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陈建国(&%*’—),男,湖南省龙山县人,高级农艺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农业土壤的退化与修复。
./0:"#1&##’#)&’,234560:78/9:;#’%<&*1= 7>4 ! 通讯作者 ./0:"#1&)*&’&(*,234560:?859;@59;?8A!""*<&*1= 7>4;?/9;BC<7:57D >E;D 79
不同配方施肥对长期缺施钾肥的红壤性水稻土
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陈建国&,张杨珠&!,曾希柏!!,周卫军&,谭周进1,蒋端生&
(&湖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长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 &"""’&;1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长沙 )&"&!’)
摘要:为了验证平衡施肥对长期缺施钾肥的南方红壤性水稻土的修复效果,通过 !年盆栽试验,以五种不同施肥处
理(FGH、FGHI6、FGHJK、FG8H、FG8HJK),研究了长期缺施钾肥的水稻土的微生物特性,结果发现,在对照(FGH)基
础上增施硅肥(FGHI6)、钾肥(FG8H)能促进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增长,提高微生物活度,加速微生物量 F、G的转化,
同时也能提高微生物量 L。相反,在淹水条件下配施有机肥(FGHJK),由于降低了水稻根际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
使根际微生物生长萎缩,微生物活度、微生物量 L无显著提高;虽然土壤微生物量 F、G随之增加,但有机 F的矿化
减弱,植株可吸收的有效态养分减少。增施钾肥的同时配施有机肥(FG8HJK)具有增施钾肥的优点,即可提高微生
物活度提高微生物量 L,加速有机 F、G的矿化,但同时也会减少微生物数量。因此在缺钾水稻土的修复实践中,常
规施肥的基础上对水稻增施硅肥、钾肥应是有效举措。而配施有机肥则须谨慎,有机肥或需适量酌施,或需结合增
施钾(硅)肥。
关键词:缺钾水稻土;施肥;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微生物活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中图分类号:I&()=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M(!""′)"∗&!"""* !""#%& ’" ()""#*#+% "#*%),)-.%)’+& ’+ &’), /)∗′0).,1.*.& )+
. 2.((3 &’), "*’/ *#( #.*%1 4)%1 ,’+56%#*/ 76(#"))#+3
LN2F O6593;A>&,PN,FQ R59;3?8A&!,P2FQ M63C56!!,PNJS T/63:A9&,.,F P8>A3:691,OU,FQ -A593V8/9;&
(! "#%&% #’ F##/ ?,2%.,%) -./ G%,9.##&8,5*.-. 6&+2,*4*+-7.21%:.> W/VW E/4/X65W6>9 /YY/7WV >Y C50597/X Y/EW606?5W6>9 >9 5 Z5XX@ V>60 [6W8 0>>;3W/E4 H3X/Y676/97@,5 Z>W /BZ/E63
4/9W 85V C//9 C/69; 75EE6/X >AW V697/ ,ZE60,!""( [6W8 Y6\/ Y/EW606?5W6>9 WE/5W4/9WV(FGH,FGHI6,FGHJK,FG8H 59X
FG8HJK)D .8/ E/VA0WV V8>[/X W85W W8/ 54>A9W >Y C57W/E6A4 59X 57W69>4@7/V,467E>C650 C6>45VV L 59X W8/ 467E>C650
57W6\6W6/V 697E/5V/X,59X W8/ E5W/ >Y 469/E506?5W6>9 >Y >E;5967 96WE>;/9 59X Z8>VZ8>EAV ZE>4>W/X [6W8 W8/ 697E/5V69; 5ZZ063
75W6>9 E5W/ >Y V6067>9 Y/EW606?/E(FGHI6)>E Z>W5VV6A4 Y/EW606?/E(FG8H)D T860/ W8/ 5C>\/ 4/9W6>9/X Z5E54/W/E 5ZZ/5E/X
