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苣荬菜的利用价值及栽培
○陈 叶 (甘肃河西学院农科系 张掖市 734000)
苣荬菜(Sonchus brachgotun Dc.)俗名甜苣苣 、苣苣
菜 、野苦菜等 ,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 ,呈野生状态 ,生长
在田边 、地头 、菜园 、树荫下 、荒地和盐碱地等 , 春季和夏季
被当地居民大量采食。中国自古在民间就有采集野生苣荬
菜食用和药用的习惯。近几年来 ,由于野菜适应能力强 ,抗
病 、抗虫 ,没有受污染或污染程度轻 , 倍受人们青睐。随着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者对野生苣荬菜的需求量
也越来越大 ,被人们视为特种蔬菜 ,市面上十分走俏。
1 植物学特性
苣荬菜是菊科 、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 采食部位是
嫩茎叶。株高 10~ 70cm。
1.1 根 根为直根系 ,主要分布于 15 ~ 25cm 的土
壤中。冬季以根在土中越冬。
1.2 茎 茎中空 ,外有棱条 ,上部分枝 , 茎无毛或上
部有腺毛。茎折断可流出白色乳状汁液。
1.3 叶 单叶羽状深裂 , 无毛 ,绿色 ,边缘有不整齐
刺状尖齿。基生叶矩圆形 ,稍肉质 ,下部叶叶柄有翅 , 抱茎
生长 ,中上部叶无柄。
1.4 花 黄色 , 两性 , 夏秋季开花 , 头状花序少数 ,
有长梗 ,在茎顶上排成伞房状 ,总苞片 2 ~ 3 层 ,暗绿色 ,花
冠舌状。
1.5 果实 果实为瘦果 ,长椭圆形 ,有白色冠毛 ,可
随风传播。种子较小 ,种子白色或黄褐色 ,成熟时顶端具有
伞状白色冠毛 ,千粒重 0.6~ 0.8g。
2 生物学特性
苣荬菜适应性很强 ,抗寒 、耐热 、耐肥 、耐旱 、耐强光 ,易
管理。在一般的沙土 、壤土地均可种植 ,但最好选择肥沃的
沙质壤土。在遮荫条件下 ,植株生长旺盛 ,叶色青绿 , 品质
脆嫩 ,适合与大株作物套种。 5℃左右种子萌芽 ,发芽适温
为 25℃左右;生长发育适温为 15~ 25℃。 在土壤湿润 、水
分充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 品质脆嫩。 干旱时 ,叶片纤维
多 ,可食性差。但水分过多 ,易烂根致死。对土壤要求不严
格 ,房前屋后 、水沟边 、地头地角、树荫下 、大株作物行间均
可种植。
3 利用价值
3.1 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 苣荬菜含有丰富的
营养成分 ,据资料报导 1kg 干样品中含:蛋白质 217.2g 、脂
肪 66.5g 、碳水化合物 206.6g 、灰分 191.8g 、氨基酸 183.6g;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每千克的含量是:钾 5.33%、钙 2.21%、
镁 1.39%、铁 414mg 、锌 49.3mg 、硒 0.1mg;每千克鲜菜中
含:VC581mg 、VE24mg 、胡萝卜素 33.6mg。苣荬菜含植物油
脂 、转化糖 、甘露醇 、左旋肌醇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属
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因此, 采食苣荬菜的嫩茎叶可以均
衡营养。生吃略带苦味 ,直接蘸酱吃 ,余味清香爽口 ,风味
独特。用开水烫一下或加热制熟 ,苦味可除。 可炒肉 、炒
蛋 ,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 , 亦可沸水烫后沾面酱食
用 ,可做汤 ,又可代茶泡饮。
3.2 药用价值 苣荬菜有很强的药用保健价值 ,具
有泻火 、清热解毒 、安神益气 、补虚止咳的功用 , 治菌痢 、喉
炎 、虚咳嗽 、内痔脱出等症。中国民间自古作为药材应用。
近代医学证明 , 苣荬菜的 VC 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丰富 ,是抗
