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immobilization of klebsiella and its growth in microcapsule

克雷伯氏杆菌的固定化及其在微胶囊中生长状况的研究



全 文 :克雷伯氏杆菌的固定化及其在微胶囊中
生长状况的研究
张 杰,李晓晖,张代佳,孙 磊,修志龙!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系,大连 !!"#$%)
摘 要:采用注滴法制备载克雷伯氏杆菌的海藻酸盐微胶囊,对微胶囊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克
雷伯氏杆菌微囊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控制海藻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凝胶反应 % )以及菌体与海藻酸钠溶液体积比为 ! * +#,所制备的微胶囊及微囊内菌体的生长效果最好。还初步探
讨了壳聚糖对海藻酸盐微胶囊的影响,发现微胶囊表面复合一层壳聚糖半透膜,可以提高微胶囊的强度,但弹性有
所降低。另外进行了微胶囊中克雷伯氏菌代谢途径的探索。
关键词:克雷伯氏菌;海藻酸盐微胶囊;注滴法;壳聚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 +"/-($##()#+ 0 ##(- 0 #"
!"#$% &’ ())&*(+(,-"(&’ &. !"#$%&#""’ -’$ ("/ 01&2"3 (’ )(41&4-5/#+6
12.34 567,89 :6;<=)>6,12.34 ?;6=@6;,AB3 876 ,:9B 1)6=C(?7F;GHI7DH ?;C6;D BD6Q7GL6HO 7*/"1-4":.CE6D;H7 S6MGC7 T6H) !"#$%&#""’ T;L FG7F;G7N UO NG6FF6DE I7H)7DM7 L
MC;H6MC7L T6H) H)7 U7LH F7GJLI ;CE6D;H7 LH6H6E7C;H6H6I7 T;L ! * +# V YGJ;M7 L>CL,7JJ7MHL C7L T;L N6LM>LL7N V .JH7G L>GJ;M7 M<;H7N T6H) M)6HL7I6F7GI7;UC7 I7IUG;D7,H)7 6DH7DL6C7L 6DMG7;L7N U>H JC7Z6U6C6HO N7MG7;L7N V Y6D;CCO,H)7 F;H)=
T;O C7L T;L N6LM>LL7N V
86% 2&1$/:!"#$%&#""’ +,#-./,&’#;;CE6D;H7;I6MGC7;NG6FF6DE;M)6H目前,研究固定化酶和细胞的壁材分为合成的
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和天然的大分子物质[!]。其
中,海藻酸钠(.84)由于其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完成
包被过程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包埋壁材[$]。海藻
酸盐分子是由!01=甘露糖醛酸(S;DD>G称 S)和"02=古洛糖醛酸(4>C>G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一类线形无分枝的链
状阴离子聚合物[+,%]。这两种结构单元与二价阳离
子间发生交换反应,形成了典型的“7EE=U构[(]。
!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张杰(![/[=),女,博士生,主要从事生物转化与分离方面的研究。
联系人:修志龙,R7C \ Y;Z:#%!!=-%/#"+"[,P=I;6C:WCZ6>] I;6C ’ NCFHH ’ CD ’ MD
.>E V $##(
·(-·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X)6D7L7 5<>GD;C 第 + 卷第 + 期
$##( 年 - 月
万方数据
克雷伯杆菌( !"#$%&#""’ ()#*+,)&’#)是一种兼性
