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Mechanisms of Silicon Mediated Cadmium Tolerance on two Cypress Varieties

外源硅素对龙柏和侧柏耐镉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硅(400、1 000 mg·kg-1)对龙柏和侧柏镉(200 mg·kg-1)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00 mg·kg-1 硅处理下,2种柏树根际交换态Cd含量均显著降低,且侧柏的降低幅度远高于龙柏。与对照相比,镉处理90 d显著抑制了龙柏和侧柏的生长,400 mg·kg-1 硅处理显著缓解了镉对柏树生长的抑制作用,而1 000 mg·kg-1硅处理加重了Cd的毒害效应。硅提高龙柏和侧柏镉耐性机制不同。对于龙柏来讲,施用400 mg·kg-1 硅抑制了镉吸收,并显著降低了茎、叶部的镉浓度;而对于侧柏来讲,硅显著提高了叶片中POD和CAT活性,抑制了SOD活性,从而缓解镉胁迫诱导产生的氧化伤害。本研究旨在阐明Si提高柏树Cd耐性机理,并为重度Cd污染土壤上的植被绿化提供理论参考。


全 文 :!核 农 学 报!"#$%!"&"# $$""% ($",$
!"#$%&"()#*+&$,-$.*#/#$&0*.+%*+1
收稿日期!"#$)*#%*",!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A)# ! 浙江省自然基金"b,#&#%## ! 浙江省公益性项目""#$#K,,$%A# ! 杭州市科技攻关项目""#$"#),,-$%# !浙
江省财政专项""#$)##" B#$#
作者简介!李伟东!男!讲师!主要从事土壤环境污染防控研究% 0*1234$4\3P;@382>:71
通讯作者!郭彬!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污染防控研究% 0*1234$8P9];$,>:71
文章编号!$###*A%%$""#$%##*$""%*#+
外源硅素对龙柏和侧柏耐镉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李伟东"!郭!彬$!傅庆林$!丁能飞$!李凝玉$!刘!琛$
"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浙江 杭州!,$##"$&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理学分院! 浙江 杭州!,$##"$#
摘!要!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硅)##"$ ### 19&N9B$(对龙柏和侧柏镉"## 19&N9B$(耐性的
影响# 结果表明!)## 19&N9B$硅处理下!" 种柏树根际交换态 KP 含量均显著降低!且侧柏的降低幅度
远高于龙柏# 与对照相比!镉处理 &# P 显著抑制了龙柏和侧柏的生长!)## 19&N9B$硅处理显著缓解了
镉对柏树生长的抑制作用!而 $ ### 19&N9B$硅处理加重了 KP 的毒害效应# 硅提高龙柏和侧柏镉耐性
机制不同# 对于龙柏来讲!施用 )## 19&N9B$硅抑制了镉吸收!并显著降低了茎"叶部的镉浓度$而对于
侧柏来讲!硅显著提高了叶片中 JE/和 K.U活性!抑制了 IE/活性!从而缓解镉胁迫诱导产生的氧化
伤害# 本研究旨在阐明 I3提高柏树 KP 耐性机理!并为重度 KP 污染土壤上的植被绿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镉$硅$柏树$根际$抗氧化系统
/EF$$#G$$A&H5>3@@8>$##*A%%$G"#$%G#>$""%
!!硅"I3#是一种对植物生长有益的营养元素!在提
高植物抗病)抗旱)抗盐)抗冻以及抗重金属毒害等诸
多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 B( % 目前关于 I3提高植
物镉"KP#耐性的机制研究还较少!一般认为与其抑制
植物KP 吸收有关 + B$#( % 一方面!硅酸盐)炉渣等 I3源
可提高土壤 SY!导致 KP 在土壤化学活性降低 $$( &另
一方面!I3主要沉积于植物根部内皮和外皮层细胞壁
上!造成 KP 在根部的吸收及转运过程受到阻控 $"( %
但 3`289等 $,(近来研究发现!虽然外源 I3增强了玉米
耐 KP 性!但施 I3显著提高了地上部和根中总 KP 量!
