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裂叶荆芥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2期,2007年 4月332
收稿 2007-01-16 修定  2007-03-05 
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082)和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
(0 6 J K1 7 6 )。
* 通讯作者(E-mail:J ia j f3 8 @nwu .edu.cn;T el:0 29 -
8 8 3 0 3 4 8 4 )。
裂叶荆芥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王英娟,赵宇玮,贾敬芬 *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 710069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 Briq.
WANG Ying-Juan, ZHAO Yu-Wei, JIA Jing-Fe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China
1 植物名称 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 Briq.],又称假苏、四棱杆蒿。
2 材料类别 种子无菌萌发苗的叶和茎段。
3 培养条件 种子萌发培养基:(1) MS;不定芽
诱导和分化培养基:(2) MS+6-BA 1 mg·L-1 (单位下
同),(3) MS+6-BA 1+NAA 0.1,(4) MS+6-BA 1+NAA
0.2;(5) MS+6-BA 2,(6) MS+6-BA 2+NAA 0.1,
(7 ) MS+6-BA 2+NAA 0.2;生根培养基:(8 )
MS+NAA 0.1,(9) MS+NAA 0.2。上述培养基添
加 3%蔗糖和 0.7%琼脂,pH 5.8~6.2。培养温度
为(25±2) ℃,光照时间为 12 h·d-1,光照强度为
30~50 µmol·m-2·s-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无菌种子萌发苗的获得 将种子用70%的酒精
消毒 30 s,经 0.1% 升汞溶液消毒 6~8 min后,
用无菌水冲洗 5次,然后接种于培养基(1)上。约
20 d,待种子萌发出的苗高 4 cm以上时用于芽的
诱导及分化。
4.2 芽的诱导及分化 取无菌苗的叶和茎段,接种
于培养基(2)~(7)上,7 d后叶和茎段均普遍膨大,
与培养基接触处开始形成淡黄色颗粒状愈伤组织,
20 d左右,愈伤组织上出现绿色芽点,进而形成
芽丛。其中以培养基(7)的效果最好,其分化率可
达 8 2 %。
4.3 生根培养与移栽 将芽丛中高1~2 cm的芽苗切
下接种于培养基(8)和(9)上,培养 4 d,均可长出
乳白色的根,生根率可达 100%。其中培养基(9)
上诱导的根较培养基(8)上粗壮。当根长达 3 cm左
右时,打开瓶盖,室内自然光照下炼苗 3 d后可
将小苗取出,用自来水冲洗掉附着在苗上的培养
基,直接将幼苗移栽入花卉土中,注意保湿管
理。移栽苗成活率高达 86%,苗生长良好并可开
花结籽。
5 意义与进展 裂叶荆芥为唇形科裂叶荆芥属一年
生草本植物,含芳香油,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张
丽等 2001)。荆芥始载于《吴普本草》,异名假
苏、四棱杆蒿等(袁久荣等 1996),我国大部分地
区有产(郑虎占等 1999)。本文中的裂叶荆芥是我
国此属植物中仅有的 2 个种的一种。《本草纲
目》记载其在干燥地上部分苦温,可以清血,是
血中风药(江苏新医学院 1986),为中医临床常用
药物;亦有人认为以其性平或凉而入药(李栓
1986)。本试验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无性繁殖
体系,这对今后改变其传统种植模式,培育出优
质高产药材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裂叶荆芥的
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尚未见报道。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1986). 中药大辞典(下册).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 1553~1554
李栓(1986). 荆芥药性质疑. 河南中医, 6 (6): 44~47
袁久荣, 丁作超, 袁浩, 周方敏(1996). 荆芥的本草考证. 中药材,
19 (5): 258~259
张丽, 冯有龙, 丁安伟(2001). 荆芥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药材, 24
(3): 183~184
郑虎占, 董泽宏, 佘靖(1999). 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四卷). 北京:
学苑出版社, 3072~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