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0-/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0,#""")*"!$,!"#$,"%,"$&%
收稿日期$
!"#*)"+)!#
&修改稿收到日期$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
1234%)56)7)"!)%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8)9#$
#
作者简介$李
!
妙"
#9+9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
5):;.<
$
<.:.;=
(
!"#*
!
#!&,>=:
"
通信作者$师生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
5):;.<
$
/?/@.
!
0A.
B
?,>;/,>0
青藏高原
$
个地方春小麦品种旗叶
%&
!
光化学效率的光响应分析
李
!
妙#!%!师
!
瑞!!陈文杰#!师生波#"!张怀刚#
"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西宁
+#"""#
&
!
中山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广州
$#"!($
&
%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9
#
摘
!
要$采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方法!以高原春小麦")互助红*+)互麦
#!
*和)互麦
#%
*#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旗叶的
C2
"
光化学效率以及光化学和非光化学猝灭的光响应特性结果显示$"
#
#
%
个春小麦品种旗叶的光合色素有差
异!最大光化学效率"
!
D
%
!
:
#无显著差异"
!
#随着光强增加!
%
个品种旗叶有效光化学效率"
!
D
E
%
!
:
E
#+实际光化
学效率"
!
C2
"
#+光化学猝灭系数"
C
#+
C2
"
反应中心开放比率"
F
#均呈降低趋势&低光强范围内!叶片
!
D
E
%
!
:
E
+
!
C2
"
+
"
C
+
"
F
值均依次按)互麦
#!
*
#
)互助红*
#
)互麦
#%
*的顺序降低&中高光强范围内!
%
个品种的
!
D
E
%
!
:
E
趋于
一致!而)互助红*的
!
C2
"
+
"
C
+
"
F
较其他两个品种略高"
%
#随着光强增加!各品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
#+表观
电子传递速率"
&(
#+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
!
7CG
#+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
!
7H
#均呈升高趋势&中低光
强范围内!
#$%
+
!
7CG
值均依)互麦
#%
*
#
)互助红*
#
)互麦
#!
*的顺序降低!而)互助红*和)互麦
#!
*的
&(
变化
较为一致且)互麦
#%
*的最低&中高光强范围内!
#$%
+
!
7CG
值均依次按)互助红*
#
)互麦
#%
*
#
)互麦
#!
*的顺序降
低!而
&(
值按)互助红*
#
)互麦
#!
*
#
)互麦
#%
*的顺序降低&在整个光强变化过程中!
7H
表现为按)互麦
#%
*
#
)互麦
#!
*
#
)互助红*的顺序依次降低研究认为!
%
个高原春小麦品种中)互助红*最适应高光强环境&)互麦
#!
*
光能利用能力强于)互麦
#%
*!但略弱于)互助红*&)互麦
#%
*对光强变化较为敏感!热耗散能力略强于)互麦
#!
*!在
低光环境下有较高的热耗散能力
关键词$春小麦&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
C2
"
光化学效率&青藏高原
中图分类号$
G9*$,(9
文献标志码$
I
()*
+
,#,"-%."/",
+
(/.0/#120,
3
"(,0,"-%&
!
%."/"1.04#,/5
+
6--#1#0(1
+
#(7*)
8
90)-"-:.500;)/#<0&
3
5#(
8
=.0)/
>)5#0/#0,"(/.0
?
#(
8
.)#@:#A0/)(%*)/0)B
FJK.;=
#
!
%
!
2LJMN.
!
!
3L57 6O0
-
.O
#
!
2LJ2@O0
P
?=
#
"
!
8LI7QLN;.
P
;0
P
#
"
#1O
R
F;?=S;T=S
R
=UIV;
B
T;T.=0;0V5D=
!
7=ST@AO/TJ0/T.TNTO=UC<;TO;NW.=<=
PR
!
3@.0O/OI>;VO:
R
=U
2>.O0>O/
!
4.0.0
P
+#"""#
!
3@.0;
&
!2>@==<=UF.UO2>.O0>O/
!
2N0)X;T)2O0Y0.DOS/.T
R
!
QN;0
P
Z@=N$#"!($
!
3@.0;
&
%Y0.DOS/.T
R
=U3@.)
0O/OI>;VO:
R
=U2>.O0>O/
!
WO.
-
.0
P
#"""*9
!
3@.0;
#
A,/5)1/
$
W;/OV=0T@O;0;<
R
/./=U>@<=S=
B
@
R
O0>O
B
;S;:OTOS/
!
AO.0DO/T.
P
;TOVT@O<.
P
@TSO/
B
=0/O/
=UC2
"B
@=T=>@O:.>;
R
!
B
@=T=>@O:.>;<;0V0=0)
B
@=T=>@O:.>;<
[
NO0>@.0
PB
S=>O//O/.0U<;
P
P
/T;
P
OA.T@T@SOO<=>;
S.0
P
A@O;T
"
)*+*,-./01+*2-. F,
#
,\@OSO/N
$"
#
#
\@OSOA;/;V.UUOSO0>O=U>@<=S=
B
@
R
<
"
3@<
#
>=0TO0T;:=0
P
T@SOO<=>;!
?NTT@O
:;].:N:
[
N;0TN:
B
@=T=>@O:./TS
R
OUU.>.O0>
R
=UC2
"
"
!
D
%
!
:
#
@;V0=/.
P
0.U.>;0TV.UUOSO0>O;:=0
P
T@O:,
"
!
#
I/T@O.0>SO;/O=U<.
P
@T.0TO0/.T
R
!
T@OC2
"
:;].:;<
B
@=T=>@O:.>;
R
"
!
D
E
%
!
:
E
#!
C2
"
;>TN;<
B
@=T=>@O:.>;
R
"
!
C2
"
#!
C2
"B
@=T=>@O:.>;<
[
NO0>@.0
P
>=OUU.>.O0T
"
C
#
;0VT@OUS;>T.=0=UC2
"
SO;>T.=0>O0TOS/T@;T;SO=
B
O0OV
"
F
#
;
R
,Y0VOS<=A<.
P
@T.0TO0/.T
R
!
!
D
E
%
!
:
E
!
C2
"
!
"
C
;0V
"
F
=UA@O;TU<;
P
)
LN:;.#!
