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苦苣菜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



全 文 :105 
图 5 斑蝥对照色谱指纹图谱
Fig 5 Mylabris con t rol chromatographic f ingerprint
分析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都做了一些有
益的尝试 , 这对进一步拓展计算机辅助分析中药色谱指纹图
谱的研究空间将会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1] 单一旻 , 辛宁.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 J] .中国中医药信
息杂志 , 2006 , 13 (8):85-87.
[ 2] 孙国祥, 侯志飞 , 毕雨萌 , 等.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潜信息特征
判据研究 [ J] .药学学报, 2006 , 41 (9):857-862.
[ 3] 石志红 , 何建涛 , 常文保.中药指纹图谱技术 [ J] .大学化
学 , 2004 , 19 (1):33-39.
[ 4] 孙国祥, 任培培 , 雒翠霞.中药统一化色谱指纹图谱相对统一
化特征判据研究 [ J] .中南药学 , 2007 , 5 (2):168-172.
[ 5] 孙国祥, 宋杨 , 毕雨萌 , 等.色谱指纹图谱全定性相似度和全
定量相似度质控体系研究 [ J] .中南药学 , 2007 , 3 (4):
263-267.
[ 6] 赵青 , 董鸿晔 , 毕开顺.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中参照物的
影响 [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2007 , 24 (2):37-40.
[ 7] 郝燕 , 董鸿晔 , 姜楠.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多
维多息特征参数数据挖掘方法研究 [ J] .中南药学 , 2007 , 5
(3):267-272.
(收稿日期:2007-06-29;修回日期:2007-10-24)
苦苣菜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
孙国祥 , 徐卉姝 , 王璐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 沈阳 110016)
摘要:目的 建立苦苣菜的 H PLC 数字化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 CenturySIL BDS 色谱柱 (200 mm ×4.6 mm , 5
μm), 流动相为 1%醋酸水和 1%醋酸甲醇 , 梯度洗脱 , 流速为 1.0 mL ·min-1 , 紫外检测波长为 265 nm , 柱温为
(30 ±0.15)℃, 进样量为 5μL 。用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 3.0” 软件计算 10 批苦苣菜
HPLC 指纹图谱的色谱指纹图谱指数 F 和色谱指纹图分离量指数 RF 等 42 个参数进行潜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以
双参照物体系结合定量结构-性质相关 (QSPR)原理标定指纹峰的表观分子量 、 峰位 、 洗脱动量数δ、 折合相对积
分ф。结果 以绿原酸为参照物峰 , 确定 32 个共有峰 , 建立了 10批苦苣菜 HPLC 数字化指纹图谱 , 并以双定性双
定量相似度评价 10 批苦苣菜的质量。结论 本方法可清晰地揭示苦苣菜 H PLC 指纹图谱的超信息特征 , 为苦苣菜
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苦苣菜;高效液相色谱;数字化指纹图谱;色谱指纹图分离量指数 RF;色谱指纹图相对分离量指数 RF r;
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双参照物指纹体系;指纹峰表观分子量;洗脱动量数δ;折合相对积分 ф
中图分类号:R284.11 , R92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81 (2008)01-0105-06
Digitized fingerprint of Ixeris chinensis by HPLC
SUN Guo-xiang , XU Hui-shu , WANG Lu (College o f Pharmacy , Shengyang Pharmaceutica l Univ ersity , S heny-
ang 110016)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digitized chroma to g raphy fingerprint of I xeris chinensis by HPLC.Methods Re-
versed phase HPLC w as applied on a CenturySIL BDS co lumn (200 mm × 4.6 mm , 5 μm)w ith the mobile phase A
(1% ace tict acid-w ater)and B (1% acetic acid-methano l)w ith a g radient elution.The flow ra te w as 1.0 mL·min-1 ,
the UV abso rbance was monito red at 265 nm by injecting 5μL o f the sam ple solution each time and the co lumn temper-
a ture w as maintained at(30 ±0.15)℃.The chromatog raphic finge rprints we re cha rateristically digitized and evalua-
ted by the softw are of the digitized evaluation sy stem o f 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nge rprint with the super info r-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
作者简介:孙国祥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及其信息学研究 , T el:(024) 23986286 , E-mai l:
gxswmw ys@163.com。
中南药学 2008年 2月第 6卷第 1期 Cent ral S outh Ph armacy.February 2008 , Vol.6 No.1
106 
mation characteristics to prov ide 42 pa rameters such as chromato gr aphic fingerprint index(F), chr omatog raphic fin-
gerprint resolution index (RF), w hich could thor oughly disclose the hidden info rmation in the fing erprints.Mean-
w hile , the appa rent mo lecular weight , peak position , e lution fo re index and pseudo peak a reas were marked in terms
of the principle of QSPR when 2 peaks w ere selected as the refe rential peaks.Results Thirty-two co-po ssessing peaks
were selected as the fing erprint peaks of I xeris chinensis by taking caffeotannic acid peak as the refer ential peak to es-
tablish the digitized finge rprint and to obtain the impor tant digital info rmation fo r its quanlity contro l.The stabilities a-
mong different lo ts of samples were evaluated by the dual qualita tive and dual quantitativ e similarity method.Conclu-
sion The method can clear ly display the hidden info rmation in this HPLC fingerprint , and can provide a r efe rence fo r
the quality contro l of I xeris chinensis.
