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0-/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001,#"""*$"!+,!"#$,"&,#%%
收稿日期$
!"#$*"!*"!
&修改稿收到日期$
!"#$*"-*#%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
#%"#"$3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
#%453!#"""&
#&江
苏省研究生创新项目"
6788#!
")&
#
作者简介$杜
!
坤"
#)"(
#!男!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化研究(
9*:;/<
$
=>?>1
!@
A>,B=>,C1
"
通信作者$王幼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菜遗传育种研究(
9*:;/<
$
D;1
E@F!@
A>,B=>,C1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及其
亲本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杜
!
坤#!孔
!
芳#!!孔月琴#!黄哲进#!王幼平#"
"
#
扬州大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
&
!
安徽工程大学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安徽芜湖
!$#"""
#
摘
!
要$以白菜)矮抗青*"基因组
GG
#和)中花芥蓝*"基因组
66
#及其人工合成异源四倍体甘蓝型油菜"
GG66
#的
早期世代"
H
#
"
H
$
#为实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分别比较它们在
#""
+
!""::I<
%
JK;6<
处理下的生理指标差异(结
果表明$"
#
#在盐胁迫条件下!)中花芥蓝*植株的生物量+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
LMN
+
OMN
+
6GP
#活性均
最低!而相对电导率+
2NG
含量则最高(在
#""::I<
%
JK;6<
处理下!
H
!
代植株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
LMN
活性
最大!
2NG
含量最低&在
!""::I<
%
JK;6<
处理下!
H
$
代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
OMN
活性最大!
2NG
含量最低(
研究发现!亲本)矮抗青*的耐盐特性高于亲本)中花芥蓝*!它们的杂种后代"异源四倍体#遗传了
GG
基因组的耐
盐特性!从而比二倍体亲本具有更强的抵御盐胁迫的能力(
关键词$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交后代&盐胁迫&生理指标
中图分类号$
Q)$+,&
文献标志码$
G
$%
&
#"("
)
#*+(,-
.
"/-#/0+1(
&
2-/-1+3#"/"4,-
&
/3%-#5-!
%($11-"$/$
2
31+/!6%-#1$+1-/37/!-18+(3931-
NR4>1
#
!
4MKSH;1
E
#
!
!
4MKST>B
U
/1
#
!
VRGKS8WB
.
/1
#
!
XGKSTI>
F
/1
E
#
"
"
#6IE
BIY3/I0C/B1CB;1=3/IZBCW1IE@
!
T;1
E
AWI>R1/[B\0/Z
@
!
T;1
E
AWI>
!
5/;1
E
0>!!+"")
!
6W/1;
&
!NB
F
;\Z:B1ZIY3/ICWB:/0Z@
91
E
/1BB\/1
E
!
G1W>/OI<
@
ZBCW1/CR1/[B\0/Z
@
!
X>W>
!
G1W>/!$#"""
!
6W/1;
#
:;31+*3
$
]1ZW/00Z>=
@
ZWB=/YYB\B1CBIY
F
W
@
0/IE
/C;
@E
B1B\;Z/I10IY0
@
1ZWB0/AB=
!"#$$%#
(
)$;
"
H
#
*H
$
#
;1=ZWB/F
;\B1Z0!*#
(
)$
"
GG
#!
!*+,-"#&-#
"
66
#
>1=B\#""::I<
%
J
!
""::I<
%
JK;6
E
WW
@
=\I
F
I1/C0C>
!
CI1ZB1ZIY
F
\I1B
!
\B<;Z/[BCWF
W
@
<
!
;CZ/[/Z/B0IY;1Z/I_/=;1ZB1A
@
:B0IY!*+,-"#&-#DB\B
ZWB
DW/
@
!
;1=2NGCI1ZB1ZDB\BZWBW/
E
WB0Z,H>\ZWB\:I\B
!
ZWB /^I:;00
!
\B<;Z/[BCWF
W
@
;CZ/[/Z/B0IYLMNIYH
!
E
B1B\;Z/I1DB\BW/
E
WB\ZW;1IZWB\:;ZB\/;<0>1=B\#""
::I<
%
JK;6
2NGCI1ZB1ZCI1Z\;\/<
@
,PWB /^I:;00
!
\B<;Z/[BCWF
W
@
;CZ/[/Z/B0IY
OMNIYH
$
E
B1B\;Z/I1DB\BW/
E
WB\ZW;1IZWB\0>1=B\!""::I<
%
JK;6
2NGCI1ZB1ZCI1Z\;\/<
@
,
PWB\B0>
;\;Z/[B;1;<
@
0/0/1ZWBBYYBCZIY[;\/BZ/B0;1=0;
EE
B0ZB=ZW;Z!*+,-"#&-#D/ZW
66
E
B1I:B/0:I\B0B10/Z/[BZI0;
)$D/ZWGG
E
B1I:B,PWB0;
@
1*
ZWB0/AB=!"#$$%B;\<
@E
B1B\;Z/I10/0 B^ZZB\ZW;1=/
F
F
;\B1Z0
!
B^C;>0BZWB
@
/1WB\/ZZWB0;
B\YI\:;1CBIY!*#
(
)$GG
E
B1I:B,
<-
&
="1!
$
\B0
@
1ZWB0/AB=!"#$$%#
(
)$
&
W
@
\^/=
F
\I
E
B1/B0
&
0;
F
W
@
0/IE
/C;1=B_
!!
