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ructures of Organs and Determination of Camptothecin of 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喜树各器官解剖学及其喜树碱含量测定的研究



全 文 :书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0-/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001+#""")$"!*+!"#$+"!+"!&!
收稿日期$
!"#%)##)!&
&修改稿收到日期$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作者简介$王玲丽"
#(&"
#!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结构植物学研究
2)34/5
$
641
7
5/1
7
5/
(
*!#
!
#-%+893
"
通信作者$刘文哲!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结构植物学研究
2)34/5
$
56:1;<:
!
16=+:>=+81
喜树各器官解剖学及其喜树碱含量测定的研究
王玲丽#!刘文哲!"
"
#
运城学院生命科学系!山西运城
"$$"""
&
!
西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西安
,#""-(
#

!
要$运用植物解剖学方法研究了喜树各器官的结构!对喜树不同器官中喜树碱含量进行了
?@AB
法测定结
果表明$"
#
#喜树根尖纵切面的结构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
$
个部分组成根和茎的初生结构都由表皮)
皮层和维管柱
%
部分组成&在根和茎初生结构的皮层和髓部具有被锇酸染成黑色的嗜锇细胞&在次生生长中!根的
木栓形成层起源于中柱鞘!茎的木栓形成层起源于皮层细胞&随着次生维管组织的增加!茎的中央形成髓腔"
!
#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分布有嗜锇细胞&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喜树叶的上
表皮没有气孔器分布&下表皮气孔器的保卫细胞呈肾形!没有副卫细胞!被几个表皮细胞不规则的围绕!属于无规
则型&在上下表皮均分布着单细胞非腺毛和
!
种类型的腺毛!其中下表皮的分布相对稠密&上表皮腺毛呈球形!下
表皮腺毛大部分为长卵形!其中间杂着一些球形腺毛&观察发现!越幼嫩的叶中!分布的腺毛和非腺毛越多"
%
#喜
树不同器官中喜树碱含量以幼叶和种子中较高!木质部中较低!髓中含量最少&随着叶的发育成熟!叶中喜树碱的
含量逐渐降低!且同一叶的不同部位!喜树碱含量也有差异&喜树幼苗发育过程中喜树碱含量也在不断变化
关键词$喜树&器官&结构&喜树碱&含量
中图分类号$
C($$+*
&
C($-+&&
文献标志码$
D
$%&(%&)*"+,&
-
./*./!0)%)&1#/.%#"/"+2.1
3
%"%4)(#/
"+1$2
3
#)"$$"52-/$#$0)(/)5
EDFGA/1
7
5/
#
!
AHI E:1;<:
!
"
"
#J:
K
4LM3:1M9NA/N:08/:18:
!
O=18<:1
7
I1/P:L0/M
Q
!
O=18<:1
7
!
R<41S/"$$"""
!
B&
!B95:
7
:9NA/N:R8/:18:
!
F9LM<6:0MI1/)
P:L0/M
Q
!
T/U41
!
,#""-(
!
B#
67*%&.(%
$
V<:0ML=8M=L:09N>/NN:L:1M9L
7
4109N!"#
$
%&%()"")*#+,"%"J:81:+6:L:0M=>/:>=0/1
7
414M93/)
8453:M<9>041>M<:>
Q
143/88<41
7
:09NB@V891M:1M09N>/NN:L:1M9L
7
4106:L:/>:1M/N/:>W
Q
?@AB+V<:L:)
0=5M/1>/84M:>M<4M
$"
#
#
V<:0ML=8M=L:9NL99M591
7
/M=>/1450:8M/919N!-")*#+,"%"/0M<:043:409M<:L>/89M)
Q
5:>910
!
143:5
Q
!
/M/0893
K
90:>9NL99M84
K
!
3:L/0M:34M/8;91:
!
:591
7
4M/91;91:41>34M=L4M/91;91:+V<:
K
L/34L
Q
0ML=8M=L:09NL99M41>0M:34L:893
K
90:>9N:
K
/>:L3/0
!
89LM:S41>P408=54L8
Q
5/1>:L+X03/9
K
8:504L:0<96:>/189LM:S041>
K
/M<0+H10:891>4L
Q7
L96M<
!
M<:89LY843W/=39NL99M>:L/P:0NL93
K
:L/8
Q
)
85:
!
6:L/P:0NL9389LM:S+E/M4L
Q7
L96M<
!
M<:8:1M:L9N0M:3W:)
893:0<9596+V<:8L9000:8M/919NW54>:/0893
K
90:>9N:
K
/>:L3/0
!
3:09
K
<
Q
541>P:/1
!
41>903/9
K
8:504L:4509N9=1>/1M<:3:09
K
<
Q
5+E/M<08411/1
7
:5:8ML913/8L9089
K
:41>9
K
M/803/8L9089
K
:9W0:LP/1
7
!
0M934M454
KK
4L4M=04L:915
Q
4W0:1M/14>4S/45:
K
/>:L3/09N5:4N41>4W19L3/M
Q
+V<:
7
=4L>8:504L:1:
K
<)
L9/>
!
41>0=W0/>/4L
Q
8:50<4P:19MW::19W0:LP:>+V<:5:4N0=LN48:<40MQK
:09NML/8<93:0
!
91:M
QK
:/0
=1/8:5=54L191)
7
541>=54L6/0ML/W=M:>/1M<:4>4S/4541>4W4S/45:
K
/>:L3/09N5:4N+XM<:LM
QK
:04L:
7
541>=54L<4/L0
!
/167
59W45>/0ML/W=M:>/1W9M<4>4S/4541>4W4S/45:
K
/>:L3/041>M<:9M<:L/095/)
P4L
Q
>/0ML/W=M:>915
Q
/1M<:4W4S/45:
K
/>:L3/0+HM640N9=1>M<4MM<:
Q
9=1
7
:LM<:5:4N/0
!
M<:39L:M<:ML/)
8<93:04L:>/0ML/W=M:>+
"
%
#
V<:?A@BL:0=5M00<96:>B@V891M:1M0/1
Q
9=1
7
5:4N41>0::>/07
<:LM<41
M<4M/1S
Q
5:3
!
M<:596:0M/1
K
/M<0+B@V891M:1M9N5:4N
7
L4>=45
Q
>:8L:40:>6/M7
34M=L:+
V<:891M:1M<40>/NN:L:18:0W:M6::1>/NN:L:1M
K
4LM0/1M<:043:5:4N+B@V891M:1M0<4P:8<41
7
:>/1M<:>:)
P:59
K
3:1M9N!-")*#+,"%"0::>5/1
7
+
8)
9
:"&!*
$
!"#
$
%&%()"")*#+,"%"
&
9L
7
410
&
414M93
Q
0ML=8M=L:
&
843
K
M9M<:8/1
&
891M:1M
!!
喜树"
!"#
$
%&%()"")*#+,"%"J:81:+
#为山茱
萸目 "
B9L145:0
#蓝 果 树 科 "
F
Q
0048:4:
#喜 树 属
"
!"#
$
%&%()"
#!为多年生亚热带落叶阔叶乔木!中
国特有树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
该树种因富含抗癌和抗逆转录病毒的喜树碱)喜树
次碱及
#")
羟基喜树碱)甲氧基喜树碱等*!+而深得植
物学界和医药学界的青睐喜树碱"
B43
K
M9M<:8/1
!
B@V
#为喜树各器官中均含有的一种生物碱!经肿瘤
实验证明这种吲哚类生物碱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一种专门通过抑制拓扑异
构酶
"
"
M9
K
9/093:L40:
"
#发挥细胞毒性的天然植
物活性成分*%)$+目前已有
$
种以喜树碱为前体合
成的喜树碱衍生物
B@V)##
"
/L/19M:841
#)
V@V
"
M9)
K
9M:841
#)
()DB
"
()43/19843
K
M9M<:8/1
#及
()FB
"
()
1/ML9843
K
M9M<:8/1
#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
ZJD
#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结肠癌)直肠癌*+)胰腺
癌*-+和复发性卵巢癌*,)(+
关于喜树器官的解剖结构研究!李凤兰等*#"+研
究了珙桐与喜树茎次生木质部的比较解剖学!王戈
戎等*##+对喜树茎解剖发现喜树皮层和髓中存在异
细胞喜树全株均含有喜树碱!但各器官中喜树碱
的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且同一器官在不同发育时
期!
B@V
的含量差异显著*#!)#%+但不同研究结果并
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采样时间)部位)分析方法等
引起的差异早期的研究认为果实中喜树碱的含量
高!因此!以果实为主要原料提取喜树碱*#$+近年
来研究表明越是幼嫩的组织如幼叶)幼枝!
B@V

