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植物多倍体的研究与应用



全 文 :·综述与专论·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0 年第 7 期
植物多倍体的研究与应用
陶抵辉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沙 410127)
摘 要: 多倍化是植物进化变异的自然现象,也是促进植物发生进化改变的重要力量,对植物多倍体的诱导方法、遗传
机理进行研究并应用于生产实际,出现了可喜局面。植物多倍体在农作物品种改良及农业生产上的积极作用将非常深远。
关键词: 多倍体 诱变 遗传机理 育种
Studies and Application on Plant Polyploids
Tao Dihui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Polytechnic,Changsha 410127)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plant polyploids and the advance in the researches of the plant polyploidy in-
duction,mechanism of the polyploidy genetic. It forecasted the importants of plant polyploidization in crops breeding and agricultur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Ployploids Induction Genetic mechanism Breeding
收稿日期:2010-03-04
作者简介:陶抵辉,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作物遗传育种、栽培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dihuicn@ 126. com
多倍化是植物进化变异的自然现象,也是促进
植物发生进化改变的重要力量。据统计,自然界大
约有 1 /2 的被子植物,2 /3 的禾本科植物属于多倍
体。在被子植物中,约 70%的种类在其进化史中曾
发生过一次或多次多倍化过程[1]。
自 1937 年 Blakeslee 和 Avery 用秋水仙素诱导
曼陀罗四倍体成功以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先后开
展了多倍体的研究和应用,采用人为诱导方法为农
作物育种带来了可喜局面[2 - 9]。20 世纪 20 年代,
生物学家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有限,对多倍体
的研究仅限于外部形态以及一些生理、生化特性方
面的观察研究;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试验技术和细
胞学的发展,从形态学研究转为细胞学研究;20 世
纪 80 年代后,人们对多倍体现象在分子水平、基因
水平上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1 植物多倍体诱导研究进展
自然界中的各种逆境,如雷电、辐射、极端温度
等是产生多倍体的重要条件,因而自然界中存在的
多倍体多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带或其它极端环境
中[10]。然而,这种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多倍体现象人
们很难模仿,重复性不强,不能根据人们的愿望实现
定向诱变。
最初的多倍体诱导是通过番茄打顶实现的。化
学诱变剂在诱变中的成功利用,对人们定向诱导多
倍体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利用化学诱变剂与遗传
物质发生一系列反应后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使用
最广泛的化学诱变剂是秋水仙素,其主要作用机理
是秋水仙素能够特异性地与细胞中的微管蛋白质相
结合,使正在分裂中的细胞纺锤丝合成受阻,抑制纺
锤体的运动,迫使有丝分裂中断,从而阻止染色体向
两极移动,形成染色体加倍的核,从而形成多倍
体[9,10]。然而,由于秋水仙素与植物微管蛋白的亲
和性较低,在诱导植物染色体加倍时需较高浓度,不
但费用高,而且对被处理的植物材料产生毒害作用,
容易致死,导致诱变率低,同时对人体等动物毒害
重。一些新的抗微管物质或称微管抑制剂如戊炔草
胺(pronamide)、安磺灵(oryzalin)、氟乐灵(triflura-
lin)等,对植物微管蛋白有很强的结合力,而对动物
微管蛋白的结合力较低,对人体毒性轻,使用浓度
低,费用仅为秋水仙素的 1 /90,效果好,而在目前的
2010 年第 7 期 陶抵辉:植物多倍体的研究与应用
