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土木香根中抗增殖作用的倍半萜烯内酯



全 文 :所有肿瘤细胞系均有细胞毒作用 。 成分 4显示显著
抗 M e ht ~ A 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 成分 3 的细胞毒活性
最强 , 其抗 L L C 、 T 一 4 7 D 、 S 一 150 和 M e ht 一A 细胞系
的 E D S。分别为 10 . 7 、 4 . 7 、 7 . 1 和 3 . 8林g/ 山 L 。 所有被
检的细胞系中 , M e t卜 A 细胞系对上述羊毛琶烷型化
合物的敏感性最高 。
(龚苏晓摘译 江纪武校 )
03 8 绿茶中茶氨酸的组织分布以及介导谷氨酸转运
增强抗癌药的作用 〔英〕 / 佐家泰之… / 、 ar k u g ak u
Z a s shi 一 2 0 0 2 , 12 2 ( 11 ) 一 9 9 5一 9 9 9
为了明确绿茶中茶氨酸的作用机制 , 在探讨茶
氨酸在肿瘤中分布的同时 , 观察了茶氨酸对抗肿瘤
药作用的影响 。
方法 : ①实验动物为 B D F I系雄性小鼠 (5 周龄 ,
2 0一 2 5 9 ) , 室温 ( 2 5士 l ) oC , 湿度 ( 5 5士 5 ) % , 自由摄
食饮水 。 ②茶氨酸的组织分布 : 小鼠背部皮下植入
M 50 7 6 卵巢肉瘤 ( s x 一0 5细脚每鼠 ) , Zo d 后 ip 给
予茶氨酸 1 0m岁k g , 给药 1 、 4 、 h8 后摘出肿瘤 、 心 、
肝 。 以 10 mM 磷酸缓冲液 ( pH .7 8) 分别制备各组
织的 10% 匀浆 , 2 2 0 0 9 离心 15而 n , 用滤膜 ( 0 . 2林m )
过滤上清 , 按照后藤等的方法将茶氨酸作为邻苯二
酚衍生物 , 用 H P L C 分离 、 检测 。 ③茶氨酸对 C PT 一 1
及顺铂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 对背部皮下植入肿瘤的
小鼠 19 、 2 1 、 2 3 、 2 5 d 给予顺铂 ( 2 . 0爬 · kg 一 ’ · d一 ` ,
4 d
,
i p ) 或者 e p T ~ 1 1 ( 10毗 · k g 一 ` · d 一 ’ , 4 d , ip ) ,
植入 .20 .2 24 、 划后给予茶氨酸 ( 10i n g · 吨一 , · ` , ,
4 d
,
iP )
。 给药期间用游标尺检测肿瘤外缘的大小 ,
计算肿瘤的重量 。 植入第 27 d 摘出肿瘤 、 心 、 肺 、
肝 、 肾 , 检测湿重 。 根据肿瘤的重量判定顺铂及
C盯一 1 的抗肿瘤作用以及并用茶氨酸的效果 , 并以
原子吸收光谱法及荧光光度法检测各组织中的顺铂
及 C PT 一 n 的水平 。
结果 : ①茶氨酸的组织分布 : 荷癌小鼠肿瘤中
的茶氨酸浓度高于肝 、 心 , 检测期间呈高值 。 给药
s h 后心脏茶氨酸浓度只为肿瘤的 n % 。 ②茶氨酸对
C p T
~
11 及顺铂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 肿瘤的大小 : 荷
癌小鼠的肿瘤虽然经时增加 , 但解剖时单独给予顺
铂组为对照组的 5 4% , 顺铂 + 茶氨酸组减至 36 % 。
单独给予 C盯一 H 组与对照值无差异 , 并用茶氨酸减
至 7 5% 。 肿瘤的重量 : 对照组肿瘤的重量为 (.0 9 4士
0
.
2 3 ) g
,
jl顷铂组为 ( 0 . 5 8士0 . 2 1 ) g , 顺铂 + 茶氨酸组明
显减少 , 为对照组的 23 % , 肿瘤缩小作用为顺铂组
的 2 倍 ; C PT 一 n 组未见肿瘤缩小作用 , C P T ~ 1 1 + 茶
氨酸组为对照组的 39 % 。 肿瘤中的药物浓度 : 顺铂
十茶氨酸组为顺铂组的 1 . 5 倍 , 正常组织肝脏中顺铂
的浓度没有影响 , 但肾脏中的顺铂浓度明显减少 ;
c PT

