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NOTULAE DE URTICACEIS SINENSIBNS Ⅱ

中国荨麻科植物小志(二)



全 文 :BE U L LTI N O F BON A TI CA R LE SE A R CH
第招卷 , 第 3 期
V o l
.
1 2 , N o
.
3
1 99 2年
J u l y
,
7 月
1 9 9 2
中 国 尊 麻 科 植 物 小 志 (二 )
王 文 采
N O T U L A E O E UR朴 C A C EI S sl N EN s !B N S 开
W
a n g W
e n 一 t s a i
〔摘 要〕 在本文中 2 种名和 2 变种名被作为异 名 ; B oe hm o 2’a d月l翻时 i
G ag ne p
. 被证实为雾水 葛属植物 , 降级作为稚致雾 水 葛 的 变 种 ; 尸叮 il on ia
t , l’c h os a nt alI G a g n e p . 的采 自云南东北部的合模 式乃是属于楼梯草属的 植物 ;
4 种和 2 变种的地理分布扩大 。
关键词 算麻科 ; 中国 ; 楼梯草属 ; 雾水 葛属 , 新异名 ; 新组合 ; 新分布
在 1 9 9 1年 5 月至 q 月 , 作者访问 了英国邱皇家植物园 ( K ) 、 爱丁堡皇家 植 物 园
( E ) 和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显花植物研究所 ( P ) 的著名植物标本馆 , 查阅了一些
尊麻科植物标本 , 发现了一些学者对我国该科植物的定名错误和一些种类的新分 布 等 ,
现述之于下 。
楼梯草属 E l a t o s t e m a F O r s t .
小叶楼梯草组 S e e t . W e d d e l i a ( H . S e h r 6 t e r ) W . T . W a n g
1
. 细尾楼梯草
E Ia t o s t e m a t e n u i e a u d a t u m W
.
T
.
W皿 9 i n B u l l . B o t . L a b . N o r t h 一 E a s t .
F o r e s t
.
I n s t
.
7 : 3 1
, p l
.
1
,
f i g
.
5一 6 . 1沁。 ; C . Y . W u e t a l . I n d . F I .
Y u n n a n
.
1 : 7 24
.
1 9 5 4 ; 5
.
5
.
C h a n g e t a l
.
i n F I
.
G u i z h o u
.
4 : 4 7
, p l
.
2 6 ,
f 19
.
2一 3 . 1 9 8 9 .— E . : m乙e l l a t : m a u e t . n o n B ] . : C . H . W r i g h t i n J o u r n .
L i n n

S o e
.
B o t
.
2 6 : 4 8 5
.
1 8 9 9 , p
.
p
. , q 以o a d H e n r y 1 0 5 0 1 .
越南北部 ( N 犷宕e t 粉 a 水 ) : T o n k i n , M t . B a v i , F e b . 1 8 3 7 , B a l a n s a 2 5 7 2 ( P ) , V i n h
Y
e n , E b e r h a r d t 4 9 8 2 ( P )
.
分布 : 云南中部及东南部 、 广西西部 、 贵州南部 ; 在越南首次记录 。
在法国国家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植物标本馆中 , 作者在赤车属 P o l fon ia 未定名的 标
王文采 : 北京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In s t i t u t e o f B o t a n y , A e a d e m i a 5 1红 i e a , B e i i in g 1 00 0 9 3 ) .
荟 木文第一 部分发表于云 南植物研究 3 (l ) : 1 一 17 . 1 9叭 。
本文中未注明代号 的标本均存在我所标本馆 ( P E ) 。
一 2 0 5 一
本中发现上述 2号标本 , 这些标本被怀疑为 P el l i。 : l’a : ca b二 B e n t h . 的变种 。 在 《 lF .
G ` n . I n d o 一 C h i n e 》 第 5 卷中 , 尊麻科的作者 F . G a g n e p a i n 对此未加处理 。
细尾楼梯草为亚灌木 , 多分枝 , 叶具三出脉 . 雄花序和雌花序均小 . 呈 团 伞 花 序
状 , 无梗或近无梗 , 有小或不明显的花序托 , 属于 s e 。 t . Wde de l’ 。 较原始的群 , ` 渐 尖
楼梯草系 s e r . 月 c u m i n a t a W . T . W a n g 。
2
. 密齿楼梯草
E Ia t o s t e m a p y e n o d o n t u m W
.
T
.
W
a n g i n B
u l l
.
B o t
.
L a b
.
N o r t h