Key words:I xeris chinensis;high perfo rmance liquid chromatog raphy;digitized fing erprint;chromato gr aphic fing er-
print reso lution index;relativ e chromato gr aphic fingerprint re so lution index;dua l qualita tive and dual quantitative
similarity method;dual referential peaks sy stem o f finge rprint;appa rent mo lecular weight of fing erprint peak;elution
for ce index;pseudo r elativ e peak area
  苦苣菜异名又叫苦菜 、 野苣 、 兔仔菜等。来源于菊科植
物苦苣菜 I xeris chinensis (Thunb.)Nakai的全草或根 , 生
于荒地 , 分布于我国东北及南部各地 , 5 ~ 7 月采收 , 具有
保肝 、 清热解毒作用 , 主要用于治疗黄疸 、 胃炎 、 痢疾 、 肺
热咳嗽等[ 1] 。苦苣菜是一种食用中药 , 因其含有人体必需的
蛋白质 、 脂肪 、 维生素和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受到重
视[ 2] 。近年来 , 文献中对苦苣菜化学成分的研究[3 , 4]已有报
道 , 未见指纹图谱的研究报道。中药指纹图谱作为具有高度
特征和高度综合化控制中药质量的方法是被国内外广泛接受
和认可的天然药物质量控制的最佳技术 , 数字化指纹图谱是
这一技术的集中体现。孙国祥等在承担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
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课题过程中 , 对中药指纹图谱的宏观定
性定量评价理论[5-7 , 10] 、 指纹图谱数据挖掘理论和统一化理
论与方法[ 8] 研究方面均开展了广泛研究工作 , 提出了中药指
纹图谱学体系[ 9] , 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课题
开展 8 个中药指纹图谱在线专家系统研究 , 形成了系统的宏
观控制中药质量的一种数字化方法。本实验建立了苦苣菜的
水提取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数字化指纹图谱 , 为建立苦苣
菜指纹图谱的全面信息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Agilent 1100 型液相色谱仪 (配有 DAD、 低压四元梯度
泵、 在线脱气装置 、 自动进样器), Chem Station 工作站
(Agilent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蒸发仪 RE52(上海亚荣生化仪
器厂), SarturiusBS110S分析天平 (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
司), KDM 型控温电热套 (山东鄄城华鲁仪器公司)。绿原酸
(供含量测定用,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No.110753-
200413)、 鸟苷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 , No.8601022)
尿苷 (供含量测定用 ,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No.
110887-200202), 甲醇 (色谱纯 , 山东禹王实业总公司), 冰
醋酸 (色谱纯, 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 其他试剂
均为分析纯 , 所用水为去离子水。苦苣菜 [ S1 葫芦岛市连龙
弯新区 , S7葫芦岛市杨丈子镇 , 凌源市 S2 大王丈子 , S3 北
沟村 , S4 三十家子 , S5 刀尔登 , S6 魏丈子, S8 刘丈子, S9
宋丈子 , S10 万祥店 , 经笔者鉴定均为菊科植物苦苣菜 I xeris
chinensis (Thunb.)Nakai的全草] 。
1.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 6.0 mg , 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
50 m L , 摇匀即得。精密称取木犀草素对照品 3.3 mg , 用甲
醇溶解并定容至 10 mL , 摇匀即得。 同法配制 180 μg ·
m L-1尿苷和 200 μg·m L-1鸟苷对照品溶液。
1.3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干燥后的苦苣菜 5.0 g , 加乙醚 50 mL , 回馏
提取 1 h , 弃去乙醚 , 再加水 50 mL , 回流提取 2 h , 滤过 ,
残渣加水 50 mL 继续回流 1.5 h , 合并 2 次滤液 , 减压浓缩
至 20 m L , 加乙醇至含醇量 80% (v/ v), 放入冰箱冷藏 (6
℃)24 h , 回收乙醇至溶液约为 15 mL , 样品液用水定容至
25 m L , 摇匀 , 作供试液。
1.4 色谱条件
CenturySIL BDS 色谱柱 (200 mm ×4.6 mm , 5μm),
