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and research advances of sepsis

内皮细胞微粒与脓毒症研究进展



全 文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第22卷 第9期
2010年9月
Vol. 22, No. 9
Sep., 2010
文章编号 :1004-0374(2010)09-0858-05
收稿日期:2010-02-03;修回日期:2010-04-21
*通讯作者:E-mail:yaoqt@medmail.com.cn; Tel:
021-64370045-666068
内皮细胞微粒与脓毒症研究进展
刘一云,刘 伟,汤耀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IC U,上海20 00 2 5)
摘 要:内皮细胞微粒是活化或凋亡的内皮细胞表面释放的直径<1µm 的小囊泡。它是反映内皮功能的
标志物。研究表明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内皮细胞微粒在炎症反应、凝血反应、血管内皮功
能等多方面能发挥有利和有害双方面的作用。脓毒症的研究进展和内皮细胞微粒密切相关。该文将就内
皮细胞微粒与脓毒症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内皮细胞微粒;脓毒症;炎症;凝血;内皮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515 文献标识码:A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and research advances of sepsis
LIU Yi-yun, LIU Wei, TANG Yao-qing*
(Surgical ICU, Affiliated Ruijin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25, China)
Abstract: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are vesicles of less than 1 µm diameter, shed from endothelial cells in response
to activation or apoptosis. They are the markers for the function of endothelium.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can exert both beneficial and detrimental effects on inflammatory responses, coagu-
lant responses and endothelial func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psis.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dvances of research of sepsis. This article is a review of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and research
advances of sepsis.
Key words: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sepsis; inflammation; coagulation;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脓毒症(sepsis)和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被认
为是发达国家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
因。血管改变,尤其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和功能障
碍是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血管
内皮(endothelium)不仅是血液和组织之间的屏障,
而且在炎症和凝血等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严重感
染时,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表达多种
炎症介质和凝血因子,参与全身炎症反应和凝血反
应的过度激活,从而导致脓毒症的恶化。
内皮细胞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EMPs)是活化或凋亡的内皮细胞表面释放的小囊泡。
E M P s 作为反映内皮细胞功能的新标志物,在炎
症、凝血及调节血管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内皮细胞微粒与脓毒症研究进展做一简要
综述。
1 EMPs 的生物学特性
1.1 EMPs 的理化特性
微粒(microparticles,MPs)是细胞在激活、损
伤或凋亡状态下从质膜释放的直径<1 µm的微小囊
泡状物质[1]。几乎所有种类细胞都能产生MPs,常
见的有血小板、白细胞和内皮细胞来源的 M P s 。
1967年Wolf [2]在人血浆中发现一种具有促凝活性的来
源于血小板胞膜的物质,将其命名为“platelet dust”,
这是关于MPs的首次报道。1990年,Hamilton等[3]
将补体蛋白C5b-9和钙离子载体A23187作用于人脐
859第9期 刘一云,等:内皮细胞微粒与脓毒症研究进展
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后首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出
一 种 < 1 µm 的微粒,将其命名为 EMPs。1999 年
Combes 等[4 ]首先描述了HUVEC 经 TNF-α刺激后会
生成 E M P s。
