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瓠瓜高山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全 文 :中图分类号:S6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20-0028-03
表 1 各参试品种主要生育期比较
品种
播种期
月/日
定植期
月/日
始花期
月/日
始收期
月/日
终收期
月/日
定植至采
收天数/d
浙蒲 2号(CK) 5/21 6/4 7/11 7/17 8/17 74
浙蒲 6 号 5/21 6/4 7/10 7/19 8/17 74
浙蒲 8 号 5/21 6/4 7/10 7/17 8/17 74
越蒲 1 号 5/21 6/4 7/10 7/16 8/17 74
越蒲 2 号 5/21 6/4 7/11 7/17 8/17 74
改良杭州长瓜 5/21 6/4 7/11 7/20 8/17 74
瓠瓜高山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邹宜静 1,袁德明 2,张权芳 3,黄凯美 1,颜韶兵 1,孙利祥 1
(1.浙江杭州市种子总站,310020;2.临安市种子管理站;3.富阳市种子管理站)
瓠瓜属葫芦科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 又名长
瓜、蒲瓜、夜开花、葫芦等,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蔬菜
作物之一 [1],其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在浙江各地发
展效益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瓠瓜是杭州市夏
季自产自销的主要蔬菜之一,由于其不适宜高温季
节平地栽培,形成了每年 7~8 月的供应淡季,而高
山栽培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瓠瓜也是杭州
市高山蔬菜的首选作物之一。在当前“大市场、大流
通”的带动下,消费者对瓠瓜类型的需求也趋向多
样性,现以长棒形(长 35~45 cm)和市场新兴消费
类型的中棒形(长 25~35 cm)两种为主。 为比较不
同类型的瓠瓜品种在杭州市高山地区种植的适应
性,特设置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 6 个:改良杭州长瓜、浙蒲 2 号、浙蒲
6号、浙蒲 8号均由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
所提供;越蒲 1 号、越蒲 2 号由浙江省绍兴市农业
科学研究院提供,以浙蒲 2 号为对照(CK)。 其中,
浙蒲 8 号和越蒲 1 号为中棒形品种, 改良杭州长
瓜、浙蒲 2号、浙蒲 6号、越蒲 2号为长棒形品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 2013 年在临安市清凉峰镇浪广村浪源
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进行,海拔 880 m,前作
为冬闲田,上年种植菜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
重复,小区面积 33.35 m2,每小区种植 60 株;按照
当前高山瓠瓜市场需求期设置播种期,5月 21日播
种,大棚穴盘育苗,6 月 4 日移栽,露地栽培,畦宽
1.6 m,双行种植,株距 0.7 m,667 m2种植 1 200 株,
搭“人”字架,主蔓高 1.0 m 时摘心,其他按照高山
瓠瓜常规栽培技术管理。
生长期间观察记录各品种的生育期、瓜条性状、
产量、病害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参试品种生育期比较
从表 1 可以看出,参试的 6 个品种的生育期相
近,始花期浙蒲 6 号、浙蒲 8 号和越蒲 1 号相同,均
比对照浙蒲 2 号早 1 d, 越蒲 2 号和改良杭州长瓜
与对照相同; 越蒲 1 号早熟性最好, 比对照早 1 d