衰老 、增强抵抗力的有效成分。治病验方:(1)治乳腺炎:苣
荬菜 、蒲公英 、紫花地丁共捣烂外敷患处。(2)治尿血:苣荬
菜 15g ,加酒 、水各半煎服。(3)治痢疾:苣荬菜 15g 、地锦
10g ,水煎服。(4)治肠风下血:苣荬菜 15g 、地榆 10g ,水煎
服。
4 栽培技术
4.1 整地 选择灌溉方便 ,地势高燥, 土壤肥沃的
地块 ,结合深耕, 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 50000kg , 深翻以
25cm 左右为宜 ,耙平 ,做成宽 1.0~ 1.2m 的平畦。畦高度
为 10cm ,畦间距为 30cm。畦成南北走向 ,以利光照和灌水。
4.2 播种 苣荬菜目前多为野生种 ,尚无人工培育
的品种。一般在 8~ 9月收取健壮植株上的种子 , 4月上旬
进行播种。播种前 1周 ,将种子晒干并进行处理 ,具体方法
是:用 50mg/ kg的赤霉素水溶液浸种 12小时 ,捞出晾干后 ,
密闭保存在阴凉干燥处即可。播种时 ,拌少量细沙 ,采用撒
播 ,也可按行距 8 ~ 10 cm开沟深 2 cm条播。播种后覆土
0.5cm 厚或覆沙子 1cm ,播后畦内浇水。每公顷用种量 4~
5kg。也可于 4月初到野外挖野生苣荬菜的根茎。挖出的
主根长 5cm 左右 , 保留顶芽 , 立即在畦内定植。 按行距
10cm 、株距 7~ 8cm 开沟深 6 ~ 8cm 栽植 , 栽后立即浇水。
如果与大株作物间作 、套种 ,效果更好。
4.3 田间管理 苗期及时浇水 , 保持土壤湿润 , 浇
灌时要快 ,水不要淹没畦面。春季干旱 ,苗期可每 7天灌水
1次 , 2~ 3 片真叶时间苗 ,保持株距 7 ~ 8cm , 及时浇水 , 保
持畦面湿润。忌干旱 ,否则纤维增多 ,植株老化 ,品质变劣。
幼苗期杂草较多 ,要及时拔除。结合拔草进行中耕 ,一般需
中耕 3~ 4次。早期中耕宜深 , 以后渐浅 ,以免伤根。追肥
以氮肥为主 ,在幼苗 2 ~ 3 片真叶时 , 每公项追尿素 250 ~
300kg。以后每采收 1 ~ 2次 ,追 1次尿素 , 用量同上。生长
期间注意病虫害防治 ,病害常有霜霉病 、白粉病 ,主要危害
·34·
·特种蔬菜·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2年第 9期
山野菜的经济价值与开发利用
○陈英智 (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牡丹江实验站 牡丹江市 157009)
○陈英群 (黑龙江省延寿县种子公司 150700)
黑龙江省地域广阔 ,地形多样 ,跨越几个气候带。在
辽阔的山野中 ,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山野菜 ,是我国山野菜的
重要产区。由于山野菜生长环境无污染 、无化肥、无农药残
留 ,天然纯净 ,可再生 ,而且其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具有极
高的医疗保健功效 ,深受消费者的欢迎。随着人们生活水
平的提高 ,国内外对山野菜需求与日俱增。因此, 山野菜资
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1 经济价值
1.1 营养成分 山野菜味道鲜美 ,无污染 、无公害 ,
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与栽培蔬菜相比 ,更具营养价值 ,倍
受人们的推崇。例如山野菜维生素(胡萝卜素 、VB2 、VC)的
含量极为丰富 ,黄花菜 、灰菜 、野苋菜的 VC 含量分别高达
114mg/ 100g 、167mg/ 100g 、153mg/ 100g ,胡萝卜素含量分别
为 4.47mg/ 100g 、6.33mg/ 100g 、7.15mg/ 100g , 山野菜可为
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维生素来源;蛋白质含量高 ,刺儿菜 、蒲
公英 、黄花菜的蛋白质分别为4.5 g/ 100g 、4.8g/ 100g 、
14.0g/ 100g ,比栽培的白菜 1.1g/ 100g 、韭菜 2.1g/ 100g 、马