E a s t
.
F o r e s t

I n s t
.
7 : 3 6
, p l
.
1
.
f i g
.
7
.
2 9 5 0 ; 5
.
5
.
C h a n g e t a l
.
i n F !
.
G u i z
-
h o u
.
4 : 5 1
, p l
.
1 7 , f i g
.
4
.
1 9 5 0
. — P e l l i o n ia t : i c ?l o s a n t 人a G a g n e p . i n B u l l .
S o e
.
B o t
.
F r a n e e 7 5 : 9 2 7
.
19 2 9 , p
.
p
. , q u o a d s y n t y p
.
Y u n n a n
。 ,— E . s云r a c -
h e夕a ” u m a u e t . n o n W e d d . : F J . H u p e五. 1 : 1 74 , f i g 。 2 2 6 . 1 9 7 6 .
云南东北部 : T e h e n 一 f o n g 一 e h a n , S e p t . 1 5 9 4 , D e l a v a y , 无号 ( P , 尸e l l£o n `a t r ` e 几。 : a ,:才h a
G a g n e p
. 的合模式 s y n t y p e ) 。
四川 : 西阳 , 刘正宇 7 0 9 1 . 。
湖南 : 桑植 , 天平山 , 植物所武陵山队 8 一 4 1 4 6 。
分布 : 贵州 、 湖北西南部 , 在云南 、 四川和湖南首次记录 。
G a g n e p a i n 在 1 9 2 9 年根据羞B a l a n s a 采 自越南北部的 2 5 2 9 号标本和 D e l a v a y 采 自
云南东北部的未编号标本描述 了赤车属新种 p 己l’ 。 : ia t : i动 。 s : : t加 G a g en p . , 未指定
命名模式 。 多年来 , 我在收集到的尊麻科植物标本中未能找到属于此学 名 的 标 本 , 最
近 , 在 巴黎的植物标本馆看到了这二号标本之后 , 了解到 B al a n s a 2 5 2 9 的确是赤车属
尸。 1 10 : ia 的植物 , 而采 自 T C h e n 一 fo n g 一 。 h a n 的标本乃是楼梯属植物 , 是我在 1 9 8 0年描
述的的密齿楼梯草 , 其雌花序虽小 , 直径 2 一 5 一m m , 但有一个明显的盘状花序 托 , 雌
花无花被 。 而 B a l a n s a 2 5 2 9 号标准的雌花序虽紧密 , 但无花序托 , 雌花有 4 片明显的
花被片 (长 1 . 5一 Z m m ) 。 这些特征是区分赤车属 p o lt l’o 叮。 和楼 梯草属 川。 ot : t e m a 的
重要特征 〔2 , 3 , 4 〕。
根据上述 , 采自 T c h en 一 fo n g 一 c h an 的 s y n yt p e 被证实为另一不同属种的植物 , 随
之 , 另一 S y n t y p e , B a ] a n s a 2 5 2 9号标本就 自然地成了 p e l l i o n `a , : i e几o s a n t丙a G a g -
n e p
. 的后选模式 L e e t o t y p e 。
3
. 迭叶楼梯草
E Ia t o s t e m a s a l v i n i o i d e s W
.
T
.
W
a n g i n B u l l
.
B o t
.
L a b
.
N o r t h

E a s t
.
F o r e s t
.
I n s t
.
7 : 4 5
, p h o t o
.
4
.
1 9 5 0 ; C
.
Y
.
W
u e t a l
.
I n d
.
F I
.
Y u n n a n
.
1 :
7 2 3

1 9 8 4 ; Y a h a r a i n J o u r n
.
F a e
.
S e i
.
U n i v
.
T o k y o
, s e e t
. 班 , 13 : 4 8 9 .
1 9 5 4
. — E . s a l夕 i n i o id e s v a r . o n g u s t i u s W . T . W a n g , 1 . e . ; C . Y . W u e ta 1 . 1 . e . , s y n . n o v .
缅甸北部 ( N B u r m a ) : S h a n S t a t e , G o 女t e i k , C . E . P a r k i n s o n 6 1 4 9 ( K ) , L a u k c h a n
Y w a
,
D e e
.
1 9 3 0
,
M a u n g P o K h a n t 1 5 2 5 6 ( K )

分布 : 云南南部 ; 泰国北部 , 在缅甸首次记录 。
在 1 9 8 0 年 , 作者描述本种时 , 还根据叶宽侧全缘 , 钟乳体较大特征描述了新变种 。
一 2 0 6 一
v a r.
n a g琳t 2’ 盯 W. T. Wn a g。 以后看到较多标本 , 发现在这 些特征方面 有 一 定 变
异 , 因此 , 这个变种不能成立 , 现予归并 。
迭叶楼梯草是小草本 , 茎不高 , 却有较多 (1 8一 42 枚 ) 排成二列的叶 , 雌 花 序 无
梗 , 腋生 , 雄花序尚未发现 。 这种植物的特征是退化叶存在 , 托叶发育 , 膜质 , 常盾状
着生或基部呈心形 , 茎下部无叶处有较密 的似托叶的低出叶〔 8 〕。 我国楼梯草属 其 余的
一百余种均没有这种低出叶 。
4
。 托叶楼梯草
E l a t o s t e m a n a s u t u m H o o k

f
.
F l
.
B r i t
.
I n d
.
5 : 5 7 1
.
1 8 8 8 ; H a r a i n
O h a s h i
,
F I
.
E a s t
.
H i m a l
.
3 : 2 2
.
1 9 7 5 ; G r i e r s o n & L o n g
,
F I
.
B h u t a n l
( i ) : 2 2 0
.
2 9 8 3
. — E . : t iP u l o s u m H a n d 一 M a z z . S y m b . S i n . 7 : 1 4 9 . 1 9 2 9 ;
W
.
T
.
W
a n g i n B u ! 1
.
B o t
.
L a b
.
N o r t h

