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D RICE VARIETIES AND SOWING DATES ON SOLAR RADIATION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DRY MATTER IN RICE POPULATION

品种与播期对齐穗期水稻群体光能截获量和干物质垂直分布的影响



全 文 :文章编号 :100028551 (2009) 052858206
品种与播期对齐穗期水稻群体光能截获量
和干物质垂直分布的影响
李迪秦1  秦建权1  张运波1  杨胜海1  彭少兵2  邹应斌1  唐启源1
(1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8 ; 21 国际水稻研究所 ,菲律宾 马尼拉 DAPO7777 邮箱)
摘  要 :为探讨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和播期对水稻群体光能截获量及干物质垂直分布的影响 ,以超级杂交
稻、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稻的 3 个品种为材料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无论是品种还是播期 ,至齐穗期水稻群
体各高度层的干物质积累量都表现出 20 cm 以下 > 80 cm 以上 > 20~40 cm > 40~60 cm > 60~80 cm ;品
种间表现为汕优 63 (V2) > 两优 293 (V1) > 扬稻 6 号 (V3) 。水稻群体消光系数 ( K) 在同一播期的不同品
种之间表现出汕优 63 (V2) > 两优 293 (V1) > 扬稻 6 号 (V3) ,相同品种不同的播期之间表现出播期 2
(S2) > 播期 1 (S1) > 播期 3 (S3)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播期 ;品种 ;太阳光辐射 ;消光系数 ;干物质 ;垂直分布
EFFECTS OF RICE VARIETIES AND SOWING DATES ON SOLAR ENERGY INTERCEPT ION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DRY MATTER
LI Di2qin1  QIN Jian2quan1  ZHANG Yun2bo1  YANG Sheng2hai1  PENG Shao2bing2  ZOU Ying2bin1  TANG Qi2yuan1
(1.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Changsha , Hunan  410128 ; 2.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 P. O . B . DAP  O7777 , Manila , Philippine)
Abstract :Three types of rice varieties including Liangyou 293 , Shanyou 63 and Yangdao 6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ice varieties and sowing date on solar radiation interception and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dry matters in rice popul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ces in dry matters at different vertical heights of rice population were caused by both sowing date
and varieties. Dry matters at different heights below the 20 cm , above the 80 cm , 20~40 cm , 40~60 cm and 60~80 cm
performed a progressive decrease , so did the dry matters of Shanyou 63 , Liangyou 293 and Yangdao 6. Extinction coefficient
(K) of Shanyou 63 , Liangyou 293 and Yangdao 6 performed a progressive decrease with the same sowing date , so did the
extinction coefficient ( K) of the 2nd sowing date (S2) , the 1st sowing date (S1) and the 3rd sowing date (S3) with the same
variety.
Key words :sowing date ; variety ; solar radiation ; extinction coefficient ( K) ; dry matter ; vertical distribution
收稿日期 :2009205223  接受日期 :200920720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671219) ,长沙市科技局 k0803115221
