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BREEDING OF NEW VARIETY YANGFUMAI 4 WITH HIGH RESISTANCE TO
WHEAT YELLOW MOSAIC DISEASE

高抗黄花叶病新品种扬辐麦4号的选育



全 文 :核 农 学 报 2011,25(1):0075 ~ 0078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章编号:1000-8551(2011)01-0075-04
高抗黄花叶病新品种扬辐麦 4 号的选育
何震天 陈秀兰 张 容 王建华 王锦荣 刘 健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扬州 225007)
摘 要:为控制小麦黄花叶病的危害,培育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以携带抗黄花叶病基因的小麦品种宁
麦 9 号为抗源,采用有性杂交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法,育成高抗黄花叶病小麦新品种扬辐麦 4 号,
2008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在江苏省淮南麦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
验产量均位居第一,小麦黄花叶病抗性达到高抗水平,品质优良,适合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关键词:小麦品种;黄花叶病;选育
BREEDING OF NEW VARIETY YANGFUMAI 4 WITH HIGH RESISTANCE TO
WHEAT YELLOW MOSAIC DISEASE
HE Zhen-tian CHEN Xiu-lan ZHANG Rong WANG Jian-hua WANG Jin-rong LIU Jian
(Jiangsu District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cience,Yangzhou,Jiangsu 225007)
Abstract:To control the infection of wheat yellow mosaic disease,new wheat variety with high-yield,disease-resistant
was selected. Ningmai 9, which carries yellow mosaic disease resistant genes, was used as original material.
Combination of conventional breeding technique and radiation methods,a new wheat variety Yangfumai 4 was developed
during 1996-2007,and registered in 2008. The new wheat variety with high yield and resistance to yellow mosaic
disease is suitable to plant in the Yangtze River region.
Key words:wheat;wheat yellow mosaic disease;breeding
收稿日期:2010-01-20 接受日期:2010-12-24
基金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07-051),“核技术农业应用”(200803034),“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课题(2009BAA24B05)
作者简介:何震天(1964-),男,江苏泰兴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稻麦辐射诱变育种。Tel:0514-87302156;E-mail:yzhzt@ 126. com
20 世纪 70 年代,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等地陆续发
生了由禾谷多粘菌传播病毒引起的小麦黄花叶病。90
年代以来,该病发生更为严重,发生面积扩展到四川、
湖北、安徽、江苏、陕西渭河和山东东部的冬麦种植区。
由于连年推广感病品种,已成为危害小麦的重要病害,
一般减产 10% ~ 50%,严重者减产 85% 以上,对小麦
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在针对该病害长期防治实践中,
选育抗病品种是根治该病的主要技术手段[1 ~ 3]。本文
介绍了选用高产抗性品种宁麦 9 号和高产矮秆品种宁
麦 8 号杂交和诱变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高产、抗
倒、抗黄花叶病小麦新品种的过程。
1 选育过程
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所选育的小麦品种
宁麦 8 号、宁麦 9 号为母本和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辅
以60 Co γ 射线辐照 F0 种子。母本宁麦 8 号具有穗大
粒多,株型紧凑,矮秆抗倒等优点,但存在感小麦黄花
叶病,熟期略迟等缺点[4];父本宁麦 9 号是优质弱筋小
麦,高抗小麦黄花叶病,但抗倒性和熟相一般[5]。
1996 年春配置杂交组合,同年秋将收获的 F0 种
子经60 Co γ 射线辐照处理后播种,成熟时收单穗,分单
穗脱粒;1997 年秋在黄花叶病重病圃按单穗播种,发
病高峰期标识每个穗行的抗性,成熟期在抗性强的穗
行中选择丰产、矮秆单株,1998 年至 2001 年连续 3 年
57
核 农 学 报 25 卷
抗病单株选择,2001 年夏,选育出稳定株系(编号 11-
621),连续 2 年在本所进行产量和抗性鉴定,育成新品