日益加剧的土壤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是限制农
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也
是困扰和威胁农业生产的世界性难题,#*!-(盐胁迫
会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破坏叶片光合作
用+阻碍蛋白质的合成+影响能量代谢!从而抑制植
物的生长,%-(不同植物由于其耐盐方式和耐盐机制
的不同!其组织或细胞的生理代谢和生化变化也不
同,$*+-(植物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系统活性+产生渗
透调节蛋白+提高色素含量+改善叶片光合作用等途
径来减轻盐胁迫的伤害,-*-(
油菜是芸薹属中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目前产
量位居全球油料作物第二位,)-(在中国长江中+下
游地区主要以种植甘蓝型油菜"
!"#$$%#
(
)$
!
GG66
!
1` %
#为主!其具有高产+抗病+抗逆性强
及适应性广等优点,#"*##-(.禹氏三角关系/表明了芸
薹属植物具有丰富的异源四倍体!因而使其成为研
究多倍体进化的好材料,#!-(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
是拓宽油菜种质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研
究芸薹属异源多倍体进化的有效手段,#%-(在自然
界中!多倍体植株往往要比二倍体植株适应外界逆
境的能力更强,#$-(研究表明!芸薹属植物在盐胁迫
下的生长+产量及产油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但其
中二倍体亲本和异源四倍体植物对盐胁迫反应存在
明显的种内和种间差异,#--(因此!研究人工合成甘
蓝型油菜早期世代及其亲本在盐胁迫下的应答机制
对阐明作物应对胁迫的遗传决定因子具有重要的
意义,#&-(
本试验以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
H
#
"
H
$
#及其亲本"白菜和甘蓝#为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浓
度
K;6<
处理下的生理指标变化!试图阐明人工合
成甘蓝型油菜"异源四倍体#应对盐胁迫的生理应答
机制与二倍体亲本之间的差异(
#
!
材料和方法
>,>
!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矮抗青"
!"#$$%"#
(
#
!基因组
GG
!
!1` !"
!以下简称
GG
#和中花芥蓝"
!*+,-"#&-#
!基
因组
66
!
!1`#
!以下简称
66
#!以及人工合成甘
蓝型油菜"
!*#
(
)$
!基因组
GG66
!
1` %
#第
#
至
第
$
代"
H
#
"
H
$
#种子均保存在扬州大学遗传学实
验室(
>,?
!
幼苗培养与处理
将上述种子浸种催芽后!分别移入装有珍珠岩
的塑料盆中!用
VI;
E
<;1=
营养液浇灌!
!"a
+
#$W
光照"
%"""<_
#%
#"W
黑暗条件下生长(待幼苗长至
$
"
-
叶时!选取生长良好+一致的矮抗青+中花芥蓝
及其杂种后代
H
#
+
H
!
+
H
%
+
H
$
共
-
组分别用
%
种不同
浓度的
K;6<
处理溶液!处理液用
VI;
E
<;1=
营养液
配置!其分别含有
"
"
64
#+
#""
+
!"" ::I<
%
J
的
K;6<
!每个材料取
+
株分别处理(处理后每
!=
补
水
#
次!处理
&=
后分别取相同位置的叶片测定其
生理指标(
>,@
!
生理指标的测定
叶片相对电导率按
2;\/^B<
的方法!使用梅特
勒托利多
N9JPG%!-
进行测定,#-&叶片叶绿素相
对含量使用柯尼卡美能达
LOGN*+"!
叶绿素计进行
测定&叶片中
LMN
活性的测定采用
K3P
光还原
法,#)-&
OMN
活性的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比色法,!"-&
6GP
活性的测定采用
V
!
M
!
紫外吸收法,!#-&叶片中
丙二醛"
2NG
#含量的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
法,!!-&脯氨酸含量的测定采用磺基水杨酸法,!%-&酶
液中蛋白质的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
S!+"
法测
定,#)-(将植株鲜样品材料置
#"+a
烘箱中
#":/1
后转至
)+a
烘干至恒重!称重获得干重"
E
#!以上所
有指标重复
%
次(
>,A
!
数据处理与统计
实验数据使用
L/
E
:;
F
分析(
!
!
结果与分析
?,>
!
盐胁迫对各类材料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随着
K;6<
处理浓度的增加!二倍体
GG
+
66
及
其杂种后代
H
#
"
H
$
植株的生物量总体呈现下降趋
势"图
#
#(其中!在
#""::I<
%
JK;6<
处理下!仅
66
和
H
%
代植株生物量比对照"
::I<
%
JK;6<
#显
著降低!
H
!
植株生物量反而有一定的增加&在
!""
::I<
%
JK;6<
处理下!
GG
+
66
+
H
#
+
H
%
代植株的生
物量均比对照显著降低&无论是低浓度还是高浓度
的盐胁迫处理下!
H
!
和
H
$
代植株的生物量均无显
著变化(材料间比较而言!
66
植株的生物量在同
等条件下均为所有材料中最低!而
H
$
代植株均处于
较高水平(以上结果说明盐胁迫不同程度地影响了
各类植株生物量的积累&对于两个二倍体亲本
GG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和
66
而言!盐胁迫对
66
植株的生长影响大于
GG
!即亲本白菜
GG
比亲本甘蓝
66
更耐盐&
H
#
"
H
$
代植株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生物量积累的下降
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生物量积累减少的程度都小
于亲本
66
!且低浓度的盐胁迫对
H
!
代的生长影响
较小(
?,?
!
