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0-/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0+#""")$"!&+!"#$+"%+"$&$
收稿日期$
!"#%)##)#$
&修改稿收到日期$
!"#$)"#)%"
基金项目$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
!"#!11#"##"&
#&美国唐仲英育种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13"#2"!
#
作者简介$阳
!
霞"
#*4,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5)67.8
$
9.70/:.
;
70
<
=.7
!
#(%+>?6
"
通信作者$张玲丽!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
5)67.8
$
@:70
<
8.0
<
8.
!
#!(+>?6
小麦抗病基因
1($%
!
2(&
!
34(
*
0(&
!
2(()
和
1(%*
的遗传特性及其
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阳
!
霞!刘路平!孙道杰!张玲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院!陕西杨陵
,#!#""
#
摘
!
要$利用与抗病基因
!"$(
%
#"!*
%
$%%*
*
&"!
%
#"%"
和
!"(4
等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小麦品种"系#+
AB(",,
,
和+西农
*,*
,构建的
2C
#
D
#
和
D
!
群体进行抗病基因遗传分析!结合主要农艺性状分析!探究小麦抗病基因
!"$(
%
#"!*
%
$%%*
*
&"!
%
#"%"
和
!"(4
的遗传特性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性&并对检测的聚合有
%
个抗慢锈病基因
"
!"(4E&"!
%
#"%"E!"$(
%
#"!*
%
$%%*
#位点的聚合体进行
FFA
标记遗传背景回复率检测)结果表明$"
#
#
D
!
群体
中
!"(4
基因的传递率"
(&+$#G
#比理论值"
,&G
#偏低!
!"$(
%
#"!*
%
$%%*
基因和
&"!
%
#"%"
基因的传递率"分别为
,&+4%G
*
,$+&%G
#与理论值"
,&G
#相符合&
2C
#
D
#
群体中
!"(4
基因的传递率"
$$+!,G
#比理论值"
&"G
#偏低!
!"$(
%
#"!*
%
$%%*
基因和
&"!
%
#"%"
基因的传递率"分别为
&(+($G
*
&&+##G
#均比理论值"
&"G
#偏高)"
!
#
!"$(
%
#"!*
%
$%%*
和
&"!
%
#"%"
基因位点均与株高*穗长*穗下茎长*穗下节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4
和
&"!
%
#"%"
基
因位点均与穗粒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
%
#"!*
%
$%%*
基因位点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株成穗数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
#对
2C
#
D
#
群体中聚合有
!"(4E&"!
%
#"%"E!"$(
%
#"!*
%
$%%*
基因位点的
*!
个聚合体的
遗传背景回复率检测发现!轮回亲本+西农
*,*
,遗传背景回复率最高达
*#+(,G
!其中遗传回复率达
*"G
以上的聚
合体有
%
株!占回交群体"
(&&
株#总体的
"+$(G
)该研究结果为优异抗病基因资源+
AB(",,
,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
理论参考!对创制小麦多种抗病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麦&抗病基因&遗传特性&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
H,4*
文献标志码$
1
+,-,.#/01232/.,3#4.#/4"561,2.7,4#4.2-/,+,-,
1($%
%
2(&
%
34(
!
0(&
%
2(()2-!1(%*2-!
844"/#2.#"-8-29
:
4#4"5;2#-8
<
3"-"=#/>32#.4
I1JKL.7
!
BMNBO
P
.0
<
!
FNJ37?
-
.Q
!
RS1JKB.0
<
8.
"
"
C?8Q
<
Q?T1
<
U?0?6
;
!
J?U9:VQ/91WDN0.XQU/.9
;
!
I70
<
8.0
<
!
F:700=.,#!#""
!
C:.07
#
8?4.32/.
$
YQO/QZ>8?/Q8.0[7
<
Q6?8Q>O87U67U[QU/?TUQ/./970>Q
<
Q0Q/!"$(
%
#"!*
%
$%%*
!
&"!
%
#"%"70Z
!"(49?7078
;
/./9:Q
<
Q0Q9.>>:7U7>9QU./9.>/?T9:QUQ/./970>Q
<
Q0Q/.09:Q2C
#
D
#
70ZD
!
ZQ/>Q0Z709
P
?
P
O87)
9.?0/+\:Q2C
#
D
#
70ZD
!
ZQ/>Q0Z709
P
?
P
O879.?0/]?9:>76QTU?6
+
AB(",,
,
70Z
+
L.0?0
<
*,*
,
+C?6].0QZ
V.9:9:Q67.07
<
U?0?6.>9U7.9/
!
VQ>?O8ZZQQ
P
8
;
>?6
P
UQ:Q0Z9:Q
<
Q0Q:QUQZ.9
;
UO8Q?TV:Q79Z./Q7/QUQ/./9)
70>Q
<
Q0Q/7/VQ87/9:Q>?UUQ879.?0V.9:7
<
U?0?6.>9U7.9/+YQ78/?QX78O79QZ9:Q]7>[
<
U?O0ZUQ/
P
?0/Q
U79Q/?T*!
P
8709/.09:Q2C
#
D
#
P
?
P
O879.?0V:?:7XQ9:UQQ[.0Z/?TUQ/./970>Q
<
Q0Q/799:Q/76Q9.6Q+\:Q
UQ/O89/:?VQZ9:79
$"
#
#
M09:QD
!
P
?
P
O879.?09:Q9U70/TQUU79Q?T
<
Q0Q!"(4
"
(&+$#G
#
./8?VQU9:709:Q?U
;
!
]O99:Q9U70/TQUU79Q?T!"$(
%
#"!*
%
$%%*
"
,&+4%G
#
70Z&"!
%
#"%"
"
,$+&%G
#
./>?0/./9Q09V.9:9:Q9:Q?)
UQ9.>78
!
UQ/
P
Q>9.XQ8
;
+M09:Q2C
#
D
#
P
?
P
O879.?0
!
9:Q9U70/TQUU79Q?T
<
Q0Q!"(4
"
$$+!,G
#
9U70/TQUUQZ8?VQU
9:709:Q?U
;
!
V:.8Q9:Q9U70/TQUU79Q?T!"$(
%
#"!*
%
$%%*
"
&(+($G
#
70Z&"!
%
#"%"
"
&&+##G
#
<
Q0QZQ8.X)
QUQZ:.
<
:QU9:709:Q?U
;
!
UQ/
P
Q>9.XQ8
;
+
"
!
#
189:Q/Q9:UQQ[.0Z/?TUQ/./970>Q
<
Q0Q/:7XQQ=9UQ6Q8
;
/.
<
0.T.)
>709
P
?/.9.XQ>?UUQ879.?0V.9:9:Q
P
8709:Q.
<
:9
!
/
P
.[Q8Q0
<
9:
!
/
P
.[Q)/978[70Z/
P
.[Q).09QU0?ZQ+\:Q!"(4
<
Q0Q
70Z&"!
%
#"%"
<
Q0Q:7XQ/.
<
0.T.>709?UQ=9UQ6Q8
;
/.
<
0.T.>709
P
?/.9.XQ>?UUQ879.?0V.9:9:Q/
P
.[Q
<
U7.00O6)
]QU+\:Q!"$(
%
#"!*
%
$%%*
<
Q0Q:7//.
<
0.T.>7098
;
0Q
<
79.XQ>?UUQ879.?0V.9:9:Q9:?O/70Z[QU0Q8VQ.
<
:970Z
/.
<
0.T.>7098
;P
?/.9.XQ>?UUQ879.?0V.9:9:QQ7U0O6]QU
P
QU
P
8709+
"
%
#
M09:QQX78O79Q?T9:Q]7>[
<
U?O0ZUQ)
/
P
?0/QU79Q/?T
P
8709/.09:Q2C
#
D
#
P
?
P
O879.?0V:.>::7XQ!"$(
%
#"!*
%
$%%*
!
&"!
%
#"%"70Z!"(4
<
Q0Q/+
Q^70V:.8Q
!
VQ>70T.0Z9:799:Q].