量越高本实验对喜树器官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较全
面的观察!并对不同器官以及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
喜树碱进行提取和测定!为喜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
材料和方法
;+;
!
实验材料
喜树各器官采自西北大学生物园喜树实生苗
;+<
!
实验方法
;+<+;
!
形态解剖学方法
!
!
#
"石蜡切片法
!
将各材
料切成小块!用
ZDD
固定液固定!经酒精系列脱
水)透蜡)包埋!石蜡制片法制片!
DX&!"
型切片机
切片!切片厚度为
#"
#
#*
$
3
!番红
)
固绿双重染色!
中性树胶封片!
A:/84)J[A型显微镜观察并照相
!"半薄切片法
!
将材料切成
#33
! 小块!先用
%]
戊二醛固定
!<
!再用
#]
的锇酸固定
$<
!系列乙
醇脱水后!用
2
K
91&#!
环氧树脂包埋!
:^/8<:LM)_=1
7
型超薄切片机切片!切片厚度
#
#
!
$
3
天青
)
亚甲基
蓝染色!
A:/84J[A型显微镜观察照相
!
%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将样品经
ZDD

定液固定!乙醇系列脱水后逐步过渡到乙酸异戊酯
中!经过
BX
!
临界点干燥!粘台后真空喷金镀膜!用
?HVDB?HR)*,"
型电子显微镜观察并照相
;+<+<
!
喜树碱含量的测定
!
!
#
"仪器与色谱条件
!
日本 岛 津
AB)#"DVP
K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仪!
R@J)
#"DP
K
检测器!
B5400)` @
工作站&色谱柱$
@`)XJR
柱"
#*"33a$+-33
#&流动相$甲醇%水"
.
%
.
!
-!
%
%&
#&流速$
#3A
,
3/1
#
&检测波长$
!*$13
&进样
量$
#"
$
A
&柱温$
!*b

喜树碱标准品"
((+&]
#由德国
\9:7
:LH1)
7
:5<:/3
制药公司
\/08<9NN
教授惠赠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精确称取喜树碱对照品
!+*3
7
!置于
*"3A
量瓶中!加入适量色谱纯甲醇!
超声波助溶后定容至刻度!摇匀后用
"+$*
$
3
微孔
滤膜滤过!即得
"+"*3
7
,
3A
#的对照品溶液
分别精确量取喜树碱标准溶液
!
)
%
)
*
)
&

#"
3A

#"3A
的容量瓶中!用色谱纯甲醇分别稀释
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后按照上述色谱条件分别取稀
释后的标准溶液样品进样分析!每样重复
%
次!取
%
次峰面积的平均值得峰面积
/
与喜树碱溶液浓