系扬辐麦 3046,2004 年参加本所组织的多点鉴定和小
面积示范,综合农艺性状表现突出,2005 - 2007 年参
加江苏省淮南麦区小麦区域试验,2007 - 2008 年参加
江苏省淮南麦区生产试验,2008 年通过江苏农作物品
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育经过见表 1。
表 1 扬辐麦 4 号选育过程
Table 1 Selection of Yangfumai 4
种植年 planting year 选育工作描述 selection description
1996 年春 宁麦 8 号 ×宁麦 9 号 Ningmai 8 × Ningmai 9 配制杂交组合
1996 - 1997 M1F1(F74) F1 种子播前辐照
1997 - 1998 M2F2(小 9846) 种植 F2 代单穗,在抗病穗行中选单株
1998 - 1999 M3F3(99 - 1844) 种植株系并在抗病株系中选单株
1999 - 2000 M4F4(20 - 958) 种植株系并在抗病株系中选单株
2000 - 2001 M5F5(11 - 621) 种植株系,选择稳定株系
2001 - 2002 M6F6(1 - 2111) 产量等性状鉴定,表现较好
2002 - 2003 M7F7(1 - 3046) 继续鉴定,表现抗赤霉病
2003 - 2004 M8F8(1 - 3046) 进行品比及多点鉴定
2004 - 2005 M9F9(1 - 3046) 进行多点鉴定和试种,表现突出
2005 - 2007 扬辐麦 3046 Yangfumai 3046 参加江苏省淮南麦区区域试验
2007 - 2008 扬辐麦 3046 Yangfumai 3046 参加江苏省小麦淮南麦区生产试验和示范
2008 扬辐麦 4 号 Yangfumai 4 江苏省审定定名
2 主要特征特性
2. 1 生物学特性
扬辐麦 4 号春性,中早熟,生育期 216d,较扬麦 11
号迟 1. 5d;幼苗直立,分蘖性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
株高 87cm,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性强;长方形穗,长芒、
白壳、籽粒粉红色、半角质;产量 3 要素:有效穗 29. 5
~ 31 万 /667m2,每穗 41 ~ 42 粒,千粒重 41 ~ 42g。
2005 年经南京财经大学粮油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测试,
湿面筋含量 33. 4%,干面筋含量 11. 5%,蛋白质含量
14. 56%。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
品质分析 3 年平均结果:容重 803g /L,粗蛋白含量
12. 9%,湿面筋含量 26. 4%,稳定时间 2. 6min。
2. 2 产量表现
2. 2. 1 产量鉴定 扬辐麦 4 号(1 - 3046)2001 - 2002
年进行产量鉴定,小区(10m2)测产折合为 429kg /
667m2,未进入品比试验;2002 - 2003 年继续鉴定,当
年抽穗期雨水较多,赤霉病严重发生,许多材料遭淘
汰,1 - 3046 因赤霉病抗性强,测产折合为 415kg /
667m2,明显高于其他品系。2003 - 2004 年,1 - 3046
与其他当选品系进入品比和多点适应性鉴定,平均产
量为 437. 57kg /667m2,较对照扬麦 158 增产 13. 31%,
名列第一。2004 - 2005 年,1 - 3046 继续进行多点适
应性鉴定,平均产量为 512. 04kg /667m2,较对照扬麦
158 增产 13. 46%,产量继续名列第一,并在江都市高
徐黄花叶病重病田进行试种,综合表现良好。经过 2
年的多点鉴定和试种,扬辐麦 3046 表现突出,推荐参
加江苏省小麦淮南麦区区域试验(见表 2)。
2. 2. 2 中间试验产量表现 扬辐麦 4 号参加 2005 -
2006 年度江苏省淮南麦区区域试验,11 个试验点参加
汇总,扬辐麦 4 号 8 个试验点增产,平均产量 453. 65
kg /667m2,比对照扬麦 11 增产 1. 08%,其中产量达
450kg /667m2 以上点数有 6 个;2006 - 2007 年度,扬辐
麦 4 号 12 个试点 9 点增产,平均产量 468. 73kg /
667m2,比对照增产 5. 52%,居参试品种第一位,产量
达 450kg /667m2 以上点数 7 个;2007 - 2008 年度参加
江苏省生产试验,7 点均增产,平均产量 470. 40kg /
667m2,产量第一,产量达 450kg /667m2 以上点数 5 个。
3 年参加汇总的试验点数 30 个,增产点数共计 24 个,
增产点率 80%,汇总点数中共有 18 点产量在 450kg /
667m2 以上,占试点总数的 60%,其中 500kg /667m2 以
上点 数 7 个,450 ~ 500kg /667 m2 之 间 点 数 11
个。
67
1 期 高抗黄花叶病新品种扬辐麦 4 号的选育
表 2 2003 - 2005 年度多点适应性鉴定产量结果
Table 2 Yield of Yangfumai 4 in field test during 2003 to 2005 (kg /667m2)
种植年
planting year
品系
variety
兴化
Xinghua
泰州
Taizhou
东台
Dongtai
扬州
Yangzhou
大丰
Dafeng
射阳
Sheyang
平均
average
2003 - 2004 1 - 3046 372. 60 389. 25 - 373. 51 543. 38 509. 10 437. 57
CK 340. 74 382. 50 - 346. 33 390. 50 470. 70 386. 15
2004 - 2005 1 - 3046 583. 00 416. 70 559. 33 464. 80 608. 33 440. 10 512. 04
CK 530. 00 414. 20 412. 50 385. 70 534. 22 431. 20 451. 30
注:CK 为杨麦 158;Note:CK is Yangmai158.
