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WILD SOYBEA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的考察和研究



全 文 :植 物 研 究
B U L L E T IN O F B OT N IC A AL R E SE R AC H
第 3 卷 , 第 3 期
丫0 1 . 3 . N o . 3
1983年 7 月
J o l y
,
10路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的考察和研究
王 连 铮 吴 和 礼 姚 振 纯 林 红
INV E ST IG AT 旧N AN D RE SEAR C H O F T HE W ILD
S O Y B E AN IN H E IL O N G J!A N G P R O V IN C E
W a n g L i a n
一 z h e n g W u H e

11 Y a o Z h e n

e h u n L i n H o n g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 , 又是我国大豆生产的北界 , 但对全
省野生大豆资源缺乏全面考察 , 因此 , 考察我省野生大豆资源 , 对丰富大
豆种质基因库 , 适应科研和育种工作的需要均具有重要意义 。
一 、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概况
1
. 考察搜集地区及结果 :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 , 考虑到 : ( 1) 我省地处祖国北疆 , 幅
员广大 ; ( 2 ) 黑龙江省属于温带 、 寒温带大陆性季风区气候 , 冬季漫长
酷寒 , 夏季温高 日长 , 北部地区夏至 日长 16 小时以上 , 年平均气温一 o3 一
5℃是我国气温最低的省份 , 年雨量由东部 7 0 m m向西部渐减 至 30 Om m ,
本作者的工作单位 : 黑龙江 , 哈尔滨 , 黑龙江省农业科 学 院 〔H iel on g j ia 四 P r o v i此 i al
A e a d e m y o f A g r ie u l t
u r a l S e ie n e e s H
a r
b i
n .
eH i l
o n g j i
a o g )
.
本工作曾得到王金陵教授和朱有昌付研究员的指导 , 本文蒙周以良教授的宙阅井提出宝贵意
见 . 黑龙江省农科院综合化验室郑云兰 、 孟广勤 、 李霞辉等同志协助分析氨基酸 、 蛋白质 、 脂肪
酸等 . 特此致谢 . 参加考察工作的还有武天龙 、 金凯忠 、 . 何力田 、 夏宝周 、 丰兆满 、 张国栋 , 张
友权、 纪文元 、 张先平 ; 贾振喜; 陈瑞力彭 董振举 ; 王主丰等同志 ,
一 1 1 6 一
形成西部干旱 , 北部酷寒约特点 , ( 3 ) 西部、 北部大 、 小兴安岭蜿蜒起
伏 , 东部有完大山 、 张广才岭等山脉延伸 , 境内多平原 、 丘陵 , 江河纵横 ,
生态环境变化大 , 有肥沃的黑钙土 , 也有有机质少的白浆土及盐碱土等不同
土类 , 各地区农业开发年限和耕作制度也有很大差异 。 鉴于上述 自然特点 ,
为了能较全面的反映和搜集全省不同生态区的野生大豆资源 , 同时又带有
地区特点 , 我省 1 9 7 9年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注意了重点生态区和北部高寒地
区的考察工作 。 1 9 8 0年对全省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 , 但重点突出了考察野
生大豆分布北界 、 东界及搜集半野生大豆类型和其生态条件 , 北部曾考察
了黑龙江沿岸的边界各县 多 考察了西部凤砂干旱的各县 ( 自治县 ) ; 考察了
东部乌苏里江沿岸和有低洼沼泽的各县 , 考察了黑龙江大豆的生产区 , 以
及海拔 10 0 0公尺以上的张广才岭 。 我省野生大豆资源分布见表一 。
2
.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分布 :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共考察数十个县 (市 ) , 代表和反映了全省不
同生态区 , 特别是注意了边远和边界县份 , 在考察中 , 除西部风砂干旱区
个别县没有发现野生大豆外 , 各地均有数量不等 、 类型不同的野生大豆生
长 。 其分布和生长情况概括为 : 在我省东部低洼地区数量多 , 生产繁茂 ,
西部风沙干旱盐碱土地区矮小稀少 , 北部高寒地区生育期短 、 南部平原丘
陵地区类型多 , 大部地区有较大片群落繁衍 , 具体情况如表一 。
表一 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地区野生大豆资源情况
生 态 区 分 布 情 况 其 它 性 状
分布广资源丰大片群
、 类型多
东 部 低佳 区 卵俗 有少量
以椭圆 、 卵圆为主 , 也有披针和线形 。
西 部 风 沙干
` 呈鱼鱼土里 _
北部 高 寒 区
矮 小 稀 少 以小椭圆叶为主
零星分布 , 野生大豆分 布 北 界 在 披针叶为主
中部黑土丘陵区
N 52
O
5 5