0
"
$
7
,
3A
#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
c#--&-0
-*,,+*
!相关系数
1
!
c"+(((%
!
%
"喜树碱的提取
!
将样品经
-"b
烘箱干燥至
恒重!粉碎过
-"
目筛后!精确称取其粉末各
#""
3
7
!置于离心管中加
$3A
甲醇!超声波提取
#"
3/1
后!加
%"3A
蒸馏水!
$"3A
二氯甲烷!用磁力
搅拌器充分混合
*3/1
后!
!"""L
%
3/1
离心
#"
3/1
!产生两相!收集有机相!减压蒸发至干燥*#*+
剩余部分溶解在
#3A
色谱纯甲醇中!用
"+$*
$
3
微孔滤膜滤过得样品溶液!用于喜树碱含量测定
!
$
"喜树碱的定性分析
!
利用薄层层析法
%&!
!

!!!!!!!!!!!!
王玲丽!等$喜树各器官解剖学及其喜树碱含量测定的研究
"VAB
#!将样品溶液用毛细管点样在硅胶板上"硅
胶$
"+*]
羟甲基纤维素钠
c$"d#""
#!在展开剂中
"
`
氯仿
d`
乙醇
d`
乙酸乙脂
d`
己烷
c!"d
(+*d-*+!d*+%
#展开在
!*$13
紫外光源下观
察发现提取物在硅胶板上的蓝色荧光斑点与喜树碱
标样的蓝色荧光斑点相同!且位置高度一致
!
*
"喜树碱含量的计算
!
精密量取各样品溶液
#"
$
A
!分别进样测定其对应的峰面积值!每样重复
%
次根据线性回归方程求出样品中喜树碱的浓度!
由提取液体积"
#3A
#及样品材料质量"
#""3
7
#可
求得材料中喜树碱的百分含量结果表示为均值
e
标准差"
RJ
#用
%
检验!
2
#
"+"*
表示差异显著
!
!
结果与分析
<+;
!
根的结构
<+;+;
!
根尖及其组织分化
!
从喜树主根的根尖纵
切面上观察!根尖可分为根冠)分生区"生长点#)伸
长区和根毛区
$
个部分根冠位于生长点的前端!
由多层薄壁组织细胞构成分生区是位于根冠内方
的顶端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所
组成原分生组织分为
%
个细胞群$即外面为表皮
原和根冠原的原始细胞群!中间为皮层原的原始细
胞群!最内部分为中柱原的原始细胞群"图版
"
!
#
#
在横切面上!原分生组织的细胞呈等径!细胞排列整
齐而紧密!细胞体积较小!细胞壁薄!原生质浓厚!细
胞核大!分裂能力旺盛!表现出典型的分生组织的细
胞学特点
原分生组织所衍生的细胞发生一定程度分化!
由外向内分化为根冠原)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
它们共同组成初生分生组织"图版
"
!
#
#从横切面
上看!细胞排列层次明显!最外一层是表皮原细胞!
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细胞核大!细胞质浓表皮原内
部有
*
#
-
层由基本分生组织组成的皮层原!这些细
胞相对较大!细胞核明显中央
$
#
*
层为中柱原细
胞!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相对最浓厚"图版
"
!#
<+;+<
!
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
!
喜树根的初生
生长是通过其初生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及其衍生细
胞的体积增大活动完成以后这些衍生细胞分化!
形成根的初生结构其中!根冠原的衍生细胞分化
为根冠薄壁细胞!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的衍生细
胞则分别分化为表皮)皮层和中柱!共同构成了根的
初生结构
在根的初生结构分化中!随着原生分生组织细
胞的分裂与分化!最外层分化出一层排列整齐而紧
密的原表皮细胞皮层原的细胞体积逐渐增大!液
泡化逐渐明显!细胞层次明显!胞间隙出现!紧邻表
皮的一层细胞成为体积较小!排列紧密的外皮层细
胞!其内为
,
#
(
层排列疏松的圆形的皮层薄壁细
胞!细胞较大!液泡化明显!皮层最内的一层细胞体
积相对较小!排列紧密!成为内皮层"图版
"
!
%
)
$
#!
经锇酸固定显示为一圈黑色的嗜锇细胞"图版
"
!
*
)
-
#在维管柱分化中!其外围的中柱鞘细胞最先分
化成一圈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同时紧邻中柱鞘细
胞里面的原生韧皮部的筛管分子)原生木质部导管
开始分化出现!原生木质部导管在相对的
$
个角上
发生分化!构成
$
个初生木质部脊"图版
"
!
%
#!后发
育成四原型的木质部"图版
"
!
$
#
-
#!初生韧生部与
初生木质部呈相间排列!喜树根的中央部分不分化
成木质部!由薄壁组织形成髓"图版
"
!
$
#
,
#至
此!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构成的根的初生结构已分
化完成
喜树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
分组成表皮来源于原表皮!由一层薄壁细胞组成!
其细胞形状不规则皮层位于表皮和维管柱之间!
由皮层原发育而来!由
,
#
(
层薄壁细胞组成!细胞
体积较大!细胞间隙明显!接近表皮处有被锇酸染成
黑色的嗜锇细胞"图版
"
!
*
#其中最内一层细胞排
列整齐!体积较小!没有细胞间隙!被锇酸染成黑色
的嗜锇细胞!为内皮层"图版
"
!
*
)
-
#内皮层以内
的轴状部分是维管柱!维管柱是由中柱原发育而成!
最外方与内皮层相接的是中柱鞘!是一层细胞体积
较小)排列紧密)没有胞间隙的薄壁细胞中柱鞘之
内是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为四原
型!呈辐射状排列!辐射角的尖端为原生木质部!导
管口径较小!接近中心的是后生木质部!导管口径较
大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中央具有
髓"图版
"
!
*
#
,
#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与
髓靠近的部位!分布着大量嗜锇细胞"图版
"
!
-
#!从
纵切面上观察!该嗜锇细胞为长柱形!与根的长轴平
行排列"图版
"
!
&
#
<+;+=
!
侧根的形成
!
喜树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
鞘!外面一圈为内皮层的嗜锇细胞!为典型的内起源
"图版
"
!
&
#当侧根开始发生时!中柱鞘的某些细
胞开始分裂!开始是平周分裂使细胞层数增加!形成
的新组织向皮层外突起!以后的分裂包括平周分裂
和垂周分裂!是原有的突起继续生长形成侧根的根
原基从横切面上观察侧根在母根上位于正对着初
生木质部的位置发生"图版
"
!
,
#
$&!
西
!

