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蜘蛛香化学成分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全 文 :·综述与讲座·
蜘蛛香化学成分影响因素的
研究进展
郜红利
( 湖北民族学院中医药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关键词:蜘蛛香;化学成分;影响因素
doi:10. 3969 / j. issn. 1002-266X. 2013. 19. 031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13)19-0082-03
蜘蛛香为败酱科缬草属植物蜘蛛香 Valeriana
jatamansi Jones 的干燥根茎和根,又名马蹄香、老虎
七、印度缬草等,为《中国药典》1977 年版一部收载
品种[1],现亦收载于 2010 版中国药典第一部[2]。
《本草纲目》记载:“蜘蛛香出蜀西茂松藩山中。草
根也,黑色有粗须,状如蜘蛛及藁本,芎穷,气味芳
香[3]”。蜘蛛香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应用历史悠
久,具有理气止痛、消食止泻、祛风除湿、镇静安神的
功效,主治脘腹胀痛、食积不化、腹泻痢疾、风湿痹
痛、腰膝酸软、失眠等疾病。其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
油、环烯醚萜类、黄酮类、生物碱、氨基酸和木脂素
等[4,5],其公认的活性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和缬草三
酯混合物;目前认为镇静活性物质是环烯醚萜和挥
发油中的倍半萜,γ-氨基丁酸(GABA)与木脂素可
能亦与撷草的镇静活性有关[6,7]。近年来,关于蜘
蛛香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就影响蜘蛛香化学
成分的各项因素,如产地、部位、采收期、炮制以及提
取纯化方法这几个方面,对近来蜘蛛香化学成分的
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蜘蛛香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利
用提供理论依据。
1 产地、部位和采收期对蜘蛛香化学成分的影响
早在东汉时期,《神龙本草经》就记载:药有“土
地所出,真伪新陈……”强调了区分药材的产地、讲
究道地的重要性。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特别强
调药材的产地,指出:“用药必依土地”[8]。因此,产
地对中药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自古就已明
了。而中药自古以来就讲究采收部位,因其有效成
分含量或是有无与采收部位有很大的关联性。此
外,不同的采收期对药用植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亦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0CDA047)。
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关于蜘蛛香不同产地、部位
和采收期对蜘蛛香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日趋深入,
诸多学者发表了相关研究文献。石晋丽等[9]对不
同产地蜘蛛香中橙皮苷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购于贵州贵阳、河
北安国、四川成都的样品中橙皮苷的含量较高,而购
于四川雅安、陕西咸阳、云南昆明的蜘蛛香样品中橙
皮苷的含量较低;采于四川峨眉山的蜘蛛香样品中
橙皮苷的含量最低,可能与所采集样品为一年生蜘
蛛香、根茎较细有关,这也说明橙皮苷的积累与生长
年限、根茎粗细有关。狄宏晔等[10]研究表明,不同
产地和收集地的缬草素、乙酰缬草素及其分解产物
baldrinal含量有较大差异,缬草素的量以云南师宗
县蜘蛛香为最高,乙酰缬草素的量以云南药物研究
所提供为最高,baldrinal 的量以四川成都为最高。
从总量上看,云南和四川所产蜘蛛香的新鲜药材量
均很高。非主产地和收集时间较长的药材样品中三
指标成分的量较低,由此可推测蜘蛛香药材质量与
产地和放置时间有关,因而建议尽量使用主产区药
材,且药材采收后不宜放置太久使用。倪兰等[11]的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蜘蛛香中缬草素类成分
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以贵州贵阳蜘蛛香含缬草素类
成分最高。缬草属植物不同部位之间缬草素类成分
含量差异显著,地下部分比地上部分含量高。不同
采收期蜘蛛香和缬草药材中缬草素类成分的含量测
定结果表明:蜘蛛香和缬草均以在 9 月采收为宜。
蜘蛛香地上全植株样品含缬草素类成分较高,甚至
超过了其它缬草属植物根茎及根中缬草素类成分的
含量,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陈玲等[12]采用
HPLC法对贵州省各地产蜘蛛香中橙皮苷进行含量
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蜘蛛香中橙皮苷含量变
28
山东医药 2013 年第 53 卷第 19 期
化范围较大,其中,以兴义市、都匀市甘塘镇产的蜘
蛛香中所含橙皮苷的含量最高。谷臣华[13]对武陵
山区湘鄂西和川黔东所产蜘蛛香精油进行了分析测
定表明,武陵山区蜘蛛香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相近,
但其中各成分及含量因产地、生长环境不同而有差
异,湘鄂西蜘蛛香精油含乙酸龙脑酯较川黔东蜘蛛
香精油稍低,但含的莰烯量较高,且检出乙酸异龙脑
酯,而未检出异戌酸,而川黔东的蜘蛛香精油含樟脑
和异戌酸,但未检出乙酸异龙脑酯。明东升等[14]研
究结果表明,总缬草素的含量以蜘蛛香为最高,有进
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几个不同产地的蜘蛛香中,
以四川产的蜘蛛香的总缬草素含量最高。由于不同
地区的蜘蛛香的药用部分不尽相同,有的用根茎及
根,有的仅用根茎,因此分别测定了贵州产蜘蛛香的
根茎与根中总缬草素的含量,结果两者无明显差别。
从简化产地加工与减少生药损失考虑,蜘蛛香的药
用部分应以根茎及根为宜。程静等[15]发现,家种蜘
蛛香栽培 1 ~ 3 a,陈皮苷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均
比野生蜘蛛香的含量高,说明栽培品的质量不比野
生的差。由此说明,蜘蛛香野生变家种是可行的。
2 炮制及提取纯化方式对蜘蛛香化学成分的影响
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处