流动相系统:A 为 1%醋酸水 , B 为 1%醋酸甲醇 , 梯度程
序:0 ~ 3 min , 0B;3 ~ 9 min , 0 ~ 5%B;9 ~ 22 min , 5%
~ 12%B;22 ~ 30 min , 12%~ 16%B;30 ~ 45min , 16%~
18%B;45 ~ 60 min , 18%~ 30%B;60 ~ 80 min , 30%~
40%B;流速 1.0 mL ·min -1 。紫外检测波长 265 nm , 柱温
(30 ±0.15)℃, 进样量 5 μL。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试验中考察了 4 种梯度洗脱程序 , 分别以 240 、 254、
265 、 280 、 326 nm 波长检测 , 分别以 95% (v/v)乙醇和水
为溶剂按 “1.3” 项方法制备苦苣菜供试液 (水提醇沉)进
样分析。比较各种条件下的色谱指纹图谱指数 F 值见图
1[ 5] 。 F 值代表指纹信号大小 、 均匀化程度和分离效率高低 ,
F 越大越好。依据 F 值并结合谱图分离实际情况确定色谱
条件见 “1.4” 项 , 这一结果与图谱直观比较结果完全一致。
2.2 系统适用性试验
将绿原酸 、 尿苷和鸟苷对照品溶液和样品供试液均进样
5 μL , 木犀草对照品溶液进样 10 μL , 记录色谱图 , 样品色
谱图见图 2 , 对比保留时间可知 tR=39.58 min 峰为绿原酸
(20 号), 其理论板数为 150 000;tR=76.04 min 为木犀草
素 (29号), tR=8.51 min 为尿苷 (7 号), tR=13.99 min
为鸟苷 (9 号)。空针进样 (即不进样)记录 2 h 基线中无干
C ent ral S outh Ph arm acy.February 2008 , Vol.6 No.1 中南药学 2008年 2月第 6卷第 1期
107 
图 1 不同条件下苦苣菜 HPLC指纹图谱 F值
Fig 1 F valu es under di ff erent con di tion s of HP LC f ingerprint s for
I xer is chinensi s
扰峰出现;记录 2 h 供试液的 HPLC 指纹图谱 , 结果 90 min
时洗脱完全 , 见图 3。
图 2 苦苣菜与绿原酸 (A)对照品和木犀草素 (B)对照品 HPLC图
Fig 2 HPLC ch romatogram s of I xeri s chinensi s and caf feotan nic acid
(A)and luteolin(B)
图 3 苦苣菜 2 h供试液(A)和 2 h基线(B)HPLC图
Fig 3 2 h HPLC chromatogram s of I xeri s chinensis sam ple(A)and
b lank baselin e(B)
2.3 精密度试验
取 S1苦苣菜药材供试液连续进样 6 次 , 记录指纹图谱。
以第 20 号峰 (绿原酸)为参照物峰 , 计算 32个共有峰相对
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 RSD 值分别在 0.01%~ 0.78%和
0.55%~ 3.2%, 符合指纹图谱要求。
2.4 溶液稳定性试验
制备 S1苦苣菜供试液后 , 分别于 0 、 5 、 10 、 15 、 20 h
进样分析 , 记录色谱图 , 计算 32 个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
相对峰面积的 RSD 分别在 0.18% ~ 1.6%和 0.60% ~
3.3%, 表明样品液在 20 h 内基本稳定。
2.5 重复性试验
取 S1苦苣菜 5 份各 5.0 g , 精密称定 , 按 “ 1.3” 项制
备 5 份供试液 , 分别进样检测并记录色图谱。结果显示 32
个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 RSD 值分别在
0.09%~ 1.9%和 0.07% ~ 1.7%, 表明方法重复性符合
要求。
3 苦苣菜 H PLC 指纹图谱建立
将 10 批苦苣菜供试液 , 按 “ 1.4” 项进样检测 , 记录色
谱图见图 4。以绿原酸峰 (20 号)为参照物峰 , 按出现率
100%计确定 32 个共有峰。将此 10 批苦苣菜色谱图信号导
入孙国祥等研制的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
价系统 3.0” 软件计算生成对照指纹图谱 (平均值法)见图
4 , 其特征技术参数见表 1。 32 个峰理论板数在 2 245 ~
660 887;方向余弦平方 co s2Y i 代表指纹峰的分相似度[ 7] ,
S F(26)= 0.382 、 SF(29)=0.183 , 两者对定性相似度贡献起绝
对作用 (两者存在就有 SF >0.54 , 因此严重掩盖小峰)。表
观保留指数 I 及统一化相对时间 、 相对积分[ 8]数据都能相对
标定指纹峰的峰位与大小。
图 4 10批苦苣菜 HP LC 指纹图谱 (S1 ~ S10)和对照指纹图谱
(NH)
Fig 4 Ch romatographic fin gerprin ts of 10 batches of I xer is Chinensis
(S1~ S10)and cont rast f ingerprint (NH)
3.1 双参照物峰指纹系统研究
当选择双参照物时 , 如本文选择 20 号绿原酸峰和 29 号
木犀草素峰分别为第一 、 第二参照物峰 , 定义洗脱动量数见
(1)式 , 它清晰描述指纹峰出峰时的动量大小 , 越大说明出
峰越快;定义折合相对积分见 (2)式 , 它以 2 个参照物的
折合积分为基础计算各峰相对峰面积可减小单一参照物峰不
稳定带来的误差。据参照物一得:R T1= (R T1(1), R T 2(1),