!

!

!

!

!!!!!!!!!!!!!!!!!!!
%$

<+;+>
!
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
当初生结构中
后生木质部导管分化成熟时!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
韧皮部之间保留的未分化的原形成层细胞首先在初
生韧皮部内侧发生平周分裂!形成
!
#
%
层狭长的细
胞!这些新细胞在横切面上排列呈弧形!在喜树根中

$
条形成层弧!以后!这种分裂活动逐渐向左右两
侧扩展!从而与初生木质部脊外的中柱鞘细胞相接
同时这些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也发生平周分
裂!产生形成层细胞!新产生的形成层细胞与形成层
弧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形成层环以后
因为形成层环凹入的部分产生木质部较早且较快!
将凹入部分的形成层向外推移!结果使形成层环在
横切面上逐渐成为圆形"图版
"
!
(
#形成层细胞主
要进行切向分裂!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加在初生木
质部的外方&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加在初生韧皮部
的内方从横切面观察次生木质部由大量的木薄壁
细胞组成!导管口径大!分散于其中次生韧皮部由
大量的韧皮薄壁细胞和少量的筛管)伴胞组成在
次生维管组织内分布着维管射线"图版
"
!
(
)
#"
#
由于次生维管组织的增加!表皮和皮层受到挤压!表
皮已不能适应保护功能!这时!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
能力成为木栓形成层"图版
"
!
##
)
#!
#!木栓形成层
细胞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
层"图版
"
!
##
)
#!
#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
共同构成周皮!为根的次生保护组织随着周皮的
产生!其外方的表皮和皮层薄壁组织细胞逐渐剥落
"图版
"
!
##
#
根的次生结构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构成周
皮包括木栓层)木拴形成层和栓内层木栓层位于
根的最外部!由
!
#
%
层木栓细胞组成!多数细胞扁
平形!排列紧密整齐木栓形成层由
#
层细胞组成!
细胞扁平!栓内层由
#
#
!
层细胞组成!为生活的薄
壁组织细胞"图版
"
!
#!
#次生维管组织包括次生
韧皮部)维管形成层和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中
韧皮薄壁细胞数量很多!筛管和伴胞很少&维管形成
层呈环状!由
%
#
$
层扁平的细胞构成&次生木质部
约占根横切面积的大部分!由木薄壁细胞)导管和木
射线构成&维管射线明显"图版
"
!
(
)
#"
#
<+<
!
茎的结构
<+<+;
!
茎的初生结构
!
从喜树茎横切面观察!茎的
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图版
%
!
#
#
表皮由原表皮分化而来!为一层排列紧密的薄壁细
胞!细胞较小!近长方形&皮层位于表皮以内!由基本
分生组织分化而成!占茎横切面的大部分面积!由
#"
#
#!
层细胞组成!细胞较大!具细胞间隙!靠近表
皮处有
-
#
,
层厚角组织"图版
%
!#&皮层以内是维
管柱的部分!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组成维管束由
原形成层分化而成!在茎的横切面上排列成一环!由
外至内依次为初生韧皮部)形成层和初生木质部!为
外韧维管束!维管束周围有嗜锇细胞"图版
%
!
!
#
茎的中央为由基本分生组织分化产生的髓部!均为
薄壁细胞!细胞体积大!胞间隙发达"图版
%
!
#
#
<+<+<
!
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
在茎的次生生
长过程中!位于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髓射线#恢
复分生能力即束间形成层!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
皮部之间的束中形成层连成完整的一环!即维管形
成层"图版
%
!
%
#维管形成层进行切向分裂!束中
形成层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
在韧皮部的外围分布着一圈韧皮纤维"图版
%
!
%
)
$
#&束间形成层的分裂使维管射线随维管束的伸长
而延伸由于次生维管组织的增加!表皮被破坏失
去其具有的保护功能与此同时!近表皮的第
%
#
$
皮层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图版
%
!
%
)
$
#木栓形成层细胞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木
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
层共同组成周皮!形成茎的次生保护组织"图版
%
!
*
#喜树茎在次生生长的过程中!中央形成髓腔"图

%
!
%
#
<+=
!
叶的表皮及内部结构
<+=+;
!
叶的内部结构
!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
成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排列紧密!具角质层&上
表皮细胞近方形!无气孔分布&下表皮细胞较小!排
列紧密!表皮细胞间有气孔器的分布叶肉由栅栏
组织和海绵组织组成!栅栏组织一层!细胞呈长柱
形!排列紧密!细胞长轴与叶表面相垂直&海绵组织
靠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不整齐!具发达
的胞间隙"图版
%
!
-
#叶脉为叶内的维管束!主脉
下面突出!厚角组织明显!维管束在横切面上排列为
一环!分布在皮层中"图版
%
!
,
#!与茎中维管束排列
相似!维管束周围有几层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与上
下表皮相接的维管束处!分布着机械组织!在叶片近
轴面更为明显"图版
%
!
,
#叶柄由表皮)基本组织
和维管组织组成!在横切面上呈半月形!最外层为表
皮!表皮内为基本组织!基本组织中近外方的部分有
!
#
%
层厚角组织!内方为薄壁组织!基本组织内方
为维管束!维管束排列为一环!与茎中维管束排列相
似"图版
%
!
&
#
<+=+<
!
叶的表皮结构
!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喜树
*&!
!

