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第 20卷 第 3期
2008年 6月
Vol. 20, No. 3
Jun., 2008
纳米颗粒和蛋白质:何其相似耶?*
Nicholas A. KOTOV1,孟海凤2 译述
(1 Chem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SA;2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 100190)
摘 要:纳米颗粒,即尺寸为纳米级(一般在 1- 100 nm之间),处在原子簇和微尺度物体过渡区域内
的粒子,又称超微颗粒,一般都是人工合成的产物。蛋白质是人类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
构成一切细胞和组织结构必不可少的成分,但从本质上出发,它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生物高分
子。两者看似属于不同的科学范畴,但是近十年来的研究发现,纳米颗粒和蛋白质在很多方面具有惊
人的相似,例如尺寸、结构、电荷、表面化学组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等。本文将通过一些实例,
从不同角度阐述纳米颗粒和蛋白质之间的异同及相互联系。
关键词:纳米颗粒;蛋白质;相似性;自组装
中图分类号:TB383; Q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0374(2008)03-0375-08
收稿日期:2008-02-25
*原英文报告名:Nanoparticles and proteins: how simi-
lar are they?
通讯作者:E-mail: Kotov@umich.edu
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颗粒作为纳米
材料的最基本结构单元,日益成为社会和科学家们
关注的焦点,其定义为尺寸处在纳米级(一般在 1-
100 nm之间),处于原子簇和微尺度物体过渡区域
内的粒子,又称超微颗粒。它具有大的比表面积,
并且表面原子数、表面能和表面张力均随粒径的下
降而急剧增大。另外,纳米颗粒的尺度与物质的许
多特征长度尺寸相当,如电子的德布洛意波长、超
导相干长度、隧穿势垒厚度、铁磁性临界尺寸等,
因此,表现出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界面
与表面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并导致其
光、热、磁敏感特性和表面稳定性等宏观性质不同
于正常粒子及块体材料。最典型的代表是荧光半导
体纳米颗粒,又称量子点或纳米晶,它具有窄的、
可调的、均衡的发射光谱和宽的、连续的激发光
谱,且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光漂白。图 1
展示的是 CdSe半导体纳米颗粒的荧光随尺寸的变
化,从左至右,纳米颗粒尺寸逐渐变大,而荧光
发射波长相应逐渐变长,这就是量子点荧光发射的
尺寸依赖性。
研究发现,纳米颗粒拥有非常独特的性质,不
同于传统的粒子和块体材料,但在很多方面却和人
类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质之间存在着惊人的
相似,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4]。首先,它们
具有相似的内在结构,如图 2所示,蛋白质属于有
机聚合物链,而纳米颗粒是无机晶体网格;其次,
蛋白质的尺寸为1-25 nm,所带总电荷大约为3-15
个电子,而纳米颗粒大小为0.5-50 nm,所带总电荷
约为3-45个电子,并且它们具有相同的表面化学组
成(-OH、-COOH、-NH2、-CH3、-CH2-CH3、-NH-)
和相互作用力(包括静电力、偶极力、氢键力、疏水
力)。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的亲水基团使其表现为
亲水的胶体溶液,而其周围的水化膜(或称水化层)
以及非等电状态时颗粒所带同性电荷之间的互相排
斥,是使蛋白质胶体系统稳定的主要因素。纳米颗
粒表面一般都包覆有亲水性或双亲性的稳定剂,如
巯基丙酸、半胱氨酸等,并和蛋白质一样,也因
颗粒之间相互的静电排斥作用而得以稳定存在。
另外,蛋白质具有手性结构,譬如,其最常
见最典型含量最丰富的二级结构元件—— α- 螺旋
(α-helix),如图 2左图中的螺旋结构(红色部分)所
示。科学家们发现纳米颗粒也会因手性的表面稳定
剂的诱导而呈现出手性[5-12]。
2003年,Roman-Velazquez等[5]发现不管是裸
露的,还是被巯基钝化的手性金纳米团簇,其圆二
色谱(CD)都符合偶极近似,并且得到的 CD谱线特
征分明,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手性结构。他们进一
步研究得出导致CD曲线形状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决定
手性几何学特征的原子间距分布,这为手性的量化
以及利用手性金属团簇的CD曲线形状进行表征提供
376 生命科学 第20卷
了理论支持[5 ]。
2006年,Gautier和 Bürgi[6]教授课题组制备了
平均粒径小于 2nm,表面分别包覆左旋和右旋N-异
丁酰半胱氨酸的两种水溶性金纳米颗粒,对其在红
外和紫外可见区域的光学活性进行了研究,振动圆
二色谱(VCD)结果表明两个对映体包覆的纳米颗粒呈
现出镜像关系(图 3)。而密度泛函数理论计算揭示
出VCD谱决定于吸附在表面的N-异丁酰半胱氨酸的
构型。VCD谱暗示羧基和巯基都与金纳米颗粒有相
互作用,并提出正是由于此“两点作用”导致了
纳米颗粒表面的手性“印迹”。
除了如上所述的相似性之外,纳米颗粒和蛋白
质之间也有明显的不同,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可
以发生表面重构(如图 4左)和核融合,而后者也拥
图 1 不同粒径的CdSe纳米颗粒的荧光照片,从左至右,纳米颗粒粒径逐渐变大