EMPs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而EMPs 内
可能含有少量细胞质和细胞核成分。
EMPs 膜是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其成分主要包
括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和鞘
磷脂。EMPs 的形成过程决定了其膜表面暴露的是
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乙醇胺等负电荷磷脂。丰富
的磷脂酰丝氨酸(PSer)提供了大量的结合位点,能
够结合凝血因子 II、Va、Xa 等,与 EMPs 表达的
组织因子(TF)共同作用,使 EMPs 具有促凝活性。
内皮细胞刺激物的不同会使磷脂的组成类型有所不
同。Huber 等[5]报道氧化应激刺激EC 产生的EMPs
中包含氧化磷脂,而钙离子载体刺激的则没有。
EMPs 表面表达多种内皮细胞膜表面的蛋白抗
原,包括成熟内皮细胞表达的特异性黏附分子,比
如ICAM-1 (CD54)、E-selectin (CD62E)、P-selectin
(CD62P)、PECAM (CD31)、VE-cadherin (CD144)
等,以及其他特异性抗原,比如endoglin (CD105)、
S-endo1 (CD146)等[6],同时EMP 也会结合von
Willebrand因子(vWF)[7]。不同EMPs所表达的膜抗
原会因其产生原因的不同(活化或凋亡)而有所不同[8]。
例如,细胞凋亡释放的EMPs 表面高表达能与PSer
结合的 Ann e x i n V 以及 E C 结构性标志物,如
PECAM;相反地,TNF -α刺激细胞活化后产生的
EMPs表面高表达EC可诱导标志物,如E-selectin[8]。
1.2 EMPs 的合成、释放及调节因素
能刺激 EC 产生 EMPs 的物质和因素包括两大
类:一类导致 EC 活化并产生 EMP s,包括促炎症
介质(内毒素、TNF -α、L-1 β、C 反应蛋白、补
体蛋白C5b-9)、促凝物质(凝血酶、纤溶酶原激活
物抑制物1、活化人蛋白C)、氧代谢产物和血流剪
切力[6],以及钙离子载体A23187[3]等;另一类导致
EC 凋亡并产生 EMP s,这类物质主要抑制细胞分
裂,包括星形孢菌素、丝裂霉素和喜树碱[9 ]等。
EMPs 形成的相关研究表明其形成机制较为复
杂,可能涉及多条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且不同刺
激下EMPs的产生机制都有所不同。目前对EMPs释
放机制的认识来自于对血小板微粒的体外研究[1,10,11 ] :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的磷脂分布具有特征性,即磷脂
酰胆碱和鞘磷脂位于外层,而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
酰丝氨酸位于内层。这种静息状态下磷脂分布的不
对称性是由氨基磷脂转移酶(flippase)、ATP依赖性
氨基磷脂特异性移位酶(floppase)和磷脂爬行酶
(scramblase)的跨膜平衡来维持的。前两种酶为ATP
依赖,后一种酶为钙离子依赖。细胞活化或凋亡都
与内质网迅速释放钙离子有关,细胞内钙含量的突
然升高导致磷脂爬行酶的活性升高,改变跨膜稳
态,使PSer 外化,造成细胞膜磷脂分布的不对称
性消失,细胞膜出芽形成小囊泡。细胞活化时,钙
含量的升高同时激活细胞内包括钙蛋白酶(calpain)在
内的多种酶,导致细胞骨架的分裂,也引起 M P s
的出泡、脱落。细胞凋亡时,M P s 的释放与质膜
成泡这一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特征有关。Rho 相关激
酶I (ROCK-I)是一种Rho GTP 酶的效应器,它在
质膜成泡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的激活使细
胞骨架收缩,导致MPs 的出泡。此外,Sapet 等[12]
研究发现凝血酶诱导内皮细胞产生 E M P s 是通过
ROCK-II 途径,并且不发生细胞凋亡。
2 EMPs 的检测
EMPs定量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内皮功能紊乱的
的指标,而定性分析结果可作为鉴别内皮发生活化
或凋亡的依据。EMPs 表面表达的多种特异性标志
物提供了检测其存在的有效依据,而测定其蛋白质
和脂质成分则有助于了解导致其产生的刺激物成分
及其可能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传统的流式细胞术(FACS)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的对EMPs 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检测方法。该方
法能分析EMPs 的总量、大小和特性,但对直径较
小(<0.3µm)EMPs 的检测有一定的限制性。针对
EMPs表达的特异性蛋白分子使用相应抗体有助于鉴
别其相关刺激因子。由于 E M P s 外膜所含的丰富
PSer能与Annexin V特异性结合而被普遍用于血液或
组织中EMPs 的定量分析。但是,Annexin V 对于
EMPs 既缺乏特异性,又缺乏敏感性,并且实验表
明只有一部分EMPs 能与Annexin V 结合。活化内
皮细胞释放的EMPs中极少数可与Annexin V 结合,
与E-selectin抗体结合者的数量是与Annexin V结合
者的 35 倍;而凋亡内皮细胞释放的 EMPs 虽然与
Annexin V 结合者相对较多,但也只有与PECAM 抗
体结合者数量的一半[7]。另一种检测方法是固相捕
获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该方法也能对 EMPs 进行
定量定性分析,但Annexin V 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
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由于存在以上的不足,至今
仍没有检测 EMPs 的标准方法。
860 生命科学 第22卷
由于EMPs 形成机制的复杂性,用普通研究手
段逐个分析势必事倍功半,而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