59 >ZZ>V6W/ WE/9X [6W8 W8/ 5XX6W6>9 >Y >E;5967 459AE/(FGHJK)C/75AV/ 6W E/VA0W/X 69 5 [>EV/ 595/E>C67 7>9X6W6>9 W8>A;8
W8/ 467E>C650 C6>45VV F 59X G 697E/5V/XD U97E/5V69; Z>W5VV6A4 5ZZ0675W6>9 7>4Z596/X [6W8 >E;5967 459AE/(FG8HJK)
697E/5V/X 467E>C650 C6>45VV L 59X 467E>C650 57W6\6W@,CAW X/7E/5V/X W8/ 54>A9WV >Y 467E>C/D L>9V/]A/9W0@,5ZZ0@69; V6063
7>9 >E Z>W5VV6A4 Y/EW606?/E 45@ E/4/X65W/ W8/ Z5XX@ V>60 [6W8 0>9;3W/E4 H3X/Y676/97@ 4>E/ /YY676/9W0@ D 2B7/VV6\/ 5ZZ06753
W6>9 >Y >E;5967 459AE/ 5ZZ0675W6>9 V8>A0X C/ 5\>6X/XD L>4C69/ 5ZZ0675W6>9 >Y V6067>9 Y/EW606?/E >E Z>W5VV6A4 Y/EW606?/E [5V
E/7>44/9X/X VAZZ>V/ 05E;/ 54>A9W >Y >E;5967 459AE/ [5V 5XXE/VV/X A9X/E >AE VWAX@ 7>9X6W6>9 D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 G059W FAWE6W6>9 59X ^/EW606?/E I76/97/ !"#%&’(:!"##;/.2*’(’3"*’&1%;4’02&5’"( /(&2";4’02&5’"( "0*’6’*’.%;%&’( 4’02&5’"( 5’&4"%%
由于长期种植高产喜钾水稻品种以及不合理施
肥,中国南方水稻土大面积存在缺钾障碍,主要表现
为土壤缓效钾、有效钾含量低[7]。当前对水稻土与
作物钾素供需矛盾的研究多集中在补钾提高作物的
经济产量,而对土壤肥力的关注不够,因此研究合理
施肥以提高缺钾水稻土土壤肥力很有必要。
土壤微生物活动状况是重要的土壤肥力指标。
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直接受耕作制度、作物种类、
作物生育期、施肥技术等因素影响,因而利用土壤微
生物区系指标能够反映施肥修复措施对缺钾土壤肥
力状况的改善程度[8]。土壤微生物活度反映土壤微
生物在土壤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生化过程强度,它是
由植物代谢物总量和可利用的碳决定的。据报道,
有机质转化所需能量的 9:;以上来自微生物的分
解作用,故土壤微生物活度是土壤 <植物体系中有
机质转化的较好指标[=]。微生物生物量是土壤中有
机质养分的一种短暂而最有效的贮存形式,是土壤
养分的源和库以及土壤肥力水平的活指标[>]。因
此,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微
生物活度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对于土壤质量
的调控与评价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试图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缺钾土壤微生
物特性的影响,以此评价不同施肥结构对缺钾退化
土壤的修复效果,为缺钾土壤的修复提供依据。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土壤
供试土壤于 8::? 年 > 月采自湖南省农业厅土
壤肥料站临澧县土壤肥力和肥效长期定位试验地,
该试验于 79@A年布置,为缺施钾肥(BC)处理区的表
层土壤,属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黄泥。该处理
试验地面积 AADAE 48,取样后分析土样养分含量,其
有机质含量 ==D?E F G HF,全 B 7D97 F G HF,全 C :D@9
F G HF,全 , 7?DA: F G HF,碱解 B 7?@D7 4F G HF,速效 ,
AED8 4F G HF,I(%.1-C 7ED?9 4F G HF,有效 J’ 7::D?
