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医学研究通讯
管癌发病率居世界前位。 在林县食管癌病
因中真菌病因占重要地位 。 我们曾提出了
体内外真菌( 念珠菌性食管炎及镰刀菌产
生的单端抱霉毒) 协合作用导致癌变的新
设想 。 本文着重报道体外真菌毒素在食管
淄病因中的作用 。
林县居民以玉米为主食 , 己证实林县
玉米分离出镰刀菌 , 镰刀菌产生的毒素中
以单端抱霉素为最重要 。 本研究证明该毒
素的重要代表 T一 2毒素具有致癌潜力 , 其
证据如下 : ( l) T 一 2毒素可使人类及地鼠
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增高 (对人细胞
可增高达 50 倍 ) 。 在毒素的一定剂量范围
内 , 剂量与细胞畸变率呈线性关系 . ( 2 )
极低剂量的T 一2毒素可在体 外 短 时 间 内
诱导人食管上皮转化 。 ( 3 ) T一 2毒素能与
人食管上皮的 D N A 选择性直接结合形 成
复合物 , 其值比与肝 细胞 D N A 结 合 率
高一。倍 。
本研究还建立了分泌抗 镰刀 菌 霉 素
T 一 2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 、 单克隆 {抗 体
属 Ig C : . 其性能稳定 , 经染色体及用流式
细胞分析器D N A分析证明为杂交瘤 , 具有
较高亲和力 , 经用M ul l e r式法及平衡透析
法鉴定大于 x o 8 L i f e r / M o l 。
建立 了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往及放免
二步免疫法检测 T 一2毒素的方法 。 3H T 一 2
一次通过回收率达 92 肠 。 应用此二道免疫
识别程序明显提高了被测样品 的 纯 化程
度 , 可以可靠地 定量检 测各 种 谷物 、 食
品 、 饮料 、 体液 、 尿 、 粪内极微量的 T 一2
毒素水平 。 此法大大简化了检测步骤 , ” 快
速 、 灵敏度高 、 特异 性高 , 可以严 格 定
量 , 重复性良好 . 比国外最灵敏的化学法
灵敏度明显为高 , 并 无需昂 贵的气相谱 /
质谱仪 , 适用 一 I: 大规模应用和现场研究 口
应用此法检测到林县社员家霉玉米中
存在 T 一 2毒素 , 最高可达 l p p b以上 , 该剂
量足以引起人体细胞染色体畸变及人食管
上皮的病弓乙 低发区北京市 售玉 米 及杯
米 、 林县正常玉米 内均未测得 T 一2毒素。
产毒镰刀菌往往可同时产生单端抱霉素的
几种亚类 . T 一 2是其中之一 。霉玉米内T一 2
的存在提示可能有其他亚类的存在 。 单端
抱霉素几种亚类的协同作用可能在食管瘤
癌病因中起重要作用 。
漏芦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北京中医学院
卢泳 才 王淑华 郭肇铮 刘小青 汪 建 甄二真 周玉琳 贾绪东
实验采取大剂量胆固醇 1 . 59 , 每天饲
喂家兔 60 天 , 停高脂饲料继续饲养 35 天 ,
塑造成的A S模型较重 。 对血清 胆固 醇 、
L D L含量 , 血 浆 T X B Z和 6一 K 一 P G F , a 含
量 , 血小板聚集率 , 红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膜脂流动性 , 动脉壁谷胧甘 肤 过氧 化 物
酶 ,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动脉壁转化
花生四烯徽生 成P G I : 和 T X A : 的量 进 行
了平行砂U定 , 并对 A S病变作了程度 和 性
质的分析评定 。 同时用中药漏芦水煎剂拌
于饲料中喂养 (每天服生药 25 克 ) 连续95
天 , 观察其对A S的防治作用 , 分析 其 作
用机理 止探讨A S的发病机理 。
结二科高脂组血清 L P O水平随胆固醇和
L D L浓 度升 高 而 升高 . T X A : 升 高 而
P GI
: 下 降 , F G I : / r 入人 : 比值降低 , 血小
1 9 8 7年第 2 6卷第 2期
板聚集性显著增强 , 主动脉组织转化花生
四烯酸生成的P G I : / T X A : 比明显下降 ,
血小板聚集 率增高 , 动 脉壁 S O D 活性 降
低 , 红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脂流动性