资源丰富 , 卵圆 、 抄针为主
南部平原丘陵区
有大片群落
点 片 分 布 以长卵各种叶 叶为主均有分
植株繁茂 、 茎长 1 . 2、 2 . 85 m最多分枝
3 0、 40 个 , 百粒重 1克 , 有半野生大豆
茎长 4 0~ 5 0 : m , 分枝 2 、 4 个 , 叶小
粒少 , 百粒重 0 .了~ 0 . 8克
茎长 6 0c ln , 百粒重 1 . 2克 , 叶片肥厚 ,
生育期短
植株较繁茂平均茎长 1 . l m , 百粒重 0 . 8
、 1 . 6克
类型多 , 较繁茂 , 百粒重 1 . 2 、 2 . 0克 ,
根据全省考察情况看 , 野生大豆的生态环境为路旁 、 田旁的潮 湿 洼
地 、 山间湿地 、 江河岸边 、 公路两旁排水沟及岗坡上的坑洼里与其他杂草
伴生 , 中部地区连绵几里到十几里柳条通 (柳丛 ) 内有较大片群落 。
1 1 7
3
. 我国野生大豆分布北界和东界 :
考察吁生大豆分布北界是全国野生大豆资源考察确定的重要任务 。 三
年来 , 我们先后考察了北邹和东部边界县 , 并分别沿黑龙江南岸和大兴安
岭东麓 , 一直考察到我国最北部的漠河镇及大兴安岭的古莲镇 。 漠河座落
在黑龙江边 , 地处 1匕纬 5 3 0 2 4 产 , 该地 ) 10 ℃的年积温仅 1 5 5 0℃ , 平均无霜期
邪天 , 最短的年份仅 73 天 , 两个考察组在漠河 、 古莲附近先后考察七天 ,
均 没能发现野生大豆 , 看来有效积温不足 , 生育期间 日照太长 , 无霜 期
短 , 是限制其生长的主要原因。 经过考察初步结论为 , 凡妻 10 ℃年积温在
1 7 0 0℃年雨量 30 0m m以上地区 , 均发现有野豆生长。 我们初步确定 北 纬
6 2
0
5
/的塔河县为我国野生大豆分布北界 。 乌苏里江 、 黑龙江汇合处—扶远县为我国野生大豆分布的东界 。 在这些地区分别采 集到了野生大豆种
子和标本 。
4
.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形态特征 :
野生大豆 ( lG 班 i。 : o]’ 。 ) 根系多分布在上壤表层 、 浅层根系均有根瘤
着生 , 根瘤大 , 多着生于主根基部 , 8 月下旬考察时 , 有部份根瘤呈粉红
色 , 似仍有活性 。 茎细弱蔓生旬旬地面或缠绕其伴生植物上 , 分枝多而不易
与主茎区别 , 据全省各生态区考察 , 平均分枝 4 个 , 最多分枝可达 30 , 个也
有生 民矮小无分枝的 。 节间长 , 尤其是长在草丛 中的野生大豆 , 下部韦间
立 , 主长度达 2 c0 m以上 , 茎细长是其特征之一 。 也有少数野生大豆茎基
部稍直茎和分枝模糊可辩。 茎上绒毛多为棕色 , 也发现有的植株毛色浅似
灰白毛 。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全部为三出复叶 、 椭圆 、 卵圆 、 披针为主 , 在
野生状态下下少数地区有线形叶 , 有相当多的植株是同株异型叶 , 一般表
现基部着生小椭圆 (小卵圆 ) 叶 , 中部是长椭圆 (长卵圆 ) 叶 , 上部则为
披针 (线形 ) 叶 。 野生大豆叶片小 , 但在不尼生态环境下生长的 , 特别是
不同叶型之间 , 叶片大小变化也很大 , 叶长 2 . 0至 9 . c4 m , 叶宽 0 . 7至 3 . 8
c m
, 在栽培条件下 , 叶片变化更大 。 花紫色短总状花序 , 为无限结英习
性 , 英小而多 , 野生状态下每节结荚 1 ~ 7 个 , 每株结英 30 ~ 50 , 最多每
株结英数 23 9个 。 在栽培条件下平均单株结荚盯 8个 , 最多一株结英高达一
千以上 , 荚皮黑 色居多 , 少效菜渴 , 个别 呈黄色 , 每英育种子 1 ~ 4 粒 , 以
2