1 + 茶氨酸组肿瘤中的药物浓度有增加趋势 ,
各组织中的 C盯一 n 浓度均未见变化 。
上述结果表明 , 茶氨酸对正常组织 中顺铂和
C PT

1 的浓度没有影响 , 只是增加肿瘤组织中抗肿
瘤药的浓度 , 从而既增强抗肿瘤作用 , 又可减轻副
作用 。
(
J
t台 ,比摘译 )
0 3 9 土木香根中抗增殖作用的倍半砧烯内醋 〔英〕 /
K O n l sh i T … / B i of P h ar m B ul l一 2 0 0 2 , 2 5 ( 10 ) 一 13 7 0~
13 7 2
菊科植物土木香 ( nI “ la he le in “ m ) 的根在欧洲
被用作发汗 、 利尿和化痰剂 , 在美国用其根的注射
剂和煎剂治疗肺部疾病和抗结核 。 研究发现该植物
中含有倍半菇烯内酚 、 挥发油 、 酚酸类和黄酮类化
合物 , 其主要成分土木香内酩具有强的驱虫和抗菌
活性 。 在筛选天然的抗增殖成分研究中 , 发现该植
物根的甲醇提取物对人胃腺癌细胞 ( M K 一 1 ) 、 人子
宫癌细胞 ( H e L a ) 和鼠黑素瘤细胞 ( lB 少 10) 具有抗
增殖的作用 。 本次从中分离得到 7 个倍半菇烯内酷 。
干燥的土木香根 ( 1 . skg ) 用 甲醇室温提取 2 周 ,
甲醇提取液减压回收得到甲醇提取物 ( 5 5 5 . 19 ) , 用
水分散后依次用正 己烷 、 氯仿 、 乙酸乙醋和正丁醇
萃取 。 其中正己烷提取部分 ( 14 2 9 ) 对上述 3 个肿
瘤细胞系细胞显示较强的抗增殖活性 。 将其上硅胶
柱层析 , 用正 己烷一乙酸乙醋和 甲醇梯度洗脱 , 得到
7 个部分 。 第 3 、 4 部分分别上硅胶柱 、 反相硅胶柱
或 H P L C 得到化合物 1一 7 。
经鉴定 , 化合物 l一 3 分别为 1 , 3 , 11 ( 13) 一榄香三
烯 一 8刀, 1 2 一交酷 、 s a 一环氧土木香 内酷 、 4刀, s a 一环
氧 一 l ( 10 ) , 1 1 ( 13 ) 一吉马二烯一 8 , 一2一交酚 , 均首次从该
植物中分离得到 。 化合物 4一 7 分别为土木香内酷 、
异土木香内酷 、 1 1a , 13一二氢土木香内醋和 11a , 13 -
二氢异土木香内酉旨。
用 M T 法检测上述化合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
用 。 结果 , 化合物 2 、 4 的抗增殖活性强于化合物 l 、
3

5一 7 ; 除化合物 7 对 B , 6 F ,。有抑制作用 ( G IS。为
蛛此 ) 外 , 11 , 13 . 二氢化合物 6 、 7 几乎无活性 ( G场>
4 2 7林M ) 。 11 , 1 3一去氢内酷化合物 1一 5 对 M K 一 l 、
H e L a