4F G HF,!K ?D=7。
)*+ 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计的主要因子为:与水稻营养密切相
关的硅、钾、有机肥及氮、磷、钾平衡施肥配比。试验
各处理的施肥及施肥量见表 7。采用盆栽试验,共
设 ? 个处理:7)BC,,施用常量氮、磷、钾肥;8)
BC+,,在处理 7)的基础上提高钾肥施用量的 7 倍;
=)BC,J’,在处理 7)的基础上配施硅肥;>)BC,IL,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配合比例按有机肥 B、C、,含
量与无机肥 B、C、,含量之和等于处理 7)施入土壤
中的 B、C、,量来确定;?)BC+,IL,在处理 >)的基
础上,提高钾肥施用量的 7倍。每处理重复 A次,每
盆装风干土 ?D? HF,每盆栽插 =蔸。供试氮肥为尿
素,磷肥为钙镁磷肥,钾肥为氯化钾,硅肥为偏硅酸
钠,有机肥早稻为猪粪和紫芸英,晚稻为猪粪和鲜稻
草。试验自 8::? 年 > 月 7? 日开始,种植制度为稻
—稻—冬闲。
)*, 分析测定方法
于 8::A年晚稻收获时(7:月 7E日)用取样器每
盆采集土壤约 8?: F,新鲜土壤立即带回实验室,于
>M冰箱保存备用,测定微生物区系、微生物活度与
微生物生物量后风干,过 8D: 44和 :D8? 44筛,装
瓶保存备用。
表 ) 试验设计
-./0" ) -1" "23"&45"67.0 ’"(486(
处理
N2."*4.1*%
化肥用量(F G HF,J&’()
O+.4’0"( /.2*’(’3.2 "!!(’0"*’&1 2"*.
有机肥用量(F G HF,J&’()
I2F"1’0 4"1P2. "!!(’0"*’&1 2"*.
B C8I? ,8I
偏硅酸钠
J&#’P4 %’(’0"*.
紫云英 G鲜稻草
!"# 2’0.,"1# "/*.2
“ G ”/&2 ("*. 2’0. ’1 B,C,"1# , 0+.4’0"( /.2*’(’3.2 "!!(’.# 2"*.R
7:87A期 陈建国,等:不同配方施肥对长期缺施钾肥的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 土壤微生物区系 好气和厌气性细菌用牛
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放线菌用高泽氏 !号琼脂
培养基,真菌用马丁氏 孟加拉红链霉素琼脂培养 基。好气性细菌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下培养 #% ’;厌气性细菌采用液体石蜡油法计数[(],#%&下 培养 )* ’;放线菌和真菌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 !#%&下培养 ( ,,均重复 #次。 !"#"+ 土壤微生物活度 采用改进的 -./ 法测 定。在无菌磷酸缓冲液中(01 2"3)加入 -./储备液 至终浓度 !% 445 6 78,再加入土壤,+)&振荡培养 9% 7:;,加等体积丙酮终止反应,3%%% < 6 7:;离心 ( 7:;, 过滤,)9%;7波长处进行比色。重复 # 次,以隔日 + 次高压湿热灭菌土壤为对照[#]。 !"#"#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的测定采用氯仿熏蒸—@+AB) 提取的方法。
称取相当于 +( 5烘干土重的新鲜土样于直径 !+ C7
的培养皿中,加入无乙醇氯仿,与土壤拌和均匀,移
入真空干燥器中用氯仿蒸汽熏蒸 +) ’,用反复抽真
空的方法除去残存氯仿后,再用 !%% 78 %"( 7DE 6 8
@+AB)溶液振荡提取 #% 7:;,过滤;取 ( 78提取液
于 (% 78消化管中,用重铬酸钾—硫酸亚铁容量法
测定有机 ?。以熏蒸土样与不熏蒸土样提取的有机
?的差值除以转换系数 @?(%"#*)计算土壤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F)的测定:提取液
的制备与上述相同。取 !( 78提取液,加 ?GAB)和浓
硫酸消化,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氮。以熏蒸土样与不
熏蒸土样提取的有机氮的差值除以转换系数 @F
(%")()计算土壤 =>F。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H)的测定:称取相