E a s t
.
F o r e s t
.
I n s t
.
7 : 4 7
.
1 9 8 0 ;
e t i n I e o n o g r
.
C o r m
.
S i n
.
S u p p l
.
1 : 1 8 6
,
f i g
.
8 4 5 6
.
1 9 5 3 ; C
.
Y
.
W
u e t
a 1
.
I n d
.
F l
.
Y u n n a n
.
1 : 7 2 4
.
1 9 8 4 ; W
.
T
.
W a n g i n A e t a B o t
.
Y u n n a n
.
10 ( s ) : 3 4 3
.
1 9 8 5 ; 5
.
5
.
C h a n g e t a l
.
i n F l
.
G 以 i z h o u . 4 : 5 4 , p l . 1 8 , f i g .
2一理 . 1 9 8 9 ; W . T . W a n g i n A e t a P h了 t o t a x S i n 2 8 ( 4 ) : 31 3 . 1 9 9 0 , s y n . n o v .
— 。 E n心: e s c e n s a u e t . n o n M i q . : C l a r k e i n J o u r n . L i n n . S o e . B o t . 15 : 1 2魂 .1 5了6 。— E . 广i c o id e s a u C t . n o n W e d d . : F I . H u p e h . 1 : 1 7 5 , f i g . 2 2 9 . 1 9 7 6 .
4 a
。 v a r n a s u t u m
四川 : 峨眉山 , E . H . W i l s o n 5 1 60 ( K , E . s公玄P “ 10 : 。 邢 H a n d 一 M a z z . 的全模式 h o t o t y P e ) 。
S i k k i m : J
.
D
.
H o o k e r 无号 , C . B . C l a r k e 8 6了2 , 1 2 2 1 o A , _ i 2 3 2 3 A , 2 6 5 9 2 ( K , 以上
5 号标本为 E . ” a s : ` t u 二 H o o k . f . 的合模式 S y n t y p e s ) 。
B hu t a n : C h u k k a
,
G r i e r s o n & L o n g 3 2 5 2 ( K ) , T a n g C h
u , G r i c :
·
s o n & L o n g 4 6凌。
( 1丈) 。
分布 : 西藏东南部 、 云南西北 、 中部及东南部 、 广西北部 、 广东北部 、 江西西部 、 湖 南 、 贵州 、
湖北西南部 、 四川西部及南部 ; 不丹 、 锡金 。 (见插图 1 )
4 b
. 短毛楼梯草 变种
v a r . p u b e r u ! “ m ( W
.
T
·
W
a n g ) W
.
T
·
W
a n g , e o m b n o v
·— E . s , i乡u l o s “ 二v a r . Pu乡e : u l u m W . T . W a n g i n B u l l . B o t . L a b . N o r t h 一 E a s t 。 F o r e s t 。 I n s t 。
7 : 淫8 . 1 9 8 0 ; e t i n A e t a B o t . Y u n n a n . 1 0 ( 3 ) : 3 4 3。 2 9 8 8 .
贵州 : 榕江 , 月亮山 , 简悼坡等 5 1 7 4 3 。
四川 : 南川 , 金佛山 , 刘正宇1 0 1 5 8 , 1 0 2 5 5 。
分布 : 云南东南部 、 广东西南部 、 江西西部 , 在贵州 、 四川首次记录 。 (见插图 1 )
托叶楼梯草的叶具三出脉 , 雄花序有细长梗和小的花序托 , 雌花序无梗或近 无 梗 ,
属于托叶楼梯草系 s et . S t :’P叮os a W . T . W a n g 。 托叶楼梯草有 2 类 型 。 模 式 变 种
va
r . :
as 川 u m 茎和雄花序梗均无毛 , 广 布于我国西南至华南北部一带 , 西达喜马拉 雅
山区锡金 。 最近 , 、我在邱植物标本馆看到 E . ” as o l : m H 。 。 k . f . 的 S y 二 yt eP s (见上
弓!标本 ) , ’ 了解到 E . st itP ` los u m H a n d一 M az : . 与其属于同一类型 , 后一学 名 当 予 归
并 。 第二变种 , 短毛楼梯草 v a r . P u乙e川` lu m 茎和雄花序梗有短柔毛 , 特产我国 , 位 于
一 2 0 7一
气 一了七介了一一井一成片一一一一一左一`` 比孺公匕全匕之一上毒一一一一 八`丫一一 一去召甲— —插图 l托叶楼梯草 E la to s te mn a a u s tu m 的分布
.v a r
.
n a su tu m
0v a r
.
P J I卜eu r lu m
模式变 种分 布区的东部 。 托叶楼梯草系e sr .S tP i 心o sa 约有1 4种 , 分布于西藏东南部 、 .
云南 、 四川 、 贵州 、 广西北部 、 海南 、 广东北部 、 江西西部 、 湖南 、 湖北西南部 , 以及
不丹和锡金 。 多数种 ( 8 种 ) 集中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和广西的喀斯特地区 , 这里成为这
系的分布中心 , 只 1 种 ( E . 彻 : 川 。 m ) 分布广 , 占据这系分 布区的大部 , 其余的种均为
狭域分布种 , 居限于一个或少数山头 , 据上述托叶楼梯草系的分布情况推测 E . 。 : : : 扭 )n
可能起源于云贵高原东部一带 , 由此向西分布到喜马拉雅山区 。
钝叶楼梯草组 S e c t . L a e v i s P e r m a ( H a t u s i m a ) Y a m a Z a k i
5
. 光茎钝叶楼梯草 变种
E Ia t o s t e m a o b t u s u m W
e d d
. v a r . g l a b r e s e e n s w

