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Drought-tolerance Related Gene Gp-LEA in Grimmia pilifera

毛尖紫萼藓抗旱相关基因Gp-LE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全 文 :书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0-/
!!
文章编号$
#""")"!*
"
!"#$
#
"%)#&!)"&
收稿日期$
!"#$)"*)"!
%修改稿收到日期$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
#
作者简介$沙
!
伟"
#%,$(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苔藓植物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01
$
234##!%
!
!,$5678
毛尖紫萼藓抗旱相关基因
1
2
+34!

克隆与表达分析

!
伟!张梅娟!刘
!
博!安洪雪!宋
!

"齐齐哈尔大学 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
#

!
要$以毛尖紫萼藓干旱
9:;<
文库中获得的一段与
!"#
基因同源性较高的
-=>
序列为基础!采用
?<@-

术分离该基因
9:;<
全长序列!命名为
$
%
&!"#
&
$
%
)!"#
基因的
9:;<
全长
+#A
B
!开放阅读框
*,A
B
!编码含
#*#
个氨基酸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C
B
)D-<
蛋白为稳定蛋白!分子质量为
#,5,#!E:
!理论等电点
"
B
F
#为
*5",
!含有
D-<

!
功能结构域!不属于跨膜蛋白且不存在信号肽&系统发生分析表明!
$
%
)!"#
基因编码
蛋白与花旗松
D-<
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
G@?
分析显示!
$
%
)!"#
基因在复水和快速干旱模式下均能表
达&推测
$
%
)!"#
基因在毛尖紫萼藓的复水和干旱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毛尖紫萼藓%
$
%
&!"#
基因%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中图分类号$
H&+*
%
H&+,
文献标志码$
<
!"#$%$
&
$()*
+
,-..%#$/$"
0
.%.#12,#3
&
4565#"-,$7-
8-"5-(9-$-1
2
+34!%$1(-55-$
2
-*-
6
)($
=I!
KI<;CL70
M
N/6
!
DFOPQ
!
<;IQ6
R
SN7
!
=T;CDN
"
@Q17
R
7QUD0U7=907697/6V<
R
W09N18NW7/6VXQW728W
Y
!
H0
Z
03/WO60[7W208
Y
!
H0
Z
03/W
!
I701Q6
RM
0/6
R
#,#"",
!
@306/
#
/:.5,75
$
R
839:;<769QV06
R
1/877.AW0Q
R
767202/AN6V/68
B
WQ8706
"
D-<
#
6/.7V$
%
&!"#
!
4/2
91Q67VUWQ.$())(*
%
(+(
,
-*83WQN
R
3837.783QVQUW/
B
0V/.
B
10U09/80Q6QU9:;<76V2
"
?<@-
#
5>37UN1
176
R
83QU8302
R
7674/2+#A
B
!
/6V9Q68/067V/*,A
B
Q
B
76W7/V06
R
UW/.743093769QV7V/
B
WQ87069Q68/0)
606
R
#*#/.06Q/90V25>37W72N18QUA0Q06UQW./809223Q47V83/88302
B
WQ87064/2/28/A17
B
WQ87064083/
UN6980Q6VQ./06)D-<

!
!
43093.Q179N1/W470
R
384/2#,5,#!E:/6V837QW7809/1
B
F4/2*5",
!
/6V084/2
6Q8/8W/62.7.AW/67
B
WQ8706/6V3/V6Q20
R
6/1
B
7
B
80V75G3
Y
1Q
R
767809/6/1
Y
20206V09/87V83/88302
R
7673/V
83791Q2728
R
767809W71/80Q6230
B
408383/8QU./-0123/0
4
*)-56(-/((5>37
Z
N/6808/80[7?>)G@?W72N1822N
R
)
R
7287V83/88377S
B
W7220Q6QU$
%
&!"#
R
7674/206VN97V06AQ83W73
Y
VW/80Q6/6VV73
Y
VW/80Q6
!
/6V8302
R
767
.0
R
38
B
1/
Y
/60.
B
QW8/68WQ170683784Q
B
WQ9722725
;-
0
<#,(.
$
())(*
%
(+(
,
-*
%
$
%
&!"#
R
767
%
R
76791Q67
%
7S
B
W7220Q6/6/1
Y
202
!!
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变化密切相
关&环境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动态因素!如干旱(高
温(低温(高盐碱等!这些因素在特定环境下会对植
物造成不利影响!形成非生物胁迫&在长期的自然
选择下!植物在遭受非生物胁迫时能通过合成一系
列功能保护蛋白来抵抗对其造成的伤害!继续进行
基本正常的生理活动!
D-<
蛋白"
1/877.AW
Y
Q
R
767)
202/AN6V/68
B
WQ87062
!
D-<
#就是其中的一种)#*&
D-<
蛋白首先发现于棉花"
$2//
7%
(0)8(/030)
#
胚胎发育后期的种子中)!*!主要在种子发育和成熟
阶段表达&但后期研究发现!当植物遭受逆境胁迫
时!
D-<
蛋白也会大量积累!受到诱导表达!是植物
抵御逆境胁迫的主要保护物质之一)$)&*&
D-<
蛋白
分布广泛!除了植物!在酵母"
9*::8*2)
7
:-/:--&
;(/(*-
#
)
+
*
(线虫"
#
%
8-+-5:80/*;-5*-
#
)
%
*
(蛭形轮虫
"
.8(+21(5*2/-2+*
#
)
#"
*等中也有发现&并且
D-<
蛋白的诱导表达无组织专一性!在种子(花粉粒(幼
苗(根(茎(叶等器官中均可被诱导)#!*!##)#!*&
D-<