B ,少 1。 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 结果表明 , 这
些倍半菇烯类成分抑制增殖的活性与 n , 13一去氢内
酷基团有关 。
(李挠烧摘译 赵宇新校 )
040 普通 远志 中的 细胞毒性化合物 〔英 〕 /
D a l l
,
A c q u a S … / C he m hP a n n B u l l一 20 2 , 5 0
( 1 1 )
一 14 9 9~ 15 0 1
己从远志属不同植物中分离出具有细胞毒性的
木脂素类 、 口占吨酮类和苯 乙烯基毗喃酮类成分 。 本
次采用 L o Vo 细胞 系对该普通 远 志 ( 尸 o ly g a al
vu 烤a isr ) 中的细胞毒性成分进行了研究 。
将自然干燥的普通远志根 (9 . 17 9) 和地上部分
( 63
.
95 9) 分别依次用石油醚 、 氯仿和 甲醇索氏提取 ,
真空 回收溶剂 , 得到地 上部分的石油醚提取物
( 1
.
2 9% )
、 氯仿提取物 ( .3 4 9% ) 和 甲醇提取物
( 18 .9 % ) ; 根的石油醚提取物 ( .0 83 % ) 、 氯仿提取
物 (3 . 5 6% ) 和 甲醇提取物 ( 3.0 7% ) 。 氯仿提取物为
活性部分 , 根和地上部分的氯仿提取物抗 L o Vo 的
CI
S。 分别为 4 .0 认 63 . 4林留nrL
。 将根的氯仿提取物
(0
.
89 ) 反复上硅胶柱层析 , 分别用氯仿 、 氯仿一 2%
甲醇 , 乙酸 乙酷一环己烷洗脱 , 得到化合物 1 和 2 。
将地上部分的氯仿提取物 ( 2 9 ) 用 10 % 甲醇分散 ,
依次用正己烷 、 氯仿和乙酸乙醋萃取 。 正 己烷部分
主要为叶绿素 , 氯仿和乙酸乙酷部分反复上硅胶柱
层析 , 得到化合物 3 和 4 。
化合物 1 (7 . 6m g ) 为 3 , , 5 ’ 一二甲氧基一二苯基一4 -
醇 , 白色粉末 , 分子式 1C 4 H 14 O 3 ; 该化合物首次从
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 。 化合物 2 (5 . 4m g ) 为 3一 (4 -
经基 一3 , 5一二甲氧基一苯基 ) 一丙烯酸甲酷 , 淡黄色粉末 ,
分子式 lC 尹 140 5 ; 该化合物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
得到 。 化合物 3 (4 . s m g ) 为 l , 3一二轻基一2, 4, 7一三甲氧
基贴吨酮 , 黄色固体 , 分子式 1C 6H 14 0 7 , 为一个新
的贴吨酮衍生物 。 化合物 4 (4 . 2m g ) 为 7一氯一 1 , 2, 3 -
三轻一 6一甲氧基贴吨酮 , 黄色固体 , 分子式 lC 礴H g氏 lC ,
为一个新的氯贴吨酮衍生物 。
(赵宇新摘译 )
0 4 1 斯替维醇及其氧化衍生物对 鼠伤寒沙 门菌
TM 67 7 的致突变性 〔英〕 / eT ar i .T 二 / C he m Ph~
B u l l一 2 0 0 2 , 5 0 ( 7 ) 一 10 0 7 ~ 10 10
甜叶菊昔是从甜叶菊 ( S t e v i a er b a u d i a n a ) 中
分离得到的一种天然非热量甜味剂 , 在日本 、 巴西
等国常用于饮料和食品中 。 口服后经肠菌转换成其
昔元斯替维醇 ( S t ve in l ) 。 据报道 , 在 正向突变试
验中 , 斯替维醇显示剂量相关性 阳性反应 。 本研究
为了从斯替维醇及其氧化衍生物中确定真正 的致
突变物 。
受试品包括 : 斯替维醇 ( 2 ) 、 斯替维醇一 16 a , 17
环氧化物 ( 3 ) 、 巧 一经基一斯替维醇 ( 4 ) 、 15 一氧一斯替
维醇 ( 5 ) 、 斯替维醇甲酷 ( 6 ) 、 16 一氧一斯替维醇 甲酩
( 7 )

3
,
16
一裂一 13 一氧 一斯替维醇 甲酷 ( 8 ) 、 3 , 1 6一裂一 13 -
轻基一斯替维醇甲酷 ( 9 ) 、 斯替维醇甲醋一 8 , 13一 内醋
( 10 )
。 正向突变试验 : 采用鼠伤寒沙 门菌 TM 67
和 8一氮鸟嘿吟作为测试剂 ; 从 A or cl or 一 12 54 处理过
的大鼠肝脏中获得的 9 o o x g 上清液部分 ( 5 9) 作
为代谢激活系统 。 各受试样品 (膜过滤灭菌 ) 10 0匹
和等体积培养菌混悬液合并 , 于 37 ℃振荡 Zh 。 25 匹
培养液转移至灭菌试管中 , 加入相 同数量 的 5%
D M S O 稀释受试样品 。 为了分析需酶激活的致突变
性化合物 , 于培养菌混悬液中加入 9S 混合物 , 试管
中加入 2 , smL 含 l m g s
一氮鸟镖吟的软琼脂 。
结果 : 在 5 9 混合物存在的条件下 , 斯替维醇显
示与报道相似的致突变水平 。 其 8 个合成衍生物中 ,
3

6

8

10 仅在 5 9 混合物存在的条件下 , 显示与
2 相同水平的致突变性 , 其它 3 个化合物 ( 4 、 7 、 9)
无致突变性或活性低于检测限度 , 化合物 5 在 9S 混
合物存在的条件下 , 显示 2 的 l/ or 致突变水平 。 但
是 , 内酷衍生物 ( 10) 的特异致突变性在 5 9 存在时
比不添加 5 9 时低 10 倍 。
( 鲍 雷摘译 张宁宁校 )
0 4 2 银杏中双黄酮化合物刺激 3 T -3 L I 脂肪细胞脂
解 〔英 〕 / D e l l ’ A g l i M … / P l a n at M e d一 2 0 0 2 , 6 8
( 1 )
一 7 6一7 9
银杏中所含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 炎和抑制
c A M P 磷酸二醋酶活性等作用 。本次研究银杏双黄酮
类是否具有刺激脂肪细胞脂解作用 , 以及此作用与
其抑制 c A M P 磷酸二酷酶的相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