作者简介 :李迪秦 (19632) ,男 ,湖南武冈人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生理。Tel :073124673648 ; E2mail :Qiner 1547 @sina. com
通讯作者 :唐启源 (19642) ,男 ,湖南洞口人 ,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为作物耕作栽培与生理。E2mail :cntqy @yahoo. com. cn  光合有效辐射 (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能量基础。大量研究表明 ,植物的累积生物量与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量有着密切的关系[1~5 ] 。太阳辐射在植物群体中的分布是影响植物群体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的重要因素 ,优化植物群体结构、改善群体内部光分布 ,提高群体的受光能力是进一步提高谷物类作物产量潜力的重要途径[6~9 ] 。太 阳辐射在水稻冠层中的分布除受太阳辐射变化影响外 ,还受冠层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如株型、叶面积指数、叶片的形状和大小、叶片方位角分布、叶片散射、吸收和反射、叶片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等。冠层结构对调控作物的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起着主导作用。水稻抽穗期的株型特征及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形成密切相关 ,水稻抽穗后的物质生产主要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 ,其次
858  核 农 学 报 2009 ,23 (5) :858~863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是茎鞘的暂贮物[10 ] 。叶片的光合作用主要取决于群
体叶面积的大小及单位叶面积的光合效率 ,两者在进
一步提高作物单产中至关重要[11 ,12 ] 。为此 ,本研究以
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常规稻为材料 ,设 3 个播期 ,
测定其齐穗期不同高度层群体叶面积指数、叶片的光
合干物质积累量 (DW)和光能截获率及消光系数 K[13 ] ,
分析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群体空间冠层结构特点
(LAI、SLW、消光系数 K等指标)和截光特点 ,为提高水
稻群体光能利用率及水稻生产潜力的估算提供理论
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地点概况
试验于 2007 年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农技站试
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前茬作物为油菜 ,土壤为红壤粘
土 ,肥力中等偏上 ,pH515 ,碱解氮 127 mgΠkg ,有机质
3111gΠkg ,速效钾 102 mgΠkg ,有效磷 1912 mgΠkg。
112  供试品种与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为超级杂交稻两优 293 (V1) 、普通杂交
稻汕优 63 (V2) 和常规水稻扬稻 6 号 (V3) 。播期处理
设 3 个 ,分别为 4 月 20 日 (播期 S1) 、5 月 15 日 (播期
S2) 、6 月 10 日 (播期 S3) ,播期间隔为 25d ,S1、S2、S3 的
移栽期分别为 5 月 15 日、6 月 2 日、6 月 30 日。试验将
品种和播期 2 个因素共设置 9 个处理 ,播种前用
10ppm 浓度的农博士氨基酸溶液浸种 1 h ,再清水浸种
催芽。
田间采用裂区设计 ,播期为主区 ,品种为副区 ,3
次重复 ,总共 27 个小区 ,每个小区面积为 5 m ×6 m。
水育秧 ,叶龄 4 叶 1 心时移栽 ,移栽密度 2313 cm ×
2313 cm ,每穴插两本。基肥按纯磷 (P) 40 kgΠhm2 ,纯钾
(K) 100 kgΠhm2 ,纯锌 ( Zn) 5 kgΠhm2 的标准进行 ,纯氮
(N) 180 kgΠhm2 ,按 SSNM 施肥法[14 ,15 ] 进行 ,其余按当地
高产栽培管理措施进行。
1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1311  干物质质量  在齐穗期 ( FL) ,每小区选取 10
穴 ,考虑到齐穗期试验材料的群体高度大约在 110~
130 cm 间 ,因此在测定时群体每一层的高度定为 20
cm ,在田间按照植株自然高度 ,从距地面 0~20 cm、20
~40 cm、40~60 cm、60~80 cm、大于 80 cm 共 5 个高度
层 ,从上依次向下将植株进行横向切割 ,然后将叶、茎
及鞘和穗 3 部分分开 ,于 70 ℃烘干 5d 至恒重 ,冷却至
恒温 ,分别称干物质质量。
11312  叶面积指数 (LAI) 与比叶面积 ( SLW)  结合
11311 取样 ,齐穗期在每个小区所取样品中取 10 穴 ,采
用美国Licor 公司生产的 LICOR23100 叶面积仪测定植