白具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维持膜结构稳定性!结合
金属离子等功能!这些功能是植物在极端环境下维
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保障),*&
随着
D-<
蛋白研究的深入!其家族成员越来
越多!分类依据也有所不同&
:NW7
等)#$*根据蛋白
序列结构将
D-<
蛋白分为
$
组$第
#
组是
-.
基因
产物!显著特点是由
!"
个亲水性氨基酸组成的保守
结构域!比大多数球蛋白亲水性更强%第
!
组是
?和脱水素基因产物"如脱水素等#!显著特点是

#*
个氨基酸组成的富含赖氨酸的
片段!具有
分子伴侣和亲水溶剂的作用%第
$
组包括其他
!"#
基因产物!主要特点是由
##
个氨基酸组成的保守结
构域&尽管大多数
D-<
蛋白被分在
$
大组中!但相
关研究人员根据序列的同源性和特征序列分出更多
组别),*!如第

组!第
*
组!第
,
组)#)#**和第
&
组)**&



D-<
蛋白缺乏重复的序列单元!具有较保守

;
末端!并可形成
"
)
螺旋!对离子进行束缚或形

#
层保护膜!在细胞膜脱水时来维持膜的稳定性!

@
端保守性较差)#!&!#*)#,*!如棉花的
D-<#
属于
该组蛋白)#,*&第
*

D-<
蛋白缺乏高度专一性!
在结合细胞脱水过程中有浓缩离子的作用)#,*&第
,

D-<
蛋白具有高的亲水性和热稳定性)#,*&第
&

D-<
蛋白热稳定性高!处于高度无序的状态)**&

GU/.
数据库根据蛋白保守结构域将
D-<
蛋白
分为
&
类!分别是
V73
Y
VW06
!
D-<

#
!
D-<

!
!
D-<

$
!
D-<
!
D-<

*

=LG
)
#&
*
&
目前有关植物
!"#
基因功能的研究已很多!但
主要集中于模式植物)如拟南芥"
#*<(12
%
/(/38*+(&
*5*
#(烟草"
=(:23(*5*3*<*:0)
#*和谷物)如小麦
"
>(3(:0)*-/3(;0)
#(水稻"
?
7
6*/*3(;*
#*
)
#&)!#
*
!对苔
藓植物的研究则很少!且多是对小立碗藓"
.8
7
&
/:2)(3-++*
%
*3-5/
#的研究&
]/2NEQ
等)!!*在小立碗
藓中发现了
#

D-<
蛋白!其亲水性极高!能保护
细胞免受干旱胁迫的伤害&
=//[7VW/
等)!$*通过同
源克隆从小立碗藓中获得
.
%
@A=#
基因!该基因
与植物脱水素基因和山墙藓"
>230+*0*+(/
#的
>!++
一致性很高!编码甘氨酸!但将其敲除后!在
正常生长环境下突变体不能恢复正常状态!初步推
断该基因在小立碗藓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
用&然而!毛尖紫萼藓"
$())(*
%
(+(
,
-*
#中
!"#
基因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毛尖紫萼藓属紫萼藓科"
CW0..0/97/7
#紫萼藓
属"
$())(*
#!生于光照强烈的花岗岩石上或林下
石面上!在干燥几分钟后叶片就会卷缩!慢慢进入休
眠状态!而复水后瞬间可恢复活力!是典型的耐旱藓
类&本研究以毛尖紫萼藓为材料!以其干旱
9:;<
文库获得的与
!"#
基因一致性较高的
-=>
序列为
基础!利用
?<@-
技术获得全长
9:;<
序列!并采
用荧光定量
G@?
分析该基因在复水和干旱模式下
的表达情况!以期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为苔藓
植物的耐旱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
材料和方法
=5=
!

!

毛尖紫萼藓于
!""%

,
月末采于黑龙江省五
大连池风景区石龙!凭证标本"
CU!""%",!&
#保存于
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标本馆&
材料处理$沙伟等)!*对东亚砂藓"
B*:2)(3(0)
C
*
%
25(:0)
#旱后复水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发现各
项指标在复水
!V
内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而毛尖紫
萼藓和东亚砂藓同属紫萼藓科植物!故以此为参照!
将保存的材料进行复水处理并延长时间!保证恢复
到正常水平!处理时间分别为
#
(
$
(
,

#!3
以及
#
$
,V
!并将处理
,V
的材料作为对照"
@#&然后对
复水
,V
的材料分别进行为
#"
(
!"