<<
Q/9UQ/
P
?0/QU79Q?TUQ>OUUQ09
P
7UQ09
+
L.0?0
<
*,*
,
V7/O
P
9?*#+
(,G+\:QUQVQUQ9:UQQ
P
8709/V:?/QUQ/
P
?0/QU79Q/Q=>QQZ*"G70Z9:Q
;
97[Q"+$(G?T9:Q2C
#
D
#
P
?
P
O87)
9.?0+\:.//9OZ
;P
U?X.ZQZ70.6
P
?U97099:Q?UQ9.>78UQTQUQ0>Q9?O/.0
<
9:QQ=>Q8Q09
<
Q0Q9.>UQ/?OU>Q/?T
+
AB(",,
,
+M978/?:7/.6
P
?U9709/.
<
0.T.>70>Q9?>UQ79Q7X7U.Q9
;
?T0QVZ./Q7/Q)UQ/./9709V:Q79
<
QU6
P
87/6+
@,
:
A"3!4
$
V:Q79
&
Z./Q7/Q)UQ/./970>Q
<
Q0Q
&
<
Q0Q9.>>:7U7>9QU./9.>
&
7
<
U?0?6.>9U7.9/
&
7//?>.79.?07078
;
/./
!!
小麦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人们的膳
食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面临
多种病害的侵害!其中最主要的病害有由小麦条锈
菌"
$(()*)+,-"))
.
/"%),T+/
P
+-")-)()
#引起的条锈
病*小麦叶锈菌"
$(()*)+-")")()*+
#引起的叶锈病*
小麦禾柄锈菌"
$(()*)+
0
"+%)*),_QU/+T+/
P
+-")-)1
()
#引起的秆锈病*布氏白粉菌"
23%4")+
0
"+%)*),
T+/
P
+-")-)()
#引起的白粉病以及禾谷镰刀菌"
5,+"1
)%
0
"+%)*4+"%F>:V
#引起的赤霉病等-#.!这些
病害遍及世界各主要麦区!严重影响小麦高产稳产)
在中国!小麦条锈病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冬*春麦
区!华北*淮北等冬麦区-!.&小麦叶锈病在华北*黄淮
麦区经常发生-%.&小麦秆锈病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
冬麦区及东北*华北的内蒙古*西北春麦区-$.)小麦
白粉病在中国山东沿海及湿润多雨的西南地区发生
普遍!近年来在东北*华北*西北等麦区的危害日趋
严重-&.)这些病害传播速度快!发病范围广!已严重
威胁到中国小麦生产安全)国内外研究和生产实践
证明!选育抗病品种是预防和控制小麦病害最经济*
安全*有效的途径)因此!优异抗源基因资源的研究
与利用是目前小麦抗病育种的主要任务之一)
小麦的抗病性主要有
!
类$一类是垂直抗性!又
称生理小种专化抗性&另一类是水平抗性!又称非小
种专化抗性*成株抗性*慢性病或部分抗性-(.)已有
研究认为!小麦的成株抗病性由若干个微效基因所
控制-,.!因此!聚合
$
"
&
个效应相对较大的微效基
因即可培育出接近免疫的成株抗病性材料-4.)国际
上多数研究机构已将成株抗病性基因资源的发掘和
利用作为小麦抗病育种的主要方向-*.)成株抗病性
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如在小麦
#2B
*
%2F
*
,3F
*
$3B
等染色体上已发现了抗多种小麦病害的成株
抗性基因簇-#")##.!并找到与这些基因簇紧密连锁的
分子标记)
B7
<
OZ7:
-
#!
.研究指出抗叶锈病%条锈病%
白粉病基因
!"$(
%
#"!*
%
$%%*
位于
#2B
上!对小麦均
表现为成株抗性!与其紧密连锁的
FFA
标记是
678$$
-
#%
.
!距离
!"$(
%
#"!*
%
$%%*
基因
&
"
#&>^
&
该基因的克隆工作已取得一定的进展!研究表明其除
对以上
%
种病害表现成株抗性外!常伴随叶尖坏死现
象!可作为田间选择的形态标记-#%)#$.)
CU?//7
等-#&.
研究发现抗秆锈病
&"!
和抗条锈病
#"%"
为非小种专
化抗性基因!均位于
%2F
染色体上!且在不同环境下
均表达中度抗性!
&"!
和
#"%"
可能是同一基因或者
是紧密连锁的
!
个基因!其作用方式类似一个基因)
现已开发有与
&"!
%
#"%"
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
67&&%%
-
#(
.
!该标记距离
&"!
%
#"%"
基因
!+">^
)
!"(4
基因是一个新发掘的带有抗慢叶锈病基因的成
株抗性基因!位于
,2B
上!最初由
CM^ I^命名为
!"$
&
SQUUQU7)D?Q//Q8F1
等-#,.于
!"#!
年将其命名为
!"(4
!与其紧密连锁的是
F\F
标记
(,9&
-
#,
.
!与基因间
距离
#+!>^
)此外!位于
,3F
上的
!"%$
%
#"#4
%
$%%4
基因对小麦多种锈病和白粉病具有重要抗
性-#4.!其特点是表现为成株抗性和非小种专化性!
且抗性持久稳定)
!"(,
%
#"$(
%
$%$(
基因由
SQU)
UQU7)D?Q//Q8
等-#*.在成株抗性小麦品系+
AB(",,
,
与感病品种
1X?>Q9
构建的后代群体中检测发现!定
位于小麦基因组的
$3B
染色体上!与
B70
等-!".在
中国小麦品种+百农
($
,中检测到的白粉病成株抗
性
H\B:
;
%<(++,1$=!
位于同一位置)
小麦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利用将加速育
种效率!尤其是提高对抗几种病害的多个抗性基因
&&$
%
期
!!
阳
!
霞!等$小麦抗病基因
!"$(
%
#"!*
%
$%%*
*
&"!
%
#"%"
和
!"(4
的遗传特性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的聚合效率)基因聚合育种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
择技术!结合传统育种方法!将多个分散于不同材料
中的有利基因聚合到同一个材料中!使其在多个性
状上同时得到改良!获得更有价值的育种材料-!#.)
聚合品种一方面避免了单一抗性品种抗性丧失带来
的较大危险!另一方面可获得持久抗性!通过交叉聚
合 还 可 达 到 多 抗*兼 抗 和 广 抗 等 效 果-!!.)
+
AB(",,
,是从墨西哥引进的一个聚合有多种抗病
基因的小麦品系!研究表明!其含有
!"$(
%
#"!*
%
$%%*
*
&"!
%
#"%"
*
!"(4
*
!"(,
%
#"$(
%
$%$(
等多种
抗慢锈病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是一个优异的小
麦抗病和抗基因资源)+西农
*,*
,是由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培育的一个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但中感
条锈病和赤霉病)本研究构建了+
AB(",,
,%+西农
*,*
,%%+西农
*,*
,回交
2C
#
D
#
群体 "以下简称
2C
#
D
#
群体#和+
AB(",,
,%+西农
*,*
,自交
D
!
群体
"以下简称为
D
!
群体#!利用与
!"$(
%
#"!*
%
$%%*
*
&"!
%
#"%"
和
!"(4
等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结
合农艺性状分析!探究这些基因位点的遗传特性及
其与农艺性状的关联性!并辅助选择聚合
%
个以上
抗慢锈病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位点的聚合体!以期
加速育种进程!为小麦抗病品种改良提供新种质)
#
!
材料和方法
B+B
!
材
!
料
国外抗病小麦品系+
AB(",,
,由
CM^ ^I驻
中国办事处何中虎博士提供!+西农
*,*
,由西北农
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中心提供)亲本+
AB(",,
,含
有
!"$(
%
#"!*
%
$%%*
*
!"(4
和
&"!
%
#"%"
等
%
种抗
病基因!亲本+西农
*,*
,不含有这
%
种抗病基因)
!"##
年配制+
AB(",,
,%+西农
*,*
,杂交组合!获
D
#
代)
!"#!
年在自交获
D
!
代同时!以+西农
*,*
,为轮
回亲本与
D
#
回交"+
AB(",,
,%+西农
*,*
,%%+西农
*,*
,#!获
2C
#
D
#
)
!"#!
年
#"
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小麦育种试验地分别播种
D
!