当于 ("% 5烘干基的新鲜土样于直径 !+ C7的培养
皿中,按上述方法熏蒸,用 !%% 78 %"( 7DE 6 8 FI1?B#
(01 *"()提取(振荡 #% 7:;),过滤;钼锑抗法显色,
分光光度计法(JKA2+#L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 定无机磷。同时用外加无机磷酸盐(@1+HB))的方 法测定磷的提取回收率。以熏蒸土样与不熏蒸土样 提取磷的差值并校正提取回收率后,除以转换系数 @0(%"))计算土壤 =>H。
!"#") 土壤 01的测定 土壤 01采用蒸馏水(土水
比 ! M))浸提 !( 7:;,用 01A$#?型 01计测定[3]。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统计
软件 AHAA !+及 =:C
等指标数据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BFPST/U /FBS
J/),最小显著差数法(8A.)的差异显著性为 %"%(
水平。
! 结果与分析
!"# 施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细菌 水稻根际土壤的细菌主要由好气性
细菌、嫌气性细菌、兼性嫌气细菌组成,好气性细菌
数量大[2],与水稻根系的生理活动(如分泌氧气及其
他有机物)呈正相关[*],而施肥处理直接影响水稻的
生理活动。从表 + 可以看出,FH@A: 处理的土壤细
菌数量最大,为 #)"9% V !%3 ?-W 6 5 土,与对照 FH@
处理(+3"! V !%3 ?-W 6 5 土)差异达显著水平;FH’@
处理细菌数量(+*")% V !%3 ?-W 6 5 土)比对照高
*"*X,差异不显著;FH’@B=、FH@B= 处理则比对
照分别低 +9"*X、2%")9X,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FH@A:在对照的基础上满足了水稻对硅的需求,水
稻根系生理活动旺盛,根系分泌物多,细菌数量最
大,显然,硅是根际细菌数量的显著影响因子;与对
照相比,增施钾肥处理 FH’@可能弥补了土壤钾的
不足,从而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刺激了根系的生理活
动,因而细菌数量较高,但差异不显著;施入有机肥
的两个处理 FH@B=、FH’@B= 细菌数量较对照低,
可能是因为在淹水条件下新鲜有机肥的加入,强化
表 !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 % 0. /+* 120)1 80/+ 7033*6*./ 3*6/0)09’/02. /6*’/4*./1
施肥处理
Y
( V !%3 ?-W 6 5)
放线菌 /C4:;D7ZCR4RN
( V !%# ?-W 6 5)
真菌 -G;5:
( V !%# ?-W 6 5)
01
FH@ +3"! [ )"32 [ 3"%% [ 2"+)
FH@A: #)"9 I 3"*% I #"9# C 2")2
FH@B= 2"2 , #"*# [ +"+% , 2"+*
FH’@ +*") [ 3"(% I !+"3% I 2")%
FH’@B= !*"# C )"!% [ +"!% , 2"##
注(FD4R):同行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在 ! \ %]%(水平差异显著,下同 JIERGN ODEED^R, [Z ,:OOR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了产甲烷细菌等嫌气细菌的活动,结果根际氧化还
原电位降低,直接影响根系生理活动,从而使根际好
气性细菌数量减少[!"#]。另外,新鲜有机肥的加入,加大了根际土壤有机物的 4 #5 4 #5 4 #5;,差
异极显著;’(*01、’(*+,、’()*+, 处理的真菌数
量分别为 5.!5 4 #5、-.- 4 #5、-.# 4 #5.2)、′()∗($.2)、’()*+,(.92−)处理微生物活度最高,分别比对照′(∗(.525)高
29.5;、29.5;、9:.3;,差 异 极 显 著; ’(*+,
