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沪农科攻字(!""()第 !$’号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吴雪霞(’)—),女,山东菏泽人,博士,主要从事蔬菜育种和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012132.-45637 65819 :5,
!通讯作者 *+,-./:;;’&7 6--69 689 :<
外源一氧化氮对 !"#$胁迫下番茄幼苗
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吴雪霞,陈建林,查丁石,朱为民!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 !"’’"()
摘要:研究了在 ’"" ,,5/ = > ?-@/胁迫下,外源 ?A供体硝普钠(B?C)处理对耐盐性不同的 ! 个番茄品种(“沪番
’D#"”和“沪番 !D)(”)幼苗叶片活性氧(EAB)水平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 ?A提高了盐胁迫下 BAF、
CAF、@GH和 GCI活性,G6G和 JBK含量以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 LFG含量和 A
"
!产生速率;与耐盐品
种“’D#"”相比,?A处理对盐敏感品种“!D)(”效果更明显。表明外源 ?A通过促进盐胁迫下保护酶活性、抗氧化剂和
渗透调节物质的提高,降低 EAB水平,缓解 ?-@/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植株的耐盐能力。
关键词:一氧化氮;?-@/胁迫;番茄幼苗;活性氧;保护酶
中图分类号:B(D’M!;N)DOM 文献标识码:G 文章编号:’""#$O"OI(!""))"!$"D!!$"&
!""#$%& ’" #(’)#*’+& *,%-,$ ’(,.# ’* -#/$%,0# ’(1)#* 2#%/3’4,&2
,* %’2/%’ #.4,*)& +*.#- 5/64 &%-#&&
PQ I13+2.-,@K*? R.-<+/.<,SKG F.
6)5 7,8"#,$"#5 "9 :#"$)&$)3 !"#$%&’($’#) ;)&-/"("15,0-,/1-,% <=>>=?,@-%/,)
73&%-/$%:*UU3:V6 5U ?A 65W.1, <.V45XX4166.W3(B?C,-< 325T3<516 <.V4.: 52.W3 W5<54)5< 43-:V.Y3 52;T3< 6X3:.36 -
! X45W1:.
或常年性覆盖,土壤长期得不到雨水的淋洗,会使盐
分聚集,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导致蔬菜作物的生长
发育受到抑制,产量和品质降低。这种情况严重影
响了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蔬菜生产者的经济效
益[’$!]。
?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生物体的气体活性分子,
它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证明,?A参与植物生
长发育的许多过程,如种子萌发、叶片伸展、根系生
长、器官衰老以及植物胁迫响应等[D]。外源 ?A 能
缓解马铃薯和水稻因喷施敌草快(F.^1-V)和百草枯
(C-4-^1-V)两种除草剂而引起的 EAB介导的氧化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O(!):D!!$D!#
##############################################################
C/-
体硝普钠预处理“旧本晴”水稻幼苗,可以显著提高
+,, --./ 0 1 2)4/胁迫 5 (时的幼苗保绿率,诱导叶
片抗氧化酶活性,增加耐盐相关基因的转录本(67)89
:%7’;6);23对盐胁迫下小麦、辣椒叶片的氧化损伤
均具有保护作用[<"=],但 23对盐胁迫下番茄生理生
化影响的报道较少。本试验研究了外源 23对 2)4/
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 >3?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
响,探讨 23缓解番茄盐胁迫的生理生化机理,以期
为改善土壤次生盐渍化提供理论依据。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方法
溶液培养试验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
@?A*BC,连栋塑料温室内进行。用上海农业科学院
园艺所从 5!份材料中经过盐胁迫下植株生长发育、
光合特性以及一些生理指标进行比较与评价筛选出
来的番茄( !"#$%&’()#$* &(#+,&*-+. D’// E)品种“沪番