诱变中开始使用[12]。其它研究发现 APM、吲哚乙
酸、鬼臼树脂、六氯化苯、三氯乙醛、氯化亚汞、异生
长素及富民隆等都有使染色体加位的潜力。二甲基
亚砜、吐温、赤霉素、甘油及 BA等作为辅助药剂,在
提高染色体加倍效果上有积极作用[8]。
在诱导方法上,传统的活体体细胞处理如浸泡、
生长点涂抹等方法容易产生嵌合体。组织培养技术
的发展,结合化学诱变剂处理,在提高诱变率,减少
嵌合体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离体材料经化学诱变剂
处理后进行组织培养,或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在其培
养基中加入化学诱变剂,尤其采用悬浮培养使细胞
团变小甚至变为单个细胞,使诱变效果大大提
高[13 - 15]。同时,微体快繁、室内选择,使多倍体诱变
技术迈进了一大步,即能在人为相对控制的条件下
定向诱变和选择,减少盲目性。黄群策等利用 N +
注入处理后对秋水仙素诱导水稻多倍体起到了促进
作用[16],认为低能离子束作为新的诱变源具有质
量、能量、电荷三位一体的功效,具有新颖性,它对生
物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促使细胞内容物发生原子位
移、重组和化合。
2 植物多倍体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2. 1 植物多倍体基因组的进化
在多倍体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基因和来
自不同二倍体祖先的重复基因组,在一个共同的多
倍体核中,这些重复的基因或基因组将进行发展和
进化。
2. 1. 1 重复基因的进化 从功能上看,多倍体基因
组中的重复基因可能有 3 种不同的命运[17,18]:保持
原有的功能,基因沉默及分化并执行新的功能。
2. 1. 1. 1 保持原有功能 在多倍体基因组中,多数
重复基因能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与在二倍体基
因组中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并正常表达。尽管在表
达式样上有时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多倍体中多数
重复基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它基因密切
相关的。在进化过程中的某些情况下,一个重复拷
贝的突变犹如在基因组中形成一个“分子毒药”,将
影响整个“基因网”的功能,因而在选择上是不
利的[19]。
2. 1. 1. 2 基因沉默 多倍体基因组间的相互作用
可直接诱发基因沉默。这一过程与沉默基因区域启
动子的胞嘧啶甲基化有着密切的关系,DNA 甲基化
和基因沉默有着密切的联系。基因组间的相互作用
还可以引起成熟前减数分裂,未配对 DNA的减数分
裂沉默,包括未配对序列和所有与其同源的序列都
是沉默的。多倍体基因组中能导致基因沉默的因素
很多,经常发生的遗传突变就有可能使一些重复的
功能基因失去表达性而成为假基因。这些基因往往
在结构上会有多重缺陷,诸如阅读框架移动、成熟终
止前终止、拼接位点或调控位点的删除[17]。目前研
究最多的是同源依赖性沉默。
2. 1. 1. 3 分化并执行新功能 受选择压力所驱动,
多倍体基因组中出现新的功能基因或新的位点[20]。
受正选择促进地影响,重复基因的功能分化明显地
与蛋白质序列中氨基酸加速的替代过程相伴随。多
倍体基因组中重复基因的功能分化不仅仅发生在结
构基因中,也发生在调控基因中。在多倍体基因组
中,重复基因的进化动态不仅仅表现在功能上,还表
现在不同拷贝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重复基因的
相互作用有可能导致 DNA序列的同质化,但与此同
时也可能导致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二倍体祖先所
不具有的新的遗传特点。
2. 1. 2 重复基因组的进化 重复基因组主要通过
染色体重排、基因组入侵以及核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实现其相容性和稳定性。
2. 1. 2. 1 染色体重排与“染色体二倍化” 遗传作
图和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多倍体化后在多倍体
基因组中常常发生广泛而迅速的染色体重排过程。
多倍体基因组中的染色体重排过程不仅仅发生在同
一基因组的不同染色体之间,同时也发生在不同基
因组组分之间。染色体重排不仅导致在不同基因组
组分之间发生广泛的重组,而且能使基因结构发生
明显的改变。如玉米[21,22]由于不同基因组染色体
之间广泛的相互易位使基因组在结构上不再具有四
倍体的特点,而成为染色体二倍化的多倍体。染色
体重排与二倍化过程的产生,有利于多倍体的稳定
和进化。
2. 1. 2. 2 基因组入侵与基因组殖民化 基因组入
侵主要发生在一些重复序列的重组过程中。一个基