表 3 2005 - 2008 年度扬辐麦 4 号产量表现
Table 3 Yield of Yangfumai 4 in field test during 2005 to 2008
种植年度
planting year
产量
yield
(kg /667m2)
± CK%
位次
ranking
试验点数
No. of loci
增产点
No. of loci yield
over CK
450 ~ 500kg /667m2 点
No. of loci between
450 ~ 500kg /667m2
500kg /667m2
以上点
No. of loci above
500kg /667m2
2005 - 2006 453. 65 1. 08 3 11 8 5 1
2006 - 2007 468. 73 5. 52 1 12 9 4 3
2007 - 2008 470. 40 6. 52 1 7 7 2 3
扬辐麦 4 号在大部分试点的产量在 450kg /667m2
以上,最高产量达到 539. 83kg /667m2,表现出较好的
丰产性和稳产性。
不同年度,特别是 2006 - 2007 年度的暖冬和
2007 - 2008 年度的大雪,该品种仍能表现出较高的产
量,证实了该品种对外界条件的缓冲协调能力较强,能
降低或减少不利的自然环境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
影响,稳产性较好。
2. 3 抗逆性
2. 3. 1 小麦黄花叶病抗性鉴定 根据 2005 - 2007 年
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小麦黄花叶病鉴定,扬辐麦 4 号
2 年的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扬辐麦 4 号病情指数平
均为 4. 55,对照扬麦 11 为 42. 3,扬辐麦 4 号表现高
抗小麦黄花叶病,扬麦 11 抗病性中感-高感。
表 4 扬辐麦 4 号小麦黄花叶病鉴定结果
Table 4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Yangfumai 4 on wheat yellow mosaic disease
检测项目
item
2005 - 2006 年度 2006 - 2007 年度 2 年平均结果 average
扬辐麦 4 号
Yangfumai 4
扬麦 11 号
Yangmai 11
扬辐麦 4 号
Yangfumai 4
扬麦 11 号
Yangmai 11
扬辐麦 4 号
Yangfumai 4
扬麦 11 号
Yangmai 11
病情指数 disease index 9. 1 37 0 47. 6 4. 55 42. 3
发病率 morbidity rate(%) 0 100
抗 /感 resistant / susceptible 高抗 HR 中感 MS 高抗 HR 高感 HS 高抗 HR 中感-高感 MS-HS
注:试验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完成。
Note:Tests were carried out at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of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 3. 2 其他抗性 该品种抗寒性强,在江苏省区试和
国家长江中下游区试各试点中均表现较强的抗寒性,
如省区试最北边试点白马湖农场试点,2007 年和 2008
年大多数品系发生了明显的冻害,该品种未曾发生冻
害;抗倒伏性较好,茎秆粗壮,植株较矮,在多年的试验
示范中未发生大面积倒伏现象;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
病和纹枯病。
3 栽培技术要点
3. 1 适期播种,争壮苗
适宜播期以 10 月 25 日 - 11 月 6 日为宜,此播期
范围保证了小麦生长与季节同步。扬辐麦 4 号分蘖力
强,过早播种易造成冬前旺长,穗数增加,穗粒数减少,
77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0,25(1):0075 ~ 0078
不利于产量提高。
3. 2 合理密植,优化群体结构
扬辐麦 4 号的适宜密度范围为 10. 2 ~ 18. 0 万 /
667m2,密度为 16 万 /667m2 时产量最高,适宜穗粒结
构每亩穗数 36. 0 ~ 37. 3 万 /667m2,穗粒数为 40 ~ 45
粒 /穗,千粒重 41g 左右。扬辐麦 4 号自身具有较好群
体调控能力,密度从 10. 2 ~ 18. 0 万 /667m2 均能获得
高产,但仍应防止基本苗过多,造成中后期群体过大,
穗粒数、粒重降低,不利于产量结构的协调。
3. 3 合理运筹肥料,增施拔节孕穗肥
中高产田块,一般需纯氮 17. 5kg 左右,并配以足
量的 P、K 肥,N∶ P2O5 ∶ K2O = 1 ∶ 0. 6 ∶ 0. 6。在肥料运筹
上应掌握“前促、中控、后攻”的原则,N 肥运筹采用基
肥 ∶壮蘖肥 ∶拔节肥为5∶ 1∶ 4。扬辐麦 4 号前期分蘖强,