图2 蛋白质(左)和无机纳米颗粒(右)的结构示意图
图3 表面分别包覆左旋(虚线)和右旋(实线)N-异丁酰半胱氨酸的金纳米颗粒的
圆二色谱(VCD)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6]
注:其中紫外 -可见光谱在 250 nm处放大到 1个吸收单位
377Nicholas A.KOTOV:纳米颗粒和蛋白质:何其相似耶?第3期
有专属自己的特异性质,如动态的构型变化(图 4
右)、变性和水解。蛋白质最大的特点是有生物活
性,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物理因素
和化学因素两方面。物理因素,如加热、高压、
紫外照射、表面张力、搅拌等能引起蛋白质变性;
化学的因素,如脲、胍、极端的酸碱,还有一些
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等均会引起蛋白质的失活和变性。
基于纳米颗粒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似性,密歇
根大学的 Kotov教授课题组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
并获得了不少出色的成果。下文将通过举例,并
结合科学家们前期的研究成果,从三个方面详细
介绍纳米颗粒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似性,具体包括
分子间相互作用、功能性结构以及自组装性质的
相似性。
1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相似
纳米颗粒和蛋白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相似,
都包括静电力、氢键力、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以
及疏水力,并且如上文所述,它们在电荷、尺寸
上都比较一致,因此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分
离、纯化以及相应的表征,如凝胶电泳法、选择
性聚沉法等[13-19]。2003年,Joo等[13]在合成半导体
性质的金属硫化物纳米晶(如 PbS、ZnS、CdS和
MnS)过程中,利用纳米颗粒的大小不一致,进行
尺寸选择性聚沉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图 5是分
离之后的不同尺寸 PbS纳米晶的透射电镜(TEM)照
片。基于同样的原理,考虑到荷质比大小的不同,
Kotov 教授课题组利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分离金纳米颗
粒和纳米棒以及不同尺寸的CdTe纳米颗粒[14, 15],图
6展示的是不同尺寸CdTe纳米颗粒的凝胶电泳谱图
和它们在凝胶中的分布示意图。早在 2001年,美
国化学会Nano Letters杂志上报道了Kotov等[15]利用
凝胶电泳方法证明左旋半胱氨酸稳定的CdTe纳米颗
粒是否接枝到牛血清蛋白上,并根据凝胶谱带的位置
及其荧光成像亮度,初步确定其接枝比例的工作[16]。
另外,2006 年,据英国皇家学会 Chemica l
Communications杂志报道,麻省理工大学的 Rotello
图4 纳米颗粒表面重构(左)和蛋白质的动态构型变化(右)示意图
图5 不同粒径PbS纳米晶的透射电镜照片
从左至右,粒径分别为 6 nm、8 nm和 9 nm
378 生命科学 第20卷
和Knapp等利用非变性凝胶电泳的手段跟踪表征蛋
白质和纳米颗粒之间的绑定和相互作用 [12, 20],如图
7所示,其中CCP代表细胞色素C过氧化酶,Cyt C
代表细胞色素C,Au-TTMA/Au-TCOOH/Au-TOH分
别代表三种不同功能化稳定剂包覆的金纳米颗粒。
他们利用纳米颗粒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力的相似性,
成功地做到了用特定稳定剂包覆的纳米颗粒干扰蛋
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原文所述,纳米颗粒Au-
TTMA抑制细胞色素 C过氧化酶(CCP)的活性,而
另外两种稳定剂(Au-TCOOH、Au-TOH)包覆的纳米
颗粒由于缺乏和CCP之间的作用力,不能明显抑制
其活性。
2 结构相似性
除了作用力之间的相似之外,纳米颗粒和蛋白
质纳米颗粒在结构上也非常相似,纳米颗粒甚至可
以在生命体系中起到类似蛋白质的作用。
如前所述,蛋白质的特点之一是动态的构型变
化,日本Aida等受此启发,在蛋白质结构中内含适当
尺寸的CdS纳米颗粒,并且在Mg2+离子和ATP的辅助
下成功实现了客体(CdS纳米颗粒)的释放(图8)[21]。而美
国的McMillan等[22]利用自组装的蛋白质结构为模板,
限制性的合成了规整的纳米颗粒阵列,图9为自组装
蛋白质模板结构示意图和合成的纳米颗粒阵列的TEM
表征结果。由此可见其结构和尺寸上的相似性。
另外,上文提到的纳米颗粒Au-TTMA能够干
扰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表现为能够抑
制细胞色素 C过氧化酶(CCP)的活性,表明纳米颗
粒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用于生命体系,并且可能和
蛋白质起类似的作用。
浙江大学的Tang教授等制备了一系列尺寸的羟
基磷灰石(HAP)纳米颗粒(直径分别为20±5, 40±10和
80±12 nm) ,并研究了它们对两种骨细胞(间叶细
胞和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23]。他们发现和传统
的HAP相比,HAP纳米颗粒在细胞培养实验中显示
出更强的亲细胞能力,并且有利于细胞增殖和优化
生物功能。
Pengo等[24]共同研究发现,如果在金纳米结构上
绑定缩氨酸,将会导致自组装成拥有类似酶的结构和
性能的纳米颗粒,即所谓的纳米酶(Nanozymes)。
Bharail等[25]曾报道过有机修饰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
活体中能起到基因传递的作用,并预测其可能在基