因组中的部分同源序列被另一基因组中的重复因子
所取代或转化,Wendel[18]称这种现象为“基因组殖
32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0 年第 7 期
民化”。基因转换而导致的不同基因组重复序列的
一致进化及转变因子的作用是导致基因入侵的两个
可能因素。基因组入侵和基因组殖民化无疑会对多
倍体基因组的组成和结构产生影响,但其潜在的生
物学意义尚不明了。
2. 1. 2. 3 核-质相互作用 在多倍体化过程中,核
基因组被加倍了,细胞质 DNA 的量并没有增加,因
此核-质之间 DNA 量的比例发生了改变,这种状况
可能引起调控作用的紊乱或失调,尤其在异源多倍
化过程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组被组合到同一个核中,
并处于由单一亲体所提供的细胞质环境中,必须在
新的基础上重建核-质之间和谐、平衡的相互关系,
提高相容性水平[18]。在多倍体基因组进化过程中
所发现的一些现象与细胞质有一定联系。
基因组重组是多倍体进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
是多倍体基因组进化动态的具体体现。在多倍化后
迅速发生的重组过程使多倍体基因组在基因结构和
遗传特性等方面不是表现为祖先基因组特点的简单
相加,而是表现许多非孟德尔式的遗传变异[17]。基
因组重组的结果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不同基
因组组分之间以及核基因组与细胞质基因组之间的
相互关系,提高了相容性水平;另一方面也为多倍体
植物的适应进化以及不同多倍体线系的分化提供了
一个遗传变异的源泉。
2. 2 多倍体植物表型突变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2. 2. 1 DNA 甲基化 植物多倍体化后,既有基因
的甲基化现象发生,也有基因的脱甲基化现象发生。
去甲基化可引起基因激活,过渡的甲基化会引起基
因沉默。基因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可以影响植物的花
期、育性、叶片及花的形态等。植物多倍体甲基化模
式改变涉及的序列有低拷贝序列、重复序列(如反
转座子)、启动子、rRNA 基因、转录因子、代谢相关
基因、抗病基因及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等[23,24]。染色
体倍性的改变能引起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胞嘧啶
甲基化是真核生物 DNA 的一种可逆性修饰,植物
DNA的甲基化是受 DNA 甲基转移酶催化的。基因
的甲基化状态改变有 2 种途径,即 DNA次甲基化和
超甲基化,因基因组多倍体化而导致功能基因甲基
化多为超甲基化。概括已有研究结果[25],得出 3 点
结论:①超甲基化最可能在减数分裂或局部组织的
体细胞中发生;②在次甲基化的遗传背景中,特定基
因的异位性超甲基化可以产生很多缺损突变体;③
在 DNA 水平上,超甲基化在富含嘧啶序列上,可能
涉及 DNA二级结构的变化。
2. 2 . 2 异源多倍体引起基因的丢失、沉默和激活
染色体组遭受冲击后细胞会发生一系列程式化的
反应以减缓这种冲击。异源多倍体的形成中包含两
方面的染色体组冲击,即运缘杂交和染色体加倍。
在对小麦的研究中,Shaked等[26]利用 AFLP在 DNA
水平上发现了大量的重复序列丢失现象,有的基因
得到激活,而有的基因由于甲基化后而表现沉默。
异源多倍化可激活反转座子、蛋白质编码基因以及
一些未知功能的基因。植物中基因表达具有一定时
空特异性,对不同的发育时期、不同的器官开展深入
研究,有可能发现新的基因激活。
2. 2. 3 蛋白编码基因的快速沉默 在植物杂交及
异源多倍化时,核糖体基因的高度重复可能诱发了
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观遗传变化———快速沉默。有些
沉默事件与胞嘧啶甲基化特定状态的改变有一定联
系,也可能与染色质结构的改变有关。在新合成的
小麦异源多倍体中[24,27],沉默基因涉及蛋白质编码
基因、表达序列标签、反转座子、自主复制序列间的
开放阅读框(ORFS)、与细胞器基因序列相似的基
因等。
2. 2. 4 核仁显性 植物多倍体过程中的另一个突
出的表观遗传现象是核仁显性。即种间杂种和新合
成的异源多倍体中,源于一个亲本的核仁组织区
(NOR)形成核仁而另一个亲本的 NOR 无活性[28]。
这是在不同发育阶段特殊的调控机制而引发的表观
遗传性基因沉默。通常情况下,植物大多数 rRNA
基因处于组成性抑制状态,研究显示,植物调节
rRNA基因的转录是通过改变转录基因的数目,而
不是改变每一基因的转录量[29]。多倍体中不论显
性或隐性 rRNA 基因均高度甲基化,多倍体化后遗
传调控更为明显。
2. 2. 5 转座因子激活 植物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
转座因子及其他重复序列因甲基化而处于不活跃状
态[30],但在植物多倍化的过程中,可激活反转座子、