盐胁迫对各类材料叶片相对电导率+相对叶绿
素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随着
K;6<
处理浓度的增加!供试材料或株系
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均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在
#""
::I<
%
JK;6<
处理条件下!除
H
$
代外的其他植株
叶片的电导率与对照"
::I<
%
JK;6<
#相比均显著
升高!而在
!""::I<
%
JK;6<
处理条件下所有植株
叶片的电导率比对照均显著升高(无论是低浓度
"
#""::I<
%
JK;6<
#处理还是高浓度"
!""::I<
%
J
K;6<
#盐处理!二倍体亲本
66
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均
为最大!且显著大于另一二倍体亲本
GG
以及杂种
后代!而
H
#
"
H
$
代植株叶片电导率在不同浓度盐处
理条件下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差异"表
#
#(这表明盐
处理可使油菜植株细胞受到渗透胁迫!影响质膜的
透性!进而导致细胞内的电解质的外渗&二倍体亲本
66
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的电解质外渗率均显著大
于二倍体亲本
GG
及其杂种后代&
H
#
"
H
$
代植株质
膜受盐胁迫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
同时!随着
K;6<
处理浓度的增加!供试材料叶
片中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仅其中
的
H
!
代植株则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表
#
#(
图
#
!
不同浓度
K;6<
处理下各类材料植株的生物量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株系不同处理间在
","+
水平上差异显著
H/
E
,#
!
PWB
F
<;1Z^/I:;00IY=/YYB\B1Z:;ZB\/;<0
>1=B\K;6<0Z\B00
N/YYB\B1Z0:;<
1/Y/C;1Z
=/YYB\B1CB;:I1
E
Z\B;Z:B1Z0;Z","+表
>
!
不同浓度
B+C(
处理条件下各材料植株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
P;^!
PWB\B<;Z/[BCI1=>CZ/[/Z
@
!
\B<;Z/[BCWF
W
@
<;1=
F
\I1BCI1ZB1Z0IY1=B\K;6<0Z\B00
材料
2;ZB\/;<
K;6<
浓度
6I1CB1Z\;Z/I1IYK;6<
%"
::I<
%
J
#
相对电导率
bB<;Z/[BCI1=>CZ/[/Z
@
%
c
相对叶绿素含量
bB<;Z/[BCWF
W
@
<
CI1ZB1Z
脯氨酸含量
O\I1BCI1ZB1Z
%"
#
:I<
%
E
#
GG
"
"
64
#
#%,-"d",$#^ #,$d","#; %,&&d",-^
#"" #+,--d",&$; #,%)d","%^ $,"%d",!);
!"" #-,+$d#,"$; #,!+d","$C $,&-d",+";
66
"
"
64
#
#!,!)d",$&C #,+#d","+; !,$#d",#&^
#"" #),"-d",-%^ #,%"d","!^ !,&d",$#^
!"" !!,+)d#,#$; #,#"d","C %,$$d",#-;
H
#
"
"
64
#
#!,$+d",-"^ #,+%d",#-; !,&d",##C
#"" #+,"&d",+; #,$$d",#%;^ %,-#d",%^
!"" #-,!!d",$#; #,!%d",#"^ $,&+d",!);
H
!
"
"
64
#
##,!d",!$C #,+#d","-; %,$!d",+";
#"" #$,"$d",&^ #,+&d",#&; %,$)d",+$;
!"" #-,"d",$$; #,%!d",!#; %,+%d",!);
H
%
"
"
64
#
##,$-d",&^ #,$-d",#; !,#d",%&^
#"" #%,)#d",&-; #,%)d","-; !,"d",##^
!"" #+,%-d",+; #,#&d","^ $,-%d",+";
H
$
"
"
64
#
#%,#%d",)$^ #,-d","!; %,#$d",&%^
#"" #$,"!d",-%^ #,$-d",")^ %,$#d",$-^
!"" #&,+$d",)#; #,%$d",#^ $,&"d",#+;
!!
注$同一列同一株系的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
+c
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KIZB
$
HI\ZWB0;:B1B
!
=/YYB\B1Z0:;<
1/Y/C;1Z=/YYB\B1CB;:I1
E
Z\B;Z:B1Z0;Z+c&
PWB0;:B;0 B^
&
期
!!!!!!!!!!
杜
!
坤!等$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及其亲本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其中!在
!""::I<
%
JK;6<
处理条件下!除
H
!
代植
株外!其余材料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小于各自的对
照组&二倍体亲本
66
在
!
种盐处理条件下的叶片
叶绿素相对含量均低于二倍体亲本
GG
及其杂种后
代&
H
!
代植株在低浓度盐"
#""::I<
%
JK;6<
#处理
下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大于其他所有材料(这表明!
盐胁迫可使油菜植株的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或加快
叶绿素的分解!导致叶绿素积累量的减少&二倍体亲
本
66
在
!
种浓度的盐处理下的叶片叶绿素的积累
量均低于
GG
!其对盐的敏感性较二倍体
GG
强&杂
种后代在盐胁迫下叶片的叶绿素积累均大于相应盐
胁迫浓度的
66
!且后代之间叶绿素的合成+代谢受
盐胁迫的影响程度不同(
另外!随着
K;6<
处理浓度的增加!供试材料叶
片中的脯氨酸含量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且其中的
H
!
代植株在
!
种盐胁迫时上升幅度不显著!其他材
料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在
!""::I<
%
JK;6<
处理
下相比对照组显著增加&二倍体亲本
66
在不同浓
度的盐胁迫时!其脯氨酸的含量低于二倍体亲本
GG
!且多数情况下低于杂种后代"表
#
#(结果表
明$盐处理会对油菜植株叶片细胞产生渗透胁迫!细
胞在受到渗透胁迫时会产生一定比例的脯氨酸!其
可作为渗透调节物来降低胁迫对细胞产生进一步的
伤害,!$*!+-(所有供试油菜材料在受到盐胁迫时会大
量合成脯氨酸来缓解胁迫对细胞产生的负作用!而
二倍体亲本
66
在盐胁迫下产生的渗透调节物脯氨
酸含量水平较低!它对盐胁迫的调节能力较二倍体
亲本
GG
要差&杂种后代产生的渗透调节物含量不
一!但总体均大于二倍体亲本
66
!其中
H
#
代植株在
受到盐胁迫时产生的脯氨酸量最多(
?D@
!
