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研究报告·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4年第1期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
重,去除水中氮素污染已成为当今水污染防治领域
的一个热点问题[1,2]。目前普遍认为生物脱氮是从
污水中去除氮素污染的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3,4]。
在诸多污水脱氮新技术中,应用广泛、发展较快及
最经济高效的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
及厌氧氨氧化等,它们因具有节省曝气量、提高反
应速率、节约碳源、缩短反应时间等优点[5],越来
收稿日期 :2013-07-29
作者简介 :郝敏娜,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水污染控制 ;E-mail :tyuthaominna@163.com
高温短程反硝化菌 Brevibacillus sp.XF-03 特性及其
降解动力学
郝敏娜 杨云龙 葛启隆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 030024)
摘 要 : 采用梯度驯化方法,使得菌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在高温(50℃)条件下,能够降解 1 000 mg/L 亚硝态氮,并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其生长碳源和 C/N 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菌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短程反硝化最适碳源为琥珀酸钠,C/N 为
12∶1。在此最佳条件下,42 h 对初始浓度为 100 mg/L 亚硝态氮去除率为 95.1%。对该菌株亚硝态氮降解动力学过程进行模拟,符
合基质抑制型的 Haldane 模型,各参数分别为 :最大比降解速率(μmax)=1.28 h
-1,半饱和常数(KS)=451.42 mg/L,底物抑制常数
(Ki)=176.77 mg/L。初步探讨了亚硝酸盐还原酶(NIR)活性,在该菌株生长指数期的后期,亚硝酸盐还原酶比活力达 0.279(U/
mg protein)。
关键词 : Brevibacillus sp.XF-03 高温 短程反硝化 亚硝态氮降解动力学 酶活性
Characteristics and Degradation Kinetics of Thermophilic Shotcut
Denitrifier Brevibacillus sp.XF-03
Hao Minna Yang Yunlong Ge Qilong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
Abstract: The denitrifier Brevibacillus sp. XF-03 could reduce high nitrite concentration(1 000 mg/L)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temperature(50℃)by the method of gradient domestication. The effects of carbon source and C/N on growth and denitrification of the denitrifier
were optimiz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shortcut denitrification carbon source of Brevibacillus sp. XF-
03 was sodium succinate, optimum C/N ratio 12∶1.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 the nitrite removal efficiency reached 95.1% within 42 hours
when the original concentration of NO-2-N was 100 mg/L. Nitrite degradation kinetic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 strain followed Haldane’s model,
and the parameters were :μmax(maximum specific rate)=1.28 h
-1, Ks(half-satruration constant)=451.42 mg/L, K i(inhibition constant)=
176.77 mg/L. Nitrite reductase(NIR)activity was preliminary discussed. The NIR specific activity reached 0.279(U/mg protein)at the lag
phase of exponential growth.
Key words: Brevibacillus sp.XF-03 High temperature Shortcut denitrification Nitrite degradation kinetics Enzyme activity