株各高度层的全部绿叶叶面积 ,结合测定的样品干物
质的质量来计算各个小区各高度层的叶面积指数
(LAI) ,并以此计算出各高度层的比叶面积 (SLW) 。
11313  消光系数 ( K)  齐穗期采用英国公司生产的
Sunscan 冠层分析系统[16 ] ,测定群体总的透光率 ( %) ,
然后每横向切割一层就测定一次相应各高度层的透光
率 ( %) ;同时结合 11311 取样 ,用美国 Licor 公司生产
的LICOR23100 叶面积仪测定群体齐穗期的叶面积 ,以
方程 y = a·e - bx拟合群体透光率随叶面积指数增加而
下降的趋势 (方程中 y 为透光率 , a 为常数 , e 为对数
常数 , x 为相应高度层以上的叶面积指数) ,经拟合后
得到的 b 值为此群体的消光系数 K[13 ] 。各层透光率
( %) =〔(穗顶部太阳辐射总量 - 各层截获的太阳辐射
量)Π穗顶部太阳辐射总量〕×100 % ,截获率 ( %) =
100 % - 透光率 ( %) 。
114  数据处理
采用 SAS910 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1  不同品种和播期对齐穗期水稻群体不同高度层
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表 1 结果显示 ,无论不同品种还是不同播期处理 ,
其群体各高度层的干物质积累量都表现出 :20 cm 以
下 > 80 cm 以上 > 20~40 cm > 40~60 cm > 60~80 cm。
不同品种间 ,在 > 80 cm 高度层 ,则表现为 V1 > V2 >
V3 ,三者相互间有显著差异 ; 同播期不同品种间 ,群体
各高度层的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 :大于 80 cm 高度层 ,
在 S1 中 V1 > V3 > V2 ,且三者相互间差异显著 ,但在
S2 与 S3 中 3 个品种没有显著差异。同品种不同播
期 ,群体干物质积累在 > 80 cm 高度层 ,V1 表现为 S1
> S2 > S3 ,V2 则是 S2 > S3 > S1 ,对V3 表现为 S2 > S1 >
S3。由此可以说明 ,水稻品种群体在不同高度层光合
作用有显著差异 ,导致群体各个高度层干物质积累量
有显著差异。不同播期间 ,在 > 80 cm 高度层 ,群体干
物质积累量表现为 :S2 > S3 > S1 ,S2 与 S1、S3 间有显著
差异 ;在 40~60 cm 及 60~80 cm 这 2 个高度层 ,则是
S3 > S1 > S2 ,S3 与 S1、S2 间有显著差异。
从表 2 可知 ,齐穗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 ,同品种不
同播期间 ,品种 V1、V2、V3 在 60 cm 以上高度层 ,占群
体干物质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 3714 %、3113 %、3517 %
958 5 期 品种与播期对齐穗期水稻群体光能截获量和干物质垂直分布的影响
表 1  不同高度层干物质质量方差分析表
Table 1  Dry matter of the different popular height
(gΠm2 )
处理
treatment
高度 height
0~20 cm 20~40 cm 40~60 cm 60~80 cm > 80 cm
S1 32216b 22117a 19115ab 15114b 26012b
S2 38210a 19311b 18312b 14518b 30218a
S3 38815a 21618a 20418a 17715a 26612b
V1 36613ab 19519b 17515c 15315a 29219a
V2 39314a 22618a 21017a 16115a 27715b
V3 33315b 20819b 19314b 15917a 25912c
S1V1 34416a 21214b 19118b 15419a 30812a
S1V2 31718a 25610a 20913a 14915a 20711c
S1V3 30514a 19617b 17315c 14919a 26617b
S2V1 39012ab 17917a 15919b 13613b 30019a
S2V2 41115a 20111a 20115a 15613a 30212a
S2V3 34414b 19816a 18813a 14419ab 30515a
S3V1 36412b 19519b 17418b 16915a 26915a
S3V2 45017a 22312a 22114a 17818a 26815a
S3V3 35016b 23114a 21813a 18412a 26014a
注 :表中 S1、S2、S3 分别为第 1、第 2、第 3 播期 ;V1、V2、V3 分别表示水稻
品种两优 293、汕优 63、扬稻 6 号 ,不同小写字母代表 5 %显著差异水平。
下表均同。
Note : In this table , S1 , S2 ,S3 means the 1 st sowing stage , the 2nd sowing stage
and the 3rd sowing stage in turn ; V1 ,V2 ,V3 represents varieties Liangyou 293 ,
Shanyou 63 and Yangdao 6 in turn ; and the different letters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105 level . The same as following tables.