m2:=4wN 等 $)(和 P2K=862等 $%(对玉米的研究也同样
的到类似的结果!这表明 I3在植物体内存在解毒作
用!但相关机理还不明确%
柏科苗木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等特性!是我国
常用的园林绿化树种% 笔者先前研究发现!蓝冰柏能
在高 KP 污染的土壤"$## 19*N9B$#中正常生长 $( !为
了研究施用 I3对龙柏和侧柏 KP 吸收与累积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探讨 I3对龙柏和侧柏根际土壤中 KP 形
态)根茎叶 KP 含量以及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旨在
阐明 I3提高柏树 KP 耐性机理!并为重度 KP 污染土壤
上的植被绿化提供借鉴%
!"材料和方法
!#!"供试材料
供试柏树品种为一年生龙柏"!#%.>+$#1<5.%+%1.1#
和侧柏":&/9*&3#1M$.+%/&.1#!购自于浙江省萧山苗
圃区%
盆栽试验的土壤是采自浙江省上虞市海涂!为滨
海盐土% 供试土壤主要理化性质见表 $%
!#$"试验设计
试验用塑料盆钵直径 "# :1!高 $% :1!每盆装土
,G# N9% 盆钵内附塑料袋!以防土壤中 KP 随浇灌水析
出% 美国 .J0c苗木缓释肥一次性以基肥方式施入!
按 )G# 9*N9B$比例与供试土壤充分混匀!将长势一致
的一年生侧柏和龙柏植于盆中% 试验共设 个处理!
分别为 # 19KP*N9B$ h# 19I3*N9B$ "U$#)# 19KP*
N9B$ h)## 19I3*N9B$ "U" #)# 19KP*N9B$ h$ ###
%""$
核!农!学!报 "& 卷
!!!!!!! 表 !"供试土壤的理化性质
L6),4!"D4,4I.48+5-+45.*4:-;.M4:-*,G:48*9.M*::.G87
土样
I734
有机质
E?9283:12TX?H
"9*N9B$ #
SY值
SYa24=X
碱解氮
.a2342]4XMH
"19*N9B$ #
速效磷
.a2342]4XJH
"19*N9B$ #
速效钾
.a2342]4XiH
"19*N9B$ #
全 KP
U7T24KPH
"19*N9B$ #
滨海盐土
I2438X@734
%G, +G) )% ,G) A+ #G#"
19I3*N9B$ "U, #)"## 19KP*N9B$ h# 19I3*N9B$
"U)#)"## 19KP*N9B$ h)## 19I3*N9B$ "U%#和 "##
19KP*N9B$ h$ ### 19I3*N9B$"U#!每个处理 % 次重
复!共计 # 盆% I3与 KP 分别以 M2"I3E,*&Y"E和
KPK4"*Y"E的形式添加!其中 M2"I3E,*&Y"E溶解后!
用稀 Y"IE) 调 SY值至 +G) "对照土壤 SY#% 为了使
I3)KP 施用均匀!先预备制少量分别含有 ,# ### 19*
N9B$I3和 $# ### 19*N9B$KP 的土壤!风干过筛后!按
处理浓度与对照土壤混匀% 盆栽试验在浙江省农科院
温室内进行!培养期间土壤湿度保持 #Q (A#Q!种
植 &# P 后收获%
表 $"施 D*对龙柏$侧柏根际土壤 N8形态分布的影响
L6),4$"N-9I49.56.*-9:-;8*;;4549.;-5A:-;N8*95M*Z-:+M454:-*,-;.C- I7+54::365*4.*4:6:
*9;,G49I48)7 8*;;4549.8-:4:-;4W-049-G:D*
根际土壤 KP 形态
KP [7?1@38 ?63d7@S6X?X
龙柏 !K<5.%+%1.1 侧柏 :KM$.+%/&.1
U) U% U U) U% U
交换态
0^:6289X
$#G& j,G) 2 &&G& j#G& ] $#AG" j"G% 2 $#%GA j"G) 2 AAG+ j"G, : $#%G& j"G) 2
碳酸盐结合态
K2?]782TX*]7=8P
""G+ j$G, 2 ",G) j#G+ 2 "#G$ j$G# ] "$G" j$G" ] ")G& j$G, 2 "$GA j$G# ]
铁锰结合态
DXHZ8 7^3PX*]7=8P
AG& j#GA 2 &G% j$G# 2 &G" j#G+ 2 $#G) j#G+ 2 &G& j#G% 2 &G+ j#G+ 2
有机结合态
E?9283:]7=8P
"G$ j#G" 2 "G$ j#G, 2 "G" j#G" 2 $GA j#G$ ] "G) j#G, 2 "G) j#G" 2
!!注$不同英文字母表示不同 I3处理间龙柏和侧柏根际 KP 形态含量在 :p#G#% 水平上差异显著! I`/数据统计% 下同%
M7TX$ ZX28@[747\XP ]U6X@21X2@[747\389>
!#%"测定方法
$G,G$!柏树根际土壤采集及其不同 KP 形态的提取
!根际土壤采集$植物收获后!将根部表面附着的 " (
, 11厚度的土壤仔细用毛刷刷下!此部分土壤视为根
际土壤 $( % 采用 UX@@3X?法对根际土壤中可交换态)
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 KP
进行分步提取 $+( %
$G,G"!植物分析!植物收获后分为根部)茎部和叶片
, 个部分% 茎)叶部先后用自来水和蒸馏水仔细冲洗
干净!根部用自来水洗净后!先在 #G% 1174*` B$ K2K4"
溶液浸泡 ,# 138"去除根表面吸附 KP 离子# $A( !再用
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根)茎和叶分别
称取鲜重后!在 +# !K下烘干 +" 6!磨碎!过 " 11筛!