*
T@S=N
P
@
)
LNZ@N@=0
P
*
T=
)
LN:;.
#%
*
,Y0VOST@O:.VV
@<.
P
@T.0TO0/.T
R
!
>@;0
P
O/=U!
D
E
%
!
:
ED;
O0T
!
?NTT@OD;
C2
"
!
"
C
;0V
"
F
.0
)
LNZ@N@=0
P
*
AOSO/<.
P
@T<
R
@.
P
@OST@;0T@;T=U=T@OSTA=,
"
%
#
\@O
D;
0=0)
B
@=T=>@O:.>;<
[
NO0>@.0
P
>=OUU.>.O0T
"
#$%
#!
;
BB
;SO0TO
R
"
&(
#!
T@O
[
N;0TN:
R
.O
NO0>@.0
P
VNOT=<.
P
@T).0VN>OV
B
S=>O//O/;0V0=0)<.
P
@T).0VN>OV
B
S=>O//O/
"
!
7CG
;0V
!
7H
#
TO0VOVT=.0>SO;/OA.T@T@O.0>SO;/.0
P
=U<.
P
@T.0TO0/.T
R
,Y0VOS<=A<.
P
@T.0TO0/.T
R
!
T@O#$%
;0V
!
7CG
VO>SO;/OVUS=:
)
LN:;.#%
*
T@S=N
P
@
)
LNZ@N@=0
P
*
T=
)
LN:;.#!
*!
>@;0
P
O/=U&(.0
)
LNZ@N)
@=0
P
*
;0V
)
LN:;.#!
*
TO0VOV>=0/./TO0T
!
D;
LN:;.#%
*
A;/T@O<=AO/T;:=0
P
T@SOOD;S.O)
T.O/,Y0VOST@O:.VV
@<.
P
@T.0TO0/.T
R
!
#$%;0V
!
7CG
VO>SO;/OVUS=:
)
LNZ@N@=0
P
*
T@S=N
P
@
)
LN)
:;.#%
*
T=
)
LN:;.#!
*!
T@O&(/@=AOV;VO>SO;/OVTO0VO0>
R
US=:
)
LNZ@N@=0
P
*
T@S=N
P
@
)
LN:;.#!
*
T=
)
LN:;.#%
*
,^NS.0
P
T@OA@=
P
O/.0<.
P
@T.0TO0/.T
R
!
7H
VO>SO;/OVUS=:
)
LN:;.#%
*
T@S=N
P
@
)
LN:;.
#!
*
T=
)
LNZ@N@=0
P
*
,\@O/TNV
R
/N
PP
O/TOVT@;T
)
LNZ@N@=0
P
*
/@=AOV/TS=0
P
;V;
B
T.=0T=@.
P
@<.
P
@T.0TO0/.)
T
R
O0D.S=0:O0T;:=0
P
T@SOOD;S.OT.O/,K=SO=DOS
!)
LN:;.#!
*
@;V:=SO@.
P
@OS>;
B
;>.T
R
=U/=<;SO0OS
PR
N/)
;
P
OT@;0
)
LN:;.#%
*
?NTAO;_OST@;0
)
LNZ@N@=0
P
*
,
)
LN:;.#%
*
A;/:=SO/O0/.T.DOT=T@O>@;0
P
O/.0
<.
P
@T.0TO0/.T
R
T@;0T@O=T@OSTA=
!
;0V.T@;VAO;_OSO]>.T;T.=0O0OS
PR
V.//.
B
;T.=0>;
B
;>.T
R
T@;0
)
LNZ@N)
@=0
P
*
?NT?OTTOST@;0
)
LN:;.#!
*
,
)
LN:;.#%
*
@;V:=SO@.
P
@OS;?.<.T
R
=UT@OS:;
;T.=0;T<=A<.
P
@T
.0TO0/.T
R
,
C0
+
D"5!,
$
/
B
S.0
P
A@O;T
&
>@<=S=
B
@
R
O0>O
&
B
@=T=/
R
0T@OT.>SO/
B
=0/O>NSDO
&
C2
"B
@=T=>@O:.>;
R
&
G.0
P
@;.)\.?OT;0C<;TO;N
!!
光合作用是植物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
成有机物的重要生理过程太阳光作为植物光合作
用的能量基础!适宜的强度有助于诱导光合酶的活
性!促进叶片气孔的开张!激发光合作用&然而!自然
条件下植物经常会遭受强太阳辐射的胁迫!尤其是
生长在具有高强光辐射的高原地区植物当植物光
合机构吸收过量的光能时!过量的激发能将会累积
在两个光合反应中心"光系统
"
和光系统
#
#!抑制
光合作用活性并产生光抑制甚至光破坏,#-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太阳辐射强!光能
资源丰富,!-青藏高原地区太阳光强于同纬度低海
拔地区,%-!高原植物经过长期的进化适应!已经形成
了多种防御和减弱强太阳光辐射的机制春小麦是
青海省农业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本研究中选用的
春小麦品种)互助红*+)互麦
#!
*和)互麦
#%
*是青海
省互助县育成的旱地耐旱品种!它们在青海省的浅
山和半脑山地区有较大的种植面积!经济效益显
著,*)$-在生产实践中!独特生态环境中春小麦品种
较稳定产量的形成机制一直备受关注,&-作物产量
的高低取决于光合作用中有机物质的积累!光合生
理过程对波动环境的驯化适应能力是保障植物完成
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光合作用对外界环境
变化较为敏感,(-!特别是光系统
"
"
C2
"
#!在环境
胁迫时常表现为
C2
"
光化学效率的降低叶绿素
荧光能快速反应光合生理的变化!被誉为植物光合
作用的快速+无损伤探针,+-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
得到的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能很好地反映植物光
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变化特征!对了解植物光合机
构对高光强的适应机制!判断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
力差异非常重要!是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
要内容,9)#"-
目前关于春小麦的研究多集中于新品种的培育
和引进,$!##-+栽培技术的改良,#!-+抗性,#%-和农艺性
状的筛选,#*)#$-+环境胁迫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等
方面近期师生波等,#&-对高原系列春小麦研究发
现!在仅以强光胁迫的自然条件下!高原春小麦的光
合机构存在可逆失活现象植物在长期进化中形成
了多种防御机制!避免光伤害的一个重要的光化学
调节机制是提高光化学反应和光合能力&有氧参与
的电子传递在
3H
!