$".06

#3
硅胶快速干燥处理&以上样品取材后!于液氮中速
冻!放入
(+"^
冰箱保存备用&
=5>
!

!

=?>?=
!

8@/
提取及
72@/
第一链合成
!
采用宋
晓宏的改良
=:=
法)!**进行干旱材料总
?;<
的提
取!稍做改动!材料用量改为
"5!
R
!研磨时不加
G_G

_9
&为防止总
?;<
中残留的基因组
:;<
干扰后续试验!利用
GWQ.7
R
/
公司的
:;/27
#
"
?;/27XW77
#对总
?;<
进行纯化&按照
@1Q68793
公司的逆转录酶
=L=9W0A7
>L
?7[7W27>W/6)
29W0
B
8/27
说明书对纯化后的总
?;<
进行逆转录!
合成
9:;<
第一链&
=?>?>
!
1
2
+34!
基因克隆
!
从毛尖紫萼藓干旱
*!&#
%

!!!!!!!!!!!

!
伟!等$毛尖紫萼藓抗旱相关基因
$
%
&!"#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
1
2
+34!
基因克隆及荧光定量
A!8
所用引物
>/A17#
!
GW0.7W2UQW91Q606
R
/6V
Z
?>)G@?QU$
%
&!"#
R
767
用途
:729W0
B
80Q6
引物名称
GW0.7W6/.7
引物序列
GW0.7W27
Z
N7697
"
*`
"
$`
#
$`)?<@-
$
%
&!"#)C=G <>@<@>>@>CC<<<@<>>CCC$
%
&!"#);C=G @C>CC@@><@>@@>@<>@<<@>>C
OLG @><<><@C<@>@<@><>CC><>@<<@C@
T?X
扩增
<.
B
10U09/80Q6QUT?X
$
%
&!"#)X @>C@>C>>@<>>>@C
$
%
&!"#)? C@@>>C>>>@@<>@<>@>@荧光定量
G@?
Z
?>)G@?
$
%
&!"#)
Z
X @>C@>C>>@<>>>@C
$
%
&!"#)
Z
? C@<@C>CC>@<><>
#+2)X >>C<@CC<#+2)? <@@<@@<@@@<>@<9:;<
文库中获得的
!"#
基因长为
*$%A
B
!经
;@)
PFP1/28
验证有完整
*`
端!无
$`
端!为非全长
9:)
;<
序列!故设计
$`)?<@-
引物
$
%
&!"#)C=G

$
%
&!"#);C=G
!分别与通用引物
OGL
进行
!

G@?
"表
#
#!进 行
$`)?<@-
扩增!操作步骤按
=L-?
>L
?<@- 9:;< <.
B
10U09/80Q6 \08
"
@1Q68793
#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所得目的片段经回
收(纯化后与
B
L:#+>
载体进行连接!转化后挑取
阳性克隆由北京华大基因公司测序&
测序获得的片段经验证后与原
-=>
序列进行
拼接!获得全长
9:;<
!命名为
$
%
&!"#
&根据获得
的完整
9:;<
序列!在
*`
非编码区"
O>?
#和
$`
非编
码区"
O>?
#设计特异引物
$
%
&!"#)X

$
%
&!"#)
?
"表
#
#进行
T?X
全长扩增!对拼接结果加以验证&
实验所用引物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合成"表
#
#&
=?>?B
!
1
2
634!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利用
GWQ8
B
/W/.
软件分析
$
%
)!"#
基因编码蛋白质的
基本理化性质%通过
;@PF
中的
@Q627W[7V:Q./062
分析其功能结构域%用
=0
R
6/1G5#
软件预测信号
肽%用
>L
B
W7V
软件预测可能存在的跨膜区%用
?-G)_#5#
软件预测该蛋白的重复序列%用
G=T?>
GW7V0980Q6
软件预测亚细胞定位%用
=TLG<
软件
预测二级结构&
利用
;@PF

P1/28
程序进行
$
%
)!"#
基因编
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查找!经
L-C<*5"
软件
"
;)a
法#构建系统进化树&
=?>?C
!
1
2
634!
基因在复水和干旱模式下的表达
分析
!
提取不同复水和干旱时间材料的总
?;<
!参