盐胁迫对各类材料叶片
EF:
含量和抗氧化
酶活性的影响
随着
K;6<
处理浓度的升高!供试材料叶片中
的
2NG
积累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在
!""
::I<
%
JK;6<
处理下的二倍体亲本
GG
以及
H
#
+
H
%
和
H
$
代植株的
2NG
积累量显著大于各自的对照
组&材料间比较而言!二倍体亲本
66
的
2NG
积累
量在
!
种浓度的
K;6<
处理条件下均最高!
H
!
代植
株在低浓度
K;6<
处理条件下的
2NG
积累量最低!
而
H
$
代在高浓度
K;6<
处理下
2NG
积累量最低
"表
!
#(
同时!在低浓度
K;6<
处理条件下!供试材料叶
片中的
LMN
活性均出现上升趋势!且除了二倍体
66
以外的其他材料均显著大于各自的对照组&而
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供试材料叶片中的
LMN
活
性并没有相应地显著升高!
H
!
+
H
%
和
H
$
代植株甚至
比低浓度盐处理时低&相比较而言!二倍体亲本
66
在
!
种浓度的盐处理下的叶片
LMN
活性均为最低!
表
?
!
不同浓度
B+C(
处理条件下各材料植株叶片中
EF:
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
P;^!
PWB2NGCI1ZB1Z;1=LMN
!
OMN
!
6GP;CZ/[/Z/B0IY1=B\K;6<0Z\B00
材料
2;ZB\/;<
K;6<
浓度
6I1CB1Z\;Z/I1
IYK;6<
%"
::I<
%
J
#
丙二醛含量
2NGCI1ZB1Z
%"
#
:I<
%
E
#
LMN
活性
LMN;CZ/[/Z
@
%"
R
%
E
#
OMN
活性
OMN;CZ/[/Z
@
%"
R
%
E
#
6GP
活性
6GP;CZ/[/Z
@
%"
R
%
E
#
GG
"
"
64
#
",###d",""-^ #",!$d!,++^ $!$,%%d#&,&)^ +&,"&d%,C
#"" ",#!-d","";^ !"!,$!d",&; +%+,-&d#",)&; &%,+%d%,+!^
!"" ",#$#d",""-; !"!,)d!,#!; $!),-&d#","!^ $,&"d#,$!;
66
"
"
64
#
",#!-d","#"; #&,!d%,+; $"$,%%d!#,&%^ +#,#%d$,"!^
#"" ",#%+d","#-; ##,+!d#,-!; $#$,""d#+,&; +,&%d",+";
!"" ",#$+d","!"; #$,!-d+,-; %-),%%d#$,"+C +,!"d!,%#;^
H
#
"
"
64
#
",#"d",""$^ #",$d#,%#^ %+$,%%d$,)%C +#,-&d!,"^
#"" ",#!$d","#!;^ #)-,&%d!,"+; +"&,""d#$,+%^ &%,%&d$,!$;
!"" ",#!&d",""; #),&!d+,%"; -"+,""d#),$&; ",+&d!,)-;
H
!
"
"
64
#
","+d",""&; #&,&)d!,)C %"$,""d!$,""C -#,)%d%,)%^
#"" ",")d","#; !#%,d%,$$; $%%,%%d#-,!)^ )",%&d%,%+;
!"" ",")d",""; #)),)$d+,!$^ $+,%%d$,#-; )!,!"d%,+-;
H
%
"
"
64
#
","%d",""^ #&-,%)d%,!!C %!,-&d#!,!!C +-,!&d#,"^
#"" ",")d","#"^ !"-,!&d+,#-; $)%,-&d),"&; ,&&d!,-&;
!"" ",#!#d",""); #)-,&d!,$)^ $$$,%%d%",--^ ),)%d#,$+;
H
$
"
"
64
#
","&-d",""-^ #+,-&d$,&)^ $!!,""d!!,+$C -#,#"d!,)!C
#"" ",")%d","#!;^ !",)d-,)+; -"!,-&d#),&%^ )%,%d#,&!;
!"" ",")&d","#"; #)-,&!d%,!;^ -+,-&d,%%; !,&%d%,-"^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H!
代植株在低浓度盐处理时叶片
LMN
活性最高(
植株叶片中的
OMN
活性在低浓度盐处理时均比对
照有所提高!且除了
66
以外的其他材料均达到显
著水平&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
H
#
+
H
!
和
H
$
代叶
片中的
OMN
活性相应地增加!
GG
+
66
和
H
%
代植
株则相应地减少&二倍体
66
植株在
!
种浓度的盐
处理下的叶片
OMN
活性均为最低!而
H
$
代则最高(
另外!在盐处理条件下!与前
!
种酶活性表现相
似!供试材料叶片中的
6GP
活性也相应增加!且在
低浓度盐处理下!这种增加相比对照组呈显著性差
异&但随着盐处理浓度的提高!二倍体
GG
以及
H
#
+
H
!
和
H
%
代叶片中的
6GP
活性继续增加!其中的二
倍体
GG
活性变化显著!而
66
+
H
$
代则出现了下降
的现象&在所有供试材料中!二倍体
66
在任一种盐
处理下的叶片
6GP
活性均为最低!且与其他材料
相比差异显著!
H
$
代在低浓度盐处理下叶片
6GP
活性最高!
H
!
代在高浓度盐处理下叶片
6GP
活性
最高"表
!