同化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也可作
为维持光合电子传递的一种应急机制!对于缓解光
合膜上的还原态压力+减少
C2
"
中活性氧的产生+
防御光破坏也是非常重要的,#-热耗散增加可以减
少
C2
"
反应中心和电子传递链的过分还原!与叶黄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素循环的运行状况及叶黄素库的大小相关!是植物
防止强光导致光合机构光破坏的保护性机制,#+-
本试验通过对
%
个品种春小麦
C2
"
光化学效率等
荧光参数的光响应分析!旨在了解青海省典型耐旱
品种的内在光合属性!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
支撑
#
!
材料和方法
E,E
!
试验样地及植物材料
试验设置在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镇东盛村农灌
区!位于
%&`"!E7
!
9(`*+E5
!海拔
!9"$,*:
受南
部布尔汗布达山地形与孟加拉湾湿气流的影响!香
日德镇夏季湿润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发源
于布尔汗布达山东南麓的香日德河年均流量
#!,$*
:
%
.
/
#
!灌溉条件稳定!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区耕
作土壤主要是棕漠土!耕作层土壤肥厚!有机质含量
为
&,&
$
#+,*9
P
.
_
P
#
!属冬灌旱作农耕地
试验材料选用青海省当地春小麦"
)*+*,-.
/01+*2-.F,
#品种)互助红*+)互麦
#!
*和)互麦
#%
*)互助红*是经久不衰的耐旱小麦品种!具有高
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强中抗倒伏的特
点,*-)互麦
#!
*是水地与旱地品种杂交而来的丰
产品种!具有抗倒伏+抗病+高产的特性,*-)互麦
#%
*耐旱+穗大粒多+丰产稳产!一般比)互助红*增产
!,%a
$
#%,+a
!但植株偏高!高水肥条件下容易倒
伏,$-
%
个春小麦品种均为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脑山及半脑山地区主要的种植品种!具有适应高原
强太阳辐射和土壤干旱的特性孕穗期后)互助红*
旗叶多呈直立型!而)互麦
#!
*和)互麦
#%
*的旗叶多
呈直立转披型!即旗叶从基部顺时针缓慢旋转后在
其远轴叶面的近
#
%
!
处多呈现水平受光状态
E,F
!
小区设置和田间管理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设
%
个重复小区!小区
试验面积为
$:
!
以行距
!">:
间隔条播
%
个品
种!每个品种播种
*
行作为小区内重复!共
#!
行!行
长为
!:
!"#%
年
%
月
#+
日以每公顷
#$"_
P
尿素和
($
_
P
磷酸二铵水平施入底肥!并辅以农家肥若干&地
表喷洒除草剂后翻耕!次日播种出苗后人工间苗
至每行
!""
株春小麦生长期间适时除草和浇水!
拔节期以每公顷
($_
P
的量追施尿素
#
次
不同春小麦品种旗叶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试
验始于
!"#%
年
&
月
!!
日后的孕穗期此前
&
月
!"
日给予了田间灌溉试验期间多为全晴天或晴天多
薄云天气!为避免逐渐加强的土壤干旱胁迫!自
&
月
!$
日起!每晚在各春小麦品种行间于根部浇灌少量
水!以确保第
!
天试验期间土壤维持潮湿状态
E,$
!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叶绿素荧光参数采用英国产
bK2)!
便携式脉
冲调制荧光仪测定选旗叶远轴面中部向光面为测
定部位!以仪器内置卤素灯为光源!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系列作用光强!每个光强经
%:.0
平衡适应后测
定稳态荧光产率"
!
/
#和最大荧光产率"
!
:
E
#
C2
"
反应中心关闭状态的最小叶绿素荧光产量"
!
"
#和
开放状态的最大叶绿素荧光产量"
!
:
#!测自太阳落
山前用暗适应夹经
#!":.0
暗适应恢复后的旗
叶测定
!
:
和
!
:
E
的饱和脉冲光强为
&$""
%
:=<
.
:
!
.
/
#
!
",(/
脉冲
C2
"
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
"内光化学效率#表示为
!
D
%
!
:
!其中!
!
D
c!
:
!
"
!
"
E
以
H]?=S=N
P
@
等,#9-经验公式估算$
!
"
Ec
!
"
%"
!
D
%
!
:
!
"
%
!
:
E
#
!
/
+
!
:
E
+
!
:
+
!
"
和
!
"
E
用于
以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计算$
C2
"
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
!
D
E
%
!
:
E
#
c
"
!
:
E
!
"
E
#%
!
:
E
,
!"
-
C2
"
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
!
C2
"
#
c
"
!
:
E
!
/
#%
!
:
E
,
!"
-
C2
"
反应中心表观电子传递速率"
&(
#
c
!
C2
"
d$3(d",$d",+*
,
#
-
C2
"
反应中心的开放比率"
F
#
c
"
C
d
"
!
"
E
%
!
/
#
,
!#
-
光化学猝灭系数"
C
#
c
"
!
:
E!
/
#%"
!
:
E
!
"
E
#
,
!!
-
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
#
c!
:
%
!
:
E#
,
!!
-
C2
"
反应中心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
"
!
7H
#
c#
%,
#$%e#e
"
F
d
"
!
:
%
!
"
#
#-
,
!%
-
C2
"
反应中心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
"
!
#$%
#
c#
!
C2
"
#
%,
#$%e#e
"
F
d
"
!
:
%
!
"
#
#-
,
!%
-
E,G
!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早晨
9
$
""
以前在田间每一小区每行各选取春
小麦品种旗叶
#
枚!用去离子水洗净其表面灰尘后
于叶片中部依固定膜片剪取
#>:
! 的叶圆片
*
个
同一小区来源的
#&
个叶圆片混合后分两组!经精度
",""#
P
电子天平称重后采用师生波等,!*-方法浸
提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测定与计算见朱广廉
等,!$-的方法!含量以单位叶片鲜重表示
$&$
%
期
!!!!!!!!
李
!
妙!等$青藏高原
%
个地方春小麦品种旗叶
C2
"
光化学效率的光响应分析
E,H
!