+B<,”(耐盐品种)和“沪番 5B=#”(盐敏感品种)为试
材。
种子发芽后播于营养钵中,蛭石作基质。当幼
苗具有 B!!片真叶时,挑选生长一致的番茄“沪番
+B<,”和“沪番 5B=#”植株洗净根部基质后,移栽于
B, 1塑料箱中,用厚度为 C %-的泡沫塑料板做成锲
形盖子,覆盖在塑料箱顶部。每箱栽 <株,用 + 0 B浓
度日本园试营养液进行栽培。+周后换成 + 0 5浓度
营养液,此后每 B (更换一次营养液。营养液栽培
期间用电动气泵 5B &连续通气。
当植株具有 #!<片真叶时,对番茄幼苗进行 B
种试验处理:+)+ 0 B 浓度日本园试营养液作对照
(F+);5),G+ --./ 0 1 ?2H(F5);C)+,, --./ 0 1 2)4/
(FC);B),G+ --./ 0 1 ?2H I +,, --./ 0 1 2)4/(FB)。
每处理 B株,C次重复,在温室内随机排列。处理期
间每天更换营养液。
试验用 ?2H 溶液配置:23供体硝普钠(:.(’J-
8’67.;;7J::’(K,?2H,购自上海国药集团公司),用蒸馏
水配制 +,, --./ 0 1的母液,BL保存,用时按设计要
求的浓度进行稀释。
!"# 测定项目及方法
处理后 ,、5、B、#、< (,分别选取植株从生长点展
开叶往下数第 C!B片完全展开叶进行各指标的测
定。超氧化物歧化酶(?3M)、过氧化物酶(H3M)、过
氧化氢酶(4NF)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NHO)的
测定,丙二醛(DMN)含量、3
!
5产生速率以及脯氨酸
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参照吴雪霞等[+,]
的方法;抗坏血酸(N:N)含量和谷光甘肽(@?P)含
量的测定参照朱为民等[++]的方法。处理结束后,分
别搜集根和地上部,自来水冲洗 C遍,蒸馏水洗净吸
干,放入烘箱中 ++,L下杀青 ! -’8,再在 <,L下烘
至恒重,称其干重。
数据采用 ?H??统计软件对平均数用 MJ8%)8’:
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 结果与分析
#"! 外源 $%对 $&’(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物量积累
的影响
生长抑制、生物量降低是盐胁迫下植物最敏感
的生理响应。表 + 看出,与对照(F+)相比,+,,
--./ 0 1 2)4/处理(FC),番茄幼苗地上部干重、根系
干重均显著降低,“沪番 5B=#”各指标降低幅度均比
“沪番 +B<,”大,受胁迫影响较严重。?2H I 2)4/ 处
理(FB),番茄幼苗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比 FC处理
显著增加,且“沪番 5B=#”的提高幅度大于“沪番
+B<,”。表明 FB处理可以减轻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
长的抑制作用,且对抗盐性较弱的品种有更好的效
果。与 F+相比,?2H处理(F5),两品种幼苗的地上
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根冠比均没有显著变化;2)4/
处理(FC),两品种的根冠比均显著高于 F+,即 2)4/
胁迫促进植株地下部生物量累积相对增多,但显著
低于 FB。
表 ! 外源 $%对 $&’(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 ,--+./0 1- +213+4150 46/76. 1268+ 14 *619&00
:7185./614 1- /19&/1 0++8(6430 548+7 $&’( 0/7+00
品种
4J/6’Q)7
处理
F7K)6 E
生物量干重
M7R S’.-)::
(T 0 ;/)86,MA)
根冠比
>..6 0 ?&..6
7)6’.
地上部 ?&..6 根系 >..6
沪番 +B<, F+ BG5+ ) +G!5 ) ,GC# %
PJU)8 +B<, F5 BG5B ) +G!# ) ,GC* %
FC CG+# % +GC+ % ,GB+ S
FB CG!5 S +G!+ S ,GBC )
沪番 5B=# F+ CG!* ) +G55 ) ,GCB %
PJU)8 5B=# F5 CG#, ) +G5C ) ,GCB %
FC 5G+# % ,G<5 % ,GC< S
FB 5G
!V显著水平,下同。?6)6’:6’% )8)/R:’: W): %)77’K( .J6 W’6&’8 6&K :)-K %J/9
6’Q)7;M’UUK7K86 /K66K7: W’6&’8 6&K :)-K %./J-8 ’8(’%)6K :’T8’U’%)86 )6 !V /KQ9
K/ E F&K :)-K SK/.WE
C5B5期 吴雪霞,等:外源一氧化氮对 2)4/胁迫下番茄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外源 #$ 对 #%&’ 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
()*含量和 $
!
