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小麦组织培养后代的醇溶蛋白和SSR 位点的遗传变异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3期,2006年6月 489
小麦组织培养后代的醇溶蛋白和SSR位点的遗传变异
张志清* 郑有良** 魏育明 颜泽洪 刘虹 王际睿 彭学莲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四川都江堰 611830
Genetic Variations on Gliadin Alleles and SSR Loci among Regenerated Plants
and Seeds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from Tissue Culture
ZHANG Zhi-Qing*, ZHENG You-Liang**, WEI Yu-Ming, YAN Ze-Hong, LIU Hong, WANG Ji-Rui, PENG Xue-Lian
Triticeae Research Institut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ujiangyan, Sichuan 611830, China
提要 以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和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分别检测 40 个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单株收获的种子
和 23 个再生植株的 DNA,结果表明,5 株‘98-1266’和 2 株‘80-8’在 APAGE 分析中出现位点缺失,迁移率增大,并
出现新带。在 34 个小麦 SSR 位点中,WMS18、WMS264、WMS328、Xgdm67、Xgdm98 等 5 个位点有变化。单株发生变
化的是 ‘80-8’-8、‘ 川麦 32’-1、‘ 川麦 32’-7、‘ 川育 12’-1、‘Y1496’-3 和 ‘Y1496’-6。说明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体细胞无性系变
异广泛存在。APAGE 技术和 SSR 标记均可用来检测这种变异。
关键词 小麦;组织培养;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 ;醇溶蛋白;SSR 标记;遗传变异
收稿 2006-01-16 修定  2006-05-07
资助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2002A008)和四川省教育
厅重点项目(03JY029-028-2863)。
  * 现工作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E-mail:
zqzhang721@163.com, Tel: 0835-2882281)。
** 通讯作者(E-mail: grmb@sicau.edu.cn, Tel: 0835-2882336)。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组织培养过程中由
于生长调节物质和培养条件等理化因素的影响,
在分化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
异,其中一些变异是可遗传的,即体细胞无性系
变异(somatic variation, SV)。无性系变异既有单
一性状变异,又有 2 个或多个性状同时变异。前
者变异频率高,后代在个别性状上发生变异,基
本上保持原品种特性,稳定速度快,育种周期
短,是改良优良品种单一缺点的有效手段之一;
后者可产生丰富的变异群体,从而作为育种工作
中的一种变异体来源,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
的品种(Cooper 和 Sears 1986; Larkin 和 Rvan
1984)。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小麦体细胞无性
系在形态特征、穗部性状、产量构成因子等性状
以及在容重、粒重、蛋白质含量、面团形成时
间、SDS 沉淀值等品质性状方面的变异进行了深
入的研究(高明尉等1994;梁竹青1995;张怀刚
等1997,1998;叶兴国等1998;胡尚连等1998;
孙岩等1999)。在鉴定小麦无性系变异中常用的手
段是田间农艺性状考察、分子标记差异分析、染
色体核型带型分析等,其中,鉴定醇溶蛋白是一
种快速、简单的手段。目前,国内外比较通用
的鉴定分析小麦醇溶蛋白的方法是酸性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acid polyacrylamide gel eletrophoresis,
APAGE)技术,虽然该项技术已应用于小麦种子纯
度鉴定、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1B/1R 易位系鉴
定、品种差异分析等研究领域中(Zillam和Bushuk
1979; 张学勇等1995),而用于检测体细胞无性系
变异的报道还相对较少。另外,分子标记技术可
直接用于检测样品中 DNA 水平的差异,简单重复