数据分析
数据用
2C22#&,"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春小
麦品种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0O)A;
R
I7HfI
#!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
F2^
#!
显著性水平设定为
&
c","$
用
K.>S=/=UT5]>O<
软
件制图!数据选自
!"#%
年
(
月
#
日和
!
日上午
+
$
%"
$
##
$
%"
间的测定结果!连续
!V
的天气状况均为晴
天有薄云旗叶
C2
"
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的测定
样本数为
#!
!
C2
"
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等的光响应
曲线为
$
次测定的平均图中垂直条表示标准差
"
2^
#
!
!
结果与分析
F,E
!
高原春小麦旗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内禀光化
学效率的比较
在小麦孕穗期!春小麦品种旗叶的总叶绿素含
量"
3@<
#表现为)互助红*
#
)互麦
#%
*
#
)互麦
#!
*的
趋势!且)互助红*的
3@<
显著高于)互麦
#!
*"
$
$
","$
#"图
#
!
I
#&而
%
个春小麦品种间类胡萝卜素含
量"
3;S
#的表现与
3@<
相反"图
#
!
W
#!说明两类光合
色素
3@<
和
3;S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另外!
3;S
在光合色素中的含量较低!)互助红*+)互麦
#!
*
和)互麦
#%
*旗叶中
3;S
%
3@<
比值依次为
","$%
+
","(+
+
","&"
!它们光合色素含量"
3;Se3@<
#依次为
!,9*
+
!,+$
+
!,9":
P
.
P
#
!且
%
个品种间无显著差
异同时!)互麦
#%
*的
C2
"
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
"
!
D
%
!
:
#略低!但统计学上
%
个春小麦品种旗叶
!
D
%
!
:
无显著差异!平均为
",+$
"图
#
!
3
#适宜生态
环境中的
!
D
%
!
:
反映了
C2
"
反应中心内禀光能转
化效率!多次测定具有相似的相对变化趋势!意味着
%
个春小麦品种的内禀光能转化效率基本相同
FIF
!
高原春小麦品种旗叶
%&
!
光化学效率对不同
光强的响应特征
图
!
!
I
显示!
C2
"
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
!
D
E
%
!
:
E
#随光强增加而降低!
%
个春小麦品种间
!
D
E
%
!
:
E
在光强低于
+!"
%
:=<
.
:
!
.
/
#时具有较小差异!
并按)互麦
#!
*+)互助红*和)互麦
#%
*顺序依次略有
降低趋势&在高于
+!"
%
:=<
.
:
!
.
/
#光强下
%
个
品种间基本无差异同时!
C2
"
实际光化学量子效
率"
!
C2
"
#也随光强增加而降低"图
!
!
W
#&
%
个春小
麦品种间
!
C2
"
仅在低于
##!"
%
:=<
.
:
!
.
/
#的
中低光强范围具有较小的差异&)互麦
#%
*在整个光
强变化范围内均最低!在
$+"
%
:=<
.
:
!
.
/
#光强
下)互麦
#!
*略高于)互助红*!之后)互助红*则略高
于)互麦
#!
*从两荧光参数的比较可以看出!随着
光强增加春小麦旗叶
!
C2
"
比
!
D
E
%
!
:
E
降低程度大!
说明
!
C2
"
对光强变化较为敏感
F,$
!
高原春小麦品种旗叶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和开
放比率随光强的变化规律
图
%
!
I
表明!
%
个春小麦品种间
C2
"
反应中心
相对表观电子传递速率"
&(
#随光强增加而增大!
并在高于
%+"
%
:=<
.
:
!
.
/
#光强下差异较为明
显!且按照)互助红*+)互麦
#!
*和)互麦
#%
*依次有
降低趋势同时!
C2
"
反应中心开放比率"
F
#则随
光强增加而降低!
%
个春小麦品种间有较小的差异!
同一光强下
%
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与
&(
相同
"图
%
!
W
#
图
#
!
孕穗期
%
个春小麦品种旗叶光合色素
含量和
C2
"
最大光化学效率的比较
图中垂直条表示标准差&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品种间
在
","$
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b.
P
,#
!
3=:
B
;S./=0=U
B
@=T=/
R
0T@OT.>
B
.
P
:O0T>=0TO0T/
;0V!
D
%
!
:
.0T@OU<;
P
S.0
P
A@O;TD;S.OT.O/VNS.0
P
T@O?==T.0
P
/T;
P
O
fOST.>;;S/.0O;>@>=
\@OV.UUOSO0T<=AOS)>;/O
P
0.U.>;0T
V.UUOSO0>O/;:=0
P
A@O;TD;S.OT.O/
!
;T","$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F,G
!
高原春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猝灭系数随光强
的变化特征
%
个春小麦品种的光化学猝灭系数"
C
#随光强
图
!
!
孕穗期
%
个春小麦品种旗叶
C2
"
有效光化学效率
和实际光化学效率的光响应曲线变化
b.
P
,!
!
F.
P
@TSO/
B
=0/O>NSDO/=U!
D
E
%
!
:
E;0V
!
C2
"
.0T@OU<;
P
S.0
P
A@O;TD;S.OT.O/VNS.0
P
T@O?==T.0
P
/T;
P
O
图
%
!
孕穗期
%
个春小麦品种旗叶
C2
"
反应中心的
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和开放比率的光响应曲线
b.
P
,%
!
F.
P
@TSO/
B
=0/O>NSDO/=U&(;0VT@OUS;>T.=0
=U
"
F
.0T@OU<;
P
S.0
P
A@O;TD;S.OT.O/VNS.0
P
T@O?==T.0
P
/T;
P
O
增加而降低!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小!低于
%+"
%
:=<
.
:
!
.
/
#光强下!)互助红*和)互麦
#!
*基本无差
异&在高光强下!
"
C
有随)互助红*+)互麦
#!
*和)互
麦
#%
*顺序依次降低的趋势"图
*
!
I
#
%
个春小麦
品种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
#随光强增加而升
高且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在光强小于
+!"
%
:=<
.
:
!
.
/
#时!)互麦
#%
*略大于)互助红*和)互麦
#!
*!而在光强大于
+!"
%
:=<
.
:
!
.
/
#之后!