对EC 及 EMPs 所有蛋白质的表达变化进行比较和筛
选,对研究 EMPs 的组成及形成机制是一种可靠而
有效的方法。
3 EMPs 与脓毒症
EMPs 在炎症反应、凝血反应、血管内皮功能
的改变及血管生成等多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
用。EMPs 在生理状态下即表达,在病理状态下数
量明显增加。生理状态的内皮活化是局限的、轻度
的、可逆的,所以循环中被检测出的 EMPs 含量很
低[13,14]。循环中低浓度的EMPs可以起到保护性的促
凝作用,其机制是EMPs 所表达的vWF 增强了血小
板凝块的稳定性[15],与其表面表达的抗血栓蛋白保
持平衡状态[16]。
许多疾病尤其与内皮功能障碍有关者中都已证
实存在 E M P s 水平的升高,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
糖尿病等等,所以EMPs 被认为可作为评价内皮功
能障碍的标志物。在与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的脓
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同样涉及了 EMPs 的作用。
然而,对于 EMPs 水平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前仍没有统一的定论。古秀雯等[17]对脓毒症患者
血中EMPs 水平变化进行的研究表明,EMPs 水平与
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且反映了体内促炎物质
的水平;而Soriano等[18]认为严重脓毒症时EMPs水
平与脏器功能衰竭程度及死亡率呈负相关。关于
EMPs在脓毒症时所起的作用及机制目前并无明确报
道。作者将通过已知的 EMPs 作用对 EMPs 在脓毒
症进展过程中可能起的作用及机制进行阐述。
脓毒症是指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几乎脓毒症的所有环节都有血管内皮细胞的参与,
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反映了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已
知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如感染因素
(内毒素等)、炎症介质(TNF-α等)都能引起内皮细
胞的活化或凋亡,从而产生 EMPs。EMPs 则可能
通过以下几方面对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
3.1 促炎作用
首先,EMPs 表达ICAM-1、E-selectin、P-
selectin、PECAM、VE-cadherin 等多种黏附分子,
使其可能通过黏附作用促进白细胞的渗出使其聚集
至炎症部位发挥促炎作用,同时加重内皮损伤。
Ogura等[19]从实验中得出严重SIRS患者血液中内皮
细胞被活化后产生EMPs 增加,EMPs 与白细胞的结
合增加,并且EMPs可能与内皮损伤有关。Jy等[20]
通过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研究发现,EMP 通过其表
达的ICAM-1 结合并活化单核细胞,以此增加单核
细胞穿越内皮的迁移活动,促进炎症的进展。
其次,EMPs 可能通过介导炎性细胞的相互作
用从而促进炎症反应。Huber 等[20]发现氧化应激刺
激内皮细胞产生的EMPs 所含的氧化磷脂能诱导内
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发生相互作用,而在慢性炎症反
应中起重要作用。
另外,EM Ps 能够促进某些炎性细胞的成熟,
使其释放炎症介质,这也是其促进炎症反应的可能
途径之一。Angelot等[21]发现EMPs诱导的浆细胞树
突状细胞的成熟与炎症反应存在潜在的关联。
3.2 促凝作用
首先,EMPs 所表达的TF 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
启动因子。同时,E M P s 含有丰富的磷脂酰丝氨
酸,PSer 有能与凝血因子结合的位点,从而提供
了凝血酶原复合物接触反应的表面[22]。EMPs 一方
面激活血小板、白细胞和更多的内皮细胞,使它们
发挥促凝作用;另一方面其表面表达的 TF 又直接
参与了促凝的过程[23,24]。Combes等[4]发现TNF-α刺
激体外培养HUVEC 导致表达TF 的 EMPs 释放增加,
而这种效应在缺乏凝血因子VII的血浆中没有发现,
证实EMPs的促凝活性是依赖凝血因子VII/TF途径的。
其次,E M P s 可结合 v W F,后者可通过促使
EMPs 与血小板结合而引起血小板聚集,并能增强
血小板凝块的稳定性,从而促进凝血,而此时
EM P s 结合的往往是超大 vW F 多聚体[15 ]。同时,
EMPs表面表达的ICAM-1、E-selectin、P-selectin、
PECAM 等黏附分子也可巩固EMPs 与血小板的结合。
另外,EMPs也能与其他细胞结合而改变其促凝
活性。Sabatier等[25]的实验表明EMPs与单核THP-1
细胞相互作用后产生 T F 介导的促凝活性,同时
EMPs 的这种作用部分依赖于其表达的 ICAM-1 与
THP-1 细胞上的 β2- 整合素的相互作用。
需着重指出的是,在强调EMPs 促炎和促凝作
用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 EMPs 同样具有抗炎和抗凝
作用,这其中大部分研究都与活化蛋白 C(APC)密
切相关。Liaw等[26]发现暴露在APC中的内皮细胞能
释放结合有内皮蛋白C 受体(EPCR)的 EMP,APC 与
完整的EPCR 结合后保有能减少凝血酶生成的抗凝
活性,相反地,APC 与通过金属蛋白酶的作用从内
861第9期 刘一云,等:内皮细胞微粒与脓毒症研究进展
皮细胞膜上裂解的可溶性 EPCR 结合则会抑制 APC
的抗凝活性。Pérez-Casal等[16]同样对APC刺激生成
的含有 EPCR 的 EMPs 进行研究,发现其同时具有
抗凝和抗炎特性。作者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将对脓毒