的厌氧菌,它可以在厌氧[!]或微氧["]条件下将甘油
转化为 #,$%丙二醇(#,$%&’),在好氧情况下积累中
间产物 $%羟基丙醛($%(&))[*],又能在微氧条件下
利用葡萄糖生产 +,$%丁二醇(+,$%,’)[-]。这些产物
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生物法生产的特点是以“绿
色”为特征:资源可再生、生产清洁、环境污染非常
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前工业生物技
术研究的热点[#.]。但到目前为止,尚未看到关于固
定化克雷伯杆菌生产上述化工原料的文献报道。这
可能与这些产物的形成是生长偶联型的特征有关,
细胞在微胶囊中生长空间有限,最终导致微胶囊破
裂,不利于产物积累或微胶囊循环利用。早在 #-*$
年,/01212345等人[##]在甘油中添加盐酸氨基脲,实现
了 $%羟基丙醛的胞外积累,并保持此过程中细胞浓
度变化不大。这表明了在细胞催化甘油的过程中,
细胞代谢中的一些酶(如甘油脱水酶等)活性可保持
较高,甘油尽可能用于 $%(&) 的转化,而生物量的
生成却得到抑制。因此,本文以海藻酸钙微胶囊包
埋克雷伯杆菌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微胶囊的制备条
件以及细胞在微胶囊中的生长情况。并对克雷伯杆
菌在微胶囊中的代谢情况进行了初步探索,试图尽
量少地生成生物量,减少菌体生长导致的部分微胶
囊胀破、菌体泄漏,为发酵实验后的菌体分离、循环
利用提供前提条件。
! 实验部分
# 6#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 6# 实验材料
克雷伯杆菌 ’/7+.+!,购自德国菌种和细胞收
集中心(’/78);海藻酸钠,北京市旭东化工厂,化学
纯;结晶氯化钙,天津市塘沽邓中化工厂,分析纯;氢
氧化钠,沈阳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化玻公司,分析纯;
高碘酸钠,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分析
纯;乙二醇,公主岭市化学试剂厂,分析纯;壳聚糖,
浙江玉环海洋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分析纯。
# 6# 6+ 实验仪器
"+#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9%$ 恒流泵,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 磁力恒温
搅拌器,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 气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公司。
# 6+ 实验方法
# 6+ 6# 原料液的配制
> 6 海藻酸钠()9;)溶液配制:按质量体积比,将
一定量的 )9; 和克雷伯杆菌溶解于 =. ?9 无菌的
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 6 氯化钙(<><0+)溶液配制:将一定量的 <><0+
溶解于无菌的去离子水中。
# 6+ 6+ 微胶囊的制备
通过蠕动泵,将克雷伯杆菌和 )9; 的混合液经
由一定孔径的针头滴入 <><0+溶液中发生凝胶化反
应,形成载克雷伯杆菌的微胶囊。
# 6+ 6$ 载克雷伯氏杆菌的微胶囊的培养
将载克雷伯杆菌的微胶囊置于一定量的种子培
养基中,在 $! 6: A,#$. 5 B ?12 下培养。隔时取样,测
定发酵液的 -. 值和甘油含量。
# 6+ 6= 海藻酸钠 C 壳聚糖 C 海藻酸钠()<))微胶
囊的制备
将海藻酸钙微胶囊置于壳聚糖溶液中,反应
#: ?12,制得 )<)微胶囊。
# 6+ 6: 生物量 -. 值的测定[#+]
# 6+ 6! 甘油含量的测定[#+]
" 结果与讨论
+ 6# 制备条件的优化
+ 6# 6# 海藻酸钠质量分数的确定
实验中仅改变 )9; 的质量分数。实验结果表
明,当 )9;质量分数在 # 6:D以下,微胶囊成球性较
差。随 )9;质量分数的增加,微胶囊直径从 # 6* ??