!!!!!!!!!!!!
王玲丽!等$喜树各器官解剖学及其喜树碱含量测定的研究
叶的下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呈不规则状!垂周壁
波纹状!下表皮有气孔器分布!气孔器的保卫细胞呈
肾形!没有副卫细胞!被几个表皮细胞不规则的围
绕!属于无规则型"图版
&
!
#
#上表皮细胞排列紧
密!细胞形态为多边形!垂周壁近平直!上表皮没有
发现气孔器的分布"图版
&
!#通过扫描观察!喜
树的上下表皮均分布着单细胞非腺性毛!其中下表
皮分布的相对上表皮稠密"图版
&
!
%
)
$
#另外发现
在上下表皮还各分布着形状不同的腺毛!上表皮分
布的腺毛呈球形"图版
&
!
*
)
-
#&下表皮分布的腺毛
大部分为长卵形"图版
&
!
,
)
&
#!其中间杂着一些球
形腺毛"图版
&
!
,
#
<+>
!
喜树果实的结构
对喜树果实石蜡切片的观察发现!果皮包括外
果皮)中果皮)内果皮三部分"图版
&
!
(
#从横切面
上看!外果皮由一层细胞组成!细胞长方形!排列紧
密!无胞间隙!且细胞的外切向壁略有加厚&中果皮
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细胞多边形或近球形!排列疏
松&中果皮内侧分布约
#"
个维管束!维管束外韧型
"图版
&
!
(
)
#"
#!每个维管束外方有由数个韧皮纤维
细胞组成的纤维"图版
&
!
#"
#&内果皮由
*
#
&
层细
胞组成!细胞均为强烈木质化的纤维细胞!且细胞的
长轴与果实的长轴平行种子包括种皮)胚乳)胚三
部分"图版
&
!
##
)
#!
#从横切面上看!种皮膜质由
一层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疏松"图版
&
!
#!
#&
胚乳由数层薄壁细胞组成!细胞中储藏有大量的脂
类物质&胚由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共同组成!
子叶中也储藏有大量的脂类物质
<+?
!
喜树不同部位喜树碱的含量变化
<+?+;
!
喜树各器官中喜树碱含量
!
%
年生喜树各
器官中!喜树碱含量以幼叶和种子中较高!分别为
"+#&*]

"+#,!]
!与其它器官相比差异显著"
2
#
"+"#
#木质部中
B@V
含量较少!髓中含量最少
"图
#
#
<+?+<
!
喜树根中喜树碱含量
!

!
年生喜树实生
苗整个根中喜树碱含量分析表明!主根中喜树碱含
量最高!为
"+#**]
!比
%
年生喜树主根的含量高出
%
#
$
倍在主根中!皮部含量为
"+!*!]
!远高于木
质部的含量"
+"(%]
!图
!
#随着侧根的增加!喜
树碱在一级)二级和三级侧根中的含量依次降低!在
三级侧根中!喜树碱含量降到了
"+""*]
"图
!
#
<+?+=
!
喜树叶发育过程中喜树碱的含量变化
!

不同发育时期叶中喜树碱含量的变化分析表明!从
叶芽到
#!>
后的成熟叶为止!随着叶生长天数的增
加!喜树碱的含量逐渐下降"图
%
#&同一枝条上从顶
端向下!各叶中喜树碱的含量也逐渐下降"图
%
#
从时间)空间的分析表明!越幼嫩的叶喜树碱含量越
高随着叶的发育成熟!叶中喜树碱的含量将逐渐
降低可能喜树碱在喜树幼嫩的部位作为防御系统
行使对植物的保护作用
在同一片叶中!分成叶尖)叶中和叶基三部分分
别进行喜树碱含量分析!发现在未成熟的生长叶中!
叶尖的部位喜树碱含量最高!为
"+%$(]
!叶基部喜
树碱含量最低&而在成熟的叶中恰好相反!叶基部含
量最高!为
"+!-(]
!中部次之!为
"+!"#]
!叶尖最
低!为
"+#,"]
"图
$
#这可能是因为喜树碱在同一
叶的不同发育时期存在一定的转运或储藏途径
<+?+>
!
喜树幼苗形成过程中喜树碱含量变化
!

喜树种子萌发后!子叶完全展开!真叶未长出时对子
叶苗中喜树碱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子叶中喜树
碱含量最高!为
"+#(&]
&茎中次之!为
"+"("]
&根
中含量最低!为
"+"!!]
"图
*
#在真叶长出后!对
喜树苗高进行测量并观察真叶数目!结果表明开始

#
!
不同器官中喜树碱含量
Z/
7
+#
!
B@V891M:1M0/1>/NN:L:1M9L
7
410

!
!
根中不同部位的喜树碱含量
D+
根皮部&
\+
根木质部&
B+
主根&
J+
一级侧根&
2+
二级侧根&
Z+
三级侧根
Z/
7
+!
!
B@V891M:1M0/1>/NN:L:1M
K
4LM09NL99M
D+^99M
K
<59:3
&
\+^99MS
Q
5:3
&
B+[4/1L99M
&
J+R:891>4L
Q
5
L99M
&
2+V:LM/4L
Q
L99M
&
Z+C=4LM=0L99M
-&!
西
!