越受到人们的重视[6,7],实现这些新技术的关键是
获得具有较高脱氮能力的微生物。此外,以上新技
术多适用处理中低温环境的污水[8,9],若处理高温
污水则需对污水进行降温,这给生物法处理高温污
水带来较大困难。
本文研究菌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的高温短程
反硝化特性及其亚硝态氮降解动力学,以期为短程
硝化反硝化工艺的应用以及传统反硝化过程中亚硝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4年第1期178
态氮积累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参数与新的菌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 :Brevibacillus sp. XF-03,
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经鉴
定为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 sp.),GenBank 登
录号为 KF052620。试验初步证明在高温条件(50℃)
下,该菌具有较好的短程反硝化能力。
1.1.2 培 养 基 LB 富 集 培 养 基(g/L):胰 蛋 白 胨
10 ;酵母浸出粉 5 ;NaCl 10 ;pH7.0-7.5。
短程反硝化培养基(g/L):NaNO2 适量 ;KH2PO4
1.5 ;Na2PO4·7H2O 7.9 ;MgSO4·7H2O 0.1 ;琥珀酸
钠适量 ;微量元素溶液 2 mL ;pH 7.0-7.5。
微量元素溶液成分(g/L):EDTA 50.0;ZnSO4 2.2;
CaCl2 5.5;MnCl2·4H2O 5.06;FeSO4·7H2O 5.0;(NH4)
6Mo7O2·4H2O 1.1 ;CuSO4·5H2O 1.57 ;CoCl2·6H2O
1.61 ;pH7.0-7.5。
以上培养基 121℃高压灭菌 20 min,固体平板
和斜面培养基均在上述培养基中加入 1.8% 的琼脂
粉。
1.2 方法
1.2.1 菌 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的 短 程 反 硝 化 驯
化 将 本 实 验 室 保 藏 的 菌 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接种至装有 LB 培养液的三角瓶中,30℃,160 r/min
摇床振荡活化 2 代,并将次级培养物活化至细菌对
数生长期,作为接种体使用。取活化后的菌液 10
mL,接入装有 100 mL 培养液的三角瓶中,摇床恒
温振荡。以琥珀酸钠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利用
NO2
- -N 作为唯一氮源,采用梯度驯化的方法首先
对细菌进行升温培养。驯化培养过程按 10% 梯度接
种的方法,温度梯为 :30℃→ 35℃→ 40℃→ 43℃
→ 46℃→ 48℃ → 50℃。菌株在 50℃下生长稳定后,
再对其进行亚硝态氮浓度梯度驯化。亚硝态氮浓度
梯度增加依次为 :50、100、150、 200 、300、400、
500、600、700、800、1 000 mg/L。同时,在驯化的
过程中定期监测水质并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1.2.2 菌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短程反硝化条件优
化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菌液接入 100 mL 短程反硝
化培养基中,通过调节碳源(葡萄糖、苯酚、酒石
酸钾钠、柠檬酸钠、乙醇、琥珀酸钠)和 C/N(3∶1,
6∶1,9∶1,12∶1,15∶1,20∶1),50℃、160
r/min 摇床振荡培养,定期测定培养液中菌体生长量
与 NO2
- -N 含量。考察碳源与碳氧化(C/N)对菌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生长及短程反硝化能力的影响,
每组试验设 3 个重复。
1.2.3 短程反硝化动力学研究 在最佳试验条件下,
应用 Haldane 方程对菌株生长和亚硝态氮降解特性
进行动力学研究[10]。为用回归曲线求出准确的动力
学方程,动力学试验在较宽的 NO2
- -N 含量范围内进
行,即 0-1000 mg/L。NO2
- -N 浓度选择如下 :0-200
mg/L 之 间, 每 40 mg/L 一 个 浓 度 梯 度 ;200-600
mg/L 之 间, 每 100 mg/L 一 个 浓 度 梯 度 ;600-1000
mg/L 之间,每 200 mg/L 一个浓度梯度。将菌悬液分
别接种到装有上述不同初始 NO2
- -N 浓度的短程反硝
化培养基中,摇瓶振荡培养,每隔适宜时间取样检
测培养液中的菌体含量和残余 NO2
- -N 含量。
1.2.4 粗酶液的提取 将处于不同生理时期的菌液
离心(8 000 r/min,10 min),弃去上清液,收集菌体,
用 0.01 Na2HPO4-NaH2PO4 缓冲液(pH7.2)清洗后重
悬细胞,再次离心,重复 3 次,留取菌体沉淀。按
原菌液体体积的 1/5-1/10 加入裂解液,制成悬浮菌
液,裂解液的成分为 :pH8.0 的 50 mmol/L Tris-HCI
缓冲液、2 mmol/L EDTA、100 mmol/L NaCl,置于冰
水浴中超声破碎。破碎液于 12 000 r/min,4℃离心
20 min,收集上清液即为粗酶[11],低温保存待用。
1.2.5 菌体 OD600 测定 可见分光光度法,细胞干
