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水母雪莲花研究进展



全 文 :水母雪莲花研究进展
李咏华1 葛发欢2 苏薇薇1*
(1.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州 510275;2.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广州 510240)
  摘要 本文综述了名贵藏药水母雪莲花的研究进展 , 为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水母雪莲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述
  水母雪莲花为菊科植物水母雪莲花 Saussurea
medusa Maxim.的干燥全草 ,始见于藏药文献《月王
药珍》〔1〕 ,分布于西藏 、云南 、四川等地〔2〕 ,是藏药中
的名贵药材 ,已被收入部颁标准中。其药性苦 、寒 ,
入肝 、脾 、肾经 ,有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的功效 。多用
于头部创伤 、炭疽 、热性刺痛 、妇科病 、类风湿性关节
炎 、中风等症〔3〕 。本文对近年来水母雪莲花的研究
进展作一综述。
1  化学成分
水母雪莲花是传统藏药之一 ,其化学成分已有
研究报道 ,包括黄酮类 、生物碱类 、内酯 、甾醇 、挥发
油 、多糖等多种成分 ,其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为黄酮及
黄酮苷类〔4、5〕 。李君山〔6〕等对雪莲花类药材的化学
成分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用溶剂法和层析法对乙
醇提取液的正丁醇部分 、乙酸乙酯组分及石油醚组
分进行分离 ,经波谱分析确定了水母雪莲花中 14种
成分。葛发欢〔7〕等运用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对水
母雪莲花进行提取 ,结合柱层析法首次从该植物中
分到东莨菪内酯和伞形花内酯。Duan〔8〕等则对水
母雪莲花甲醇提取液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了分离 ,
结合色谱法 ,共分离得到 24种化合物单体。卢光明
等〔9〕对水母雪莲花挥发油组分进行了 GC-MS 分
析 ,鉴定出几十种成分 ,主要有烷烃类 、烯烃类 、醇
类 、苯类 、醛类 、酮类 、酚类 、有机酸类 、酯类 、芳香族
类(见表)。
2  药理作用
民间通常用水母雪莲花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各
种妇科疾病 ,将其磨成细粉或煎膏入药〔10〕 。水母雪
莲花的药理作用表明 ,其水提物〔11〕(如多糖类 、总生
物碱 、总黄酮)、纯化的多糖〔12〕 、酚类〔13〕及一些化合
物单体〔14〕具有明显的活性和治疗作用 。归纳起来
有如下几方面。
2.1  抗癌作用 Midori〔13〕从水母雪莲花甲醇提取
液中分离到具有抗癌活性的粗提部分 ,再经 HPLC
法纯化后得到木质素成分牛蒡苷元(ARC)和牛蒡苷
(ARC-G)。这两种化合物对由 DMBA 和 TPA 诱导
产生的皮肤癌有良好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组相比
 表 水母雪莲花挥发油化学成分
类别 化学成分
烷烃类 2 , 2 , 3 , 4 四甲基戊烷;正戊基环丙烷;4 , 6 二
甲基十一烷;壬烷基环丙烷;1 , 1 , 2 三甲基 3 ,
5 双异丙烯基环己烷;二十五烷;二十七烷;2 ,
6 , 11 三甲基十二烷
烯烃类 3 , 5 , 5-三甲基己烯;3-羟基-β-蒎烯;3 , 2-二乙基十四碳 2 , 5 , 9-三烯
醇类 α,α, 4-三甲基-3-环己烯甲醇;苯甲醇;苯乙醇;对-异丙基苯甲醇;3 , 8 , 8-三甲基-6-亚甲基
1H-3α, 7-亚甲基八氢甘菊环-5-醇;α-乙烯基-α, 5 , 5 , 8α-四甲基-2-亚甲基-α-十氢萘丙醇
苯类 1 , 2 , 3-三甲氧基苯
醛类 壬醛
酮类 5 ,6 , 7α-氢 4 , 4 , 7α-三甲基 2(4H)-苯并呋喃酮;2 , 3-二苯基环丙烯酮
酚类 对乙基间苯三酚;对-甲基苯酚;3 , 5-二甲基苯酚;2 , 5-二甲基苯酚;2 , 6-丁基-4 甲基苯酚
有机酸类 庚酸;辛酸;癸酸;十二酸;十六酸
酯类 邻羟基苯甲酸苄基酯;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基酯
芳香族类 β-甲基蒽;芘;N-苯基-α-苯胺
较 ,在用药后 10周 、15周 、20周 ,小鼠的致癌率均有
所下降 。用药 20周后 ,小鼠的致癌率减少 50%,其
体外免疫抑制作用与同剂量的细辛脂素相当。特别
是 ARC-G ,对由 4-硝基喹啉-N-氧化物诱导的癌细