T
.
W
a n g i n B u l l
.
B o t

L a b
.
N o r t h

E a s t

F o r e ` t 。 I n s t 。 7 : 6 5 . 1 9 8 0 。
贵州东南 : 雷公山 , 简悼坡等5 0 6 2 5 , 高东藩 2 2 5。
湖北 : 宣恩 , 王映明 5 4 7 1。
江西 : 遂川 , 岳俊三等 4 3 2 6 。
浙江 : 龙泉 , 凤阳山 , 郑朝宗等 8 3 1 1 ; 泰顺 , 丁陈森 , 楼炉焕 1 4 7。 。
台湾 : 无华确如点 , J u IT . 1 9 1 6 , F a u r i e 6 1 1 ( P ) 。
分布 : 广西北部 、 广东北部 、 湖南 、 福建 、 在贵州 、 湖北 、 江西 、 浙江及台湾首次记录 。
S e 。 t . L 。 。 , l’s eP : 州 。 的特征为 : 雄花序和雌花序通常有少数花 , 和不 明 显 的 花 序
托 , 瘦果平滑 , 无纵肋 。 有 4 种 , 自喜马拉雅山区向东经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分布达琉球
群岛 。 我国有 2 种 : 墨脱楼梯草 E . m e dog en se W . T . W a n g 特产西藏东南部 ; 钝 叶
楼梯草 E . o b t u s z`m W e d d . 有 3 变种 , 、模式变种 v a r . o西t u s u m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区 ,
西藏南部和东南部 、 云贵高原 、 四川和秦岭南坡 , 自湖北西南和贵州东南部 向 东 至 台
湾 , 出现本变种 , 第三变种 v a r . , : 120乙u za r u m ( H a y a t a ) W . T W a n g . 特产台湾 。 〔 7 〕
一 2 0 8 一
梨序楼梯草组 S eot。 An d r: oy e eW ed d .
6
.短齿楼梯草
I E a t o st emab ra eh y od on tu m(H
n a d一 M a z z. )W .T .W n a gin Bu l l. Bot .
L ab
.
N o rth

E a st
.
Fo rest
.
I n st7 6 : 5
.
1 9 80 ; et inI n o o eg r
.
Co rm
.
S in
.
S u p pl
.
1 1 : 85
,
f i g
.
8 4 6 1
.
1 9 8 2 ; 5
.
5
.
C h a n g e t a l
.
i n F I
.
G u s z h o u 4 : 6 4
,
p 1 2 2
,
f i g
.
2一 3 . 1 9 5 9 . — E . 厂i c o id e s W e d d . v a r . 乙,二 c h互o d o 7 2 t u n : H a n d一 M a z z .
S y m b
.
S i n
.
7 : 1 4 7
.
1 9 2 9 ; F l
.
H u p e h
.
1 : 2 7 6
.
1 9 7 6
. — E . f i c o i d e ; a u C t . n o n
W
e d d
. :
G a g n e p
.
i n L e e o m t e
,
F r
.
G已n 。 I n d o 一 C h i n e s : 9 1 8 . 1 9 3 0 , p . p 。 q u -
o a d B a l a n s a 2 5 3 5 e t C o l a n i 2 9 6 5
.
湖北 : 兴山 , 钱崇溯 5 3 4 3 ( P E , E . f ` c o `d e s v a r . 乙r a : hy o d o o t o m H a n d一 M a z z . 的合模式
s y n t y p e )