采收,浙蒲 8 号和越蒲 2 号次之,始收期与对照相
摘 要:比较分析了 2 种类型的 6 个瓠瓜品种在杭州高山露地栽培条件下的生育期、商品性和产量等性状指标。 试
验结果表明,长棒形品种以浙蒲 6 号和越蒲 2 号综合性状优良,在杭州高山地区具有极大推广前景。 中棒形品种以
浙蒲 8 号商品性较好,但产量相对偏低,可通过进一步研究其配套栽培技术来提高产量促进推广应用;越蒲 1 号目
前不适合杭州市场消费习惯,但产量高,可作为外销储备品种。
关键词:瓠瓜;高山地区;品种比较
基金项目: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0122512A06)和
杭州市农业丰收项目(2014F1-4)
邹宜静(1981-),女,硕士,农艺师,从事农作物引种示
范展示工作,电话:15958180356,
E-mail:yijingzou@126.com
孙利祥(1963-),男,通信作者,推广研究员,从事农作
物引种示范展示工作
收稿日期:2014-08-26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
(下半月刊)
2014(20):28-30
DOI:10.3865/j.issn.1001-3547.2014.20.009
28- -
同,浙蒲 6 号和改良杭州长瓜均比对照晚熟。 高山
瓠瓜的采收期一般在 45~50 d, 因持续高温干旱天
气影响了植株后期长势,因此,本试验中各品种均
于 8月17日提早结束采收。
2.2 各参试品种瓜条商品性和抗病性比较
从田间观察看,植株生长势以浙蒲 6 号和浙蒲
8 号最旺;各品种瓜色均较好,阴阳面色差小,越蒲
1 号表皮淡绿,其他各参试品种与对照浙蒲 2 号一
致,表皮绿色;瓜上下均匀度以浙蒲系列 3 个品种
为好,尤以浙蒲 6 号最均匀,杭州长瓜是改良提纯
种,因此商品性也与浙蒲系列相似。从瓜条性状看,
瓜条纵径以对照浙蒲 2 号最长,为 41.5 cm,浙蒲 6
号次之,越蒲 1 号最短,比对照短 6.9 cm,其次是浙
蒲 8 号;各参试品种的瓜条横径均比对照浙蒲 2 号
粗,以越蒲 1 号最粗,达 6.72 cm,越蒲 2 号次之,比
对照粗 0.8 cm。 单瓜质量以越蒲 1 号最大,平均单
瓜质量比对照浙蒲 2 号大 19.4 g,浙蒲 6 号仅次于
对照,其他各参试品种单瓜质量均低于对照。 试验
中枯萎病各品种均未发生,白粉病发生情况差异不
明显,均为前期轻度发生,中期中度发生(表 2)。
2.3 各参试品种产量比较
由表 3 可知, 各参试品种产量差异不明显,均
达到了一般高山瓠瓜产量水平, 以越蒲 1 号最高,
为 3 094 kg/667 m2,对照浙蒲 2 号次之,越蒲 1 号
比对照浙蒲 2 号增产 4.6%, 其他 4 个品种均低于
对照,越蒲 2 号、浙蒲 6 号和改良杭州长瓜比对照
分别减产 3.3%、4.3%和 5.4%; 浙蒲 8号产量最低,
667 m2 产量为 2 644 kg,比对照减产 10.6%。
3 结论与讨论
从本试验结果看,综合产量、商品性、瓜形等因
素分析,长棒形品种中以浙蒲 6 号和越蒲 2 号最为
理想,在杭州市高山地区具有极大推广前景。 与对
照浙蒲 2 号相比,浙蒲 6 号色泽更好、瓜条略短更
符合市场要求,在高山栽培时均能表现较高的产量
水平和更好的商品性; 试验中浙蒲 2 号产量较高,
但结合前几年试种情况,在高山瓠瓜生产中偏早种
植(4月下旬播种)时,浙蒲 6号明显优于浙蒲 2号,
偏迟种植(6 月上旬播种)时,浙蒲 2 号相对优于浙
蒲 6 号。 中棒形品种越蒲 1 号相对较粗,而杭州地
区喜食细长瓠瓜品种,故其不适合杭州市场的消费
习惯,但产量高,可作为高山种植外销品种储备;浙
蒲 8 号虽然产量相对偏低,但相比浙蒲 6 号瓜条更
短,瓜横径相近,极受杭州市场消费者青睐,因此可
进一步试验并研究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提高产量促
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毓洪,皇甫伟国,黄芸萍 .瓠瓜高山无公害生产技术 [J].
中国瓜菜,2006(3):34-36.
[2] 王秋萍,吴晓花.浙江省瓠瓜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
荐[J].长江蔬菜,2009(23):4-5.
