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DIFFERENTIATiOM OF WILLOWS (SALIX) IN QINLING MOUNTAIN

柳属植物在秦岭地区的分布和分化



全 文 :B U L L E T IN O F B O T A N IC A L R E S E A R C f l
第 31卷 , 第 2 期
V o l
.
2 3 N o Z
19 9 3 年 4 月
A P
r i l
, 1。。多
柳属植物在秦岭地区的分布和分化
张 明 理
S T U O IE S O N T HE DI S T R !B U T IO N AN O DI F F E RE N T !A下10凡
O F W IL LO W S ( SAL !X ) IN QIN L ! N G M O U N T八! N
Z h a n g M i n g

11
〔摘 要 〕 本文对秦岭地区 41 种柳属植物未用 简约性分析讨论形 态演化 ,
禾用聚类分析讨论地理分布式样和分化 。 秦岭地区 有较完整的多雄蕊类群 一一 )
两雄蕊类群一 - ) 单雄 .蕊类群的演化 。 其分布式样和 区 系特征和 邻近 地 区 即 华
北 、 华 中和西 南成分联 系密切 , 表现 出明 显的过渡性 质 , 其中青藏 高原成分 占
重要地位 , 特别 可以从太白山 分布上去说明 。 本区 的地理分化也被青藏高原成
分和华 中成分所作用 。
关键词 柳属 ; 秦岭 ; 分布和分化 ; 数值途径
秦岭范围一般指东起河南伏牛山 , 西至甘肃氓江黑虎沟 , 南临汉水 , 北达渭河 , 大
约东经 10 4 “ 30 `一 1 1 2 “ 5 2 ` , 北纬 3 2 “ 5 0 ’ 一 3 4 “ 4 5` 之间 。 主脊东西走向 , 成为我 国南北
自然地理分界线 。 也是中国一 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和中国一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的交汇
地区 。 以南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和北坡暖温带和温带植被为主要特征的过渡性质为
许多学者从植被 、 区系等不同角度论证 、 论述〔8一 , 5 , 1 8 , 2 : 〕。
柳属是泛北极分布的典型属 , 国产 2 60 余种 , 秦岭有 41 种 (不含种下等级 ) , 且有 -
13 种特有种 , 是现代分布和分化中心之一临 5〕。 由于我国柳属种类丰富以及在世界区系
中占有重要地位 , 近年来方振富 、 赵士洞 、 于兆英等讨论了本属的起源 、 发生 、 分布 、 演 -
化 、 系统等问题〔“一 7〕 , 秦岭地区除了分类学专著〔2〕外 , 近年来还有数值表征学研究〔7〕以 -
及有关地理分布等的阐述 〔5〕。 我们在这一典型的地理位置讨论柳属的分布与分化 , 主要
目的是 , 1 . 分析讨论本区分类群的形态演化以及分布式样 ; 2 . 以本分类群为特例 , 为
秦岭区系特征提供证据 ; 3 .讨论本区内的地理分化 。 本区还未见用某一分类群较详尽说 -
本文作者单位 : 陕西 , 杨陵 , 中国科学院西 北植物研究所 ( N o r t五w e s t e r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B o t a n y , A e a d e m了 。 厂
S
e i e 。 。 e , Y a n g l in g 7 1 2 10 0 S il a a n x i )
-
本 文承蒙周 以 良、 徐炳声 、 于兆英 、 赵士洞 、 王荷生 、 傅坤俊 、 张志英 、 何善 宝诸位教投 审阅并提 出了宝贵的修
改意见 , 周学 海、 王常如 、 常朝阳同志在分布统计等方面给予帮助 . 陈宝联 、 李志民 同志复墨绘 图 , 一 并谢忱 .
1 9 9 2年 4 月收到本文 。
2期 张明理 : 柳属植物在秦岭地区的分布和分化 1 37
明 区系特征 。 至于 利用数值途径 ,则是 目前植物分类学发展起来的成熟的程序〔 , 7 , 27, 2幻。
数 值 分 析
经我们研究 , 认为秦岭地区柳属有 41 种 , 分属 14 组 , 见表 l 。 对西北植物研究所
历年采集和积累的标本和四川大学标本记录其分布 (包括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 ) 并测量
形态特征 。 把秦岭地区以方格规则细分 , 并将种标记上去 , 见图 I A 一 D 。 然后以方格内
具有种 ( + ) 或无 ( 一 )为特征 , 求具有种标记的方格之间的绝对距离系数 , 以 U P G M A
法聚类 , 所谓正分析〔, 7 〕, 结果见图 2 。
选用 21 种 (表 1 中缩写号的 ) , 以钻天柳属 C h os 翻 ia 和四子柳组 S e ct . T o t : 。 ~
s P e ? , k“ 的四子柳 S o l i x t e t Ta s P。 , 翔 a 为外群 ( o u t g r o u p ) , 确定了 2 2 个性状 的 极 性
( P ol
a r it y )
, 见表 2 。 采用 P H Y L 工P 程序进行分支分析 , 最后得到关于 8 个 简 约 的
分支图的一个严格和谐的分支图 ( S t r i e t 。 o n s e n s o s 。 l a d 。 g r a m ) , 图 8 。
讨 论 形 态 演 化
虽然本区无最原始的四子柳组类群 , 也无极端旱化和寒化的进步类 群 〔“ , 5 〕 , 但 具
有完整的三个亚属类群可用以讨论演化问题 。 种上分类群 , 组的安 排 按 照 方 振 富 等