增加到 + 6.: ??。同时,随 )9;质量分数增大,所制
得的微胶囊内部环境越接近固态环境,微胶囊的弹
性较差。故选 )9;质量分数为 +D(图 #)。
图 # 微胶囊平均粒径与海藻酸钠质量分数的关系
E13 6# FG4 >H45>34 I1>?4J45 H45KLK JG4 MN2M42J5>J1N2 NO >0312>J4
+..: 年 * 月 张 杰等:克雷伯氏杆菌的固定化及其在微胶囊中生长状况的研究 ·:-·
万方数据
! "# "! 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的确定
$%$&!溶液质量分数的改变对微胶囊的粒径影
响很小。当 $%$&!溶液质量分数小于 ’(时,微胶囊
较软、强度较差;大于 )(时,微胶囊有部分聚积。
故选 $%$&!质量分数为 * ")(。
! "! 制备条件对菌体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通过实验考察了制备条件对菌体固定化效果的
影响,选出最适合菌体生长的微胶囊微环境。
! "! "# 海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对菌体固定化效果
的影响
实验中保持 $%$&!质量分数为 *")(,凝胶反应时
间(* +),加菌量与 ,-.溶液体积比(# / ’0)不变,仅改
变 ,-.溶液的质量分数,制备载克雷伯杆菌的微胶
囊,发酵液中的 !" 值和甘油的变化如图 !,’ 所示。
由不同质量分数的 ,-. 制得的微胶囊均可使 !" 值
增长变缓,甘油含量在 1 + 之后才开始明显下降,后
面的实验中甘油含量均有相同的下降趋势。考察结
果表明前1 +,菌体是在微胶囊中生长,外部溶液中的
!" 值几乎检测不到;但培养基中甘油由于浓差驱动
逐渐进入微胶囊中;1 + 之后,微囊内菌体快速增长,
部分微胶囊破碎,导致菌体泄漏,此时发酵液中可以
检测到 !" 值的增加以及甘油的下降;随着培养时间
的延长,破碎的微胶囊增多,根据图中曲线计算得到,
在培养末期(#1 +),微胶囊中仍截留了 )0(的菌体。
当 ,-. 质量分数为 ! ")(时,!" 值稍高,甘油
消耗速率也变快。这是由于当 ,-. 质量分数增加
时,溶液粘度也增大,与 $%! 2 形成交联的海藻酸盐
微胶囊的孔径增大,强度降低,表面光滑度变差,因
此,菌体生长较迅速并渗透到发酵液中,随之甘油消
耗相对较快。
—!—345674&;—"—# 8)(;—#—!(;—$—! 8)(
图 ! 不同海藻酸钠质量分数时发酵液 !" 值随时间的变化
9:; "! $+%5;<= 4> !" ?%&@< 4> 3@&6@7< A746+ ?<7=@= ><7B<56%6:45
6:B< C:6+ D:>><7<56 3453<567%6:45 4> %&;:5%6<
—!—345674&;—"—# 8)(;—#—!(;—$—! 8)(
图 ’ 不同海藻酸钠质量分数时发酵液中残余甘油浓度随
时间的变化
9:; "’ $+%5;<= 4> 7<=:D@%& ;&E3<74& 3453<567%6:45 :5 3@&6@7< A746+
?<7=@= ><7B<56%6:45 6:B< C:6+ D:>><7<56 3453<567%6:45 4> %&;:F
5%6<
! "! "! 包埋的菌体量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345674&;—"—# / G0;—#—# / ’0;—$—# / #0
图 * 不同菌体与海藻酸钠溶液体积比下发酵液 !" 值随时
间的变化
9:; "* $+%5;<= 4> !" ?%&@< :5 3@&6@7< A746+ ?<7=@= ><7B<56%6:45
6:B< C:6+ D:>><7<56 ?4&@B< 7%6:4 4> A%36<7: 64 %&;:5%6< =4&@F
6:45
—!—345674&;—"—# / G0;—#—# / ’0;—$—# / #0
图 ) 不同菌体与海藻酸钠溶液体积比下发酵液中甘油浓
度随时间的变化
9:; ") $+%5;<= 4> 7<=:D@%& ;&E3<74& 3453<567%6:45 :5 3@&6@7< A746+
?<7=@= ><7B<56%6:45 6:B< C:6+ D:>><7<56 ?4&@B< 7%6:4 4> A%3F
6<7: 64 %&;:5%6< =4&@6:45
·G0· 生物加工过程 第 ’ 卷第 ’ 期