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标记或称微卫星
(microsatellite)由于在小麦基因组中多态性极高,
且有染色体组特异性,相对于RFLP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等标记而言,有操作
简单、稳定性高和花费小等优点(Lee 等 1995;
Röder等 1995),因此,已成为目前研究小麦最有
效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Plaschke等1995;Peng等
1999;景蕊莲和昌小平 1999;Prasad 等 2000;
崔国惠等 1999)。
本文用APAGE技术和 SSR标记研究获得的40
技术与方法 Techniques and Methods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3期,2006年6月490
个组织培养株系的醇溶蛋白位点和 SSR 位点是否
发生遗传变异,以及变异特点,同时结合田间农
艺性状考察,筛选变异材料,以期为小麦育种的
研究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
使用International Seed Testing Association
(ISTA)于 1986年颁布的标准程序,对 40株组织
培养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单株收获的种子进
行醇溶蛋白位点分析,每个单株分别随机选取 1
粒种子用于检测。小麦品种(系)来源有 ‘ 川育
12 ’、‘ 异源 2 号 ’、‘ 川农 16 ’、‘80-8 ’、‘ 川育
16 ’、‘Y1496 ’、‘98-1266 ’、‘ 川麦 32 ’。以未
经组织培养的相应品种在正季收获的种子为对
照。所有材料均由小麦研究所转基因研究室提
供。
SSR 检测用 CTAB 法提取 23 个组织培养单株
总 DNA。共 34 个 SS R 引物:EM P- I、g- g l i、
W M S 1 2 0 、W M S 5 1 2 、W M S 1 0 8 、W M S 1 4 9 、
W M S 1 5 4 、W M S 1 5 7 、W M S 1 6 4 、W M S 1 8 、
W M S 1 8 6 、W M S 1 9 0 、W M S 1 9 4 、W M S 2 4 、
W M S 2 6 4 、W M S 2 8 2 、W M S 3 2 5 、W M S 3 2 8 、
W M S 3 7 4 、W M S 4 3 、W M S 4 6 、W M S 4 8 0 、
W M S 4 8 4 、W M S 5 、W M S 5 2 、W M S 5 4 4 、
W M S 5 7 0 、W M S 6 0 、W M S 6 0 1 、W M S 8 2 、
Xgdm126、Xgdm129、Xgdm67、Xgdm98 由北
京赛百胜公司合成,引物序列及在小麦染色体上
的定位见文献(Röder等1995, 1998; Plaschke等
1995; Pestsova等 2000)。扩增反应用PTC220型
热循环仪(MJ 公司生产)。
PCR 反应参照Röder 等(1995)的方法,并稍
加改动。反应总体积25 mL,其中含1 U Taq DNA
聚合酶(TaKaRa公司)、1× 缓冲液、1.5 mmol·L-1
MgCl2、200 mmol·L-1 dNTPs、65 ng引物和50~100
ng 模板 DNA。扩增前 94℃预变性 4 min;然后
在94℃中变性1 min,55或60℃ (视引物而定)退
火 1 min,72℃延伸 2 min,扩增 40 个循环;最
后,在 72℃延伸 10 min。扩增产物中加适量上
样缓冲液后点样,在含0.5% EB和 3.0%的琼脂糖
凝胶中以 1×TAE 缓冲液为介质,100 V 稳压电泳
2 h。BIO-RAD 凝胶成像系统拍照、记录。
实验结果
1 组织培养再生植株醇溶蛋白位点变异
为了避免由于种子不纯造成的实验误差,每
个材料选取正季收获的种子3粒作为对照材料进行
纯度鉴定,取 3 粒种子的 APAGE 电泳图谱一致的
材料作为对照材料并与组织培养材料的种子醇溶蛋
白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在 8 个四川小麦品
种(系)的 40粒再生单株收获的种子中,有2个品
种部分单株种子的醇溶蛋白位点发生了变异。这
2个基因型分别是 ‘98-1266’ 和 ‘ 异源2号 ’。‘98-
1266’在12个单株中有5株的醇溶蛋白与未经组织
培养的相应品种比较有差异(图1),表现为5粒种
子在 w区迁移率最小的 2 条带缺失,特别是 ‘98-
1266’-7 (图1中3号样品)在a区有1条迁移率较大
的新带出现。‘ 异源2号 ’ 的8个组织培养单株中
有 2 个单株的醇溶蛋白位点有差异,发生变异的
区域是 a区和 b区,主要表现在这两个区出现了
一些新的迁移率较大的条带,其中 a 区 2 条,b
区2条(图2)。在测试的40个再生单株的收获种子
中,有 7 粒种子的醇溶蛋白位点与未经组织培养
图1 小麦‘98-1266’组织培养再生
单株醇溶蛋白位点变异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3期,2006年6月 491
的相应品种相比有差异,可能是组织培养的过程
中由于激素、培养条件等一些理化因子的影响所
致。
2 组织培养再生植株SSR位点变异
在用于检测的34个 SSR引物中,有5个引物
扩增的产物在部分品种的一些组织培养再生单株
中表现出差异性,这些引物分别是 WMS 1 8、