因治疗方面有重大应用。
正由于这种结构上的相似性,纳米颗粒在生物
学标记和检测中也有很重要的应用,如由于纳米金
色彩鲜艳,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直径为 13 nm的金
颗粒在 520 nm处有明显的熄灭系数,是比色检测
中优良的报告系统)和强表面吸附作用,并且吸附
后不会使生物分子变性,纳米金标记技术如今已成
为现代四大标记技术之一。近几年来,量子点作为
一类新型的荧光探针,利用其与生物识别分子的结
合,也常用于成像或生物反应过程的标记[26]。其他
如纳米免疫磁性颗粒,以磁性材料(主要为 Fe3O4、
γ2Fe2O3等)为固相载体,在其表面引入活性基团(氨
基、羧基、羟基、醛基等),通过偶联反应将抗
图6 不同粒径CdTe纳米颗粒的凝胶电泳谱图及其在凝胶中的分布示意图
注:大尺寸颗粒的电泳速度明显小于小尺寸
379Nicholas A.KOTOV:纳米颗粒和蛋白质:何其相似耶?第3期
体、酶等物质结合在载体上,既保留了大分子的生
物学活性,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又可定向移动,在细
胞、蛋白质、核酸的分离、微生物检测、肿瘤诊
断、药物靶向治疗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3 自组装行为
纳米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蛋白质之间类似,
图 7
A:CCP- Cyt C联合体和 Cyt C结构示意图;B:非变性凝胶电泳(0.7%琼脂糖),上为 pH值为 7.40的 10mmol/LTris缓
冲液,下为含 300mmol/L NaCl,pH值为 7.40的 10mmol/LTris缓冲液,正极在上;C:蛋白质表面被 CCP、Cyt C以及
纳米颗粒识别的示意图;D:在 pH为 7.2的 10mmol/L的 Tris缓冲体系中,CCP(2.1 nmol/L)的活性能被纳米颗粒Au-TTMA
抑制(方块),曲线是根据希尔方程(Hill equation)拟合而成,但Au-TCOOH(圆点)和Au-TOH(三角)和CCP之间缺乏作用力,
由图可知它们对 CCP活性的抑制不明显。
380 生命科学 第20卷
导致它们拥有相似的自组装行为。蛋白质有一级结
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并可组装成各种形态
结构,而纳米颗粒也可以进行一维、二维、三维
自组装,得到纳米线(或棒、带)以及纳米片。
2005年,Moradian-Oldak教授实现了釉原蛋白
纳米球体到微米带结构的趋向超分子自组装[27](图
10)。其组装原理为溶液中引入的适量沉淀剂可以诱
导蛋白质的沉降并自组装成纳米带结构。
而早在 2002年, Kotov教授课题组在美国Sci-
ence杂志上报道了通过选择性移除CdTe纳米颗粒表
面的部分有机稳定剂(巯基乙酸),可以实现各种尺
寸的纳米颗粒一维自组装形成纳米线(图 11左)[28]。
其组装原理和蛋白质自组装类似,都是在合适的沉
淀剂的辅助下完成的,而且都是先形成纳米链的中
间态结构(图 11右),此过程的驱动力是纳米颗粒之
间强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29-31]。另外,由其共聚
焦荧光照片可知,自组装所得单根纳米线具有高的
发光亮度。
更多的研究发现,其他纳米颗粒,如 ZnSe、
CdSe[32]、ZnO[33]、PbSe[34]、Ag[35,36]等,都可以自
组装成纳米棒或纳米线等结构,说明这种一维自组
装具有普适性。
图8 蛋白质内含和释放客体CdS纳米颗粒过程示意图
图9 自组装蛋白质模板结构示意图(左)以及所获纳米颗粒阵列的TEM照片(右)
图10 釉原蛋白纳米球体分子自组装成微米带结构
381Nicholas A.KOTOV:纳米颗粒和蛋白质:何其相似耶?第3期
另外,Kotov教授研究组更深入的研究发现,
纳米颗粒不但可以一维自组装成纳米线,还可以二
维自组装成纳米片。他们在 2006年的 Science杂志
上报道:如果将表面稳定剂巯基乙酸替换成另外一
种表面活性剂二甲基胺乙硫醇,CdTe纳米颗粒在
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将发生二维自组装成纳米片(图
12)[37]。其中图A和 B分别是 CdTe纳米颗粒二维自
组装成纳米片结构的 TEM和AFM图片,A中插图
为组装机理示意图。
4 结论
总而言之,作为纳米材料最基本结构单元的纳
米颗粒,和人类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蛋
白质,尽管在内在化学组成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它们在尺寸、结构、电荷、表面化学组成、分子
间相互作用力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并因此导致两者
在很多物理和化学性质上具有惊人的一致性,某些
蛋白质,甚至可以被纳米颗粒所取代。可以说,有
蛋白质化学的地方就有纳米化学。而今科学家们正
图 11
A:CdTe纳米颗粒自组装成 CdTe纳米线结构及其中间态纳米链结构;B:TEM照片;A图中插图为纳米线的共聚焦荧光
照片;C、D 为 B 的高倍 T EM 照片
图12 CdTe纳米颗粒自组装成纳米片结构的TEM形貌照片(A)和原子力(AFM)形貌图(B)
注: 图A中插图为自组装机理模拟图
382 生命科学 第20卷
致力于多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相信蛋白质研究和
纳米颗粒研究的有机结合将为微纳米科学技术领域
开辟新的道路,并最终在人类仿生科学领域发挥重
大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h t t p : / / w w w . e y e s o p e n . c o m / d o c s / h t m l / v i d a 2 /
Ch3DDisplaySecMoleculeProteins.html [EB/OL]
[2] www.engr.uiuc.edu/shared/images/news/image96.jpg [EB/