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
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而提取纯化方
式能直接影响药材有效成分溶出量,因此是对化学
成分的影响的重要因素。近来,关于蜘蛛香的炮制
和提取方式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也相继展开。
李元旦[16]采用烘箱加热的方式,代替蜘蛛香的
传统炮制方法,再运用 HPLC 技术对烘烤炮制前后
的蜘蛛香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
明,150 ℃烘烤 10 min后,各成分的含量没有明显变
化,20 min后 HPLC图谱分析缬草醛含量开始增加,
30 min后的缬草素含量明显降低,而缬草醛的含量
明显增加。
伍丹等[17]经研究发现,蜘蛛香中缬草醚醛最佳
提取工艺为:药材过 24 目筛,12 倍量 70%的乙醇浸
润 0. 5 h,回流提取 2 次,每次 3 h。此实验采用蜘蛛
香中缬草素类成分降解产物缬草醚醛为指标性成分
进行正交试验分析,蜘蛛香药材中缬草醚醛提取率
约为 89%,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陈玉娟等[18]采用 4
因素 3 水平正交试验法,以缬草素的得率为考察指
标,对超声波提取蜘蛛香中缬草素的工艺进行优化。
在优选出的超声波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将该法
与渗漉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优选的超声波提取
蜘蛛香中缬草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粉碎,过
40 目筛,浸泡 30 min 后,用相当于药材 8 倍重量的
95%乙醇提取 3 次,每次提取 40 min。这表明超声
波提取法可用于蜘蛛香中缬草素的提取。李锦莲
等[19]以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蜘蛛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为:
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投料比 8 ∶ 1,时间 2. 0 h,温度
65 ℃。王海来等[20]研究结果表明,采用 SFE-CO2
法萃取蜘蛛香挥发油,避免了因水提取过程中湿、热
等引起挥发、氧化等物理化学变化而带来的有效成
分损失,实现对蜘蛛香高效提取分离过程。采用水
蒸气蒸馏时,仅有极少数分子量小、沸点较低、极性
较大的小分子有机酸适合该法而提取充分,绝大部
分成分损失严重。胡晓娜等[21]考察了微波辅助萃
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对提取蜘蛛香挥发油化学成分
的影响。分别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
提取蜘蛛香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
MS)对所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
示,微波辅助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蜘蛛香
挥油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别。吴彩霞等[22]采用
GC-MS技术分别对水蒸气蒸馏法和固相微萃取法
提取蜘蛛香根茎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
析。结果显示,2 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成分差异
较大。与水蒸气蒸馏法比较,固相微萃取法所得挥
发油成分数目和种类较多。因此,固相微萃取法比
水蒸气蒸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李强等[23]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
确定蜘蛛香多糖的最佳水提醇沉工艺,最佳水提工
艺为:浸提温度 100 ℃,料液比 1∶ 10,浸提时间 5 h,
提取 2 次;最佳醇沉工艺为:浓缩液加入 4 倍体积
90%乙醇,静置 8 h,此工艺下多糖得率为 7. 12%,
该工艺简单、得率高,适于提取蜘蛛香多糖。狄宏晔
等[24]以缬草素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提
取工艺优选;考察几种常用大孔树脂的吸附性能及
适宜树脂的工艺参数。结果显示,最优提取工艺条
件为:蜘蛛香冷冻后粉碎,过 40 目筛,10 倍量 95%
乙醇浸泡 0. 5 h,渗漉提取三次;最优纯化工艺为:蜘
蛛香粗提物 95% 乙醇适量溶解,盐离子浓度 3. 5
mg /mL中性上样,吸附流速 3 BV /h,70%乙醇流速
2 BV /h洗脱至 4 倍柱体积,35 ℃回收溶剂得总缬
草素。因此,该提取纯化工艺简便高效。
总之,蜘蛛香以其良好的镇静催眠、抗菌、抗病
毒、细胞毒、抗肿瘤和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受到广泛
的开发利用。而关于其化学成分的分析,必将得到
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笔者认为,目前对于蜘蛛香
化学成分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足,例如,对于蜘蛛香
38
山东医药 2013 年第 53 卷第 19 期
配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尚未见报道,且有关以蜘蛛
香为君药的处方研究尚停留在单纯的药理药效研究
方面,而对于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开展。此外,关
于蜘蛛香的炮制研究也鲜有报道,而炮制与配伍都
是中医用药的经典经验总结。因此,笔者认为,若要
充分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蜘蛛香,应对其化学成分
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977 年版,一部) [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633-634.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 [S]. 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10:345-346.
