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Canopy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Soil Moisture Content during Rainy Seasons in an Eucalypt Plantation

桉树人工林冠层气象因子对雨季土壤水分的影响



全 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3,l1(3):197—204
Jounm/of Tropico2 and Subtropical Botany
桉树人工林冠层气象因子对雨季
土壤水分的影响
黄志宏 周国逸 MORRI S J.2 褚国伟 张宁南 尹光彩
(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50;2.Center for Forest Tree Technology,Forest Science Center(POBox 137)
Heidelberg 3084 Australia;3.中国林业科学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520)
摘要:对雷州桉树人工林集水区土壤水分及林冠层气象因子一年内(1999/10/01—2000/09/30)雨季的定位观测结果进行
了典型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在雨季,土壤含水量(SMC)随着土壤深度变化而变化,在 0-4 m范围内层间含水
量差异显著;雨季各层 SMC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2)受充沛降雨量的强烈影响,雨季各层 SMC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
升高;雨季各层含水量变异系数较干季同层次的变异系数大;(3)雨季地下 50 cm深(SM50)处 SMC变化曲线波动较
大,与太阳辐射( 、降雨量(P)、风速 、水汽压差(VPD)、最高温度(T 相关性极显著(a卸.OO1);(4)较深层次(即
150 cm,250 cm,35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但与较浅层(50 em)SMC的主要影响因
素和变化趋势均不同;(5)在雨季,三个典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a-0.01)。三组典型相关及重叠数值以第一典
型相关值较大,第二、第三的重叠量较小,故林冠层气象因子主要由第一典型因素影响土壤含水量。林冠层气象因子通
过 3个典型变量可说明 SMC总变异量的30.9%。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土壤水分;雨季:气象因子:典型相关分析
中图分 类号:$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395(2003)03—0197—08
Efects of Canopy M 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Soil M oisture
Content dudng Rainy Seasons in an Eucalypt Plantation
HUANG Zhi-hong ZHOU Guo-Yi MORRIS J. .
CHU Guo.wei ZHANG Ning.nan VIN Guang.ca i
(1.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Botany,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510650,China:
2.Centerfor Forest Tree Technology,Forest Science Center(POBox 137)Heidelberg 3084Australia;
3.The Reset~ch Institute of Tropical Forestry,the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Guangzhou 510520,China)
Abstract:Canopy meteorological factors,including solar radiation(R ,precipitation(P),wind speed(W),
relative humidity(RH),maximum temperature(T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T ,and soil moisture content
(SMC)within 4 m soil depth were daily monitored from Oct.1,1 999 to Sep.30,2000 in an eucalypt plantation in
Leizhou peninsula,Guangdong,China.Canonical corelation analysis(CCA)was employed to assess impacts of
canopy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SMC.SMC difered signifcantly at diferent layers within 4 m soil depth,which
was influenced mainly by precipitation in rainy seasons. SMC in rainy seasons increased with time due to the
abundant precipitation. The coeficient of variance of SM C in rainy season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dry seasons.
SM C at 50 cm soil depth fluctuated obviously,which had a sign ifican t correlation wi th som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solar rad iation,precipitation,wind speed,vapour pressure deficit,an d max imum temperatur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that afected soil moisture at deep layers(1 50,250,and 350 cm)had almost similar patem
but difered from that at layer of 50 cm.The values of can onical corelation coe街 cients in rainy seasons were
收稿 日期 :2002-11-12 接受 日期 :2003-03—25 ‘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项H(KZCX2-407);国家基金(39928007、FST97/77);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青年项 目支持。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第 11卷
significant. Among the three canonical co~elmion coefficients and variables, the value of the first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d its varian ce in covariates explained by canonical variables was the highest,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can opy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fecting soil moisture content were mainly by the first canonical variables.