表 3 各参试品种产量比较
品种
折合产量
kg/667 m2
比 CK±
%
单价
元/kg
产值
元/667 m2I II III
浙蒲 2 号(CK) 129.90 159.15 154.5 147.85 2 957 3.0 8 871
浙蒲 6 号 131.25 151.05 142.20 141.50 2 830 -4.3 3.0 8 490
浙蒲 8 号 124.20 115.05 157.35 132.20 2 644 -10.6 3.0 7 932
越蒲 1 号 143.85 172.50 147.75 154.70 3 094 4.6 3.0 9 282
越蒲 2 号 133.50 153.90 141.75 143.05 2 861 -3.3 3.0 8 583
改良杭州长瓜 127.65 138.3 153.75 139.90 2 798 -5.4 3.0 8 394
平均
小区产量/kg
表 2 各参试品种果实性状和抗病性比较
品种 瓜色 外观
瓜纵径
cm
瓜横径
cm
果形
指数
单瓜质量
g
白粉病发生情况
前期 中期 前期 中期
浙蒲 2 号(CK) 绿 上下均匀 41.5 4.60 9.02 568.4 0 0 轻 中
浙蒲 6 号 绿 上下最均匀 38.5 5.16 7.46 567.2 0 0 轻 中
浙蒲 8 号 绿 上下均匀 35.6 5.28 6.74 521.6 0 0 轻 中
越蒲 1 号 浅绿 上下较均匀 34.6 6.72 5.15 587.8 0 0 轻 中
越蒲 2 号 绿 上下较均匀 37.1 5.40 6.31 508.8 0 0 轻 中
改良杭州长瓜 绿 上下较均匀 38.3 5.28 7.25 542.2 0 0 轻 中
枯萎病发生株数/株
后期
0
0
0
0
0
0
(下半月刊) 2014/2029- -
宁夏地区苦苣品种比较试验
罗爱华 1,李文甲 2
(1.宁夏农垦中专学校,银川,750021;2.宁夏农业学校)
苦苣(Sonchus oleraceus L.),菊科苦苣属,别名
苦菜、滇苦莱、田苦荬菜、尖叶苦菜,一年生草本植
物。 其性寒、味苦,具有清肺止咳、益肝利尿、消食和
健胃的作用[1]。原产于印度和欧洲南部,目前在我国
栽培较少。苦苣汁液微苦,每 100 g鲜质量含蛋白质
1.2 g,钙 77 mg,富含 10 多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
组氨酸含量最高,这两种氨基酸对治疗肝炎有一定
疗效。 其嫩叶部分可以生食、涮锅或做汤,鲜嫩可
口,备受青睐,深受市场欢迎[2]。
随着营养科学的发展和保健知识的普及, 野菜
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 由于苦苣菜在我国分
布较广,对土壤、气候要求不严格,栽培容易,又因营
养丰富, 且具较高食疗价值, 同时还有较高医用疗
效,故有较大的开发与推广潜力、较高的商品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金牌碎叶苦苣、胜利碎叶苦苣(北京普瑞威洱
园艺有限公司提供);普娜苦苣(北京聚萍兴利农业
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美国苦苣、碎叶苦苣(北京金
丹隆种子有限公司提供 ),INDIVIA (SABORES
MEDITE-RRANEOS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 2013 年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人工搭建
小拱棚内进行。 6 月 5 日播种,6 月 29 日定植在厚
20 cm的纯沙中,外搭一层遮阳网,全生育期浇营养
液 (日本园试配方 1/2 单位),2013 年 8 月 7 日拉
秧。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 小区面积
0.7 m2,每小区定植 10株,株行距 20 cm×40 cm。
罗爱华(1984-),女,硕士,助理讲师,主要从事设施蔬菜种植
方面的研究工作,电话:13639581443,
E-mail:ynsfah@126.com
收稿日期:2014-08-11
摘 要:分析了 6 个不同苦苣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并对其产量进行了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6 个苦苣品种开展度无显
著差异,叶片叶绿素含量为碎叶苦苣>普娜苦苣>INDIVIA>美国苦苣>胜利碎叶苦苣>金牌碎叶苦苣,产量为美国苦
苣>胜利碎叶苦苣>普娜苦苣>碎叶苦苣>金牌碎叶苦苣>INVIDIA,其中美国苦苣表现最好,产量较高,建议宁夏地区
推广栽培,但生产中应注意适时采收。
关键词:苦苣;宁夏地区;品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S6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20-0030-02
!!!!!!!!!!!!!!!!!!!!!!!!!!!!!!!!!!!!!!!!!!!!!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
(下半月刊)
2014(20):30-31
DOI:10.3865/j.issn.1001-3547.2014.20.010
Comparison of Bottle Gourd Cultivars in Alpine Regions
ZOU Yijing1, YUAN Deming2, ZHANG Quanfang3, HUANG Kaimei1, YAN Shaobing1, SUN Lixiang1
( 1.Hangzhou Seeds Management Station, Zhejiang 310020;
2.Linan Seeds Management Station; 3.Fuyang Seeds Management Station )
Abstract: Six different cultivars of bottle gourd were us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growth period, commodity and yield to
screen out the suitable cultivars in alpine regions of Hangzhou.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Zhepu No.6 and Yuepu No.2 were
two suitable long bar cultivars of bottle gourd with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and they had a good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and extension in alpine regions of Hangzhou. While the cultivar Zhepu No.8, with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besides its relatively low yield, was the best moderate bar cultivar, which could be planted in large scale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to improve its yield. The cultivar Yuepu No.1 did not meet the
demands of consumers in Hangzhou right now, but still could be a reserve cultivar for exporting because of its high yield.
Key words: Bottle gourd; Alpine region; Cultivar comparison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