待用%
$G,G,!柏树叶片中 Z/.含量及抗氧化酶 IE/"JE/
和 K.U(活性!参照0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与技术1
的方法进行测定 $&( %
$G,G)!KP 的测定!称取磨碎样品约 #G"# 9至 %# 1`
三角瓶中!加入 $# 1` 纯 YME, 盖上弯颈小漏斗!于
$# !K下加热至消煮液澄清透明!定容至 %# 1` % 待
测液中的 KP 采用原子吸收火焰光度法进行测定%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在 0^:X4下建立数据库!用 IJII $$G% 统
计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结果与分析
$#!"根际土壤中 N8形态分布
由表 " 可知!" 种柏树根际土壤中 KP 形态以交换
态为主!I3)##处理下 " 种柏树根际交换态 KP 含量均有
所下降!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 KP 含量有所增
加!且 I3处理对交换态 KP 影响远高于其他形态%
I3)##处理中侧柏根际交换态 KP 含量降低幅度达
""$
! 期 外源硅素对龙柏和侧柏耐镉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G$ 19*N9B$!而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态结合态 KP 含
量仅分别增加为 ,G+ 19*N9B$和 #G 19*N9B$% 此外!
I3)## 处理下!侧柏根际交换态 KP 含量降低幅度
"$G"Q#远高于龙柏"G%Q#% I3$###处理对 " 种柏树
根际土壤中的 KP 形态影响不大%
图 !"$\\ A0%Q0 ]!N8胁迫下不同 D*处理对龙柏和侧柏鲜重的影响
/*01!";;4I.-;D*-9.M4;54:MC4*0M.:-;K;40/,*,+/+698B;L#/*,"$/+G9845$\\ A0%Q0 ]! I8:.54::
图 $"$\\ A0%Q0 ]!N8胁迫不同 D*处理对龙柏和侧柏叶"2#$茎"J#$根"N#中 N8浓度的影响
/*01$";;4I.-;:*-9.M4N8I-9I49.56.*-9-;,4634:"2# :.4A:"J# 6985--.:"N# -;K;40/,*$+/+698
B;L#/*,"$/+G9845$\\ A0%A0 ]! N8:.54::
$#$"$ 种柏树生长情况
如图 $ 所示!单独 I3)##处理对 " 种柏树生长无明
显影响!而单独 I3$###处理显著降低龙柏和侧柏的生物
量% 在 "## 19*N9B$KP 污染土壤上生长 &#P 后!" 种
柏树的鲜重均显著下降!其中龙柏和侧柏鲜重与对照
相比分别减少 )AGQ和 )%G#Q"图 $ B.)图 $ B-#%
I3)##处理与未施 I3处理相比!显著缓解了 KP 对龙柏
生长的抑制效应!但对侧柏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而 KP
胁迫下!I3$###处理对龙柏生长无明显影响!但进一步降
低了侧柏的生物量%
$#%"$ 种柏树对 N8吸收
" 种柏树不同部位对 KP 吸收情况如图 " 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龙柏和侧柏主要将 KP 积累在根部!叶
部的 KP 浓度较低!分别仅为其根部的 )GQ 和
$$G)Q% 单独 KP 处理下!侧柏根)茎)叶 KP 浓度均显
著高于龙柏根)茎)叶中 KP 浓度% 施 I3对 " 种柏树
KP 吸收产生不同影响!I3)##处理显著提高了侧柏根部
和叶部 KP 浓度!但显著降低了龙柏叶部和茎部的 KP
浓度% 而 I3$###处理显著提高了龙柏根部和茎部 KP 浓
度!但叶部 KP 浓度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与龙柏相
反!I3$###处理显著降低了叶部 KP 浓度!但对根部和茎
部 KP 浓度无显著影响%
$#<"柏树叶片中丙二醛"P@2#含量及抗氧化系统相
关酶
由表 , 可知!对照处理中龙柏叶片 Z/.含量显著
高于侧柏% 单独 I3)##和 I3$###处理对 " 种柏树 Z/.含
