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山东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苏秀荣(’)*+—),女,山东莱芜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无机化学与无土栽培研究。,-.:"+%&&!(’+#";/0123.:45678 6927: -97: ;< !通讯作者 /0123.:4=>2?8 6927: -97: ;<<br不同浓度的 !" # 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苏秀荣’,王秀峰!!,丁方军%,杨凤娟!
(’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泰安 !#’"’&;!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泰安 !#’"’& ;%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安 !#’"’& )
摘要:水培条件下,不同浓度的 @A% 处理黄瓜幼苗 #9,测定了黄瓜幼苗光合速率及相关参数的变化,揭示了黄瓜幼 苗光合作用功能对高浓度 @A% 胁迫响应机理。结果表明,营养液中 @A% 浓度在较低范围(’(!)& 11B. C D)内时, 适当增加 @A% 有利于净光合速率的提高,光饱和点的升高,羧化效率增大,淀粉粒增加,叶面积增加,有利于黄瓜
幼苗光合物质的积累及植株的生长;营养液中 @A% 浓度进一步增加( E )& 11B. C D)时,黄瓜幼苗叶绿素的含量降 低,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光饱和点、羧化效率均降低;’&! 11B. C D @A% 的处理,叶绿体的结构受到损伤,基粒数、
基粒片层数、淀粉粒均减少,且淀粉粒变小,干重和叶面积均降低。所以,@A% 浓度过高时,黄瓜幼苗利用强光、弱 光、FA!的能力减弱,叶肉细胞被损伤,非气孔限制造成光合速率降低,不利于黄瓜幼苗的生长。 关键词:@A% 胁迫;净光合速率;黄瓜幼苗
中图分类号:G*(!H!;I)(+H’’ 文献标识码:J 文章编号:’""&+"+K(!""&)"*’’’""& !""#%& ’" ()""#*#+% ,- % ’+#+%*.%)’+ ’+ /0’%’&1+%0#%) 0.*.%#*)&%)& )+ 2234#* &##(5)+6 GL K3705B?’,MJ@N K370=-<?!!,OP@N Q2<?0R7<%,SJ@N Q-<?0R72<!<br(! "#%&% #’ "(%)*+,-. /01 2/,%-*/ 34*%04%,3(/01#0& 5&-*46,6-/ 70*8%-+*,.,9/*/0 :;!#-,*46,6-% 34*%04% /01 ?0&*0%%-*0&,3(/01#0& 5&-*46,6-/ 70*8%-+*,.,3,/,% @%. A/B#-/,#-. #’ "-#C D*##&.,9/*/0 :;!E "#$$%&% #’ F%+#6-4%+ /01 ?08*-#0)%0,,3(/01#0& 5&-*46$,6-/$ 70*8%-+*,.,9/*/0 :;!74&%*.$%:F7;71T-5 U.2
5-6UB<6- 1-;W2<361 B= VW- UWBVB6X
3<;5-26-9 TX U5BU-5 67UU.-1-
6V25;W ?523<6 3< ;-..6 26 >-.. 26 6V25;W ?523< 63\- 2.. 9-;5-26-9: D-2= 25-2 >26 5-97;-9 2<9 95X >-3?WV >26 63?<3=3;2
VW2< ;B
8#1 9’*(&:@A$% 6V5-66;<-V UWBVB6X
""""""""""""""""""""""""""""""""""""""""""""""""""""""""""""""
Z.2
碍[!],严重制约生产的可持续性,温室土壤盐分组成
阴离子主要是 "#% ,约占阴离子总量的 &’(! ’&(,阳离子则以 )*+ ,为主[+]。大多数植物对盐胁 迫是敏感的[%],植物受到盐胁迫时,产生光合速率下 降[-]、叶绿素对光的吸收能力下降、碳同化能力下 降[.]、植株生长受到抑制[&]等一系列的响应变化。 光合作用是植物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目前 在探讨植物光合机构对盐胁迫的响应机理方面的研 究已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大多是以 "*)/盐胁迫为条 件的研究,对于温室土壤 "#% 盐类胁迫下蔬菜光合