*
2C
#
D
#
!行长
!6
!
株距
#%>6
!其中
D
!
群体
(*#
株!
2C
#
D
#
群体
(&&
株)亲本+
AB(",,
,和+西农
*,*
,分别种植
%
行)
BC&
!
基因组
DE8
提取
按王关林等-!&)!(.
C\12
法!在小麦苗期"
&
叶
期#分别提取上述
D
!
*
2C
#
D
#
及其亲本的基因组
3J1
!其中
D
!
和
2C
#
D
#
群体按单株分别提取
3J1
!干燥后溶于
\5
缓冲液)
BC(
!
F07
扩增及标记检测
对
D
!
和
2C
#
D
#
群体!用
FFA
标记
678$$
"
678$$)
D
$
&`)KK\C\\C\KKKC\\\K1\CC\K)%`
和
678$$)
A
$
&`)\K\\KC\1KKK1CCCK\1K\KK)%`
#检测
抗病基因
!"$(
%
#"!*
%
$%%*
!含有该基因的单株可
扩增出
!("]
P
条带!不含此基因的单株扩增出的条
带大于
!("]
P
-
#%
.
&用特异性
F\F
标记
(,9&
"
(,9&)
D
$
&`)11K1\\K\\C1C1K1\CC1\K\C1)%`
和
(,9&)A
$
&`)K1K\1\\CCKKC\C11111KK)%`
#
检测抗病基因
!"(4
!仅在含有
!"(4
基因的植株中
可扩增出
%4&]
P
条带-#,.&用特异性
FFA
标记
67&&%%
"
67&&%%)D
$
&`)11KKCK11\C111CKK11\1)%`
和
67&&%%)A
$
&`)K\\KC\\\1KKKK1111KCC)
%`
#检测抗病基因
&"!
%
#"%"
!在含有
&"!
%
#"%"
基因
的植株中可扩增出
#!"]
P
条带!不含此基因的植株
中扩增出的条带为
#"&]
P
-
#(
.
)
上述各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技术公司合成)
_CA
总反应体系-!&.为
#&
#
B
!包括
,
#
B!
"
.^=
混
合液!
#
B
引物!
#
B
模版!
$
#
BZZS
!
a
!退火温度
为
&"
"
(! b
)两对抗病
FFA
标记"
678$$
和
67&&%%
#扩增产物在
(G
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上电泳检测!银染后照相观察并记录&抗病
F\F
标
记
(,9&
扩增产物在
#+&G
的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分
离!溴化乙淀染色后用
KQ83?>LAF
;
/9Q6
扫描成
像存入计算机)
BC$
!
GG7
分子标记分析
筛选分布于小麦
1
*
2
和
3
基因组的
#!
对多态
性
FFA
引物"表
#
#!对
2C
#
D
#
回交群体中聚合有
%
个抗慢锈病基因位点和抗白粉病基因位点"
!"(4E
&"!
%
#"%"E!"$(
%
#"!*
%
$%%*
#的聚合体进行全基
因组扫描!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技术公司合成)
_CA
扩增检测同上述抗病基因检测方法)
B+H
!
遗传背景回复率计算方法
根据
#!
对多态性
FFA
标记分析结果!参考夏
军红等-!,.的方法计算!对
2C
#
D
#
群体中聚合有
%
个
抗慢锈病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的聚合体!进行+西农
*,*
,遗传背景回复率的检测)采用公式$
9
"
0
#
c
-
!E>
"
0
#.%"
!!
#
c#
%
!E
"
#
%
!
#-
>
"
0
#%
!
.
式中!
9
"
0
#指在
0
代的遗传背景回复率&
>
"
0
#指在
回交
0
代表现为轮回亲本+西农
*,*
,带型的分子标
记数量&
!
指所分析的分子标记数量)
B+%
!
农艺性状调查
在小 麦 生 长 发 育 的 不 同 阶 段!分 别 考 察
+
AB(",,
,*+西农
*,*
,及其
D
!
和
2C
#
D
#
群体的分
蘖数*旗叶长*旗叶宽*株高*穗下茎长*穗下节长*有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表
B
!
用于
I0
B
J
B
群体单株背景回复率检测的
B&
对
GG7
标记名称及序列
\7]8Q#
!
\:Q076Q70Z/Q
d
OQ0>Q?T#!
P
7.UFFA
P
U.6QU/O/QZT?U]7>[
<
U?O0Z/Q8Q>9.?0.02C
#
D
#P
?
P
O879.?0
引物
_U.6QU
引物序列
_U.6QU/Q
d
OQ0>Q
"
&`
#
%`
#
正向
D?UV?UZ
反向
AQXQU/Q
所在染色体
C:U?6?/?6Q
变性温度
100Q78.0
<
9Q6
P
QU79OUQ
%
b
L]7U>!#% KCK\1K1\\C\CKK\\\K\\KKC\\KC CCK\CCC\CC\\CC\KK\C\ #1 &!
LV6>%!* 1C111KK\KC1\\CK\1K1 11C1CKC1\C1K\\\C1K\ #2
!
#3 &(
L
<
V6!*$ KK1\\KK1K\\11K1K1K11CCK KC1K1K\K1\C11\KCC1K1 !1 &&
L
<
V6$!* \\K\1C1\\11K\\CCC1\\1 \\\11KK1CC\1C1\K1C1C !2 &"
L
<
V6!(# C\CCC\K\1CKCC\11KKC C\CKCKC\1C\1KCC1\\K !3 &&
L]7U>,# KCKC\\K\\CC\C1CC\KC\C1\1 KCK\1\1\\C\C\CK\C\\C\\K\\KK\\ %3 &&
L[/O6(! KK1K1KK1\1KKC1C1KK1C K1K1KC1K1KKK1KC\1\KK $2 (!
L>VQ6$" \1KC1CC1KKC\\K1CC1K\ KK1CC111KCC11111C111 &1
!
&2
!
&3 &&
L>TZ!* KK\\K\C1KKC1KK1\1\\\K \1\\K1\1K1\C1KKKCKC1 &3 ("
L
<
V6$!, 111C\\1K11C\K\11\\\C1K1 1K\K\K\\C1\\\K1C1K\\ (1 &"
L]7U>#%$ CCK\KC\KC111\K11C1C 1K\\KCCKK\\CCC1\\K\C1 (2 &!
L
<
V6$%, K1\C11K1C\\\\K\1\C\C\C K1\K\CC11C1K\\1KC\\1 ,3 &"
效穗数*穗粒数*穗长*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其中!
D
!
和
2C
#
D
#
两群体按单株分别调查!亲本材料设
%
个
重复调查)
B+K
!
数据统计分析
根据对
D
!
群体和
2C
#
D
#
群体不同抗病基因的
分子检测结果!结合农艺性状考察!用
F_FF#&+"
软
件进行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
结果与分析
&+B
!
抗病基因的分子鉴定及其在不同杂交后代群
体中的分布
用
!"$(
%
#"!*
%
$%%*
基因的特异性标记
678$$
*
!"(4
基因的特异性标记
(,9&
和
&"!
%
#"%"
基因的
特异性标记
67&&%%
!分别对
D
!
群体的
(*#
个单
株和
2C
#
D
#
群体的
(&&
个单株进行检测"图
#
"
%
#)
结果发现!
D
!
群体中含
!"$(
%
#"!*
%
$%%*
基因的有
&!$
株!含
!"(4
基因的有
$&!
株!含
&"!
%
#"%"
基因
的有
&
株!分别占检测植株的
,&+4%G
*
(&+$#G
*
,$+&%G
)
2C
#
D
#
群体中含
!"$(
%
#"!*
%
$%%*
基因
的有
%,#
株!含
!"(4
基因的有
!*"
株!含
&"!
%
#"%"
基因的有
%(#
株!分别占检测单株的
&(+($G
*
$$+!,G
*
&&+##G
)在
D
!
群体中检测到兼有
!
种抗
病基因位点"
!"(4E&"!
%
#"%"
*
!"(4E!"$(
%
#"!*
%
$%%*
和
&"!
%
#"%"E!"$(
%
#"!*
%
$%%*
#的单株
"
%%4
株*
%%!