!产生速率的影响
由图 !"、#可知,!$$ %%&’ ( ) *+,’处理(-.),两
品种幼苗叶片 /0"含量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呈先升
后降的趋势,分别在盐胁迫后 1 2和 3 2达到最大
值;在处理 4!5 2 均显著高于 -!(对照),“沪番
4163”的增加幅度大于“沪番 !15$”。与 -.相比,7*8
9 *+,’处理(-1)显著降低了两个番茄品种幼苗叶
片 /0"含量,且对“沪番 4163”的降低幅度大于“沪
番 !15$”。7*8 处理(-4),两个番茄品种幼苗叶片
/0"含量虽比 -!降低,但无明显差异。
图 !,、0看出,与 -!相比,-.处理,两品种幼苗
叶片 :
!
4产生速率显著增加,分别在盐胁迫后 3 2和
5 2达到最大,且“沪番 4163”的增加幅度大于“沪番
!15$”。-1处理明显减缓了盐胁迫下 :
!
4产生速率,
“沪番 4163”的降低幅度比“沪番 !15$”明显;而 -4
处理对两个番茄品种幼苗叶片 :
!
4产生速率无明显
影响。
图 + 外源 #$对 #%&’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含量和 $
!
!产生速率的影响
,-./+ 0112345 61 276.28695 8-4:-3 67-;2 68 ()* 3684284 %8; $
!
! <:6;93-8. :%42 -8 ’2%=25 61 46>%46 522;’-8.5 98;2: #%&’ 54:255
!"? 外源 #$对 #%&’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保护
酶活性的影响
*+,’处理(-.),两品种幼苗叶片 7:0活性在整
个处理过程中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均在盐胁迫
后 1 2达到最大值,在处理 4!5 2均显著高于 -!。
与 -.相比,7*8 9 *+,’处理(-1)均显著提高了两个
番茄品种幼苗叶片 7:0活性(图 4"、#)。
-.处理两品种幼苗叶片 8:0活性在整个处理
过程中也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均在盐胁迫后 3 2
达到最大值;“沪番 !15$”在处理 4!5 2时显著高
于 -!,而“沪番 4163”则在处理 1!5 2显著高于 -!。
在盐胁迫下,-1处理均显著提高了两个番茄品种幼
苗叶片 8:0活性(图 4,、0)。
-.处理的两品种幼苗叶片 ,"-活性的变化趋
势与 7:0、8:0相同,且均在盐胁迫后 3 2达到最大
值,在处理 4!5 2显著高于 -!。与 -.相比,-1 处
理“沪番 !15$”的 ,"-活性在处理 1!5 2显著升高,
“沪番 4163”则在处理 4!5 2显著升高(图 4;、<)。
图 4=、>看出,-.处理,“沪番 !15$”的 "8?活
性在处理 4!5 2均显著高于 -!,盐胁迫后 1 2达到
最大值;“沪番 4163”的 "8?活性在处理 1!5 2显
著均高于 -!,盐胁迫后 3 2达到最大值。-1 处理,
“沪番 !15$”在处理 1!5 2 显著高于 -.,而“沪番
4163”在处理 4!5 2显著高于 -.。
总之,*+,’ 单独处理(-.),“沪番 !15$”幼苗
7:0、8:0、,"-和 "8?活性的增加幅度均大于“沪
141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番 !"#$”;而 %&’ ( &)*+处理(,")则进一步提高了
盐胁迫下两番茄品种的保护酶活性,“沪番 !"#$”均
比“沪番 -"./”增加明显。而 %&’单独处理(,!)时,
除“沪番 !"#$”的 0’1活性比对照显著增加外,其余
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
!"# 外源 $%对 $&’(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抗氧
化剂 )*)含量和 +,-含量的影响
图 2看出,,2处理“沪番 -"./”的 030和 4%5含
图 ! 外源 $%对 $&’(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 ,%.、/%.、’)0和 )/1活性影响
2345! 67789:* ;7 8<;48=;>* =3:?39 ;<3@8 ;= :A8 &9:3B3:38* ;7 ,%.,/%.,’)0 &=@ )/1
3= (8&B8* ;7 :;C&:; *88@(3=4* >=@8? $&’( *:?8**
6!"!期 吴雪霞,等:外源一氧化氮对 &)*+胁迫下番茄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量在处理 !!" #时显著高于 $%,分别在盐胁迫后 &