( 19 8 4 ) 的系统 , 亚属 S u b g e n u s 按照 A r g u s ( 1 9 8 6 ) 系统 。 这样 , 分支图揭示 柳 属
的演化沿柳亚属” 黄花柳亚属~ 筐柳亚属 , 由紫柳组、 繁柳组~ 黄花柳组 ~ 篙柳组一筐
柳组、 秋花柳组 , 大体上也反映出多雄蕊 ~ 二雄蕊。 单雄蕊 , 乔木 , 灌木的演化 路 线 ,
支持 S k v o r t s o v ( 1 9 6 8 ) 和 D o r n ( 1 9 7 6 ) 的演化观点 , 也与柳属系统学家的结 论 一
致 〔 1 , c , 2 2一 2 6 〕。
关于柳属的原始类群 , 目前已有较一致的看法临 5 , “ , 7, 2 , 26 〕 , 即多雄蕊类群 , 其
分析途径主要是依据形态学或解剖学资料与杨属 P oP ul us 和钻天柳属 C ho : 。耐 a 的对
比分析上 。 其中最原始的四子柳组 S e C t . T o t aT s p己 r m ae ( A n d e r s s . ) S c h n e id 。 分布
在 东南亚的热带地区 。 在秦岭分布的只有多雄蕊的紫柳组和五蕊柳组 , 它们都排列在根
部 , 且这 两组是分开的 。 多雄蕊类群所在的柳亚属亦有大的分化 , 大体上我国特有的青
藏高原分布的繁柳组 ,硬叶柳组和裸柱头柳组是一组较特异 的类群 ,这一群山地种分支成
一类 , 自然使人联系到青藏高原是本属分布和分化中心之一 , 特别是繁柳组 , 被认为是
进化干线上的 “ 结点 ” 〔5〕, 一是本属在秦岭分布的种类数目最多的一组 , 且有 2 个太白山
特有种 , 在种系发生阶段和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
筐柳亚属处于最高处 , 表明是最进化的 , 与黄花柳亚属表现出差别 , 也考虑到本亚
属雄蕊二枚或退化为一枚 , 花丝合生或部分合生无毛 , 一腺体仅腹生 , 叶片窄 、 全缘或细
锯齿等特征 , 所以 , 我们采纳 A r g u s ( 1 9 8 6 ) 的观点 , 把黄花柳亚属与筐柳亚属分开 ,
而不赞成将它们合在一起 〔“ “ 〕。
组 的 分 布 区 类 型
本区种所在组的分布区类型 , 依赵士洞阁的划分 , 有 ( 1) 欧亚大陆温带分布 : 含五
蕊柳组 、 柳组 、 黄花柳组 、 篙柳组 、 乌柳组 ; (2 ) : 中亚分布 : 含筐柳组 : (3 )青藏 高原
138 植 物 研 究 3 1卷
表 1
T ab l e 1
.
秦 岭 地 区 柳 属 植 物 种 类
S al ix sP e e is ed is t r ib ut ed in Q in l in g Mo n ut a in
柳亚属 S ub g en . S al`劣
紫柳组 S e et . 牙玄 150耐 a。 a eH ao
紫柳 5. 却玄 150。 玄 1S e e m en
腺柳 s . ch n a eo n : el o f d e: K i m ur a
秦氏柳 5. eh f” 夕玄 a” aH ao
南川柳 5. r o s th o r n f公 S e e m en
五蕊柳组 S e et . P n et an d r a e( H o o k . )S eh n e id .
五蕊柳 , 5 . P e n t a o d r a L .
康定柳 5 . 夕a r a 夕l e : 矛a S e h n e i d .
柳组 S e e t . S a l f %
垂柳 5 . b a 乙夕l o n f e a L .
旱柳 5 . o a t s o d a ,: a K o i d z .
碧口柳 5 . bi k o u e ” s `5 Y . L . C h o u
硬叶柳组 S e e t ` S c了e r o p人y ZZa 。 S。 h n e i d二
杯腺柳 5 . e u夕。 l a r `5 R e h d .
庙王柳 5 . 乙10 户; d f a ” a S e e o e n
太白柳 5 . t a f P a i e , : `5 C . Y . Y u
繁柳组 S e e t . D e o t宕e u l a t a e S c h n 。 i d .
小叶柳 s . h少 P o l e u e a S e 。 m e n
中华柳 5 . e a t h a 少 a n a D i e l s
多枝柳 5 . 夕0 1夕 e l o o a S e h n e i d .
周至柳 5 . 才a 。 夕` 1 H a o
眉柳 5 . w a n 口 f a o a . H a o
山柳 5 . 夕s e u d o t a n 夕 11 C . W a n g e t C . Y . Y u
丝毛柳 5 . l u c t o o s a L e v l .
凤柳 5 . f e 。 夕二 i a n ` e a N . C h a o
秦岭柳 s . a n` l`n g ` e a C . W a n g e t N . C五a o
裸柱头柳组 S e e t . P s `l o s t i g m a r a 。 S 。 h n e i d .
匙叶柳 5 . s P a t人u l f f o l宕a S e e m e n `
川鄂柳 5 . f a r g o s `1 B u r k .
黄花柳亚属 S u b g 已 n .毛环 e才: `二 ( D u m . ) D u m .
紫枝柳组 S甲 t . H e t e r o e h r o 。 : a e S e h n e i d .
紫枝柳 5 . ho t夕 r o e h r o o a S e e m e n
秦岭柳 5 . a lf , e d i G o r z
黄花柳组 S e e t . 厂 e t r行 D u m .
崖柳 5 . f l o d e r “ 5 1` N a k a i
