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水势概念的教学探讨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2期,2007年 4月 341
水势概念的教学探讨
张秀芳 *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淄博 255049
收稿 2006-10-16 修定  2007-01-15
* E-ma i l:zhangxiu fa ng1 2 @sohu .com;T el:0 53 3 -
2634756
水势是“植物的水分代谢”一章最基本的概
念,也是最难理解和弄清楚的内容。只有充分理
解了水势的概念,这一章的其余内容和其他章节
中的相关内容都可迎刃而解。理解这一概念涉及
到许多物理化学的知识,而多数生命科学学院的
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所以,如何能让学生充
分理解这一概念成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为解决
这一问题,我们根据几本植物生理学教材(潘瑞炽
等 2004;王宝山 2004;武维华 2003;王忠等
2000),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整理出比较能为
学生接受的内容。
植物细胞水分关系问题的理论基础是渗透原
理,我国著名科学家汤佩松和王竹溪两人于 1940
年将用热力学处理渗透现象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植
物细胞的水分关系,用势能来标志植物细胞的水
分状态,首次提出了用水的化学势差 -水势来判
断水分运动的方向和限度(孙鸿乔 1 9 8 5;叶绿
1985)。水势概念是由自由能和化学势引伸而来,
我们先来看自由能的概念。
1 扩散现象与自由能
当把某种染料放入水中时,它们会自然地扩
散开来,最终形成均匀的有色溶液,这种现象就
是溶质的扩散现象。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之所以能
在水中扩散,能够自发地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
区域运动,是因为溶质颗粒含有运动的潜能,即
可以用来做功的能量,叫做自由能。这一概念是
由美国科学家Gibbis提出的,所以又称Gibbis自
由能。自由能是指一个体系的总能量中,在恒温
恒压条件下能够做功的那一部分能量(朱文涛
1995)。其绝对值因无法计算而无实际意义,但
其增量(即变化过程中两状态的差值ΔG)能指示一
个变化过程的方向和限度。任何变化过程(等温等
压下)总是自发地向着自由能减少的方向发展,达
到平衡为止。在这个过程中有自由能放出而做功
(表现在多种能量形式,如化学能和热能等)。由
于实际所遇到的体系中常常会有质量和组分上的变
化,所以,热力学中又引入了化学势的概念。
2 化学势
物质所含自由能的多少一般用化学势表示,
化学势是用来描述体系中各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能
力及转移的潜在趋势的物理量(朱文涛 1995),用
希腊字母 µ表示。化学势是将Gibbis自由能限定
为 1 mol的物质所具有的自由能(贺继临等 2000)。
某一组分的化学势是指每摩尔该组分的自由能(潘
瑞炽等 2004)。
一个复杂体系中有许多组分(物质),若表示
某一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或潜在的势能,则
必须以等温等压及其它组分的摩尔数不变为前提。
体系中某组分的化学势可以理解为等温等压条件
下,在无限大的体系中加入 1 mol该物质时引起