作用的响应研究相对较少。研究 "#% 胁迫下的光 合作用的变化规律,对于阐明盐逆境对蔬菜的伤害 机理和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十分必要。 ! 材料与方法 供试黄瓜品种为“新泰密刺”( !"#"%& &’(%)"&
01),由新泰市祥云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 试验方法
!2!2! 试材的培养 试验于 +33.年 !!-月在山东
农业大学玻璃温室进行。按常规方法浸种催芽,挑选
发芽整齐的种子播于装有洗净沙子的营养钵(4 56 7
4 56)中,子叶展平后,用营养液代替自来水浇灌,待
幼苗长到 %叶 !心时,选取生长一致的健壮幼苗转移
至栽培槽中,每槽(%2. 6 7 32- 6 7 32! 6)装营养液
!33 0,定植两行,株行距 +3 56 7 ++2. 56,用充氧机充
气。营养液中大量元素参照山崎配方[’]略加修改,其
中磷酸二氢铵改为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参照常规配
方[’]。89值用 9+:#-调节,保持在 .2.!&2.之间。
!2!2+ 试验设计 试验设 .个处理,水培条件下,
在常规营养液("#% 浓度为 !- 66;/ < 0)中加入 "#%
浓度分别为:3、-+、4-、!+&、!&4 66;/ < 0。处理后的
"#% 最终浓度分别为:!-()=)、.&、>4、!-3、!4+ 66;/ < 0。 以 )*("#%)+·-9+#和 ="#% 各 ! < + 提供 "#% ,
调整 "#% 的浓度。对应各处理溶液渗透势见表 !。 !2!2% 定植后试材培养 黄瓜幼苗在常规营养液 中缓苗两天后,为防止盐刺激,"#% 浓度按每天递增
总浓度的 ! < -,直至达到各处理预定浓度。当达到
处理浓度时,重新更换 !次处理营养液。
!"# 测定方法
!2+2! 光合速率及相关参数的测定[4] 光合速率
与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用重新更换的处理营养
液,处理幼苗 & ?后,在各处理区生长一致的黄瓜幼
苗 .株上各选取光照一致的功能叶(上数第 -!.片
叶)一片,于上午 !3:33!!+:33用 )@A*B!型光合仪 (英国)测定光合参数。测定叶室选择内源光强为 &33!6;/ <(6 +·B),接近同期温室内自然光强,)#+ 浓 度为 %.3!%&3!0 < 0,温度为 +.C。 表 ! 各处理溶液渗透势及其变化 %&’( ! )( *+,*-./ 0*-(1-.%’ %12 /)%13(+ *4 +*’5-.*1 "#% 浓度
"#% );D5EDFA 1 (66;/ < 0) 渗透势 #B6;F@5 8;FEDF@*/(GH*) 处理前溶液 :;/IF@;D JEK;AE FAE*F6EDF 胁迫 ’ ?溶液 :;/IF@;D ;K BFAEBB K;A ’ ?*LB !- 32++3 32!>4 .& 32%3’ 32+>4 >4 32--+ 32-%3 !-3 32.%- 32.+’ !4+ 32&.& 32&%& 光响应曲线的测定:用 )@A*BM+ 型光合仪(英 国),测定 )#+浓度为 %.3!%&3!0 < 0下的光合速率 (HD)—光响应曲线,HNO(HP;F; K/IQ ?EDB@FL)范围 +3 !!-33!6;/ <(6 +·B),由 HMHNO曲线利用回归法求光 合作用表观量子效率(RST)、光补偿点(0)H)、光饱 和点(0:H)。重复 %!.次,取平均值。 )#+响应曲线的测定:用 )@A*B+型光合仪(英
国),测定叶室选择内源光强为 &33!6;/ <(6
+·B)时
的 HM)#+曲线,)#+的浓度梯度为 -33、%.3、%33、+.3、
+33、!.3、!33、.3!0 < 0,用回归法求得 )#+ 的补偿点
())H),由 HM)@ 最初的直线部分()#+ 为 3! +.3
!0 < 0)通过线性回归求羧化效率()U)。重复 %!.
次,取平均值。
!2+2+ 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采用 43(
丙酮提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2+2% 植株生长势的测定 处理前每处理随机取
样 !3株,测定株高与叶面积,作好标记,处理第 ’ ?