[3]李时珍.本草纲目(第 2 册) [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845.
[4]石晋丽,刘勇,肖培根. 缬草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3,18(6) :231-239.
[5]Mathela CS,Chanotiya CS,Sammal SS,et al. Compositional di-
versity of terpenoids in the Himalayan Valeriana genera[J]. Che-
Biod,2005,2(9) :1174-1182.
[6]陈磊,郑清明. 蜘蛛香的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2,21(1) :8-11.
[7]胡轶群,张如松. 药用植物蜘蛛香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4) :194-197.
[8]郑汉臣,蔡少青.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3:21.
[9]石晋丽,刘勇,肖培根.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蜘蛛香中橙皮苷
的含量[J].中草药,2005,36(3) :449-450.
[10]狄宏晔,石晋丽. HPLC法测定蜘蛛香中缬草素、乙酰缬草素及
其分解产物 baldrinal[J].中草药,2007,38(12) :1892-1894.
[11]倪兰,陈磊.不同产地、部位和采收期的缬草属植物中缬草素成
分含量比较[J].海峡药学,2010,22(8) :45-46.
[12]陈玲,鲍家科.贵州地产蜘蛛香质量分析[J].药品鉴定,2010,
17(13) :46-47.
[13]谷臣华.湘鄂西边陲蜘蛛香精油的化学成分[J]. 吉首大学学
报,1989,1,68-71.
[14]明东升,郭济贤.缬草类生药中总缬草素的含最测定[J].上海
医科大学学报,1993,20(3) :210-212.
[15]程静,解翠珠. 野生蜘蛛香与家种蜘蛛香中陈皮苷含量对比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2) :62-63.
[16]李元旦.蜘蛛香炮制前后的物质基础研究[D].云南:昆明理工
大学,2011.
[17]伍丹,王宝华,等.正交设计研究蜘蛛香中缬草醚醛的提取工艺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7) :481-483.
[18]陈玉娟,石晋丽.正交设计优选超声提取蜘蛛香中缬草素的提
取工艺[J].世界科学技术,2009,11(6) :889-891.
[19]李锦莲,单静影.正交试验法优选蜘蛛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
工艺[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19(2) :199-200.
[20]王海来,万新.蜘蛛香 SFE-CO2 萃取物与水蒸气蒸馏所得挥发
油的 GC-MS对比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4) :2667-
2670.
[21]胡晓娜,周欣.不同提取方法对蜘蛛香挥发油的研究[J].分析
实验室,2008,(suppl1) :186-189.
[22]吴彩霞,刘红丽.固相微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蜘蛛香挥
发油成分的比较[J].中国药房,2008,19(12) :918-920.
[23]李强,郑伟.蜘蛛香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0,31(7) :273-277.
[24]狄宏晔,石晋丽.蜘蛛香中总缬草素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J].
中药材,2007,30(9) :1125-1127.
(收稿日期:2013-01-29)
·告读者·
《山东医药》投稿须知
稿件字数:论著、基础研究不少于 7 000 字,综述与讲座不少于 8 000 字,临床研究不少于 6 000 字,经验
交流、个案报告等2 000字左右。
文题与作者: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 20 个汉字,作者一般不超过 6 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
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置于作者名下。
摘要与关键词: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中文摘要 300 ~ 500 字,英文摘要 400 ~ 500 个
实词。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须标引 2 ~ 5 个关键词,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出
版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 MeSH) 内所列的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 MeSH 还原为全
称。另外,上述论文需注明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志码。
图表:图或表应冠有图题或表题。表格采用三线( 顶线、表头线、底线) 表。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
度和对比度,注明图号及方向。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48
山东医药 2013 年第 53 卷第 1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