中国黄花柳 5 . 5` n i c a ( H a o ) C . W a n g e t C . F . F a n g
皂柳 5 . w a l l玄e h公a , a A准 d e r s s .
川柳组 S e 亡t . S i e 乙o ld ` a n a e ( S e e m e n ) S e h n e i d .
w 11
e h a
e h i
1234
p e n
P a f
m a t
C U p
b 10
召与789al12n
P o l
l u e
Od Jql卜J八Dt了n丹一O以”,土,工,上1叹土刁.一翻今ù
S p a
f a r
今曰no22
a I f
5 i
n
dù叹」,自é
八0tlóX一,曰,自弓`
2 期 张明理 : 柳属植物在秦岭地区的分布和分化 13 9
2 9 川柳 s . h夕10 , o 烧 a S e h n e i d . h少 l
5 0 石泉柳 5 . 5人茗衍 s u a n c n s i s C . W a n g e t C . Y . Y u
3 1 玉皇柳 5 . 少。 h o a ” 夕s 人a o e ” s `5 C . W a n g e t C . Y . Y u
篙柳组 S e c t . 厂 f fn e n D u m .
3 2 密齿柳 5 . e h a r a e t a S o h n e i d . e h r
3 3 Jl l滇柳 s . r 。人d e r艺a n a S e h n e i d . r e h
3 4 篙柳 s . u玄川玄招。 I初 飞L . v i m
3 5 毛枝柳 5 . d a s少 c la d o s W i m m .
筐柳亚属 S u b g e n . H e l`x D u m .
郝柳组 S e e t . H a o a , a e C . W a n g e t C h . Y . Y a n g
3 6 山毛柳 5 . P e r m o l l`5 C . W a n g e t C . Y . Y u
3 7 红皮柳 5 . s i n o夕u r P : r e a C . W a n g e t C h . Y . Y a n g p u r
3 8 小叶山毛柳 5 . P s e d o P e , m o了王5 C . Y . Y o . e t C h . Y . Y a n g
筐柳组 S e e t . H o l行 D u m .
3 9 拉马山柳 5 . l a 阴 a s h a o e n s f s H a o
乌柳组 S e e t . C h召`l o P h玄la e H a o
40 乌柳 5 . e h。玄l o p h玄I a S e h n e i d . 。 h e
秋花柳组 S e e t . 犷 a r f e 夕a z a e H a o
4 1 秋花柳 5 . u a r f e g a t a F r a n e h . v a r
表 2 性状及性状状态极性的确定 、 从原始 ( 0) 到进步 ( l)
T a b l e 2 C h a r a e t e r s s e l e e t e d a n d c h a r a e t e r s t a t e
Po l a r i t i e s
,
f r o m P l e s i o m o r Ph y ( o ) t o a Po m o r Ph y ( 1 )
1
. 习性 , 乔木 、 小乔木 ( 0) , 灌木 (1 ) ; 2 . 老枝颜色 , 褐色、 暗褐色 (0 ) , . 紫色 、 褐绿 、 灰
色 ( 1 ) , 3 . 奸长 ( e m ) , 》 5 ( o ) , ( 5 ( i ) , 4 . 叶宽 ( e m ) , ) 1 . 5 ( o ) , ( 2 . 5 ( 1 ) ; 5 . 叶先端形状 、
渐尖 、 纯 、 圆 ( 0) , 急尖 (1 ) , 6 . 叶基部形状 , 楔形 、 近圆形 ( 0) , 渐尖 (1 ) ; 7 . 叶背面颜色 , 苍 白
( o ) , 淡绿 ( i ) ; 8 . 叶柄长 ( m m ) , ) 6 ( 0 ) , ( 6 ( i ) , 9 . 叶柄具毛 , 无毛 ( o ) , 有毛 ( 1 ) ; 1 0 . 叶缘 ,
细锯齿 、 全缘 (0 ) , 深锯齿 (l ) ; n . 花与叶开放时间比较 , 先 (0 ) , 同时或后 (1 ) , 12 . 雄花序长
( e m )
, ) 3 ( 0 ) , ( 3 ( 1 ) , 1 3
. 雄花序粗 ( m m ) , 》 6 ( o ) ; ( 6 ( 1 ) ; 1 4 . 苞片形状 , 椭圆 、 卵 、 倒 卵
形 ( o ) , 长圆 、 披针形 ( i ) ; 15 . 雄蕊个数 , ) 3 ( 0 ) , ( 3 ( i ) , 1 6 . 花丝着生方式 , 离生 ( o ) , 中下
部合生 、 完全合生 ( i ) ; 17 . 花丝基部具毛 , 具毛 ( o ) , 无毛 ( i ) , 1 5 . 雄花序 长 ( e m ) , ) 3 ( o ) ,
< 3 ( i ) ; 1 9
. 子房形状 , 卵形 、 椭圆形 ( o ) , 长圆形 ( 1 ) , 2 0 . 子房 柄长 , 较长 ( o ) , 较 短 ( 1 ) ,
2 2
. 子房具毛 , 无毛 ( o ) , 有毛 ( i ) ; 2 2 . 腺体 , 腹生和背生 ( o ) , 仅腹生 ( 1 ) 。
分布 : 含繁柳组 、 硬叶柳组 、 裸柱头柳组 ; ( 4) 中国特有组 : 含郝柳组 (温带 ) 、 紫柳
组 、 紫枝柳组 、 川柳组和秋花柳组 (亚热带 ) 。
种 的 地 理 成 分
按照吴征锰植物分区方案 〔 , “ 〕 , 本区柳属种类与邻近地区的共有成分 , 分别隶 属 于
中国一日本森林亚区 扭 13 华中地区 : 紫柳 、 南川柳 、 庙王柳 、 多枝柳 、 川鄂柳 、 秋花
1 40 植 物 研 究 1 3卷

