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一株絮凝菌的鉴定、絮凝基因定位及其絮凝剂成分分析



全 文 :·研究报告·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2年第4期
收稿日期 : 2011-11-11
作者简介 : 陈俊 , 女 , 博士研究生 , 讲师 , 研究方向 : 微生物和病毒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E-mail: celljun@163.com
通讯作者 : 杨之帆 , 男 , 博士 , 研究方向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E-mail: sailyangzhf@yahoo.com.cn
一株絮凝菌的鉴定、絮凝基因定位及其絮凝剂成分分析
陈俊1 詹志钢1 陈哲1 王涛1 杨之帆2
(1 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武汉 430081 ;2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 430062)
摘 要: 从武汉市综合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絮凝剂产生菌株 MBF03,其絮凝率达到 90%以上,絮凝效果稳定。
通过 16S rDNA鉴定,该菌为泛菌属,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为杆状。通过质粒转化与质粒消除试验,初步证实了 MBF03菌的絮凝基因
位于染色体上。提取该菌所产的絮凝剂,进行紫外、红外分析,结果表明,该絮凝剂主要成分是胞外多糖类物质,不含蛋白质和核酸。
关键词: 絮凝菌 16S rDNA鉴定 絮凝基因 絮凝剂
Identification, Flocculation Gene Mapping and Flocculant
Composition of a Flocculation Bacteria
Chen Jun1 Zhan Zhigang1 Chen Zhe1 Wang Tao1 Yang Zhifan2
(1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81;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Abstract: One flocculant-producing strain named MBF03 was isolated from the activated sludge of Wuhan integrated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tory, of which flocculation rate reached 90%. Sequencing of the 16S rDNA gene revealed identification as Pantoea sp..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that MBF03 was rod-shape. With plasmid transformation and plasmid elimination experiments, we primary confirmed
that the flocculation gene of MBF03 bacteria was located on chromosome DNA rather than a plasmid. Subsequent ultraviolet and infrared
analysis on MBF03 flocculants revealed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extracellular flocculants was polysaccharide rather than protein and/or
nucleic acid.
Key words: Flocculation bacteria 16S rDNA identification Flocculation gene Flocculant
微生物絮凝剂(MBF)是一类由微生物或其分
泌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使液体中不易降解的固体
悬浮颗粒凝聚、沉淀,其分子量一般高于 100 000,
包括糖蛋白、多糖、蛋白质、纤维素和 DNA 等[1]。
传统的无机絮凝剂铝盐和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氨,
具有诱发老年痴呆及强致癌风险。MBF 因其具有絮
凝活性高、安全无毒、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备受中
外学术界和环保行业的关注 [2-5]。我国对于微生物絮
凝剂的研究起步较晚,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国内
才逐步开展有关 MBF 的相关研究,迄今为止,该研
究还主要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尚未见大规模的
工业应用[4]。研究工作也多集中在絮凝菌高效菌种
的选育及废水处理应用方面,对于絮凝菌的絮凝机