株*
$#$
株#占检测植株的
$4+*#G
*
$4+"&G
*
&*+*#G
!兼有
%
种抗病基因位点"
!"(4E
&"!
%
#"%"E!"$(
%
#"!*
%
$%%*
#的单株"
!(%
株#占
检测单株的
%4+"(G
)在
2C
#
D
#
群体中!检测到的
兼有
!
种抗病基因位点"
!"(4E&"!
%
#"%"
*
!"(4E
!"$(
%
#"!*
%
$%%*
和
&"!
%
#"%" E !"$(
%
#"!*
%
$%%*
#的单株"
#&&
株*
#,&
株*
!"&
株#占检测植株
的
!%+((G
*
!(+,!G
*
%#+%"G
!兼有
%
种抗病基因
位点"
!"(4E&"!
%
#"%"E!"$(
%
#"!*
%
$%%*
#的单株
"
*!
株#占
#$+"(G
)由此可知!抗病基因"
!"$(
%
#"!*
%
$%%*
*
!"(4
和
&"!
%
#"%"
#在
D
!
和
2C
#
D
#
群
体中广泛存在!但因杂交方式不同!抗病基因在杂交
后代群体中的分布差异明显)
&+&
!
抗病基因在不同杂交后代群体中的传递频率
由表
!
可知!含抗病基因植株不仅在后代群体
中分布广泛!且各基因的传递频率差异明显)对于
D
!
群体!单个基因传递时!
!"(4
基因的传递频率
"
(&+$#G
#比理论"
,&G
#偏少!卡方检验显示其不符
图
#
!
标记
678$$
在
D
!
"
1
#和
2C
#
D
#
"
2
#群体中的扩增
#+AB(",,
&
!+
西农
*,*
&
%
"
#!+
后代群体单株
D.
<
+#
!
16
P
8.T.>79.?0V.9:678$$.0D
!
"
1
#
70Z2C
#
D
#
"
2
#
P
?
P
O879.?0/
#+AB(",,
&
!+L.0?0
<
*,*
&
%
"
#!+M0Z.X.ZO78
P
8709/?T
P
U?
<
Q0
;
,&$
%
期
!!
阳
!
霞!等$小麦抗病基因
!"$(
%
#"!*
%
$%%*
*
&"!
%
#"%"
和
!"(4
的遗传特性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图
!
!
标记
(,9&
在
D
!
"
1
#和
2C
#
D
#
"
2
#群体中的扩增
#+AB(",,
&
!+
西农
*,*
&
$
"
##+
后代群体单株
D.
<
+!
!
16
P
8.T.>79.?0V.9:(,9&.0D
!
"
1
#
70Z2C
#
D
#
"
2
#
P
?
P
O879.?0/
#+^7U[QU3B!"""
&
!+AB(",,
&
%+L.0?0
<
*,*
&
$
"
##+M0Z.X.ZO78
P
8709/?T
P
U?
<
Q0
;
图
%
!
标记
67&&%%
在
D
!
"
1
#和
2C
#
D
#
"
2
#群体中的扩增
#+AB(",,
&
!+
西农
*,*
&
%
"
#!+
后代群体单株
D.
<
+%
!
16
P
8.T.>79.?0V.9:67&&%%.0D
!
"
1
#
70Z2C
#
D
#
"
2
#
P
?
P
O879.?0/
#+AB(",,
&
!+L.0?0
<
*,*
&
%
"
#!+M0Z.X.ZO78
P
8709/?T
P
U?
<
Q0
;
合一对显性基因的遗传规律 "
$
!
$
%e#
$
%
$
!
"+"&
!
#
c
%+4$
#!
&"!
%
#"%"
基因和
!"$(
%
#"!*
%
$%%*
基因的
传递频率"分别为
,$+&%G
和
,&+4%G
#均与理论
"
,&G
#差别不大!由"
$
!
$
%e#
$
&
$
!
"+"&
!
#
c%+4$
#可知其
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兼有
!
种抗病基因位点
"
!"(4E&"!
%
#"%"
*
!"(4E!"$(
%
#"!*
%
$%%*
和
&"!
%
#"%"E!"$(
%
#"!*
%
$%%*
#组合传递时!含有
!"(4
基因的传递频率"
$4+*#G
*
$4+"&G
#均比理论
"
&(+!&G
#明显偏少!
&"!
%
#"%"E!"$(
%
#"!*
%
$%%*
基因组合传递"
&*+*#G
#与理论一致)对于
2C
#
D
#
群体!单基因传递时!
"(4
基因传递频率"
$$+!,G
#
比理论"
&"G
#偏少!
&"!
%
#"%"
基因和
!"$(
%
#"!*
%
$%%*
基 因传递 "
&&+##G
*
&(+($G
#均比理论
"
&"G
#偏多!
%
基因均不符合一对显性基因的遗传
规律&组合传递时!
!"(4E&"!
%
#"%"
*
!"(4E!"$(
%
#"!*
%
$%%*
传递正常!与理论"
!&G
#相当!
&"!
%
#"%"E!"$(
%
#"!*
%
$%%*
比理论"
!&G
#偏多)两
群体中兼有
%
种抗病基因位点"
!"(4E&"!
%
#"%"E
!"$(
%
#"!*
%
$%%*
#的均正常传递)由此可知!两群
体抗病基因在向后代转移过程中!
"(4
基因不按单
显性基因遗传!
!"$(
%
#"!*
%
$%%*
和
&"!
%
#"%"
基
因在自交群体中比回交群体中稳定!这可能由于雌
雄配子分配异常!基因间产生了连锁交换所致)
&+(
!
抗病基因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根据分子标记对
D
!
群体和
2C
#
D
#
群体检测的
结果!结合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综合分析
D
!
和
2C
#
D
#
群体中抗病基因与其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表
%
#)由表
%
可以看出!基因位点
!"(4
*
&"!
%
#"%"
和
!"$(
%
#"!*
%
$%%*
与小麦部分农艺性状间
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其中
%
个抗病基因位点
均与株高*穗下茎*穗下节及穗长等性状呈极显著正
相关!
"(4
和
&"!
%
#"%"
基因位点均与穗粒数呈显
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
%
#"!*
%
$%%*
基因位点与
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而
!"(4
和
&"!
%
#"%"
基因位
点与千粒重负相关*但不显著)
!"$(
%
#"!*
%
$%%*
基因位点还与单株成穗数显著正相关!而
!"(4
和
&"!
%
#"%"
基因位点与单株成穗数相关性不显著)
可见!在抗病基因导入的同时!+
AB(",,
,%+西农
*,*
,后代群体产生了连锁补益或连锁累赘!一些优
良的或不良的性状均带入后代群体中)在品种选育
过程中!可采用连续回交的方式打破基因间的连锁!
创制优良的变异类型)
&+$
!
分子标记辅助遗传背景的选择
选用分布于小麦
1
*
2
*
3
基因组的
#!
对多态性
FFA
引物!对
2C
#
D
#
群体"+
AB(",,
,%+西农
*,*
,%%
+西农
*,*
,#中聚合有
%
个抗病基因位点"
!"$(
%
#"!*
%
$%%*E&"!
%
#"%"E!"(4
#的
*!
个聚合体进
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结果发现!在
*!
个聚合体
中!通过一代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遗传背景回复率达
4"G
以上的共
!#
株!占检测植株的
!!+4%G
&遗传
背景回复率达
*"G
以上的有
%
株!占检测植株的
%+!(G
&其中单株遗传背景与轮回亲本+西农
*,*
,
最高相似程度已达到
*#+(,G
)
4&$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书书书
表
!
!
抗
病
基
因
的
分
布
及
传
代
频
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0
,
%
*
)
*
+
"
/
1
%
2
%
/
%
*
"
/
(
2
%
/
%
1
.
3
#
)
/
"
+
)
.
/
检
测
的
基
因
4
%
+
%
1
+
)
.
/
2
%
/
%
5
&
有
特
异
带
株
数
6
)
+
*
7
%
1
)
0
)
1
#
"
/
(
/
-
3
#
%
,
无
特
异
带
株
数
6
)
+
.