… , R T n(1)), R A1=(R A1(1) , RA2(1), … , R An(1));据参
照物二得:R T2 = (R T1(2), R T 2(2) , … , R T n(2)), RA2 =
(R A1(2), R A2(2), … , R An(2));则得 δi = 1R Ti(1)-R Ti(2)
(1), φ=RA i(1)+R Ai(2)=Ai · A1(1)+A2(2)
A1
(1)· A2(2) (2), δi 是每个
峰相对时间相减的倒数 , 其物理意义代表溶质在流动相中的
质量分数高低 , 越大则越容易被洗脱。是以 2 个参照物计算
的相对积分的和 , 恰是以二参照物峰折合峰面积计算的相对
积分 , 可避免单一参照物峰面积过小而产生较大误差。双参
照物体系可按定量结构-性质相关 (QSPR)原理标定指纹峰
的表观分子量见 (3)式 , 如以 20 号绿原酸 (M 1=354.30)
和木犀草素峰 (M 2=286.28)按公式 (3)计算各指纹峰表
观分子量见表 1。表观分子量不是真实分子量 , 但对结构相
近的同系物峰来说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 在一定条件下可预测
指纹峰的分子量。
Mx =M1+(M2-M1) lg tR(x)-lgtR(1)lg tR(2)-lgtR(1) (3)
中南药学 2008年 2月第 6卷第 1期 Cent ral S outh Ph armacy.February 2008 , Vol.6 No.1
108 
表 1 苦苣菜对照指纹图谱参数
Tab 1 Characteristic data of the contrasted HPLCFP for Ixeris chinensis
No. tR/min H W1/2 N A A% RT RA rt ra cos2Y i I x Mx δ φ
1 2.52 4.18 0.08 5 141 31.8 0.27 0.06 0.09 0.03 0.02 0 1 423.15 6.80 0.07
2 3.12 8.81 0.07 10 838 64.7 0.55 0.08 0.19 0.04 0.03 0 2.89 414.54 5.49 0.15
3 3.54 10.53 0.10 6 354 108.9 0.93 0.09 0.32 0.04 0.06 0.001 4 409.49 4.84 0.25
4 5.00 31.74 0.13 8 567 382 3.27 0.13 1.13 0.06 0.19 0.014 7.05 395.62 3.43 0.87
5 5.85 31.15 0.29 2 245 902.5 7.72 0.15 2.67 0.07 0.46 0.08 8.44 389.32 2.93 2.05
6 7.19 7.07 0.13 18 128 93.6 0.80 0.18 0.28 0.09 0.05 0.001 10.26 381.04 2.38 0.21
7 8.51 67.83 0.10 43 474 759.9 6.50 0.22 2.24 0.10 0.38 0.056 11.75 374.28 2.02 1.72
8 10.48 9.58 0.12 40 891 123.7 1.06 0.27 0.37 0.12 0.06 0.001 13.58 365.92 1.64 0.28
9 13.99 56.61 0.10 101 837 651.8 5.58 0.35 1.93 0.17 0.33 0.042 16.14 354.30 1.23 1.48
10 14.95 8.98 0.14 66 768 135.7 1.16 0.38 0.40 0.18 0.07 0.002 16.73 351.64 1.15 0.31
11 15.63 9.81 0.14 65 694 131.8 1.13 0.40 0.39 0.19 0.07 0.002 17.12 349.85 1.10 0.30
12 18.25 14.17 0.13 105 732 199.9 1.71 0.46 0.59 0.22 0.10 0.004 18.49 343.61 0.94 0.45
13 19.72 7.93 0.17 75 398 154.6 1.32 0.50 0.46 0.23 0.08 0.002 19.17 340.51 0.87 0.35
14 22.26 40.95 0.18 85 637 836.2 7.15 0.56 2.47 0.26 0.42 0.068 20.24 335.64 0.77 1.89
15 25.43 5.37 0.17 127 189 100.5 0.86 0.64 0.30 0.30 0.05 0.001 21.42 330.28 0.67 0.23
16 26.31 3.34 0.18 123 688 66.8 0.57 0.66 0.20 0.31 0.03 0 21.72 328.93 0.65 0.15
17 27.98 4.60 0.19 124 405 97 0.83 0.71 0.29 0.33 0.05 0.001 22.26 326.45 0.61 0.22
18 33.80 9.35 0.19 166 743 202.9 1.74 0.85 0.60 0.40 0.10 0.004 23.93 318.86 0.51 0.46
19 37.24 3.42 0.22 161 110 81.4 0.70 0.94 0.24 0.44 0.04 0.001 24.79 314.96 0.46 0.19
20 39.61 13.11 0.23 159 385 338.6 2.90 1.00 1.00 0.47 0.17 0.011 25.33 312.49 0.43 0.77
21 41.66 20.06 0.37 71 247 762 6.52 1.05 2.25 0.50 0.39 0.057 25.78 310.46 0.41 1.73