Key words:Eucalypt plantations:Soil moisture content;Rainy seasons;Meteorological factors;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土壤是研究森林水文效应的一个关键作用界
面 】,分析土壤水分的影响因子是研究森林生态系
统水文效应的一个重要切入点[2]。土壤水分变化具
有时空变异性p-61,土壤水分受林冠层气象因子的影
响较大,并且有研究认为这种影响受冠层气象因子
在量上的大小及土壤水分状态不同而有差异【7】。
气象因子,如降雨量、太阳辐射、平均与极端温
度、水汽压差等,在生态学模型中常常是作为驱动
因子的M。因此,可以将林冠层气象因子与土壤水
分视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我们己对桉树人工林
冠层气象因子对干季土壤水分动态影响进行了一
定研究【1 01。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采用一种较成熟的
统计方法一典型相关分析来探讨桉树人工林冠层
雨季气象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从林冠层气象因
子的角度分析桉树人工林对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的
作用特点,为研究桉树人工林生长与林冠层气象因
子及土壤水分关系打下基础。
1研究地概况
研究地位于广东遂溪县雷州林业局纪家林场
(20。52 N,109。25 E),属热带北缘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 23.5℃,最热月 7月,平均气温 28.9℃,极
端最高温 37.2-38.8~C;最冷 月 1月,平均气温
15.2℃,极端最低温 1.4-3.6℃;年降雨量 l 885 nlln,
分配不均,干季、雨季差别明显,4—9月为雨季,降雨
量约占全年的 80%;年蒸发量 l 763 mlTl,年均相对
湿度 80.4%。平均海拔高约 30 m。桉树人工林主要
有尾 叶桉(Eucalyptus urophyUa)、刚果 l2号桉(E.
ABL 巨桉(E.grardi~)、赤桉(E.camaldulensis)、雷
林 l号桉(E leizhouensis No.1)、WS(E.ABL 柠檬桉
(E.citriodora)等。试验地林分为桉树纯林,主要是尾
叶桉和 W5,样地林分密度为 1 970株 hm~,平均树
高18 m,郁闭度0.6。林地平整,土壤为粘质砖红壤,
较瘠薄。林下植被稀少,主要有鹧鸪草(Eviachne
palascens)、坡~p(Dodenca viosn)等。6-1 1月时有台
风侵袭,风力一般达 9一l0级,对林木生长影响很
大。
纪家林场样地土壤理化性质概况如表 1所示 q。
从表 1中可知,纪家样地土壤属粘质砖红壤,土壤
中铝、铁化合物含量高,SiO:含量不高。
2研究方法
2.1 数据获取
采用小集水区定位研究方法,观测时段为 1999
年 l0月 1日至 2000年 9月 30日。小集水区面积
约 260 hm2.
土壤水分测定 在桉树人工林小集水区内
选择有代表性样地 1个,将土壤含水量测定仪
(Them Probes,Delta T Devices,tm)的水分感应探测
探头分别埋于 50 cm、150 cm、250 cm、350 cm不同
表 l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土壤粘粒(Table l Results ofchemical and physical analysis ofclay(引自林书蓉等 ],有改动。AfterLin S R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3期 黄志宏等:桉树人工林冠层气象因子对雨季土壤水分的影响
深度的土层 内,感应器数据传输 时间步长 设为
30 min次 ~,自动记录数据。本文所讨论的系统含水
量是指地下 0-4 ITI范围的土壤含水量(soil moisture
content,SMC)。
林冠层气象因子测定 林 冠层 气象 因子
(canopy meteorological factors,CMF)测定地点与土
壤水分测定点相同。采用林冠层气象 自动化观测系
统(Tain Electronics,Box Hil,Australia),此系统由微
功率数据采集器(micropower data loggers)和环境传
感器(environmental sensors)组成。测定内容为辐射
( 、降雨量(P)、风速(W)、最高温度(T。 、最低温度
(T 、相对湿度(RH)。水汽压差(VPD)由RH、T 及
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习。上述所有数据均为自
动记录,每月将数据用专用电脑从数据存贮器内取
出。
l1 ,’1 ,
e
a
=o.61 Iexp ,ed=RHe。 , PD:e 1d (1)
式中:e 为温度 时的饱和水汽压 (kPa),e 为实际
水汽压(kPa),RH为相对湿度(%),T:温度(℃)。