3粒荚为多 , 成熟时有强烈炸英习性 , 荚皮卷曲 , 种子为黑色小粒 , 百
重 0 . 7 ~ 20 克 , 全部有泥膜 (有的泥膜较少 ) , 无光泽 、 子叶黄色 、 粒形
椭圆 、 圆或肾形 , 脐黑色或褐色 。 (见表二 )
— 1 1 8 一
表二 不同生长条件下野生大豆性状的变化
生长条件 }
茎 长
(e m)
分 枝
( 个) 气广 …代
野生伏态
栽培条件 {工… 1T 3 2}
_ 宽 {翔株 }最多英 /节 {百粒重
r
m) { {一( 克)
3
0 2以上
2
.
0 一 9 .7
7
.
0 一 17 .0
~」上 1 1一…一卫一…一止一一卜 2里 -
1
.
7一 5. 3} 7 6 8}T I} 1.7
5
.关于半野生大豆
9 1 27年 B. B. C”P o 双。 。 首先在我省发现并 定 名 的 半 野 生 大豆
( G
。 少c a l i: S k v.) , 是研究大豆进化和利用近缘野生资源的重要材 料 。
我们在野生大豆考察中 , 对于考察半野生大豆生态条件和搜集种子给予了
特殊的注意 。 在我省东部地区 、 东南部地区及西南地区等地发现 了半野生
大豆植株 , 这些半野生大豆多数是在种植小豆地里作为杂草而存在 , 仅在
少数几处荒地发现为数不 多的半野生大豆 。 半野大豆在自然状态下分布数
量不大 , 性状介于栽培和野生大豆之间 , 过渡类型极为丰富 , 与典型的野
生大豆比较 , 半野生大豆根系发达 , 茎较粗 , 主茎与分杖明显 , 有蔓生 (缠
绕 ) 、 半蔓生或直立等多种生长习性 , 株高 (茎长 ) 比野生大豆矮 , 多数
为无限结荚习性 , 也有亚有限类型 , 叶 、 荚 、 粒均大于野生大豆 , 种粒大
小变幅大 , 一般百粒重在 2 . 5 9 以上 。 从三种大豆性状比较可以看出 , 野
生大豆向栽培大豆进化过程 中性状变化 , 而半野生大豆 则 是 中间过渡类
型 。 (见表三 )
表三 野生 、 半野生 、 栽培大豆性状比较
类 别 ; 一 荚 一叶 . 粒 泥 百粒重 {玺花 脂 蛋生长习性 株高厘米 分枝数 结荚习性 大 {大 } . 膜 } 性 色 肪 白一 { { { 小 小 } 色
野 生 细弱蔓 3 0 最 无 刁、 刁、 黑 有 2 . 5克 极 紫 低 高生缠绕 杏 多 限 今 褐 以 下 强
2 85 3 0 中杏
4 0
半野生 半蔓直立 5 0 多 无限 中 中 黑 有 2 . 5克 强杏 10 亚有 今 褐 今 至 6 . 0克 杏
1石0 今 限 大 双 无 左 右 易牙
2 0 色
黑褐栽 培 粗 6 0 少 无 限 大 大 绿 }无 } 牙马 白半直立 杏 1 有 限 双 { 10 克以上 紫直 立 1 20 奋 亚有限 黄
5
二 、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的观察研究
在野生大豆资源考察的同时 , 对搜集到的野生大豆材料进行 了观察研
究 。
1 1 9
1
.野生大豆生态环境及其适应性 :
考察结果表明 , 无论是西部风沙旱区还是低洼沼泽地 , 无论是大
豆主产区 , 或是北纬 50 “ 以北的高寒地带 , 都有适应各地生态环境的
各种不同类型的野生大豆生长 。
耐寒早熟性 :
我 省地处祖国北僵 , 野生大豆生育期 78 一 1 25 天 , 由南至北逐渐
缩短 , 黑龙江沿岸呼玛县最早熟的野生大豆生育期仅 78 天 , 比极早
熟约栽培大豆生育期还短 7 天 。 在考察中也发现一些因气温低 、 无
霜期短等原因 , 目前仍无栽培大豆种植的地区也有野生大豆零星分
布 , 可见野生大豆比栽培大豆有更强耐寒早熟性 。
喜湿耐早性 :
野生大豆遍布全省各类地区 , 尤以雨水多 , 地下水充沛的三江
平原 , 东部地区野生大豆资源较丰富 , 如乌苏里江边的饶河县 , 绥
芬河沿岸的东宁县 , 野生大豆茎长一般都 在 I ln 以上 , 有的高达
2
.
85 m
, 分枝 30 个而西部风沙干旱区的杜尔伯特等县 , 年降 雨 量
30 o m m
, 土质砂性强 , 在特定的小环境 中才有少量野生大豆 , 但植
株矮小 , 一般茎 长40 ~ 50 o m , 多为椭圆小叶 。 就同一地区而言 , 野
生大豆又多分布在江河岸边 、 沟旁路旁低洼湿地等生境里 , 与中生
或湿生性杂草等伴生 , 此外 , 在河滩沙地 、 岗顶燥地上也有少量野
生大豆生 长, 由此可见野生大豆既是喜湿性植物 , 又具有一定的耐
旱性 。
短 日性 :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野生大豆具有短 日性 , 我省地处高纬度地
区 , 夏季 日照 氏达 1 5小对以上 , 野生大豆短 日性弱是早成熟的生理基
础 , 但是将我省北部栽培大豆 “ 黑河三号 ” 与同域分布的野生大豆
在哈尔滨同期播种 , 野生大豆开花比 “ 黑河三号 ” 晚 4一 5天 , 而成
熟期提前 5一 6天 , 表明野生大豆短 日性比同地区的栽培大豆强 。 从
表四看出 , 吉林 、 辽宁 、 山东等省野生大豆在哈尔滨种植 , 开花期
比哈尔滨当地野生大豆晚 12 一 47 天 , 而江苏 、 河南等省野生大豆材