量未产生显著影响% 单独 KP 处理显著提高了侧柏和
龙柏叶片 Z/.含量% KP 胁迫下!I3)##处理中 " 种柏
树叶片中 Z/.含量均显著降低!且侧柏降低幅度
+""$
核!农!学!报 "& 卷
",$G%Q#远大于龙柏"$"G$Q#&而 I3$###处理下柏树叶
片中 Z/.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
由表 ) 可知!单独 KP 处理下侧柏和龙柏叶片
IE/酶活均显著提高!且龙柏提高幅度 "$A#Q#远高
于侧柏"%+Q#% KP 胁迫下!不同施 I3处理均显著降
低了 " 种柏树 IE/酶活性!且 I3)##处理较 I3$##处理效
果更为显著% KP 胁迫下!I3)##处理对龙柏 IE/酶活的
抑制效应优于侧柏%
表 %"D*(N8交互作用下龙柏和侧柏叶片中 P@2含量变化
L6),4%";;4I.-;N8698V-5D*-9.M4P@2I-9I49.56.*-9:-;,4634:-;.M4.C- I7+54::365*4.*4:
品种
m2?3XT3X@
丙二醛 Z/.H" 8174*9B$ #
U$ U" U, U) U% U
龙柏 !K<5.%+%1.1 )%>$ j$>%#: )>A j">): )&>A) j>",: +#>$) j%>,&2 $>&# j)">$%] &>) j#>
侧柏 :KM$.+%/&.1 $,>$$ j$>"A] $,>" j$>$%] $+>+, j)>$"2] ",>%# j,>$A2 $>$# j">#$] ")>&A j>,)2
表 <"D*(N8交互作用下龙柏和侧柏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DU@#活变化
L6),41<";;4I.-;N8698V-5D*-9.M4DU@6I.*3*.*4:-;,4634:-;K;40/,*,+/+698B;L#/*,"$/+
品种
m2?3XT3X@
超氧化物歧化酶 IE/H"f*9B$蛋白#
U$ U" U, U) U% U
龙柏 !K<5.%+%1.1 $>%, j#>,) :P $>,& j#>$% P $>, j#>"$ P )>"A j#>, 2 $>&$ j#>"% : ">, j#>$, ]
侧柏 :KM$.+%/&.1 $>", j#>$+ : #>&& j#>$% P $>$% j#>$ :P $>&, j#>$) 2 $>"% j#>$% : $>%$ j#>$$ ]
表 ="D*(N8交互作用下龙柏和侧柏叶片中过氧化物酶"SU@#活变化
L6),41=";;4I.-;N8698V-5D*-9.M4SU@6I.*3*.*4:-;,4634:-;K;40/,*,+/+698B;L#/*,"$/+
品种
m2?3XT3X@
过氧化物酶 JE/H"f*9B$蛋白#
U$ U" U, U) U% U
龙柏 !K<5.%+%1.1 #>"# j#>#, ] #>"A j#>#% ] #>), j#>#) 2 #>#% j#>#$ P #>$# j#>#$ : #># j#>#$ P
侧柏 :KM$.+%/&.1 #>)$ j#>#% 2] #>,+ j#>#A ] #>"& j#>#& ] #>," j#># ] #>%+ j#>$" 2 #>,& j#>$# ]
表 >"D*(N8交互作用下龙柏和侧柏叶片中过氧化氢"N2L#酶活变化
L6),41>";;4I.-;N8698V-5D*-9.M4N2L6I.*3*.*4:-;,4634:-;K;40/,*,+/+698B;L#/*,"$/+
品种
m2?3XT3X@
过氧化氢酶 K.UH"f*9B$蛋白#
U$ U" U, U) U% U
龙柏 !K<5.%+%1.1 #>$, j#>#$ : #>,& j#>#" 2 #>,& j#>#) 2 #>$$ j#>#, : #>$, j#>#A : #>"% j#>#+ ]
侧柏 :KM$.+%/&.1 #>$& j#>#% 2 #>$+ j#>#) 2 #>"# j#>#, 2 #>#& j#>#, ] #>$ j#>#, 2 #>$" j#>#, 2]
!!由表 % 可知!对照处理中侧柏叶片 JE/酶活为龙
柏的 "G#% 倍% KP 胁迫显著抑制了 " 种柏树 JE/酶
活性!KP"## hI3)##处理中侧柏和龙柏叶片的 JE/活性
与 I3)##处理相比均有所提高!且提高幅度并不相同%
对于龙柏来讲!KP"## hI3)##处理中 JE/酶活仅为 I3)##