再分别测定上述 !3 株黄瓜幼苗的株高与叶面积。
测定叶片的长(0)与宽(V),按以下公式计算叶片面
积(R):R W !-2!&.23 7(0), 32>- 7(0+), 32-’ 7 (V), 32&% 7(V+) 32&+(0 7 V)[!3]。处理第 ’ ?,
测定黄瓜幼苗每棵的干重,重复 %!.次,取平均值。
!2+2- 黄瓜幼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 每处理选
取具有代表性的生长一致的两株,取其上数第 -叶,
用刀片在叶中间主脉两侧取 +. 66+ 大小的叶片为
固定材料,按常规方法制备电镜切片,XUG !+33UY 型透射电镜观察、测量并照相,每处理至少观测 +3 !!!!&期 苏秀荣,等:不同浓度的 "#% 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个视野,取平均值。试验在山东农业大学电镜实验
室完成,结果见附图。
数据采用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 结果与分析
!"# 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
由表 可知,%&’( 浓度为 )*和 +, --./ 0 1处理 的黄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2)、胞间 3& 浓度
(34)、气孔限制值(15)、气孔导度(65)均与对照差异
不显著,说明在低浓度时,增加 %&’( 的浓度,短时间
内对黄瓜幼苗生长不会造成不良影响。789、7, --./ 0 1 %&’( 处理的幼苗,"2 分别比对照降低 (): 和 ;,:,差异极显著。随 %&’( 处理浓度的增大,65 逐渐降低,789 --. 0 1 处理的胞间 34 比对照下降 7,:,15比对照上升 ((:,说明 "2的降低是由气孔 因素造成的;7, --./ 0 1 处理的 34 比对照上升
7;:,15比对照下降 (:,说明净光合速率的降低 是由非气孔因素造成的。 表 ! %&’ 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 -..,/01 2. %&’ 103,11 24 5)3)6,0,31 2. 74,81,9: )4; <1 :4 /=/=6*,3 1,,;+:4> +,)?,1 %&’( 浓度 %&’( <.2<=2>? @ (--./ 0 1) 净光合速率 "2 [3&!-./ 0(-
·5)] 气孔导度 65 [--./ 0(-·5)]
胞间 3&浓度 34 (!1 0 1) 气孔限制值 15 78 7A(9 B 9A;7 CDE 8,A) B 79A*7 CD ()A) B 7(A88 FDE 9A(8), B 9A9(;( FDE
)* 7A)9 B 7A87 CDE ((A) B 9A)7 CD 7)A9 B ,A8+ F
789 ;A+) B 7A(8 FE 778A9 B ,A8+ FE 7+8A9 B 7$A;(
C2I 9A9) /=K=/,?=5H=<>4K=/L@ MN= 5C-= 42I4
!"! 光补偿点与饱和点及表观量子效率的变化
表 (表明,%&’( 浓度为 )*、+, 和 789 --./ 0 1处
理的黄瓜幼苗叶片光补偿点(13")与对照差异不显
著;7, --./ 0 1处理的光补偿点增大,与对照差异 显著,说明高浓度 %&’( 会导致幼苗对弱光的适应与 利用能力下降。%&’( 浓度为 )* 和 +, --./ 0 1 处理 的黄瓜幼苗叶片光饱和点(1#")的大小比对照高, 789 --./ 0 1、7, --./ 0 1处理的光饱和点比对照低,
差异显著,说明适当增大 %&’( 浓度,可提高幼苗对
强光的适应与利用范围,当 %&’( 浓度进一步增大
时,幼苗对强光适应与利用范围降低。
在光饱和点下最大光合作用速率,同 1#"的变
化规律一致,789、7, --./ 0 1处理的 "2下降 ((:、 ;;:;%&’( 浓度为 )*!789 --./ 0 1处理的黄瓜幼 苗叶片表观量子效率(DPQ)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 %&’( 浓度为 7, --./ 0 1处理的 DPQ减小,与对照
差异显著,下降幅度达 )9:,说明随浓度增大幼苗
光能转化最大效率显著降低。
表 ’ %&’ 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光补偿点、饱和点及表观量子效率的影响 ()*+, ’ -..,/01 2. %&’ 103,11 24 +:>@0 1)0=3)0:24 52:40(
)55)3,40 B=)40=6 C:,+;(DEF):4 /=/=6*,3 1,,;:4> +,)?,1