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对筛选到的一株具
有高絮凝活性的絮凝菌进行了菌株鉴定,扫描电镜
观察,絮凝功能的基因定位,絮凝剂成分分析等相
关研究,旨在为后续构建高活性基因工程菌和应用
于废水处理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絮凝菌 MBF03 由本试验选育,大肠杆菌 E. coli
DH5α 由本实验室保存。
1.2 方法
1.2.1 絮凝率的测定
1.2.1.1 高岭土法 具体测定方法参照文献[6]。
2012年第4期 123陈俊等 :一株絮凝菌的鉴定、絮凝基因定位及其絮凝剂成分分析
1.2.1.2 铝土矿粉法 用 200 目的铝土矿粉代替高
岭土法中的高岭土,其他步骤同 1.2.1.1。
1.2.2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采用 CTAB 方法,具体
方法参照文献[7]。
1.2.3 16S rDNA 的扩增[8] 正向引物:27F:5-AG-
AGTTTGATCCTGGCTCAG-3, 反 向 引 物 :1492R :
5-GGTTACCTTGTTACGACTT-3,扩增程序 :94℃
预变性 5 min ;94℃ 1 min,55℃ 1 min,72℃ 2 min,
30 个循环 ;72℃延伸 10 min。
1.2.4 絮凝剂的分离与纯化[9]
(1)将 MBF03 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30℃,
220 r/min,培养 48 h。
(2)发酵液于 4℃,8 000 r/min 离心,取上清,
加入3倍体积预冷的无水乙醇,混匀后4℃静置过夜。
然后 4℃,8 000 r/min 离心 10 min,去上清,沉淀于
真空冷冻干燥。
(3)用适量无菌水溶解沉淀,于 4℃用透析带
透析 24 h。
(4)透析液中加 3 倍体积预冷的无水乙醇,沉
淀絮凝剂,并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冷冻真空干燥。
1.2.5 絮凝基因定位
1.2.5.1 MBF03 菌质粒提取[10]
(1)挑取单菌落于发酵培养基中,30℃震荡培
养至对数晚期,取 3 mL 培养液于 12 000 r/min 离心
30 s,收集菌体。
(2)弃尽上清,菌体沉淀用 100 μL 冰预冷的
溶液Ⅰ重悬,再加入 200 μL 新鲜配制的溶液Ⅱ,快
速轻柔颠倒离心管数次,冰上静置 2 min,再加入
150 μL 预冷的溶液Ⅲ,快速轻柔颠倒数次,冰上静
置 3-5 min 后,12 000 r/min 离心 10 min。
(3)将上清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
的酚、氯仿抽提 1-3 次,12 000 r/min,离心 5 min,
将上清液转移至另一个离心管中,加 2 倍体积的无
水乙醇,室温放置 10 min 沉淀质粒 DNA,12 000 r/min
离心 5 min,收集沉淀的质粒 DNA。
(4)用 70% 乙醇洗涤沉淀,12 000 r/min 离心 5
min,沉淀用 50 μL 含有 RNase A 的 TE 缓冲液溶解
质粒 DNA,于 -20℃保存备用。
1.2.5.2 转化子质粒提取同 1.2.5.1。
1.2.5.3 抗性测定 选取常用的 2 种抗生素(氨苄
青霉素和卡那霉素),测定 MBF03 以及所含质粒的
抗性。分别向 LB 培养基中加入 20、40、60、80 和
100 mg/L 抗生素,制成不同抗生素、不同浓度的培
养基平板,将絮凝菌及转化质粒后的大肠杆菌涂布
其上,观察生长情况,确定抗性的有无及最大耐受
浓度。
1.2.5.4 质粒转化及转化子絮凝率的测定[10] 按照
常规转化方法将絮凝菌 MBF03 的质粒转化到大肠
杆菌 DH5α 中,涂布氨苄青霉素平板,获得转化子。
分别测定转化子和大肠杆菌(阴性对照)的絮凝率。
1.2.5.5 质粒消除[11] 将 MBF03 菌液接种于不同浓
度 SDS 的培养基中,42℃,180 r/min,培养 24 h ;
再将培养物置于 30℃,180 r/min,培养 24 h ;重复
3 次。然后将取培养液涂布氨苄青霉素平板(浓度
为 50 mg/L),30℃恒温培养 3 d 后,观察菌落生长
情况,并测定消除质粒后的絮凝菌的絮凝率。
1.2.6 絮凝剂的成份鉴定
1.2.6.1 紫外光谱分析 将 0.5 g/L 的絮凝剂溶液在
分光光度计下进行特征吸收光谱的紫外吸收扫描分
析,扫描波长范围 :200-400 nm,扫描间隔 :1 nm。
1.2.6.2 红外光谱分析 采用溴化钾压片法(1%),
对提取的絮凝物质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分析。准确称
取 0.01 g 干燥的絮凝剂和 0.99 g 溴化钾,在研体中
充分研磨混匀,用付立叶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扫
描分析,根据吸收光谱分析絮凝物质中的特征基团。
2 结果
2.1 菌株的鉴定与扫描电镜形态观察
从武汉周边的焦化废水、生活废水、印染废水
等活性污泥及土壤中采样,筛选得到了多株絮凝活
性较高的菌株,选取其中的一株菌(MBF03)进行
了 16S rDNA 菌种鉴定,结果(图 1)显示,DNA 片
段大小约为 1.5 kb。图 2 是根据 16S rDNA 测序结果
绘制的进化树。由进化树可以看出,试验菌株(图
中黑色方框所示)属于泛菌属(比对分析表明二者
同源性达 98%)。但文献表明,目前尚未见该菌用于
絮凝方面的研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该菌的形态结