-
+
*
7
%
1
)
0
)
1
#
"
/
(
/
-
3
#
%
,
传
代
频
率
!
,
"
/
*
0
%
,
,
"
+
%
!
8
!
&
9
:
;
5
;
有
特
异
带
株
数
6
)
+
*
7
%
1
)
0
)
1
#
"
/
(
/
-
3
#
%
,
无
特
异
带
株
数
6
)
+
.
-
+
*
7
%
1
)
0
)
1
#
"
/
(
/
-
3
#
%
,
传
代
频
率
!
,
"
/
*
0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A
>
&
&
B
C
?
>
=
A
;
B
B
=
B
?
&
C
<
B
?
>
A
A
=
&
D
@
=
B
?
B
=
@
A
?
=
?
B
#
"
&
!
$
"
B
<
>
;
>
;
D
?
D
A
=
>
B
<
=
<
?
B
?
;
&
C
A
>
>
=
;
;
?
=
?
>
B
=
@
A
?
=
?
B
!
"
A
?
!
$
"
&
C
!
%
&
B
C
>
&
A
;
?
D
D
>
=
@
B
<
=
&
;
B
D
;
&
@
A
>
?
=
?
A
;
;
=
&
C
B
=
@
A
?
=
?
B
!
"
?
@
E
#
"
&
!
$
"
B
<
B
B
@
B
>
B
A
@
=
C
;
;
>
=
;
;
;
>
>
>
<
<
&
B
=
?
?
<
=
?
&
D
=
@
;
;
;
=
B
A
!
"
?
@
E
!
"
A
?
!
$
"
&
C
!
%
&
B
C
B
B
&
B
>
C
A
@
=
<
>
;
@
=
C
<
;
D
>
A
@
<
&
?
=
D
&
;
=
<
B
D
=
@
;
;
;
=
B
A
#
"
&
!
$
"
B
<
E
!
"
A
?
!
$
"
&
C
!
%
&
B
C
A
;
A
&
D
D
>
C
=
C
;
B
=
D
?
&
<
>
A
>
<
B
;
=
B
<
;
B
=
@
?
D
=
@
;
;
;
=
B
A
!
"
?
@
E
#
"
&
!
$
"
B
<
E
!
"
A
?
!
$
"
&
C
!
%
&
B
C
&
?
B
A
&
@
B
@
=
<
?
A
=
@
&
C
&
>
?
B
;
A
=
<
?
;
=
A
B
;
A
=
<
D
;
@
=
<
@
表
"
!
不
同
抗
病
基
因
与
小
麦
主
要
农
艺
性
状
的
相
关
性
!
"
#
$
%
B
!
:
.
,
,
%
$
"
+
)
.
/
"
3
.
/
2
(
)
0
0
%
,
%
/
+
,
%
*
)
*
+
"
/
1
%
2
%
/
%
*
"
/
(
)
3
7
.
,
+
"
/
+
F
%
"
+
"
2
,
.
/
.
3
)
1
+
,
"
)
+
*
基
因
G
%
/
%
总
分
蘖
数
!
.
+
"
$
+
)
$
$
%
,
旗
叶
长
H
%
"
0
$
%
/
2
+
旗
叶
宽
H
%
"
0
F
)
(
+
单
株
成
穗
数
!
%
%
"
,
/
-
3
#
%
,
7
%
,
7
$
"
/
+
株
高
I
$
"
/
+
%
)
2
+
穗
下
茎
长
J
7
)
K
%
L
*
+
"
$
K
穗
下
节
长
J
7
)
K
%
L
)
/
+
%
,
/
.
(
%
穗
长
J
7
)
K
%
$
%
/
2
+
单
穗
有
效
小
穗
数
M
0
0
%
1
+
)
N
%
*
7
)
K
%
$
%
+
/
-
3
#
%
,
7
%
,
7
$
"
/
+
穗
粒
数
J
7
)
K
%
2
,
"
)
/
/
-
3
#
%
,
千
粒
重
!
.
-
*
"
/
(
*
%
%
(
F
%
)
2
+
!
"
?
@
<
=
<
>
<
=
;
<
"
"
O
<
=
<
B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D
"
"
<
=
<
B
<
=
<
?
"
O
<
=
<
A
#
"
&
!
$
"
B
<
<
=
<
&
<
=
<
?
"
O
<
=
<
B
<
=
<
A
<
=
;
A
"
"
<
=
;
?
"
"
<
=
;
D
"
"
<
=
;
D
"
"
<
=
<
D
"
<
=
<
@
"
"
O
<
=
<
&
!
"
A
?
!
$
"
&
C
!
%
&
B
C
<
=
<
B
<
=
<
?
"
<
<
=
<
D
"
<
=
<
@
"
"
<
=
;
B
"
"
<
=
;
B
"
"
<
=
;
B
"
"
O
<
=
<
;
<
=
<
;
O
<
=
<
>
"
!
!
注
"
"
#
"
"
分
别
表
示
在
<
=
<
>
和
<
=
<
;
水
平
$
双
侧
%
上
显
著
相
关
&
P
.
+
%
"
"
"
/
(
"
"
)
/
(
)
1
"
+
%
*
)
2
/
)
0
)
1
"
/
+
1
.
,
,
%
$
"
+
)
.
/
"
+
+
%
$
%
N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7
%
1
+
)
N
%
$
Q
=
*&$
%
期
!!
阳
!
霞!等$小麦抗病基因
!"$(
%
#"!*
%
$%%*
*
&"!
%
#"%"
和
!"(4
的遗传特性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
讨
!
论
(CB
!
+
7L%)KK
,抗病基因的传递规律及其与重要农
艺性状的关联性
研究小麦遗传背景中外源优良基因的遗传频
率!对外源基因的利用和小麦品种的改良有重要意
义)
I70
<
-
!4
.
*
FO0
-
!*
.等研究指出!利用远缘材料为亲
本!通过自交和回交!能够将
#
"
!
个抗病基因传递给
杂种后代!再通过后代的分离比!可评价外源染色体
在小麦背景中的传递情况)本试验以+
AB(",,
,作为
抗病基因的供体亲本!研究了+
AB(",,
,中
%
个成株
抗性基因位点
!"$(
%
#"!*
%
$%%*
*
!"(4
和
&"!
%
#"%"
单独及组合传递时的传代频率)通过比较抗病基因
的传递频率*与理论差异和卡方检验结果可知!
%
个
基因位点在向后代传递过程中!抗病基因的遗传规
律各不相同)
D
!
群体!单个基因位点传递时!由于
!"(4
基因分离比理论偏低明显!尽管
&"!
%
#"%"
和
!"$(
%
#"!*
%
$%%*
基因分离正常"
$
!
$
%e#
$
&
$
!
"+"&
!
#
c
%+4$
#!当
!
个基因位点同时传递时!含
!"(4
基因的
组合"
!"(4E&"!
%
#"%"
*
!"(4E!"$(
%
#"!*
%
$%%*
#
均比理论偏低!说明
!"(4
基因的影响大于另
!
个基
因)
2C
#
D
#
群体!单个基因位点传递时!
!"(4
基因
的分离比理论略低!
&"!
%
#"%"
和
!"$(
%
#"!*
%
$%%*
基因分离比理论略高!当
!
个基因位点同时传递时!
高低组合"
!"(4E&"!
%
#"%"
*
!"(4E!"$(
%
#"!*
%
$%%*
#均正常传递!高高组合"
&"!
%
#"%"E!"$(
%
#"!*
%
$%%*
#比理论偏高!说明
%
个基因在传递过
程中可互相协调)同时!当
%
个基因位点一同传递
时!后代均传递正常)由此推测!抗病基因在向后代
传递过程中可能存在连锁交换作用!
%
个基因位点
在两群体中传递时均能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且相互
协调)+
AB(",,
,作为小麦抗病基因供体亲本!可以
将抗病基因向不同小麦基因型中转移!我们可根据
需要选出侧重的目的基因)
由于不同的抗病基因关联着不同的农艺性状!
目标基因在转移过程中往往带入了非轮回亲本上的
染色体片段!这些染色体片段上通常携带有不利性
状的基因-%".!在回交育种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实际
情况综合选择)+
AB(",,
,最大的优点是带有抗病
基因!相应缺点是植株偏高)通过分析可知!