#和 ! #达到最大值;“沪番 !&’(”的 )*)和 +,-含
量在处理 !!& #时显著高于 $%,处理 (!" #时则
显著低于 $%。与 $.相比,$&处理显著提高了两个
番茄品种幼苗叶片 )*)和 +,-含量;而 ,/0单独
处理($!),“沪番 %&"1”幼苗叶片 )*)和 +,-含量无
明显影响,“沪番 !&’(”的均显著增加。
图 .还看出,与 $%相比,$.处理“沪番 %&"1”幼
苗叶片 )*) 和 +,- 含量的提高幅度均大于“沪番
!&’(”。而 $&处理进一步提高了盐胁迫下两番茄品
种的 )*)和 +,-含量,其中对“沪番 !&’(”的效果更
明显。
图 ! 外源 "#对 "$%&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 ’(’和 )*+含量影响
,-./! 011234( 51 265.2758( 7-49-3 56-:2 57 ’(’ $7: )*+ 3574274( -7 &2$;2( 51 45<$45 (22:&-7.( 87:29 "$%& (492((
=>? 外源 "#对 "$%&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脯氨
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34处理($.),两品种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在
整个处理过程中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均在盐
胁迫后 ( #达到最大值,在处理 !!" #均显著高于
$%;,/0 5 /234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两个
番茄品种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0单独处理($!)
对两个番茄品种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图 &)、6)。
图 &3、7看出,$.处理两品种幼苗叶片可溶性
糖含量分别在盐胁迫后 " #和 ( #达到最大值,在处
理 !!" #均显著高于 $%。$& 比 $. 处理显著提高
了两个番茄品种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而 ,/0单
独处理($!)对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影响。
图 &还看出,“沪番 %&"1”幼苗叶片脯氨酸、可溶
性糖含量的增加幅度均大于“沪番 !&’(”。,/0 5
/234处理($&)增加了盐胁迫下两品种的脯氨酸、可
溶性糖含量,对“沪番 !&’(”提高幅度大于“沪番
%&"1”。
! 讨论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最终体现在生长受抑制,
生物量积累下降。本试验结果表明,外源 /8显著
增加了盐胁迫下番茄幼苗植株生物量(地上部干重
和根系干重)和根冠比,可以缓解浓度为 %11 99:4 ; <
的 /234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8可通
过质外体直接作用于细胞壁组分,使细胞壁松弛,以
及作用于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增强膜的流动性,从而
促进细胞扩展和植株生长[%!]。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图 ! 外源 "#对 "$%&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0 1, -21)-3140 3(/5(. 12(6- 13 751&(3- .13/-3/ $36 01&48&- 04)$5 (3 &-$9-0 1, /1:$/1 0--6&(3)0 436-5 "$%& 0/5-00
膜结构和功能稳定性的变化是盐胁迫导致细胞
伤害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逆境胁迫下植物体内
活性氧(!"#)积累,启动膜脂过氧化作用,导致植物
体生理失调。$%&是膜脂过氧化的主要产物之一,
其积累是活性氧毒害作用的表现[’(],这在葡萄[’)]、
黄瓜[’*]等研究中均得到证实。本研究结果表明,外
源 +"显著降低了 +,-.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 $%&
含量和 "
!