构表明,该菌成杆状(图 3)。
2.2 基因定位
2.2.1 MBF03 的抗性测定及转化子的抗性测定 由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2年第4期124
表1可以看出,絮凝菌MBF03具有氨苄青霉素(Amp)
抗性,最大耐受浓度可达 100 mg/mL,而对卡那霉
素(Kan)没有抗性。提取 MBF03 菌的质粒,将质
粒转化大肠杆菌后,依照上述浓度,涂布氨苄青霉
素平板,均有转化子长出,说明此菌的抗性遗传标
记位于质粒上。
携带质粒。图 5 为试验中随机挑选的 4 个转化子接
种提取质粒验证图,结果显示,其中 3 个转化菌含
有质粒,一个转化菌不含有质粒。
图 1 16S rDNA电泳图
图 2 MBF03系统进化树
图 3 MBF03菌扫描电镜照片图
表 1 两种抗生素下转化菌的抗性结果
抗生素
浓度(mg/L)
0 20 40 60 80 100
Amp + + + + + +
Kan + - - - - -
2.2.2 MBF03 菌的质粒的提取 按照方法 1.2.5.1,
提取 MBF03 菌的质粒,结果(图 4)显示, MBF03
图 4 MBF03质粒电泳图 图 5 转化子质粒电泳图
2.2.3 转化子絮凝率的评定 由图 6 可以看出,转化
M. DNA Marker ;1. MBF03 质粒 M. DNA Marker ;1-4. 转化子质粒
2012年第4期 125陈俊等 :一株絮凝菌的鉴定、絮凝基因定位及其絮凝剂成分分析
菌的絮凝率很低,与阴性对照大肠杆菌 DH5α 的絮凝
率相差无几,因此判断 MBF03 的絮凝基因不在质粒
上。而对 MBF03 进行质粒消除处理,消除后的菌记
为 MBF03*,其絮凝率仍然达 89%,与原始的 MBF03
的絮凝率 92.3% 相近;另外,MBF03* 不能在含有氨
苄青霉素的平板生长,与文中 2.2.1 判断的抗性基因
位于质粒上相一致 ;而按照方法 1.2.5.1 对消除后的
MBF03* 菌进行质粒提取,没有提到质粒,因此确定
絮凝基因应位于 MBF03 染色体 DNA 上。
失的问题)。
2.3.2 絮凝剂红外扫描结果 对絮凝成分进行红
外扫描结果(图 8)所示,3 445、2 924、2 858、
1 648、1 460 和 1 040 cm-1 六处吸收峰是已知多糖
类的特征峰[12],其中,3 445 cm-1 处的强宽吸收峰
是 -OH 的伸缩振动的特征峰,说明存在多羟基结构;
2 924 cm-1 和 2 858 cm-1 分别为 C-H 的 2 个伸缩振动
的特征峰 ;1 648 cm-1 和 1 460 cm-1 处的吸收峰分别
是 C-O-O 非对称伸缩和对称伸缩振动造成的结果,
表明絮凝剂中有羧酸根离子 ;1 150 cm-1-1 029 cm-1
是吡喃环(吡喃环是糖苷基本结构之一)的特征吸
收峰,由 C-O-C 和 C-OH 两种 C-O 伸缩振动吸收峰。
可以确定提取絮凝剂主要成分为酸性多糖类物质。
图 6 絮凝率比较
2.3 絮凝剂的成分分析
2.3.1 絮凝剂紫外扫描结果 从絮凝成分的扫描结
果(图 7)可以看出,由于蛋白质中色氨酸、酪氨
酸在 280 nm 处有较强吸收,苯丙氨酸在 260 nm 处
有较弱吸收,因而蛋白质的紫外光谱表现为在 280
nm 处有较强吸收峰,而核酸由于芳香环的存在,会
在 260 nm 处有特征吸收峰。因此通过检测这两个波
长处的吸收峰的有无及峰值高低,来判断样品中蛋
白、核酸的有无及含量高低。本试验中 MBF03 菌所
产的絮凝剂经纯化精制后,在 260 nm 和 280 nm 处
没有特征吸收峰,初步判断该絮凝剂不含蛋白质及
核酸或者含量极低(在纯化的过程中存在得率和损
图 7 絮凝剂紫外扫描分析
图 8 絮凝剂红外扫描图
3 讨论
3.1 絮凝率测定方法的改进
关于絮凝菌絮凝活性的测定方法,通用的都
是高岭土法,而高岭土法测定菌株絮凝活性时,向
高岭土悬浮液中加入絮凝菌发酵液后一般需要等待
5-30 min[13-15],然后取上清于 550 nm 处测定上层
清液吸光度,再与测定的对照的吸光度比较进而确
定目的菌株的絮凝率,该方法比较耗时。本试验在
初筛时采用粒径 200 目铝土矿粉来测定菌株絮凝活
性的有无及高低。具体做法是用铝土矿粉代替高岭
土,制成悬浮液,加入絮凝菌发酵液后,与对照组
(即不加絮凝菌发酵液)比较,一般为 1-2 min 左右,
可直接目测两组的差别,对照组铝土矿粉悬浮液仍
然很浑浊,而试验组已经变得很澄清。用这种检测
方法确定的高活性絮凝菌株与用高岭土法测定的结
果具有一致性,但是却大大节约了目的菌株的选育
时间,而检测方法更简便。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2年第4期126
3.2 絮凝基因定位
已有的文献报道有关酵母的絮凝基因研究较多,
对于细菌的研究较少[16]。要了解絮凝基因,首先要
对其进行定位,即絮凝基因究竟是位于染色体上还
是位于质粒上。在质粒转化与质粒消除试验中,对
转化子再次进行质粒提取是非常必要的,以此确认
转化子确实携带了 MBF03 的质粒,在这种情况下,
即转化子携带了 MBF03 的质粒而又不具备絮凝活
性,方能断定絮凝基因没有位于质粒上。否则会出
现判断误差,即转化子没有絮凝活性可能是质粒根
本没有转化进细胞的缘故。同理,对消除后的菌也
有必要进行质粒提取,从而判断絮凝活性不是来自
于质粒。
4 结论
本研究从武汉市综合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中分
离到的絮凝菌 MBF03 属于泛菌属,该菌与絮凝相关
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NA,所产生的絮凝剂的成分