胞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Duan等〔8〕在研究水
母雪莲花初提物的药理活性时 ,进一步证实水母雪
莲花的甲醇提取物对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研究
表明 ,从水母雪莲花中提取出来的 24个组分中 ,有
4种化合物对脂多糖刺激的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
作用。其中 ,木质素类作用较明显。
2.2  终止妊娠作用 水母雪莲花〔11〕水煎 ip ,对小
鼠各个时期的妊娠以及兔的早期妊娠都有终止作
用 ,po也有相同的效果 ,但所需剂量较大 ,其终止早
孕机制可能是对抗体内孕酮所致 。水母雪莲花在临
床上用于引产 ,其作用机制与穿心莲不同 ,体外培养
表明不损伤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 。精制雪莲多
糖〔12〕对各性周期的离体大鼠子宫肌条有明显兴奋
作用 ,能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 。
2.3  杀菌消炎作用 水母雪莲花的超临界 CO2 提
取物体外试验证明〔7〕 ,其对革兰氏阳性 、阴性细菌
·297·中药材第 27 卷第 4 期 2004 年 4 月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04.04.031
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对白色念珠菌也具有良好的
抗菌活性 ,对小鼠耳肿胀抗炎活性显著 ,同时还具有
显著的抗滴虫作用 。另外 ,芹菜素〔6〕 、对羟基苯乙
酮和伞形花内酯等成分 ,在抗菌 、解痉 、镇静降压 、抗
胃溃疡和抗肿瘤方面显示一定的作用。
2.4  抗损伤及清除自由基作用 水母雪莲花黄酮
成分注入小鼠腹腔后 ,活动次数减少 ,皮层脑电图慢
Q 波也减少 ,显示该成分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有抑
制作用〔15〕 。水母雪莲花的醇提液可以减轻由东莨
菪碱引致的记忆衰退 ,特别是从中提出的黄酮类成
分〔14〕。将纯化后得到的黄酮类成分芹菜素-7-O-β-
D-葡萄糖吡喃苷 ,分别以 10 mg/kg 、15 mg/kg 、20
mg/kg 的剂量注入小鼠腹腔 , 再注入东莨菪 4.5
mg/kg 。结果显示 , 小鼠记忆力的损伤程度下降
20%。另外 ,黄酮类成分还对由超氧化物引起的嗜
铬细胞瘤生长具有缓解作用。
2.5  其它作用 水母雪莲花煎剂对离体 、在体兔
回肠活动有抑制作用〔12〕 ,从而有一定的解痉作用 。
另外 ,水母雪莲花 5%水煎液对甲醛引起的大鼠后
脚掌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对抗作用〔6〕 。
3  人工培育
水母雪莲花多生长在海拔 4000米以上的高原
地带 ,自然繁殖相当困难 ,是我国宝贵的植物资源之
一。近年来 ,对其掠夺性开采使得水母雪莲花的生
存状态更加恶劣 。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这一珍
稀的药用资源 ,目前国内已经开展对水母雪莲花人
工培育的研究。在组织培养方面 ,赵德修〔16~ 19〕 、邢
建民〔20 ~ 22〕 、陈发菊〔23〕、陈亚琼等〔24〕对水母雪莲花
的愈伤组织诱导 、理化因子影响 、细胞悬浮培养 、高
产黄酮细胞系筛选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 。
其中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水母雪莲细胞培养”
科研成果 ,已通过了中科院兰州分院主持的阶段性
成果鉴定〔25〕 。该项目采用细胞培养手段 ,成功地筛
选出高原特有的野生药用植物水母雪莲的高产细胞
系 ,建立了培养体系 ,并获得了再生植物 。而且它的
化学成分和药效学功能与天然植物比较接近 ,突破
了人工繁殖资源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难关 ,为今后
的水母雪莲繁殖产业化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
础。在人工种植方面 ,西藏地区已建立了雪莲的
GAP 生产基地 ,保证了地道水母雪莲花药材生产 。
4  结语
作为名贵藏药 ,水母雪莲花因其疗效显著一直
受到人们的青睐 。它在护肤保健 、防治妇科疾病 、预
防心血管疾病 、抗癌 、抗衰老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开
发价值。目前 ,对水母雪莲花药理 、药效方面的研究
还不够系统全面 ,未能明确其活性药用部分的成分
及结构 。我们应尽快加强水母雪莲花成分 、药理 、药
效 、毒理方面相关研究 , 以合理开发水母雪莲花资
源 。
  *通讯作者
参 考 文 献
1  陈金瑞 ,等.藏药雪莲花的化学成分.云南植物研究 ,