%&’( 浓度
%&’( <.2<=2>? @
(--./ 0 1)
光饱和点
1#"
[!-./ 0(-
·5)] 最大净光合速率 "2-CR [3&!-./ 0(-
·5)] 光补偿点 13" [!-./ 0(- ·5)]
表观量子效率
DPQ
78 ,7; B 79A* FE 7A7 B 9A*, FD ))A( B )A9 F
+, +9( B $(A( CD 7(A7) B 7A9* CFD )8A* B 8A7 F
777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78卷 !"# %!补偿点与羧化效率的变化
由表 !可知,"#% 浓度为 &’和 () **+, - .时,幼 苗叶片羧化效率(/0)随 "#% 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
增幅分别为 1%2、(32。但当 "#% 浓度为 1!3 **+, - . 和 1)4 **+, - .时,幼苗叶片的 /0 随浓度增大而下 降,下降幅度分别为 1%5&2、’)2;在 "#% 浓度为 1)4
**+, - .时,幼苗叶片的 /0与对照的 /0差异极显著。
"#% 浓度为 &’和 () **+, - .处理,幼苗叶片的 /#4的 补偿点(//6)低于对照,&’ **+, - .处理,黄瓜幼苗的 //6最低。当 "#% 浓度为 1!3 **+, - .和 1)4 **+, - .
时,幼苗叶片的 //6随 "#% 浓度增大而升高。 表 & ’%(# 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 %!补偿点())与羧化效率($*) +,-./ & $%! 0123/45,6714 31746()),48 0,9-1:;.,6714 /<<707/40;(*)74 0=0=2-/9 5//874> ./,?/5 =48/9 ’%(# 569/55 "#% 浓度 "#% 7+8798:; < (**+, - .) 羧化效率 /0 [*+, -(*4· =)] /#4补偿点 //6 (!. - .) 1! 353&>> ? 3533>> @7A 14!53 ? >53> 7A/ &’ 353’&% ? 353311 @A ((5! ? 45(3 BC () 3513() ? 3533)> DE 13(5& ? 4514 B/C 1!3 353!(( ? 353311 7A 1%)5& ? !5(! @A 1)4 3531)& ? 35331! B/ 43153 ? 15!1 DE !"& 黄瓜幼苗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变化 图 1表明,"#% 浓度为 &’、() **+, - .时,黄瓜叶
片的叶绿体各色素含量比对照稍高,() **+, - .处理
的除类胡萝卜素高于对照外,其他色素和总含量均
比对照低;当 "#% 浓度为 1!3 **+, - .时,各种色素 的含量均比对照低,差异显著;()与 1!3 **+, - .处 理的两者差异不显著,可能 1!3 **+, - .处理的叶片 含水量低,相同鲜重中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1)4 **+, - .处理的,各种色素的含量下降幅度进一步加 大,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应是导致该浓度胁迫的黄瓜 幼苗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之一。 图 @ ’%(# 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变化 A7>B@ C,4>/5 1< 37>2/46 0146/465 74 0=0=2-/9 5//8.74> ./,?/5 =48/9 ’%(# 569/55
%111’期 苏秀荣,等:不同浓度的 "#% 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黄瓜幼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 如表 !所示,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各种参数中,多 数随 "#% 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当
"#% 浓度为 &’ (()* + ,时,除淀粉粒数、基粒数和叶 绿体宽度外其他各参数达最大值,然后随 "#% 浓度
的进一步增加,多数参数呈降低趋势,这种变化规律