蛋白质编码序列及一些未知功能的序列。转座因子
能通过干扰宿主基因与其调控元件之间的关系或改
42
2010 年第 7 期 陶抵辉:植物多倍体的研究与应用
变 DNA的结构而影响基因的表达,结果诱发表观遗
传性基因沉默。多倍体化代表基因组冲击的一种形
式,其结果是削弱了基因组抑制系统的作用,增强了
转座因子的活性[18]。
2. 2. 6 多倍体基因表达变化的分子机制 基因剂
量效应调节的基因表达变化:在二倍体物种中,已经
发现了许多基因具有等位剂量效应,与在纯合的基
因型中等位基因的高表达或低表达水平相比,等位
剂量效应在杂合的基因型中表现为中间水平的基因
表达和表型效应。一些稳定多倍体中观察到的重复
的基因能够高水平地保持其功能[31,32]。
改变基因表达的调控网络。基因的表达依赖于
由转录因子等调节因子组成的井然有序的网络,染
色体加倍后,其调节因子的数量增加数倍,由于基因
组间发生相互作用,其调控网络的功能要发生很大
改变,同时由于细胞器的母性遗传和核质互作效应,
其表型发生重大改变的可能性较大[33]。
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化。遗传和表观遗传间的相
互作用可导致异源多倍体中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
遗传变化主要是多倍体中亲本序列的丢失和新序列
的产生。表观遗传变化不涉及 DNA序列的变化,主
要是通过 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包装来
影响基因的表达。异源多倍体中的基因沉默并非都
是由甲基化引起,另一个机制可能与转座子有关,由
于转座子被激活,通过插入、转位和切除等方式引起
基因重排,改变基因结构和表达调控模式,从而改变
基因的表达[34]。
3 植物多倍体的应用
自从人们发现、利用,尤其是人工创造多倍体以
来,多倍体在农业上的应用进展很快,为农业生产带
来了积极效应,取得了可喜成绩[35]。
3. 1 三倍体甜菜
三倍体甜菜营养体生长繁茂,块根产量高,块根
含糖量超过二倍体和四倍体亲本。法国由于三倍体
甜菜的推广,产量为原来二倍体的 1. 19 倍,我国推
广的甜菜品种较二倍体增产 10% - 20%,推广面积
已超过现有总面积的 50%以上。
3. 2 三倍体西瓜
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果实无籽,含糖量高,抗
病性好,倍受消费者青睐。我国年栽培面积达数百
万亩,成为世界三倍体西瓜科研、生产、出口第一大
国,在提升西瓜质量、调整西瓜生产结构上发挥了重
要作用。
3. 3 异源多倍体小黑麦
异源六倍体、八倍体小黑麦由于具有抗逆性强、
能适应寒冷与干旱的气候条件、耐瘠薄、抗白粉病、
蛋白质及赖氨酸含量高等优良特性,而在世界 50 多
个国家被作为粮食、饲料作物广泛栽培应用。
3. 4 三倍体毛白杨
三倍体毛白杨生长快(一年成树、三年成林、五
年成材) ,纤维长,白度高、易切削,是优质的造纸和
胶合板原料。抗性强,适应性广,已成为绿化、造纸
等主要林用品种,在生产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3. 5 中药材
日本把多倍体育种作为药用植物的重要育种方
法并广泛应用,我国在当归、板蓝根等多种药材多倍
体育种上取得了良好进展。多倍体由于其营养器官
的巨大性和有效药用成分的提高而受到人们重视。
3. 6 蔬菜
我国在白菜、萝卜、马铃薯等作物上取得了成
功。四倍体南农矮脚白、热优二号白菜抗病、耐湿、
耐热,在南方推广面积 20 万 hm2,四倍体茄子“新茄
一号”营养成份含量提高,已在推广中。目前已获
得三倍体芦笋并在生产上应用。
3. 7 果树
四倍体葡萄品种,如巨峰、康拜尔、大玫瑰香,深
受消费者欢迎;三倍体香蕉、苹果品种(如陆奥、北
斗和新乔纳金)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多倍体柑
桔育种已在研究进行中。
3. 8 花卉
三倍体郁金香,四倍体射香百合,多倍体金鱼草
等花卉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由于多倍体的巨大性
与花卉无性繁殖特性的结合,大大促进了花卉多倍
体的育种和应用,且前景十分广阔。
3. 9 水稻
蔡得田、袁隆平[36]等认为,利用远缘杂交和多
倍体化结合育种引发的不仅仅是新的水稻育种理论
的创立,而且它将带来新的绿色革命。提高水稻的
倍性水平,结合利用广亲和、无融合生殖基因、Ph 基
因,不仅将有可能大大提高水稻产量,而且还可能大
52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0 年第 7 期
大增加其遗传变异范围和适应性,提高水稻质量和
抗性。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在多倍体杂交后代
中发现有早代稳定的二倍体现象[10],突破了杂交后
代一定分离的传统概念。以同源四倍体水稻为桥
梁,通过远缘杂交后有可能将野生物种中的强再生
性和强宿根性能力引入栽培稻中,有望通过培育茎
节稻、蘖节稻、宿根稻来固定杂种优势[37]。
4 展望