+
AB(",,
,的
%
种兼抗基因与几个主要农艺性状均
有显著相关性)例如!
!"$(
%
#"!*
%
$%%*
*
!"(4
和
&"!
%
#"%"
基因均与株高*穗下茎*穗下节极显著正
相关!说明随着抗病基因的导入!这些植株在茎秆部
性状上受到很大影响!这将严重影响植株的抗倒伏
性!会导致小麦生长后期遇风雨倒伏!籽粒发芽霉变
等!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以及安全成熟都有负作用)
!"$(
%
#"!*
%
$%%*
*
!"(4
和
&"!
%
#"%"
基因又与叶
长*穗长和穗粒数等性状显著正相关!这些性状关系
着小麦的光合能力或产量指标!说明随着+
AB(",,
,
抗病基因的介入!后代群体继承了其强光合*粒大穗
长的特征)同时!因不同的抗病基因与不同性状之
间的关联性不一致!
%
种抗病基因又分别影响某些
性状)
!"(4
和
&"!
%
#"%"
基因都与穗粒数显著正相
关!区别为
!"(4
基因可能通过增加叶长积累生物
量来增多穗粒数!
&"!
%
#"%"
基因则通过增加有效小
穗数来增多穗粒数)
!"$(
%
#"!*
%
$%%*
基因与千粒
重显著负相关!其可能原因是植株生长前期成穗数
过多!由于同一群体中各植株的生物学产量相差不
大!成穗数过多导致每穗的有效小穗数减少!穗粒变
小!对应千粒重减少)总之!随着抗病基因的导入!
这些好的或不好的性状均带入后代群体!产生了连
锁补益或连锁累赘!回交有利于打破基因间的连锁!
连续回交是性状改良的好方法)
(+&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传统的抗病育种不仅依赖于抗性鉴定和表型选
择!且受发病条件的制约!难以育成多个抗病基因聚
合体)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有助于突破常规育种
的局限性!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可在早
期分离世代进行选择!从而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
效率-%#.)另外!将多个抗性基因聚合时!传统的育
种需要对每个基因进行鉴定!费时且达不到预期的
目的!尤其当一个基因对另一个基因的遗传效应具有
上位性或掩盖作用时!传统的育种方法要鉴定被掩盖
的基因几乎是不可能-%!.)
SO70
<
等-%%.*
F.0
<
:
等-%$.
利用分子标记成功对水稻白叶枯病基因
>+!#
*
>+$
*
?+#%
和
?+&
的
!
个*
%
个或
$
个不同基因进行聚合!
得到抗性明显提高的累加系)因此!利用分子标记辅
助选择能很容易鉴定含有多个抗性基因的植株)本
实验充分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优点!选用与
!"$(
%
#"!*
%
$%%*
*
!"(4
和
&"!
%
#"%"
等
%
个抗病
基因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678$$
*
(,9&
*
67&&%%
分别对
D
!
群体的
(*#
个单株和
2C
#
D
#
群
体的
(&&
个单株进行抗性鉴定!在早期世代获得了
同时含有
!
个或者
%
个基因位点的累加系植株)这
对抗病新种质创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方法的结合
分子标记虽然有诸多优点!但必须与传统的常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规育种方法结合!才能达到加速育种进程和提高育
种效率)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选择在
D
!
和
2C
#
D
#
群体早期世代进行抗病基因单株鉴定的同时!还进
行了田间农艺性状的选择)由于目的基因和标记之
间有可能发生交换!而且抗性表现是基因存在与否
的直接证明-%&.!本试验后续研究将对
D
!
和
2C
#
D
#
群体中选单株后代进行进一步分子标记选择!在结
合田间优良农艺性状选择的基础上!同时将对分子
标记所选的聚合单株进行抗病接种及验证分析!以
期选育出优异的抗锈病兼高产优质的小麦新种质)
在对含抗病标记植株的后代进行检测时!标记选择
的准确性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一
般而言!各标记与目标基因间均有一定的重组率!同
一标记和目的基因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也有一定的
差异-%&.!因此!分子标记的选择效果取决于分子标
记与目标基因的重组频率和它们之间连锁的相引或
相斥关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辅助手段!在低世
代中要选择大量的单株和株系!随着世代的增加逐
渐淘汰非目标材料!且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得的
材料!最终要经过田间的鉴定!这样在多世代的选择
中!可以逐步剔除由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不准确
性而混进的非目标材料!同时也不至于丢失目标基
因!所以!对选择准确性可允许的范围较大)
(+$
!
遗传背景选择
回交育种的目标是从中选出除目标基因外与轮
回亲本相似的单株!这就要进行背景选择)在进行
背景分析时!要求用来选择的标记能够覆盖整个基
因组-%(.)用覆盖整个基因组的标记对回交后代进
行背景分析时!可以推测个体的染色体组成!选出除
了目标位点外!其它位点均与轮回亲本相似的个体)
本试验初步筛选了
#!
对均匀分布于小麦
1
*
2
*
3
染
色体组的多态性
FFA
标记对获得的
2C
#
D
#
群体中
同时含有
%
种抗病基因位点的
*!
个聚合体系进行
了背景分析)结果表明!特异位点回复率超过
4"G
的有
!#
株!特异位点回复率超过
*"G
的只有
%
株!
这些在传递过程中被很好地保留下来的基因位点可
能成为骨干亲本的遗传基础)同时!从入选植株统
计数量上可知!回复率在
,"G
"
4"G
之间株数显著
多于回复率低于
,"G
的株数!说明这些检测植株在
某些位点回复后其他位点也很好地回复到轮回亲本
的基因型!这与夏军红等-!,.*乔岩等-%".的研究结论
相似)由此设想!通过选择合适的标记!可以通过对
有限数目基因位点进行背景选择达到对整个基因组
进行背景选择的类似效果!即在利用分子标记对外
源基因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可以选用少量的分子标
记先对轮回亲本上的特异位点进行选择!从而尽可
能从后代群体中淘汰大量无用的个体!减少后续世
代群体的数量!提高回交育种的效率)
虽然种间杂种后代的广泛分离可以使我们从中
选出各种各样的材料!也可以通过品种杂交创造新
类型!但被高频保留下来的位点不多!所以在回交选
育早期世代!应选择合适数量的标记进行背景选择!
否则会导致很多优良种质资源丢失)本试验不足之
处为进行背景选择时所用标记数量略微偏少!尽管
选择的标记均匀分布于各染色体组!但分子标记与
目标基因的重组频率和它们之间连锁距离还有待进
一步确定)另外!检测的位点与小麦基因组相比!毕
竟是很小的一部分!且控制许多性状的基因大多为
数量性状位点"
H\B/
#!因此!背景选择还应该与田
间表型选择相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
#
.
!
李振岐!曾士迈
+
中国小麦锈病-
^
.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
#&"
!
#($#,%+
-
!
.
!
RS1JKIf
"张跃进#!
fM1JKII
"姜玉英#!
D5JKL3
"冯晓东#!
4-+3+\:Q079.?0789UQ0Z?T9:Q67
-
?U>U?
P
Z./Q7/Q/70Z.0/Q>9
P
Q/9/?>)
>OUUQ0>Q.0!""*
-
f
.
+8@)*+$3+*-$"/-(4-)/*
"中国植保导刊#!
""*
!
&
"
%
#$
%%%&
"
.0C:.0Q/Q
#
+
-
%
.
!
\1A^
!
_N^S1NF5AB
!
CF(FRB
!
4-+3+MZQ09.T.>79.?0?T6?8Q>O87U67U[QU/T?U70QTT.>.Q098Q7TUO/9UQ/./970>Q
<
Q0Q!"!*.0V:Q79
-
f
.
+
A(-+2)/3/
0
)(+&B4
0
4C)4*,),
!
""!
!
$%
"
%$
#$
#%%#%$+
-
$
.
!
S5RSS
"何中虎#!
LM1LCS
"夏先春#!