症的治疗产生积极意义。
3.3 血管舒缩功能
内皮细胞能产生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的血管活性
物质,包括血管扩张剂如 N O 、前列环素等,以
及血管收缩剂,如内皮素、血栓素A2、PAF 等[27]。
脓毒症时,NO 是导致血管扩张引起血流动力学改
变的重要因素。炎症介质可刺激细胞合成释放
NO,NF-κB 途径被激活后表达可诱导NOS (iNOS)
也可促进 NO 生成[28 ]。
EMPs同时作用于内皮细胞[29]和平滑肌细胞[30],
从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生成[31],此过程同样
主要涉及了 NO 的作用,但相关报道结果的差异性
很大。通过对冠状动脉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和先兆
子痫患者的研究证实了EMPs 能特异性抑制内皮NO
途径使血管收缩增强,而在健康志愿者中无此效
应[32,33]。而Tesse等[30]报道MP能通过激活NF-κB而
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细胞,导致iNOS 和 COX-2 表达
增强,以及继发的 NO 和前列环素产物增多,最后
使血管呈现低反应性[30]。上述报道可能说明EMPs
对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起的效应是不同的。
3.4 内皮屏障功能
E M P s 能通过促炎和促凝作用导致局部缺血、
内皮渗透性增加从而破坏内皮屏障,也能直接导致
内皮功能障碍。实验表明 EMPs 能减少内皮细胞产
生 NO 以及乙酰胆碱诱导的血管扩张,并刺激过氧
化物产生的增加[31,34],从而认为EMPs 能通过减少
NO 释放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另外,EMP s 也可能
具有保护内皮屏障的作用。Jy等[35]研究发现内皮细
胞可能通过释放EMPs 去除某些促凋亡因子来逆转
凋亡程序从而保护内皮细胞。
根据Bone[36]提出的促抗炎反应失衡假说,现已
认识到脓毒症是致病因素导致的机体炎症反应和抗
炎反应的失衡。早期以炎症介质的释放为主。一般
来说,早期的炎症反应是利大于弊的。如病情得不
到及时控制,就会出现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甚
至混合性抗炎反应综合征。前者导致免疫麻痹,后
者导致免疫紊乱。这时病情危重,死亡率会显著增
加。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前文提及的Soriano
等 [18]关于严重脓毒症时EMPs水平与脏器功能衰竭
程度及死亡率呈负相关的研究结果——炎症反应的
减弱及抗炎反应的增强引起免疫麻痹或紊乱,导致
EMPs 水平降低的情况下死亡率反而升高。这一结
论也证明了早期增强的炎症反应与生存率的改善是相
关的[19]。所以,我们认为不能简单的把EMPs 水平
作为评价脓毒症严重程度的指标,应根据病情的实
际进程作出相应的判断。
4 结语
近年来对EMPs 的研究开展的愈来愈广泛和深
入,但依然存在许多未知的问题。如何真正有效的
把EMPs 运用到临床疾病尤其是脓毒症的诊断、治
疗和判断预后中去将是今后研究的重要目标。
[参 考 文 献]
[1] Hugel B, Martínez MC, Kunzelmann C, et al. Membrane
microparticles: two sides of the coin. Physiology (Bethesda),
2005, 20: 22-7
[2] Wolf P.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platelet products in
human plasma. Br J Haematol, 1967, 13(3): 269-88
[3] Hamilton KK, Hattori R, Esmon CT, et al. Complement
proteins C5b-9 induce vesiculation of the endothelial plasma
membrane and expose catalytic surface for assembly of the
prothrombinase enzyme complex. J Biol Chem, 1990, 265
(7): 3809-14
[4] Combes V, Simon AC, Grau GE, et al. In vitro generation of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and possible prothrombotic ac-
tivity in patients with lupus anticoagulant. J Clin Invest,
1999, 104(1): 93-102
[5] Huber J, Vales A, Mitulovic G, et al. Oxidized membrane
vesicles and blebs from apoptotic cells contain biologically
active oxidized phospholipids that induce monocyte-endot-
helial interactions.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2, 22
(1): 101-7
[6] Chironi GN, Boulanger CM, Simon A, et al.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in diseases. Cell Tissue Res, 2009, 335(1):
143-51
[7] Horstman LL, Jy W, Jimenez JJ, et al.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as markers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Front
Biosci, 2004, 9: 1118-35