万方数据
实验条件同上,仅改变所包埋的克雷伯杆菌含量(即
改变菌体与 !"#溶液的体积比)。由图 $,% 看出甘
油的消耗速率随微胶囊中菌体含量的降低而变缓。
体积比为 & ’ () 的甘油消耗速率明显滞后,但各组甘
油的最终值相近。当菌量与 !"# 溶液体积比为 & ’
*) 和 & ’ &) 的微胶囊,发酵到在 &+ , 后,发酵液中几
乎没有甘油,但微囊中菌体缺少碳源,限制了菌体的
生长。
+ -+ -* 凝胶反应时间对菌体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仅改变凝胶反应时间,制备载克雷伯杆菌的微
胶囊,实验结果见图 (、.、/、0。当凝胶反应为 +、* ,
—!—1234526;—"—& ,;—#—+ ,
图 ( 发酵液 !" 值随凝胶反应时间变化曲线
789 -( :,;39<= 2> !" ?;6@< 2> 1@64@5< A524, ?<5=@= ><5B<34;4823
48B< C84, B81521;D=@6<= 9<6;4839 >25 & , ;3E + ,
—!—1234526;—"—* ,;—#—$ ,;—$—( ,
图 . 发酵液 !" 值随凝胶反应时间变化曲线
789 -. :,;39<= 2> !" ?;6@< 2> 1@64@5< A524, ?<5=@= ><5B<34;4823
48B< C84, B81521;D=36<= 9<6;4839 >25 *、$ , ;3E ( ,
—!—1234526;—"—& ,;—#—+ ,
图 / 发酵液残余甘油质量浓度随凝胶反应时间变化曲线
789 -/ :,;39<= 2> 5<=8E@;6 96F1<526 1231<345;4823 2> 1@64@5< A524,
?<5=@= ><5B<34;4823 48B< 9<6;4839 >25 & , ;3E + ,
—!—1234526;—"—* ,;—#—$ ,;—$—( ,
图 0 发酵液残余甘油质量浓度随凝胶反应时间变化曲线
789 -0 :,;39<= 2> 5<=8E@;6 96F1<526 1231<345;4823 2> 1@64@5< A524,
?<5=@= ><5B<34;4823 48B< C84, B81521;D=@6<= 9<6;4839 >25 *、$
, ;3E ( ,
时,发酵液中 !" 值增长接近于直线;这表明,凝胶
反应为 +、* ,,菌体在培养初期就有少量渗透出微胶
囊;而凝胶反应时间分别为 &、$ 和 ( , 时,由于微胶
囊表层孔隙率适中,菌体无法渗透出微胶囊,直到
( G / ,,部分微胶囊被胀破,致使发酵液中 !" 值快
速增长,但最终仍分别有 (%H、%)H和 $)H的菌体
被固定在微胶囊中。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得到,+H 的 !"# 溶液、
$ -%H的 :;:6+溶液、凝胶反应 $ ,、加菌量与 !"# 溶
液体积比 & ’ *) 时,制备的微胶囊中的菌体生长情况
最为理想,提供的微环境相对较稳定,减缓了菌体向
微胶囊外的扩散,在发酵末期,有 %)H的菌体被固
定在微胶囊中。
+ -* !:!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菌体固定化的影响
—!—1234526;—"—DI $;—#—DI %;—$—DI (
图 &) 表面附加不同 DI值的壳聚糖后,发酵液中 !" 值随
时间变化曲线
789 -&) J,< 1,;39< 2> !" ?;6@< 83 1@64@5< A524, ?<5=@= ><5B<34;K
4823 48B< ;>4<5 1,842=;3 ;E,<5839 42 B81521;D=@6<= ;4 E8>><5K
<34 DI ?;6@<
由图 &) 可见用不同 DI值的壳聚糖包覆的微胶
囊在发酵液中的 !" 值增长曲线相差不大。虽然与
悬浮培养相比 !" 值有所下降,在 &/ , 时 !" 值约
为 & -(,但与仅用海藻酸钙微胶囊包埋的菌体相比,
+))% 年 / 月 张 杰等:克雷伯氏杆菌的固定化及其在微胶囊中生长状况的研究 ·(&·
万方数据
!" 值增长曲线未有明显改善。这是因为复合的壳
聚糖膜使微胶囊表面的孔径变小,膜变得致密,克雷
伯氏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如 !"与 #$"等,不
易扩散至微胶囊外,最终导致微胶囊胀破。