OL]
[3] Yaroslavov AA, Sinani VA, Efimova AA, et al. What is the
effective charge of TGA-stabilized CdTe nanocolloids?J Am
Chem Soc, 2005, 127: 7322-3
[4] Wang Y, Tang ZY, Liang XT, et al. SiO2-coated CdTe
nanowires: bristled nano centipedes. Nano Lett, 2004, 4:
225-31
[5] Roman-Velazquez CE, Noguez C, Garzon IL. Circular
dichroism simulated spectra of chiral gold nanoclusters: a
dipole approximation. J Phys Chem B, 2003, 107: 12035-8
[6] Gautier C, Bürgi T. Chiral N-isobutyryl-cysteine protected
gold nanoparticles: preparation, size selection, and optical
activity in the UV-vis and infrared. J Am Chem Soc, 2006,
128: 11079-87
[7] Schaaff TG, Whetten RL. Giant gold-glutathione cluster
compounds: intense optical activity in metal-based
transitions. J Phys Chem B, 2000, 104: 2630-41
[8] Tang ZY, Wang Y, Shanbhag S, et al. Spontaneous transfor-
mation of CdTe nanoparticles into angled Te nanocrystals:
from particles and rods to checkmarks, X-marks, and qther
unusual shapes. J Am Chem Soc, 2006, 128: 6730-36
[9] Bovet N, McMillan N, Gadegaard N, et al. Supramolecular
assembly facilitating adsorbate-induced chiral electronic states
in a metal surface. J Phys Chem B, 2007, 111: 10005-11
[10] Wu Y, Xue P. Preparation of heterogeneous chiral catalys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Huagong
Jinzhan, 2006, 25: 1301-8
[11] Gautier C, Bürgi T. Chiral N-isobutyryl-cysteine protected
gold nanoparticles: preparation, size selection, and optical
activity in the UV-vis and infrared. J Am Chem Soc, 2006,
128:11079-87
[12] Bayraktar H, Ghosh PS, Rotello VM, et al. Disruption of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using nanoparticles: inhibition
of cytochrome c peroxidase. ChemComm, 2006, 13: 1390-2
[13] Joo J, Na HB, Yu T, et al. Generalized and facile synthesis
of semiconducting metal sulfide nanocrystals. J Am Chem
Soc, 2003, 125: 11100-5
[14] Mamedova NN, Kotov NA, Rogach AL, et al. Albumin-
CdTe nanoparticle bioconjugates: preparation, structure, and
interunit energy transfer with antenna effect. Nano Lett,
2001, 1: 281-6
[15] Ho P, Kuchumov A, Kotov NA. in preparation
[16] Wang S, Mamedova NN, Kotov NA, et al. Antigen/antibody
immunocomplex from CdTe nanoparticle bioconjugates. Nano
Lett, 2002, 2: 817-22
[17] Yu J, Liu H, Chen J. Selective precipitation of water-soluble
proteins using designed polyelectrolyte. Separation Sci
Technol, 2002, 37: 217-28
[18] Murray CB, Norris DJ, Bawendi MG. Synthesis and char-
acterization of nearly monodisperse CdE (E =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lites. J Am
Chem Soc, 1993, 115: 8706-15
[19] Chemseddine A, Weller H, Berichte der Bunsen-Gesellschaft,
1993, 97: 636
[20] Bayraktar H, Ghosh PS, Rotello VM, et al. Facial control of
nanoparticle binding to cytochrome c. J Am Chem Soc, 2007,
129: 27323