体系自由能的改变量(朱文涛 1995)。怎样理解这
一概念呢?如同自由能一样,化学势的绝对值无
法计算,其相对值才有实际意义,可以指示变化
的方向和限度。所以在物理化学中常以此定义化
学势的概念。这里所说的无限大的体系是指1 mol
某物质的加入不致使体系的浓度发生变化而言的。
在上面所讲的扩散现象中,溶质浓度高的区
域,所含溶质分子多,则所含的自由能也多,其
化学势高;相对而言,溶质浓度低的区域,则
化学势低。物质运动总是向着使整个体系自由能
降低的方向进行,溶质颗粒的运动也一样,即由
化学势高的区域(自由能多的区域)向化学势低的区
域(自由能少的区域)移动,直到溶液中的溶质达
到均匀分布。
水分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物质,它的运动方向
教学园地 Teaching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2期,2007年 4月342
和限度同样遵循热力学规律,从水的化学势高的
地方流向水的化学势低的地方(王宝山 2004)。水
分运动的方向和限度用化学势差∆µ来判断。植物
细胞与环境之间水分交换的物理量是外液的水的化
学势 µ’与细胞的水的化学势 µ之差,用 ∆µ来表
示。若 ∆µ>0,细胞吸水;若 ∆µ<0,细胞失水;
若 ∆µ=0,水分处于平衡状态(孙鸿乔 1985)。水
的化学势称为水势(潘瑞炽等 2004)。
3 水势
3.1 渗透作用与水势 实验时,取 1个 1 mL的移
液管,去掉没有刻度的部分,将一短的乳胶管套
在移液管的一端,乳胶管的另一端套在另一个的
1 mL的移液管上(去掉第 2个移液管的窄头),将
一个滴管的胶头套在第 2个移液管的另一端。然
后取一鱼鳔的前室,倒入滴有红色染料的 50%的
蔗糖溶液,将其用棉线捆绑在连接好的移液管
上。将这一装置放入盛有 150 mL清水的烧杯中
(图 1 )。
0.01 mL·min-1。我们知道,物质发生扩散时,总
是从化学势高的区域向化学势低的区域移动,要
了解水分子如何运动,就要分析鱼鳔内外液体各
自的化学势。将鱼鳔放入烧杯之前,烧杯中的水
为纯水,鱼鳔内为蔗糖溶液,蔗糖分子与水分子
间有水合作用,即每个蔗糖分子周围都有一个水
膜包围。溶质分子的水合作用要消耗自由能,从
而更多地降低了化学势,所以溶液中水的化学势
比纯水中的化学势低。这样,将盛有蔗糖溶液的
鱼鳔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时,水分不断地进入
鱼鳔,移液管内液面上升。当不断地向烧杯中加
入蔗糖后,烧杯中的蔗糖溶液浓度升高,而水的
化学势下降,接着就会出现移液管液面逐渐下降
的现象。可以看出:水分总是从水的化学势高的
地方流向水的化学势低的地方。水的化学势称为
水势,所以水分总是从水势高的地方流向水势低
的地方。为了能更好的理解水势这一概念,我们
先来看一下偏摩尔量这一物理化学概念。
3.2 偏摩尔量 在一个组成变化的多组分体系中,
某热力学总量并不等于纯态时各组分该热力学量之
和,所以在讨论 2种以上物质的均相体系时,必
须引入偏摩尔量的概念(贺继临等 2002),如偏摩
尔体积、偏摩尔自由能等。我们以偏摩尔体积和
摩尔体积的差异来说明偏摩尔量。摩尔体积是指
在恒温恒压下,1 mol纯态物质所占据的实际体
积。如 1 mol纯水在 1个大气压和温度为 25 ℃的
条件下所具有的体积是 18.09 mL,这 18.09 mL就
是纯水的摩尔体积。当 2种以上的纯物质组成为
混合状态时,各物质的性质与纯粹态时不同,并
且它们之间可能发生反应,在这样一个体系中,
各种纯态物质所占据的体积就和其独立存在时不
同。例如:1 mol纯水的体积为 18.09 mL,1 mol
纯乙醇的体积为 58.35 mL,两者混合后总体积为
74.40 mL,而不是两两相加为 76.44 mL。总体
积是偏摩尔体积的相加之和,而不是摩尔体积的
相加之和。这时各种纯物质在这个体系中的体积
就是偏摩尔体积。在定温定压下,如果向大量水