2.2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
tion analysis,CCA),典型相关分析用于揭示两组多
元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组为自变量(解释变量)
组,另一组是标准变量组。与其它相关统计方法相
比,典型相关分析特别适合于所分析的标准变量组
的各个变量之间本身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这种关系
可表达为两个以上 X变量与两个以上 Y变量间的
线性组合,使其简单相关达到最大。用方程式表示
如下:
U=atyl+o9
.y2+a3Y3+⋯+aok (2)
;6 l l+6 2+6 3+⋯+6 (3)
其中,£,、 为典型变量, 、b (i4=1,2,⋯k)为线性
组合的系数,也称典型权数。
将收集 的数据分 成两类 ,即 SMC因子和
CMF。土壤水分按照不同深度分 50 cm、150 cm、
250 cm、350 cm 4个层次的子变量,依次用 SM50,
SMI50,SM250,SM350表示,在分析表达式 中用
yl,y2、y3、y4表示:CMF由Rs、P、W、VPD、T T i 等
6个子变量组成,在分析表达式中用 ,、 :、 、X4、
6表示 。
在以往的研究中,由于样本数量局限而引起随
机误差的影响可能会较大,这已引起许多研究者的
注意【I3I。本试验中土壤水分监测是每日自动观测记
录,而且其它观测项 目也是同步记录,样本数据可
比性、数据精度及样本数量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
得到了改善。用统计软件 SAS6.1l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和分析
3.1土壤剖面含水量的垂直变化
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的定量研究分析,采
用了王孟本等[】 的标准差(S.D.)判别法。先进行雨季
土壤剖面各层土壤含水量总体方差分析(ANOVA),
然后作不同土壤剖面层间含水量平均值多重比较(q
检验法)。总体方差分析及层间平均值差异显著性结
果分别如表 2和 3所示。
表 2 雨季土壤含水量层 间差异方 差(AN0VA)分析 (~x-O.oo1)
Table 2 Homogeneity test ofvariances at different soil
layers in ny seasons{w-0.001)
均方 F统计值 F检验值
Mean Statistic Critical
square F value F value
表 3雨季土壤含水量层 间差异多重 (q检验法 )比较 (a--0.01)
Table 3 M ultiple comparisons ofvariation ofsoil moisture
content in soil layers in rainy seasons{w-0.01)
x1.xj为各层土壤含水量平均值( l4,户24, ≠ )。x1.xj
represent mean soil moisture content in Iayers{i=1-4, =24 , )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林地各层含水
量差异显著(a=0.001),多重 比较也表 明层间差异
达到显著水平 (Q:0.01),SM50、SM150、SM250和
SM350的土壤含水量值对应 的变异系数依次为
0.082,0.063,0.032,0.064。这说明在雨季,桉树人工
林土壤含水量可分为4层一即活跃层 (O-lO0 cm)、
次活跃层(100-200 cm)、相对稳定层(200-300 cm)和
次稳定层(300-400 cm)。从图 1可以看出各层土壤
含水量在雨季内的变化动态。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o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第 11卷
磊差
雨季时间序列 Time series in rainy season
图 l 2000年雨季土壤水分含量变化
Fig.1 Distribution ofsoil moisture content in each layers during rainy sgason in 2000
SM50,SM I50,SM250,and SM350 represent soil moisture at 50,150,250,and 350 cm,respectively
表 4 雨季气象 因子对土壤含水 ■的典 型相关分析结果
Table 4 Efects ofmeteorological fhctors on soil moisture content in rainy season tested by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 alysis
3.2 土壤含水量与林冠层气象 因子变量 间的典型
相关分析
土壤4层水分子变量为Y ,Y ,Y,y4,由此构成因
变量 Y;CMF 6个子变量 X3, 组成控