料在哈尔滨 自然光照下不能满足低纬度野生大豆对短光照要求 , 仅
繁茂生长 , 无花英形成 。 可见原产低纬度的野生大豆 , 对光照时数
反映是敏感的 。
— ] 2 0 一
表四 不同纬度地区的野生大豆在哈尔滨 自然 日照下的反映
原 产 地 开 花 期 一 相 差 天 数 !成 熟 期 {相 差 夫 数
黑龙江省哈尔滨
吉林公主岭
辽宁李家台
9
.
18
9
.
2 T
没 成 熟
些竺舀竺一一} ~— 三二— 一} 一兰二一-} 一一生一一 { _ _堕塑 _ _ _ __} _ _i全竺感亚要一 _}
_
l
_
一 _
_
江 苏 … , { { }
2
. 杭病 、 抗虫性的初步鉴定
我们在野外考察和对采集标本的观察鉴定结果 , 在自然情况下 , 有的
野生大豆植株感染细菌性斑点病 、 病毒病 、 灰斑病 , 也有食心虫钻蛀 , 一
概而论野生大豆具有抗病性 ,抗虫性是没有根据的 , 因此对野生大豆抗病虫
性需要做深人细致的观察研究和接种鉴定 。 我们 1 9 7 7一 80 年曾结合大豆抱
囊线虫病抗源筛选 , 进行了一些野生 、 半野生大豆的抗性鉴定 。
鉴定材料和方法 :
病圃和盆栽病土的抱囊数为 1 0 克土有抱囊 10 2个 , 设哈尔滨小黑豆为
抗病对照 , “ 黑农 10 ” 为感病对照。 鉴定方法 , 以出苗后 40 天检查根系着
表五 野生种 、 半野生种大豆班线病虫抗性鉴定 ( 1 9 7 9年 7 月 )
望瞥 , 。 …一~ 气剑爵犷逃台不厂 }默冀一卜~ 一号篆长一…一三:于一卜一盖于一厂登于一…一 2详一
. . . . . . . . . . . .侧 . . .
)一了兰全竺l 一 {一些些 - 一…一卫塑兰一…- 竺些一~阵一兰 -
}
-了i全i竺竺 - !一竺生一 ~ { i兰竺- 匕 2互上 …-一土一 .半野生卜,一竺丝兰一一 {一竺土一…一兰竺一一1 些卫 卜一兰-卜一竺些些一- {一 竺竺一一 一阵竺兰一一 …一 竺生一一卜一兰 -卜了i全竺竖上~ {- 一兰兰一…~一i竺— …一竺二一 - !一兰一一斗竺邂竺华翌生一一华, 一 J 3 0以一 “l _ l壑塑竺阵.墨望 ise一一卜~ ~ 型主-一一阵迎些一一 !一」竺竺兰一一 {扁竺兰抗病对照 ! 哈尔滨小黑豆 } 。 1 。 · 4 } “ · “ } 0
. .臼 . . . . . . . . . . . . . 一 . . ~ ~ . . .匆曰
1 2 1—
生线虫袍 键数为主要标准 , 平均每株根系抱囊数超过四个为感病 。 地 1 部
植株受害症状分五级作为参考 。 (见表五 )
从 19 7 9年鉴定结果看 , 八种野生和半野生大豆根系着生抱囊数口二2一
50
, 地上部受害症状级别为 2 ~ 4 级 , 无高杭类型 。
1 9 8 0年在院内盆栽场进行病土盆栽 , 对 2 4种半野生大豆对大豆抱囊线
虫病的抗险继续筛选鉴定 , 全部严重感病 (见表六 ) 这种结果与 1 9 7 7年和
1 9 79 年鉴定结果是一致的 。
表六 半野生大豆抱斑线虫病抗性鉴定 ( 1 9 8 0年 7 月 )
不同大豆 供试品种 1 盒 … 株
上竺一洲一 2生一 2 3 4一 }一邸气一 {妙 C K {一 2 ` o 一犯一 2。 一 !
感病 C K { 1 { 1 0 { 3 5 {
根 系不同袍囊数品种次数分布
1 0 0以 _上 } 5 0~ 一00 { 5 、 29 j 4 、 o
19 8 0年试验田自然发病调查 , 野生大豆普遍发生细菌性斑点病 , 但霜
霉病多数材料发病很轻 , 虫食率明显低于栽培大豆 。
表 七 野生 、 半野生 、 栽培大豆虫食率 ( 1 9 8。年 )
不同种类 平 均 虫 …供 试 ` -一 - - - - -一 -一一 不一同 虫 童 率 次 数 分 布 _ _ _ _ _ _ _大 _吸 { 童率 % } 品 利:个 一1。%以上 ` 5一 1 0 。、 } 1 一 4 % 1 ` 以下 。 %
、 子 兰全: 0 . 4 { 1了5 } 一 : 1 3 8 1 8叉
、 卜盯片
;龙 培 1了 . 0 ` 6 { 6
从上述鉴定和调查中看出 , 野生种 、 半野生种和栽培大豆之间 抗 病
性 、 抗虫性是存在差异的 , 从表七可以看出 , 野生种大豆食心虫虫食率 19
显低于栽培大豆 , 在广泛搜集和归并整理基础上 , 进行接种鉴定 , 从中筛
选出高抗病 、 高抗虫类塑 , 才能 育目的地加以利用 , 否则一概而论野生种
的抗性 , 将会给育种工作造成损失 。
3
. 蛋白质和脂肪含置
我 们对野生 、 半野生 、 栽 培大豆的蛋 白质和脂访 含量进行 了分析 , 结
果见表八 、 表九 。
一 1 2 2 一
表八 野生 、 野半生 、 栽培大豆的籽粒的蛋白质 、 脂肪含 t
不同类
大 豆
蛋白质含量( 多 )材料份数{ 二 一几 }、 。
1 1 沪 , 翻 } 「日习 ] 二之
脂 肪
均 产量 ( % )幅 度
竺一竺 {一兰… 4 1 . 0 9
4 3
.
4 4
3 8
.
0 2一 4 1 . 8 5 2 1 . 10 2 0 . 0 8一 22 . 0 7
半野生
野 生
3 8
.
2 7一 4 6 . 7 4 }—