以上 , 在 40 cm 以上高度层则分别达到 5211 %、
4917 %、5312 % ;同播期不同品种间 ,播期 S1、S2、S3 在
60 cm 以上高度层 , 占群体干物质总量的比例分别达
到 3113 %、3610 %、3313 %以上 ,在 40 cm 以上高度层则
分别达到 4917 %、5112 %、4918 %。由此说明 ,不同高
度层齐穗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 ,同品种不同播期间及
同播期不同品种间完全不一样 ,在 40 cm 以上高度层
是群体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其干物质的积累量对中
后期物质的转化与籽粒的形成有着最主要的影响 ,决
定着产量的高低。
表 2  FL 不同高度层干物质分配比例
Table 2  Distributed ratio of dry matter of the
different height in the FL ( %)
处理
treatment
高度 height
0~20 cm 20~40 cm 40~60 cm 60~80 cm > 80 cm
S1 2811 1913 1617 1312 2217
S2 3117 1610 1512 1211 2511
S3 3110 1713 1613 1412 2112
V1 3019 1615 1418 1310 2417
V2 3110 1719 1616 1217 2119
V3 2819 1811 1617 1318 2214
S1V1 2814 1715 1518 1218 2514
S1V2 2719 2215 1814 1311 1812
S1V3 2810 1810 1519 1317 2414
S2V1 3314 1514 1317 1117 2518
S2V2 3213 1518 1518 1213 2317
S2V3 2911 1618 1519 1213 2519
S3V1 3110 1617 1419 1414 2310
S3V2 3316 1616 1615 1313 2010
S3V3 2812 1816 1715 1418 2019
212  品种和播期对齐穗期水稻群体叶面积指数( LAI)
与比叶面积( SLW)垂直分布的影响
从表 3 可知 ,不同播期水稻群体的 LAI 在 > 80 cm
高度层 ,S3、S2 与 S1 间有显著差异 ,S3 与 S2 间无差
异 ,在 > 80 cm、60~80 cm、40~60 cm 3 个高度层 ,SLW
则表现为 S3、S2 与 S1 间有显著差异。
不同品种水稻群体的LAI和 SLW 在 > 80 cm、60~
80 cm、40~60 cm 3 个高度层均表现为 V2 与 V1、V3 间
有显著差异 ,V1 与 V3 间则无差异。
表 3  齐穗期不同群体高度层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面积方差分析
 Table 3  LAI and SLW among the treatments in the different height (SLW , cm2Πg)
处理 treatment
> 80 cm 60~80 cm 40~60 cm 20~40 cm
SLW LAI SLW LAI SLW LAI SLW LAI
S1 21813 b 1188 b 23215 b 1198 b 21317 b 1196 b 18319 b 0181 b
S2 22412 a 2118 a 24019 a 1188 b 22914 a 1187 b 19811 b 0192 a
S3 22312 a 2129 a 23819 a 2140 a 22118 a 2110 a 22017 a 1104 a
V1 21716 b 1196 b 23318 b 1189 b 22115 b 1180 b 20813 a 1107 a
V2 23614 a 2130 a 25716 a 2135 a 23917 a 2135 a 20812 a 0180 b
V3 21517 b 2109 b 22019 c 1197 b 20317 c 1179 b 18612 b 0189 b
S1V1 21110 b 1191 a 23310 b 1195 a 21714 b 1196 b 18010 b 0180 b
S1V2 23613 a 2102 a 24716 a 2111 a 23512 a 2130 a 21518 a 0193 a
S1V3 20717 b 1171 b 21618 c 1188 b 18816 c 1150 c 15519 c 0168 b
S2V1 21310 b 1195 b 23711 b 1157 b 22617 b 1152 b 21214 a 1122 a
S2V2 24219 a 2147 a 26316 a 2137 a 24412 a 2126 a 19412 b 0171 b
S2V3 21615 b 2110 b 22211 c 1168 b 21712 b 1185 c 18719 b 0184 b
S3V1 22817 a 2100 b 23112 b 2115 c 22014 b 1192 b 23215 a 1118 a
S3V2 22919 a 2141 a 26115 a 2174 a 23916 a 2137 a 21419 b 0177 b
S3V3 22310 b 2131 a 22319 c 2135 b 20514 b 2103 b 21417 b 1117 b
注 :在 0~20 cm 高度层因为没有绿色叶片 ,所以没有LAI 和 SLW。
Note :There is any LAI and SLW data without green leaves above the ground to the 20 cm heights.