重采用干燥恒重法测量,根据细胞干重标准曲线将
吸光度转换为细胞干重[12];亚硝态氮测定 :N-(1-
萘基)-乙二胺光度法[13];亚硝酸盐还原酶(NIR)
活 力 测 定 :测 定 系 统 总 体 系 3 mL, 内 含 1.0 mL
Na2HPO4-NaH2PO4 缓冲液(pH7.2),1 mL 粗酶液以
及 1 mL 0.01 mol/L 的亚硝酸钠溶液,试剂全部加入
后立即取适量上述混合液,测 340 nm 处的吸光度,
剩余待测液在常温静置 20 min 后测其 340 nm 处的
吸光度[14]。定义亚硝酸盐还原酶(NIR)活力单位
(U)为每分钟转化 1 μmol 亚硝酸盐氮所需酶量。总
蛋白含量用 Bradford 法测定[15],酶的比活力以每毫
克蛋白质中所含酶的活力单位数计算。试验数据分
析借助 Matlab 软件。
2014年第1期 179郝敏娜等 :高温短程反硝化菌 Brevibacillus sp.XF-03 特性及其降解动力学
2 结果
2.1 碳源对菌株Brevibacillus sp.XF-03短程反硝化
影响
图 1 为 不 同 碳 源 情 况 下,42 h 后 菌 株 各 自
生 长 及 NO-2-N 降 解 情 况。 由 图 1 可 以 看 出 菌 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短程反硝化的顺利进行对碳源
有一定的选择性。该菌几乎不能以乙醇、苯酚、酒
石酸钾钠作为唯一碳源生长 ;而对葡萄糖而言,菌
体在其中所需的适应阶段较长,亚硝态氮降解也
不充分,可能是由糖类物质降解过程的复杂性引起
的。分别以柠檬酸钠和琥珀酸钠为碳源时,菌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均 能 较 好 地 生 长, 与 以 柠 檬
酸钠为碳源相比,当以琥珀酸钠为碳源时,亚硝态
氮降解率较高 42 h 亚硝态氮由 100 mg/L 降解到 5.9
mg/L,降解率达 94.1%,说明琥珀酸钠为该菌株的
最适碳源。
菌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进入对数生长期,在该
时期内,短程反硝化作用明显加强,因为这个时期
(18-36 h)是细菌生长和繁殖最旺盛的时期,细胞
合成所需要的能量和还原力主要在这一阶段被消耗,
因此反硝化作用主要在这一时段内完成。培养 42 h,
NO-2-N 从 100 mg/L 降 至 4.90 mg/L, 去 除 率 为
95.1%。在对数期后期,有效细菌的数目虽逐渐减少,
而亚硝酸盐仍有少量降低,此时很可能是细菌的同
化起主要作用。
OD600
O
D
60
0
ӊ⺍ᘱ≞⎃ᓖ
ӊ⺍
ᘱ≞
⎃ᓖ
mg
/L
1.4
1.2
1.0
0.8
0.6
0.4
0.2
0.0 㪑㨴㌆ Ḑ⃜䞨䫐 ҉䞷 ⩕⧰ 㤟 䞊 䞂⸣䞨䫮䫐0
20
40
60
80
100
䞨䫐
碳源
图 1 碳源对菌体生长及 NO-2-N 降解的影响
2.2 碳氮化对菌株Brevibacillus sp.XF-03短程反硝
化影响
以琥珀酸钠为唯一碳源,亚硝酸钠为唯一氮源,
固定碳源含量,通过调节亚硝酸钠含量控制碳氮比。
由图 2 可知,当碳氮化(C/N)小于 12 时,亚硝态
氮去除率及菌株生长情况随着 C/N 增加而提高,C/N
大于 12 时,亚硝态氮去除率及菌株生长情况趋于平
缓,提高不明显。综合考虑,确定菌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的最适碳氮比为 12∶1。
2.3 菌株Brevibacillus sp.XF-03短程反硝化特性
在最适碳源及碳氮比,培养液初始 NO-2-N 浓度
为 100 mg/L 条 件 下, 菌 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生
长及亚硝酸盐降解曲线如图 3。经 18 h 的适应期后
图 2 碳氮比(C/N)对菌体生长及 NO2
- -N 降解的影响
NO-2-N
ӊ⺍
ᘱ≞
䱽䀓
⦷%
⻣≞∄
OD600
O
D
60
0
1.6
1.4
1.2
1.0
0.8
0.6
3 6 9 12 15 20
0
20
40
60
80
100
NO-2-N
ӊ⺍
ᘱ≞
⎃ᓖ
mg
/L
OD600
O
D
60
0
1.4
1.2
1.0
0.8
0.6
0.4
0.2
0.0
0 6 12 18ᰦ䰤h24 30 36 42
0
20
40
60
80
100
图 3 菌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生长曲线及亚硝态氮变化
2.4 亚硝态氮降解动力学
短程反硝化菌在以亚硝酸盐氮为底物进行反硝
化的过程中,亚硝态氮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当其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也会对反硝化过程产生抑
制,导致反应速率下降,因此建立动力学模型时,
需要选择一种非竞争性底物抑制模型,已经有多种
底物抑制模型被建立,其中 Haldane 模型是最常见
的模型,定义如下式 :
μ=μmaxC/(Ks+C+C
2/Ki) (1)
式中,μ 为底物比降解速率(h-1);μmax 为最大
比降解速率(h-1);C 为底物初始浓度(mg/L);KS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4年第1期180
为半饱和常数(mg/L);Ki 为底物抑制常数(mg/L)。
试验假定亚硝态氮是菌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比生长速率的单一限制性底物,摇瓶中的溶氧为常
数且为非限制性因素。对于每一个初始亚硝态氮浓
度(C),比生长速率(μ) 由指数生长期决定。对每