基本与光合速率的变化一致。当 "#% 浓度为 -’. (()* + ,时,除叶绿体长度外,其他参数低于对照,且 差异显著。 如图 .所示,"#% 浓度为 -/!-/0 (()* + ,时,
叶绿体超微结构未受损伤;"#% 浓度为 -’. (()* + , 时,叶绿体中基粒片层有所紊乱,有的部位较严重, 有的部位较轻,表明该浓度已经破坏了叶绿体结构 的完整性,这可能是该浓度处理后造成幼苗叶片净 光合速率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表 # %&’ 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 # -..,/01 2. %&’ 103,11 24 05, 6+03)1036/063, 2. /5+2327+)101 2. /6/68*,3 1,,9:4; +,)<,1 "#% 浓度
"#% 1)234256 7 ((()* + ,) 叶绿体个数 +细胞 ")7 )8 39*)6):*;<5 (")7 + 14**) 淀粉粒数 +细胞 ")7 )8 <5;639 =6;>2< (")7 + 14**) 基粒数 +叶绿体 ")7 )8 =6;2; (")7 + 19*)6):*;<5) 片层数 +基粒 ")7 )8 *;(4**;4 (")7 + ?6;2;) 叶绿体大小 19*)6):*;<5 <>@4 淀粉大小 A5;639 =6;>2 <>@4 长 ,42=59 (!() 宽 B>C59 (!() 长 ,42=59 (!() 宽 B>C59 (!() -/ -/DE FG -/D! 31 -&D- ;H ID! ;FH -ED0 3G ED/ 3G %D% 31 .D0 31 !E -%D! F3G %%D& ;H -!D0 FG1 ’DE ;FH -&D0 FHG ’DI FH !D0 FG %D/ FG &’ -’DE ;H %.D& ;H -ID’ ;HG -.D0 ;H .-D’ ;H &D/ ;FH ’DE ;H /D! ;H -/0 -/DE F3G ./DE FG -’D/ ;H --D/ ;FH -’D. F3G -0D0 ;H /DI FG %D! FG1 -’. -.D/ 3G -0D! 31 -%D! F1 ID0 FH -IDE F3G !D’ 3G -DE 31 -D/ CJ !"= 黄瓜幼苗生长势的变化 表 E 表明,"#% 浓度为 !E (()* + , 时,株高增
加,其他浓度处理下,黄瓜幼苗的株高随处理浓度的
增加而逐渐下降,且与对照差异显著。"#% 浓度为 !E (()* + ,和 &’ (()* + ,时,叶面积均比对照增加程 度大,但浓度进一步增加时,叶面积的绝对增加值减 小;-’. (()* + ,处理的显著低于对照,而且呈负增 长,可能是由于渗透势较大,随着新叶的形成,老叶 逐渐枯萎,新叶也不能像对照营养液中的一样正常 生长变大。"#% 浓度为 !E (()* + ,时,幼苗干重高
于对照,随着 "#% 浓度的增加,各处理幼苗干重均 低于对照。 表 = %&’ 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 -..,/01 2. %&’ 103,11 24 ;32>05 )49 93? 8)00,3 )//686+)0:24 2. /6/68*,3 1,,9+:4;1 "#% 浓度((()* + ,)
"#% 3)234256 7 株高绝对增加值(3() HF<)*K54 >2364(425 )8 :*;25 94>=95 叶面积绝对增加值(3(.) HF<)*K54 >2364(425 )8 *4;L4< ;64; 干重(= + :*;25) J6M N4>=95 -/ --D.I FHG ’0D&% 31 -DE&0 ;H !E -%D/0 ;H -!ED.I ;H -DI/0 ;H &’ ’D’! FG1 &%D.0 FG -D!-0 ;FHG -/0 ED-/ 31J I0D&! 31 -D%I0 F3HG -’. /D’0 3J 0D/%00 CJ -D-!! 3G
’ 讨论
’"@ 低浓度 %&’ 下黄瓜幼苗叶片光合特性 氮素是作物营养的三大要素之一[--],植物叶片 氮素含量的 I!O用于构建叶绿体,其中大部分参与 光合作用,所以氮素缺乏常常会成为植物生长的限 制因子[-.]。许多试验表明,增施 "#% 可提高叶片
叶绿素含量[-%](图 -),延长绿叶面积持续期,增大叶
面积(表 E),同时增施氮肥可使光饱和点上升[-/](表
%),叶肉细胞光合活性[-!]和叶片吸光强度增加,净
光合速率增加。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 "#% 处理黄瓜 幼苗,当其浓度在较低基础上增加(-/!&’ (()* + ,)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期 苏秀荣,等:不同浓度的 %&’ 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时,亦有相似的结果。同时结果亦表明,适当增加氮