!

!

!

!

!!!!!!!!!!!!!!!!!!!
%$


%
!
叶发育过程中喜树碱的含量变化
Z/
7
+%
!
V<:8<41
7
:09NB@V891M:1M>=L/1
7
5:4N>:P:59
K
3:1M

$
!
叶不同部位的喜树碱含量
Z/
7
+$
!
B@V891M:1M0/1>/NN:L:1M
K
4LM09N5:4N

*
!
幼苗形成过程中喜树碱含量
"#
分别为子叶苗的子叶)茎)根)子叶苗&
(#)
分别为幼苗高
#*83
)
!"83
)
!*83
)
%"83
Z/
7
+*
!
B@V891M:1M09N!-")*#+,"%"0::>5/1
7
0
/1>/NN:L:1M>:P:59
K
3:1M0M4
7
:0
"#
3:41M<:0::>5/1
7
<:/
7
Q
5:>91
!
0M:3
!
L99M9N0::>
K
541M5:M41>/M0
K
541M5:M
&
(#)
3:41M<:
0::>5/1
7
<:/
7
!
"83
!
*8341>%"83
随着苗的逐渐长高!真叶数目逐渐增加"苗高
#*83
时有
!
片真叶!
"83
时有
$
片真叶#!喜树碱含量
也随着增加"图
*
#以后随着苗每
*83
高度的增
加至
%"83
高时!未见真叶增加!这时随着苗高度的
增加!喜树碱含量逐渐降低"图
*
#说明喜树碱的
含量与叶片数量有一定关系
%
!

!

喜树根尖纵切面的结构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结构
相同!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
$
个部分组
成根和茎的初生结构都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
部分组成通过观察发现!越幼嫩的叶中!分布的腺
毛和非腺毛越多!而已证明喜树中越幼嫩的组织!喜
树碱含量越高!这说明喜树碱的积累与腺毛可能存
在一定的关系腺毛是喜树碱的主要积累部位!其
密度也与喜树碱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另外刘文
哲等研究也表明分泌道和腺毛的分泌物在
%-"
13I`
激发下所发的蓝绿色自发荧光与喜树碱在
薄层色谱中所呈现的颜色完全相同*#,+
喜树各器官中喜树碱含量差别较大!幼叶中
B@V
含量虽然最高!但过多的采集会减少光合作用
从而影响植株的生长种子因材料有限!每年只能
收集一次而不能为
B@V
生产提供大量原料喜树
幼枝产量大)不受季节限制)可重复采收及采收过程
简单!所以可考虑通过产业化生产大量的喜树幼枝!
为提取喜树碱提供大量的)高
B@V
含量的原料
参考文献!
*
#
+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
+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
"
!
#$
#$$#$,+
*
!
+
!
RDfDVXf
!
[HRDED[+2NN:8M09N8<:3/84541>
K
<
Q
0/845891>/M/91091
7
L96M<9N!"#
$
%&%()"")*#+,"%"8:58=5M=L:0
*
_
+
+3
4
5-6+&7-
!(#-
!
#(,$
!
=@
"
%
#$
(#$(,+
*
%
+
!
?RHDFGO?
!
?2^ Hg\2^ G^
!
?2B?VR
!
(%"7+B43
K
M9M<:8/1/1>=8:0
K
L9M:/1)5/1Y:>JFDWL:4Y0P/4343345/41JFDM9
K
9/093:L40:H
*
_
+
-8-6+&7-!(#-
!
#(&*
!
"
!,
#$
#$&,%#$&,&+
*
$
+
!
ZX^ VIF2_[
!
2`A2DA
!
G^ D` 2RJ2
!
(%"7+JFDV9
K
9/093:L40:040M4L
7
:M0N9LM<:41M/8418:L>L=
7
VDR)#"%
$
JFD/1M:L48M/91041>
M9
K
9/093:L40:84M45
Q
M/8/1*
_
+
+6+&)(#+9%5
/
!
#(((
!
=@
"
$,
#$
#**&"#**&-+
*+
!
XhA2D^ O__
!
R?D@H^ X^A
!
2^FB_
!
(%"7+D1M/41
7
/4
7
:1/8:NN:8M09N843
K
M9M<:8/141459
7
=:0()43/1)!"
"
R
#
)843
K
M9M<:8/1
!
M9
K
9M:841
!
41>B@V)##0M=>/:>/1M<:39=0:89L1:439>:5
*
_
+
+!7+,!",)(51(9-
!
#(((
!
?
"
#
#$
#&##&,+
,&!
!