22 43.61 4.17 0.26 161 967 120.2 1.03 1.10 0.36 0.52 0.06 0.001 26.18 308.63 0.39 0.27
23 47.09 26.82 0.28 155 855 758.5 6.49 1.19 2.24 0.56 0.38 0.056 26.86 305.54 0.36 1.72
24 54.60 4.33 0.37 118 546 177.4 1.52 1.38 0.52 0.65 0.09 0.003 28.17 299.60 0.31 0.40
25 58.48 2.80 0.48 83 323 132.2 1.13 1.48 0.39 0.69 0.07 0.002 28.78 296.84 0.29 0.30
26 61.73 80.58 0.21 457 821 1 978.7 16.93 1.56 5.84 0.73 1.00 0.382 29.25 294.66 0.28 4.48
27 73.35 4.35 0.22 625 270 101 0.86 1.85 0.30 0.87 0.05 0.001 30.78 287.73 0.23 0.23
28 74.56 5.85 0.28 389 794 151.2 1.29 1.88 0.45 0.89 0.08 0.002 30.92 287.08 0.23 0.34
29 76.05 55.87 0.22 660 887 1 367.6 11.70 1.92 4.04 0.90 0.69 0.183 31.1 286.28 0.23 3.10
30 79.42 5.38 0.34 310 096 169.9 1.45 2.01 0.50 0.94 0.09 0.003 31.48 284.54 0.22 0.39
31 81.98 2.45 0.34 328 637 92 0.79 2.07 0.27 0.97 0.05 0.001 31.76 283.26 0.21 0.21
32 84.23 11.24 0.37 284 595 414 3.54 2.13 1.22 1.00 0.21 0.017 32 282.18 0.20 0.94
3.2 苦苣菜 HPLC 指纹图谱潜信息特征研究[ 6-16]
表 2 苦苣菜 HPLC指纹图谱的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结果
Tab 2 Digitized calculation of Ixeris chinensis HPLC fingerprint with super in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No. Para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S10 NH
1 λ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65
2 n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 m 31 31 31 31 31 31 31 31 31 31 31
4 β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5 γ 0.555 0.695 0.545 0.703 0.55 0.697 0.532 0.664 0.631 0.673 0.646
6 A geo 124.0 193.5 211.6 206.0 213.4 195.1 239.3 194.7 203.6 207.9 213.1
7 A avg 228.1 311.2 438.8 325.5 443.4 313.5 489.7 344.1 400.8 357.7 365.3
8 δ 0.544 0.622 0.482 0.633 0.481 0.622 0.489 0.566 0.508 0.581 0.583
9 η 0.151 0.138 0.150 0.142 0.144 0.142 0.142 0.133 0.128 0.141 0.141
10 ∑ Ai 7 300 9 958 14 042 10 415 14 188 10 031 15 671 11 011 12 825 11 446 11 689
11 A1/ % 24.8 (26) 12.8 (26) 21.5 (26) 12.6 (26) 21.5 (26) 12.4 (26) 21.6 (26) 11.6 (26)16.5 (26) 11.3 (26)16.9 (26)
12 A2/ % 11.8 (14) 10.3 (5) 19.2 (29) 9.9 (5) 18.8 (29) 10.1 (5) 20.5 (29) 11.2 (7) 11.4 (29) 10.9 (7) 11.7 (29)
13 A3/ % 8.9 (29) 9.3 (23) 6.5 (21) 8.9 (23) 6.2 (21) 9.1 (23) 8.2 (21) 10.1 (23) 8.4 (7) 9.9 (5) 7.7 (5)
14 A4/ % 7.9 (5) 7.8 (7) 5.9 (5) 8.1 (7) 6.1 (5) 8.2 (7) 6.4 (14) 9.9 (5) 7.8 (5) 9.8 (23) 7.2 (14)
15 A5/ % 4.8 (9) 7.2 (14) 4.9 (14) 7.0 (14) 4.9 (14) 7.6 (14) 5.7 (32) 8.6 (14) 7.6 (23) 8.8 (14) 6.5 (21)
16 A6/ % 4.2 (4) 6.5 (29) 4.6 (9) 6.5 (29) 4.5 (9) 6.5 (29) 4.1 (9) 7.3 (9) 7.4 (14) 7.2 (9) 6.5 (7)
