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瓠瓜新组合比较试验初报



全 文 :收稿日期:2011 - 08 - 24
作者简介:许端祥,男,1974 年生,硕士,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2009 - N - 50)。
瓠瓜新组合比较试验初报
许端祥,高 山,林碧英,傅睿清
(福建省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350111)
摘 要:以地方主栽品种为对照,对 5 个优良瓠瓜新组合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抗病性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3 号组合长势强、产量高、抗病性强、瓜长 36. 0 cm、瓜径 23. 2 cm、长圆筒形、瓜皮
绿色,每 667 m2产量 3 575. 5 kg,比福州芋瓠 (CK)增产 14. 4%,适宜福州及周边地区栽培。
关键词:瓠瓜;品比试验;农艺性状;产量
Preliminary report on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of new bottlegourd combination
XU Duan-xiang,GAO Shan,LIN Bi-ying,FU Rui-qing
(Fuzhou Vegetabl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Fujian Province 350111)
Abstract:Comparison tests including agronomic traits,yields and disease resistance among five new bottlegourd combina-
tions were conducted using local main cultivar as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tlegourd combination No. 3 displayed the
traits of vigorous growth,high yield,strong disease resistance. They were green rind and long cylindrical shape with 360cm
in length and 232cm in diameter. The yield increased by 144% to compare with the control. It was suitable to plant in
fuzho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Key words:Bottlegourd;comparison test;agronomic trait;yield
瓠瓜原产于印度和热带非洲,又名蒲瓜、瓠
子、扁蒲、葫芦,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1]。
瓠瓜在福州市栽培历史悠久,市场消费量大。目前
在生产上栽培的瓠瓜品种主要是福州芋瓠,该品种
为地方品种,生产应用时间很长,已不能满足消费
者对蔬菜花色品种多样性的要求。福州市蔬菜科学
研究所瓠瓜课题组于 2010 年秋季,对 2009 年试种
表现较好的 5 个优良瓠瓜新组合进行农艺性状、产
量、抗病性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福州及周边
地区栽培的瓠瓜新品种。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参试材料为 2009 年春季配制组合,经 2009 年
秋季试种表现较好的 5 个组合,分别为 1 号 (18 ×
90)、2 号 (90 × 89)、3 号 (90 × 20)、4 号 (89 ×
90)、5 号 (90 × 18) ,以福州芋瓠为对照品种
(CK)。
1. 2 方法
试验在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试验地进行。各
参试组合 (品种)于 2010 年 8 月 7 日播种,8 月
20 日定植。采用高畦、白色地膜覆盖栽培,畦宽
(连沟)1. 3 m,每畦种 2 行,每小区种 30 株,株
距 45 cm,小区面积 8. 19 m2。每 667 m2施腐熟有机
肥 3 000 kg 加三元复合肥 60 kg,设保护行,采用
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按常规瓠瓜生产管
理[2 - 4]。参照《瓠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制定的原则和方法》[5],对各参试组合 (品种)的