!!!!!!!!!!!!
王玲丽!等$喜树各器官解剖学及其喜树碱含量测定的研究
*-
+
!
2`^ RB?^ D2G2FBZ
!
GI@VD2
!
AXO2^ 2+D
K
<40:#H85/1/84541>
K
<4L348959
7
/8450M=>
Q
9N9L45()1/ML9843
K
M9M<:8/1/1
K
4M/:1M06/M<
L:NL48M9L
Q
:
K
4<:5/459P4L/41
!
M=W459L
K
:L/M91:458418:L
*
_
+
+3,%+)",)(5:;5*
4
9
!
#(((
!
;B
"
$
#$
%,*%&%+
*
,
+
!
G^ 22[2^ R_@
!
J2R@DR^
!
ZD` DAAHG
!
(%"7+V9
K
9M:841
!
4148M/P:>L=
7
/1M<:0:891>)5/1:ML:4M3:1M9N:
K
/M<:5/459P4L/418418:L
$
L:)
0=5M09N454L
7
:2=L9
K
:41
K
<40:
%
0M=>
Q
*
_
+
+8&*5,"7&
<
!7+,+)"7=,)&7&
4/
!
#((-
!
;>
"
#!
#$
%"*-%"-#+
*
&
+
!
[DAJXFDJX)[2FJXgDH2
!
H`[2FV^+[95:8=54L8<4L48M:L/;4M/919NM<:M/NN:L:1M/45
Q
:S
K
L:00:>3:3W:L09NM<:!"#
$
%&%()"
")*#+,"%(%)<
Q
>L9S
Q
)%)3:M<
Q7
5=M4L
Q
5B9DL:>=8M40:
"
?[G^
#
7
:1:N43/5
Q
*
_
+
+27",%>&7()*"756+&7&
4/
!
#((,
!
=>
"
*
#$
,&#,("+
*
(
+
!
AX^ 2FB2D
!
F2RRA2^ BA+B43
K
M9M<:8/1
!
9P:LN9=L>:84>:09N0=L
K
L/0/1
7
N/1>/1
7
0
*
_
+
+2
/
%&)(#+9%5
/
!
""$
!
A?
"
!"
#$
!,%*!,$(+
*
#"
+
!
AHZA
"李凤兰#!
BDX?O
"曹弘瑜#!
AH_C
"李俊清#
+B93
K
4L/09191M<:414M93/8450ML=8M=L:9N0:891>4L
Q
S
Q
5:3/10M:3W:M6::1;"?+@+"+,:
?&7*)5"%"41>!"#
$
%&%()"")*#+,"%"
*
_
+
+8&*5,"7&
<
6(+
A
+,
4
B&5(9%5
/
C,+?(59+%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
"
#
#$
,*,&
"
/1B#
+
*
##
+
!
EDFGG^
"王戈戎#!
OIDFTO
"袁晓颖#
+D14M93/8450ML=8M=L:9N0M:341>4>P:1M/M/9=0L99MN9L34M/919N8=MM/1
7
0N9L!"#
$
%&%()"
")*#+,"%"
*
_
+
+8&*5,"7&
<
D&5%("9%B&5(9%5
/
C,+?(59+%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
=?
"
%
#$
&&&(
"
/1B#
+
*
#!
+
!
AHIg
!
DJD[R_+B43
K
M9M<:8/1
Q
/:5>41>>/0ML/W=M/916/M$
%&%()"")*#+,"%"ML::08=5M/P4M:>/1A9=/0/414
*
_
+
+!",-8-6&%-
!
#((-
!
C>
"
%
#$
%-"%-*+
*
#%
+
!
AHIg
!
BD^ @2FV2^ R!
\XI^ G2XHRE_
!
(%"7+`4L/4M/91/1M<:0:891>4L
Q
3:M4W95/M:843
K
M9M<:8/1/1L:54M/91M9M/00=:4
7
:41>0:4)
091/1!"#
$
%&%()"")*#+,"%"
"
F
Q
0048:4:
#*
_
+
+E5((2
/
9+&7-
!
#((&
!
;@
"
$
#$
!-*!,"+
*
#$
+
!
Z2FG_B
"冯建灿#!
g?DFGO_
"张玉洁#!
VDFGOJ
谭运德#!
(%"7+V<:>:P:59
K
3:1M/1L:0:4L8<91!"#
$
%&%()"")*#+,"%"41>=M/)
5/;4M/919N843
K
M9M<:8/1
*
_
+
-F)+(,%+"F+7?"(F+)+,"(
"林业科学#!
"""
!
=A
"
*
#$
#""#"&
"
/1B#
+
*
#*
+
!
D`F?2FG2AD_
!
?D^ f2R[@
!
EHB?2^ R?_
!
(%"7+B<4L48M:L/;4M/919N845=0N9L34M/9141>843
K
M9M<:8/1
K
L9>=8M/91W
Q
8:55/1:0
9N!"#
$
%&%()"")*#+,"%"
*
_
+
+27",%!(77
!
E+99*5(",@=5
4
",!*7%*5(
!
#((!
!
<@
"
#
#$
###&+
*
#-
+
!
AHRO
!
OHO_
!
EDFG O_
!
(%"7+B43
K
M9M<:8/1488=3=54M/9141>P4L/4M/910/1!"#
$
%&%()"
*
_
+
+27",%">(@+)"
!
""!
!
A@
"
##
#$
#"#"#"#-+
*
#,
+
!
AHIEg?
"刘文哲#!
EDFGgZ
"王自芬#
+D88=3=54M/9141>A9845/;4M/919NB43
K
M9M<:8/1/1O9=1
7
R<99M9N!"#
$
%&%()"")*#+,"%"
*
_
+
+8&*5,"7&
<
27",%2
/
9+&7&
4/
",@>&7()*7"56+&7&
4/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
!
=B
"
$
#$
"*$#!
"
/1B#
+
!!
图版
"!
#+
喜树根尖纵切图!
a#""
&
!+
根尖初生分生组织横切图!
a#""
&
%+
根初生组织的分化!
a*"
&
$+
根的初生结构!
a*"
&
*+
根的初生
结构!示内皮层!
a$*
&
-+
维管柱的横切面!
a#""
&
,+
侧根产生的横切面!
a#""
&
+
侧根产生的纵切面!
a#""
&
(+
根的次生结构!
a*"
&
#"+
根次生
结构一部分!示周皮形成!
a#""
&
##+
根的次生结构!示周皮!
a#""
&
#!+
根的周皮!
a$""
DE.%)
"!
Z/
7
+#+@9LM/919N591
7
/M=>/1450:8M/919NM<:L99MM/
K
!
a#""
&
Z/
7
+!+BL9000:8M/919N
K
L/34L
Q
3:L/0M:3
!
a#""
&
Z/
7
+%+J/NN:L:1M/4)
M/919N
K
L/34L
Q
3:L/0M:3
!
a*"
&
Z/
7
+$+@L/34L
Q
0ML=8M=L:9NL99M
!
a*"
&
Z/
7
+*+@L/34L
Q
0ML=8M=L:9NL99M
!
0<96/1
7
M<::1>9>:L3/0
!
a$*
&
Z/
7
+-+
BL9000:8M/919NP408=54L85/1>:L
!
a#""
&
Z/
7
+,+BL9000:8M/919N54M:L45L99MN9L3/1
7
!
a#""
&
Z/
7
+&+@9LM/919N591
7
/M=>/1450:8M/919N54M:L45L99M
N9L3/1
7
!
a#""
&
Z/
7
+(+R:891>4L
Q
0ML=8M=L:9NL99M
!
a*"
&
Z/
7
+#"+@9LM/919N0:891>4L
Q
0ML=8M=L:9NL99M
!
0<96/1
7K
:L/>:L3
!
a#""
&
Z/
7
+##+R:8)
91>4L
Q
0ML=8M=L:9NL99M
!
0<96/1
7K
:L/>:L3
!
a#""
&
Z/
7
+#!+@:L/>:L39NL99M
!
a$""
&&!
西
!