17 A7/ % 4.1 (21) 6.0 (21) 4.4 (23) 6.3 (9) 4.4 (20) 6.2 (21) 2.9 (20) 6.9 (21) 6.9 (21) 6.6 (21) 6.5 (23)
C ent ral S outh Ph arm acy.February 2008 , Vol.6 No.1 中南药学 2008年 2月第 6卷第 1期
109 
(续表 2)
No. Para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S10 NH
18 A8/ % 3.2 (8) 5.8 (9) 4.3 (20) 6.0 (21) 4.3 (23) 5.9 (9) 2.8 (5) 4.6 (29) 6.3 (9) 4.4 (29) 5.6 (9)
19 A1∶A2∶A3 2.8∶1.3∶1 1.4∶1.1∶1 3.3∶3.0∶1 1.4∶1.1∶1 3.5∶3.1∶1 1.4∶1.1∶1 2.6∶2.5∶1 1.1∶1.1∶1 2.0∶1.4∶1 1.1∶1.1∶1 2.2∶1.5∶1
20 H avg 11.2 15.7 20.2 16.3 20.4 15.7 21.6 18.5 20.6 18.8 17.9
21 W avg 0.38 0.36 0.38 0.36 0.37 0.36 0.36 0.34 0.33 0.36 0.36
22 N 495 862 418 337 434 691 475 512 454 934 433 063 387 587 487 449 494 406 522 675 457 820
23 ∑ Ri 222.3 245.2 232.0 242.1 238.6 243.8 231.5 246.5 255.4 239.5 236.3
24 R avg 6.9 7.7 7.2 7.6 7.5 7.6 7.2 7.7 8.0 7.5 7.4
25 τ 0.782 0.792 0.807 0.781 0.785 0.775 0.770 0.784 0.798 0.774 0.787
26 T/min 83.84 84.75 84.1 84.64 84.06 84.32 83.87 84.3 84.22 84.23 84.23
27 Q/mg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28 F 37.1 50.8 40.6 52.1 41.0 51.1 40.5 48.6 46.6 49.9 48.1
29 F r 22.2 30.0 24.1 30.8 24.4 30.3 24.1 28.8 27.7 29.6 28.6
30 F r(t) 22.2 30.0 24.1 30.8 24.4 30.3 24.1 28.8 27.7 29.6 28.6
31 Fr(q) 37.1 50.8 40.6 52.1 41.0 51.1 40.5 48.6 46.6 49.9 48.1
32 S 2.8 3.0 2.7 3.0 2.8 3.0 2.7 2.9 2.9 3.0 2.9
33 I 15.8 17.9 17.4 18.2 17.5 18.0 17.5 17.9 18.0 18.1 18.0
34 Ir 9.4 10.6 10.3 10.7 10.4 10.7 10.4 10.6 10.7 10.7 10.7
35 Ir(t) 9.4 10.6 10.3 10.7 10.4 10.7 10.4 10.6 10.7 10.7 10.7
36 I r(q) 15.8 17.9 17.4 18.2 17.5 18.0 17.5 17.9 18.0 18.1 18.0
37 ω 2.3 2.8 2.3 2.9 2.3 2.8 2.3 2.7 2.6 2.8 2.7
38 RF 13.0 15.2 15.0 15.1 15.3 15.0 15.0 15.6 16.7 15.1 15.1
39 RFr 7.7 9.0 8.9 8.9 9.1 8.9 8.9 9.2 9.9 9.0 8.9
40 RF r(t) 7.7 9.0 8.9 8.9 9.1 8.9 8.9 9.2 9.9 9.0 8.9
41 RFr(q) 13.0 15.2 15.0 15.1 15.3 15.0 15.0 15.6 16.7 15.1 15.1
42 TZ 265 167 176 176 181 198 284 251 243 259 212
43 S F 0.922 0.957 0.955 0.958 0.956 0.955 0.920 0.912 0.995 0.910 1.00
44 SF′ 0.864 0.979 0.941 0.981 0.936 0.978 0.898 0.955 0.967 0.953 1.00
45 P% 57.6 81.5 114.7 85.4 116.1 82.0 123.4 85.9 109.2 89.1 100
46 C% 67.1 75.8 135.9 78.4 136.2 75.9 149.8 83.6 111.7 85.5 100
  将 10 批苦苣菜供试液指纹图谱的积分信号数据直接导
入孙国祥等开发的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
价系统 3.0” 软件计算此 10 批苦苣菜 H PLC 指纹图谱的超
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结果见表 2。结果 (1)总积分面积和
΢Ai=7 300-15 671 , 几何平均峰面积 A geo =124 ~ 239 ,
平均峰面积 A avg=228.1 ~ 489.7和平均峰高 H avg=11.2
~ 21.6 , 表明苦苣菜的指纹信号较弱;苦苣菜对照指纹图谱
的 8强峰分别是 26 、 29 、 5 、 14 、 21 、 7、 23、 9 号峰 , 其中
26 号峰是 10 批苦苣菜中面积最大的 , 从分布的比例看出苦
苣菜主要成分含量分布较为不均匀 , 但 8 强峰的归一化面积