1989 , 11(3)∶271
2  洪恂.现代中药学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1∶192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1995∶94
4  陈发菊 ,等.我国雪莲植物的种类 、生境及化学成分的
研究进展.植物学通报 , 1999 , 16(5)∶561
5  黄继红 , 等.雪莲的研究进展.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 25(2)∶8
6  李君山 ,等.雪莲花类药材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
中国中药杂志 , 1998 , 33(8)∶449
7  葛发欢 ,等.水母雪莲花超临界 CO2 萃取物化学成分研
究.中药材 , 2002 , 25(10)∶718
8  Hongquan Duan. Immumosuppressive constituents from
Saussurea madusa , Phythochemistry , 2002 ,(59)∶85
9  卢光明 ,等.云南雪莲花挥发油成分的GC-MS 分析.国
外仪器分析技术与应用 , 1989 , 19(9)∶25
10  郭文场 , 等.高山宝药-雪莲.特种经济动植物 , 2000 ,
(4)∶37
11  崔志清 ,等.雪莲的镇静作用.天津医学院学报 , 1990 ,
5(3)∶17
12  林秀珍 ,等.雪莲多糖对离体大鼠子宫的作用.药学学
报 , 1986 , 21(6)∶220
13  Midori.Anti- tumor-promo ting activity of lignans from the
aerial par t of Saussurea medusa.Cancer Letters , 2000 ,
(158)∶53
14  Cheng-Qi Fan.Biologically Active Phenols from Saus-
surea medusa. Bioorg 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
2003 ,(11)∶703
15  何新 , 等.新疆雪莲花黄酮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抗炎机
理的研究.西北药学杂志 , 1990 , 5(3)∶17
16  赵德修.雪莲花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中草药 , 1997 ,
28(11)∶682
17  赵德修 , 等.不同理化因子对雪莲培养细胞中黄酮类
形成的影响.生物工程学报 , 1998 , 14(3)∶259
18  赵德修 , 等.水母雪莲的细胞培养和高产黄酮细胞系
的筛选.植物学报 , 1998 , 40(6)∶515
19  赵德修 , 等.光质光强和光期对水母雪莲花愈伤组织
生长和黄酮生物合成的影响.植物生理学报 , 1999 , 25
(2)∶127
·298· 中药材第 27 卷第 4期 2004 年 4 月
20 邢建民 ,等.水母雪莲悬浮培养细胞和黄酮类活性成
分的合成.植物学报 , 1998 , 40(9)∶836
21 邢建民 ,等.碳源和氮源对水母雪莲悬浮培养细胞生
长和黄酮合成的影响.生物工程学报 , 1999 , 15(2)∶
230
22 邢建民 , 等.水母雪莲细胞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植物
学报 , 2000 , 42(1)∶98
23  陈发菊 , 等.水母雪莲组织的多态性及其再生化条件
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 2000 , 34(3)∶331
24  陈亚琼 ,等.水母雪莲两种再生系统的建立.植物资源
与环境学报 , 2003 , 12(4)∶57
25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水母雪莲细胞培养科研成果
通过鉴定.世界科学技术 , 2001 , 12(4)∶59
(2004-01-12收稿)
中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芮 菁
(天津市药品检验所药理室 ,天津 300070)
  摘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主要介绍了中药在治疗糖尿
病性周围神经病学 、糖尿病肾脏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心肌病变等方面的概况 ,并对中药治疗糖尿
病并发症的研究作了简要展望。
关键词 中药 糖尿病并发症 药理研究 临床应用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至今尚
不十分清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糖尿病