/产生速率,表明外源 +" 缓和了膜相变
化,缓解了膜透性的增大,可防止离子渗漏,对细胞
膜具有良好的修复和保护作用,维持了细胞膜的完
整性。
植物体内存在着酶促(#"%、0"%、-&1等)和非
酶促(&2& 和 3#4)两类防御活性氧毒害的保护系
统,它们协同作用,防御活性氧和其他过氧化自由基
对细胞膜系统的伤害,抑制膜脂过氧化,以减轻盐胁
迫对植物细胞的伤害[’5]。本试验表明,外源 +"提
高了 +,-.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保护酶 #"%、0"%、
-&1和 &06活性,促进了抗氧化物质 &2&和 3#4含
量,缓解了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了植株抵御盐害的
能力。在小麦、玉米、水稻盐胁迫研究中均得到类似
的结果[789,’78’9]。
任何逆境都会引起渗透胁迫,所以渗透调节是
植物减少伤害的一个重要特征[’:]。一般认为,脯氨
酸和可溶性糖是植物体内主要渗透调节物质[:]。阮
海华等[9]报道了外源 +"供体提高了盐胁迫下小麦
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并认为 +"通过调节脯氨酸
的积累而缓解盐胁迫造成的氧化损伤;马向丽
等[/;]认为,外源 +"能促进低温胁迫下黑麦草脯氨
酸的积累,提高抗冷性。本研究结果看出,外源 +"
处理显著促进了盐胁迫下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
积累,说明外源 +"可以提高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的
渗透保护能力。
不同植物的耐盐能力不同,植物在盐逆境胁迫
下的反应也各异。%<=>?等[/’]研究认为,盐胁迫下,
耐盐性强的品种酶活性高于耐盐性弱的品种,但
$%&含量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已证明在盐胁迫下
耐盐性的品种比盐敏感的品种往往具有较高的保护
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8/(]。本试验表明,单独盐
处理下,耐盐品种“沪番 ’)9;”保护酶活性和抗氧化
剂含量,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上
升幅度均大于盐敏感品种“沪番 /):5”,!"#含量前
者小于后者;而且 #+0处理后“沪番 /):5”保护酶活
性的增加幅度、!"# 含量的降低幅度均高于“沪番
’)9;”。表明在逆境胁迫下,由于基因表达的差异不
同的品种耐盐途径不同。
7/)/期 吴雪霞,等:外源一氧化氮对 +,-.胁迫下番茄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 郭文忠,刘声锋,李丁仁 " 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机理
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土壤,$%%&,’((!):$)*$+,
-./ 0 1,23. 4 5,23 6 7" 89:;<=3>? /@ >/3A >
[$] 黄毅,张玉龙 " 保护地生产条件下的土壤退化问题及其防治
对策[#]" 土壤通报,$%%&,’)($):$!$*$!(,
I.<=J K,1;<=J K 2" L;9 >/3A G9JE
:/=CE/A :/.=C9E ?9<>.E9>[#]" N;3=" #" 4/3A 4:3 ",$%%&,’)($):$!$
*$!(,
[’] 张文利,沈文飚,叶茂炳,等 " 小麦叶片顺乌头酸酶对 OP和
I$P$的敏感性[#]"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Q
($):++*!%&,
1;<=J 0 2,4;9= 0 R,K9 8 R !" #$ " 49=>3C3H3CS /@ T;9
R3/A ",$%%$,$Q($):++*!%&,
[&] 赵志光,谭玲玲,王锁民,等 " 植物一氧化氮(OP)研究进展
[#]" 植物学通报,$%%$,!+(():()+*(((,
1; 1 -,L<= 2 2,0<=J 4 8 !" #$ " VE/JE9>> 3= C;9 >C.G39> /@ =3CE3:
/U3G9 3= DA<=C>[#]" N;3=" R.AA " R/C ",$%%$,!+(():()+*(((,
[)] R9A3J=3 8 W,2
?9G3
$%Q:’’X*’&&,
[(] I.=J Y L,N;<=J N #,Y N I" V
/U3G9 3= E3:9 A9
[X] [:;3G< \,#
=3CE3: /U3G9 /= M/C; >
4:3 ",$%%$,!(’:)!)*)$’,
[Q] 阮海华,沈文彪,叶茂炳,等 " 一氧化氮对盐胁迫下小麦叶片
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 科学通报,$%%!,&(($’):!++’ *
!++X,
7.<= I I,4;9= 0 R,K9 8 R !" #$ " VE/C9:C3/= /@ =3CE3: /U3G9 /=
>
R.AA ",$%%!,&(($’):!++’*!++X,
[+] 郁继华,雍山玉,张洁宝,等 " 外源 OP对 O
!Q%!*!Q%(,
K. # I,K/=J 4 K,1;<=J # R !" #$ " VE/C9:C3H9 9@@9:C> /@ 9U/J9=/.>
=3CE3: /U3G9 /= /U3G
[#]" \:C< R/C " R/E9[!%] 吴雪霞,朱月林,朱为民,等 " 外源一氧化氮对 O
)Q!,
0. ^ ^,1;. K 2,1;. 0 8 !" #$ " V;S>3/A/J3: /@ 9U/J9F
=/.> =3CE3: /U3G9 3= C/?