068 核 农 学 报 23 卷
  同品种不同播期群体 ,在 > 80 cm 高度层 ,V1 的
LAI表现为 S1V1 与 S2V1、S3V1 间有显著差异 ,SLW 则
表现为 S3V1 与 S1V1、S2V1 间有差异 ; V2 的 LAI 和
SLW均表现出 S1V2、S2V2、S3V2 3 者间无显著差异 ;
V3的 LAI 则是 S3V3 与 S1V3、S2V3 间有显著差异 ,
SLW 在 3 者间无显著差异。在其余高度层的 LAI 和
SLW也表现出显著差异 , 但这种差异表现没有规
律性。
总体来说 ,在群体的垂直方向 > 80 cm 高度层 ,LAI
和 SLW 值表现出 :S2、S3 与 S1 ,V1、V3 与 V2 间有显著
差异性。在垂直方向 > 80 cm、60~80 cm、40~60 cm 各
层 ,SLW 表现为 S2 > S3 > S1 ; LAI 以 S3 最大 ,在除 60
~80 cm 层 S1 略大于 S2 ,其他高度均是 S2 > S1 ,且在
20~80 cm 高度范围内 S1、S2、S3 的 LAI 表现出随着群
体层高的增加而增加 ,在层高 60~80 cm 时LAI最大。
213  品种和播期对齐穗期水稻群体太阳光截获率的
垂直分布影响
分别对 3 个水稻品种群体不同高度层的光合有效
辐射进行了观测 ,计算太阳光截获率 (图 1) 。从图 1
可以看出 ,同品种不同播期间的相同群体高度层截获
率明显不同 ,群体高度层越低 ,太阳光截获率越小。大
于 80 cm 高度层太阳光截获率表现为 V1、V2 均高于
V3 ,而在 0~80 cm 高度层 ,则是 V3 > V1 > V2。同播期
不同品种间的相同群体高度层截获率表现为 :V3 > V1
> V2。> 80 cm 以上高度层截获率 ,S2 略大于 S1 和
S3 ,在其他高度没有什么区别 ,从整体而言 ,截获率
( %) S2 > S1 > S3。表明超级稻、普通杂交稻、常规稻由
于其株叶型的差异性 ,导致群体内部太阳光垂直分布、
群体的透光性与对太阳光截获率 ( %) 上的差异 ,进而
影响群体的生长发育。
图 1  品种和播期对齐穗期水稻群体不同高度层
太阳光截获率影响
Fig. 1  Influence of the variety and the sowing day on
the light transmittance in different popular height
214  品种和播期对齐穗期水稻群体消光系数的影响
消光系数 ( K)是描述作物群体光能分布很重要的
参数。图 2 显示 ,同播期的不同品种 ,消光系数 ( K) 表
现为V2 > V1 > V3 ,说明超级杂交稻的群体结构及通透
性能比普通杂交稻好 ,但比常规稻稍差。同品种的不
同播期之间 ,消光系数表现出 S2 > S1 > S3 的变化规
律 ,表明不论哪种品种的水稻 ,只有在适宜的播期条件
下 ,才能构造良好的群体结构 ,充分利用光能 ,提高光
能利用率 ,以获取理想的产量。
图 2  品种和播期对水稻群体消光系数的影响
Fig. 2  Influence of the variety and sowing day on the
extinction coefficient ( K)
215  齐穗期不同水稻群体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
量与光能截获率间的相关性
齐穗期水稻群体LAI与对太阳光辐射截获率的相
关性 ( n = 15 ,5 个点 ,3 次重复 ,共有 3 ×5 = 15 个数
据) ,表明 (表 4) ,品种和播期对不同群体的 LAI 和光
截获率都有一定影响。同播期不同品种的群体 ,LAI
与截获率有良好的相关性 ,表现为 V2 > V1 > V3 ,表明
在相同的播期条件下 ,超级稻群体的叶面积指数 LAI
对群体光截获率的影响不及普通杂交稻 ,但比常规稻
的影响要大。
同品种不同播期的群体 ,叶面积指数 LAI 与其对
光的截获率的相关性大小 :V1 与 V2 表现为 S2 > S1 >
S3 ,V3 则表现为 S2 > S3 > S1。表明杂交稻 (超级杂交
稻和普通杂交稻) 群体叶面积对光截获率的影响在播
期 S2 最大 ,播期 S1 次之 ,播期 S3 最小 ;常规稻群体叶
面积对光截获率的影响在播期 S2 最大 ,播期 S3 次之 ,
播期 S1 最小。
表 4 还显示齐穗期水稻群体光截获率与干物质积
累量间也有较好的相关性 ,同播期不同品种群体间表
168 5 期 品种与播期对齐穗期水稻群体光能截获量和干物质垂直分布的影响
现为 V1 > V2 > V3 ,表明相同的播期条件下 ,群体光截
获率高的品种 ,到齐穗期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相应要
多。
同品种不同播期的群体 ,光能截获率与干物质积
累量的相关性大小 ,V1 表现为 S3 > S2 > S1 ,V2 和 V3 ,
则表现为 S2 > S3 > S1。表明同一品种 ,光能截获率对
齐穗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不同播期的作用强度有
差异。
表 4  不同群体叶面积指数 LAI及干物质积累量
与光能截获率的相关性
Table 4  Relationship of the leaf area and dry
matter with the solar radiant interception
quantity in different height
处理
treatment
不同群体光截获率
与叶面积指数间相关性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af area and solar radiant