[8] Jimenez JJ, Jy W, Mauro LM, et al. Endothelial cells release
phenotypically and quantitatively distinct microparticles in
activation and apoptosis. Thromb Res, 2003, 109(4): 175-80
[9] Simak J, Holada K, Vostal JG. Release of annexin V-binding
membrane microparticles from culture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after treatment with camptothecin. BMC
Cell Biol, 2002, 3: 11
[10] VanWijk MJ, VanBavel E, Sturk A, et al. Microparticl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ardiovasc Res, 2003, 59(2): 277-87
[11] Piccin A, Murphy WG, Smith OP. Circulating microparticles:
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Blood Rev, 2007,
21(3): 157-71
[12] Sapet C, Simoncini S, Loriod B, et al. Thrombin-induced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 generation: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862 生命科学 第22卷
pathway involving ROCK-II activation by caspase-2. Blood,
2006, 108(6):1868-76
[13] Berckmans RJ, Nieuwlands R, Boing AN, et al. Cell-derived
microparticles circulate in healthy humans and support low
grade thrombin generation. Thromb Haemost, 2001, 85(4):
639-46
[14] Leroyer AS, Isobe H, Leseche G, et al. Cellular origins and
thrombogenic activity of microparticles isolated from hu-
man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J Am Coll Cardiol, 2007, 49
(7): 772-7
[15] Jy W, Jimenez JJ, Mauro LM, et al.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induce forma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es via a
von Willebrand factor/ristocetin dependent pathway, ren-
dering them resistant to dissociation. J Thromb Haemost,
2005, 3(6): 1301-8
[16] Pérez-Casal M, Downey C, Fukudome K, et al. Activated
protein C induces the release of microparticle-associated
endothelial protein C receptor. Blood, 2005, 105(4): 1515-
22
[17] 古秀雯, 刘伟, 毛恩强, 等. 脓毒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细
胞标记物检测.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9, 21(1): 32-5
[18] Soriano AO, Jy W, Chirinos JA, et al. Levels of endothelial
and platelet microparticl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leu-
kocytes negatively correlate with organ dysfunction and
predict mortality in severe sepsis. Crit Care Med, 2005, 33
(11): 2540-6
[19] Ogura H, Tanaka H, Koh T, et al. Enhanced production of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with increased binding to leuko-
cyte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
sponse syndrome. J Trauma, 2004, 56(4): 823-30
[20] Jy W, Minagar A, Jimenez JJ, et al.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EMPs) bind and activate monocytes: elevated EMPs-mono-
cyte conjugates in multiple sclerosis. Front Biosci, 2004, 9:
3137-44
[21] Angelot F, Seillès E, Biichlé S, et al. Endothelial cell-derived
microparticles induce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maturation:
potential implications in inflammatory diseases.