#(
植物在受到盐胁迫时!可通过增加细胞内的抗
氧化酶活性来抵御逆境!分解氧自由基等物质!进而
降低过量氧自由基对细胞的毒害,!$-(综合以上结
果可知!油菜的
!
个二倍体亲本材料在受到不同浓
度的盐胁迫时!二倍体
66
的抗氧化酶活性均比二
倍体
GG
低!而
2NG
积累量却比
GG
多!进一步表
明
66
的耐盐能力比
GG
弱&所有杂种后代受到盐
胁迫时植株的抗氧化酶活性均比二倍体亲本
66
高!部分还高于二倍体
GG
!同时
2NG
积累量比
66
和
GG
都要少!说明油菜杂种异源四倍体的耐
盐能力相比二倍体亲本
66
有较大的提升!且高于
二倍体
GG
!不同后代在盐胁迫时抗氧化酶系统的
活性和
2NG
积累量的差异表明其耐盐能力也存在
一定的差别(
%
!
讨
!
论
盐胁迫是一种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非生物因
子(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苗期是对环境胁迫最敏
感的时期之一!盐敏感品种基本无法生存!萌发期与
苗期的耐盐等级呈极显著正相关"
.
#
","#
#
,
!-
-
(本
试验研究了芸薹属
!
个二倍体)矮抗青*"
GG
#和)中
花芥蓝*"
66
#以及以其作为亲本获得人工合成的甘
蓝型油菜"
GG66
#杂种后代
H
#
至
H
$
代!在不同浓
度的
K;6<
处理条件下生理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
发现!盐胁迫会影响这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并以)中
花芥蓝*"
66
#在
!
种浓度盐胁迫下的生物量均为最
低!表现出较强的盐敏感性!而)矮抗青*"
GG
#具有
较强的耐盐特性&
H
#
到
H
$
代植株在不同浓度盐胁
迫时的生物量积累均大于二倍体
66
!说明了杂种后
代由于
GG
基因组的存在!部分继承了该基因组的
耐盐特性&
H
!
+
H
$
分别在低浓度盐和高浓度盐胁迫
时的生物量积累最大!说明其对盐胁迫有较强的适
应性(同时!盐胁迫会破坏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合成
与代谢的平衡!一方面叶绿素酶活性增加!使叶绿素
趋于分解!另一方面使叶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最终表现为叶绿素含量的减少(本试验中)中花芥
蓝*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为最
低!表明其对盐胁迫比较敏感&而杂种后代相应的叶
绿素含量较高!说明杂种四倍体后代的耐盐能力得
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H
!
+
H
$
代植株分别在低浓度
盐和高浓度盐胁迫时的叶绿素积累量最大!说明盐
胁迫对其叶片中叶绿素代谢平衡的破坏相对较轻(
植物受到盐胁迫后!可以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
质抵抗盐胁迫的伤害(
4IC;
等,!$-和
P\/
F
;ZW/
等,!+-
的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大量积累脯
氨酸(本研究也发现盐胁迫促使)矮抗青*和)中花
芥蓝*的叶片中均积累脯氨酸!从而来抵抗逆境!但
后者脯氨酸的积累量显著小于前者!这与两者在盐
胁迫下生物量积累的差异表现相一致!也表明)矮抗
青*对盐胁迫的适应性要高于)中花芥蓝*(而杂种
后代在盐胁迫时脯氨酸的积累量要比)中花芥蓝*
高!也说明杂种异源四倍体后代"
GG66
#的耐盐性
要强于其亲本)中花芥蓝*"
66
#(
另外!盐胁迫也使植物体内活性氧代谢平衡受
到影响!使得
M
(
0
!
+
V
!
M
!
等活性氧含量增加从而引
起非酶促膜脂过氧化作用&同时!盐胁迫会促使清除
活性氧的抗氧化酶系统如
LMN
+
OMN
与
6GP
的活
性发生改变,!$-(多数研究认为!在盐胁迫条件下抗
氧化酶活性会相应地增强,!+*!&-(其中!
LMN
在整个
抗氧化酶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它可使活性氧发生
转移!并为
OMN
和
6GP
间接消除活性氧提供底
物,!-&而
6GP
和
OMN
主要是起酶促降解
V
!
M
!
的
作用!避免因
V
!
M
!
的过量积累导致毒性更大的
MV
(含量增加而对细胞膜产生伤害,!)*%"-(本研究
中!所有供试材料在低浓度盐胁迫时!上述抗氧化酶
的活性均增加!从而有效清除由于盐胁迫产生的氧
自由基&随着盐处理浓度的提高!部分植株的
LMN
和
6GP
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说明盐胁迫下抗氧化
酶活性的变化并无明显的规律(二倍体)中花芥蓝*
在盐胁迫时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不显著!且小于其
&%#
&
期
!!!!!!!!!!
杜
!
坤!等$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及其亲本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他供试材料!说明其在盐胁迫下不能较好地通过提
高抗氧化酶活性来清除氧自由基!从而加快活性氧
对细胞的毒害作用&
H
!
代植株在低浓度盐胁迫时!
叶片中的
LMN
活性最高!
H
$
代植株在
!
种浓度盐
胁迫下叶片
OMN
活性均最高!
H
$
+
H
!
代分别在低浓
度和高浓度盐胁迫下叶片的
6GP
活性最高!表明
杂种后代在盐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变化表现
不一!
H
!
和
H
$
代具有较高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
如果体内保护酶系统不能及时清除盐胁迫产生
的过量活性氧!就会发生膜脂过氧化反应!从而会改
变质膜透性!使细胞内容物外渗!从而使相对电导率
增加,%#-(本研究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所有材料
的相对电导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并以二倍体)中
花芥蓝*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加的幅度和值最高!说明
其对盐胁迫较敏感&而同期二倍体)矮抗青*以及杂
种后代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加的较少!表明其具有较
强的耐盐能力(
2NG
作为细胞膜质过氧化产物!