interception rate
不同群体光截获率
与干物质间相关性
relationship between
day matter and solar
radiant interception rate
S1V1 01888 2 01849 5
S1V2 01912 6 01800 0
S1V3 01780 6 01709 5
S2V1 01950 7 01889 6
S2V2 01959 2 01878 7
S2V3 01886 6 01867 5
S3V1 01883 5 01889 7
S3V2 01893 3 01861 5
S3V3 01867 4 01844 5
3  讨论
我国水稻生产地域辽阔 ,随着地理位置及环境条
件的变化 ,水稻生产的适宜播种期和适宜种植的品种
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的播期处理及品种对水稻的
干物质质量、叶面积指数、比叶重有显著影响[17~20 ] ,翁
仁宪等[21~25 ]认为中后期干物质积累能力在品种间有
显著差异 ,冠层叶片直立、最适叶面积指数较大的品
种 ,有明显的中后期干物质积累优势。本试验结果同
样证明了同品种群体不同的播期间 ,以及同播期不同
品种群体间的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 (LAI) 、比叶
面积 (SLW)间有差异 ,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不同群体的
高度层。本试验结果同样证明了同品种群体不同的播
期间 ,以及同播期不同品种群体间的干物质积累量间
有差异 ,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不同群体的高度层。一般
叶面积指数大的品种 ,到齐穗期相应的群体干物质积
累量要多 ,收获的籽粒产量同样要多 ,本试验中超级稻
和普通杂交稻产量比常规稻高 ,也同样是因为它们有
相对较高的叶面积指数 ,但在群体不同高度层超级稻
的叶面积指数却不一定比其他类型的品种大。这种差
异性对指导我们在生产上如何通过栽培措施 ,使群体
获得最大的光能截获率 ( %) ,并最终获得高产 ,具有重
要意义。
对消光系数 ( K) 研究 ,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品种群
体冠层结构的不同 ,使品种间太阳辐射透射率和吸收
率产生明显差异 ,高产群体冠层中部消光系数较大、上
部消光系数较小 ,利于光向冠层深处透射 ,干物质积累
较大。超高产条件下消光系数与作物群体结构性状紧
密相连 ,即太阳辐射透射率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减
小 ,因为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越多、叶层越厚 , 作物
对太阳辐射的截获量亦大 , 因此 ,透射率呈现出层层
递减的趋势[26 ] 。本研究表明了同一播期不同品种之
间群体的消光系数表现出普通杂交稻 (V2) > 超级稻
(V1) > 常规稻 (V3) ,相同品种不同的播期之间 ,播期 2
(S2) > 播期 1 (S1) > 播期 3 (S3) 的规律。同时 ,同播期
不同品种及同品种不同播期在齐穗期群体的叶面积指
数、干物质积累量与群体的消光系数间也有较高的相
关性。
4  小结
我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 ,水稻种植区域生态条
件有着较大差异 ,如何在不同的种植区域选择适合本
区域的水稻品种 ,生产上获取较高的经济产量 ,是我们
面临的共同问题。水稻群体较大的叶面积指数 ,是水
稻高产的重要指标 ,同时群体的受光态势 ,直接影响着
群体的光能截获吸收利用与转化。本研究表明 ,不同
播期和不同水稻品种类型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
指数、比叶面积、光能截获率与群体产量有着十分密切
的关系 ,群体的叶面积大、群体受光态势优良 ,光能截
获率就高、积累的干物质量相对要多、产量相对要高。
因此 ,生产如何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播种期 ,是获取高产
的关键。
不同群体的高度层 ,叶面积指数、截光率、消光系
数、干物质积累量有差异 ,这种不同群体高度层上的差
异性 ,对指导生产上如何通过栽培技术措施 ,创造理想
的群体株叶型 ,获取水稻的高产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 ,
它对我们如何在品种选育上培育理想株叶型品种 ,具
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 1 ]  Kiniry J R , Jones C A , Toole J C O , et al . Radiation use efficiency in
268 核 农 学 报 23 卷
biomass accumulation prior to grain filling for five grain crop species [J ] .
Field Crops Research ,1989 ,20 :51 - 64
[ 2 ]  Medlyn B. Physiological basis of the light use fficiencymodel [ J ] .