制变量 。对两组变量(y, )作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的选取满足 a=o.0l的显著性水平,并要求累积特
征根百分比大于 85%,据此选取前三个典型相关系
数及典型相关变量。
表 4结果表明 3对典型相关变量具有以下 3
个特点:
第一,在 Q=0.001显著水平上有 2个典型相
关系数,有一个相关系数在 a=0.O1显著水平上;累
加特征根值为 96.8%。说明雨季的 6个气象因子主
要是通过 3个典型因素 ( ,W ) ( l,2,3)影响
SM C。
典型变量表达式中各因子前系数的绝对值反
映了对典型变量的贡献率大小,其中正负号表明作
用的方向性。( , )为第一典型变量, 中土壤各
层的负载系数呈现出相对平均的趋势,主要体现在
各层系数绝对值相差较小。从系数绝对值来看,对
SMC影响较大的是 SM50和 SM350两层。雨季土
壤浅层 SM50较 SM150、SM250的负载系数大,说
明该层对 SMC变化有更重要的影响。土壤浅层
SM50作为地表和大气作用界面层,它是 4个土壤
层中最先接受降水的土层,由于雨季存在较强的降
水作用,SM50层在土壤水分变化中起着较为重要
的作用,因此在土壤(将 4个土壤层次作为一个整体
来看)中所占的比例变大。
第二,第一典型相关变量表达式 中, 的负
载系数最大,VPD、T一 负载系数绝对值次之,说明
三者对 SMC变化可能起着更多的作用。P的系数虽
不是最大的,但不表明降雨量在系统水分含量中所
起作用不重要;相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桉树人
工林生态系统仅仅有充足的降雨量是不够的,还需
要有利于维持系统水分的其它因素的协同作用。
第三,第二典型相关变量( ,w2)表达式 中,
SM50、SM150负载系数较大,其余二者负荷系数较
小,说明 SM50、SM150对 SMC影响较大。 2中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3期 黄志宏等:桉树人工林冠层气象因子对雨季土壤水分的影响 201
载系数较大的是 和 P,其余系数影响较小。 和
P系数符号相反,表明二者所起作用是相反的,前者
通过蒸发使系统水分减少,后者使系统水分增加。
3.3林冠层气象因子对土壤水分影响的显著性检验
虽然通过研究 SMC变化与 CMF间的典型相
关关系,典型相关变量表达式可给出二者关系的一
个总体轮廓,但还不能确定各影响因子显著性程
度。因此,我们进一步作了典型变量中各因子间相
关性检验。
如表 5结果表 明:SM50处 SMC和 、P、W、
VPD、T一 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Q=0.oo1)。
因此影响蒸发、蒸腾作用的 、P、W、VPD、T一 等因
素在雨季都可以明显改变 SM50处 SMC的状况。
雷州地处中国南亚热带沿海,雨季太阳辐射强烈、
降雨量充沛、台风、高温高湿,是当地此时主要气候
特征。这可能是雨季 SM50处 SMC变化曲线波动
较大的主要原因。
SM150处 SMC和 、W、VPD相关性达极显
著水平(Q=0.OO1),和 T一相关性显著(Q=0.05)。对
影响 SMC达显著水平因子的分析表明,影响土壤
较深层次(SM150,SM250,SM350)SMC变化的因素
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即能影响 SM150处 SMC的
因子往往也是影响 SM350处 SMC的因子;影响较
深层次 SMC变化的主要因素与表层 (SM50)的不
同,因而其 SMC的变化趋势也不同。说明 SMC不
仅受土壤所处地下深度影响,同时还与环境因素(如
降雨)作用强度与方式有关。其它地方的研究[14-1q也
证实了这一点。
表5典型变量 ,y)中各因子间相关性检验
Table 5 Signifcance test among special variables in ,Y)
3.4土壤水分动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SMC与 CMF典型相关变量给出了二者相互
关系的总体轮廓,显著性检验则指出了冠层气象因
子与 SMC相关关系的有效性。因此,我们进一步分
析环境因素各变量及土壤层含水量变量 同3个典
型变量,即(U1, )、( ,W2)和( , ,)的相关性以及
这些因素与典型变量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以得出一
个综合的评价。
从表 6可以看 出:3个典型相关系数均达到
0.01以上显著水平,林冠层 6个气象因子主要通过
三个典型变量影响 SMC。CMF第一典型变量( t)
可说明 SMC第一典型变量 ( )总变异量 38.2%;
SMC第一典型变量(U )可解释 SMC变异量 68.3%;
CMF通过第一典型变量( , )可以解释 SMC总
变异量的 26.1%。CMF第二典型变量( :)可说明
SMC第二典型变量(U2)总变异量 29.4%;SMC第二
典型变量 ( )可解释 SMC变异量 13.6%;CMF与
SMC重叠部分为4.0%。即CMF通过第二典型变量
表6林冠层气象因素与各层土壤含水量的典型相关分析