超过 65%, 说明 8 强峰为苦苣菜药材中的主要成分;(2)
均化系数γ=0.532 ~ 0.703 , 峰面积比率 δ=0.481 ~ 0.633
和分离度均化系数τ=0.770 ~ 0.807 , 表明信号平均化程度
和峰间等距性较好; (3)有效分离度 β=1 , 平均分离度
R avg =6.9 ~ 8.0 , 说明苦苣菜指纹图谱的分离情况较好及
各峰间均达到基线分离;(4)最强峰的柱效 N =387 587 ~
522 675 和指纹峰平均峰宽 W avg =0.33 ~ 0.38 说明柱效很
高;(5)指纹图谱指数 F =37.1 ~ 52.1 显示苦苣菜指纹图
谱指纹信号均化程度和分离效率较好;而指纹峰信息量指数
I=15.8 ~ 18.2 显示苦苣菜指纹图谱指纹信息量较小;指纹
图谱相对指数 F r=22.2~ 30.8 和相对信息量指数 I r=9.4~
10.7 , 说明此图谱的时间效率较低;F 综合了指纹信号强
度 、 信号分布均化性和有效分离率;F r 考虑了时间效率和
一次进样相当的原生药材质量 (反映样品化学信息量);I
代表指纹信号大小 、 信号均匀化程度和指纹信息量大小;I r
与 F r 意义相近。在考虑到储藏及生产加工等因素的影响下 ,
四者应分别≥37、 20、 15 、 9。
3.2.1 苦苣菜 H PLC 相关分离量指数研究 色谱指纹图分
离数 (TZ)是首末指纹峰间所容纳的指纹峰的数目 , 见
(4)式 , 越大表示理论上该系统能容纳更多指纹峰 。另一方
面 , 分离数过高也表明首 、 末指纹峰间距过大或二指纹峰峰
宽变异过大。 tR1 、 tRn (W 1 、 Wn)分别是首 、 末指纹峰保留
时间 (峰宽)。 10 批苦苣菜 TZ>167 , 差异大说明 10 批苦
苣菜的首末峰峰宽变动大。
色谱指纹图分离量指数 RF 描述 (1)分离度大小 , (2)
分离所产生的有效信号大小 , (3)信号均化性程度和 (4)
峰间等距性。将相邻指纹峰取平均值 , 以分离度为指数构造
Z = (A1+A2
2
)R1 · (A2+A3
2
)R2 … (An-1+An
2
)Rn-1 ·
(A1+An
2
)TZ/(n-1), 对 Z取常用对数并同时考虑峰间等距性
得色谱指纹图分离量指数RF , 见 (5)式。很显然 , 正常情
况 Ri≥1.5 , 对数项基本反映代表信号大小的积分的总对数
值。色谱指纹图相对分离量指数 F r:是将 1 mg 中药材 (或
制剂)提取物进样分离 50 min 后获得的 RF 值 , 它综合了
指纹信号强度大小 、 分布均化性 、 分离效率 (有效分离率和
中南药学 2008年 2月第 6卷第 1期 Cent ral S outh Ph armacy.February 2008 , Vol.6 No.1
110 
时间效率)和峰间等距性以及原生药材 (或制剂)取量等多
方面信息 , 见 (6)式。时间校正分离量指数 RF r(t):在 50
min 内分离供试液获得的 RF 值 , 揭示固定时间内系统分离
量指数的大小 , 见 (7) 式。 进样量校正分离量指数
RFr(q)):是将 1 mg中药材 (或制剂)提取物进样后获得的
RF 值 , 是综合了与分离密切相关的指纹信号强度 、 信号分
布均匀性 、 有效分离率和样品提取信息丰富程度的指数 , 见
(8)式。 10批苦苣菜 RF=4.9 ~ 8.59 , RF r=2.92 ~ 5.08 ,
RFr(t)=2.92 ~ 5.08 , RFr(q)=4.9 ~ 8.59 , 因此规定四者应
分别≥4.9 、 2.92 、 2.92 和 4.9。
TZ=2 (tRn -tR1)
W1+W n (4)
RF=τ[ ∑n-1
i=1R i lg (
A i+Ai+1
2
)i+ TZn -1lg (A1+An2 )] (5)
RF r=50RFQt (6)
RF r(t)=50RFt (7)
RF r(Q)=RFQ (8)
3.2.2 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苦苣菜 H PLC 指纹图谱
 孙国祥等[ 7 ,10 ,15] 提出由定性相似度 SF 和比率定性相似度
S′F 组成双定性相似度 , 由投影含量相似度 C%和定量相似
度 P%组成双定量相似度 , 四者共同构成双定性双定量相似
度法 (为第二组全定性全定量相似度评价法)。 S F 能反映化
学成分分布比例 , 受大峰影响严重 , 无法反映小峰丢失;
S′F 对所有指纹峰等权 , 反映小峰缺失灵敏 , 两者组合能同
时定性监测大峰和小峰的变动与缺失。 C%能反映样品总体
含量 , 但受大峰影响严重 , 无法反映小峰缺失;P%对所有
峰积分值等权 , 能较好反映小峰变动 , 两者构成双定量相似
度后能同时定量监测大峰和小峰的含量变化。双定性双定量
相似度法能准确地解决色谱指纹图谱的宏观定性和定量评价
问题。实验结果显示 , 10 批苦苣菜 SF ≥0.91 , 而 S′F 值除
S1 和 S7 外均>0.935 , 表明在 S1 和 S7 样品中指纹峰面积
有变动。S9 的 SF =0.995 , 表明其化学成分分布与对照指纹
图谱十分相近。按药材定量相似度控制在 80%~ 120%标
准 , 10 批苦苣菜的 P%值除 S1 和 S7 外均合格 , 但是 S1 ~
S7 的 C%值均超出此范围 , S3 、 S5 和 S7 的含量均超限且
P%-C% >10%, S1、 S2 、 S4 和 S6 含量偏低 , 表明
这 7 批苦苣菜质量不合格。 S8、 S9 和 S10 含量合格 , 但以
S9 最理想。根据定量相似度结果 , 使用 S2 、 S4 和 S6 投料
时必须明显增大投料量 , S1 、 S3、 S5 和 S7 样品质量差异很
大 , 不能通过投料量增减方式进行投料。
4 结论
苦苣菜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药材 , 虽然未有成形的古