它的积累可作为植物叶片的细胞膜遭受破坏程度的
指标,!)*%!-(同样!)中花芥蓝*在盐胁迫下叶片
2NG
积累量最大!而
H
#
至
H
$
代叶片
2NG
的积累
量均小于)中花芥蓝*!甚至小于)矮抗青*!说明)中
花芥蓝*细胞膜遭受的破坏程度要大于)矮抗青*以
及杂种后代&
H
!
+
H
$
代在
!
种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叶
片
2NG
积累量相对而言较少!可能是由于它们此
时具有更强的抗氧酶活性所致(
综上所述!在盐胁迫条件下!二倍体)矮抗青*通
过增加更多的细胞内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更大幅度
提高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来抵抗盐胁迫!从而减少
质膜透性的改变!减少
2NG
的积累!维持叶绿素和
生物量的积累!总体上表现出比二倍体)中花芥蓝*
更好的耐盐特性(有研究报道!在芸薹属.禹氏三角
关系/的
G
+
3
+
6
基因组中的
G
基因组携带有耐盐
基因!而
6
基因组则较敏感,#-!这与本研究结果是
一致的(二倍体)中花芥蓝*"
66
#与)矮抗青*"
GG
#
杂种后代表现出较强的耐盐特性!可能是由于杂种
后代因
GG
基因组的存在!部分继承了该基因组的
耐盐特性(这与前人研究认为芸薹属多倍体植物
!*#
(
)$
+
!*"%#/#
和
!*
0
)&-#
的耐盐性要高于
二倍体亲本
!*"#
(
#
+
!*+,-"&-#
和
!*%
1
"#
的结果
是一致的,%%*%$-(另外!本研究中
H
#
至
H
$
代中部分
植株的耐盐特性甚至高于二倍体)矮抗青*!可能是
异源四倍体"
GG66
#对逆境的适应能力更高的缘
故&至于
H
#
至
H
$
代之间在不同浓度的盐处理条件
下表现出耐盐特性的差异!可能与多倍体杂种经过
杂种多倍化后发生的基因组重组过程复杂多样以及
盐胁迫所导致的核型不稳定+有丝分裂紊乱和非整
倍化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又是如何影响其耐盐生理
机制的!尚有待从分子机理方面进一步阐明(
参考文献!
,
#
-
!
89KS6VJ
"曾长立#!
NMKSTV
"董元火#
,OW
@
0/IE
/C;
B1I>0C;
E
0>1=B\ZWB0;
5
-
*
23%-$-4+)"#,+
5
6%,2"+
(
7&%-&-$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
%"
$
%%($%&
"
/16W/1B0B
#
,
,
!
-
!
J]R87
!
8VGKSV7
!
TGKS7T
!
J]RP,bB0B;\CW;=[;1CB0/1
E
B1B;1=
E
B1BZ/CB1
E
/1BB\/1
E
YI\0;1B*;;1BZI,
5
-
,8+",9:+"-$/"
;
<-$-#"&3
!
"#!
!
?G
"
+
#$
##(#&,
,
%
-
!
OGKNGG4
!
NGLG3,L;
BYYBCZ0I1
F
<;1Z0
$
;\B[/BD
,
5
-
,=&+/+>%&+,+
1;
#9=?%"+@-/#,7#
5
-/
;
!
""+
!
-"
$
%!$
(%$),
,
$
-
!
J]RSV
"刘国红#!
5]GKS6VQ
"姜超强#!
J]R8VO
"刘兆普#!
-/#,,9YYBCZ0IY0;
\IDZW;1=
F
WIZI0
@
1ZWBZ/CZ\;/Z0IYC;1I<;
0BB=1
E
0
,
5
-
,4+)"#,+
5
=&+,+
1;
#9<)"#,=?%"+@-/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
?H
"
!
#$
#+&(#-$
"
/16W/1B0B
#
,
,
+
-
!
TGKS75
"杨小菊#!
8VGM7
"赵
!
昕#!
T]KV7
"殷恒霞#!
-/#,,!"#&3
;(
+9%)@9%$/#&3
;
+0BB=1
EE
\IDZW;1=/I1/CWI:BI0Z;0/0/1/Z0
=/YYB\B1ZIE
;10>1=B\0;
5
-
,A&/#!+/*!+"-#,*B6&&%9-/*7%*
"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
/16W/1B0B
#
,
,
-
-
!
49RPS9KG5
!
OGX9J8]49,6I1Z\/^>Z/I1IY;:/1I;C/=0ZI0Z\;D^B\@
Y\>/Z
U
>;
;1=ZWB/\\B1=B\K;6<
0;1/Z
@
,
5
-
,:++923-@%$/"
;
!
""
!
###
$
-$!(-$&,
,
&
-
!
NRGK55
!
J]5
!
SRMLb
!
-/#,,9_I
E
B1I>00
F
B\:/=/1B;YYBCZ0
F
I<
@
;:/1B:BZ;^I0:/10;1/Z
@
*0Z\B00B=2)&)@%$$#/%?)$\IIZ0;1=B1*
W;1CB00WI\Z*ZB\:0;1/Z
@
ZI,
5
-
,4+)"#,+
5
.,#/.3
;
$%+,+
1;
!
""
!
#-+
$
#-!"(#-%+,
,
-
!
8V9KSTV
!
XGKS8J
!
LRK78
!
-/#,,V/
E
WB\0;1/Z
@
ZI
\I=>CZ/[B0Z;
E
B
,
5
-
,=?%"+@-/#,#9=>
(
-"%@-/#,!+/#
;
!