植物多倍化后由于多个染色体组的累积效应使
得其产生许多新的表型,如生物量、矿物质及营养成
分或有效成分增多、器官体积增大、花期变化、无性
生殖等,同时由于植株基因活性及酶的差异性使植
株的生态适应性和抗病抗逆性能增强,提高光合效
率,降低蒸腾作用,使其更适合自身或农业生产的需
要,这是适应性变化和物种形成的主要机制。这些
特性的改变和形成在农业生产上将发挥巨大作用,
如用于花卉可使花器官增大,色彩更佳或花期延长;
用于浆果类可延长贮存期;用于园艺作物可形成无
籽果实,而无籽是重要的品质特征之一;用于药材生
产可提高有效成分含量;用于林木生产可达到速生
的目的;多倍体的巨大性在以营养器官或多汁多肉
果实供食用的蔬菜作物上应用具有特殊意义。在生
态平衡中,外源物种的入侵有时会破坏这种平衡或
造成危害,由于多倍体育性低,尤其三倍体几乎不
育,这样用多倍体改造景观植物可避免这种危害。
然而,正由于多倍体育性降低,导致结实率低和种子
不饱满现象是禾谷类作物多倍体育种中的一大难
题,如果不能克服,则以种子生产为目的的禾谷类作
物很难取得多倍体育种的突破性进展。随着生物技
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这一难题将得到逐步解决。
在植物育种中,利用多倍体基因沉默现象可发
掘突变体,形成新的物种,同时多倍体可作为远缘杂
交的桥梁,在遗传学研究中可克服远缘杂交的不孕
性,提高杂种可育种,还可利用多倍体筛选出无融合
生殖资源,多倍体有性生殖能力减弱,有利于其无融
合生殖基因的表达[38],从而利用其固定杂种优势。
同时利用多倍体的遗传桥梁作用,远缘杂交后多倍
化进行有目的的遗传渐渗和基因转移,对拓宽种质
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种内变异往往不能充分满足对
品种抗病抗逆性及其它性状需求,通过远缘杂交引
入种间变异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种间杂交后经
染色体加倍获得异源多倍体,不仅可以克服远缘杂
种的育性障碍,更重要的是合成了一个过去不存在
的新物种,意义深远。
远缘杂交与多倍化在高等植物的进化中起着重
要作用,大量自然多倍体如苜蓿、香蕉、棉花、油菜、
咖啡、马铃薯、小麦、芋头、山药、刀豆、甜菜、地瓜及
大豆等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多倍体代表,但矛盾
和令人费解的现象是“自然条件下在合成多倍体方
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人类在这方面却收效甚
微”[39]。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自然多倍体是长期自
然选择和进化的产物,人类在短期内难以重复和完
成这一过程;另一方面可能对不同染色体相结合后
的遗传与互作机制还不太了解;再者自然诱变环境
难于模拟以及目前采用的诱变选择方法不当可能也
是重要原因之一。
植物多倍化后能引起广泛的变异,产生新的物
种,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植物多倍
化与转基因产品的区别在于染色体序列没有改变,
只是原有染色体组的加倍,因而其安全性高于转基
因产品,从这一点讲,人们对其寄予厚望是理所当然
的。
参 考 文 献
[1]Masterson J. Stomatal size in fossilplants:evidence for polyploidy in
majority of angiospers. Science,1994,264:421-424.
[2]李云,冯大领. 木本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
2005,22(3) :375-382.
[3]张爱民,常莉,薜建平.药用植物多倍体诱导研究进展,中国中药
杂志,2005,30(9) :645-649.
[4]张晓曼,周怀军,张启翔,等.花卉多倍体育种研究,河北林果研
究,2004,19(3) :288-294.
[5]赵彦华,吴国良,药文生.果树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山西果树,
2004,100(3) :35-36.
[6]杨寅桂,庄勇,陈龙正,等.蔬菜多倍体育种及其应用.江西农业
大学学报,2006,28(4) :534-538.
[7]孙敏红,张蜀宁.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江苏农业科
学,2004,1:68-72.
[8]王秀芝,李悦. 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林业科学,2003,28
(5) :1-5.
[9]代西梅,黄群策.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2005,1:
9-12.
[10]邢少辰,蔡玉红,周开达.植物多倍体研究的新进展.吉林农业
62
2010 年第 7 期 陶抵辉:植物多倍体的研究与应用
科学,2001,26(3) :12-15.