素,表观量子效率(表 !)和羧化效率(表 ")增强且与
对照差异显著,说明叶片的含氮量增加,也会相应增
加 #%&’()的含量,*+,同化速率增加[-.],有利于光 合物质的积累(表 /、.),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由于高浓度胁迫的幼苗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出现 干枯,因而试验采用培养 0 1,可能随胁迫时间的延 长,在上述低浓度下也会出现胁迫或不同的症状,有 待进一步探讨。 !"# 高浓度 %&! 下黄瓜幼苗叶片的光合特性
在一定施氮范围内增加氮肥施用量,可使叶肉
细胞光合活性增加,净光合速率有所增加,但氮素供
应失调将导致植物光合能力下降[-!,-/]。本试验结
果表明,当 2+3! 浓度为 -"4 55)6 7 8时,净光合速率
及其光合作用的各项参数多数出现转折点(表 ,、表
!、表 ")。2+3! 浓度进一步增大时,净光合速率显著
下降,同时黄瓜幼苗的生长势与干重都显著低于对
照,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叶绿素含量的降低
(图 -),同时由于高浓度的 2+3! 造成渗透胁迫[.],
使叶片发生生理干旱,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受到损伤,
叶绿体中基粒片层紊乱(图 ,、表 /),叶肉细胞气孔
扩散阻抗增加,#%&’() 酶对 *+, 的亲和力下降,碳 同化能力下降,从而使光合速率降低[-0]。 2+3! 浓度为 -"4、-9, 55)6 7 8时,过量增施氮肥 会导致黄瓜幼苗对强光与弱光的利用范围降低(表 !),不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同时黄瓜幼苗的羧化 效率及低 *+,利用范围均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随 浓度的增大而加大(表 ")。植物叶绿体集光合碳、 氮同化于一体,吸收的 2+3! 主要运往叶片并在光下 进行还原与同化[-9],是仅次于碳同化之外的另一重 要反应[-:]。过量增施氮肥会导致植物降低叶片中 活化的 #%&’()量和作物对 *+,的利用能力,碳同化
能力降低,原因可能是高浓度 2+3! 胁迫下,植株体
内的氮代谢旺盛,与光合碳同化竞争光反应所产生
的同化力(;<= 和 2;>=?)[,4],使 *+, 同化速率降
低,造成碳、氮代谢失调,使光合速率降低[,-],导致
植物体内淀粉数目的减少(表 /),影响物质的积累,
使干重明显降低(表 .)。
总之,在营养液中 2+3! 浓度较低时,适当增加
2+3! ,有利于光合物质的积累及其株高和叶面积的
增大,短时间内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营养液中
2+3! 浓度较高时,进一步增加 2+3! 浓度会使净光合
速率显著降低,不利于光合物质的积累及其株高和
叶面积的增大,不利于植物生长。
本试验在水培条件下进行,采用 @2+! 和 *A
(2+!),·"?,+以各 - 7 , 提供 2+3! 调整 2+3! 的浓度,
温室土壤盐渍化多为复合盐,试验与实际土壤有一
定距离,试验可为土壤盐渍化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
基础,更为复杂的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 薛继澄,李家金,毕德义,等 B 保护地栽培土壤硝酸盐积累对辣
椒生长和锰含量的影响[C]B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9(-):
/!3/0
DE C *,8& C C,F& > G !" # % HIIE(J’ )I K&JLAJE A((56AJ&)K )I ’)&6