!

!

!

!

!!!!!!!!!!!!!!!!!!!
%$

!!
图版
%!
#+
茎的初生结构!
a!*
&
!+
茎的初生结构一部分!示嗜锇细胞!
a#""
&
%+
茎次生结构!
a!*
&
$+
茎次生结构一部分!
a#""
&
*+
茎的
次生结构!示周皮!
a#""
&
-+
叶片横切!
a!""
&
,+
叶主脉的横切面!
a#""
&
+
叶柄的横切面!
a#""
DE.%)
%!
Z/
7
+#+@L/34L
Q
0ML=8M=L:9N0M:3
!
a!*
&
Z/
7
+!+@9LM/919N
K
L/34L
Q
0ML=8M=L:9N0M:3
!
0<96/1
7
903/9
K
!
a#""
&
Z/
7
+%+R:8)
91>4L
Q
0ML=8M=L:9N0M:3
!
a!*
&
Z/
7
+$+@9LM/919N0:891>4L
Q
0ML=8M=L:9N0M:3
!
a#""
&
Z/
7
+*+R:891>4L
Q
0ML=8M=L:9N0M:3
!
0<96/1
7K
:L/>:L3
!
a
#""
&
Z/
7
+-+BL9000:8M/919NW54>:
!
a!""
&
Z/
7
+,+BL9000:8M/919N34/1P:/1
!
a#""
&
Z/
7
+&+BL9000:8M/919N
K
:M/95:
!
a#""
(&!
!

!!!!!!!!!!!!
王玲丽!等$喜树各器官解剖学及其喜树碱含量测定的研究
!!
图版
&!
#+
下表皮细胞及气孔器!
a!""
&
!+
上表皮细胞!
a!""
&
%+
幼叶下表皮!示较多的腺毛和非腺毛!
a%"
&
$+
幼叶上表皮!
a%"
&
*+

表皮!示非腺毛和球形腺毛!
a#""
&
-+
上表皮!示球形腺毛!
a#"""
&
,+
下表皮!示非腺毛和两种腺毛!
a!""
&
+
下表皮!示长卵形和球形两种腺
毛!
a&""
&
(+
果实横切面&
#"+
果皮中的维管束!
a#""
&
##+
种子纵切面!
a*"
&
#!+
种子横切面"示胚!
a*"
#
DE.%)
&!
Z/
7
+#+V<:4W4S/45:
K
/>:L3/08:509N5:4N41>0M934M454
KK
4L4M=0
!
a!""
&
Z/
7
+!+V<:4>4S/45:
K
/>:L3/08:509N5:4N
!
a!""
&
Z/
7
+%+
V<:4W4S/45:
K
/>:L3/09N
Q
9=1
7
5:4N
!
0<96/1
7
39L:ML/8<93:0
!
a%"
&
Z/
7
+$+V<:4>4S/45:
K
/>:L3/09N
Q
9=1
7
5:4N
!
a%"
&
Z/
7
+*+V<:4>4S/45:
K
/>:L)
3/0
!
0<96/1
7
:
K
/>:L3/0<4/L041>
7
59W45
7
541>=54L<4/L0
!
a#""
&
Z/
7
+-+V<:4>4S/45:
K
/>:L3/0
!
0<96/1
77
59W45
7
541>=54L<4/L0
!
a#"""
&
Z/
7
+,+V<:
W:596:
K
/>:L3/0
!
0<96/1
7
:
K
/>:L3/0<4/L041>M<:M69M
QK
:0
7
541>=54L<4/L0
!
a!""
&
Z/
7
+&+V<:4W4S/45:
K
/>:L3/0
!
0<96/1
7
M69M
QK
:09N
7
541>=54L
<4/L0
!
a&""
&
Z/
7
+(+8L9000:8M/919NNL=/M
&
Z/
7
+#"+P408=54LW=1>5:/1
K
:L/84L
K
!
a#""
&
Z/
7
+##+P:LM/8450:8M/919N0::>
!
a*"
&
Z/
7
+#!+8L9000:8M/91
9N0::>
"
0<96/1
7
:3WL
Q
9
!
a*"
#
+
"(!
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