患病率正急剧增加 ,糖尿病已经与肿瘤 、心血管病一
起 ,成为人类的三大疾病 。糖尿病若没有及时诊断 、
正规治疗可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据统计 ,一半以
上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约有 30%的糖尿病
患者并发增生性视网膜病 ,其中每年有 1.2%可能
发展到失明;30%~ 40%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和 15%
~ 20%的 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DN),可
由最初出现蛋白尿发展到高血压 、肾病综合征等 ,严
重者最终导致肾衰和死亡 。鉴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巨
大危害 ,寻找筛选征服其并发症的有效药物已成为
当今医药学界竞相研究的热点 。由于西医理论对糖
尿病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 ,因此用于临床治疗的化
学药物主要有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 , AD)抑
制剂 、蛋白非酶糖基化阻滞剂(g ly cosy lation antago-
nists)、生长因子拮抗剂(grow th factor antagonists)、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等几大类 。尽管天
然药物的治疗尚未形成体系 ,但均具有显著的降低
血糖 、改善脂质代谢 、消除自由基等方面的作用 ,常
用的天然药物有黄芪 、山药 、山茱萸 、石斛 、生地 、麦
冬 、花粉 、玉竹 、葛根 、枸杞 、玉米须等 。现就这些中
药及其组方在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
肾脏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心肌病变
等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方面综述如
下。
1  在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方面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
慢性并发症之一 ,有关研究表明 ,这种并发症的发生
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感觉
异常 ,如四肢疼痛 、手足麻木 、灼热 、针刺感 、甚至疼
痛过敏 、日轻夜重等 。通常下肢症状比上肢症状更
明显。其诊断标准早期均以自主神经和运动神经传
导损害为指标〔1〕。国外学者从动物实验中了解到
周围神经中感觉神经纤维在疾病时比运动神经纤维
早累及;神经越长 ,越受累及 ,故下肢症状较上肢为
多〔2〕。陈剑秋等人观察了以含有红花 、红参 、麦冬
等组成成分的双红通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
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他们选择 28 例糖尿病性周
围神经病变患者 ,观察双红通治疗前后症状以及神
经电生理变化。同时给用链尿菌素(S TZ)诱导的糖
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以同样的药物治疗 , 4周
后测定肌电图及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结果治疗
后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肢端疼痛 、麻木 、无
力等症状的改善率分别达 80.9%、73.7%、76%,感
觉神经传导速度增快 ,与治疗前比较 , 有显著差异
(P <0.05)。动物实验提示 ,经双红通治疗后 ,糖尿
病大鼠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 ,醛糖还原酶活性
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该药能改善临床症状 ,增加神经传导速
度 ,其机制并非通过降低血糖 ,而是抑制醛糖还原酶
活性 ,改善代谢 ,从而达到减轻神经损伤和改善病情
的效果〔3〕。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张晓晨等人对上海
名中医多年积累的经验方-蛭萸方治疗糖尿病性周
·299·中药材第 27 卷第 4 期 2004 年 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