Table 6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can opy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 d soil moisture at different layers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第 1I卷
(02, 2)可解释 SMC总变异量的4.0%。CMF第三
典型变量( 3)可说明 SMC第三典型变量( )总变
异量 7.9%;SMC第三典型变量( )可解释 SMC变
异量 9.9%;CMF与 SMC重叠部分为 0.8%,表明第

、 第二典型变量可解释 CMF、SMC大部分变异
量,第三典型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弱,可忽略。CMF和
SMC在第一至 第三典 型变量 的重叠 部分共计
30.9%,即:CMF通过 3个典型变量可说明 SMC总
变异量的 30.9%。三组典型相关及重叠数值以第一
典型相关较大,第二、第三的重叠量较小,可见 CMF
主要由第一典型变量影响 SMC。
CMF与第一典型变量( -)相关性较高者为 P、
w、Tmin、VPD、T一;SMC与第一典型变量(u-)相关系
数多数在 0.8以上。
4讨论
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近年来在地学研究中已被
广泛采用n71。其突出特点是,典型相关分析将每组变
量作为一个整体看待,通过典型负载系数可以定量
判别不同因子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或对被解释变
量的解释的贡献程度;维度检验可以精简不显著的
维度;综合各种分析指标能对两个变量组之间的整
体相关性进行评价,真正反映两组变量间的线性相
关情况。生态学中各种模型大都基于土壤 一植被 一大
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Continuum(SPAC)
思想,其中以气象因子为模型的主要驱动因子,如
MAESTROt‘ 91、BIOMASSr2~ 和 MBL/SPA圈等 。气
象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的相
互作用,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典型相关分析法用来
探讨林冠层气象因子对土壤水分变化具有较大的
优越性。
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时空尺度特征。雷州桉树
人工林土壤水分在垂直剖面上差异显著,其雨季土
壤水分垂直分布是 SM50、SMI50、SM250、SM350
的SMC分别为0.453、0.467、0.463、0.501。结合在该
地干季土壤含水量变化的研究结果 01,我们发现,在
整个干、湿季中桉树人工林土壤含水量变化曲线呈
现出“V”字形,这与本文所取时间段有一定关系,
干、雨季跨 2个年份。如果单从一个年份来看,则土
壤含水量变化曲线近似于单峰曲线,这与周国逸等
研究结果相似。雨季土壤 4m范围内的 SMC维持
在较高的水平,明显较干季的高【l 01。从 SMC时间序
列的变化趋势看,SMC在干季是逐渐下降的,在雨
季则是逐渐上升的。干季各层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
(CV)分别为 0.055、0.034、0.027、0.041,而对应的雨
季各层 CV为0.082、0.063、0.032、0.064。比较干季、
雨季各层 CV大小,发现雨季的 CV较同层干季的
大。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雨季降雨量充沛而集
中,可以不断地补充各层下渗以及蒸散所失去的水
分:同时,雨季高温高湿、强烈的太阳辐射等因素使
得土壤蒸发加大,各层 CV随之增大。出现这种变化
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干、湿季降水量及其分布差异等
因素有关。
雨季与干季第一典型相关变量中负载系数较
大的土壤深度是不同的。雨季中负载系数较高的是
SM50和 SM350;干季则是 SM250、SM350。出现这
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干季、雨季降雨量大小、
强度与分布有差异。干季降雨的频度与强度均较
小,不足以补充土壤蒸发量,土壤处于较长时期的
水分收支失衡状态,水分积累为负,因而较深土层
的含水量逐渐占据系统贮水总量中的主导地位。
研究还发现,雨季 、P、W、VPD、1 同 SM50
相 关性 显著 , 、W、VPD、T一 同 SMl50、SM250、
SM350相关性显著。林冠层气象因子对不同深度土
壤含水量产生的效果不同,原因可能是雨季的降雨
量及其他气象因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占主导
地位的因子也发生了变化;另外,干季和雨季林冠
层结构的变化,导致对 SMl50处水分改变的影响