""
!
-!
$
#!)(#%,
,
)
-
!
Ob]P]2
!
SMOGJGKL
!
]SMb4,M
F
Z/:/A;Z/I1IY!"#$$%#
(
)$
"
C;1I<;
#
B_
F
<;1Z\B
E
B1B\;Z/I1YIE
B1BZ/CZ\;10YI\:;Z/I1
,
5
-
,C-D!%+B
/-&3+,+
1;
!
"##
!
)
$
#$$(#++,
,
#"
-
!
H9KS75
"冯学金#!
J]RS4
"刘根科#
,G
FF
E@
/1B1W;1CB:B1ZIY!"#$$%#
(
)$J,
E
B\:
F
<;0:
,
5
-
,23%B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A
1
"%&),/)"#,7&%-&-!),,-/%
"中国农学通报#!
"#"
!
-
$
#%(#&
"
/16W/1B0B
#
,
,
##
-
!
JMKSXV
"龙卫华#!
ORV2
"浦惠明#!
6V9KL
"陈
!
松#!
-/#,,9[;<>;Z/I1YI\0;
BC/B0IY\;
F
B0BB=0;Z
E
B\:/1;Z/I10Z;
E
B
,
5
-
,4+)"#,+
5
.,#/E--/%&<-$+)"&-$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
>G
"
#
#$
%+($"
"
/16W/1B0B
#
,
,
#!
-
!
L6VbGK829
!
ML3MbKP6,NB1I[I[;\/;Z/I1/1Z\;/Z0;1=\B0
F
I10B0ZI
E
\IDZWCI1=/Z/I10IY\B0
@
1ZWB0/AB=
F
I<
@F
!"#$$%#
(
)$
"
3\;00/C;CB;B
#,
5
-
,A@-"%+)"#,+
5
!+/#
;
!
""$
!
)#
$
#&$(#%,
,
#%
-
!
6V9K85
!
K]8H,2BCW;1/0:0IY
E
B1I:/C\B;\\;1
E
B:B1Z0;1=
E
B1BB_
F
\B00/I1CW;1
E
B0/1
F
<;1Z
F
I<
@F
,
5
-
,!%+*=$$#
;
$
!
""-
!
$
!$"(!+!,
,
#$
-
!
LP933]KLSJ,6W\I:I0I:;<[;\/;Z/I1;1=B[I<>Z/I1
,
5
-
*7&%-&-
!
#)--
!
#+!
$
#$-%(#$-),
,
#+
-
!
ORbPTbL
!
4R2GbS
!
L]KSJG*OGb994LJ
!
-/#,,PID;\=00;1/Z
@
ZI$
;1I[B\[/BD
,
5
-
,.3
;
$%+,+
1;
#9F+,-&)B
,#"!%+,+
1;
+
5
.,#/$
!
""
!
#$
$
%)($),
,
#-
-
!
GLVbGH2
!
26K9]JJTP,L;1/Z
@
ZI,
5
-
,2"%/%,<-?%-D$%.,#/7&%-&-$
!
""$
!
%
$
#+&(#&$,
,
#&
-
!
4R2GbS
!
ORbPTbL
!
LVGb2G2O
!
-/#,,OW
@
0/IE
/C;<\B0
F
I10B0;:I1
E
!"#$$%
F
BC/B0>1=B\0;1/Z
@
0Z\B000WID0Z\I1
E
CI\\B*
<;Z/I1D/ZWZ\;10C\/
F
Z;^>1=;1CBYI\LML
F
;ZWD;
@
*\B<;ZB=
E
B1B0
,
5
-
,4+)"#,+
5
.,#/.3
;
$%+,+
1;
!
"")
!
#--
$
+"&(+!",
,
#
-
!
N]MK]L]M*L9L9
!
2Gb]39JJ
!
PM3]PGL,G1Z/I_/=;1Z\B0
F
I10B0IY\/CB0BB=1
E
0ZI0;1/Z
@
0Z\B00
,
5
-
,.,#/7&%-&-
!
#))
!
#%+
$
#(),
,
#)
-
!
3bGNHMbN2 2,G\;
F
/=;1=0B10/Z/[B:BZWI=YI\ZWB
U
>;1Z/Z;Z/I1IY:/C\I
E
\;:
U
>;1Z/Z/B0IY
F
\IZB/1>Z/E
ZWB
F
\/1C/
F
\IZB/1*
=
@
B /^1=/1
E
,
5
-
,A#,
;
/%,!%+&3-@%$/"
;
!
#)&-
!
&!
$
!$(!+$,
,
!"
-
!
LP9XGbPbb
!
39XJ9T5N,J/
F
/=
F
B\I_/=;Z/I1;00IC/;ZB=D/ZW;CCBE
/1
E
IY0I
@
B^;1;_B0
,
5
-
,.,#/.3
;
$%+,+
1;
!
#)"
!
-+
$
!$+
(!$,
,
!#
-
!
6GLP]JJMH5
!
O9K9J6
!
Sb9OO]KV,OB\I_/=;0B\BCB=^
@
IAI1B/17-9)@#,G)@$
/1[I<[B:B1ZIY6;
,
5
-
,.,#/.3
;
$B
%+,+
1;
!
#)$
!
&$
$
$-(+#,
,
!!
-
!
8VGMLV5
"赵世杰#
,7R6V6V
"许长成#!
8MRQ
"邹
!
琦#!
-/#,,]:
F
\I[B:B1ZIY:BZWI=YI\:B;0>\B:B1ZIY2NG/1
F
<;1ZZ/00>B0
,
5
-
,.,#/.3
;
$%+,+
1;
2+@@)%/%+$
"植物生理学通讯#!
