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5期,2007年 10月928
小孔定律不能完美解释植物气孔蒸腾高速率之我见
董泽军 *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8000
收稿 2007-06-22 修定 2007-08-28
* E-mail:flzydongzejun@126.com;Tel:023-72806393
在国内通用的植物生理学教材(曹宗巽和吴相
钰 1 9 7 9;江苏农学院 1 9 8 6;潘瑞炽和董愚得
1995;杨学荣 1981)中,对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大
量散失水分的现象,即仅占叶面积 0.5%~1.0%的
气孔所散失的水分可达到与叶面积相同的自由水面
蒸发量的 40%~50%,都以小孔定律(小孔扩散原
理、边缘效应)来解释,即水蒸气经过小孔扩散
的速率与小孔周长成比例,而不和小孔面积成比
例,并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在叶片上,水蒸气通过
气孔的蒸腾速率要比同面积的自由水面蒸发速率快
得多,因此气孔蒸腾的速率较高。对此国内已有
多篇文献(曹小勇和徐皓 2000;陈因 1997;樊金
娟和张立军 1999;郝建军 2001;王天铎 1996)做
出了正反两方面的讨论,但均没有作深入探讨。
根据国内教材提供的数据,经计算推理,我们认
为小孔定律并不能完美解释植物气孔蒸腾高速率问
题,其理由如下。
1. 从流体力学推导来说,流体力学(丁祖荣
2003)推理表明,在面积相同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大孔与小孔的扩散速率相同。如图 1 所
示,设水蒸气分子在 S断面处的流速为V,在 S1
(代表大孔)断面处的流速为V1,在 S2 (代表小孔)
断面处的流速为V2,S1等于 100倍S2,计算如下:
S1×V1=S×V;S×V=100×S2×V2;S1=100×S2;
S1×V1=100×S2×V2;S1×V1=S1×V2;V1=V2。
这里的速率不变,说明在小孔总面积相同和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水蒸气分子通过大孔和
小孔是等效的,与孔的周长无关,也就是说,
100个小孔(S2)的周长虽然是相同面积的大孔(S1)周
长的 10倍,但水分子在二者之间的扩散速率却是
相同的。
2. 从数学推导来说,小孔边缘的分子数目与
小孔所能容纳的分子数目相比所占比例太小,可
以忽略不计。一般来说,水分子的直径约为 3.3 Å
(陈佳荣 1996),半径为 1.65 Å,其投影抽象为一
圆;设参考孔(大孔)的直径为 1 cm,之后的小孔
直径依次为0.1倍关系等比递减,最小的小孔直径
为1 µm [气孔的长度为 7~30 µm,宽度为 1~6 µm
(江苏农学院 1986)],分别计算各种直径的小孔之
周长、面积、小孔能容纳的水分子数目(图 2)、
分布在小孔边缘的水分子数目(图 3)、分布在小孔
边缘的水分子数目占该小孔能容纳的水分子数目的
百分比,得到结果(表 1),再根据表 1计算得到
表 2 的结果。
从表 2可见,当小孔直径由 1 cm减小到1 µm
时,小孔的周长 /面积比增加 10 000倍(表 2第 3
列),等效小孔的周长和增加 10 000倍(表 2第 4
列),分布于等效小孔周长上的水分子数目所占百
分率也增加 10 000倍(表 2第 6列)。
以前,通常在阐述小孔定律时只注意到小孔
直径变小和周长变大这一事实,往往忽略了大孔
中处在边缘的水分子数目占总的水分子数目的百分
率,也忽略了小孔周长增加到大孔周长 10 000倍
时所有处在边缘的水分子数目占总的水分子数目的
百分率,也就是说,小孔定律只注意到 10 000倍
教学园地 Teaching
图 1 水蒸气分子流经不同管径示意图
S :断面;S 1:大孔;S 2:小孔。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5期,2007年 10月 929
这个数值而忽略了参考小孔中的处在小孔边缘上的
水分子数目占总的水分子数目的百分率是多么的小
这一事实,因而就认为蒸腾速率也增加 10 000
倍。而实际计算结果表明,虽然等效面积边缘水
分子数 /总水分子数的百分比增加 10 000倍,即
通过等效面积小孔的边缘蒸腾出去的水分子增加
10 000倍,但仍然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
度(1 µm的小孔也只占 0.104%,表 2)。因此我
们认为,用建立在占不到 0.1%扩散率的小孔定律
来解释气孔蒸腾高速率是值得商榷与探讨的。
此外,如果采用小孔直径成 0.5的等比递减
关系,也会得到类似的 2或 4的幂指数倍数的增
加关系。
3. 从逻辑推导来说,在《植物生理学》(江
苏农学院主编 1986)一书第 103页中有如下阐述:
“在孔的中央水蒸气分子彼此碰撞,故扩散速率
较慢,在孔的边缘,水蒸气分子相互碰撞的机会
较少,扩散速率就较快。以大孔而言,其孔的
表 1 小孔直径、小孔周长、小孔面积、水分子数目之间的关系
小孔直径 小孔周长 /Å 小孔面积 /Å2 小孔总水分子数 小孔边缘水分子数 边缘水分子数 /总水分子数
1 cm 3.14×108 7.85×1015 9.18×1014 9.52×107 1.04×10-5