GWQ.7
R
/
公司的逆转录酶说明书合成
9:;<

一链!用作荧光定量
G@?
反应模板&根据
$
%
&!"#
基因全长序列!严格按照荧光定量
G@?
引物设计原
则!设计引物
$
%
&!"#)
Z
X

$
%
&!"#)
Z
?
!同时以
毛尖紫萼藓
#+2W?;<
作为内参基因!引物为
#+2)X

#+2)?
"表
#
#&
参照
P0Q)?/V
公司的
=2QX/28-[/CW7762N
B
7W)
.0S
的荧光定量试剂盒说明书!于
P0Q)?/V@Xb)%,
仪器上进行
Z
?>)G@?
&
G@?
反应体系为$
=2QX/28
-[/CW7762N
B
7W.0S
"
!c
#
"
%
D
!上下游引物各
"5,
%
D
!模板
#""6
R
!用无菌水补足
!"
%
D
&反应程序
为$
%*^
预变性
$"2
!
%*^
变性
#"2
!
*+^
退火
#"
2
!
&!^
延伸
!"2
"收集荧光信号#!
"
个循环!每个
样品重复
$
次&目标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
!
(
&&
@8
法计算&
!
!
结果与分析
>?=
!
1
2
+34!
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以毛尖紫萼藓干旱
9:;<
文库的
-=>
序列为
基础!参照
$`)?<@-
试剂盒说明书!扩增出
#
条长

&%A
B
的片段"图
#
!
<
#!经
;@PFP1/28
验证为
完整的
$`
端序列&将该序列与原
-=>
序列进行拼
接!获得
#

+#A
B
的全长
9:;<
序列!含有
#

*,A
B
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的蛋白质含
#*#
个氨基
酸!并且包含
#!*A
B

*`)O>?

!$$A
B

$`)
O>?
"图
!
#&以
$
%
)!"#
基因完整
T?X
序列为基
础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得到
#
条长约
*,$A
B
的片
段!与预期结果一致"图
#
!
P
#&将目的片段回收后
进行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包含完整的
T?X
!与拼
接序列完全相同!说明拼接结果正确&
>?>
!
1
2
+34!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GWQ8
B
/W/.
软件分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
量约为
#,5,#!E:
!理论等电点为
*5",
!属于酸性蛋
白%负电荷氨基酸残基"
<2
B
dC1N
#总数为
!#
!正电
荷氨基酸残基"
R
dD
Y
2
#总数为
#*
%不稳定系数为
,!&#
西
!

!

!

!

!

!!!!!!!!!!!!!!!!!!!
$$

!"5+
!属于稳定型蛋白"
#
"
蛋白稳定#!脂肪系数

#""5&$
!总亲水性平均系数为
("5","
!预测该蛋
白为轻度亲水性蛋白&
@Q627W[7V:Q./062
分析发
现!该蛋白具有
D-<

!
结构域!属于
D-<
蛋白家
族&
?-G)_#5#
软件显示该蛋白无氨基酸重复序
列&用
=0
R
6/1G5#

>L
B
W7V
软件预测
C
B
)D-<
蛋白无信号肽且无跨膜结构域!全部位于膜外!说明
该蛋白为非分泌型蛋白且不属于膜蛋白&
G=T?>
GW7V0980Q6
软件预测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质的可信度

"5,*"
!定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膜的可信度为
"5!+"
!定位于叶绿体基质的可信度为
"5!""
!因此
该蛋白的细胞最可能定位于细胞质&
=TLG<
软件预测二级结构表明!该蛋白中形

"
螺旋的氨基酸有
$#
个!占总数的
!"5*$e
!主
要集中于
;
端%无规则卷曲由
&
个氨基酸形成!占
总数的
%5"#e
!而
@
端主要为无规则卷曲!保守性
差%同时!该蛋白还含有
!,5%e
的延伸链和
$5%&e


转角"图
$
#&

#
!
$
%
&!"#
基因
$`)?<@-
"
<
#和
T?X
扩增结果"
P
#
X0
R
5#
!
G@?
B
WQVN982QU$`)?<@-
"
<
#
/6V
T?X
"
P
#
QU$
%
&!"#
R
767
L5:D!"""
>?B
!
9
+
6D)/
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
利用
;@PF

P1/28
进行毛尖紫萼藓
$
%
&!"#
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查找!结果发现!
C
B
)
D-<
蛋白与花旗松"
./-0123/0
4
*)-56(-/((
#(北美
云杉"
.(:-*/(3:8-5/(/
#(甘蔗"
9*::8*0)2
,,
(:(5*&
0)
#(高粱"
92
4
80)<(:2+2
#(玉米"
D-*)*
7
/
#(大
麦"
A21-0);0+
4
*-
#(野草莓"
E*
4
*(*;-/:*
#(
山茶"
F*)-++(*/(5-5/(/
#(大蒜"
#++(0)/*3(;0)
#和
江南卷柏"
9-+*
4
(5-++*)2-++-512
,,
((
#的
D-<

白一致性较高!均在
*"e
以上!其中!与花旗松和北

!
!
$
%
&!"#
基因核苷酸序列
和推导氨基酸序列
方框中
<>C
代表起始密码!
>C<
代表终止密码%圆中
CCC

<代表原
-=>
序列起始处和终止处
X0
R
5!
!
;N917Q80QV727
Z
N7697/6VV7VN97V/.06Q
/90V27
Z
N7697QU$
%
&!"#
R
767
F6837AQS
!
<>C.7/6206080/8QW9QVQ6
!
>C<.7/6287W.06/8QW
9QVQ6
%
CCC/6V</6V87W.06/8QWQUQW0
R
06/1-=>27
Z
N7697