#))$
!
%"
$
!"&(!#"
"
/16W/1B0B
#
,
,
!%
-
!
8VGKSN8V
"张殿忠#!
XGKSOV
"汪沛洪#!
8VGMV7
"赵会贤#
,NBZB\:/1;Z/I1IYZWBCI1ZB1ZIYY\BB
F
\I1B/1DWB;Z,
5
-
,
.,#/.3
;
$%+,+
1;
2+@@)%/%+$
"植物生理学通讯#!
#))"
!
$
$
-!(-+
"
/16W/1B0B
#
,
,
!$
-
!
4M6GV
!
3Mb2
!
M8N92]bH-/#,,PWBBYYBCZIY0;
/=
F
B\I_/=;Z/I1
!
;1Z/I_/=;Z/[BB1A
@
:B0;1=
F
\I1BCI1ZB1ZIY0B0;:B
C>
5
-
,=?%"+@-/#,#9=>
(
-"%@-/#,!+/#
;
!
""&
!
-"
$
%$$(%+#,
,
!+
-
!
Pb]OGPV]L3
!
SRbR2RbPV]4
!
OGK]SbGV]G4-/#,,L;1/Z
@
/1=>CB=CW;1
E
B0/1
F
\I1B;1= B^Z;/1BCI1ZB1Z0;1=0
@
1ZWB0/0/1
ZDI;
U
>;Z/C:;C\I
F
W
@
ZB0=/YYB\/1
E
/10;
5
-
,!%+,+
1
%#.,#/#")@
!
""&
!
+#
$
##"(##+,
,
!-
-
!
8VGKSO
"张
!
鹏#!
7R6V
"徐
!
晨#!
7R48V
"徐克章#!
-/#,,H;0Z/=B1Z/Y/C;Z/I1:BZWI=IY0;
E
B0IY0I
@
B^;1C>
5
-
,23%-$-4+)"#,+
5
6%,2"+
(
7&%-&-$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
@G
"
+
#$
+&!(+&
"
/1
6W/1B0B
#
,
,
!&
-
!
bG8GLV
!
GPVGbVb
!
GLVbGH2
!
-/#,,S<
@
C/1B^BZ;/1B*/1=>CB=:I=><;Z/I1IY;1Z/I_/=;1ZB1A
@
:B0;CZ/[/Z/B0;1=/I1;CC>:><;Z/I1
/1ZDIDWB;ZC>
/10;
5
-
,=?%"+@-/#,#9=>
(
-"%@-/#,!+/#
;
!
""&
!
-"
$
%-(%&-,
,
!
-
!
LP9XGbPbb
!
39XJ9T5N,J/
F
/=
F
B\I_/=;Z/I1;00IC/;ZB=D/ZW;CCBE
/1
E
IY0I
@
B^;1;_B0
,
5
-
,.,#/.3
;
$%+,+
1;
!
#)"
!
-+
$
!$+
(!$,
,
!)
-
!
bM7GLeO
!
JMNV]LG
!
SGbb9PPN4
!
-/#,,LZ\B00ZIE
B1/CZI^;CCI0BB=1
E
0ZW;ZI[B\B_
F
\B00
E
<>Z;ZW/I1BL*Z\;10*
YB\;0B
%
E
<>Z;ZW/I1B
F
B\I_/=;0B
,
5
-
,.,#/H2-,,.3
;
$%+,+
1;
!
"""
!
$#
$
#!!)(#!%$,
,
%"
-
!
7R6V
"徐
!
晨#!
J]KSHJ
"凌风楼#!
7R48V
"徐克章#!
-/#,,9YYBCZIY0;
WIZI0
@
1ZWBZ/CCW;\;CZB\/0Z/C0;1=
F
W
@
0/IE
/C;<
;1= /^ICWB:/C;
5
-
,23%-$-4+)"#,+
5
<%&-7&%-&-
"中国水稻科学#!
!"#%
!
?I
"
%
#$
!"(!-
"
/16W/*
1B0B
#
,
,
%#
-
!
J]4J
"李凯龙#!
XGKSTP
"王艺潼#!
VGK77
"韩晓雪#!
-/#,,6W;1
E
B0/1\B;CZ/[BI_
@E
B10
F
BC/B0;1=;1Z/I_/=;Z/[B=BYB10B:BCW;*
1/0:/1ZI:;ZI1=B\
IZ;00/>:0Z\B00
,
5
-
,A&/#!+/*!+"-#,*B6&&%9-/*7%*
"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
/16W/*
1B0B
#
,
,
%!
-
!
2RKKLb,6I:
F
;\;Z/[B
F
W
@
0/IE@
IY0;
5
-
,.,#/2-,,#9=?%"+@-/
!
""!
!
+
$
!%)(!+",
,
%%
-
!
GLVbGH2
!
26K9]JJTP,bB0
F
I10B0IYYI>\!"#$$%
F
BC/B0ZI0I=/>:CW,
5
-
,=?%"+@-/#,#9=>
(
-"%@-/#,!+/#
;
!
#))"
!
%"
$
&+($&,
,
%$
-
!
GLVbGH2,bB<;Z/I10W/
F
0 B^ZDBB1
E
\IDZW;1=
E
;0B_CW;1
E
BCW;\;CZB\/0Z/C0/10I:B0;
W/=/
F
F
BC/B0/1\B<;*
Z/I1ZIZWB/\=/
F
F
;\B1Z0
,
5
-
*=?%"+@-/#,#9=>
(
-"%@-/#,!+/#
;
!
""#
!
$+
$
#++(#-%,
)%#
&
期
!!!!!!!!!!
杜
!
坤!等$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早期世代及其亲本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