JE3:" 43=",$%%(,’+(’):)X)*)Q!,
[!!] 朱为民,丁海东,齐乃敏,等 " NG$ _胁迫对番茄幼苗抗坏血
酸 *谷胱甘肽循环代谢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1;. 0 8,63=J I 6,‘3 O 8 !" #$ " ]@@9:C> /@ NG$ _ >CE9>> /= <>:/EF
M
JE3:" R/E9[!$] 29>;9? K K,I
@9:C> /@ C;9 =3CE3: /U3G9 @E99 E
/@ V3>.? >
$)Q*$(’,
[!’] I9E=a<=G9B # \,\A?<=>< 8 4" 4;/ECFC9E? 9@@9:C> /@ >
<=C3/U3G<=C >S>C9?> <=G A9<@ T
/A " VA<=C,$%%$,!!),$)!*$)X,
[!&] 樊秀彩,张亚冰,刘崇怀,等 " O
(():X()*X(+,
5<= ^ N,1;<=J K R,23. N I !" #$ " ]@@9:C> /@ O
:/=C9=C> /@ /EJ<=3: />?/ASC9> <=G A3D3G D9E/U3G
[#]" # " 5E.3C 4:3 ",$%%X,$&(():X()*X(+,
[!)] 樊怀福,郭世荣,焦彦生,等 " 外源一氧化氮对 O
报,$%%X,$X($):)&(*))’,
5<= I 5,-./ 4 7,#3 K 4 !" #$ " L;9 9@@9:C> /@ 9U/J9=/.> =3CE3:
/U3G9 /= JE/TC;,<:C3H9 /USJ9= ?9C
43=",$%%X,$X($):)&(*))’,
[!(] 83CCA9E 7" PU3G
LE9=G> VA<=C 4:3 ",$%%$,X(+):&%)*&!%,
[!X] 张艳艳,刘俊,刘友良 " 一氧化氮缓解盐胁迫对玉米生长的
抑制作用[#]"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
1;<=J K K,23. #,23. K 2" O3CE3: /U3G9
/@ ?<3B9 >99GA3=J> .=G9E O
/A ",$%%&,’%(&):&))*&)+,
[!Q] 王宪叶,沈文飚,徐朗莱 " 外源一氧化氮对渗透胁迫下小麦
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的缓解作用[#]"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
学学报,$%%&,’%($):!+)*$%%,
0<=J ^ K,4;9= 0 R,^ . 2 2" ]U/J9=/.> =3CE3: /U3G9
?/C3: >CE9>> 3=G.:9G ?9?ME<=9 A3D3G D9E/U3G
A9
[!+] -9JJ 8 ],R9ACE<= R,4FV3=/ 4 !" #$ " 63@@9E9=C3/U3G9 /= JA.C
:SC9> <=G =9.E/=>:3?DA3:
[$%] 马向丽,魏小红,龙瑞军,等 " 外源一氧化氮提高一年生黑麦
草抗冷性机制[#]" 生态学报,$%%),$)(():!$(+*!$X&,
8< ^ 2,093 ^ I,2/=J 7 # !" #$ " 4C.G39> /= ?9:;<=3>? /@ 9=F
;<=:3=J C;9 :;3AA3=J E9>3>C<=:9 /@ <==.> MS 9U/J9=/.> =3CE3:
/U3G9[#]" \:C< ]:/A " 43=",$%%),$)(():!$(+*!$X&,
[$!] 639J/ \ 8,8
3CS /@ >.D9E/U3G9 G3>?.C<>9,D9E/U3G<>9 <=G JA.C
:/CC/= .=G9E >
[$$] -.9C
[$’] 4;
!(+*!X&,
Q$&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