Haematologica, 2009, 94(11): 1502-12
[22] Chou J, Mackman N, Merrill-Skoloff G, et al. Hematopoi-
etic cell-derived microparticle tissue factor contributes to
fibrin formation during thrombus propagation. Blood, 2004,
104(10): 3190-7
[23] Pericleous C, Giles I, Rahman A. Are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potential markers of vascular dysfunction in
the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Lupus, 2009, 18(8): 671-5
[24] Butenas S, Orfeo T, Mann KG. Tissue factor in coagulation:
Which? Where? When?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9,
29(12): 1989-96
[25] Sabatier F, Roux V, Anfosso F, et al. Interaction of endothe-
lial microparticles with monocytic cells in vitro induces tissue
factor-dependent procoagulant activity. Blood, 2002, 99(11):
3962-70
[26] Liaw PC, Neuenschwander PF, Smirnov MD, et al. Mecha-
nisms by which soluble endothelial cell protein C receptor
modulates protein C and activated protein C function. J Biol
Chem, 2000, 275(8): 5447-52
[27] Wanecek M, Weitzberg E, Rudehill A, et al. The endothelin
system in septic and endotoxin shock. Eur J Pharmacol,
2000, 407(1-2): 1-15
[28] Peters K, Unger RE, Brunner J, et al. Molecular basis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sepsis. Cardiovasc Res, 2003, 60
(1): 49-57
[29] Martínez MC, Tesse A, Zobairi F, et al. Shed membrane
microparticles from circulating and vascular cells in regulat-
ing vascular function.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5, 288(3): H1004-9
[30] Tesse A, Martinez MC, Hugel B, et al. Upregulation of
proinflammatory proteins through NF-kB pathway by shed
membrane microparticles results in vascular hyporeactivity.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5, 25(12): 2522-7
[31] Kim HK, Song KS, Chung JH, et al. Platelet microparticles
induce angiogenesis in vitro. Br J Haematol, 2004, 124(3):
376-84
[32] Amabile N, Guérin AP, Leroyer A, et al. Circulating endot-
helial microparticles are associated with vascular dysfunc-
tion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failure. J Am Soc Nephrol,
2005, 16(11): 3381-8
[33] VanWijk MJ, Nieuwland R, Boer K, et al. Microparticle
subpopulations are increased in preeclampsia, possible in-
volvement in vascular dysfunction? Am J Obstet Gynecol,
2002, 187(2): 450-6
[34] Brodsky SV, Zhang F, Nasjletti A, et al. Endothelium-de-
rived microparticles impai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vitro.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4, 286(5): H1910-5
[35] Jy W, Jimenez JJ, Mauro LM, et al. Agonist-induced cap-
ping of adhesion proteins and microparticle shedding in cul-
tures of human re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Endothelium, 2002, 9(3): 179-89
[36] Bone RC. Toward a theory regarding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what we do
and do not know about cytokine regulation. Crit Care Med,
1996, 24(1): 1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