也不一样。SM250和 SM350同 、W、VPD相关性
极显著(Q:0.001),同 T觚 相关性显著(Q:0.05),这
表 明水分在土壤较深层 次的运动主要受 、W、
VPD、1 因素影响,且与林地土壤入渗特征有关 。
从土壤水分运动的能量学角度来看,土壤含水
量还受温度的影响[251,温度变化引起地下水位变动
从而影响地下水面以上土壤持水量:温度变化影响
土壤导水率,从而影响土壤水分入渗;温度明显影
响土壤水的蒸发性能。另一方面,从桉树水分生理
角度来看, 、W、VPD、T一等也是影响桉树蒸腾作
用的环境因素[15,16,26],因为蒸腾作用是系统贮水量下
降的原因之一 ,树干树液流量变化与环境中气
象因子变化密切相关,如每天树液流密度同当天的
平均 VPD成线性相关 蚓 。Kalarackal等 根据其
研究结果指出,在印度南部桉树气孔导度除受大气
中水汽压差调节外还受叶片水势调节,根部甚至在
受到轻微的水分胁迫下气孔导度会受到相当的影
响,水汽压差是影响蒸腾的主要变量;单位土地面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3期 黄志宏等:桉树人工林冠层气象因子对雨季土壤水分的影响 203
积蒸腾的差异主要与叶面积差异成比例 捌。
可见,林地土壤水分受林冠层气象因子作用是
十分复杂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是桉树人工林蒸腾
耗水量同林冠层气象因子以及土壤水分动态的关
系。
参考文献
【l】 Yu zY(余作岳),ZhouGY(周国逸),Peng S L(彭少麟).
Compwative study on surface runof forthreetypes ofvegetation
inXiaoliang experimental station【J】.ActaPhytoecol Sin(植物生
态学报),1996,2O(4):355-362.(in Chinese)
【2】 TianD L(田大伦),XiangW H(项文化).Study on dynamic
regularity of soil moisture in Chinese fir plantation【A】.In:L x
z(刘煊章).Long-term located research on forest ecosystem【C】.
Beijing:Forestry Press ofChina,1993.209-215.(in Chinese).
【3】 Davidson J.Ecological aspects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s【A】.In:
White Bal J,Kashio M.Proceedings of the regional expert
consultation on Eucalyptus Vo1.1【C】.Bangkok:FAO Regional
o伍ceforAsiaandthePacifc.1993.35—61.
【4】Gong Y S(龚元石),Liao C z(廖超子),Li B G(李保国).Spatial
variability and fractal dimension for so il water content an d bulk
density 【J】.Acta Pedol Sin(土壤学报)。l998,35(1):l0一l5.(in
Chinese)
【5】Qiu Y(邱扬),Fu B J(傅伯杰),Wang J(王军).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s b~wecn spatial and tem poral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and environmen tal frdetors at a gully ca tchment
ofthe Loess Plateau【J】.Acta Ecol Sin(生态学报),2000,2O(5):
741—747.(in Chinese)
[6] QiuY(邱扬),FuB J(傅伯杰),Wang J(王军),et a1.Spatial
heterogeneity ofsoilmoisture content ontheLoess Plateau,China
andits relationtoinfluencingfactors【J】.Chin JAppl Ecol(应用
生态学报),2001,12(5):715-720.(inChinese)
【7】Zhou G Y(周国逸),Yu z Y(余作岳),Peng S L(彭少麟).Study on
water balance ofthe three ecosystems in Xiaolian g experimental
station【J】.Aeta Ecol Sin(生态学报),1995,l5(Supp.(A)):223—
229.(in Chinese)
【8】 O~oughlinEM.Prediction ofsurface saturation zonesinnatural
catchments by topographic analysis【J】.Water Resour Res,1986,
22(5):794-804.