)K ML)NJO AK1 5AKMAKE’E ()K(EKJLAJ&)K )I PEPPEL &K PL)JE(JE1 (6J&QAR J&)K[C]B C B 2AKS&KM ;ML&(B TK&QB,-::/,-9(-):/!3/0U [,] 童有为,陈淡飞 B 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和治理途径研究 [C]B 园艺学报,-::-,-9(,):-/:3-.,U <)KM G V,*OEK > WB XJ1Y )K JOE (A’E AK1 ()KJL)6 )I ’E()K1ALY ’A6&KE ’)&6’ &K MLEEKO)’E[C]B ;(JA ?)LJ&(6J B X&KB,-::-,-9(,): -/:3-.,U [!] 朱新广,张其德 B 2A*6对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C]B 植物学 通讯,-:::,-.("):!!,3!!9 ZO D [,ZOAKM \ >B ;1QAK(E’ &K JOE LE’EAL(O )K JOE EIIE(J’ )I 2A*6
)K PO)J)’YKJOE’&’[C]B *O&KB F66 B F)J B,-:::,-.("):!!,3!!9U ["] 郁继华,杨秀玲,许耀照,等 B 2A*]胁迫对黄瓜自根苗和嫁接苗 光合速率的影响[C]B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44",-4(/)://"3 //.U G C ?,GAKM D 8,D G Z !" # % HIIE(J )I ’A6J ’JLE’’ )K PO)J)’YKJOER
’&’ (OALA(JEL&’J&(’ &K MLAIJE1 AK1 )NRL))JE1 ((5%EL ’EE16&KM’[C]B
=6AKJ 2JL B WELJ B X(& B,,44",-4(/)://"3//.U [/] 朱新广,王强,张其德,等 B 冬小麦光合功能对盐胁迫的响应 [C]B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44,,9(,):-003-94U ZO D [,VAKM \,ZOAKM \ > !" # % #E’P)K’E )I PO)J)’YKJOEJ&( IK(J&)K’ )I N&KJEL NOEAJ J) ’A6J ’JLE’’[C]B =6AKJ 2JL B WELJ B X(& B, ,44,,9(,):-003-94U [.] 史庆华,朱祝军,@OA6&1A ;6RAMOA%ALY,等 B 等渗 *A(2+!), 和 2A*6 胁迫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C]B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44", -4(,):-993-:-U XO& \ ?,ZO Z C,@OA6&1A ;6RAMOA%ALY !" # % HIIE(J’ )I &’)R)’5)J&( *A(2+!), AK1 2A*6 JLEAJ5EKJ )K PO)J)’YKJOE’&’ &K 6EAQE’ )I J)5AJ) [C]B =6AKJ 2JL B WELJ B X(& B,,44",-4(,):-993-:-U
[0] 郭世荣 B 无土栽培学[^]B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44"U :93
--"U
[) X #B X)&66E’’ (6JLE[^]B FE&S&KM:*O&KA ;ML&(6JLE =LE’’, ,44"U :93--"U [9] 艾希珍,马兴庄,于立明,等 B 弱光下长期亚适温和短期低温对 黄瓜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C]B 应用生态学报,,44",-/ (--):,4:-3,4:"U ;& D Z,^A D Z,G 8 ^ !" # % HIIE(J )I 6)KMRJEL5 ’%)PJ&5A6 JE5R
PELAJLE AK1 ’O)LJRJEL5 6)N JE5PELAJLE K1EL 6)N 6&MOJ 1EK’&JY )K (R
(5%EL ML)NJO AK1 &J’ PO)J)’YKJOE’&’[ C]B *O&KB CB ;PP6 B H()6 B, ,44",-/(--):,4:-3,4:"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 赵世杰,刘华山,董新纯 "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北京:中 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 0 1,234 5 0,6/78 9 :" ;<=>?3@>7A B3?>CA3/7D /E =F.7A =-GD3/FH /8G[#]" I>3J378::-37. K8?3C4FA4?.F 0C3>7A>C- L?>DD,!!%& ’()*+& [M] 04N.77> O P,6.Q3B # L" 2>.E .?>. =?>B3CA3/7 @/B>F E/? C4C4@R>?