一个摇瓶指数生长期的菌体浓度和时间的半对数图
做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得,在指数生长期,μ 约为一
个常数。
运用 Matlab 软件处理试验数据,得到亚硝酸
盐抑制动力学方程式(2)。模型相关性系数 R2 为
0. 992,说明拟合曲线与试验实测值相关性良好。
μ=1.28C/(451.42+ C+C2/176.77) (2)
模拟曲线如图 4 所示。底物比降解速率(μ)随
着亚硝态氮初始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
势,这是典型的抑制生长模式,最大比降解速率发
生在亚硝态氮浓度为 282.48 mg/L 处,随着初始亚硝
态氮浓度的继续增加,其比降解速率逐渐减小,在
这一过程中,亚硝态氮抑制作用占主导。此外,反
应体系中代谢物的积累也是造成亚硝态氮比降解速
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ӊ⺍
ᘱ≞
∄䱽
䀓⦷
h-1
ӊ⺍ᘱ≞ࡍ⎃ᓖmg/L
0.35
0.30
0.25
0.20
0.15
0.05
0.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0.10
䈅傼٬
Haldane⁑ර
图 4 亚硝酸盐氮降解动力学拟合曲线
2.5 酶活性的测定
以琥珀酸钠为碳源,C/N=12,初始亚硝态氮浓
度为 282.48 mg/L,研究菌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亚
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由图 5 可知,菌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在生长停滞期,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较低,
亚硝态氮降解率仅有 12.56%,在其生长指数期的后
期,产生大量亚硝酸盐还原酶,且亚硝酸盐还原酶
的比活力达到最大值 0.279(U/mg protein),亚硝态
氮降解速率提高,说明脱氮过程中菌株不同生长阶
段亚硝态氮还原酶的活力不同,亚硝酸盐还原酶是
ᰦ䰤h
ӊ⺍
ᘱ≞
⎃ᓖ
mg
/L
NO-2-N
NIR∄⍫࣋
OD600
300
200
100
150
50
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䞦∄
⍫࣋
U/m
g
pr
ot
ei
n O
D
60
0
250
图 5 菌体生长,亚硝态氮降解及亚硝态氮还原酶比活力变
化曲线
短程反硝化菌降解亚硝态氮的关键酶。
3 讨论
反硝化微生物大多数需要碳源作为电子供体,
具有较广泛的碳源谱,碳源的种类影响到反硝化强
度[16]。Martienssen 等[17]认为有机碳源的数量和种
类是影响反硝化微生物菌落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与本研究结论一致。同时,研究表明碳氮比也是
影响微生物脱氮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低碳氮比条
件下,NO-2 和 N2O 均可利用内碳源进行反硝化,氧
化亚氮还原酶竞争电子的能力较弱,反硝化过程出
现 N2O 积累。碳源充足,亚硝态氮还原酶和氧化亚
氮还原酶同时利用外碳源进行反硝化,初始阶段产
生的 N2O 在接下来的反硝化过程中被迅速还原为
N2
[18]。碳源不足,反硝化速率降低 ;碳源过量虽可
提高系统反硝化脱氮能力,但增加了碳源消耗,同
时也增加了耗氧量。
目前,已发现多种反硝化菌,主要分布于 Pseu-
domonas、Alcaligenes 和 Bacillus 三个属[19]。对反硝
化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硝酸盐氮为电子受体
的反硝化菌,对亚硝酸型反硝化菌的研究集中在混
合菌反应器运行上[20,21],而对在温度与亚硝态氮含
量均较高的条件下短程反硝化单菌种的研究鲜见报
道。亚硝酸型反硝化是一个复杂生化过程,是短程
硝化反硝化的重要过程。本研究采用梯度驯化得到
高效的短程反硝化菌,优化影响短程反硝化的环境
因子,构建亚硝酸盐氮降解动力学模型及初步探讨
其酶活,以期为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应用以及传
统反硝化过程中亚氮积累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参数。
同时短程反硝化微生物的特性、亚硝酸盐还原酶的
2014年第1期 181郝敏娜等 :高温短程反硝化菌 Brevibacillus sp.XF-03 特性及其降解动力学
表达及其应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驯化得到高温短程反硝化菌 Brevibacillus sp.XF-
03,该菌株最佳生长碳源为琥珀酸钠,碳氮比(C/N)
为 12。
动力学模型具有良好的有效性,相关系数(R2)
为 0.992。
亚硝酸盐还原酶是短程反硝化菌降解亚硝态氮
的关键酶,在菌株 Brevibacillus sp.XF-03 生长指数期
的后期,产生大量亚硝酸盐还原酶,且亚硝酸盐还
原酶的比活力达到最大值 0.279(U/mg protein)。
参 考 文 献
[1] Walter KD· Availability, uptake and regeneration of phosphate in
mesocosms with varied levels of P deficiency[J]. Hydrobiologia,
1995, 297 :1-9.