$
!
$
%
&!"#
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
大写字母为
$
%
&!"#
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35
"
)
螺旋%
95
无规则卷曲%
75
延伸链%
85

)
转角
X0
R
5$
!
=79Q6V/W
Y
28WN98NW7QU8379QV7V
B
WQ8706QU$
%
&!"#
R
767
@/
B
08/117887W2/W79QV7V/.06Q/90V27
Z
N7697QU$
%
&!"#
%
35<1
B
3/3710S
%
95?/6VQ.9Q01
%
75-S876V7V28W/6V
%
85P78/8NW6
&!&#
%

!!!!!!!!!!!

!
伟!等$毛尖紫萼藓抗旱相关基因
$
%
&!"#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
%
&!"#
基因与其他植物
!"#
基因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
分支上的数字表示
PQQ828W/
B
验证中基于
#"""
次重复该节点可信度
X0
R
5
!
G3
Y
1Q
R
7678098W77QU/.06Q/90V27
Z
N76972QU$
%
&!"#/6VQ837W
B
1/68!"#
R
7672
>376N.A7W2Q6837AW/69372W7
B
W72768837W710/A0108
YB
7W9768QUAQQ828W/
B
2[/1N72A/27VQ6#"""W7
B
109/80Q62

*
!
复水"
<
#和快速干旱"
P
#模式下
$
%
&!"#
基因的表达分析
X0
R
5*
!
-S
B
W7220Q6/6/1
Y
202QU$
%
&!"#
R
767N6V7WW73
Y
VW/80Q6
"
<
#
/6V
Z
N09EV73
Y
VW/80Q6
"
P
#
美云杉的一致性最高!分别为
,"e

*+e
!这说明
在长期的进化中!
!"#
基因的结构也在进化!但是
相对保守的&
由系统进化树可知"图

#!以上物种被聚为两
大支!一支为被子植物!另一支为苔藓植物(蕨类植
物和裸子植物&其中!毛尖紫萼藓与裸子植物"花旗
松和北美云杉#的亲缘关系最近!与被子植物"甘蔗
和高粱#的亲缘关系最远&
>?C
!
1
2
+34!
基因在复水和快速干旱模式下的
表达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G@?
对不同复水时间和快
速干旱时间下
$
%
&!"#
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
@表达量定义为
#
#!结果显示!在复水处理过程
中"图
*
!
<
#!
$
%
&!"#
基因在复水
#3
时表达量最
高!约为对照的
#"5
倍!
$3
时表达量下降!当复水
,3
时表达量低于
@!表达受到抑制!之后呈现先
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复水
*V
时表达量同
@表达量相当&在快速干旱处理过程中"图
*
!
P
#!
$
%
&!"#
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升高的趋势!尤其是快
速干旱
#".06
后大幅度升高!但快速干旱
$".06

,".06
时表达量变化不太明显!呈相当水平!分
别为对照的
#"5%
倍和
##5
倍&这说明
$
%
&!"#
基因的表达除了在复水
,3
时受到抑制!其余处理
时间明显受到诱导!推断该基因在毛尖紫萼藓的复
水和干旱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

!

本研究通过
?<@-
法从毛尖紫萼藓中成功克
隆得到
C
B
)!"#
基因的全长
9:;<
序列&
@Q6)
27W[7V:Q./062
分析显示!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具

D-<

!
结构域!根据
:NW7
)
#
*和
GU/.
数据库)#&*

D-<
蛋白的分类原则!该蛋白属于
D-<#

族%按照
P/88/
R
10/
等)**的分类原则!该蛋白应属于

*

D-<
蛋白中的一员&但二级结构预测发现!
毛尖紫萼藓
$
%
&!"#
基因编码的蛋白无氨基酸重
复序列!
"
)
螺旋主要集中于
;
端!
@
端主要为无规则
卷曲!保守性差!这些结构特点与第


D-<
蛋白
特征很相符&随着
D-<
蛋白种类的增多!其分类
越来越繁琐!各家族间分类差距也越来越小!目前的
分类标准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物种)&!,*&因此本研究
认为
$
%
&!"#
基因编码的蛋白为第


D-<
家族
中的一员!这与师静等)!&*的结论相一致&同样!棉
+!&#
西
!

!

!

!

!