CS5J Y H
"陈万权#
+2UQQZ.0
<
T?UUQ/./970>Q9?0QVU7>QN
<
**?T/9Q6UO/9
P
79:?
<
Q0
-
f
.
<
D/"*+3/
.
E")-)(4+48"/
;
,
"麦类作物学报#!
""4
!
&*
"
#
#$
#,"#,%
"
.0C:.0Q/Q
#
+
-
&
.
!
RS1JKSH
"张海泉#
+AQ/Q7U>:7ZX70>Q/.06?8Q>O87U]UQQZ.0
<
?T
P
?VZQU
;
6.8ZQVUQ/./970>Q?TV:Q79
-
f
.
+8@)*4,4D/"*+3/
.
F(/1A
0
1
")(3-"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4
!
B%
"
$
#$
#"("#"((
"
.0C:.0Q/Q
#
+
-
(
.
!
CS5JL^
!
BMJ5AD+KQ0Q7>9.?0.0V:Q79>O89.X7U/T?UZOU7]8Q:.
<
:)9Q6
P
QU79OUQ7ZO89)
P
8709UQ/./970>Q70Z.09QU7>9.?0/V.9:U7>Q)/
P
Q)
>.T.>
!
/QQZ8.0
<
UQ/./970>Q9?/9U.
P
QUO/9>7O/QZ]
;
$(()*)+,-"))
.
/"%),
-
f
.
+$@
G
-/
;
+-@/3/
0G
!
#**&
!
*H
"
&
#$
&(,&,!+
-
,
.
!
CS5JL^
!
BMJ5AD+M0:QU.970>Q?T/9U.
P
QUO/9UQ/./970>Q.0V:Q79>O89.X7U/O/QZ9?Z.TTQUQ09.79QU7>Q/?T$(()*)+,-"))
.
/"%),.0J?U9:
16QU.>7
-
f
.
+$@
G
-/
;
+-@/3/
0G
!
#**!
!
*&
"
(
#$
(%%(%,+
-
4
.
!
BNI^
!
B1JCL
!
BM1JKFF
!
4-+3+H\B67
PP
.0
<
T?U7ZO89)
P
8709UQ/./970>Q9?/9U.
P
QUO/9.0M978.70>?66?0V:Q79>O89.X7U/B.]Q8O87
70ZF9U76
P
Q8.
-
f
.
+E@4/"4-)(+3+*CA
;;
3)4C94*4-)(,
!
""*
!
BB
"
4
#$
#%$*#%&*+
#($
%
期
!!
阳
!
霞!等$小麦抗病基因
!"$(
%
#"!*
%
$%%*
*
&"!
%
#"%"
和
!"(4
的遗传特性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
.
!
S5RSS
"何中虎#!
LM1LCS
"夏先春#!
BNaf
"罗
!
晶#!
4-+3+\UQ0Z7078
;
/./?T.09QU079.?078V:Q79]UQQZ.0
<
-
f
.
+D/"*+3/
.
E")-)(4+4
8"/
;
,
"麦类作物学报#!
""(
!
&%
"
!
#$
#&$#&(
"
.0C:.0Q/Q
#
+
-
#"
.
!
S5RSS
"何中虎#!
B1JCL
"兰彩霞#!
CS5JL^
"陈新民#!
4-+3+_U?
<
UQ//70Z
P
QU/
P
Q>9.XQ.0UQ/Q7U>:?T7ZO89)
P
8709UQ/./970>Q9?
/9U.
P
QUO/970Z
P
?VZQU
;
6.8ZQV.0V:Q79
-
f
.
+&()4*-)+A
0
")(3-"+&)*)(+
"中国农业科学#!
"##
!
$$
"
##
#$
!#*%!!#&
"
.0C:.0Q/Q
#
+
-
##
.
!
S1aRSJ
"郝中娜#!
RS1JKSRS
"张红志#!
BMIK
"李永刚#!
4-+3+F9OZ
;
?06Q>:70./6?T7ZO89
P
8709UQ/./970>Q
-
f
.
+A(-+A
0
")(31
-"+4H@4
I
)+*
0
4*,),
"浙江农业学报#!
"",
!
B
"
(
#$
&,$(!
"
.0C:.0Q/Q
#
+
-
#!
.
!
5g1JFF+B1KN31S+^ ?8Q>O87U
<
Q0Q9.>/?TU7>Q0?0)/
P
Q>.T.>UO/9UQ/./970>Q.0V:Q79
-
f
.
+F
;
@
G
-)(+
!
"##
!
BK
"
#
#$
4#*#+
-
#%
.
!
AaF5Y1 5^K^
!
FMJKSA_
!
SN5A\1)5F_MJaf
!
4-+3+BQ7T9.
P
0Q>U?/./
!
6?8Q>O87U67U[QU/70Z
%
#)
P
U?9Q7/?6Q/O]O0.9/7//?>.79QZ
V.9:9:Q/8?VUO/9.0
<
UQ/./970>Q
<
Q0Q/!"$(
%
#"!*
-
f
.
+E@4/"4-)(+3+*CA
;;
3)4C94*4-)(,
!
""(
!
BB&
"
%
#$
&""&"4+
-
#$
.
!
BMBB5^a^
!
1F1BD2
!
FMJKSA_
!
4-+3+\:Q7ZO89
P
8709UO/9UQ/./970>Q8?>.!"%$
%
#"#470Z!"$(
%
#"!*7UQ.6
P
?U9709ZQ9QU6.0709/?T
P
7U9.78UQ/./970>Q9?
P
?VZQU
;
6.8ZQV.0]UQ7ZV:Q798.0QF77U
-
f
.
+E@4/"4-)(+3+*CA
;;
3)4C94*4-)(,
!
""4
!
BB%
"
4
#$
##&#((+
-
#&
.
!
CAaFF1f
!
2NAKN5Jaf
!
3A5MFMK1Ch5AF
!
4-+3+1//?>.79.?07078
;
/./?T:./9?U.>78]UQ7ZV:Q79
<
QU6
P
87/6O/.0
<
7ZZ.9.XQ
<
Q0Q9.>>?)
X7U.70>Q?TUQ879.XQ/70Z
P
?
P
O879.?0/9UO>9OUQ
-
f
.
+94*4-)(,
!
"",
!
BKK
"
%
#$
#44*#*#%+
-
#(
.
!
S1I35J^f
!
hNCS5BS
!
CS1B^ 5AFhf+FQ
d
OQ0>Q97
<<
QZ6.>U?/79Q8.9Q/T?U9:QL
<
V6&%%8?>O/
P
U?X.ZQ0QVZ.7
<
0?/9.>67U[QU/
9?/Q8Q>9T?U9:Q
P
UQ/Q0>Q?T/9Q6UO/9UQ/./970>Q
<
Q0Q&"!.0]UQ7ZV:Q79
"
E")-)(%+4,-)J%B
#-
f
.
+E@4/"4-)(+3+*CA
;;
3)4C94*4-)(,
!
!""$
!
B)
"
4
#$
#($##($,+
-
#,
.
!
FI2MB1S
!
A1gM_F
!
B1KN31S5F
!
4-+3+!"(4
$
70QV
<
Q0Q>?0TQUU.0
<
/8?VUO/9.0
<
UQ/./970>Q9?8Q7TUO/9.0V:Q79
-
f
.
+E@4/"4-)(+3
+*CA
;;
3)4C94*4-)(,
!
"#!
!
B&$
"
4
#$
#$,$4(+
-
#4
.
!
YNB
"伍
!
玲#!
LM1LCS
"夏先春#!
RSNSRS
"朱华忠#!
4-+3+^?8Q>O87U>:7U7>9QU.@79.?0?T!"%$
%
#"#4
%
$%%4.0!,%CM^ I^\V:Q79>O89.)
X7U/70Z8.0Q/O/.0
<
TO0>9.?07867U[QU/
-
f
.
<&()4*-)+A
0
")(3-"+&)*)(+
"中国农业科学#!
"#"
!
$(
"
!!
#$
&&%$&(#
"
.0C:.0Q/Q
#
+
-
#*
.
!
S5AA5A1)Da5FF5BF1
!
B1KN31S5F
!
SN5A\1)5F_MJaf
!