比 节组 尺 l: 4 0 0 0 G 0 0
△’一{一一{-一
① 口
l
{ 一}
。 。
}健—打一J _ _ _、 _}必 口 1} 必且}
·
}
{
二{巴一…-。 。 } . 。 }竺
_爆亘刃至豹二
_
0
[
_
i
{髯笠…
{态 t J 岛 I 恐一卜一’ 一}
{

{
!
~ 一曰 申户. 、 . . 气. 、
5
.
e h `n 夕 f a oa
州 a t ` “ d a ” a
h yp
ole “ e a
旬 5. 夕e ot a ” d r a
么 5. e “ P“ l or i s
日 5. e a t h a 夕a ” a
S
e△口却 1 ls on i i
P
a r a Ple s ia
b10 ” d 玄a ” a
r o盆 t h c r ” “
e 无a e n o仍 e l oi d e s
ba by苦。 ” i e a
t a i P
a f e ” , fs
b亡儿o u e ” s f s
.555巴.▲J.5.从O压中图
5.5C也口0 S . P o 厂夕 e l o n 。
。 夕 . lu e f“ O S a
压 5 . a l f r e d i
田 S , je , 夕x 了d o i c a
巴 5 . t a 。习“
. 5
.
;
P
a f五。 l` f o l i a
▲ 5 . f l o j e r : ` S “
〕 5 . 夕` n I l’ ” 夕` c a
e 5
.
△ 5 .
口 5 .
功 a ” g 名a ” a
f a r g
e s f i
S , 陀 t C O
P s e u d o t“ ” 夕 I’ `
h e t r o c h r o 仍 a
四。 11犷c 儿` a ” a
2期 张明理 :柳属植物在秦岭地区的分布和分化 14 1
厂一 { { !仁一 { 仁一一一 .巫险卜一厂箭 z / 乙 口{口已 曰
{
·
{ 片一O 口 O矍 0 0 0 e么 口压 口
/。 口 口 圈 _ O
0目 ~如 . ~, . . . 勺~~ 坦一 巴 O
卜一一~ 一 -
护尸、 、 户
h 少 l o n o 二 a 巴 5 . s h i人t : “ a n 。 。 s f s
r e h d e r i a n a . 5
.
0 1仍 i ” a l f s
5 1 ,了o P u r P “ r e a ▲ 5 . l a 用 a s入a u e ” 5 15
P
s e u
d
o
P
e r 爪 0 11亡s
少 “ 人u a 月 9 5入a n ` n ` i `
d
a s少 c l a d o s
e 入e i l o P h i e a
e几a r a e t a
P e r m o l l i
`
v a r i e g a t o
5乙旬.55分△口55OJ压」
图 I A 一D 秦岭地区柳属植物的分布
F 19一 A一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w i l lo w s i n Q i n li o g M o u n t a i n
血“ .jl .` ..内dq甘nU、` .n`.U
44 45 47泌
9
.
69 13
.
5电 17忍4 21 1 7
图 2 秦岭地 区柳属种类分布的区域 之间的聚类表征 图
F 19
.
2 Ph
e n o g r a m f o
r a r e a o f s p e c i e s o f S a l`戈 i n Q i n l i n g M o u n t a i n
柳 , I E l l (6 ) 华北平原 、 山地亚地区 : 腺柳 、 五蕊柳 、 旱柳 、 陇山柳 、 崖柳 、 篙柳 、 红
皮柳 、 .乌柳 ; I E n ( C )黄土高原亚地区 : 腺柳 、 五蕊柳 、 旱柳 、 陇山柳 、 周至柳 、 中国
黄花柳 、 红皮柳 ; 中国一喜马拉雅森林亚区 I F 17 横断山脉地区 : 康定柳 、 秦 氏柳 、 碧 口
植 物 研 究 1 3卷
柳 、 杯腺柳 、 丝毛柳 、 匙叶柳 、 皂柳 、 川柳 、 川滇柳 、 乌柳 、 秋花柳 。 在秦岭及其邻近
地区的广布种有 : 垂柳 、 中华柳 、 紫枝柳 。 本区特有种有 : 太白柳 、 杯腺柳 、 眉柳 、 山
、 凤柳 、 秦柳 、 丝毛柳 、 山毛柳 、 小叶山毛柳 、 秦岭柳 、 玉皇柳 、 石泉 柳 、 拉 马 山
w 1 1