#$%
在)互助红*中明显升高!且按照)互助红*+)互
麦
#%
*和)互麦
#!
*的顺序依次有降低趋势"图
*
!
W
#可见!随着光强的增加!各高原春小麦品种叶
绿素荧光猝灭系数变化趋势相似!品种间差异逐渐
加大!且始终以)互助红*较高&叶片
"
C
和
#$%
变化
趋势相反!
#$%
在品种间的差异大于
"
C
FIH
!
高原春小麦旗叶
%&
!
反应中心调节性和非调
节性能量耗散随光强增加的动态特征
%
个高原春小麦品种的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
量"
!
7CG
#随光强增加而增大"图
$
!
I
#&它们之间在
光强小于
+!"
%
:=<
.
:
!
.
/
#时略显差异!且依照
)互麦
#%
*+)互助红*和)互麦
#!
*的顺序有逐渐降低
趋势&而在光强大于
#*+"
%
:=<
.
:
!
.
/
#之后!
品种间差异很小!)互助红*仅略大于)互麦
#!
*和
)互麦
#%
*同时!
%
个春小麦品种非调节性能量耗
散量子产量"
!
7H
#也随光强增加有增大趋势!但品
图
*
!
孕穗期
%
个春小麦品种旗叶
C2
"
反应中心
光化学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的光响应曲线
b.
P
,*
!
F.
P
@TSO/
B
=0/O>NSDO/=U
"
C
;0V#$%
.0T@OU<;
P
S.0
P
A@O;TD;S.OT.O/
VNS.0
P
T@O?==T.0
P
/T;
P
O
(&$
%
期
!!!!!!!!
李
!
妙!等$青藏高原
%
个地方春小麦品种旗叶
C2
"
光化学效率的光响应分析
图
$
!
孕穗期
%
个春小麦品种旗叶
C2
"
反应中心调节性
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的光响应曲线
b.
P
,$
!
F.
P
@TSO/
B
=0/O>NSDO/=U
!
7CG
;0V
!
7H
.0T@OU<;
P
S.0
P
A@O;TD;S.OT.O/
VNS.0
P
T@O?==T.0
P
/T;
P
O
种间的差异较为明显!且随)互麦
#%
*+)互麦
#!
*和
)互助红*顺序有依次降低趋势&在光强大于
#++"
%
:=<
.
:
!
.
/
#时!)互麦
#%
*和)互麦
#!
*的非调
节性能量耗散趋于相同"图
$
!
W
#以上研究结果表
明!随光强的增加!高原春小麦
!
7CG
增大的程度远
大于
!
7H
!是非辐射能量耗散响应光强的主要途径
%
!
讨
!
论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
镇!地理和气候条件优厚!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区该
区土壤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力强+
通气良好!适宜高原春小麦的生长,!&-本试验以青
藏高原地方春小麦品种)互助红*+)互麦
#!
*+)互麦
#%
*为研究材料!通过对比旗叶光合机构各荧光参数
的光响应特性!探讨了青海省典型耐旱品种的抗高
光强辐射的能力!为后期高原春小麦优势品种的选
育提供理论依据
光合色素中叶绿素"
3@<
#负责捕获和传递光能
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类胡萝卜素"
3;S
#可进行光
能捕获和光破坏防御,!(-本研究发现!
%
个春小麦
品种旗叶的
3@<
和
3;S
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与我们
以前对高原系列春小麦光合色素含量的观测结果相
一致,#&-两类光合色素的互补可以弥补天线色素
在吸收自然太阳光能时的总量差异!但也存在对不
同波段光谱的吸收差异
3;S
占光合色素总含量比
例较低!相对较高的
3;S
可以耗散过剩激发能以防
止强光对叶绿素的伤害,!+-!品种)互麦
#!
*相对较高
的
3;S
显然有利于保护叶绿素免受强光伤害!但保
护作用有限
!
D
%
!
:
表示
C2
"
反应中心天线色素
捕获的光能可转化成化学能的潜在效率!可反映
C2
"
反应中心固有的光能转化效率,!9-本实验中不
同品种间
!
D
%
!
:
几乎无差异!同光合色素含量之间
似乎没有规律可循有研究认为!植物体叶绿素含
量少未必会导致
!
D
%
!
:
值的降低,%"-!
!
D
%
!
:
与
3;S
组分玉米黄质之间并无确切的关系,%#-但也有研
究认为
!
D
%
!
:
和
3@<
含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
系,&!%!-!很可能
!
D
%
!
:
和光合色素之间的关系变化
具有种的差异性!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叶绿素荧光参数
!
D
E
%
!
:
E
易受持续强光胁迫的
影响!较高的
!
D
E
%
!
:
E
意味着
C2
"
反应中心的能量
捕获陷阱较大,&-
!
C2
"
反映吸收的光能用于原初醌
电子受体
G
I
还原的实际运行效率,&-大量研究表
明!植物的
!
C2
"
随着光强增加也呈现相应的胁迫现
象,%%-
%
个高原春小麦品种中)互麦
#!
*在低光强
下捕光能力和光能利用能力稍高!表明在低光强下
)互麦
#!
*对光能的捕获和利用呈正相关&中高光强
之后)互助红*对光能的利用和转化能力最强!)互麦
#%
*对吸收的光能利用效率最低这从光能捕获和
利用方面体现了)互助红*在
%
个品种中的优势地
位!)互麦
#!
*则较适应低光强环境!)互麦
#%
*对光
能的捕获和利用能力在
%
个品种中最差
光合机构反应中心的开闭程度和过剩激发能的
耗散状况是判断光合作用高效率运行的可靠依
据,#&-通常情况下!
"
C
可衡量
C2
"
反应中心的开
放比例!
#$%
可表征植物对过剩激发能的耗散程
度,#(-稳态作用光下!
"
C
和
#$%
两个参数既具有
内禀性又呈现互补性!即随着光强增加
"
C
呈降低趋
势而
#$%
呈升高趋势,%*-荧光参数
"
F
与
"
C
类似!
可以衡量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但
"
F
在高光强下对
氧化态
G
I
的估计往往比
"
C
准确,!%-本研究中
"
F
和
"
C
两参数的变化趋势一致!且不同光强下
"
F
的值
似乎均小于
"
C
!准确地体现了
%
个春小麦品种反应
中心开放程度受光强的胁迫情况同时!