[11]Canman JC,Hoffman DB,Salmon ED. The role of pre-and post-ana-
phase microtubules in the cytokinesis phase of the cell cycle. Cur-
rent Biology,2000,10(10) :611-614.
[12]黄权军,张志毅,康向阳.四种抗微管物质诱导毛新杨 2n 花粉
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1) :12-15.
[13]李贤,钟仲贤.植物离体组织细胞染色体加倍技术在育种中的
应用.上海农业学报,1998,14(3) :99-101.
[14]谭德冠,庄南生,黄华孙.组织培养与秋水仙碱诱导相结合培育
植物多倍体的应用(综述).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5,34(1) :
77-80.
[15]乔永刚,宋芸,田永生.园艺植物多倍体育种中组织培养技术应
用现状及展望.农业科技信息,2006,3:98-100.
[16]黄群策,李玉峰,余增亮.离子注入后诱导水稻多倍体的效果.
激光生物学报,2006,15(2) :118-122.
[17]杨继.植物多倍体基因组的形成与进化. 植物分类学报,2001,
39(4) :357-371.
[18]Wendel JF. Genome evolution in ployploids. Plant Mol Biol,2000,
42:225-249.
[19]Pickett FB,Meeks-Wangner. Seeing double:appreciating genetic re-
dundancy. Plant Cell,1995,7:1347-1356.
[20]Stephens SG. Possible significance of duplication in evolution. Adv
Genel,1951,4:247-265.
[21]Moore G,Devos KM,Wang Z. Grasses,line up and form a circle.
Curr Brol,1995,5:737-739.
[22]Helentjaris T,Weber D,Wright S. Identification of the genomic lo-
cations of duplicate nucleotide sequences in maize lay analysis of
re-trietism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Genetic,1998,118:
353-363.
[23]杨俊宝,彭正松. 多倍体植物的表现遗传现象. 遗传,2005,27
(2) :335-342.
[24]Kashkush,Feldman M,Levy AA. Gene loss,silencing and activation
in a newly synthesized wheat allotetraploid. Genetics,2002,160
(4) :1651-1659.
[25]Jacobsen SE,Sakai H,Finnegan E,et al. Ectopic hypermethylation
of flower-specific genes in Arabidopsis. Curr Biol,2000,10(4) :
179-186.
[26]Shaked H,Kashkush K,Ozkan H,et al. Sequence elimination and
cytosine methylation are rapid and peproducible responses of the
genome to wide hybridization and allopolyploidy in wheat. Plant
Cell,2001,13:749-759.
[27]Feldman KK,Levy AA.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of retrotrans-
posons alters the expression of adjacent genes in wheat. Nature Ge-
netics,2003,33(1) :102-106.
[28]关和新,陆普缓.植物人工异源多倍体的遗传及后遗传变化.中
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23(9) :34-39.
[29]Pikaard CS. Transcription and tyranny in the nucleolus the organiza-
tion,activation,dominance and repression of ribosomal RNA genes.
The Arabidopsis Book,2002.
[30]Lister C,Jackson D,Martin C. Transposon indued in version in An-
tirrhinum modities niven gene expression to givea novel flower color
pattern under the control of cycloideadialis. Plant Cell,1993,5:
1541-1553.
[31]庄勇,陈龙正,杨寅桂,等.植物异源多倍体进化中基因表达的
变化.植物学通报,2006,23(2) :207-214.
[32]Osborn TC. The contribution of polyploid to variation in Brassica
species. Physiol Plant,2004,121:531-536.
[33] Adams KL,Wendel JF. Exploring the genomic mysteries of
polyploidy in cotton. Bilo J Linn Soc,2004,82:573-581.
[34]Jenuwein T,Allis CD. Translating the histon code. Science,2001,
293:1074-1080.
[35]杨万立.生物多倍体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生物学通报,2006,
41(3) :23-24.
[36]蔡得田,袁隆平,卢兴桂.二十一世纪水稻育种新战略Ⅱ. 利用
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进行超级稻育种.作物学报,2001,
27(1) :110-116.
[37]黄群策,孙梅元,邓启云.多倍体水稻及其潜在价值.杂交水稻,
2001,16(1) :1-3.
[38]黄群策,孙敬三.植物多倍体在作物育种中的展望.科技导报,
1997,7:53-55.
[39]李再云,华玉伟,葛贤宏,徐传远.植物远缘杂交中的染色体行
为及其遗传与进化意义.遗传,2005,27(2) :315-324.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