湖南 : 凤凰 , 植物所武陵山队 8 一 1 2 4 3 ; 永顺 , 植物所武陵山队8 一 1 26 0 ; 桑植 , 植物所武陵山
队 8 8一 4 1 1 2 ; 石门 , 壶瓶山队 8 7一 4 8 2 , 8 7一 9 5 1 , 5 7一 1 0 4 7 。
越南北部 ( N V ie t n a m ) : T o n k i n , P h u o n g 一 L a m , M a v 1 5 8 5 , M . B a l a n n s a 2 5 3 5 ( P ) ;
T o n l: i n
,
C h o b o , A P
r
.
1 9 2 6 , M
e l l e E I
.
C o l a n i 2 9 6 5 ( P )

分布 : 广西西北 、 贵州 、 四川东北辽东南部 , 在湖南首次记录 ; 在越南首次记录 。
G a gn
e
aP in 在 《 lF . G己n . I n d 。 一 C hi n e 》 中将上引采 自越南北部的 2 号短齿楼梯
草标本误定为梨序楼梯草 E . 厂i c o id e ; W e d d . 。 实际上这二种有 明 显 的 区 别 : 在 .E
bT “ 动 ;y( dOn 扭m , 叶纸质 , 干后常变淡棕绿色 , 长 7一 1 7 c m . 边缘下部 全 缘 , 上 部 有
浅钝齿 , 宽侧的侧脉 5 一 7 条 , 托叶长 1 . 5一 s m m , 雌花序长方形或方形 , 苞片有角状
突起 ; 在 E . 厂i co i击 : , 叶较薄 , 草质 , 干后常多少变黑 色 , 或 绿 色 , 较 大 , 长 10 一
2 3 c m
, 边缘有密牙齿 , 宽侧的侧脉较多 , 6 一 9 条 , 托叶较大 , 长 7一 18 m m , 雌花序
圆形 , 苞片无角状突起 。
梨序楼梯草组 s e c t . A : d : os 脚。 的待征 : 叶具羽状脉 , 雄花序托与桑科 榕 属 F i cu :
的相似 , 呈坛状梨形 , 、无总苞 , 在花期后期开裂 , 雌花序小 , 有总苞及盘状花序托 。 根
据叶脉及雄花序托的特征 , …这组被认为是楼梯草属的进化群〔 4 〕。 这组只有上述 2 种 ,短
齿楼梯草的分布已在上面写出 , 另一种 , 梨序楼梯草 E . 厂i co id e : W e d d . 分布于四川 、
贵州 、 广西北部 , 以及越南北部 , 不丹 、 锡金和尼泊尔 。 根据上述二种的地理分布 , 并
考虑到云贵高原及广西一带为楼梯草属的分布中心 (在这里分布有楼梯草属的全部 4 个
组 , 9 0余种 , 其中有 5 特有种 ; 这属的原始群 , 疏伞楼梯草组 s e 。 t . 尸。 l ion iio de : W .
T
.
W an g 主要分布于这个地区 ) , 推测梨序楼梯草组可能起源于云贵高原一 带 , 梨 序
楼梯草由这一地向西分布到喜马拉雅山区 。 由这个种以及托叶楼梯草 (见前 ) 的地理分
布可看出该云贵高原向西到喜马拉雅曾存在一条植物迁移路线〔 7 〕。
雾水葛属 p o u z o l z i a G a u d .
1
. 雅致雾水葛
P o u z o l z i a e l e g a n s W e d d
.
i n D C
.
P r o d r
.
1 6 ( 1 ) : 2 3 0
.
1 8 6 9 ; M a x i m
.
i n
M 己1. B i o ] . 9 : 6 9 7 . 1 5 7 7 ; C . H . W r i g h t i n J o u r n . L i n n . S o e . B o t . 2 6 : 4 8 9 .
2 5 9 9 , p
.
p
. , e x e l
.
H a n e o e k 3 2 6 ; M a t s u m
. e t H a y a t a i n J o u s n
.
C o l l

S e i
.
2 0 9
U n iv
.
To k y o2 2 : 8 8 3
.
6 9 1 0; Y a ma mo t o
,
S u p p l
.
I e
.
p l
.
F o r m o s
.
1 : 2 2
,
f i g
.
7
.
2 9 2 4 ; H a n 日一 M a z z . S y m b . s i n . 7 : 2 5 3 . 1 9 2 9 ; I( a n e h i r a , F o r nr o s . T r e e s ,
r e v . e d
.
1 7 2
,
f i g
.
1 2 5
.
1 9 3 6 ; I e o n o g r
.
C o r m
.
S i n

z : 5 2 2 , f i g

1 0 4 3
.
1 9 7 2 ;
C
.
Y
.
W
u e t a l
.
I n d
.
F l
.
Y u n n a n
.
i : 7 3 6
.
1 9 5 4
, p

p
. e x e l
.
H a n e o e k 3 2 6
e t E x p e d
.
J i n s h a j i a n g
.
6 5 2 3 ; 5
.
5
.
C h a n g e t a l
.
i n F I

