上的应用 、 颇
有辽阔的远景 。 惟鉴于东北气候严寒 , 露天栽培菊三七 , 往往花蕾初成 , 即遭严霜 、 不
易结籽 。 单独靠根茎繁殖 、 影响了栽培进度 , 不利 于大面积栽种 。 因 此 创出叶 插繁殖
法 , 解决了快速大量繁殖菊三七的要求 。
一 、 菊三七的形态与理化特征
菊三七为菊科土三七属植物 。 另以名三 一七草 、 黄花三七 、 见肿消 、 落得打 。 `系多年生
草本 。 苗高 70 一 1 3伙 : n . 根块园状 、 肉质肥大坚实 。 外围瘤状起伏并密布根须 。 外观棕
黄色 , 有断续沟纹 。 茎粗壮直立 、 绿紫 色 、 有纵向沟纹 。 茎生叶互生 , 边缘有不规则锯
齿 , 作羽状分裂 , 叶长可达 2 0 c m左右 , 叶宽可达 7c m左右 , 先端短尖 , 两 面 有 柔 毛 。
上部分枝 、 头状花序 , 均生于小枝顶端 、 排列成伞房状 , 直 径工. 5 、 1 . sc m 左 右 。 花苞
钟状 、 苞片一列 10 ~ 12 片 , 基部数片系状小苞片花两性 、 全为管状花 、 黄色 。 瘦果 、 细
小 、 线条形有 、 条纹和棱 、 褐色 。 冠毛多数 、 白色 。 花期 9~ 10 月间 。 全 国各 地均有栽
培 , 块根及全草均可入药 。 鲜根断面棕黄 色、 有排列整齐的放射状维管束 , 呈菊花心 ,
有紫花弧状花纹 。 切根研为粉末呈灰黄 色 , 味甘中含苦 。 所含化学成分经资料介绍含蛋
白、 多糖 、 靴质 、 生物滋 有机酸 、 色素等 、 煎叶为浓汁加入白糖 , 引化为酶状物 、 加
白酒稀释 , 饮之味醇美无 比 。 能增强体质 , 功效甚多 , 有待进一步探索 。
(叮 )
材料的处理方法
实 验材料及处理条件
予先用木材制成长 6 Oc m 、 宽 4 O c m 、 高 12 c m 、 下 底敷有密布 5 m m左右孔眼的
塑料薄板的育苗盘若干个 。 两端架在圃地的砖 上 , 使从下底进入空气 。 其中装满基质 。
2 用大量稻壳 、 进行炭化供为基质 。
3
、 建立两米半高的桩木组成的贮水台 , 上面安放能容纳 30 0斤水的大铁桶 。 在板
1 0 2吉 林 林 学 院 学 报 第 2卷
基部焊接一适于接联径 Zcm 胶皮管的流水 口 。 再将胶皮管接 在电 控 喷淋器上 (吉铁一
中许 传森创制 ) 。
4
、 本年 守月上旬从 菊三 七育苗地 中在菊三七苗中下部的叶基部剪下 , 立 即将下部
浸于盛 浅水的 容器中备用 。
5
、 预先根据计划采摘三七叶的数 是 , 采取与其相适应的旺盛 柳树枝条剪为 1 c m
·短段浸于清水 内 6 小时后 , 捞出柳段再将 50 个叶为一捆的菊三七叶下 部浸于柳枝水 内 3
小时后扦插于基质 内 。
(二 ) 、 实验方法
1

7 月 8 日将处理好的菊三七叶 ( 全叶 ) 基部 3 ~ s c m 分行 密排 扦插于 育苗盘的
基质内 。
2
、 使电控 `1贪淋器每隔 15 分钟旋转喷淋六周 。
3
、 每 日早 、 午 、 晚俭查基质温度 , 使温度保持在 25 ℃左右 。
4
、 根据 日照强弱 , 随时 调整喷淋频变 , 使基质上下普遍湿 i闰。
5
、 降雨时及 日落质停止喷淋 。 .
6
、 定植前三 日实行浇灌稀释度为 1%的复合肥 (每平米 25 克干粉 ) 一次 。
7

7 月 3 0 日在预先施基肥 、 打好床的圃地上按 20 x 10 。 m 规格进行定植 。
8
、 定植前一律将菊三七叶上端剪去 (约为全叶的一半 ) 。
9
、 定植后立 即充分浇水 。
10
、 然后进行细致地除草 、 松土 、 追肥等扶育措施 , 促进根茎 的形成 。
三 、 结果与分析
(一 ) 在适当温 、 湿管理条件下 , 扦插的菊三七叶 , 十天即能生 根 , 二十天 即适合
定定植 。
1 9 8 4年初 i式时抽取 9 株佯本观察 , 生 长须根最多的有 19 根最少的有 8根 , 平均 1 2 . 6
根 。 须根长度 , 最 长的有 1 6 c m , 最短的为 c6 m , 平均为 8 . 06 。 m 。
1 9 8 5年大规模实验 , 抽取一 株样不观察 , 生 一长须 根 21 个 , 最长须 根为 12 c m , 最短
的为 s c m , 可见其生 根的迅速 。
(
_二 ) 、 本年 吏用 2 0 株菊三七 母株的下 部叶 , 扦插繁拔 2 , 0 0株的菊三七幼苗 。
(三 ) 、 加速菊三七叶插生根的原理 :
( 1 )
、 菊三七叶和它的 很茎同样富有愈合能力 。 当叶基部被剪切后 , 受伤部位得
到丰富的氧供应 , 使细胞 内含有的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得到刺激 , 促进了根原基的发生 。
所以它比其他植物的叶易于生恨 。
( 2 )
、 选用炭 化稻壳作基质 , 有 : 厂卫灭菌澈底 ; ②能渗水保湿 ; ③能通气供氧的
多种效能 , 故 捉进 了根须的成 长。
( 3 )
、 育苗盘盘底穿有密布的小孔 , 便于排水和 洪氧 , 对菊三七叶根系的成长提
供了良好条件 。
( 4 )
、 一切植物扦插生根时土壤或基质的最适温变为 25 ℃左右 , 如果忽视这一关
. 第 1期 菊 三 七 叶 插 繁 殖 技 术 10 3
键条件 , 则难于取得成果 。
四 、 结 论
(一 ) 根据菊三七组织愈合能力强的特点 , 采用叶插生根方法以加速繁殖菊三七的
进程 , 是一项具有新颖性 、 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技术 。
(二 ) 、 这一技术有设备简单 、 操作容易 、 效率显著的特点 , 适合农村和林区药农
或生产单位广泛应用 。
(三 ) 沿着这一叶插生根的原理 , 继续进行探索 , 必能为无性繁殖珍稀植物的技
术 , 打开广 阔的道路 。
(四 ) 菊三七一身是宝 , 对它应当大力发展 , 研制各种特效药品 , 是防灾祛病和创
造大量财富的战略措施 、 极待有关方面进行研究。
参 考 文 献
〔 1 〕 杭洲植物园主编 1 9 7 5 《 杭洲植物 园药用植物名录 》 3 90 页
〔 2 〕 刘贺之 19 8 3 《 菊三七 的生药学特性研究 》 中草药 3 : 39 页
〔 3 〕 李时珍 《 本草纲 目 》 7 67 页
〔 4 〕 牧野富太郎 19 40 《 日本植物图鉴 》 35 页
〔 5 〕 上海中医学院方药教研组编 1 9 7 7 《 中药临床手册 》 3 1 0页 ( 1 9 8 5 、 9 、 1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