处理的 ,%G+Q!而侧柏 KP"## hI3)##处理中酶活为 I3)##
处理的 %G#Q% 在 I3$###处理对 " 种柏树 JE/酶影响
不大%
由表 可知!单独 KP 处理显著抑制了侧柏 K.U
酶的活性!但对龙柏无明显影响% 单独 I3)##和 I3$###处
理均显著提高了龙柏 K.U酶活性!但对侧柏无影响%
KP 胁迫下!I3)##处理与未施 I3处理相比!侧柏叶片该
酶活显著提高!而对龙柏无显著影响%
%"讨论
KP 是一种在低浓度下就可对植物产生明显毒害
作用的重金属% KP 进入植物体后可与 " 价功能离子
产生代换作用"如 Z9)DX)K2等 "#( # &还易与巯基" B
IY#结合从而破坏功能蛋白的三维结构 "$( !使其活性
丧失!进而引起蒸腾)光合)养分吸收与运移)抗氧化系
统等一系列生理代谢功能失调!最终导致植物生长缓
慢直至死亡 ""( % 本试验中!土壤 KP 浓度在 "## 19*
N9B$时 " 种柏树表现出毒害症状!这与 R=7等先前对
A""$
! 期 外源硅素对龙柏和侧柏耐镉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蓝冰柏 KP 耐性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一致 +( % 宋文恩

",(
对不同水稻品种 KP 毒性的剂量 B效应关系研究
发现!在土壤 KP 浓度仅为 $A ()+ 19*N9B$时!水稻生
长受到显著抑制% 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植物!柏树对
KP 的耐性极强!是一种适用于重度 KP 污染土壤上绿
化与修复的理想植物材料%
关于 I3缓解 KP 对植物毒害的研究已有报道!但
相关研究中施 I3量不一致% 如在水培条件下!长期施
用 "% 19*N9B$或 % 19*N9B$ I3均可显著提高水稻对
KP 的耐性 + BA( !而施用 +# 19*N9B$ I3可显著降低 KP
对玉米的毒害作用% 本试验结果表明!向土壤中施入
)## 19*N9B$的 I3可显著增强龙柏对 KP 的抗性!这与
3`289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进一步研究表明!施 I3
限制了 KP 由龙柏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过程% 利用
JUI 示踪剂研究表明!施 I3可减少细胞壁间的孔隙
度!进而影响 KP 在根部质外体的运输过程% m2:=4wN
等 $"(对玉米根部的研究也表明!I3主要沉积于植物根
部内皮和外皮层细胞壁上!造成 KP 在根部的吸收及
转运过程受到阻控% 但与龙柏相反!施 I3不仅提高了
侧柏根部对 KP 的积累!同时也促进了 KP 向地上部的
转移% 近来的一些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外源 I3不仅
增加了玉米对 KP 的吸收!同时 I3处理下 KP 在地上部
的累积也有所增加 $, B$%( % 目前!关于 I3促 KP 吸收的
相关机制尚不明确! 3`289等 $,(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施
I3增强了植物的长势!造成 KP 总吸收量增加的现象%
施 I3使 " 种柏树根际交换态 KP 含量均有所降
低!该结果与杨超光的研究相一致 ")( % 杨超光等 ")(
认为!KP 与经过 SY调整的 M2"I3E, 施入土壤后!可能
通过形成 KP*I3沉淀的形式!将土壤中一部分活性较
高的交换态 KP 转化为碳酸盐结合态% 但是!本试验
中交换态 KP 降低的量远大于碳酸盐结合态 KP 增加
的量!这说明除了形态转化以外!植物吸收也是造成根
际土壤交换态 KP 含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较 "
种柏树发现!侧柏根际交换态 KP 含量降低幅度远高
于龙柏!这与侧柏对 KP 吸收量显著高于龙柏的结果
相印证%
当 I3浓度过大时"$ ### 19*N9B$#!植物抗 KP 性
下降!甚至对龙柏的生长还产生了抑制作用% 即使在
单独施 I3$ ### 19*N9B$处理下!龙柏叶片也出现红棕
色斑点!这可能与试验中 I3处理以M2"I3E, 形式添加!