G u i z h o u
.
4 : 7 5
.
1 9 8 9
.
— P . o l e g a n t u l a W . W . S m i t h e t J . F . J e f f r e y i n N o t . R 。 B o t . G a r d .
E d i n b
.
9 : 1 1 9
.
1 9 1 6
.— B o 。人)九 e : i a e l e g a n t ,` l a ( W . W . S m i t if e t J . F . J e f f -全 e y ) H a n d一M a z z . S y m b . S i n . 7 : 1 3 7 1 . 1 9 3 6 . — P o u 之 0 1之 i a e l o g a n s W e d d .v a r . f o , , n o : a : a L i , W o o j y F I . T a i w a n 1 3 3 , f i g . 4 7 . 1 9 6 3 ; L i u e t H o a n g i n
F l
.
T a i w a n Z : 2 2 2
, P l 2 7 3

1 9 7 6
、 s y n
. n o v 。
l a
. v a r . e l e g a n s
C a u l e s a d p r e s s e p u b e r u l i
.
T e p a l a a p i e e h a u d a p i e u l a t a
.
云南 : T o n g S h a n , G . F o r r e s t 1 2 7 2 3 ( K , P . e l e g a n t : ` l a W . W . S m i t h e t J . F .
J e f f r e y 的 模式 i s o t y p e , ) , 1 6 4 5 9 ( K ) ; 鹤庆 , 王文采 5 5一 3 6 9 , 永胜 , 姜恕 6 2 9 9 , 丽江与中甸交界
处 , 尸o r r e s t 1 0 3 9 7 ( K ) ; 大理 , F o r r e s t 1 6 4 5 9 ( K ) , C . S e h n e i d e r x o 3 4 ( K ) 。
四川 : 木里 , 俞德浚 6 6 91 , 武素功 3 2 2 e , 3 6 3 6 ; 盐源 , 方文培5 2 7 5 ; 德昌 , 朱水法 2 02 3 5 , 会东 ,
武素功 1 5 9 2 ; 金阳 , 经济植物队凉山组 邪一 3 2 8理; 庐定 , 胡文光 , 何铸 1 0 3 2。 , 关 克 俭 , 王 文 采 等
1 62 7 , 峨眉山 , 关克俭 , 汪劲武 , 李朝奕 6 5 1。。
贵州 : 望谨 , 植物所贵州队 59 一 1 8 6 3 。
台湾 : 无举确地点 , 丁u 二 . 2 8 5 8 , C . W i l f o r d 5 5 2 ( K , P . e l e g a 。 : W e d d . 的 h o l o t y p e ) ;
台北 , T a n a k a & S h i m多 d a 1 1 8 3 , S a s a k i 2 1 5 5 4 ( K ) ; 太平山 , F a u r i e 8 1 5 5 , 8 2 9 5 ( K , 以上
4 号标本为 P e l e 夕 a o s v a r . 了o r ,: o s a , a L i 的副模式 p a r a t y p e s ) ; 花莲 , T a m u r a e t a l . 2 1 7 8 1
( K )

分布 : 云南 、 四川西南部 、 贵州南部 、 台湾 。
l b
. 菱叶雾水葛 分布
v a r . d e la v a y i ( G
a g n e p
.
) W
.
T
.
W
a n g
, e o m b
. e t s t
. n o v . — B o e无跨: e t 艺a
d e l a , 口夕艺 G a g n e p . i n N o t . S了 s t . 4 : 2 2 6 . 2 9 2 3 ; H a n d一 M a z z . S了m b . S i n . 7 :
1 5 7 1
.
2 9 3 6
.— P o u 之 0 1: i a e l o g a z: 5 a u e t . n o n W e d d . : C . H . W r i g h t i n J o u r n .L 1n n . S o e . B o t 2 6 : 4 8 9 , p . p . q u o a d H a n e o e k 3 2 6 ; C . Y . W u e t a l 。 I n d . F I .
Y u n n a n
.
1 : 7 2 6
, p
.
p
.
q u o a d H a n e o e k 3 2 6 e t E x p e d
.
J i n s h a j i a n g
.
6 5 2 3
.—
p
. e l尸g a n才u l a a u e t . n o n W
.
W
.
S m i t h e t J e f f r e y : W
.
T
.
W
a n g i n C