W M S 2 6 4、W M S 3 2 8、X g d m 6 7、X g d m 9 8,它
们在小麦染色体上的定位分别是 4 B S 、3 B S 、
2 A L 、7 D L 、6 D L 。其具体变异表现为:在
WMS18 位点上,组织培养再生单株 ‘80-8’-8 明显
地缺少了主带(图 3-a) ;这个单株的WMS264位点
上,其扩增片段比对照少了 1 条片段较大的条带
(图 3-b)。在 WMS328 位点上,‘ 川麦32’ -1 也少
了 1 条迁移率最小的带,同时出现了 1 条迁移率
较大的弱带(图 3-c) ;用 Xgdm67引物对这些材料
扩增时,在 ‘ 川麦32’-7中出现了1个新的扩增片
段,其长度较大(图 3-d)。在不同的品种上发生
了位点变异的 SSR 标记是 Xgdm98,其变异表现
图2 小麦‘异源2号’ 组织培养再生
单株醇溶蛋白位点变异
图3 小麦组织培养再生植株SSR位点的变异
  a:‘80-8’ 在 WMS18 位点的变异,由左至右为对照、‘80-8’-1、‘80-8’-3、‘80-8’-8、‘80-8’-9;b:‘80-8’ 在 WMS264 位点
的变异,由左至右为对照、‘80-8 ’-1、‘80-8 ’-3、‘80-8 ’-8、‘80-8 ’-9;c: ‘ 川麦 32 ’ 在 WMS328 位点的变异,由左至右为对
照、‘ 川麦 32 ’-1、‘ 川麦 32 ’-7、‘ 川麦 32 ’-8;d: ‘ 川麦 32 ’ 在 Xgdm67 位点的变异,由左至右为对照、‘ 川麦 32 ’-1、‘ 川麦
32’-7、‘ 川麦 32’-8;e:‘ 川育 12’ 在 Xgdm98 位点的变异,由左至右为对照、‘ 川育 12’-1、‘ 川育 12’-3;f:‘Y1496’ 在 Xgdm98
位点的变异,由左至右为对照、‘Y 1 4 9 6 ’- 1、‘Y 1 4 9 6 ’- 3、‘Y 1 4 9 6 ’- 6。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3期,2006年6月492
为:(1)‘川育12’-1比 ‘川育12’-3少了1条迁移率
较小的带(图3-e) ;(2)在‘Y1496’-3和‘Y1496’-6中
都出现的1条迁移率略大于未经组织培养的相应品
种和 ‘Y1496’-1的扩增条带(图3-f)。
讨  论
小麦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
一种常见的现象。孙岩等(1999)检测小麦组织培
养种子和经辐射处理的组织培养种子醇溶蛋白的结
果表明,两者均有醇溶蛋白的变异,于是认为,
鉴定醇溶蛋白是一种快速鉴定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
有效手段。我们对转基因受体系统中获得的40余
个组织培养再生单株,以 APAGE 检测醇溶蛋白位
点,以 SSR 检测 23 个单株的总 DNA,分别在生
化水平和 DNA 水平上检测到了这种变异的存在,
据此我们认为,SSR 标记在小麦中良好的稳定性
和重复性,可以作为鉴定变异的手段,其检测的
效率可随标记数的增加而提高。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采用小麦体细胞无性系
变异与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一些在形态变
异、农艺性状改良、品质指标发生变化的育种新
材料(张怀刚等1997,1998;叶兴国等1998;胡
尚连等1998;孙岩等1999)。本文中由于检测群
体较小,获得的变异材料不多,在 40 个种子中
仅有 7 粒存在变化,采用 SSR 标记虽然也检测到
了 7 株变异材料,但这些变异在小麦育种中的应
用价值还十分有限。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
植物转基因再生植株经过分子检测后被确定为非转
化植株中也可能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如果用多
种遗传标记和田间性状考察方法鉴定这些材料中的
遗传变异,或许这些非转化植株可以得到有效利
用,也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崔国惠, 倪中福, 刘志勇, 王晓玲, 吴利民, 孙其信(1999). 小麦杂种
优势群研究: II普通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微卫星分子标记遗
传差异的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7 (4): 333~338
高明尉, 成雄鹰, 梁竹青, 胡天赐(1994). 小麦体细胞组织离体诱
变效应研究. 作物学报, 20 (1): 18~25
胡尚连, 李文雄, 曾寒冰(1998). 小麦未成熟胚离体培养的研
究 ——再生植株后代籽粒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亚基及蛋白质
含量变化. 作物学报, 24 (2): 204~212
景蕊莲, 昌小平(1999). SSR标记在小麦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作物品种资源, (2): 17~20
梁竹青, 高明尉, 成雄鹰, 刘国振(1995). 普通小麦体细胞无性系
R2代变异发生特点. 作物学报, 21 (1): 49~56
孙岩, 唐凤兰, 李忠杰, 张月学, 闫文义, 王广金, 孙德全(1999).