!!!!!!!!!!!!!!!!!!!
$$

花的
D-<#
也属于第


D-<
蛋白)#,*&
D-<
蛋白具有高度的抗逆性!尤其是在抗旱方
面&目前!有关
D-<
蛋白与植物的抗旱性之间的
关系!已有很多报道&
J/6
R
等)#%*对柽柳"
>*)*&
(G
#的
!"#
基因进行原核表达时发现!半乳糖能诱
导酵母细胞中的
!"#
基因!且表达量能达到最高
水平是在
#!
$
!3
后!转基因酵母细胞在干旱胁迫
下具有更高的成活率&
J/6
R
等)!"*在小麦中得到
#

>*!"#$
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该基因转入
到中华羊草"
!-
7
)0/:8(5-5/(/
#中!结果显示!经过
超表达后!羊草的耐旱力有了很大提高!说明该基因
在应对干旱胁迫时能起很大作用&刘金仙等)!+*从
甘蔗中克隆得到
#
个属于第


D-<
蛋白的基因
9:&!-*
!研究发现!该基因在受到模拟干旱胁迫和盐
胁迫时!表达量明显上调!说明其具有干旱和盐胁迫
保护功能&
>3/13/..7W
等)!%*研究拟南芥
D-<

白家族中的成员
@T?#*<

@T?#*P
时得出!在干
旱胁迫下!它们能与脂膜相结合!对脂膜起到保护作
用&
:/1/1/
等)$"*将从甘蓝型油菜"
H*//(:*5*
%
0/
#
中获得的第


D-<
蛋白基因
H5!"#&#
转入拟
南芥中!在非生物胁迫和
诱导下!转基因拟南
芥对高盐和干旱胁迫的抗性得到提高&本研究中!
荧光定量
G@?
结果显示!在复水和快速干旱模式
下!
$
%
&!"#
基因除了在复水
,3
时受到抑制!其余
时间均能被诱导表达!并且不同时间下!表达量差异
明显!推测该基因在毛尖紫萼藓的复水和快速干旱
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中所得的
$
%
&!"#
基因是
D-<
蛋白家
族中的一员!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通过原核表达(转基
因等方式深入研究其功能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并
最终为苔藓植物的耐旱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
*
!
DFa
"李
!
剑#!
KI"赵常玉#!
KI<;CX=I
"张富生#!
-3*+5D-<
B
WQ8706/6V
B
1/6828W7228Q17W/697
)
a
*
5.+*53.8
7
/(2+2
47
F2)&
)05(:*3(25/
"植物生理学通讯#!
"#"
!
CE
"
##
#$
##"!(##"+
"
06@306727
#
5
)
!
*
!
:O?-D
!
CB
.768/1A0Q937.028W
Y
QU9Q88Q6277V7.AW
Y
Q
R
767202/6V
R
7W.06/80Q6
"
()
#$
?7
R
N1/80Q6QUA0Q2
Y
6837202QU
B
W0690
B
/128QW/
R
7
B
WQ87062
)
a
*
5.+*53.8
7
/(2+2
47
!
#%+#
!
EF
"
#
#$
#+&(#%5
)
$
*
!
P<\-?a
!
=>--D-@_
!
:O?-D5=7
Z
N7697/6V93/W/987W0f/80Q6QU,D7/
B
WQ87062/6V8370W
R
7672UWQ.9Q88Q6
)
a
*
5.+*53I2+-:0+*H(2+&
2
47
!
#%++
!
==
"
$
#$
!&&(!%#5
)

*
!
:-<;-a-
!
?T_-?=FG
!
\F;C@
!
-3*+5=8WN98NW72QU83798(
4
-++*
,
+-G5-(8
YB
7$279W780Q62
Y
287.
B
WQ8706LS0@W7[7/19Q6UQW./80Q6/1
[/W0/A0108
Y
/.Q6
R
283Q.Q1Q
R
N72
)
a
*
5J205*+2
,
I2+-:0+*H(2+2
47
!
""+
!
BGG
"