从组的分布区类型和种的地理成 分 不 难 看
出 , ( 1) 秦岭地区与邻近地区即华中 、 华北及青
藏高原成分关系密切 , 且 占主导 。 ( 2) 本区呈明
显的过渡性 , 如亚热带分布区类型紫柳组以秦岭
南坡为分布区的北界 , 典型的 种 类 如 紫 柳 5 .
w i l s o : 1 1
, 南 川 柳 5 . : o s t无。 : n i i , 康 定 柳 5 .
aP
:
aP lc
: ia
. 温 带和暖温带为分布中心的五蕊柳
组 、 黄花柳组 、 篙柳组 、 郝柳组等以本区或北坡
为分布区的南缘 , 典型的种有腺柳 5 . 动 a o n o m 。 -
l
o id e s
, 旱柳 5 . 二 a t s u d a n a , 中 国 黄 花 柳 5 .
s i n i c a
, 密齿柳 5 . ` h a : a e t a , 篙柳 5 . , i m i n a l i s
和红皮柳 5 . s i n o P u r P u : e a 等。 ( 3 ) 柳属中几个
形态变异较明显或特殊且种类较多的组 , 可称为
进化或分支图中的 “ 结点 ” , 如紫 柳 组 、 繁 柳
组 、 秋花柳组等都具备 , 说明讨论进化问题有一
定的完整性 。 ( 4) 参照分支图 , 由于较原始的种
类排列在 “ 根部 ” , 是亚热带成分 , 以南坡为北
界 , 所以 , 秦岭地区种类演化趋向大体上由南向
北推移 , 赞同方振富 、 赵士洞 .st 5 〕的看法 , 但我
们仍想强调青藏高原成分对本区的明显影响和作
用 。 ( 5) 较丰富的青藏高原成分 , 似应理解和解
释为本属的北瘟带分布特性 ; 青藏高原为本属世
界四大分布中心之一〔4〕; 秦岭西南部 d民山与青藏
高原相接 , 使物种迁移和散布成为可能或方便 。
太白山及其特有分布
太白山海拔 3 7 6 7 m , 是秦岭最高峰 , 也是
我国青藏高原以东最高峰 。 由于水热条件变化明
显 ,植被垂直分布带呈很强的规律性特殊 〔-8 ` ” 〕 ,
V a r
图 3 秦岭地区柳属分支 图 , 采用 21
种和 2 个性状
F 19
.
3 S t r i e t c o n s e n s u s e l a d o g r a m f o r
S a l i 劣 i皿 Q i n l i皿 9 M o u n t a i n 2 1 s p e e : e s
复杂的环境保存孕育了丰富的古老孑遗植物和变
异多样的种类 , 为中外分类学家和区系学家所重视〔台一“ ,
柳属在太白山至少有 2 种之多 , 其中多为温带成分 ,
b
a s e
d o
n 2 2 e h
a r a e t e r s
24 , r s 〕。
有特有种 4 种 , 即太 白柳 S `
za i P a i e n s i s
,
-LI 柳 5 . P s e u d o P e m o l l i s , 眉柳 5 . 留 a n g i n艺a 和 山毛 柳 5 . P e : m o l l i s 。
除山毛柳分布海拔在 1 2 50 m左右外 , 其余三 种均在 2 0 0 一 3 6 0 m之间分布 。 在 1 0 0一
2期 张明理 :柳属植物在秦岭地区的分布和分化
.卜ó口氏眠r .
20o 0m 之间的种有垂柳 、 皂柳 、 红皮柳 、 山毛柳等 , 是三个亚属分支线上较原始 的 类
型 , 例如红皮柳 5 . p u : P御 ae 虽属筐柳亚属 , 但为二倍体 2n = 38 〔“幻 。 在 3 5。。 米以上
的高山灌丛草甸地带形成杯腺柳群系〔` 5〕 F or m S al ix ` uP : la , is , 它们生长植株矮小 ,
是对寒化的适应 , 是本属高山地带典型的分布 。 另外 , 柳属中二雄蕊 、 花丝离生的种类
除黄花柳亚属中的种类外 , 以青藏高原为分布中心的组如硬叶柳组 、 繁柳组 等 种 类 较
多 , 如康定柳 、 杯腺柳 、 太白柳 、 眉柳 、 山柳 、 丝毛柳 、 匙叶柳 、 山毛柳 、 川滇 柳 等 ,
这些种类所在组 , 绝大多数种类为青藏高原高山成分 , 它们在太 白山的分布 , 充分说明
秦岭与青藏 高原的历史亲缘以及青藏高原成分在秦岭区系中的重要地位 。
地 理 分 化
以分布区内种的多少和相似性为基础得到的聚类表征图表明 , 以秦岭西 南部 的 文
县 、 武都一带 , 中南部的石泉 、 宁陕一带和太白山为三个密度中心 , 与其余部分 分 开 ,
其余部分明显或不明显地聚成一类 。
从宏观 上分析 , 类群较原始的种多集中于亚热带的南坡 , 主要受华中亚热带和西南
亚热带成分的作用 , 如紫柳 、 秦柳 、 康定柳 , 而南坡与秦岭相平行 、 也为东西走向的大
巴山是物种迁移的通道 。 以柳属的分布来看 , 上述文县 、 武都一带是西南成分汇集的枢
纽 , 石泉 、 、 宁陕一带是华中亚热带联系的枢纽 , 并且如果我们假定物种沿南坡复杂的山
系 、 水系传播时 , 还可细分华中成分向汉水水系散布 , 包括秦岭的中段和东段 , 西南成
分或青藏高原成分沿嘉陵江 、 白龙江 、 白水江等水系散布 , 包括西端和太白山。 至于华
中区系成分和西南成分界限在本区的大致划分 , 以及大巴山物种迁移方向 , 至今未有可
资参考的研究报道。 这些划分的意义在于理解和解释物种形成 、 宏观地理分化 。 联系到
柳属植物风媒传粉 , 作为田园绿化树种 , 人类携带或栽培 , 秦岭中连接 南 北 坡 的 “ 娅
口 ” 〔` ” 〕 , 如西部北栈道 ( 陈仓 ) 、 褒斜道 , 中部的子午道 (过宁陕 ) , 东部的蓝 武 道
等 , 都选择河谷和山脊 以及相对低矮的娅 口 , 便于风的传播和人类活动 , 也许是物种形
成 、 由南坡向北坡扩散的有效途径 , 对今后讨论划分有启发意义 。
综上所述 , 柳属是泛北极分布的典型属之一 , 我们不仅从系统学的角度分析柳属的
演化 , 而且结合在秦岭地区的分布特点 , 更有助于认识本属在中国的分布规律和地理宏
观演化 。 对其分布和区系分析 , 有些结论与前人一致 , 但有较为详尽的分析 , 作为本区
一个重要的分布属〔 , ” 〕 , 可资秦岭区系讨论时参考 。
A B S T R A C T
Q i n l i n g M o u n t a i n 15 t h e n a t u r a l g e o g r a p h i。 d i v i d i n g l i n e b e t w e e 二 S o u t h
a n d N o r t h C h i n a