Y
.
W
u , F ]
.
X i z a n g
.
1 : 5 5 8
.
1 9 8 3
.
C a u l e g p a t u l e p 往 b e r u l i . T e p a l a a p i e e a p i e u l a t a 一
西藏 : 通麦 , 张永田 , 郎楷永9 1 6 。
云南: 洱源 , 孟获营 , D e l a v a y 2 5 7 2 , 3 3 0 9 ( P ) ; 大理 , D e l a v a y 5 7 6 ( P ) ; 鹤庆 , D e l a v a y
4 5 37
, 遵5 1 7 ( P , 以上 5 号标本为 B o e h 。 。 r i a d e l a v a 少 1 G a g n e p . 的 S y n t y p e s ) , 金沙江队 6 5 2 3 ; 永
胜 , F o r r e s t 1 10 8 7 ( E ) ; 中甸 , F o r r e s t 1 1 0 5 7 ( K ) , 1 2 5 9 0 ( K , E ) ;巧家 , D u e l o u x 1 2 7 5 ( E ) ,
补 h ol o t汗 e 存于爱丁堡植物 园的标本馆 ( E ) 中 , 但我在该馆未能找到 .
一 2 1 0 一
蒙自 , H a , e o e k 3 2 6 ( K ) 。
四川 : 盐边 , 武素功 2 5 2 ; 渡口 , 赵清盛等 5 5 4 7 , 5 5 53 ; 金阳 , 四川植物队 2 3 5 7 5 ; 石棉 , 谢朝俊
4 1 5曲 ; 布拖 , 四川植物队 1 4 1 2 2 ; 康定 , 四川植物队 53 2 2 ; 庐定 , 王作宾 9 7 1 4 , 胡文光 , 何铸 1 0 3 2 7 0
分布 : 西藏东南 、 云南西北及东南部 、 四川西南部。
雅致雾水葛 P ou 加仕 ia 。扮ga sn W e d d . 与红雾水葛 P . : 。 : gu i二 a ( lB . ) M e r r . 相
近 , 其叶较小 , 、呈菱形或卵状菱形 , 而 与 后 者 (叶 较大 , 长 2 . 6一 n o m , 宽 1 . 5一
雄 . 5 。 m , 呈卵 形 ) 区别 。 这 种 的 叶 在 大 小 上 变 异 颇 大 , 长 1一 5 . 4 C m , 宽 0 . 9一
3
.
4 c m
, 叶脉也有一定变异 , 在叶腹面有时平 ,有时稍微或强烈下陷 (可能是适应 ’ F热河
谷气候的结果 ) 。 雅致雾水葛有 2 类型 。 模式变种 va r . le e g a sn 茎的毛贴伏 , 花被片顶
端无短渐头 。 H . A . W e d d e l 于 1 8 6 9 年根据 W i l f o r d 采自台湾的 5 52 号标本描述 了
尹 . 叮 ge 翻 : W e d d . , 所以 , 李惠林教授 ( iL , 1 9 6 3 , 见上引文献 ) 认为模式类型分布
于我国西南部 , 而分布于台湾的是不同的类型的看法是错误的 。 他描述的台 湾 新 变 种
二 a r . 。介m os a ; a L i 所依据的叶的大小 ,以及叶脉等方面的区别特征 。均在模式变种的变
异范 围之中 , 不能成立 , 当予归并 。 1 8 9 9 年 , C . H . W r i g ht 报导 尸 . 时ge an : 二 e d d .
在云南的分布 , 但所依据的标本 , H a cn 。 。 k 32 6 , 属另一变种 , 系错误鉴定 。 1 9 1 6年描
述的 p . e l o g a ” : u l a W . W . S m i t h e t J 。 F . J e 下f r e y 的模式采自云南西北部 , 具较
小的叶子 , 属于模式变种 , 这是模式变种首次在我国大陆被发现 。 1 9 8 4年 , 吴征锰教授
等正确地将此学名作出归并 。 1 9 2 9年 , H a n d e 】一 M a z z e t i 第二次报导了模式变种在 我
国大陆 (四川西南部 ) 的分布 。 1 9 7 2年 , 《中国高等值物图鉴》 报导了模式变种的完整
分布区 , 即间断地分布于我国西南的云南 、 四川 、 贵州和台湾岛 。 这种有趣的地理分布
式样的形成可能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影响所致〔 6 〕。 第二变种 , va r . de l。二 , £ ( G a g n e p . )
W
.
T
.
W
a n g 茎的毛开展 , 花被片顶端有一短尖 头 。 B。 。 h ,二 , ia de l。二叭 G a g n e p .
的 S y nt y p e s (见上引标本 ) 一 属于此变种 , 因此 , 作者在本文中作出新组合如上 。 其 分
布区 (见上 ) 大部与模式变种在大陆的分布区相重叠 。
雾水葛属 尸ou 之 ol 成 a 接近芋麻属 B oe 几从二 ia 。 二属 的 区 别 : 在 P 。二 ol 幻口 , 团伞花
序单独生于叶腋 , 柱头脱落 , 果皮坚硬 , 表面极光滑 , 有光泽 ; 在 oB 。 h ,。 ; : f。 , 在少数
种团伞花序单独腋生 , 多数种的团伞花序排列成穗状或分枝的复杂花序 , 柱头宿存 , 果
皮薄壳质 , 无光泽 〔’ , “ 〕。 尸 。 。之ge : , : W e d d . 的柱头和瘦果符合雾水葛属 p 。 : 之。 l之伍的特
征 , 应属于此属是毫无疑问的 。 过去 , G a g n e p a i n ( 19 2 8 ) 和 H a n d e l一 M a z z e t t i ( 1 9 3 6 )
曾分别将 v a r . d o l a , a夕i ( B O “ h , n : r 艺a d : l a : a 夕1 G a g n e p . ) 和 v a r . e l e g a n s 〔B o从二 。 : i a
。 l e g a ,: t u l a ( W
.
W
.
S nr i t h e t J
.
F
.
J e f f r e v ) H
a n d一 M a z z . 〕 放在芋麻 属 B o o h -
” e汀“ 中 , 是错误 的 。
致谢 M y s i n e e : e t h a n k s a r e d u e t o t h e d i r e e t o ,· 5 a n d 。 u r a t o r s o f t h e b o t a n i e a l
名a r d e n s o r i n s t i t u t i o 且 s , E , K , a n d P f o r t h o i r h o s p i t a l i t y d u r i n g m y v i s i t i n M a y
么 n d J u n e , 1 9 9 1 . T h e f i n 三 n e i a l a i d f r o ln t n e M i s s o u r i B o t a n i e a l G a r 汪e n 1 5 g r a t e f u l l y
a e k n o w l e d g e d
.
一 2 1 1 一
AB S A T RC T
I nth is P ap e r
, 2 s p e e i f i e n a m e s a n d Z
,
v a r i e t a l n a m e s l a P s e i n t o s y n o n 一
y m y ; B o e h m e , i a d e l a , a万1 G a g n e P . 15 p r o v e d t o b e a t a x o n o f t h e g e n u s p o -
农之 o l z i a a n d t r e a t e d a 弓 a v a r i e t y o f P o u 之 0 1之 i a e l e g a n s W e d d ; o n e o f t h e t w o
l
s y n t y p e s o f P e l l i o n i a t r i c h o s a n t h a G a g n e p
. e o l l e e t e d f r o m n o r t h e a o t e r n Y u n
-
n a n i s p r o v e d t o b e a p l a n t b e l o n g i n g t o t h e g e n u s E l a t o s t e 。 : a ; a n d t h 已
g e o g r a p h i e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4 s p e e i e s a n d 2 v a r i e t i e s 15 k n o w n t o b e e 叮 l a r -
g e d