【9】 Waring R H,McDowel N.Use ofphysiological proces model
、Ⅳitll forestry yield tables to set limits on annual carbon balances
【J】.Tree Physiol,2002,22:l79-188.
【1O】 HuangZH (黄志宏),ZhouGY (周国逸),Morris J,et a1.
Canonical correlation arialys i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dry
seasonal soil water content dyn amics in eucalypt plantation on
Leizhou peninsula ofChina[J].Sci Silv Sin(林 科学),2003,(in
press).(in Chinese)
【Il】Lin S R(林 书蓉),Liao G R(廖观荣)Li S Y(李淑仪),et a1.The
soils under the eucalyptus plantation in Leizhou peninsula【A].In:
Zeng T X (曾天勋).Studies on the eucalypts ecosystem ofshort
rotation in 1.,cizhou,Guangdong province【C】.Bering:Forestry
Press ofChina,l995.1一l2.(in Chinese)
【l2】Running S W,Nem ani R R,Hungerford R D.Extrapolation of
synopticmeteorological data inmountainousterrain anditsuse for
simulatingforest evapotranspirationandphotosynthesis【J】.Can J
For Res,l 987,l 7:472~183.
【13】WangM B(王孟本),LiH J(李洪建).Quantitative study oilthe
soil water dyn amics of various forest plantations in the Ix~ss
Plateau in northwestern Shanxi[J].Acta Ecol Sin(生态学报),
l995,l5(2):l78一l84.(in Chinese)
【14】 Oren R,Pataki D E.Transpiration in response to variation in
microclimate and soil moisture in southeastern deciduous forests
[J].Oecologia,2001,127:549-559.
【15】 Phillips N,Oren R,Zimmermann R,et a1.Temporal paRerns of
water flux in trees and lianas in a Panamanian moist forest【J】.
Trees,1999,14:l16一l23.
【16】Pataki D E,Oren R,Smith W K.Sap flux ofco-occuring species
in a western subalpine forest during seasonal soil drou【ght[J】.
Ecology,2000,8 l(9):2557—2566.
【l7】 Gao H X(高惠 璇).Practical statistics and SAS system 【M】.
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2oo1.358-362.(in Chinese)
【18】 Wang Y P,Jarvis P G.Descrip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rray
model—MAESTRO【J】.ggn For Meteorol,l 990,5 l:257-280.
【l9】WangYP,JarvisPG.Efects ofincident beam anddiffuse radia-
tion on PAR absorption, photosyn thesis and transpiration of Sitka
spruce-A simulation study[J].Silva Carelica,1990,l5:l67一l8O.
【20]McMurtrieRE,RookDA,KeliherFM.Modelingtheyield of
Hnus radiataon a sitelimitedbywaterandnutriton[J].ForEcol
Manag,1990.30:381—4l3.
【2l】McMurtrie R E,Gholz H L。Linder S,et a1.Climatic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productivity of pine stands:a model based analysis
【J】_Ecol Bull,l994,43:l73-l88.
【22】Wiliam sM,RasteRer EB,FemandesDN,eta1.Modelingthe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in a Q rc —A r stand at
Harvard Forest: The regu lation of stomatal conductance by light,
nitrogen and soiVplant hydraulic properties【J】.Plant Cel Environ,
l996.19:91 l一927.
【23】ZhouGY(周国逸),YuZY(余作岳),PengSL(彭少麟).The
dynam ics of so il moisture and underground water in the three
diferent ecosystemsinXiaoliang experimental station 【J].Acta
Ecol Sin(生态学报),1995,l5(Supp.A):217-221.(in Chinese)
【24】Zhou G Y(周国逸),Pan W C(潘维俦).Infiltration law ofrain-
fal in the forest land[J].Acta Censer Soliet Aquae Sin(水土保持
学报),l 990,4(2):79—84.(in Chinese)
【25】ZhangFL(张富仑),ZhangYP(张一平),Zhang JC(张君常).
Advance in efects of temperature on soil moisture movement an d
maintenance[J].Adv Pedol(土壤学进展),l994,22(6):20—25.