%
个品种
旗叶反应中心的开放比率
"
F
同
!
C2
"
变化趋势基本
吻合!体现了开放比率与实际运行效率的一致性
有研究表明!植物在同一光强下
#$%
越高说明叶
片受伤害越小,%$-)互麦
#%
*在中低光强时对光较
为敏感!而)互助红*对高光强环境较为适应!叶片最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不易受伤害
%
个品种中)互助红*的
&(
较大!表
现出其在高光强下仍有较高的光合效率!相比而言
)互麦
#%
*的光合效率是
%
个品种中最低的
!
7CG
高代表叶片可以通过调节性热耗散机制消
除过剩激发能&而
!
7H
高则说明植物不能完全消除
过剩激发能!植物可能已经受到损伤或即将受到不
可逆的损伤,&-虽然本研究中
%
个高原春小麦品种
都有潜在被伤害的趋势!但是热耗散能力依然起主
导作用!在高光强下
%
个品种都可以维持较高
&(
)互助红*在高光强下强的调节性热耗散能
力和较弱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能力体现了)互助红*
强抗逆性的本性虽然
%
个品种中)互麦
#%
*具有
高产的特点!但是在高光强环境下叶片却最易受到
伤害
综上所述!
%
个高原春小麦品种中!)互助红*在
光能捕获+
C2
"
实际光能转化效率+反应中心开闭
程度和电子传递速率以及热耗散等方面都具有较大
优势&)互麦
#!
*较适应中低光强的环境!但其热耗
散能力却在
%
个品种中最弱&虽然)互麦
#%
*的热耗
散能力稍强于)互麦
#!
*!但它的光能捕获+光能利
用能力以及反应中心开放比率较低!表现出对光强
变化比较敏感!叶片极易受伤害的特点小麦育种
过程不但需要育种者明确育种目标!还需要育种者
对亲本材料有足够了解本研究比较了青海省
%
个
典型耐旱地方品种的内禀光化学效率及激发光能的
光化学和非光化学光响应分配特性!可为育种工作
者提供理论帮助!为今后扩大亲本来源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
-
!
许大全
,
光合作用效率,
K
-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
,
!
-
!
2Y73L
"孙翠花#!
3L578LQ
"陈志国#
,G.0
P
@;.)\.?OT;0C<;TO;N><.:;TO>=0V.T.=0/;0V>S=
BR
.O
/./
,
g
-
,345-*3
6
)*,-7+-)/7
8,*04,09-770+*4
"安徽农学通报#!
""&
!
EF
"
&
#$
+*+&
"
.03@.0O/O
#
,
,
%
-
!
KH2LQ
"莫申国#!
8LI7QWC
"张百平#!
3L57Q6 K
"程维明#!
0+/7,\@O:;.0O0D.S=0:O0T;
P
@;.)\.?OT;0C<;TO;N
,
g
-
,$):
6
)011*4;0:
6
)/
<
5
=
"地理科学进展#!
""*
!
F$
"
!
#$
++9&
"
.03@.0O/O
#
,
,
*
-
!
XI7QXF
"杨有来#!
3IH3LL
"曹成海#!
QIH2LQ
"高世恭#
,LN:;./OS.O/VS=N
P
@TT=
P
TO>@0=<=
PR
;0V;
BB
<.)
>;T.=0=U/
B
S.0
P
A@O;T
,
g
-
,%*4
6
5/*3
6
)*,-7+-)0/4>!:)01+)
=
8,*04,0/4>0,54:7:
6=
"青海农林科技#!
"""
!"
#
#$
!*!(
"
.03@.0O/O
#
,
,
$
-
!
6I7Q4F
"王秀兰#!
6I7Qb8L
"王发忠#!
F5JbF
"雷发林#
,f;S.OT
R
>@;S;>TOS./T.>/;0V@.
P
@
R
.O
[
NO/=U/
B
S.0
P
A@O;T
/
LN:;.#%
0,
g
-
?@):
<
1
"作物杂志#!
""(
!"
$
#$
(((+
"
.03@.0O/O
#
,
,
&
-
!
2LJ2LW
"师生波#!
3L576g
"陈文杰#!
2LJM
"师
!
瑞#!
0+/7,C2
"B
@=T=>@O:.>;
R
.0U<;
P
)
T;T.=0T=/TS=0
P
/N0)<.
P
@T.0TO0/.T
R
=0U;S:<;0V=U4.;0
P
S.VO.0G.0
P
@;.CS=D.0>O
!
7=ST@AO/T3@.0;
,
g
-
,@5*4010A:-)4/7:
B
3
<<
7*0>&,:7:C
6=
"应用生态学报#!
"#*
!
FH
"
9
#$
!%!&!!
"
.03@.0O/O
#
,
,
(
-
!
FIM3L5M6,C@
R
/.=<=
P
.>;
PR
"
!0V5V
#,
K
-
,7OAX=S_
$
2
B
S.0
P
OS)fOS<;
P
!
#9+"
$
&",
,
+
-
!
FI8
M^,3@<=S=
B
@
R
<;U
,
g
-
,9*:,5*.*,/0+9*:
<
5
=
1*,/3,+/
!
#999
!
EGEF
"
#
#$
#!+,
,
9
-
!
gJI7QQK
"蒋高明#!
L56 K
"何维明#
,I
[
N.>_0OA:OT@=VU=SVOTOS:.0.0
P
<.
P
@TSO/
B
=0/O>NSDO/=U
B
@=T=/
R
0T@O/./N0VOSU.O
@T
>=0V.T.=0/
,
g
-
,@5*40109-770+*4:
B
9:+/4
=
"植物学通报#!
#999
!
EJ
"
&
#$
(#!(#+
"
.03@.0O/O
#
,
,
#"
-
!
XI74L
"闫小红#!
XJ7gL
"尹建华#!
Y^I72L L
"段世华#!
0+/7,C@=T=/
R
0T@O/./<.
P
@TSO/
B
=0/O>NSDO/=UU=NSS.>OD;S.OT.O/;0V
:=VO
,
g
-
,@5*4010A:-)4/7:
B
&,:7:
6=
"生态学杂志#!