铃薯 2.3g/ 100g高出许多;另外 ,人体活动不可缺少的钾 、
钙 、铁 、锰 、钠 、锌等矿物质 ,山野菜中也含量丰富, 且膳食纤
维量一般在 0.7%~ 3.2%,对糖尿病 、高胆固醇 、心脏病等
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1.2 保健功能 山野菜医疗保健功效历史上早有
记载 , 《本草纲目》中收载的药用山野菜就有一百多种 ,民间
更是流传着许多山野菜防病治病的药方。现代医学证明 ,
山野菜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具有一定生理活性 , 能够预防和
治疗多种疾病。如 VC 防治坏血病;胡萝卜素治疗夜盲症 、
弱视;黑木耳含胶体物质和多糖 ,具有免疫激发剂的作用 ,
可治疗肿瘤;蕨菜含有的某些酶可破坏亚硝胺的致癌性;蒲
公英具有健胃 、利胆 、抗菌消炎 、清热解毒的功效等。
1.3 保持水土作用显著 山野菜如黄花菜 、刺嫩
芽等由于生长于山林 ,长期对环境的适应, 根系发达 ,固土
能力强 ,保水保土作用显著;枝叶繁茂 ,对增加地表覆盖 、提
高林草覆被率 、改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
效益 ,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优良植物。
2 黑龙江省山野菜开发利用
2.1 利用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省野
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很大的提高 , 已由原来的农民自采自
食状态转向农民采集 、工厂收购加工 、产品批量销售阶段。
山野菜加工已逐步成为食品加工业中的新兴产业。目前开
发利用的山野菜种类主要有蕨菜 、分株紫萁(薇菜)、刺嫩
芽 、黄花菜 、蒲公英 、苣荬菜 、香菇 、黑木耳 、猴头等。开发利
用的产品也从传统的干制 、盐渍品向速冻 、保鲜 、罐制 、制汁
等多元化发展。
黑龙江省山野菜的人工栽培发展很快。食用菌的人工
栽培已大面积推广 ,产量万吨以上。
2.2 开发利用途径 一是可进行深加工 ,以提高
产值。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贸出口的需要 , 山野菜加
工技术迅速发展 ,主要方法有:晾晒 、烘烤 、盐渍 、罐头加工 、
脱水 、浓缩成汁加工饮料 、速冻 、保鲜(真空包装)等。二是
可进行人工栽培 ,以提高产量。为保持野生山野菜资源和
满足市场的需要。一方面 , 要合理开发 ,提高山野菜利用
率;另一方面 ,要进行山野菜的“绿色栽培” ,以保永续利用。
黑龙江省部分市县对黄花菜 、刺嫩芽 、芦笋的栽培已由区域
试验转向推广 ,并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叶片。防治方法:发病初可喷 50%甲基托布津 800 ~ 1000
倍液;或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雾防治 1~
2次。虫害有蚜虫 、白粉虱 、地蛆等。防治方法:用 1000倍
的菊马乳油或氧化乐果进行喷洒 ,注意采收前 15~ 20天不
要用药 ,以免造成人体中毒。
此外 ,还可进行温室内周年栽培 ,注意保温 、保湿即可 ,
并注意通风 ,否则病害较重 ,其它方面大同小异。
5 采收
当苗高 6~ 8cm 时采收 ,即 6~ 7片叶时即可开始采收。
采收方法是:用菜铲沿地表 1cm 处割取茎叶。留下母根 ,以
待产生新的菜芽。一般母根可采收商品菜 4 ~ 5茬 ,每亩产
鲜菜 250~ 300kg;其中以第二 、三茬菜产量最高 , 占总产量
的 60%~ 70%。苣荬菜再生能力极强 , 4 ~ 6 天可发出茎
叶 , 25~ 30天可采收嫩苗 ,采收后 1周内不宜浇水 ,以防烂
根染病 ,采收 1周后浇水,结合浇水薄施氮肥 ,以利再生。
·35·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2年第 9期 ·特种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