农艺性状、产量、抗病性进行观测、记载、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 1 农艺性状比较
所有参试组合长势强,始花期均与对照品种相
当,基本上在 9 月初都进入盛花期;参试组合与对
照品种的结瓜习性都是以侧蔓为主,1 号组合和对
照品种瓜形为棒形,2 号组合、3 号组合为长圆筒
形,4 号组合、5 号组合为短圆筒形。瓜长以对照
品种最长,为 40. 0 cm;其次是 5 号组合,为 38. 0
cm。瓜径以 5 号组合最粗,3 号、4 号、5 号组合
瓜径均超过 23 cm。瓜皮色参试组合都为绿色,对
62 2012 年第 1 期
DOI:10.13651/j.cnki.fjnykj.2012.01.027
照品种为浅绿色。对照品种单瓜重最重,达 0. 9 kg
(表 1)。
2. 2 丰产性比较
从表 2 可知,3 号组合产量最高,折合每
667 m2产量 3 575. 5 kg,比对照品种增产 14. 4%,
与其他组合及对照品种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次
为 1 号组合,比对照品种增产 6. 3%,4 号组合比
对照品种增产 6. 2%,1 号、4 号两个组合间差异不
显著,均与对照品种差异极显著;5 号组合比对照
品种减产 13. 0%,差异极显著。
表 1 参试瓠瓜组合(品种)农艺性状比较
组合(品种)
叶片长
(cm)
叶片宽
(cm)
茎粗
(cm) 结瓜习性 瓜形
瓜长
(cm)
瓜径
(cm) 瓜皮色
单瓜重
(kg)
1 号 25. 6 36. 9 1. 1 侧蔓为主 棒形 32. 5 18. 0 绿 0. 71
2 号 24. 6 35. 6 0. 9 侧蔓为主 长圆筒 25. 5 19. 5 绿 0. 52
3 号 26. 2 36. 0 1. 0 侧蔓为主 长圆筒 36. 0 23. 2 绿 0. 75
4 号 25. 0 36. 5 1. 0 侧蔓为主 短圆筒 28. 0 23. 5 绿 0. 56
5 号 28. 0 34. 0 1. 0 侧蔓为主 短圆筒 38. 0 23. 8 绿 0. 83
福州芋瓠(CK) 27. 0 36. 0 1. 0 侧蔓为主 棒形 40. 0 22. 8 浅绿 0. 90
表 2 参试瓠瓜组合(品种)产量比较
组合(品种)
小区产量
(kg)
折合 667m2产量
(kg)
比 CK ±
(%)
1 号 40. 8 3323. 3bB ± 6. 3
3 号 43. 9 3575. 5aA ± 14. 4
4 号 40. 8 3319. 7bB ± 6. 2
2 号 39. 9 3248. 8cC ± 3. 9
5 号 33. 4 2716. 6eE - 13. 0
福州芋瓠(CK) 38. 4 3124. 9dD
2. 3 抗病性表现
2010 年秋季田间抗病性调查 (表 3)表明,所
有参试组合(品种)在试种期间,都有发生白粉
表 3 参试瓠瓜组合(品种)的抗病性比较
代号
枯萎病发病率
(%)
白粉病病
情指数
霜霉病病
情指数
1 号 0 32. 3 10. 3
2 号 0 31. 9 10. 5
3 号 0 30. 3 9. 7
4 号 0 31. 1 10. 4
5 号 0 32. 2 11. 2
福州芋瓠(CK) 1. 1 35. 7 15. 1
病、霜霉病,发病程度略有不同,新组合比对照品
种对白粉病、霜霉病的抗性有提高。田间除对照种
发生 1 株枯萎病死亡以外,参试新组合均未见枯萎
病症状。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3 号、1 号、4 号组合分别比对
照品种增产 14. 4%、6. 3%、6. 2%,差异极显著;
抗病性比对照品种强。结合产量、抗病性、农艺性
状指标,认为综合表现最好的是 3 号组合,表现为
长势强、产量高、抗病性强、瓜长圆筒形、径粗相
当、瓜皮绿色、平均瓜重 0. 75 kg、商品性好,符
合福州及周边地区消费习惯,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先知,朱剑桥,黄承贤,等 . 大棚瓠瓜品种比较试验 [J] .
长江蔬菜,2007 (8) :52 - 53.
[2] 洪德文 . 大棚越冬芋瓠栽培技术 [J] . 福建农业,2002
(12) :12.
[3] 高山,林碧英,花秀凤 . 芋瓠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J] . 福建
农业科技,1998 (1) :40.
[4] 吴元钦 . 福州芋瓠夏季高产栽培技术 [J] . 福建农业,2006
(4) :19.
[5] 沈镝,李锡香 . 瓠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
和方法 [M]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杨小萍)
722012 年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