[21] Ishii D, Kinbara K, Ishida Y, et al. Chaperonin-mediated
stabilization and ATP-triggered release of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s. Nature, 2003, 423: 628-32
[22] McMillan RA, Howard J, Zaluzec NJ, et al. A self-assem-
bling protein template for constrained synthesis and patterning
of nanoparticle arrays.J Am Chem Soc, 2005, 127, 2800-1
[23] Cai YT, Liu YK, Yan WQ, et al. Role of hydroxyapatite
nanoparticle size in bone cell proliferation. Mater Chem,
2007, 17: 3780-7
[24] Pengo P, Baltzer L, Pasquato L, et al. Substrate modulation
of the activity of an artificial nanoesterase made of peptide-
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Angew Chem Int Ed, 2007,
46: 400-4
[25] Bharali DJ, Klejbor I, Stachowiak EK, et al. Organically
modified silica nanoparticles: a nonviral vector for in vivo
gene delivery and expression in the brai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5, 102: 11539-44
[26] Seleverstov O, Zabirnyk O, Zscharnack M, et al. Quantum
dots for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labeling. a size-de-
pendent autophagy activation. Nano Lett, 2006, 6: 2826-32
[27] Du C, Giuseppe F, Simona F, et al. Supramolecular assem-
bly of amelogenin nanospheres into birefringent
microribbons. Science, 2005, 307: 1450-4
[28] Tang ZY, Kotov NA, Giersig M. Spontaneous organization
of single CdTe nanoparticles into luminescent nanowires.
Science, 2002, 297: 237-40
[29] Sinyagin AY, Belov A, Tang Z, et al. Monte carlo computer
simulation of chain formation from nanoparticles. J Phys
Chem B, 2006, 110: 7500-7
[30] Shim M, Guyot-Sionnest P. Permanent dipole moment and
charges in colloidal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J Chem
Phys, 1999, 111: 6955
[31] Rabani E. Structure and electrostatic properties of passi-
vated CdSe nanocrystals. J Chem Phys, 2001, 115: 1493
[32] Li LS, Alivisatos AP. Origin and scaling of the permanent
dipole moment in CdSe nanorods. Phys Rev Lett, 2003, 90:
097402-5
[33] Pacholski C, Kornowski A, Weller H. Self-assembly of ZnO:
from nanodots to nanorods. Angew Chemie Int Ed, 2002,
41: 1188-91
[34] Cho KS, Talapin DV, Gaschler WL, et al. Designing PbSe
nanowires and nanorings through oriented attachment of
nanoparticles.J Am Chem Soc, 2005, 127: 7140-7
[35] Sun Y, Mayers B, Herricks T, et al. Polyol synthesis of
uniform silver nanowires: a plausible growth mechanism and
the supporting evidence. Nano Lett, 2003, 3: 955
[36] Giersig M, Pastoriza-Santos I, Liz-Marzàn LM. Evidence of
an aggregative mechanism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silver
nanowires in N,N-dimethylformamide. J Mater Chem, 2004,
14: 607-10
[37] Tang ZY, Zhang ZL, Wang Y, et al. Self-assembly of CdTe
nanocrystals into free-floating sheets. Science, 2006, 314: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