#$
%+*(%%!5
)
*
*
!
P<>>!
TD_-?<)@!
C!
-3*+5>37760
R
./809D-<
B
WQ87062/6VQ837W3
Y
VWQ
B
301062
)
a
*
5.+*53
.8
7
/(2+2
47
!
""+
!
=CF
"
#
#$
,(!5
)
,
*
!
P"白永琴#!
]<;CH@I
"杨青川#
5=8NV
Y
QU1/877.AW0Q
R
767202/AN6V/68
B
WQ8706
)
a
*
5H(23-:852+2
47
H0++-3(5
"生物技术通报#!
!""%
!
%
$
#(&
"
06@306727
#
5
)
&
*
!
DFO]
"刘
!
洋#!
bF;Cb
"邢
!
鑫#!
DF:H
"李德全#
5=8NV072Q683791/220U09/80Q6/6VUN6980Q6QUD-<
B
WQ87062
)
a
*
5H(23-:852+2
47
H0++-&
3(5
"生物技术通报#!
"##
!
+
$
,($
"
06@306727
#
5
)
+
*
!
=P?<;:>J
!
?OLP<\-
!
-3*+5>37D-<)10E7
B
WQ8706I=G#!069*::8*2)
7
:-/:--;(/(*-3/2/
B
1/2./.7.AW/671Q9/80Q6
/6V
B
WQ87982.7.AW/672/
R
/0628V72099/80Q6/6V783/6Q1)06VN97V28W722
)
a
*
5H(2:8()(:*-3H(2
%
8
7
/(:*#:3*
!
"""
!
=CEB
"
!
#$
!,&(!&+5
)
%
*
!
P?TJ;-a
!
>O;;<@DFXX- <
!
PO?;-DD<5<63
Y
VWQA0Q202
$
B
1/68V72099/80Q6
R
767UQN6V06/67./8QV7
)
a
*
K=*30-
!
!""!
!
C=E
"
,+&,
#$
+5
)
#"
*
!
>O;;<@DFXX-<
!
D!
L@C--P5<
B
N8/80[7D-<
B
WQ8706
!
AN86Q8W73/1Q27
!
02
B
W7276806/63
Y
VWQA0Q809AV71Q0VWQ80U7W2
)
a
*
5
A
7
12<(2+2
4
(*
!
""*
!
*,
$
#*($!#5
)
##
*
!
@TDL-;-?T)XDT?-=aL
!
LT?-;TDG
!
=LF>I@-
!
-3*+5G[17/)#+
!
/.7.A7WQU/6741/87)7.AW
Y
Q
R
767202)/AN6V/68
B
WQ8706U/.)
01
Y
83/8/99N.N1/872VNW06
R
4/87W28W722/6V06837
R
WQ406
R
W7
R
0Q62QU471)0WW0
R
/87VA7/6277V106
R
2
)
a
*
5.+*53.8
7
/(2+2
47
!
#%%%
!
=>H
"
#
#$
%$(#"5
)
#!
*
!
KI<;CD=I
"张林生#!
KI"赵文明#
5D-<
B
WQ8706UN6980Q628Q8Q17W/697VWQN
R
38QU837
B
1/68
)
a
*
5.+*53.8
7
/(2+2
47
F2))0&
5(:*3(25/
"植物生理学通讯#!
""$
!
BI
"
#
#$
#,#(#,,
"
06@306727
#
5
)
#$
*
!
:O?-D
!
@?TO@I L
!
I!
-3*+5@Q..Q6/.06Q/90V27
Z
N7697VQ./062/.Q6
R
837D-<
B
WQ87062QU30
R
37W
B
1/682
)
a
*
5.+*53I2&
+-:0+*H(2+2
47
!
#%+%
!
#!
$
&*(+,5
%!&#
%

!!!!!!!!!!!

!
伟!等$毛尖紫萼藓抗旱相关基因
$
%
&!"#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
!
:O?-D5B
7/806
R
##).7W/.06Q/90V.Q80U/6V
B
1/68V72099/80Q6
)
a
*
K.+*53J205*+
!
#%%$
!
B
"
$
#$
,$($,%5
)
#*
*
!
P?<]-<5LQ179N1/WW72
B
Q62728Q4/87WV7U0908
)
a
*
5.+*53.8
7
/(2+2
47
!
#%%$
!
=HB
"