土壤中含有较高浓度的 M2h离子并造成盐害有关%
Z/.是膜脂过氧化的最终产物!其含量高低与植
物的氧化伤害呈正相关 "%( % 本试验 KP 处理下 " 种柏
树叶片 Z/.的含量均显著增加!表明 KP 对 " 种柏树
均产生了氧化伤害% KP 胁迫促使侧柏 IE/酶活性上
升!并抑制 " 种柏树 K.U和 JE/酶的活性!这可能是
造成两个柏树叶片氧化伤害的原因
"( % 当向土壤中
加入 )## 19*N9B$ I3后!" 种柏树 IE/酶活均有所下
降!从而降低了叶片中 Y"E" 的生成速率!而侧柏中
K.U和 JE/的酶活性被激活!Y"E" 迅速被分解!从而
使 KP 对 " 种柏树造成的氧化伤害有所降低% 前人在
水稻 %( )油菜 "+(和小麦 "A(的研究上也得到类似的结
果% 进一步比较 " 种柏树发现!龙柏叶片中 Z/.含
量)IE/及 JE/酶活受 I3)KP 处理的影响程度远大于
侧柏!说明侧柏抗氧化系统的稳定性要高于龙柏!这可
能是侧柏对 KP 的忍耐力高于龙柏的原因之一%
<"结论
柏树具有较高的 KP 耐性!这可能与其根部能够
有效阻控 KP 向地上部迁移有关% 不同柏树品种对 KP
的耐性不同!侧柏对 KP 的累积能力及毒害忍耐力均
强于龙柏% 施用 I3可显著提高龙柏和侧柏对 KP 的耐
性!但调节对 KP 的抗性机制并不相同% 对于龙柏来
讲!施用 )## 19*N9B$ I3限制了 KP 由根部向地上部的
运输!显著降低了茎)叶部的 KP 浓度% 而对于侧柏来
讲!施 I3显著提高了 JE/)K.U等抗氧化酶的活性!缓
解了 KP 造成的氧化伤害%
参考文献!
$ (!Z2VD! b21253M>I343:78 =ST2NX28P 2::=1=42T378 38 6396X?S428T@
V(>U?X8P@38 J428TI:3X8:X! "##! $$"A# $,&" B,&+
" (!王耀晶! 马聪! 张薇! 刘鸣达>干旱胁迫下硅对草莓生长及生理
特性的影响V(>核农学报! "#$,! "+"%# $+#, B+#+
, (!刘慧霞! 郭兴华! 郭正刚>盐生境下硅对坪用高羊茅生物学特
性的影响V(>生态学报! "#$$! ,$"",# $ +#,& B+#)
) (!范琼花! 孙万春! 李兆君! 梁永超>硅对短期低温胁迫小麦叶片
光合作用及其主要相关酶的影响 V(>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 $%)) B%%#
% (!张翠翠! 常介田! 高素玲! 赵全志>硅处理对镉锌胁迫下水稻产
量及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V(>核农学报! "#$"! ""# $ &, B
&)$
(! 3`289bK! I=8 _ K! e6= bR! K6?3@T3XJ>ZX:6283@1@7[@343:78*
1XP32TXP 24Xa32T378 7[2]37T3:@T?X@@X@38 6396X?S428T@$ 2?Xa3XV(>08a3?781X8T24J74=T378! "##+! $)+""# $ )"" B)"A
+ (!I63cY! e6289KK! _289Y! e6289DI>0[X:T7[I378 T6X
P3@T?3]=T378 7[KP 38 ?3:X@XXP4389@V(>J428T28P I734"##%! "+"
"$ H"# $ %, B#
A (!e6289K! _289` ! M3XW! e6289_! e6289D> 7`89*TX?1X[X:T@7[
X^79X87=@@343:78 78 :2P13=1 T?28@47:2T378 28P T7^3:3T<38 ?3:X
"E?`# V(>08a3?781X8T2428P 0^SX?31X8T24-7T28&""$
核!农!学!报 "& 卷
"##A! "",# $ ,## B,#+>
& (!L3d\28 Z! ZX=83X?V/! Z3:6XY! iX4X?K>0[X:T7[@343:78 78
?XP=:389:2P13=1T7^3:3T<38 P=?=1\6X2T"U?3T3:=1T=?93P=1 >`
:a>K42=P37_># 9?7\8 38 2@734\3T6 29XP :78T21382T378 V(>
V7=?8247[Y2d2?P7=@Z2TX?324@! "#$"! "#& H"$#$ ," B,,)>
$#(!bXV! b28 K! 3`= V! =` Y! 3`= U! I789e>0[X:T@7[@343:78 78 T6X
P3@T?3]=T378 7[:2P13=1 :71S2?T1X8T2T378 38 ?77TT3S@7[i28PX432
7]7a2T2" I>! >`# b789V(>08a3?781X8T24J74=T378! "#$"! $"$
,& B,+,>