需肥多,应适当增加基肥用量,促苗早发,发壮苗;后期
应以攻大穗,保粒重,适当增施拔节孕穗肥,有利于后
期营养的供给,防止植株早衰。
3. 4 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在秋播和早春阶段,抓好麦田化学除草,防止明涝
暗渍;麦田中后期根据病虫测报,做好早期纹枯病、中
后期白粉病的防治工作。
4 讨论
4. 1 抗黄花叶病种质的筛选和应用
抗病育种的关键是要有高抗类型的种质。小麦黄
花叶病是由黄花叶病毒引起禾谷多粘菌传播的一种病
毒病害,目前还没有切实有效化学方法加以防治,抗黄
花叶病小麦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减轻该病害所带
来的损失[6]。笔者在多年抗性鉴定的基础上,筛选出
仪宁小麦、西风、宁丰、宁麦 9 号等抗黄花叶病品种,育
成黄花叶病免疫种质扬辐麦 9311[7]。这些品种(种
质)中宁麦 9 号丰产性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为了选
育高抗黄花叶病新品种,改进宁麦 9 号抗倒性较差和
千粒重较低的弱点,选用了综合性状优良的感病品种
如扬麦 158、扬麦 9 号、扬麦 10 号、宁麦 8 号等与宁麦
9 号杂交,宁麦 8 号 /宁麦 9 号仅是其中组合之一。
4. 2 重视新品系的鉴定
鉴定对育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工作量上
讲,占到育种工作量的一半,特别是对于育种工作开展
较迟的单位,有代表性的鉴定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众多材料中,选育符合目标性状的品系,以避免材料
性状的大起大落,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首先,在
试验田的管理上,田地要平整,肥力要均匀,要使材料
长足长好,种性充分发挥出来。第二,试验用的对照品
种要确当,多年来我们一直根据省级试验的要求安排
对照品种,坚持用原种级种子作对照。第三,琢磨对照
及参试品系在典型试点上和本地的农艺性状表达,分
析参试品系在有关试点性状的表达差异,掌握确定本
试验区的宽严“尺度”。第四,多点适应性鉴定起决定
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 侯庆树,周益军,韩 红,李志正,王争坤,方南春,孙立洲,虞成
龙,张剑玲 .江苏省小麦土传病毒病的研究 III. 小麦梭条花叶病
综合防治技术及其依据[J].江苏农业学报,1990,6(4):37 - 43
[2 ] 王建晏,邱 江,高联义,王世华 .小麦梭条花叶病发生原因及防
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00,195
[3 ] 张清平,王秀娥 .小麦梭条花叶病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
2005,25(1):126 - 131
[4 ] 钱存明,周朝飞,姚国财,姚金保,盛培英,杨学明 . 小麦新品种
宁麦 8 号的选育与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1997,5:14 - 15
[5 ] 姚金保,杨学明,姚国才,王俊农,黄胜东,钱存鸣,周朝飞 . 小麦
梭条花叶病抗源宁麦 9 号的抗性遗传及利用策略[J]. 麦类作
物,1999,5(19):28 - 29
[6 ]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 . 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遗传和
育种研究进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8(2):246 - 249
[7 ] 刘伟华,何震天,耿 波,侯明生,张 敏,聂 桓,韩月澎,韩成
贵,王锦荣,于嘉林,陈秀兰 .小麦对黄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及典型
品种的遗传分析[J].植物病理学报,2004,34(6):542 - 547
[8 ] 何震天,陈秀兰,韩月澎,王锦荣,杨鹤峰,柳学余 . 优质弱筋
小麦扬辐麦 2 号的选育[J].核农学报,2004,18(5):361 - 363
[9 ] 何震天,陈秀兰,韩月澎,王锦荣,杨鹤峰,王建华 .扬辐粳 7 号
的特征及选育体会[J].核农学报,2006,20(6):494 - 496
[10] 张宏纪,刁艳玲,孙连发,孙 岩,刘东军,郭 强,兰 静 ,黄景
华,杨淑萍,孙光祖 . 航天诱变新品种龙辐麦 l 8 的选育及其主
要特征特性分析[J].核农学报,2008,22(3):243 - 247
[11] 庞伯良,彭选明,邓钢桥,庞爱军,柳庆云 高产稳产两系杂交早
籼“株两优 124”的选育[J].核农学报,2008,22(1):52 - 54
(责任编辑 王媛媛)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