和酒精的等摩尔混合物中加入 1 mol水,则该混
合体系体积的增加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 18.09
mL,而是 16.50 mL。这是由于水和酒精分子之
间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这 16.50 mL就是该混合
图 1 渗透作用实验的装置
刚开始时鱼鳔内外液持平,随即鱼鳔内液面
上升,上升速度约为 0.015 mL·min-1。去掉滴管
的胶头,移液管内液面一下子上升 0.4 mL,然
后缓慢上升,上升速度约为 0.02 mL·min-1,而后
逐渐减慢,上升速度约为 0.01 mL·min-1。然后定
量并分次向烧杯中注入蔗糖,每次注入 10 g蔗
糖。注入过程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当加入 80 g
蔗糖时,移液管内液面开始下降。下降速度约为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2期,2007年 4月 343
体系中水的偏摩尔体积。因此,某物质偏摩尔体
积的定义可描述为:在定温、定压下,混合体
系中 1 mol 某物质所占据的有效体积(罗红艺
2004)。
在一般情况下,某物质的偏摩尔体积和其摩
尔体积存在偏差,所以称之为偏摩尔体积。偏摩
尔体积不是定值,它除了与温度和压力有关外,
还与系统的组成有关(罗红艺 2004)。如水的偏摩
尔体积的大小随混合体系的组分以及体系中水的实
际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其它的偏摩尔量都具有如
同偏摩尔体积一样的性质(贺继临等2002;王忠等
2000)。
在植物生理学中计算水势时往往用纯水的摩
尔体积代替偏摩尔体积,而忽略了这种差异(潘瑞
炽等 2004)。水势是在化学势概念的基础上,把
研究对象限定在某体系中的组分水上,同时将化
学势的能量单位变成压力单位以适应植物生理学、
气象学和土壤学等领域中的传统习惯(贺继临等
2002)。
3.3 水势的概念 按“水势即水的化学势”这个
定义,水势的单位就是“能量 · 质量 - 1”,但科
学家们认为用“能量 ·质量 - 1”单位在讨论细胞
水分关系问题时不方便,将其改为压力单位“能量 ·
体积 -1”单位(孙鸿乔 1985)。采用压力单位后测
量就变得简便了(因测定压力变化比测定能量变化
方便的多)。化学势是能量概念,其单位为 J·mol-1,
1 J=1 N·m 。压力单位是 Pa ,1 Pa=1 N·m-2。由
此可推算出:1 Pa=1 J·m-3,压力 =能量 ·体积 -1。
可以将压力看作是单位体积中的能量。因此,就
可以这样定义水势的概念:水势是指每偏摩尔体
积水的化学势(潘瑞炽等 2004)。水势表示体系的
水分状态,是相对值。体系之间水流方向和限度
则用水势差来判断(孙鸿乔 1985)。如同计算海拔
高度以海平面为起点一样,人们人为地定出一个
标准,即以某一温度和 1个大气压下的纯水的水
势(称为标准化学势)为标准,因此,水溶液的水
势即:水的偏摩尔体积去除水溶液的化学势(µw)
与同温、同压和同一系统中的纯水的化学势(µ0 w)
之差(孙鸿乔 1985;潘瑞炽等 2004)。
植物细胞水势的组成为:Ψw=Ψs+Ψm+Ψp
其中,Ψw:细胞的水势。Ψ s:细胞的溶质
势,是由于液泡中溶质的存在产生的,是使Ψw
下降的势能。Ψm:衬质势是由于亲水性物质存
在产生的,也是使Ψw下降的势能。Ψp:细胞压
力势,是由于细胞壁的存在产生的,一般是使Ψw
上升的势能。直接测定细胞壁或细胞质的水势比
较困难,通常都是测定液泡液和外界溶液进行水
分交换所引起的细胞体积或外界溶液浓度的变化,
因此,常以液泡水势代表细胞水势,这时衬质势
Ψm可不计,细胞水势Ψw由Ψs和Ψp两部分组成
(王沙生 1985)。怎样来理解压力势这一概念呢?