$$(!R= YY! W3= Y! U328 U! e628 I I! /X89UY-! K628X_289I e! U289bU! Z7?X4V !` W3= L >`Z3T392T378 X[X:T@7[
@343:78 ?3:6 21X8P1X8T@78 6X2a<1XT242::=1=42T378 38 ?3:X"M$9T&
1&/.B& >`# S428TXP 78 1=4T3*1XT24:78T21382TXP 2:3P3:@734V(>
K6X17@S6X?X! "#$$! A,"&# $ $",) B$")#
$"(!m2:=4wN Z! 2`8P]X?9U! R?X9X?Z! =` 7^ay Z! IT74y?3N7ay Z! =`^
.>I343:78 17P3[3X@?77T282T71P3@T?3]=T378 7[:2P13=1 38 <7=89123dXS428T@ V(>.8824@7[
-7T28$,(! 3`289bK! _789V_ K! _X3` >I343:78*1XP32TXP X8628:X1X8T7[
:2P13=1T74X?28:X38 123dX"U+& 8&91 >`# 9?7\8 38 :2P13=1
:78T21382TXP @734V(>K6X17@S6X?X! "##%! %A")# $ )+% B)A,
$)(!m2:=4wN Z! =` .^! =` 7^ay Z! U28317T70! 3`:6T@:6X3P4F>I343:78
13T392TX@:2P13=1 3863]3T7?
08a3?781X8T2428P 0^SX?31X8T24-7T28$%(!P2K=862iJm! P7M2@:31X8T7K_ .>I343:78 X[X:T@78 1XT24
T74X?28:X28P @T?=:T=?24:6289X@38 123dX"U+& 8&91`># 9?7\8 78 2
:2P13=1 28P d38:X8?3:6XP @734 V(> _2TX?! .3?! 28P I734
J74=T378! "##&! $&+"$ H)# $ ,", B,,#
$(!R=7-! 3`289bK! D= W !` /389MD! 3`= K! 3`8 bK! 3`Y! 3`
M b> K2P13=1 @T2]343d2T378 \3T6 8=?@X?< @T7:N@ T6?7=96
T?28@S428T2T378$ .8X\2SS?72:6 T7S6V7=?8247[
Y2d2?P7=@Z2TX?324@! "#$"! $&& H"##$ ",, B",&
$+(!UX@@3X?.! K21S]X4 J R K! -3@@78 Z> IXg=X8T324X^T?2:T378
S?7:XP=?X[7?T6X @SX:32T378 7[S2?T3:=42TXT?2:X 1XT24@ V(>
.824$A(!L2=@X?_ 0> K71S2?T1X8T24X[4=^ 2824<@3@28P ?X17a247[
X^T?2:X4=42?:2P13=1[?71?77T@V(>J428TJ6<@37479"$# $ " B%
$&(!李合生! 孙群! 赵世杰! 章文华>植物生理生化原理和实验技术
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P3U7SS3` I! R2]]?3X43L>LX@S78@XT7:2P13=138 6396X?S428T@
V(>08a3?781X8T2428P 0^SX?31X8T24-7T28B$,#
"$(!安志装! 王校常! 严蔚东! 施卫明>镉硫交互处理对水稻吸收累
积镉及其蛋白巯基含量的影响V(>土壤学报! "##)! )$ "%# $
+"A B+,)
""(!J3XT?383D! F288X43Z.! J2@g=24383I! 28P Z2@@2::3.>F8TX?2:T378
7[:2P13=1\3T6 94=T2T6378X28P S67T7@<8T6X@3@38 PXaX47S3894X2aX@
28P :647?7S42@T@7[:5$&-8./+1/$&.1"K2a># U?38>X^ ITX=PX4
V(>J428TJ6<@37479
",(!宋文恩! 陈世宝>基于水稻根伸长的不同土壤中镉"KP#毒性阈
值"0K^#及预测模型V(>中国农业科学! "#$)! )+ "$+# $,),)
B,)),
")(!杨超光! 豆虎! 梁永超! 娄运生>硅对土壤外源镉活性和玉米吸
收镉的影响V(>中国农业科学! "##%! ,A"$# $ $$ B$"$
"%(!R=7-! 3`289bK! e6= bR! e627DV>L74X7[@243:<43:2:3P 38
24Xa32T3897^3P2T3aX P2129X38 ?3:X?77T@ " M$9T& 1&/.B&K #`
@=]5X:TXP T7:2P13=1 @T?X@@V(>08a3?781X8T24J74=T378! "##+!