Treephysiology ,1998 ,18 :167 - 176
[ 3 ]  Connor D J , Fereres E. Adynamic model of crop growth and partitioning
of biomass [J ] . Field crops research , 1999 ,63 :139 - 157
[ 4 ]  Kiniry J R , M cCauley G, Yun X , et al . Rice parameters describing
crop perfo rmance of four U S Cultivars [J ] . Agron J ,2001 ,93 :1354 -
1361
[ 5 ]  Loomis R S. Community Architecture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terrestrial
plant communities[M] . New York Harvesting the sun Acad Press ,1967 :
191 - 308
[ 6 ]  Monteith J L. Light distribution and photosynthesis in field crops[J ] . A
nn Bot , 1965 ,29 :17 - 37
[ 7 ]  Myneni R B. Light scattering in plant canopies :The method of successive
orders of scattering approximations ( SOSA) [J ] . Agric For Meteorol ,
1987 ,39 (2) :1 - 12
[ 8 ]  Ross J E. Radiation in plant communities ,vegetation and the atmosphere
[M] .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 1975 , 13 - 55
[ 9 ]  Sinoquet H , Bonhomme R. Modeling radiative transfer in mixed and row
intercropping systems[J ] . A gric For Meteorol , 1992 ,62 (5) :219 -
240
[10 ]  徐正进 ,陈温福. 水稻不同穗型群体冠层光分布的比较研究[J ] .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 (4) :10 - 16
[11 ]  Huang G B.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es of crop colony structure and light
distribution in relation to crop productivity[J ] . Chin J Ecol , 1999 , 18
(1) : 59 - 65
[12 ]  Monsi M , Saeki T. Uber den lichtfaktor in den Pflanzengesellasc hafen
und seine bedeutung fur die stoffproduktion [J ] . Jap J Bot , 1953 , 14
(1) :22 - 52
[14 ]  Dobermann A ,Witt C ,Dawe D ,et al . Site2specific nutrient management
for intensive rice cropping system in Asia[J ] . Field Crops Res ,74 :37 -
66
[ 15 ]  Dobermann A ,Witt C. The evolution of site2specific nutrient management
in irrigated rice system of AsiaΠΠDobermann A , Witt C. Increasing
Productivity of Intensive Rice Systems Through Site2specific Nutrient
Management [ M ] . Los Banos , Phillines :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 2004 ,75 - 100
[16 ]  史泽艳 ,高晓飞 ,谢  云. SUNSCAN 冠层分析系统在农田生态系
统观测中的应用[J ]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23 (3) :78 - 82
[17 ]  陈温福 , 徐正进 , 张步龙. 水稻超高产育种生理基础[M] . 沈阳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 69 - 94
[18 ]  斋藤邦行 , 下田博之. 水稻多收性品种 の乾物质生产特性解析
6. 新旧品种の比较を通 2 て[J ] . 日本作物学会纪事 , 1993 , 62
(4) : 509 - 517
[19 ]  Evans L T.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ngesamong rice varieties
used in the Philippines over the seventy years [J ] . Field Crops Res ,
1984 , 8 : 105 - 125
[20 ]  杨稚愚 ,汪汉林 ,邹应斌. 播种期对杂交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
响 [J ] . 耕作与栽培 ,2004 , (3) :18 - 19 ,24
[21 ]  翁仁宪 , 武田友四郎. 水稻 の子实生产 に开 する物质生产的研
究 2. 出穗前にぉけるの乾物质生产 の品种间差[J ] . 日本作物
学会纪事 , 1982 , 51 (4) : 510 - 518
[22 ]  葛东生 ,张秀云 ,刘  襄. 杂交中稻及杂交晚稻适宜播期的研究
[J ] .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23 (1) :22 - 23
[23 ]  谢 戎 ,何光华 ,左永树. 两系杂交稻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及对播
期的反应[J ] . 生态农业研究 ,1998 ,6 (1) : 23 - 27
[24 ]  谢光辉 ,苏宝林 ,石  磊. 湘西武陵山区单季稻生长发育及物质
生产的研究. Ⅱ. 不同海拔播期对杂交物质生产的影响[J ] . 中国
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 (1) :89 - 94
[25 ]  郑根龙 ,葛 翔 ,方守地. 杂交早稻不同播种期对生育期影响初
报[J ] . 杂交水稻 , 1998 (增刊) :56 - 57
[26 ]  章家恩 ,黄 润 ,饶卫民. 玉米群体内太阳光辐射垂直分布规律
研究[J ] . 生态科学 ,2001 , (20) 4 :8 - 11
368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9 ,23 (5) :858~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