[2] 周康群 , 刘晖 , 崔英德 . 一株新的厌氧除磷功能菌株的鉴定与
活性[J]. 化工学报 , 2008, 59(6);1522-1530.
[3] Potter TG, Tseng CC, Koopman B. Nitrogen removal in partial nitrifi-
cation/complete denitrification process[J].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1998, 70(3);334-342.
[4] Ladan H, George N, Amarjeet SB, et al. Long term performance
of MBR for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from synthetic municipal
wastewater[J].Chemosphere, 2007, 66(5);849-857.
[5] 陈英文 , 陈徉 . 膜生物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的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 2008, 2(7);902-905.
[6] Ruiz G, Jeison D, Rubilar O, et al.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via
nitrite accumulation for nitrogen removal from wastewaters[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6, 97(2);330-335.
[7] Turk O, Mavinic DS. Maintaining nitrite build-up in a system
acclimated to free ammonia[J]. Water Research, 1989, 23(11):
1383-138.
[8] 尚会来 , 彭永臻 , 张静蓉 , 等 . 温度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
响[J]. 环境科学学报 , 2009, 29(3);516-520.
[9] 刘超翔 , 胡洪营 , 彭党聪 .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焦化高氨
废水[J]. 中国给水排水 , 2003, 19(8);11-14.
[10] 戚以政 , 汪叔雄 . 生化反应动力学与反应器[M]. 北京 :化
学工业出版社 , 1992
[11] Dong XJ, Qing H, He LY, Xin J. Characterization of phenol-
degrading bacterial strains isolated from natural soil[J].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2008(3);62 :
257-262.
[12] Jiang Y, Wen JP, Bai J. Biodegradation of phenol at high initial
concentration by Alcaligenes faecalis[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7, 147(1-2);672-676.
[13] 国家环保总局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 [M]. 第 4 版 ,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2002.
[14] Padhi SK, Tripathy S, Sen R, et al. Characterisation of heterotrophic
nitrifying and aerobic denitrifying Klebsiella pneumoniae CF-S9
strain for bioremediation of wastewater[J]. International Biodete-
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2013, 78 ;67-73.
[15] Bradford MM. A 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on of
microgram quantities of protein utilizing the principle of protein dye
binding[J]. Anal Biochem, 1976, 72(1);248-254.
[16] Blaszczyk M. Effect of medium composition on the denitrification
of nitrate byParacoccus denitrificans[J].Applie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993, 59(11);3951-3953.
[17] Martienssen M, Schops R. Population dynamics of denitrifying
bacteria in a model biocommunity[J].Water Research, 1999, 33
(3);639-646.
[18] 巩有奎 , 王淑莹 , 王莎莎 , 等 . 碳氮比对短程反硝化过程中
N2O 产生的影响[J]. 化工学报 , 2011, 62(7);2049-2054.
[19] Cheneb YD, Philoppot L, Hartmann A, et al. 16S rDNA analysis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denitrifying bacteria isolated from three
agricultural soils[J].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2000, 34(2);
121-128.
[20] 高景峰 , 彭永臻 , 王淑莹 . 温度对亚硝酸型硝化 / 反硝化的影
响[J]. 高技术通讯 , 2002, 12 :88-93.
[21] 巩有奎 , 王淑莹 , 王莎莎 , 等 . DO 对短程反硝化过程中 N2O
产量的影响[J].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43(1);
395-400.
(责任编辑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