(in Chinese)
【26】PatakiDE,OrenR,PhillipsN.Responses ofsapflux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ofPinus taeda L. trees to stepwise reductions in leaf
area【J].J Exp Bet,1998,49(322):871-878.
【27】Davidson D A,Watson A I.Spacial variability in soil moisture as
predicted from airbome thematic mapper(ATM)data[J1.Earth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4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第 11卷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lns,1995,20:219—230.
【28]Greenwood et a1.Diferences in annual evaporation between
grazed pasture and Euca/yptus species in plantations on a saline
farm catchment【J】.J Hydrol,1985,78(3-4):261—278.
【29]Moris J,Louise M,Colopy J.Transpiration and canopy conduc—
tance in a eucalypt plantation using shalow saline groundwater【J]_
Tree Physiol,1998,18:547—555.
【30]Oren R,Philips N,Ewem B,et a1.Sap-flux—scaled transpira-
tion responses to light, vapo r pressure deficit an d leaf area reduc—
tion in a flooded Taxodium distichum forest 【J].Tree Physiol,
1999.19:337—347.
【31]Kalarackal J,Somen C K.Water use by Eucalyptus tereticornis
stands ofdifering density in southem India 【J]. Tree Physiol,
1997,17:195—203.
【32]Philips N,Bergh J,Olin R,et a1.Efects ofnutrition and soil
water availability onwater usein aNorway spruce stand【J].Tree
Physiol,2001,21:85 1-860.
【33]Bataglia M,Chery M L,Bel D T,et a1.Prediction ofleafarea
index in eucalypt plan tations: efects ofwater stress an d tempera—
ture【J].Tree Physiol,1998,18:521—528.
. 、 、 . 、 ’ 、 t 、、 , 、 口、、 、 ’ , 、 、 u ‘ 、 、 . . 、 、 . 、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双月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科
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研究的论文报告、科研简报、综合述评
等 ;介绍植物学研究领域中各分支学科的新发现 、新理论 、新方法和新技术等 ,为推动植物学研究 的发展和
开发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主要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研究人员、
大专院校师生等。
本刊创刊于 1993年 刊号为 CN 44—1374/Q,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本刊多年来被美国《生物学文
摘》(BA)、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CAB Internationa1)的多种专业文摘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
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收录。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科技期
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规范优秀期 刊。
本刊 2004年起改为双月刊 ,大 l6开 ,96页,2004年每册 l5.00元,全年订价 90元(包括邮费)。 可直接
汇款到本刊编辑部或通过天津 “联合征订服务部”订购,地址为:天津市大寺泉集北里别墅 l7号,邮编:
300385,电话:(022)23973378。国外发行代号 BM7260,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 399信箱)订阅。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乐意居华南植物研究所内,邮编:510650
电话:(020)37252514 传真:(020)372527ll
E—mail:itsb@scib.ac.ca 网址:htp:Hryzb.chinajourna1.net.ca htp:/rdyrdzwxb.periodicals.net.ca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年征订启事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由中国工
程院院士董玉琛研究员担任主编,2000年创刊,2003年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11-_4996/S,国际统一刊号ISSN1672—1810。报道内
容:大田作物、园艺作物 、观赏植物 、林用植物、草类植物 、药用植物及其他一切经济植物的有关遗传资源研究结果和高水平综
述 或评 论。诸如种质资源的考察 、收集 、保存、评价 、利用 、创新 、信息学 、管理学等 ;以及起 源 、演化 、分类等系统学 ;基因发掘 、鉴
定、克隆、基因文库建立、遗传多样性研究等。介绍研究成果和学科进展,进行学术交流,提供可供遗传育种和农业生产利用的
优异资源以及国外有关研究信息。读者对象:从事植物遗传资源科学研究以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各有关大专院校的师生,
农业行政和推广人员。季刊。大16开本,96页。每期10元,全年40元。各地邮局发行,邮发代号:82—643
本刊编辑部常年办理订 阅手续 ,如需 邮挂 每期 另/JEI2元 。编辑部地址 :100081北 京中关村 南大街12号 中国农科 院作 物科 学
研究所《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辑部,电话 :010-62186657,传真:010—62180279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