4 7
.
8 1 } 3 9
.
1 9一 5 4 . 0 B 8 . 2 0
10
.
7 4一 2 1
5
.
2 6一 1 3 . 7 9
38一06
表九 野生 、 半野生 、 栽培大豆的籽粒白质含里次数分布
蛋白质含量拓 } 培
}材 料 炎
半 野 生 { _ _ _ 野 生
材 料 数 { 男 j 材 料 数 J
卫哩竺竺竺一…一兰一…里i二二 }一生-一一竺色…-土一 …兰竺 一.
11二里二些些竺{ ~ i一 一 …了ij …一三,一 三生旦一 」- 二一- { 些上一, 竺竺竺些竺 .…- -— 一…一一…二旦 ~…一巴兰 }-里一 !一理一兰望兰望竺~…--一}一一一-— …— ’一少一 -…一卫二一6 2 · 0 1 以上 } ! { 1 1 4 } 3 · 8从分析中可以看出 , 野生 、 半野生大豆蛋 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栽培 大
豆 , 其蛋 白质含量分别为 4 7 · 81 % 、 43 . 4 % 、 41 . 09 % 、 尤其是在 1 06 份野
生大豆材料中 , 蛋 白质含量高于 48 %以上 的 有 49 汾 , 占 分 析 材 料 的
4 6
.
3%
, 最高含量达 50 % 以上 , 而脂肪含量呈相反趋势 , 即栽培大豆含量
最高 , 介于 2 0 . 0 6一 2 . 0 7% 之间 , 半野生大豆脂肪 居 中 , 介 于 1 0 . 7 4一
2 1
.
6 0%之间 , 而野生大豆含量最低 , 介于 5 . 25 一 1 3 . 7 9% 之间 , 这与 79 年
分析结果是一致为 。 值得特别指出的的是 , 野生大豆粗蛋与脂肪之 比 为
5
.
3 : 1
, 半野生大豆为 2 . 89 : 1 , 而栽培大豆仅为 1 . 95 : 1 。
4
. 大豆的脂肪酸组成
利 月 S 尹一三3 〕 5气泪互普 义划 艺了纤上 、 半矛上和 浅杏大豆约脂肪骏
组成 , 结果列表十。
分析结果看出 , 各种大豆的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在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含
量变化不大 , 但油酸及亚麻酸的含量有明显的不同 , 野生大豆的油酸平均
为 15 . 58 % , 半野生为 18 . 80 % , 而栽培大豆关 28 . 8 6% , 这反映栽培大豆
「的油酸较稳定 , 半野生次之 , 而野生大豆则不够稳定 。 这从不同种或变种
大豆亚麻酸的含量也可看出此种趋势 , 野生大豆亚麻酸 含 量 为 18 . 69 % ,
而半野生及栽培种大豆分别为 1 3 . 6%和 7 . 35 写 , 由于亚麻酸含有三个双键
易氧化 , 因此可看出野生大豆的油性稳定性较差 。
1 2 3
表 十 野生 、 半野生大豆的籽粒脂肪酸含里( 19 31年 )
. . . . . . . . . . . . . . . . 种或变种 {棕 , 酸 、 …硬。旨酸 、 {。 酸 、 亚油酸% { 亚、 。 、 、 样 、 数一界…毛…爪峨一…一…介一粉于-
. . . . . . . . . . . . . . . .
从表八 、 九 、 、 十结果看出 、 野生大豆蛋 白质含量高 、 脂肪含量低 ;
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低 , 亚麻酸含量高 , 而栽培大豆与此札反 , 牛野生大
豆种子成分介于两者中间 , 我们初步认为 , 蛋白质含量高 , 脂肪含量低 、 油
酸低 、 亚麻酸高是进化程度低的表现 , 大豆籽粒生化组成的分析可以作为
研究大豆进化程度的依据之一 。 但这一工作还仅是开始 , 尚要进一步分析
研究并结合其它方面的工作来加以验证 。
5
。 大豆不同种的氨基酸成分的 比较
我们对不同的大豆的籽粒蛋 白质的氨墓酸分进行了初步分析 , 结果列
于表十一 。
表十一 野 生 、 半野生 、 栽培大豆的籽粒的氨基酸的组成
载 一 厂 一 黝_ } 野 生 …_ _ _兰_墅 _ _ _ _ _ !_ _ 拌 _ _ _ 培 _ _
基 \ 目目 王 一 { 一 } .` \ 了卜力 一龙 7 8一 2 .尤 5T一 3 1了2 尤 79 一 27 一 1 龙76 一 2 } 黑农 26 一黑何 3 号留 、 \ 白 一 一 { }
11
.
3 0
810防T扭46蛤9韶783202617`3140了5226
叨789640舫352135694405126740852639以邓1235946038了。2..D46T.5120.7S8…72961354264052通63了2时即能58肚钊例舫204361韶O弓口`口曰孟ó。J品Où1n门i`性no勺`,悦甘吸O朽ù咋乙409DZ3852617弱了15拐5243001366天冬氨酸
异亮氨酸
亮 氨 酸
酪 氨 酸
苯丙氨酸
赖 氨 酸
组 氨 酸
精 氨 酸
脯 氨 酸
一 12 4 一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 大豆属不同种籽粒的氨基酸含量 , 以谷氨酸为