1 mm 3.14×107 7.85×1013 9.18×1012 9.52×106 1.04×10-4
100 µm 3.14×106 7.85×1011 9.18×1010 9.52×105 1.04×10-3
10 µm 3.14×105 7.85×109 9.18×108 9.52×104 1.04×10-2
1 µm 3.14×104 7.85×107 9.18×106 9.52×103 1.04×10-1
表格为 E x c e l 2 0 0 3 表格自动计算,四舍五入保留 2 位小数。表 2 同此。面积公式为 3 . 1 4 1 5 9 2 6 × D × D / 4;周长公式为
3 .14 1 5 92 6 × D;D 为小孔或水分子直径。
表 2 小孔直径、等效面积小孔数目、周长 /面积的增加倍数、等效面积小孔周长增加的倍数、
等效面积边缘水分子数 /总水分子数及其增加倍数
小孔直径 等效面积 小孔周长 /面积 等效面积小孔周长 等效面积边缘水分子数 / 等效面积边缘水分子数 /
小孔个数 增加的倍数 增加的倍数 总水分子数 /% 总水分子数的百分比增加的倍数
1 cm 1.00×100 1 1 1.04×10-5 1
1 mm 1.00×102 1 0 1 0 1.04×10-4 1 0
100 µm 1.00×104 100 100 1.04×10-3 100
10 µm 1.00×106 1 000 1 000 1.04×10-2 1 000
1 µm 1.00×108 10 000 10 000 1.04×10-1 10 000
图 2 小孔能容纳的水分子数目 图 3 小孔内边缘能容纳的水分子数目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5期,2007年 10月930
边缘所占比值较小, 故其扩散速率与孔的面积成
正比,但如将一大孔分成许多小孔,这此小孔的
总面积与大孔相等,则其边缘总长度将比大孔大
为增加,如将孔分得越小,则边缘所占比值越
大,而通过边缘的扩散的速度远较孔的中部为
快,所以如果有若干小孔,其总面积与一大孔相
等,且小孔与小孔之间有一定距离,水蒸气分子
扩散出去又不会彼此碰撞,则能充分发挥其边缘
效应,扩散速度就远远超过同面积的大孔。叶表
皮上的气孔正是这样的小孔。所以在气孔张开
时,通过气孔的蒸腾速率很快,与同面积的自由
水面接近。”
根据这个推理,小孔边缘的水蒸气分子由于
受到相互碰撞的机会较少,易扩散,这在蒸发刚
开始时是正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叶表面
小孔与小孔之间的微小空间中(看图 4时,最重要
的是应想象出三维空间中的情形),水蒸气分子越
聚越多,逐渐与小孔中央的水蒸气分子数目相
当,则水蒸气分子通过小孔边缘与通过小孔中央
所发生的相互碰撞的机会就接近或相等,因而通
过小孔边缘扩散的水蒸气分子与通过小孔中央扩散
的水蒸气分子具有相同的速率。这就是说,小孔
定律的解释是不完美的;如果进一步推理便会认
为,有生命的植物每时每刻均在进行蒸腾,也就
是意味着每时每刻通过小孔边缘扩散的水蒸气分子
与通过小孔中央扩散的水蒸气分子具有相近的速
率。因此,我们认为,如果从这个角度推理,
小孔定律的解释则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总之,不论从哪一个角度去计算、推理和分
析,其结果都表明,沿用了几十年的小孔定律并
不能完美解释植物气孔蒸腾高速率的原因。
参考文献
曹小勇, 徐皓(2000). 对于小孔律解释气孔水分大量散失的商榷.
植物生理学通讯, 36 (6): 550
图 4 小孔扩散示意图(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课件,略有改动)
曹宗巽, 吴相钰(1979). 植物生理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40
陈佳荣主编(1996). 水化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7
陈因(1997). 季米里亚捷夫早就提出蒸腾作用是不可避免的祸害
一说. 植物生理学通讯, 33 (3): 212
丁祖荣主编(2003). 流体力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5
樊金娟, 张立军(1999). 小孔扩散的边缘效应. 植物生理学通讯,
35 (1): 42
郝建军(2001). 关于能否用小孔律解释气孔蒸腾具有高速率的问
题. 植物生理学通讯, 37 (5): 435~436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课件 http://nhjy.hzau.edu.cn/
k e c h / z w s l / j x k j / i n d e x . a s p ? f o l d e r n a m e = p p t /
ch04&maxno=64&picno=37
江苏农学院主编(1986). 植物生理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03
潘瑞炽, 董愚得主编(1995). 植物生理学. 第 3版. 北京: 高等教
育出版社, 17~18
王天铎(1996). 关于蒸腾作用生理意义的一封信. 植物生理学通
讯, 32 (2): 159
杨学荣(1981). 植物生理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