"#%
!
$F
"
%
#$
&"*"
"
.03@.0O/O
#
,
,
##
-
!
KI4Q
"马晓岗#
,3;0;V.;0/
B
S.0
P
A@O;T
P
N;<.T
R
)
QOF;.0.
*
/N>>O//UN<.0TS=VN>T.=0.0G.0
P
@;.CS=D.0>O
,
g
-
?%*4
6
5/*3
6
)*,-7+-)0
/4>!:)01+)
=
8,*04,0/4>0,54:7:
6=
"青海农林科技#!
""#
!"
!
#$
*+
"
.03@.0O/O
#
,
,
#!
-
!
3L578LQ
"陈志国#!
WYL3L
"部和臣#!
8LI7QLQ
"张怀刚#!
0+/7,6;TOS)/;D.0
P
0OAD;S.OT.O/=U/
B
S.0
P
A@O;T
)
B
<;TO;N$+*
*
;0V
.T/>N
[
NO/
,
g
-
,A:-)4/7:
B
)*+*,0/0@):
<
1
"麦类作物学报#!
""%
!
F$
"
%
#$
#*9
"
.03@.0O/O
#
,
,
#%
-
!
8LI7Q3LG
"张长青#!
XI7Q6 K
"杨文美#!
8LIHXg
"赵燕驹#
,JVO0T.U.>;T.=0=0V./O;/OSO/./T;0>O=UG.0
P
@;./
B
S.0
P
A@O;TD;S.O)
T.O/
"
<.0O/
#
T=A@O;T/>;?
,
g
-
,D*4
E
*/4
6
3
6
)*,-7+-)/78,*04,01
"新疆农业科学#!
""$
!
GF
"
%
#$
#($#((
"
.03@.0O/O
#
,
,
#*
-
!
3L57FL
"陈丽华#!
4JI7Qg2L
"相吉山#!
FJQX
"李高原#!
0+/7,I0;<
R
/./=U?SOOV.0
P
OD=
S=0=:.>>@;S;>TOS/=U
/
B
S.0
P
A@O;T>N
@;.
,
g
-
?A:-)4/7:
B
%*4
6
5/*F4*20)1*+
=
"青海大学学报#!
""+
!
FJ
"
&
#$
##"
"
.03@.0O/O
#
,
,
#$
-
!
QIHX"高亚婷#!
FJY^3
"刘登才#!
8LI7QLQ
"张怀刚#!
0+/7,\@OV.UUOSO0>O/=U:;
-
=S
B
@O0=T
RB
.>TS;.T/=UA@O;T>;N/OV?
R
V.U)
UOSO0TO0D.S=0:O0T/.02.>@N;0;0VG.0
P
@;.
,
g
-
?3,+/3
6
)*,-7+-)/09:)0/7*CG,,*>04+/7*18*4*,/
"西北农业学报#!
"#%
!
FF
"
!
#$
#+!%
"
.0
3@.0O/O
#
,
9&$
%
期
!!!!!!!!
李
!
妙!等$青藏高原
%
个地方春小麦品种旗叶
C2
"
光化学效率的光响应分析
,#&
-
!
2LJ2LW
"师生波#!
8LI7QLQ
"张怀刚#!
2LJM
"师
!
瑞#!
0+/7,I//O//:O0T=U
B
@=T=/
R
0T@OT.>
B
@=T=).0@.?.T.=0;0VSO>=DOS
R
=UC2
"
B
@=T=>@O:.>;
R
.0
@;.)\.?OT;0C<;TO;N
,
g
-
,@5*4010A:-)4/7:
B
$7/4+&,:7:
6=
"植物生态学报#!
!"#*
!
$K
"
*
#$
%($%+&
"
.03@.0O/O
#
,
,
#(
-
!
XY4b
"于显枫#!
QYH\6
"郭天文#!
8LI7QM8L
"张仁陟#!
0+/7,5UUO>T/=UA;TOS;0V0.TS=
P
O0.0TOS;>T.0
P
=0
P
;/O]>@;0
P
O;0V
>@<=S=
B
@
R
O0>O
B
;S;:OTOS/=U/
B
S.0
P
A@O;T
,
g
-
,3,+/3
6
)*,-7+-)/09:)0/7*CG,,*>04+/7*18*4*,/
"西北农业学报#!
""+
!
EL
"
%
#$
##(#!%
"
.03@.0O/O
#
,
,
#+
-
!
5^KKJQ)I^ IK2W
!
6JFFJIK 6
!
I^ IK2
(
,4;0T@=
B
@
R
<>
R
>
@T/TSO//.00;TNSO
$
N0.U=S:SO/
B
=0/OT=O]>O//V.SO>T/N0<.
P
@T
;:=0
P
@.
P
@OS
B
<;0T/
B
O>.O/
,
g
-
,$7/4+/
!
#99&
!
#9+
$
*&"*(",
,
#9
-
!
H4WHMHYQL1
!
WI15M7M,MO/=
>@<=S=
B
@
R
<;U
P
O/=U
B
@=T=/
R
0T@OT.>OUU.>.O0>
R
.0T=
B
@=T=)>@O:.>;<;0V0=0)
B
@=T=>@O:.>;<>=:
B
=0O0T/
$
>;<>N<;T.=0=U
"
C
;0V!
D
E
%
!
:
EA.T@=NT:O;/NS.0
P
!
"
E
,
g
-
,$5:+:1
=
4+501*1(010/),5
!
#99(
!
HG
"
!
#$
#%$#*!,
,
!"
-
!
Q57\XW
!
WMJI7\IJ2gK
!
WI15M 7 M,\@OSO<;T.=0/@.
B
?OTAOO0T@O
[
N;0TN:
R
.O
@=T=/
R
0T@OT.>O
B
=ST;0V
[
NO0>@.0
P
=U>@<=S=
B
@
R
O0>O
,
g
-
,9*:,5*.*,/0+9*:
<
5
=
1*,/3,+/
!
#9+9
!
MNN
"
#
#$
+(9!,
,
!#
-
!
WI15M7M,3@<=S=
B
@
R
O0>O
$
;
B
S=?O=U
B
@=T=/
R
0T@O/./*42*2:
,
g
-
?344-?(02?$7/4+9*:7?