" %& 微胶囊内克雷伯氏菌代谢途径的初步探索
通过以上实验,发现固定在微胶囊中的菌体仍
产生大量生物量,导致在发酵末期部分微胶囊破碎、
菌体泄漏,无法满足长时间发酵以及发酵后菌体分
离的要求。从克雷伯杆菌的代谢途径图[’(]中得知,
要生成 ’,)*+,需要还原型辅酶!(-.,!)和维生素
/’"(0/’")。
.:—!—12345672 "8 9 0/’" ( :((" ;8 7< 3=>4=65 ?5@7=?;
/:—"—12345672 &8 9 -.,!" ( :(;8 9 0/’" ( :((’ ;8 0/’" ( :
(("8 7< 3=>4=65 ?5@7=?;
#:—#—12345672 &8 9 -.,!" ( :(;8 9 0/’" ( :((’ ;8;
,:—$—12345672 "8 9 -.,!" ( :(";8 9 0/’" ( :((’ ;8;
A:—%—3B<46B>
图 ’’ 向发酵液中追加不同浓度的辅酶!和 0/’"后,发酵
液中残余甘油质量浓度的变化曲线
C7D %’’ EF5 3F2 D>I356B> 3B<35<46247B< 7< 3=>4=65
16B4F J56H=H G56?5<4247B< 47?5 2G456 H=K562@@73B<35<46247B< BG -.,! 2<@ 0742?7< /’" 4B 4F5 3=>4=65
16B4F
在只有甘油、代谢途径无法完全进行下去的情
况下,如果保证 -.,!和 0/’"充分存在,则克雷伯杆
菌内的甘油脱水酶和 ’,)*+, 氧化还原酶活性仍可
存在,这样就可在产生 ’,)*+, 的同时,抑制生物量
的生成。本部分实验将一定浓度的菌体加入到只有
甘油和酵母存在的培养基中,再改变所加入的
-.,!和 0/’"的量,检测发酵液中生物量的生成情
况、甘油的消耗情况(图 ’’)以及各代谢产物(如 ’,
)*+,、乙酸和乙醇(图 ’"))的生成情况。
.:—"—12345672 "8 9 0/’" ( :((" ;8 9 -.,!" ( :"; ?D L ?M 7<
3=>4=65 ?5@7=? 54F2 2354245;
/:—#—12345672 &8 9 0/’" ( : ((’ ;8 9 -.,!" ( : ; ?D L ?M 7<
3=>4=65 ?5@7=? 54F2 2354245;
#:—$—12345672 &8 9 0/’" ( : ((’ ;8 9 -.,!" ( : ; ?D L ?M 7<
3=>4=65 ?5@7=? 54F2 2354245;
,:—&—12345672 "8 9 0/’" ( :((’ ;8 9 -.,!" ( :"; ?D L ?M 7<
3=>4=65 ?5@7=? 54F2 2354245
图 ’" 向发酵液中追加不同浓度的辅酶!和 0/’"后,发酵
液中乙酸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
C7D %’" EF5 3F2 3B<35<462*
47B< 7< 3=>4=65 16B4F J56H=H G56?5<4247B< 47?5 2G456 H=K56*
2@@74F5 3=>4=65 16B4F
由图中看见,整个培养过程中,始终检测不到发
酵液的 !" 值,微胶囊也一直保持完整状态;甘油质
量浓度在前 ’( F 持续下降,从 "" D L M降至 ’N D L M左
右,之后处于振荡状态;乙酸和乙醇质量浓度也存在
一定程度的振荡。实验表明在 -.,!和 0/’"存在的
情况下,菌体内一些酶仍具有活性,而某些酶的活性
却得到了抑制,代谢过程进行得不完全,处于 ’,)*
+,、乙酸、乙醇之间的平衡状态,进而抑制了生物量
的增殖。今后将进一步在振荡状态进行实验考察。
·N"· 生物加工过程 第 ) 卷第 ) 期
万方数据
! 结论
通过考察海藻酸钠微囊固定克雷伯氏杆菌的影
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采用注滴法将 "#海藻酸钠溶液制备成直
径约为 " $$ 的微胶囊强度较好。所包埋的菌液和
海藻酸钠溶液体积比为 ! % &’ 时,发酵液中 !" 值增
加较平缓,甘油消耗有所滞后。凝胶反应时间为 ( )
时,发酵液 !" 值增长较缓慢,甘油消耗最为滞后,
菌体的固定化效果最好。
(")最优的制备条件下制得的微胶囊在一定程
度上延迟了菌体的生长曲线,延长至 * + !’ ),可用
于克雷伯氏菌的间歇发酵,并为菌体的回收创造了
有利条件。