T a i b a i M a u n t a i n a b o u t a l t i t u t e o f 3 7 6 7 m a b o v e s e a
l e v e l 1 5 t h e h i g h e s t i n t h i s r e g i o n a n d e a s t w a r d t o Q i n g h a i

X i z a n g ( T i b
e t )
P l a t e a u
.
T h e r e a r e 4 1 s p e e i e s i n t h i s r e g i o n
,
b e l o n g i n g t o 1 4 s e e t i o n s a n d
3 s u b g e n e r a
.
T h i s p a p e r d e a l s w i t h t h e m o r p h o l o g i e a l v a r i a t i o n a n d e v o l
-
u t i o n o f t h e s a s d g e n u s b y m e a n s o f p a r s i m o n y a n a l y s i s
,
t h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0 f t h e f l o r i s t i e f e a t u r e a n d g e o g r a p h i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15 b y m e a n s o f e l u
-
. .,厂2
1 4 4 植 物 研 究 1 3卷
5 t e r a n a l y s i s
.
T h e r e s u l t s a r e a s f o l l o w i n g
:
1

T h e e l a d o g r a m i n d i e a t e s t h a t t h e d i r e e t i o n s o f m o r p h o l o g i e a l e v o l
~
u t i o n : L r e f r o m m u l t i s t a m i n a l w i l l o w s
,
t w 。 一 s t a m i n a l w i l l o w s t o o n e 一 s t a -
m i n a l w i l l o w s
,
f r o 瓜 S u b g e n : S a l i芳 , S u b g e n . V e t : i x t o S u b g 已 n . H o l i x , a n d
f r 。 m t h e g r 。 u p s i n t h e’ s 。 u t h e r n 5 1。 p e t o t h a t 。 f t h e n o r t h e r n 5 1。 p e 。 f
Q i n l i n g M o u n t a i n
.
T h e g r o u p s o f Q i n g h a i