最多 , 大多数品种约占蛋白质含量的 16 一20 % , 其次是天门冬氨酸 , 约占
9 ~ 12 写 , 再次是亮氨酸 、 精氨酸和赖氨酸 , 约占5 ~ 8% , 其余氨基酸含
_量均少于上述几种 。 这和过去用纸上色层分析法测定的结果叮〕。
从八种必须需基酸来看 (赖氨酸 , 撷氨酸 , 蛋氨酸 , 异亮氨酸 , 亮氨
·酸 , 苯丙氨酸 , 组氨酸 , 精氨酸 ) 大豆的含量比较齐全 , 而且赖氨酸含量也较
高。 色氨酸在水解条件下受破坏未测出来 。 根据过去试验一般在 1 . 5 、 2万。
6
。 细胞学观察*
对野生大豆 、 半野生大豆根尖进行的细胞学观察 , 表明野生大豆 、 半
`_野生大豆根尖细胞染色体与栽培大豆相同 , 为Z N 二 4 。。
三 、 关于野生大豆的利用问题
1
. 近些年来的大豆育种趋势 , 高蛋白已 列 为 育 种 目标 , 根据我们
对野生大豆的分析 , 有的野生大豆蛋白质含 量 高 达 50 % 以上 , 比 蛋 白
质含量较高的栽培大豆高10 %左右 , 这将为大豆的高蛋 白育种提 供 种 质
资源 。
2
. 野生大豆虫食率低 , 一般均在 1% 以下 , 这一特性通过杂 交 , 有
可能为大豆育种所利用 。
3
. 从考察和田间调查中可以看出 , 野生大豆尚有其它一些优良农艺
性状 : 有的单株结荚高达千个以上 , 每韦结英数最多有 17 个之多 , 抗寒早
熟 、 适 应性 、 抗病 等方面 , 在深人研究基础上 , 也有利用前景 。
四 、 关于野生大豆的分类
对野生大豆 , 较系统地研究 , 主要学者为 B . B . C K “ 。 p 双。 ” ( 19 27 ) ,
他根据叶形 , 认为东北北部的野生大豆有两个变种 :
一个变种是 v ar . lan ce ol o at S k v . , 在开花前为椭圆形 叶 , 而在开
花时 (八月 ) 这些植物侧枝上的叶延长 , 并形成披针形叶。 每一花序 5 个
花 , 个别 7 个花 。
另一变种为 v a r . 。阳 at s k v . , 叶形为宽椭圆形。 这种叶常常基部宽
并且是长椭圆形 。 花序发育较好 , 每一花序由 3 ~ 15 朵组成。
. 此项工作为朱之垠同志所做 .
1 2 5
其次为 B. B. E H: e H参考 B. 月 . K oM a p o B等人的研 究 , 将 野
生大豆分为四个变种 :
1
. 典型野生大豆 v ar . t y ; 艺: ; K o m . 茎强烈缠绕 ; 小叶卵圆形 , 卵
圆一波针形或椭圆形 , 长 5一 6 厘米 , 宽 2 压米 , 不仅英上有茸毛 , 而且
在叶上 , 叶柄和茎上也有棕色毛 。
2
. 窄什野生大豆 y a r . an g : 对 a K o m . 茎缠绕 , 叶片距离较远 ; 小
叶窄 , 由 民披针形到近披针形 ; 茎和 l专一卜栖茸毛不太明显 , 色淡 。 生长在沼
泽性草原上 。
3
. 短叶变种 v : r . br 。 : ioj l a K o m . e t A h s . 茎垃绕轻 , 从基部开
始分 枝 , 下部叶片密集 , 上部叶不太 多 , 小叶长 1一 3 厘米 、 宽 1 . 5厘
披针形 , 长 2一 3 厘米 , 宽 0 . 5一 2厘米 。 茎 茸毛 自色 , 生在沙地或河流湖
泊岸边上 。
按叶大小 号形状看 : v a r . 二 , , : 勿 I丈。 二 . 和 v a r . l二。 , 。 l心 a 极相
米 , 卵圆形或近 。
4
. 马氏变种 G . 5 0了a 5 . e t 2 . v a r . 。 : 、 i二 o却万e 之 1 E n k . ( 19 5 9 )
叶 大小 , 茎 氏, 短英及种子大小有显著差异 。 这种类型是上述三种野生大
豆变种以外和大豆 G . 人艺淤 i d(z ( M oe n c h . ) 人儿 X i m . 栽堵性较羞为变种
之间的过渡类型 。 茎缠绕 , 较粗 , 茎粗 1 . 3一 名毫米 , 小叶大 , 长 7一 1妙亘
米 , 宽 3 一 4 厘米 , 锲形或 长卵圆形 。 花序 长2一 2 . 5厘米 , 有 4 一 8 个小
花 。 豆 英长2 . 7一 3 厘米 , 宽 0 . 5一 0 . 6厘米 , 种子较大 , 4 一 5 毫米 , 宽
2
·
5一 3毫米 , 长卵圆形 , 黑色 。 茎上和荚上的茸毛棕色 , 很稀 。 分布于 中
国 、 卜1本 、 朝鲜 。
野 大 豆
G ly e i n e s o j a S i e b
. e t Z u e C
.
( 1 8 4 3 )
我们对黑龙江省的野生大豆的分类意见足 : 根据叶的变化 , 可分为下
列变种和变型 :
1
。 野大豆 (京变型 ) 照片 3 , 6 ( 下左 )
f
。 s o j a
1
。 一年生草本 、 叶为羽状复叶 , 三枚小叶 , 小叶卵圆形 , 卵状椭圆
形或卵状披针形 , 长 3 . 5一 5 ( 6) 厘米 , 宽 1 。 5 一 2 . 5 宜米 。
2
. 狭叶野大豆 (变型 ) 照片 6 (上右 1 )
f
.
Ia n e e ) Ia