(.5!9)与对照相比略高,但差异不显著。增施硅、 钾能增强水稻生理活动,提高水稻代谢总量;而增 施有机肥能提高微生物可利用碳量,但同时又能降 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削弱根系活力。故增施硅、钾 比增施有机肥更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活度。 表 # 晚稻收获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活度和微生物生物量%&’( # )( *+,-.&+%’ %,/+0+/1 %23 /)( *+,-.&+%’ &+.*%44 +2 /)( 4.+’4 5+/) 3+66(-(2/ 6(-/+’+7%/+.2 /-(%/*(2/4 %6/(- ’%/(- -+,( )%-0(4/(3 +2 !889 施肥处理 >?@ABC@DBE 微生物活度(+F) ,1G?HI1AJ AGB1K1B1@E ,L"% (C8 & M8) ,L"’ (C8 & M8) ,L"( (C8 & M8) ’(*.525 N .#! I :2!.2G39.5 A 55.I′(∗01$.2 N .59 A :!#.25 G 2-.-/ I -#./9 O
’(*+, .5!9N.:I:3$.$9G32.9/A53.95A′()∗$.2 N .2A9/!.92I/9.3!AI−2.!!G′()∗+,.92- N ./ A 23#.-5 A 2.:5 I #:.#/ @
-.-.- 对微生物生物量碳(,L"%)的影响 本试验
各处理土壤 ,L"%以 ’()*+,处理最高,为 23#.-5
C8 & M8,其次为 ’()*处理(9/!.92 C8 & M8),以下依次
是 ’(*01(:!#.25 C8 & M8)、’(*+,(:3.9 C8 & M8)、
’(*(:2!.2 C8 & M8)(表 5)。土壤 ,"%与土壤中能 被微生物直接利用的有机碳呈正相关,同时长期淹 水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 ,L"%的积累[!]。在本试验 各处理中可被土壤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碳包括施肥时 加入的有机肥,前季水稻留下的根茬和当季水稻收 获前死亡的根及根系细胞脱落物,低分子分泌 物[#-]。缺钾土壤中,在对照 ’(*处理基础上增施钾 肥(’()*)有利于土壤速效钾的补充,可促进根的生 长;施入硅肥(’(*01)有利于水稻生物量的提高。 ’()*+,处理兼有增钾、增外源微生物可利用碳的 优势,故其 ,L"%最高;与硅相比,微生物可能更需 要钾素,因而 ’()* 处理比 ’(*01 处理 ,L"% 高。 5-#2期 陈建国,等:不同配方施肥对长期缺施钾肥的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处理(./,01 23 4 53)最高,以
下依次为对照 !"#(.0,6- 23 4 53)、!"7#(10,.8
23 4 53)、!"#&’( /+,+1 23 4 53)、!"7#% 处理最高(-.,0-
23 4 53),其次为对照 !"#(--,66 23 4 53) ; !"7#
(+/,88 23 4 53); !"#&’(+:,10 23 4 53); !"7#%&! ’() *+,,)-./+01)/2))0345".067*,+1.−.∗/8/)9 0/():.66;9+-9 2/(6<<),)0/
<),/−=./+0 /,)./7)0/9 微生物生物量 * 4 !值往往能反映微生物种类。 有报道,真菌菌丝的 * 4 !值在 1!:+ 之间,细菌的 * 4 !值在 -!/之间[:9]。本试验各处理间微生物生 物量 * 4 ! 值大小顺序依次为:!"7#%(::,+1)、
!"#&’(1,86)、!"7#(1,/9)、!"#%、!"#&’、!"7#处理的土壤微
生物以真菌(放线菌)为主,而 !"#%),由于加剧了水稻根际厌氧环境,根
际微生物生长萎缩,微生物活度、微生物量碳无显著
提高,虽然其微生物量氮、磷有所增加,但该处理土
壤有机氮的矿化减弱,植株可吸收的有效态养分减
少。增施钾肥同时配施有机肥(!"7#$%)具有增施
钾肥的优点,即提高微生物活度、提高微生物量碳,
加速有机氮、磷的矿化,但同时也会减少微生物数
量。
缺钾水稻土修复实践中,在水稻常规施肥的基
础上增施硅肥、钾肥是有效措施;因为配施有机肥
会导致淹水土壤缺氧,水稻施用有机肥时须谨慎,需
适量酌施或者结合增施钾(硅)肥。
参 考 文 献:
[:] 慕成功 = 钾素营养与施肥技术[%]=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
社,:881, 9/)91,
%> * ?= ">@ABBC’2 DC@<’@’>D ADE @FG7D>H>3I >J JF<@’H’KA@’>D[%]= (F’L
M’D3:*7’DFBF N3<’GCH@C
"含量的影响[O]= 土壤学报,+666,-8(:):.8)80,
PC Q *,&7FD R S,SAD T= UJJFG@B >J KF<> @’HHA3F ADE AVVH’GA@’>D >J
2ADC
G<>VV’D3[O]= NG@A "FE>H = &’D=,+66+,-8(:):.8)80:=
[-] &G7DC
W’>H =,:8.+,9/::+0/):+/:,
[9] S’@K #,T7FA@HFI S U= UJJFG@B >J YA@F< A2FDE2FD@ >D WABAH ADE BCWL
B@D J 2’DF
:8.8,.:+9+)+9/,
[0] 李阜棣,喻子牛,何绍江 =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北京:
96+: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9卷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 0 1,23 4 56 789+:/;+:9?@+?;?8A 3BC39+>3D<=; <3:EF
D?;?8A[G]6 H3+I+D8:JE+D3K3 789+:/;%&)[#] 鲁如坤 6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G]6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 版社,M&&N !M,!’&$
*/ O P6 7D=;A<+:=; >3
I+D8:JE+D3K3 789+:/;[S] 李阜棣 6 土壤微生物学[G]6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 , *6 4?+; >+:9?@+?;?8A[G]6 H3+I+D8:JE+D3K3 789+:/;!""#)&("#
[)] 谭周进,李倩,陈冬林,等 6 稻草还田对晚稻土微生物及酶活
性的影响[5]6 生态学报,M&&#,M#(!&):%%)’(%%"MT=D 0 5,*+ P,JE3D - * !" # % UD
[!&] [;+KK>=DD \, J?D9=Q O6 ,39>3D<=<+?D C=<<39D ?R >3
Y:?; 6,M&&&,%!:!!S(!M#[!!]U:+?57,G=9<+D3W5,H9??]3KLJ6J?D<9+@/<+?D?RK<9=VQ39+X3Q1?<br?<=;+:9?@+=;@+?>=KK1R?;;?V+D8+D:?9C?9=<+?D?R:393=;K<9=V?K?+;<br[5]64?+;H+?;6H+?:E3>,!""!,M
[!M] 焦海华 6 根的溢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关系的研究[5]6 洛阳师范
学院学报,M&&%,(M):))("&5+=? 2 26 4938+?D >+:9??98=D+K>[5]6 5 6 */?A=D8 1?9>6 J?;; 6,M&&%,(M):)) ("&
[!%] 庞欣,张福锁,王敬国 6 不同供氮水平对根际微生物量氮及微
生物活度的影响[5]6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M&&&,#(N):MS#(
M)&$
L=D8 ^,0E=D8 , 4,Z=D8 5 [6 YRR3:< ?R Q+RR393D< D+<9?83D ;3X3;K ?D
4GH(1 =DQ >+:9?@+=; =:<+X+(N):MS#(M)&[!N]7DQ39K?DT2,−?>K:E 26O=<+?K?R>+:9?@+=;@+?>=KK:=9@?D?<br?<=;?98=D+::=9@?D+D=9=@;3K?+;K[5]64?+;H+?;6H+?:E3,!")",M!:NS!(NS"
’&M!#期 陈建国,等:不同配方施肥对长期缺施钾肥的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