(&)只含甘油和酵母的培养基中加入 ,-./ 和
01!",菌体仍具有活性,但菌体代谢未完全进行下
去,处于 !,&23.、生物量、乙酸、乙醇之间的平衡状
态。这一现象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修志龙,齐冬建,苏志国 4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5]4高
技术通讯,!667,6:87286 4
["] 59: -;,<=>9 ?;,?@ABC -D 4 E9F@9G:)HIJBK9AC LBJ M9AA @$$BN@A@O=P@B:
[5]4 1@BP9M):BA 1@B9:K,!668,8’:&8Q2&7( 4
[&] R)S 1,1JS)9@$ 3,TCU9F@> R,9P =A 4 VBB:2V)@B:K =:I D 4 V>WX>21JY> 4
-AK@:=P9 UBAHM=P@B: $@MJBM=UCSA9C! 4 Z:P9J=MP@B: N9PG99: =AK@:=P9 =:I
UBAHM=P@B:[5]4 1@B$=P9J@=AC,!667,!Q:! ’&!2! ’(’ 4
[(] DJ=CI=A9: /,[=JC9: /,V$@ICJ\I ] 4 !& ; ,?E CPSI@9C BL $B:B$9J@M
MB$UBC@P@B: =:I C9^S9:M9 @: =AK@:=P9[5]4 ;=JNB)HI E9C,!6*!,*6:!Q62
!*( 4
[8] <=H:9 ED,V@BG _<4 3JBP9@: J9A9=C9 LJB$ =AK@:=P9 $=PJ@M9C[5]4 -I2
F=:M9I IJSK I9A@F9JH J9F@9GC,!66*,&!:"7Q2"*8 4
[7] ?9:O9A ‘,-)J9:C ‘,a9:K -3,9P =A 4 ‘@:9P@M,IH:=$@M,=:I U=P)G=H
=PSI@9C BL KAHM9JBA $9P=NBA@C$ NH #$%&’(%$$) *+%,-.+()% @: =:=9JBN@M
MB:P@:SBSC MSAPSJ9:4 T:OH$9C =:I LASb9C BL UHJSF=P9 $9P=NBA@C$[ 5]4
1@BP9M):BA 1@B9:K,!66*,7’(8):7!Q27"7 4
[Q] ;)9: c,c@S a[,<=:K 5_,9P =A 4 VPB@M)@B$9PJ@M =:=AHC@C =:I 9bU9J@2
$9:P=A @:F9CP@K=P@B: BL KAHM9JBA N@BMB:F9JC@B: PB !,&2UJBU=:9I@BA NH
#$%&’(%$$) *+%,-.+()% S:I9J $@MJB=9JBN@M MB:I@P@B:C[5]4 T:OH$9 ?@2
MJBN@=A R9M):BA,"’’&,&&,&*72&6( 4
[*] VA@:@:K9J 35,1BP)=CP E5 4 ]UP@$@O@:K -9JBN@M ;B:F9JC@B: BL DAHM9JBA PB
&2/HIJBbHUJBU@B:=AI9)HI9[5]4 -UUA@9I -:I T:F@JB:$9:P=A ?@MJBN@BAB2
KH,!6*8,8’(7):! (((2! (8’ 4
[6] 1@9NA /,a9:K -3,?9:O9A ‘,9P =A 4 _9J$9:P=P@B: BL DAHM9JBA PB !,&2
3JBU=:9I@BA =:I ",&21SP=:9I@BA NH ‘A9NC@9AA= 3:9S$B:@=9[ 5]4 -UUA
?@MJBN@BA 1@BP9M):BA,!66*,8’:"(2"6 4
[!’]王剑锋,刘海军,修志龙,等 4生物转化生产 !,&2丙二醇的研究
进展[5]4化学通报,"’’!,!’:7"!27"8 4
[!!]VA@:@:K9J 35,1BP)=CP E5 4 3JBISMP@B: BL &2/HIJBbHUJBU@B:=AI9)HI9 LJB$
DAHM9JBA[5]4 -UUA T:F@JB: ?@MJBN@BA,!6*&,(7:7"27Q 4
[!"]刘海军,王剑锋,张代佳,等 4用克雷伯氏菌批式流加发酵法生
产 !,&2丙二醇[5]4食品与发酵工业,"’’!,"Q(Q):(2Q 4
"’’8 年 * 月 张 杰等:克雷伯氏杆菌的固定化及其在微胶囊中生长状况的研究 ·7&·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