降低 , 主动脉和肺动脉均发生较重度而仍
在进展的A S病变 。 同一条动脉 的斑 块区
与非斑块区 相比 , L P O含量 前者 高于 后
者 , G S H一 P X活性则相反 , 前者明显低于
后者 . 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和彼此间的关
系无不与脂质过氧化作用相关联 。 这清楚
地说明脂质过氧化作 用在 A S发生 发展过
程中的重要意义 。
漏芦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 L D L含量 ,
降低血清和动脉壁的L PO水平 , 轻度提高
血清6一K 一 P G F : a 含量 , 明显减少 T X B : 含
量 。 对花生四烯酸诱导动脉壁的影响是 ,
提高其转化 A A 生 成 P G I : 的 量 和 减少
生成T X 人: 的 量 , 减轻人 S 病 变 , 使 细胞
膜脂流动性升高 , 保护超微结构完好 。 鉴
于漏芦对动脉壁 S O D和 G S H 一 P X 活 性 无
明显提高作 用 , 因此认为漏芦的抗氧化作
用业非通过提高氧化酶活性实现 , 而像是
一个抗氧化剂直接起抗氧化作用 .
第二次中国医学细菌中心会议概况
第二次中国医学细菌中心会议于 1 98 6
年 1 1月 2 6一 30 日在南昌市召开 。 来自全国
各地的代表共 40 余人 . 有关卫生部门领导
亦出席了会议 。 会议就中国医学细菌中心
及所属23 个专业实验室成立以来的工作做
了比较全面的总结 , 对第五次国际菌种保
藏会议 、 第十四次国际微生物会议情况作
了介绍 , 并传达了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
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要和中国医学微生
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 , 讨论了 “ 七五 ” 中
国医学细菌中心发展规划 。
医学微生物菌种是国家的重要生物资
源 , 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医学微生物等领域中 的 医 疗 、 预 防 、 科
研 、 生产和教学都以医学细菌菌种为物质
基础 , 否则大量工作将会停顿无法进行 ,
因此 国内外都认为微生物菌种的保藏管理
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 。
中国医学细菌中心于 19 7 9年第一次全
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会议之后成立 , 其
前身是检定所菌种室 、 卫生部医学菌种管
理总站 。 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医学细
菌菌种的收集 、 鉴定 、 筛选 、 保藏 、 管理
以及交换分发及供应国家标准菌种 , 开展
菌种保藏管理与菌种分类学研究 , 对疑难
菌种进行鉴定 , 组织学术交流 , 负责办理
国内外菌种交换等 。
同时 , 在北京 、 上海 、 成都 、 兰州 、
南昌 、 哈尔滨和吉林各城市建立了 23 个专
业实验室 , 主要研究绿脓杆菌 、 脑膜炎球
菌 、 大肠埃希氏菌 、 弧菌噬菌体 、 布氏菌
属 、 类鼻疽假单胞菌 、 吐拉热弗朗西丝氏
菌 、 沙门氏菌属 、 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 、
志贺氏菌 、 钩端螺旋体 、 崔乱弧菌 、 副溶
血性弧菌 、 肉毒梭菌 、 炭疽芽胞杆菌 、 摩
拉氏菌和肺炎链球菌等 . 几年来 , 医学细
菌中心及所属23 个专业实验室在原有基础
上 , 已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一套独立的保藏
管理体系 , 为 医疗 、 预防 、 教学 、 科研和
生产等部门供应了大量的标准菌种 , 起到
了重要作用 。 如绿脓杆菌专业实验室在成
立实验室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 首先研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