$)+",# $ +), B+)&
"(!韩志萍! 吕春燕! 王趁义! 张华! 赵艳! 庄朱娟! 匡家才! 徐卫
平>镉胁迫对芦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V(>核农学报! "##A!
""" # $ A) BA%#
"+(!I789. !` 3`eV! e6289V! c=XRD! D28 D !` 3`289bK>I343:78*
X8628:XP ?X@3@T28:XT7:2P13=1T7^3:3T<38 6$&11.*& *5.%+%1.1` >3@
2T?3]=TXP T7I3*@=SS?X@@XP :2P13=1 =ST2NX28P T?28@S7?T28P I3*
X8628:XP 28T37^3P28TPX[X8@X:2S2:3TV7=?8247[62d2?P7=@
12TX?324@! "##&! $+""$# $ +) BA,
"A(!李冬香! 李光德! 张华! 刘明明! 郝英华>硅作用下镉对小麦幼
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V(>中国农学通报! "#$,! "&
",# $A) B&#
#,"$
!"#$%&"()#*+&$,-$.*#/#$&0*.+%*+1
"#$%!"&"# $$""% ($",$
P4IM69*:A:-;D*,*I-9P48*6.48N68A*GAL-,4569I4
-9.C- N7+54::E65*4.*4:
F`_X3P789"!RfE-38$!DfW389438$!/FMRMX89[X3$! F`M389<=$! F`fK6X8$
" $N%1/./#/+"(H%B.$"%8+%/! ?+1"#$*+1! 0".&%3 E+$/..T+$! U5+7.&%- ,*&3+8.*"(,-$.*#/#$&0*.+%*+1!
4&%-T5"#! U5+7&.%-!,$##"$& "C+>&$/8+%/"(0*.+%*+! F.&%7.&%- <"+-+"(4&%-T5"# )"$8&A%.B+$1./9! 4&%-T5"#! U5+7&.%-!,$##$"#
2):.56I.$J7TX^SX?31X8T@\X?X:78P=:TXP T738aX@T392TXT6X1X:6283@1@7[8X=T?24@343:78 ")## 19I3*N9B$ @73428P
$### 19I3*N9B$@734# B1XP32TXP :2P13=1 ""## 19*KP N9B$ @734# T74X?28:X78 T\7:9>!#%.>+$#1
<5.%+%1.128P :&/9*&3#1M$.+%/&.1KLX@=4T@@67\XP T62TT6X$### 19*N9B$ I328PH7?T6X"## 19*N9B$ KP T?X2T1X8T
8X92T3aX4<2[X:TXP T6X9?7\T6 7[T6XT\7:U6X)## 19*N9B$ I3T?X2T1X8T@3983[3:28T47[X^:6289X:71S78X8T7[KP 7[?63d7@S6X?X@734! 28P T6XPX:?X1X8T\2@17?XS?787=8:XP 38 :KM$.+%/&.1"$G"Q#
:71S2?XP \3T6 !K<5.%+%1.1"G%Q#>D=?T6X?17?X! T6XKP*38P=:XP 9?7\T6 3863]3T378 \2@24Xa32TXP ]N9B$ I3T?X2T1X8TP=?389T6X&# P2
D7?!K<5.%+%1.1! I3X8628:XP KP ?XTX8T378 38 T6X?77T@! 6X8:X?X@T?238XP KP T?28@47:2T378 [?71T6X?77T@T7T6X@677T@>
D7?:KM$.+%/&.1! I3T?X2T1X8T@3983[3:28T4<38:?X2@XP 2:T3a2TX@7[JE/28P K.U! 28P PX:?X2@XP T6XIE/2:T3a3T<
:71S2?XP \3T6 KP T?X2T1X8T2478X>.@2?X@=4T! T6XKP*38P=:XP 7^3P2T3aXP2129X78 :KM$.+%/&.1\2@@3983[3:28T4<
24Xa32TXP! 2@7]@X?aXP T62T2PP3T378 )## 19*N9B$I3>U63@\7?N 9238 ]XTX?38@396T38T7T6X1X:6283@1@38a74aXP 38 T6X
I3*1XP32TXP PXT7^3[3:2T378 7[KP 38 S428T@! 28P :7=4P ]X6X4S[=4[7?SX?[7?1389[3X4P*@:24X2SS43:2T378@7[I3P=?389
9?XX83897[@XaX?XKP*:78T21382TXP @734@>
K47C-58:$28T37^3P28T@<@TX1@! :2P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