K e y w o r d s U r t i e a e e a e ; C h i n a ; E l a 艺o s t e胡 a ; P o Z` 之 0 1: i a ; N e w s y n o n y m ;
N e w e o m b i n a t i o n ; N e w r e e o r d


〔 4 〕
〔 5 〕
【“ l
L 7 J
〔 8 〕
参 考 文 献
G a g n e P a i n
,
F一 9 2。 : U r t i e a e e a e . I n L e e o m t e , F I . G 毛n . I n d o 二 C h i n e s : s Z a一。2 1 .
W e dd
e l l
,
H
.
A
.
15 6 9 ; U
r 亡i e a e e a e . In D C . P r o d r . 1 6 ( l ) : 32
-
2 3 5 6 4
.
W
a n g
,
W
.
T一 。5 0 : C la s s i f i e a t io s p e e i e r u m S i n e n s i u m P e l l i o n i a e ( U r t ie a e e a e ) . B u ll . B o 七
L
a b
.
N o
r t五一 E a s t . F o r e s 亡. I n s 亡. 6 : 4 5一 6 6 .
W
a n g
,
W
.
T
.
10 5 0 : C l a s s i f ie a t i o 乓p e e i百r u m S i n e n s i u m E l a * o s t e m a t i s ( U r t i e a e e o e 一 ) . 1 . e . 7 : 1一
9 6

W
a n g
,
W
.
T一 98 2 : T a x a 红 o v a P e ll i o n ia e E la t o s t e m a t i s q u e e S i n a . B u l l . B o t . R e s . N o r t h一 E a s t ,
F o r e s t
.
I
n s t
.
2 ( 1) : l一 3 1 .
W
a n g
.
W
.
T
.
1 0 5 9
:
N o t e s o n d i s j
u n e t io n i n t h
e
f lo
r a o f C h i n a
.
x
.
e
.
9 ( l ) : 1一 1 6 .
W
a n g
.
W
.
T
.
19 0 2
:
o n S o m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 s a n d 5 0 皿 e m i g r a t i o n r o u t e s f o u n d i n t五已
e a s t e r n A
s ia t i e r e g io n
.
A e t a p h y to t a x
.
S i n
.
3 0 ( 1 ) : 一 14 ; ( 2 ) : 9 7一 1一7 .
Y
a
h
a r a ,
T一 98 4 : P e l l io 红 i a a n d E la t o s t e m a i n T h a i la n d . J o u r n . F a e . S e i . U n iv . T o k y o , s e e t ,
l
,
1 3 : 48 3一 4 9 9 .
. . .
,

月知 . .
一 2 1 2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