a ( S k v
。 、 P 。 Y 。 F u e t Y . A . C h e n , F I . P l .
H c r b
.
C h呈n . B o r一 0 r . 5 : 1 6 1 。 1 9 7 6— s . o j ; S i o b . e t Z u e e 。
一 1 2 6 一
丫 a r.l a :e e ol at aS k v .in Mn a eh . Re s .S oe .s e r。 A, F a s e . 22 : 7 -
f 19
.
2 , 5 , 9
.
1 9 2 7— 5 . u s s 材; i e n s i s R e g e l e t M a a e k v a r . a n g u s t a
K o m
.
i n K o m
。 e t A l i s
.
K e y P l

F a r
.
E a s t
,
R e g
.
U S S R Z
:
6 8 4

19 3 2

付沛云 、 陈佑安等认为本变型与正种之间有中间形状 , 作为变种不够
稳定 , 作为变型则较为适宜 。 小叶狭窄 、 披针形 、 线状披针形至近线形 ,
长 2 . 5一 6 厘米 , 宽 0 . 4一 1 . 4厘米 。
3
. 短叶野大豆 (新组合变型 ) 照片 2 , 6 (上右 1 )
f
.
b r e v i f o l i a ( K
o m
. e t A l i s
.
) L
.
2
.
W
a n g , e o m b
. n o v .—G . s o j a S i e b . e t Z u e e 。 v a r 。 b ; e , i f o l i a K o m . e t A l i s 。 K e y P I。
F a r E a s t

R e g

U S S R Z : 6 8 4

1 9 3 2

P l a n t a v o l u b i l i
s e i r e
.
l xn a l t a , f o l i o l i s 2
.
s e m v i x u l t r a
l o n g i s
, 0
.
7一 2 . s e m I a t i s , C o r o l l i s P u r p u r e i s .
小叶长 2 . 5厘米以下 , 宽 0 . 7一 2 . 5厘米 。 紫花 、 茎缠绕 、 株高在一米
左右 。
分布 : 此类型多分布在我省西部干旱地区 。
黑龙江 : 安达 , 1 9 7 9年 8 月 , 王玉丰 2 6 0 3号 。 (模式标本存黑龙生省
农业科学院 ) 。
4
. 线叶野大豆 (新变型 ) 照片 4 , 6 (上中)
f
.
l i n e a r i f o l i a L
.
2
.
W
a n g , f
. n o v .
A t y P o r e e o d i t f o l i o l i s 0
.
5一 0 . 7 e m I a t i s , C i r e . 6 e m l o n g i s -
石 p 10 e t u l t r a l o n g i o r i b u s q u a m l a t i o r i b u s .
小叶宽 0 . 5一 0 . 7厘米 , 长在 6 厘米左右 , 叶的长宽比大于五倍以上 。
分布 : 此变型多分布在土壤气候条件不好的地方 , 在栽培条件下这种
类型野大豆 , 往往变为披针叶形 。
黑龙江 , 龙江县 , 广厚 , 1 9 7 9年 8 月 , 贾振喜 1 3 0 5号 。 (模式标本存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 。
5
. 宽叶野大豆 (新组合变型 ) 照片 5 , 6 (下右 )
f
.
o v a t a ( S k v
.
) L
.
2
.
W
a n g
, e o m b
. n o v .— G . s o i a S i e b 。、 e t Z u e e . v a r . o v a t a S k v . i n M a n e h . R e s . S o e . s o r . A , F a s e 。
.
2 2 : 6

f i g

1

1 9 2 7

叶宽在2 . 5厘米以上 , 长在 2 . 5厘米以上 。
分布 : 此种类型多分布在黑龙江省东部和南部低洼肥沃土地上 。
1 2 7
6
。 半野生大豆 (新组合变种 )照片 1
va r. gra ei li s( Sk v
.
)1
, .
2
.
W
a n g , e o m b
. n o v . — G . g : a o i -
1 1; S k v
.
i n M
a n e h
.
R e s
.
S o e
. s e r . A
,
F a s e
.
2 2
: 8
.
f i g
.
6 , 1 0一
1 2