麦醇溶蛋白在鉴定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上的应用研究. 黑
龙江农业科学, 2: 5~7
叶兴国, 徐惠君, 赵乐莲, 杜丽璞(1998). 组织培养途径改良定型
小麦品种的研究. 作物学报, 24 (3): 310~314
张怀刚, 陈集贤, 胡含(1997). 小麦体细胞无性系Glu-1基因突变
体的遗传分析. 遗传, 19 (1): 23~25
张怀刚, 陈集贤, 胡含(1998). 小麦体细胞无性系SDS沉淀值的
变异与遗传. 西北农业学报, 7 (2): 1~5
张学勇, 杨欣明, 董玉琛(1995). 醇溶蛋白电泳在小麦种质资源
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28 (4): 25~32
Cooper DB, Sears RG (1986). Heritable somaclonal variation of
gliadin proteins of wheat plant derives from immature em-
bryo callus culture. Theor Appl Genet, 71: 784~790
Larkin PJ, Rvan SA (1984). Heritable somaclonal variation in
wheat. Theor Appl Genet, 67: 443~455
Lee SJ, Penner GA, Devos KM (1995). Characterization of loci
containing microsatellite sequence among Canadian wheat
cultivars. Genome, 38: 1037~1040
Peng JH, Fahima T, Röder MS, Li YC, Dahan A, Grama A, Ronin
YI, Korol AB, Nevo E (1999). Microsatellite tagging of the
stripe-rust resistenc gene YrH52 derived from wild emmer
wheat, Triticum dicoccoides, and suggestive negative cross-
over interference on chromosome 1B. Theor Appl Genet,
98: 862~872
Pestsova E, Ganal MW, Röder MS (2000). Isolation and mapping
of microsatellite markers specific for the D genome of bread
wheat. Genome, 43: 689~697
Plaschke J, Ganal MW, Röder MS (1995). Detec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closely related bread wheats us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s. Theor Appl Genet, 91: 1001~1007
Prasad M, Varshney RK, Kumar A, Balyan HS, Sharma PC, Edwards
KJ, Singh H, Dhaliwal HS, Kroy J, Gupta PK (2000). A
microsatellite marker associated with a QTL for grain pro-
tein content on chromosome arm 2DL of bread wheat. Theor
Appl Genet, 100: 341~345
Röder MS, Korzum V, Wendehake K, Plaschke J, Tixier MH, Leroy
P, Ganal MW (1998). A microsatellite map of wheat.
Genetics, 149: 2007~2023
Röder MS, Plaschke J, König SU, Börner A, Sorrells ME, Tanksley
SD, Ganal MW (1995). Abundance, variability and chromo-
somal location of microsatellites in wheat. Mol Gen Genet,
246: 327~333
Zillam RR, Bushuk W (1979). Wheat cultivar identification by
gliadin electrophoregrams II.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 factors on the gliadin electrophoregram. Can
Plant Sci, 59: 28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