主要是酸性胞外多糖。
参 考 文 献
[1] Liang Z, Han BP, Liu Hong. Optimum conditions to treat high-
concentration microparticle slime water with bioflocculants.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20(3): 0478-0484.
[2] Elkady MF, Farag S, Zaki S, et al. Bacillus mojavensis strain 32A,
a bioflocculant-producing bacterium isolated from an Egyptian
salt production pond.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1, 120(17):
8143-51.
[3] 高宝玉 . 水和废水处理用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 环境
化学 , 2011, 30(1): 337-345.
[4] 要玲 .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及其应用 . 河北化工 , 2010, 33
(10): 11-13.
[5] Li Z, Zhong S, Lei H, et al. Production of a novel bioflocculant by
Bacillus licheniformis X14 and its application to low temperature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14):
3650-3656.
[6] Xia SQ, Zhang ZQ, Wang X, et al.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bioflocculant by Proteus mirabilis TJ-1.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8, 99(14): 6520-6527.
[7] 杜连祥 , 路福平 . 微生物实验技术[M]. 北京 : 轻工业出版社 ,
2005.
[8] Suzuki MT, Giovannoni SJ. Bias caused by template annealing in the
amplification of mixtures of 16S rRNA genes by PCR.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996, 2(62): 625-630.
[9] Zheng Y, Ye ZL, Fang XL, et al.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bioflocculant produced by Bacillus sp. F19.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8, 99(16): 7686-7691.
[10] 萨布姆克 . 分子克隆实验手册[M]. 第 3 版 . 北京 : 世界图书
出版社 , 2001.
[11] Yi JZ, Gao YX, Lee PD, Lindley TC. Effect of Fe-content on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in a cast aluminum-silicon alloy
(A356-T6). Ma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A, 2004, 386(1-2):
396-407.
[12] 夏朝红 , 戴奇 , 房韦 , 陈和生 . 几种多糖的红外光谱研究 . 武
汉理工大学学报 , 2007, 29(1): 45-47.
[13] Nie M, Yin X, Jia J, et al. Production of a novel bioflocculant
MNXY1 by Klebsiella pneumoniae strain NY1 and application in
precipitation of cyanobacteria and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2011, 111(3): 547-558.
[14] 佘晨兴 . 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研究 . 福建轻
纺 , 2010, 5: 33-36.
[15] 马放 , 张金凤 , 远立江 , 等 .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成分分析及其
絮凝机理的研究 . 环境科学学报 , 2005, 25(11): 1491-1496.
[16] 毛艳丽 , 闫永胜 , 刘瑞群 , 等 .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产生菌的研
究新进展 . 微生物学通报 , 2008, 35(10): 1616-1620.
(责任编辑 马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