1 9 2 7

6
。 . 半野生大豆 (原变型 )
f

9 r a e i l i s
一年生草本 , 茎直立 , 上部呈缠绕 , 叶多卵圆形或长披针形 , 叶为羽
状三出复叶 , 全株有茸毛 、 英长 20 一 30 毫米 , 内含 1一 3粒种子 , 百粒重
4 克左右 。
分布 黑龙江省南部东部地区的路旁 , 田边及小豆地中 .
关于此种大豆的性状在前面已述的 , 1 9 2 7年 B . B . C K ” o p 玖 o B 首先
在黑龙江省发现并定名为 G . 那 。 。 il 了 S k v . , 以后孙醒东 、 刘慎愕 、 北川
政夫等抵 认 川 均赞成此一分类 , 但考虑到种间性状界线不明显 , 同时没
有大的群落分布多杂生在小豆地 中 , 同时性状与栽培大豆又有明 显 的 别
区 , 因此做为野生大豆的变种为好
6 。 . 马氏半野生大豆 (新组合变型 )
f

m a x im o w i e z i ( E n k
.
) L
.
2
.
W
a n g , e o m b
. n o v . — G .
: o i
a 5 i e b
. e t Z u e e
. v a r . : , a x 艺m o 脚 i c二艺 E : I k . C o 二 7 6 , 1 9 5 9 .
A B 5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g a v e a n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n t h e r e s e o u r e e s o f w i ld
5 0 了 b e a n i n p r o v .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 C h i n a ; a n d t h r o u g h l o n g P e -
r i o d o b s e r v a t i o n
,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f o r m s o f w i l d s o y b e a n il a d d i f -
f e r e n t r e s i s t a n e e t o d i s e a s e s a n d P e s t s
.
B了 e h e n l i e a l a n a 1 J s i s o n t h e p r o t o i n , f a t , f a t t了 a n d t h e
e o rn p o n o n t s o f A m i n o 一 a e i d o f d i f f e r 。 几 t f o r m s o f w i l d 5 0 了 -
b e a n
, s o m e r e s u l t s w e r e r e e o r d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
A e e o r d i n g t h e s h a p e o f l e a v e s
, o n o v a r i e t y a n d f i v o f o r m s
0 f G I召: 艺n e s o j a w e : e d e s e r i b e d : G . ; o丁a v a r . 夕: a c艺11: ( S k v . ) L 。
2
.
W
a n g
,
G
. s 。 )’ a v a r . g : a ` il 行 f . 戏 a 尤 i胡 。 却 i c之 i ( E n k . ) L . Z 。
W
a n g
,
G
. s o ja f
.
l a n c e o l a t a ( S L v
.
) P
.
Y
.
F u e t Y
.
A

C h e n
,
G
. s o ja f
. 西: e , i厂0 1艺; ( K o m . e t A l i s . ) L . 2 . W a n g , G . s o j a f ,
。 : 。 t a ( S k v . ) L . 2 . W a n g a n d G
. : o ja f
.
l i n e a r i厂o l i a L . Z ,
W
a n g
.
一 1 2 8 一
今 考 文 献
1
,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考察组 、 黑龙江省农科院品种资源室 : 1匀81 ,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
考察报告及观察研究 。
2
. 王金陵: 1 958 ; 大豆的遗传与选种 . 科学出版社 .
,
. 王金隆: 1 932: 大豆进化与其分类我 l吝及育种的关系 . 中国农业科学 , 1期 .
4
. 王金陵、 孟庆喜、 祝其昌: 1盯卜 中国南北地区野生大豆光照生态类型的分析。 黑龙江省大
豆科技资料选编 .
5
. 王金陵 : 1叨6T , 大豆的分类问题 . 值物分类学报 , 第 14 卷 . 革 1期 。
6 王连铮 、 吴和礼 、 姚振纯 、 周一夫 、 李秀兰 、 朱之垠 : 1幼80 ;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的现察研
究 . 中国油料 , 第 3期 .
7
. 王连铮 ; 1马65 : 大豆叶片及籽粒中氨基酸的初步研究 。 植物生理学通迅 . .2
8
, 孙醒东 : 1 9 5 6 ; 大豆 . 科学出版社 。
叨 . 刘慎谬 : 19油 ; 东北植物检索表 . 科学出版社 .
t o 辽宁省林业上澳研究听编著 : 1 98T ; 东北草本值物志 . 第五卷 .
1 1
. 永田忠男 : 19的 ; 日本作物学会记事 。 2 8〔1〕。
12
. 福井重郎 : 1盯卜 野生夫豆的收集保存及其对育种的意义 . 《育种学杂志》 盯卷 2 号。
妞 . 福井重郎 : 19 7 2 ; 大豆属值物的籽实蛋白质含量及其亚属间 、 种间 、 氨基酸组成 的 异 差 .
( 育种学杂志 》 第22卷 . 第 4 号 。
1 4
.
C
.
A
.
N
e二 e ll a n d T . H y m o , 元t: : 1匀18 . G l六 io e 亚属的重新鉴 定 . A m e r i e a o J . o f
B o ta n y
,
V o l
.
65
,
N o
.
2
.
1吞` M . K i t a g a , a (北川政夫 ) : 19 7 9 . N e o 一 Li几 e a nz e n t a F l o ar e M a n s五u r i e a e ·
I B
.
B
.
B
.
C
Ko o p砚 o a 19 2 2年 《 C e几 、 e ` o e X o 3只妞 e , a o C e a e p且。 众 M a n , 汉 y P班皿》 t一 2期 .
了6一8 0页
I T
.
B
.
B
.
C
、 。 。 。 迁。 。 : 1日三7 , 几比 ( a a 二 K v J ; : 了p“ a 只 C o a B o e T o l 以。 比 3A 砚立 . 0 6以 e e f , o
H
3 y 屯 e H 砍 a M a E 。 几仪 y p e K o r o K p a a · X a p 6日皿 .
1 8
. 日 . 6 . E a ` e 让 : 10 3甘. C o 只 、 M o 化 e . a C e刀 ` x o , r盆 , .
1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