X i z a n g P l a t e a u e l e m e n t s h a v 。
o b v i o u s v a r i a t i o n i n t h i s r e g全o n .
2
.
T h i s r e g i o n 15 i n f l u e 红 e o d s t r i k i n g b y t il e f l o r i s 七i e e l e rn e n t s o f a d j -
i a e e n t r e g注o n s i n e l o d i n g N o r t h C h i n a T e m p e r a t e , C e h t r a l C h i n a S u b t r o p i e
a n d S o u t h w e s t C h i n a S u b t r o p i e e l e m e n t s
.
T h e t r a n s i t i o n e o u l d b e s e e n i n
s o m e g r o u p s
.
S e e t
.
W i l s o n i a : a e w i t h 训 u l t i s t a m ,e n s e n d e m i e t o C h i n a , 15
e x t e n d i n g f r o m t h
e s o u t h e r n C h i n a n o r t h w a r d s t o t h e s o u t h盯 n s l o p e o f
t h i s r e g i o n
, s u e h a s 5
.
w i l s o n i艺, 5 . : o s t无。 , 儿 11 a n d 5 . P a : a Pl e s i a . S e e t . P e -
刀才a n d : a e , S e e t . V e t: i x , S e e t . V im e z: a n d S e e t . 万` o a n a e a r e d i s p e r s i n g n o r t h -
w a r d f r o 爪 Q i n l i n g M o u n t a i n o r i t s n o r t h e r n s l o p e , s 。 。 h a s O S石 。无a e n o m e l d o i -
d e s
,
5
.
m a t: u d a 刀a , 5 . s i n 艺c a , s . c无a , a c t a , 5 . 公 i m i ” a l i s a n d 5 . s i n OP u r P u z e a .
3
.
T h e r e a r e m o r e t h a n 2 2 s p e e i e s ( 4 e n d e m i e s p e e i e s ) o f s 毖l i x i n 肠 i -
b a i M o u n t a i n
.
I t 15 t h e r i e h e s t r e g i o n i n Q i n l i n g M o u n t a i n
. :
T h e f l o
,r i s t i e
e l e m e n t s a r e m a s n ly b e l o n g i n g t o N o r t h T e m p e r a t e a n d Q i
n g h a i

X i z a n g
P l a t e a u e l e m e n t s
.
S p e e i e s d i s t r i b u t e d a b o v e 3 0 0 0 m
·
a r e e h i e f t h e a l p i n e
e l e m e n t s o f Q i n g h a i

X i z a n g P l a t e a u a n d e n d e 爪 i 。 d i s t r i b 晓 t i o n s . F o r m S a l艺二
e u P u l a , 15 15 p e e u l i a r i n t fr e a l p i n e 巩 e a d o w z o n e a b o v e 3 5 0 0m .
4
.
T h e p h e n o g r a m f o r a r e a o f s p e e i e s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r e a ,
·
e t h r e e
e e n t e r s o f t h e s p e e主e s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 n a m e 1rJ , N i n g s h a n 一 S h i q u a n e o n u n t i e s
( 4 2

5 1 i n F i g
.
1 ) r e p r e s e n t i n g C e n t r a l C h i n a e l e m e n t s
,
W
e n x i a n

W
u d u
e o u n t i e s ( 4 8

3 4 ) r e p r e s e n t i n g S o u t h w e s t C
`
h i n a e l e m e n t s a n d T a i b a i M o u
-
n t a i n ( 2 6 )
r e p r e s e n t i n g N o r t h C h i n a a n d Q i ln g h
a i 一 X i z a n g P l a t e a u e l e m 。 n t s .
T h e a n e i e n t r o a d s f r o m t h
e s o u t h e r n t o t h e n o r t h e r n s l o p e m a y b e t h e
p a t h w a y s o f d i s p e r s a l a nj d m i g r a t i o n o f t h e s p e e i e s
, t h e H a n s h u i R i v e r
a n d J i a l i n g R i v e r 15 r e p o n d i n g r e s p e e t i v e l y t o t h e e l百m e n t s o f C e n t r a l
C h i n a a n d Q i n g h a i