!
""+
!
$9
$
+9##%,
,
!!
-
!
WJFQ5M6
!
WghM1KI7H,M=
@
R
<>
R
>
@=T=
B
S=TO>T.=0O
R
:O;/NSO:O0T/=U<.
P
@T).0VN>OV;?/=S?;0>O
>@;0
P
O/
!
U
B
@=T=/
R
0T@O/./.0
,
g
-
,$5:+:1
=
4+501*1(010/),5
!
#99"
!
FH
"
%
#$
#(%#+$,
,
!%
-
!
1MIK5M^K
!
gHL72H7Q
!
1JJMI\2H
!
0+/7,7OAU
B
;S;:OTOS/U=ST@OVOTOS:.0;T.=0=UG
I
SOV=]/T;TO;0VO]>.T;T.=0
O0OS
PR
U
g
-
,$5:+:1
=
4+501*1(010/),5
!
""*
!
LM
"
!
#$
!"9!#+,
,
!*
-
!
2LJ2LW
!
8LY 6X
!
FJL K
!
0+/7,C@=T=/
R
0T@O/./=U8/-11-)0/1-
<
0)I/;0V;04+*/4/1+)/.*40/./0=TSOVN>OV;UTOS<=0
P
)TOS:O0)
@;0>O:O0T=UYf)WS;V.;T.=0
,
g
-
,&42*):4.04+/7/4>&J
<
0)*.04+/79:+/4
=
!
""*
!
HE
"
#
#$
($+%,
,
!$
-
!
朱广廉!钟诲文!张爱琴
,
植物生理实验室,
K
-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99"
$
#$*,
,
!&
-
!
都兰县县志编委会
,
都兰县志,
K
-
,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9,
,
!(
-
!
2Y74F
"孙小玲#!
4YXb
"许岳飞#!
KIFX
"马鲁沂#!
0+/7,ISOD.OA=U;>><.:;T.=0=U
B
@=T=/
R
0T@OT.>
B
.
P
:O0T>=:
B
=/.T.=0.0
B
<;0T
g
-
?@5*4010A:-)4/7:
B
$7/4+&,:7:
6=
"植物生态学报#!
"#"
!
$G
"
+
#$
9+9999
"
.03@.0O/O
#
,
,
!+
-
!
KJ^ F^5\H75K
!
\5MIKYMIIL,\@OS=
<
R
>=/.VO;0V>;S=TO0=.V/.0
B
S=TO>T.0
P
/=
R
?O;0US=:N
O
,
g
-
,$7/4+$5
=
1*:7:
6=
!
#99%
!
#"%
$
*($*+",
,
!9
-
!
KI465FF1
!
gHL72H7Q7,3@<=S=
B
@
R
O0>O);
B
S;>T.>;<
P
N.VO
,
g
-
,A:-)4/7:
B
&J
<
0)*.04+/79:+/4
=
!
"""
!
$#
$
&$9&&+,
,
%"
-
!
3IHF
"曹
!
莉#!
6I7QL
"王
!
辉#!
2Y7^g
"孙道杰#!
0+/7,C@=T=/
R
0T@O/./;0V>@<=S=
B
@
R
O0>O>@;S;>TOS/=U];0T@;A@O;T
:NT;0T/
,
g
-
,3,+/9:+?9:)0/7?CG,,*>04+?8*4?
"西北植物学报#!
""&
!
FJ
"
#"
#$
!"+%!"+(
"
.03@.0O/O
#
,
,
%#
-
!
3LMJ2\JI752
!
LIM\KY\1F,C@=T=/
R
0T@OT.>3H
!
);//.:.<;T.=0
!
>@<=S=
B
@
R
O0>O;0VZO;];0T@.0;>>N:N<;T.=0.0U.O
S=A0:;
B
R
;0V;><=NV
R
V;
R
,
g
-
,A:-)4/7:
B
$7/4+$5
=
1*:7:
6=
!
#99&
!
#*+
$
%99*#!,
,
%!
-
!
3L57gb
"程建峰#!
3L57QX
"陈根云#!
2L57XQ
"沈允钢#
,MO<;T.=0;<;0;<
R
/./=U
B
@=T=/
R
0T@OT.>>;
B
;>.T.O/
=U
B
<;0T/
,
g
-
,@5*4010A:-)4/7:
B
&,:C3
6
)*,-7+-)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
FN
"
*
#$
*&&*(%
"
.03@.0O/O
#
,
,
%%
-
!
FJ7^ II,bMI71FJ7
!
KYMMIXMW,I>=:
B
;S./=0=U
B
@=T=/
R
0T@OT.>O
B
=STS;TO/.0:;>S=;<
P
;O:O;/NSOV?
RB
N
<.TNVO:=VN<;TOV>@<=S=
B
@
R
R
;0V:;///
B
O>TS=:OTS
R
,
g
-
,A:-)4/7:
B
$5
=
,:7:
6=
!
""#
!
%(
$
($&(&(,
,
%*
-
!
2LJ2LW
"师生波#!
2LI7QX4
"尚艳霞#!
2LJM
"师
!
瑞#!
0+/7,MO/
B
=0/O/=UC2
"B
@=T=>@O:./TS
R
OUU.>.O0>
R
;0V
B
@=T=/
R
0T@OT.>
B
.
P
)
:O0T/=U8/-11-)0/1-
<
0)I/T=/@=ST)TOS:Yf)W)/N
BB
g
-
,@5*4010A:-)4/7:
B
$7/4+&,:7:
6=
"植物生态学报#!
"#!
!
$J
"
$
#$
*!"*%"
"
.03@.0O/O
#
,
,
%$
-
!
XI77
!
4Y4b
!
6I7Q8^
!
0+/7,J0TOS;>T.DOOUUO>T/=UTO:
B
OS;TNSO;0V<.
P
@T.0TO0/.T
R
=0
B
@=T=/
R
0T@O/./;0V;0T.=].V;0TO0Z
R
:O;>T.D)
.T
R
.0K*L/4*/7/+*
B
:7*/\NS>Z,
B
<;0T/
,
g
-
?$5:+:1
=
4+50+*,/
!
"#%
!
HE
"
#
#$
#!(#%+,
!编辑"裴阿卫#
!!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