#$
#"$*(#""5
)
#,
*
!
F;C?!
P-D=:5>37.Q179N1/WA/202QUV73
Y
VW/80Q68Q17W/69706
B
1/682
)
a
*
5#550*+B-;(-L.+*53.8
7
/(2+2
47
.+*53I2+-:0+*
H(2+2
47
!
#%%,
!
&
$
&&("$5
)
#&
*
!
IO;:-?>L!
IF;@I<:\5D-<
"
D/87-.AW
Y
Q
R
767202#
B
WQ87062/6V8370W769QV06
RR
767206#*<(12
%
/(/38*+(*5*
)
a
*
5HIF$-52)(:/
!
""+
!
%
$
##+(#$%5
)
#+
*
!
bF!
IO<;C]L
!
><;C;
!
-3*+5T[7W)7S
B
W7220Q6QU/!"#
R
76706W0970.
B
WQ[72VWQN
R
38W72028/697N6V7W837U071V9Q6V080Q62
)
a
*
5>8-2-3(:*+*51#
%%
+(-1$-5-3(:/
!
""&
!
##*
$
*(,5
)
#%
*
!
J<;CPX
!
J<;C]@
!
KI<;C:J
!
-3*+5_7W0U09/80Q6QU837W72028/697QU/!"#
R
767UWQ.>*)*(G7S
B
W7220Q6069*::8*2)
7
:-/
:--;(/(*-8Q/A0Q80928W72272
)
a
*
5J205*+2
,
E2-/3
7
B-/-*:8
!
""+
!
=I
"
#
#$
*+(,!5
)
!"
*
!
J<;CDa
!
DFbX
!
@I-;=]
!
-3*+5-63/697VVWQN
R
388Q17W/697068W/62
R
7609!-
7
)0/:8(5-5/(/
B
1/68240839Q62808N80[71
Y
7S
B
W7227V
437/8>/D-<$
)
a
*
5H(23-:852+2
47
!-33-/
!
""%
!
B=
"
!
#$
#$($#%5
)
!#
*
!
KITOD
"周
!
丽#!
aFb;
"姬向楠#!
I-X
"何
!
非#!
-3*+5=8WN98NW7/6VUN6980Q6QU1/877.AW
Y
Q
R
767202/AN6V/68
B
WQ8706206
B
1/68
)
a
*
5
J205*+2
,
>2
%
(:*+?
4
*5(/)/
"热带生物学报#!
"#!
!
B
"
!
#$
#%#(#%,
"
06@306727
#
5
)
!!
*
!
]<;:?-J@@5>377[Q1N80Q6QU837/A290290/90VW72
B
Q627061/6V
B
1/682
$
9Q.
B
/W/80[7/6/1
Y
202QU
R
WQN
B#
5!"#
R
7677S)
B
W7220Q606.Q22/6V97W7/12
)
a
*
5.+*53I2+-:0+*H(2+2
47
!
""*
!
*%
$
&!$(&$&5
)
!$
*
!
=<<_-:?!
=_-;==T;a
!
@!
-3*+5Y
VW06
R
76706.8
7
/:2)(3-++*
%
*3-5/02W7
Z
N0W7VUQW2/18/6VQ2.Q80928W722
8Q17W/697
)
a
*
5>8-.+*53J205*+
!
"",
!
CJ
"
!
#$
!$&(!%5
)
!
*
!
=I"沙
!
伟#!
J<;CI
"王
!
欢#!
=IF=I
"师
!
帅#
5-UU7982QUW74/87W06
R
Q6837
B
3
Y
20Q)A0Q937.09/106V7S72QUB*:2)(3(0)
C
*&
%
25(:0)061Q6
R
)80.7VWQN
R
38
)
a
*
5J205*+2
,
M08*5H23*5(:*+B-/-*:8
"武汉植物学研究#!
"#"
!
>F
"
!
#$
!,(!%
"
06@306727
#
5
)
!*
*
!
=T;CbI
"宋晓宏#!
=I"沙
!
伟#!
DF;D
"林
!
琳#!
-3*+5@Q628WN980Q6QU9:;<10AW/W
Y
06$())(*
%
(+(
,
-*N6V7WVWQN
R
3828W722
)
a
*
5H0++-3(52
,
H23*5(:*+B-/-*:8
"植物研究#!
"#"
!
BH
"
,
#$
&#$(&#&5
)
!,
*
!
KI<;CDI
"张林华#!
DFO@I
"刘
!
超#!
HFOID
"邱红林#!
-3*+5@1Q606
R
/6VUN6980Q6/6/1
Y
202QU9(!"##UWQ.9*0//0-*(5;2+0&
:*3-\/W578\0W5
)
a
*
5#:3*H23KH2-*+K&?::(1-53K9(5K
"西北植物学报#!
"#$
!
BB
"
,
#$
#"&#(#"&+
"
06@306727
#
5
)
!&
*
!
=IFa
"师
!
静#!
DFOLH
"刘美芹#!
=IFa;
"史军娜#!
-3*+5=7
Z
N7697/6/1
Y
202/6V7S
B
W7220Q6
B
/887W6QU#)!"##769QV06
R
/1/877.)
AW
Y
Q
R
767202/AN6V/68
B
WQ870606#))2
%
(
%
3*5380/)25
4
2+(:0/
)
a
*
KJ205*+2
,
H-(
C
(5
4
E2-/3
7
N5(;-/(3
7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
BC
"

#$
##(##%
"
06@306727
#
5
)
!+
*
!
DFOab
"刘金仙#!
HO-]b
"阙友雄#!
COTaD
"郭晋隆#!
-3*+5LQ179N1/W91Q606
R
QU2N
R
/W9/671/877.AW
Y
Q
R
767202/AN6V/68
B
WQ8706
R
767
"
!"#
#
/6V0827S
B
W7220Q693/W/987W
)
a
*
5J205*+2
,
#
4
(:0+30*+H(23-:852+2
47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
=G
"
*
#$
+$,(+!
"
06
@306727
#
5
)
!%
*
!
>I!
IO;:-?>L!
GTGT_< <_
!
-3*+5F687W/980Q6QU84Q068W06209/1
Y
V02QWV7W7V
B
1/6828W722
B
WQ87062
"
@T?#*@T?#*P
#
408310
B
0V.7.AW/67206837VW
Y
28/87
)
a
*
KH(2:8()(:*-3H(2
%
8
7
/(:*#:3*
!
"#"
!
=GIF
"
%
#$
#+#!(#+!"5
)
$"
*
!
:!
><]!
@IF;;O=!
-3*+5R
WQN
B
!"#UWQ.H*//(:*5*
%
0/
B
1/
Y
2/E7
Y
WQ17
062/18/6VVWQN
R
388Q17W/697
)
a
*
5J205*+2
,
H(23-:852+2
47
!
""%
!
=BI
"
!
#$
#$&(#*5
"$&#
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