X i z a n g P l a t e a u
.
K e y w o r d s S a l i x
,
Q i n l i n g M o u n t a i n ;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
n u m e r i e a l a p p r o a e h e s
参 考 文 献
〔 1 〕 王战 , 方振富等 , 19 84 , 中国植物志 . 20 卷 2 分册 , 科学出版 社 。
( 2 〕 西 北植物研究所 , 1 97 4 : 秦岭植物志 , 2 卷 , 15 一47 , 科学出版社 。
( 3 ) 方振富 : 1 9 8丫: 论世界柳属植物的分布和起源 , 植物 分类学报 , 2 5( 4 ) : 2 41 一 2 58 。
( 4 〕 方 振富 , 赵士洞 , 1 9 81 : 青藏 高原 柳属植物的发生和 分布 , 植物 分类学报 , 19〔3 ) : 3昭一 3 1了。
2期 张明理: 柳属植物在秦岭地区的分布和分化4 1 5
〔 5) 赵士洞 , 19 87 : 中国柳属植物地理 分布 的研究 , 植物 分类学报 , 2 5 ( 2 ) : 1 14 一 ] 24 .
( 6 ) 于兆英 , 张明理 , 1 9 8 6 : 中国柳属 的数量分类研究 (一 ) . 植物研究 , 6 ( 4 ) : 9 3一 工。 5 。
( 7 ) 于兆英 , 张明理 、 19 8 6 : 秦岭柳属的数量 分类和最小生成树 的构造 , 西 北植物学报 , 6( 4 ) : 2 35 一 2 4 4 。
〔 8 ) 崔友文 . 1 9 8 2 : 秦岭植物区系成分的研究 , 西 北植物研 究 , 2 ( l ) : l一 o7
〔 9 〕 刘慎愕 , 1 9 3 9 : 太 白山森林植物之 分带 , 刘慎锣文集 , 科学出版社 , 74 一 85 。
〔 l 。〕 应俊生等 , 19 9。 : 秦岭太 白山地区的植物 区系和植被 , 植物 分类学报 , 28 ( 4 ) : 2 61 一2 9 3 .
〔1 1〕 张志英 . 10 5 4 , 太 白 ilJ 植物区 系的特征 , 西北植物研 究 , 4( 一 ) : 2 2一 2 5 .
〔1 2 ) 张志英 , 袁永明 , 1 9 8 9 :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 在秦岭的地理 分布及其特征 , 西北植物学报 , 9 ( l ) : 3 2一 39 。
〔1 3〕 衰永明 , 张志英 , 1 9 8 6 : 秦岭 的珍稀特有植物及其 区系特征 , . 武汉植物学研 究 , 4 ( 4 ) : 3 53 一 3 6 2 。
〔14 〕 苏陕 民 , 张志英 , 19 89 :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 系及地理分布 , 太 白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论 文 集 , 115 一
140
, 陕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5 ) 黄可等 , 19 8 9 : 太 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 , 太 白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 察论文集 , 10 6一 1 14 , 陕西 师范 大 学 出
版社 。
〔1 6〕 吴征谧 , 1 9 7 9 : 论 中国植物区 系的分区问题 , 云南植物研究 , 1( l ) : 1一2 。
〔17 ) 徐炳 声 , 缪柏茂 , 19 8 8 : 中国荚莲属分布式样 的数值分析 , 植物分类学报 , 2 6( 5 ) : 3 2 9一 342 。
( 13 ) 王荷生 , 19 8 5 :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数量分析 , 植物 分类学报 , 23 ( 4 ) : 2 41 一 25 8 。
( 1 9〕 陈明荣 , 1 9 8 3 : 秦岭的气候与农业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1一 2 4 .
〔20 〕 斯塔罗娃 (马常耕 译 ) : H . B . , 1 984 : 杨柳科 的育种 , 科学 技术 出版社 。
〔2 1〕 吴各夫 (仲崇信等译 ) , E . B . , 1 9 64 : 历史植物地理学 , 科学出版社 。
〔2幻 A r g u s , G . W . , 19 8 6 , T h e g e n o s s a l i 戈 ( S a l i e a e e a e ) i n t h e S o u t h e a s t e r 皿 U o i t e S t a t e . S v s t e m a t i e
B o t a n y
,
m o n o g r a p h s
,
V o l
.
9
.
〔2 3 〕 D o r n , R . D . , 1。了e , A s y n o p s i s o f A 皿 e r i e a n S a l i 戈 . C a n . J . B o t . , 5 4 : 2 7 6。一 2 7 5 0 .
〔2 4 〕 H a o K i n 一 S h e n (郝景盛 ) , 一9 36 , S y n o p s i s o f C h i n e s e S a l你 . F e d d e R e p . B e i h . 9 3 : 1一 12 3 .
〔2 5 〕 S e h n e i d e r , C . K . , l引 6 , S a l i e a e e e a e . F l o r a E u r o p a e a , 4 3一 5 5 .
〔2 6 ) Sk v o r 亡s o v , A . K . , 1 9 6 5 , W i ll o w s o f t if e U S SR . A t a x o n o m i e a 二 d g e o g r a p h i e r e 7 i s io n . 〔R u s ~
5 i a n 〕 . M o s c o w : p u b l i s h i n g o f f i e e “ N a u k终” .
〔2 7〕 S n e a t il , P . H . A . & R . R . S o k a l , 1 9了3 : N u m e r i e a l t a x o n o m 了. W . H . F r e e m a n , S a o F r a n e i s e o .
〔2 8〕 W i l e了 , E . 0 . , 19 8 1 . P h了Io g e n e t i e s . N e w Y o r k , J o h n W il e y & S o n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