方和剂型 , 但文献中报道苦苣菜有很好的药理作用[ 17 , 18] ,
很有必要建立起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实验将 H PLC 测
定的数据积分信号直接导入孙国祥等开发的 “中药色谱指纹
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 3.0” 软件计算并评价 , 建
立苦苣菜水提液的数字化 HPLC 指纹图谱。 本文建立了双
参照物峰标定指纹系统方法即选择 2 个参照物峰 , 用洗脱动
量数描述指纹峰出峰的动量大小 , 用折合相对积分减小单一
参照物峰不稳定产生的误差 , 用表观分子量描述指纹峰可能
存在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特性。 以双定性双定量参数 SF 、
S′F、 C%和 P%对 10 批苦苣菜进行宏观定性定量评价 , 可
清晰地揭示 10 批苦苣菜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比例的相似
性。本文所建立的苦苣菜 HPLC 数字化指纹图谱的评价方
法以简易化和最大限度揭示指纹图谱中隐含的定性 、 定量信
息 , 是一种中药信息质量控制的最前沿和最理想技术 , 有较
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 , 为苦苣菜的现代质量控制提供了新
参考。
参考文献
[ 1]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 [ M] .(第二版)上海:上海
科技出版社, 2006:1754.
[ 2] 王乃兴, 王奇 , 崔学桂 , 等.苦菜对铅和镉的富集作用及其矿
物元素含量的测定 [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2007 , 26 (1):
22-23 , 33.
[ 3] 徐燕 , 梁敬钰.苦苣菜的化学成分 [ 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2005 , 36 (5):411-413.
[ 4] 胡佩卓 , 邹传宗 , 祝英.苦苣菜脂溶性化学成分 [ J] .西北植
物学报 , 2005 , 25 (6):1234-1237
[ 5] 孙国祥, 刘晓玲 , 邓湘昱 , 等.色谱指纹图谱指数 F和相对指
数 Fr的研究 [ J] .药学学报 , 2004 , 39 (11):921-924
[ 6] 孙国祥 , 宋杨 , 毕雨萌 , 等.色谱指纹图谱全定性相似度和全
定量相似度质控体系研究 [ J] .中南药学 , 2007 , 5 (3):
263-267.
[ 7] 孙国祥, 侯志飞 , 张春玲 , 等.色谱指纹图谱定性相似度和定
量相似度的比较研究 [ J] .药学学报 , 2007 , 42 (1):75-80.
[ 8] 孙国祥, 任培培 , 雒翠霞 , 等.中药统一化色谱指纹图谱和相
对统一化特征判据研究 [ J ] .中南药学 , 2007 , 5 (2):
168-172.
[ 9] 孙国祥 , 雒翠霞 , 任培培 , 等.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的构建
[ J] .中南药学 , 2007 , 5 (1):69-73.
[ 10] 孙国祥 , 任培培 , 毕雨萌 , 等.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
银杏达莫注射液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 J] .色谱, 2007 ,
25 (4):518-523.
[ 11] 孙国祥 , 侯志飞 , 毕雨萌 , 等.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潜信息特
征判据研究 [ J] .药学学报 , 2006 , 41 (9):857-862.
[ 12] 孙国祥 , 杨宏涛 , 刘唯芬 , 等.集安红参 HP LC数字化指纹
图谱研究 [ J] .中成药 , 2007 , 29 (7):937-940.
[ 13] 孙国祥 , 慕善学 , 侯志飞 , 等.连翘的 HP LC 指纹图谱研究
[ J] .中成药 , 2007 , 29 (2):161-163.
[ 14] 孙国祥 , 毕雨萌 , 刘金丹 , 等.柴胡高效液相色谱数字化指
纹图谱研究 [ J] .中南药学, 2007 , 5 (1):79-82.
[ 15] 孙国祥 , 万月生 , 孙毓庆.射干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 J] .色谱 , 2004 , 22 (3):206-209.
[ 16] 孙国祥 , 刘金丹 , 侯志飞 , 等.甜瓜蒂 HP LC 数字化指纹图
谱研究 [ J] .药物分析杂志, 2007 , 27 (6):791-795.
[ 17] 卢新华 , 段小毛 , 彭礼硕.苦菜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 J] .中
医研究 , 1999 , 12 (1):11-12.
[ 18] 赵云玲 , 李华洲.中华苦荬菜抗烟碱作用研究 [ J] .动物毒
物学 , 2003 , 18 (1 、 2):69-70.
(收稿日期:2007-08-13;修回日期:2007-08-13)
C ent ral S outh Ph arm acy.February 2008 , Vol.6 No.1 中南药学 2008年 2月第 6卷第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