这也是我们植物生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3.4 压力势 我们注意到在前面的渗透作用实验
中,刚开始鱼鳔内外液面持平,随即移液管内液
面上升,而后达到平衡。这是为什么呢?烧杯是
一个开放系统,它里面溶液的溶质势就是它的水
势,因烧杯中的溶液为纯水,所以水势为最大。
而鱼鳔内的蔗糖溶液由于溶质的存在,就产生溶
质势,是使Ψw下降的势能,所以水势就小,水
分就从鱼鳔外移向鱼鳔内。随着水分的进入,移
液管内的空气被压缩,空气对水分必然存在压
力,这种压力的存在就产生了压力势,增加了水
分由鱼鳔内向鱼鳔外移动的潜势。由于溶质势的
存在,水分进入鱼鳔,但又必须克服这种压力
势,所以,水分移动会慢慢停止,直至平衡。
在实验中我们还注意到:当去掉滴管胶头,
移液管内的液面会突然上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现象呢?这是因为去掉滴管胶头后,鱼鳔内的溶
液也成了一个开放系统,压力势解除,鱼鳔内的
水势变小,水分又从烧杯进入鱼鳔。随着移液管
管内的液面上升,高出烧杯液面的液柱将会产生
静水压,压强会不断增大;静水压越大,压迫
水分从鱼鳔内向烧杯中移动的速度就越快,膜内
外水分进出速度越来越接近,当达到动态平衡
时,移液管管内的液面便停止下降 ( 张卓鹏
2006)。
根据压力势的定义,压力势是由于细胞壁压
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潘瑞炽等 2004)。但从这
个定义出发无法知道压力势的方向(正值或负值),
学生对压力势的方向感到难理解。我们可以这样
来解释:细胞吸水时,原生质体吸水膨胀,但
细胞壁弹性较小,细胞壁对原生质体必然存在一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2期,2007年 4月344
种压力,这时细胞有缩小的潜势,即增加水分由
胞内向胞外移动的潜势,这种潜能就是压力势。
我们知道,由于溶质势的存在,水分即由细胞外
移向细胞内。而压力势存在时,水分则由细胞内
移向细胞外。不难看出:压力势方向是与溶质势
方向相反。一般情况下,溶液的溶质势总是负
值,由此得知细胞的压力势一般为正值。当细胞
发生质壁分离时,压力势为零。剧烈蒸腾时,细
胞壁出现负压,即细胞的压力势呈负值。这是为
什么呢?因为剧烈蒸腾时,细胞壁蒸腾失水多于
原生质体蒸腾失水而剧烈收缩,向内挤压原生质
体,这时原生质体就有了膨大的潜势,即增加水
分由胞外向胞内移动的潜势,此时压力势方向与
溶质势方向相同,故压力势为负值。
综上所述,通过扩散现象导出了自由能、化
学势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出了水势的概念,并
通过解释改进了的渗透作用试验来解释压力势。
用这种方法讲解,环环相扣,学生对水势的概念
较易掌握,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贺继临, 邱军, 侯福林(2002). 植物水分生理中水势概念与植物水
分代谢关系新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7 (1):
100~103
罗红艺(2004). 植物生理学教材中几个容易混淆的名词释义. 植
物生理学通讯, 40 (2): 231~234
潘瑞炽, 王小箐, 李娘辉(2004). 植物生理学. 第 5版. 北京: 高等
教育出版社, 9~12
孙鸿乔(1985). 水势问题. 植物生理学通讯, (3): 48~52
王宝山主编(2004). 植物生理学. 第 1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9~11
王沙生(1985). 植物细胞水势的组成及其加合. 植物生理学通讯,
(1): 59
王忠, 顾蕴洁, 杨龙寿(2000). 从化学势的组成引出水势概念. 植
物生理学通讯, 36 (1): 53~56
武维华主编(2 0 03 ) . 植物生理学. 第 1 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38~39
叶绿(1985). 再回顾——读汤佩松和王竹溪的一篇早期论文. 植
物生理学通讯, (3): 39~42
张卓鹏(2006). “渗透作用”教学疑难三突破. 生物学教学, 31
(3): 43
朱文涛主编(1995). 物理化学(上册). 第 1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
版社, 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