E?/@ F37>.? @>.D4?>@>7AD[1]" 5/?A " 0C3 ",!%S,**(():*(+)
*(( [] #. I 2,#/??3D/7 # 1,6TG>? 2 # !" # % :.7/=G F38-A ?>EF>CA.7C>
.7B E3>FB 8?>>77>DD A/ .DD>DD 73A?/8>7 E>?A3F3N.A3/7 .7B G3>FB /E @.3N>
[1]" K8?/7" 1",!!(,%%(():!’)!*M&
[*] 关义新,林葆,凌碧莹 " 光、氮及其互作对玉米幼苗叶片光合 和碳、氮代谢的影响[1]" 作物学报,*MMM,*((():%M()%*&
U4.7 V 9,237 I,2378 I V" W-> 37A>?.CA3Q> >EE>CAD /E 8?/TA- F38-A
C/7B3A3/7 .7B 73A?/8>7 D4==FG /7 @.3N>(&!# ’#() 2")D>>BF378 =-/H
A/DG7A->A3C A?.3AD .7B @>A.R/F3D@ /E C.?R/7 .7B 73A?/8>7[1]" KCA. KH
8?/7" 037",*MMM,*((():%M()%*& [X] 曹翠玲,李生秀 " 供氮水平对小麦生殖生长期间叶片光合速
率、OP活性和核酸含量及产量的影响[1]" 植物学通报,*MMX,
*M(XM):X!)X*+& :./ : 2,23 0 9" ;EE>CA /E 73A?/8>7 F>Q>F /7 A-> =-/A/DG7A->A3C ?.A>, OP .CA3Q3AG .7B A-> C/7A>7AD /E 74CF>3C .C3B /E T->.A F>.E 37 A-> DA.8> /E ?>=?/B4CA3/7[1]" :-37" I4FF " I/A ",*MMX,*M(X):X!)X*+&
[+] 曾希柏,谢德体,青长乐 " 氮肥施用量对莴笋光合特性影响的 研究[1]"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S,X(+):X*X)X*S
,>78 9 I,93> 6 W,Y378 : 2" ;EE>CAD /E =-/A/DG7A->A3C C-.?.CA>?3DH
A3C /E F>AA4C> .7B 73A?/8>7 .==F3C.A3/7[1]" LF.7A O4A? " Z>?A " 0C3 ",
!!S,X(+):X*X)X*S& [’] 薛青武,陈培元 " 土壤干旱条件下氮素营养对小麦水分状况
和光合作用的影响[1]" 植物生理学报,!!M,(():+!)’(& 94> Y [,:->7 L V" ;EE>CAD /E 73A?/8>7 74A?3A3/7 /7 T.A>? DA.A4D .7B =-/A/DG7A->D3D 37 T->.A 47B>? D/3F B?/48-A[1]" KCA. L-GA/=-GD3/F " 037",!!M,(():+!)’(&
[(] ;Q.7D 1 P" O3A?/8>7 .7B =-/A/DG7A->D3D 37 A-> EF.8 F>.E /E T->.A(*+,- ",.’ #!)",/.’ 2")[1]" LF.7A L-GD3/F ",!%X,S*(*):*!S)XM*&
[S] 冯玉龙,张亚杰,朱春全 " 根系渗透胁迫时杨树光合作用光抑 制与活性氧的关系[1]" 应用生态学报,*MMX,+(%):*X)
*S&
Z>78 V 2,,-.78 V 1,,-4 : Y" P>F.A3/7D-3= R>AT>>7 =-/A/H37-3R3H
A3/7 /E =-/A/DG7A->D3D .7B ?>.CA3Q> /
D4EE>?378 ?//A /D@/A3C DA?>DD[1]" :-37" 1" K==F " ;C/F ",*MMX,+ (%):*X)*S& [%] #37/AA3 L 2,1.C\D/7 [ K" O3A?.A> ?>B4CA3/7 37 A-> ?//AD .7B D-//AD
/E T->.A D>>BF378D[1]" LF.7A.,!SM,!’():X()++&
[!] ].3D>? [ #,I?>7BF>HI>-73DC- ;" P.=3B @/B4F.A3/7 /E D=37.C- F>.E 73A?.A> ?>B4CA.D> .CA3Q3AG RG =-/A/DG7A->D3D[ 1]" LF.7A L-GD3/F ", !!,!(:X(X)X(S& [*M] L>77378 B> ^?3>D Z [ W,I?47DA378 K 5 #,^.7 2..? 5 5" L?/BH 4CAD,?>_43?>@>7AD .7B >EE3C3>7CG /E R3/DG7A->D3D:. _4.7A3A.A3Q> .=H =?/.C-[1]" 1 " W->/? " I3/F ",!S+,+’:XX!)XSS
[*] 王强,钟旭华,黄农荣,等 " 光、氮及其互作对作物碳氮代谢的 影响研究进展[1]" 广东农业科学,*MM(,(*):XS)+M& [.78 Y,,-/78 9 5,54.78 O P !" # % ‘7A>?.CA3/7D /E 73A?/8>7 T3A-
F38-A 37 A-> =-/A/DG7A->A3C A?.3AD .7B @>A.R/F3D@ /E C.?R/7 .7B 73A?/8>7
/E C?/=[1]" U4.78B/78 K8?3C" 0C3 ",*MM(,(*):XS)+M&
S$$$(期 苏秀荣,等:不同浓度的 Oa)X 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