4-+3+JQV/8?V)UO/9.0
<
8Q7TUO/970Z/9U.
P
QUO/9UQ/./970>Q
<
Q0Q
!"(,70Z#"$(.0V:Q797UQ
P
8Q.?9U?
P
.>?U>8?/Q8
;
8.0[QZ
-
f
.
+E@4/"4-)(+3+*CA
;;
3)4C94*4-)(,
!
"##
!
B&&
"
#
#$
!%*!$*+
-
!"
.
!
B1JCL
!
BM1JKFF
!
Y1JKRB
!
4-+3+HO709.979.XQ9U7.98?>.67
PP
.0
<
T?U7ZO89)
P
8709UQ/./970>Q7
<
7.0/9
P
?VZQU
;
6.8ZQV.0C:.0Q/Q
V:Q79>O89.X7U27.0?0
<
($
-
f
.
<$@
G
-/
;
+-@/3/
0G
!
""*
!
"
#"
#$
##!###!(+
-
!#
.
!
LNLY
"徐小万#!
B5Mff
"雷建军#!
BNaFS2
"罗少波#!
4-+3+CU?
P<
Q0Q
P;
U76.Z.0
<
6?8Q>O87U]UQQZ.0
<
-
f
.
+D/"*+3/
.
$3+*-94*4-)(
K4,/"(4,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
BB
"
%
#$
%($%(4
"
.0C:.0Q/Q
#
+
-
!!
.
!
_5MHB
"裴庆利#!
Y1JKCSB
"王春连#!
BMN_H
"刘丕庆#!
4-+3+^ 7U[QU)7//./9QZ/Q8Q>9.?0T?U
P;
U76.Z.0
<
Z./Q7/Q70Z.0/Q>9UQ/./9)
70>Q
<
Q0Q/.0U.>Q
-
f
.
+8@)*4,4D/"*+3/
.
K)(4&()4*(4
"中国水稻科学#!
"##
!
&H
"
!
#$
##*#!*
"
.0C:.0Q/Q
#
+
-
!%
.
!
CaBMJY S
!
fNBM1J2!
2A5J\3^
!
4-+3+10.09U?
<
UQ//.?0?0V:Q79>:U?6?/?6Q$3B.0
+
AB(",,
,"
\:79>:QU
"
(
%
_M!&"$#%
#
>?0TQU/7ZO89
P
8709UQ/./970>Q9?/9U.
P
QUO/970Z8Q7TUO/9
"
!"(,
#-
f
.
+E@4/"4-)(+3+*CA
;;
3)4C94*4-)(,
!
"#"
!
B&B
"
(
#$
#"4%#"*#+
-
!$
.
!
INS"俞洪涛#!
FNJAf
"孙瑞建#!
Y1JKSf
"王红军#
+\:Q
<
??Z
d
O78.9
;
70Z:.
<
:
;
.Q8Z>O89.X79.?09Q>:0.
d
OQ/?T9:Q0QVV:Q79X7)
U.Q9
;
L.0?0
<
*,*
-
f
.
+8@)*+&44CL*C,-"
G
"中国种业#!
""*
!
F#
$
*4**
"
.0C:.0Q/Q
#
+
-
!&
.
!
王关林!方宏筠
+
植物基因工程"第
!
版#-
^
.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
-
!(
.
!
Y1JK^B
!
21AhB5IJ1
!
INfh
!
4-+3+\U70/TQU?T/.6
P
8Q/Q
d
OQ0>QUQ
P
Q79
"
FFA
#
67U[QUTU?667
-
?U>QUQ78>U?
P
/9?6.0?U
<
U7//
/
P
Q>.Q/T?U
<
QU6
P
87/6>:7U7>9QU.@79.?070ZQX78O79.?0
-
f
.
+$3+*-94*4-)(K4,/"(4,
!
""&
!
(
"
#
#$
&$,+
-
!,
.
!
LM1fS
"夏军红#!
RS5JKIB
"郑用琏#
+^ ?8Q>O87U67U[QU)7//./9QZ]7>[>U?//]UQQZ.0
<
?T67.@QAT%JMB70Z.9/QTT.>.Q097078
;
/./
-
f
.
+
A(-+A
0
"/*/%)(+&)*)(+
"作物学报#!
""!
!
&*
"
%
#$
%%*%$$
"
.0C:.0Q/Q
#
+
-
!4
.
!
I1JKCSS
"杨昌河#
+KQ0Q9.>UQ/Q7U>:?TQ66QUh:7
P
8.UQ/./970>Q9?
P
?VZQU
;
6.8ZQV
-
f
.
+9)B@/A
0
"/*/%
G
D/"*+3
"贵州农学院学
报#!
#*4,
!
B&
"
!
#$
($(*
"
.0C:.0Q/Q
#
+
-
!*
.
!
FNJHL
"孙其信#!
SN1JK\CS
"黄铁城#!
JMRSD
"倪中福#!
4-+3+Y:Q79:Q9QU?/./
<
U?O
P
?TUQ/Q7U>:
&
+KQ0Q9.>Z.TTQUQ0>Q/]Q9VQQ0
V:Q79X7U.Q9.Q/7UQ/9OZ.QZ]
;
O/.0
<
A1_367U[QU/
-
f
.
+D/"*+3/
.
A
0
")(3-"+32)/-4(@*/3/
0G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
$
"
!
#$
#"%
##"
"
.0C:.0Q/Q
#
+
-
%"
.
!
HM1aI
"乔
!
岩#!
Y1JKSJ
"王汉宁#!
RS1JKCS
"张
!
成#!
4-+3+\:Q8.0[7
<
QZU7
<
7078
;
/./]
;
FFA67U[QU/.067.@QQ0Z?/
P
QU6
6O9709+4
<
Q0Q
-
f
.
"草业学报#!
"##
!
&)
"
#
#$
#$"#$,
"
.0C:.0Q/Q
#
+
-
%#
.
!
LNB
"许
!
丽#!
BMII
"李癑莹#!
BMJD
"林
!
风#
+3J16?8Q>O87U67U[QU/70Z.9/7
PP
8.>79.?0.0>U?
P<
Q0Q9.>]UQQZ.0
<
-
f
.
+D/"*+3/
.
&@4*
G
+*
0
M/"%+3N*)J4",)-
G
"
J79+F>.+5Z.+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
"
$
#$
(($(*
"
.0C:.0Q/Q
#
+
-
%!
.
!
BMI
"黎
!
裕#!
Y1JKfh
"王健康#!
HMNBf
"邱丽娟#!
4-+3+CU?
P
6?8Q>O87U]UQQZ.0
<
.0C:.07
$
COUUQ09/979O/70Z
P
QU/
P
Q>9.XQ/
-
f
.
A
0
"/*/%)(+&)*)(+
"作物学报#!
"#"
!
(%
"
*
#$
#$!$%"
"
.0C:.0Q/Q
#
+
-
%%
.
!
SN1JKJ
!
1JK5B5F5A
!
3a M^JKaf
!
4-+3+_
;
U76.Z.0
<
?T]7>9QU.78]8.
<
:9UQ/./970>Q
<
Q0Q/.0U.>Q
$
67U[QU)7//./9QZ/Q8Q>9.?0O/.0
<
ADB_70Z_CA
-
f
.
+E@4/"4-)(+3+*CA
;;
3)4C94*4-)(,
!
#**,
!
H
"
%
#$
%#%%!"+
-
%$
.
!
FMJKSF
!
FM3SNfF
!
SN1JKJ
!
4-+3+_
;
U76.Z.0
<
9:UQQ]7Q9QU.78]8.
<
:9UQ/./970>Q
<
Q0Q/
"
?+&
!
?+#%70Z>+!#
#
O/.0
<
67U[QU)7//./9QZ
/Q8Q>9.?0.09?.0Z.>7U.>Q>O89.X7U_A#"(
-
f
.
+E@4/"4-)(+3+*CA
;;
3)4C94*4-)(,
!
""#
!
B)&
"
(,
#$
#"###"#&+
-
%&
.
!
K1a1B
"高安礼#!
S5SK
"何华纲#!
CS5JHRS
"陈全战#!
4-+3+_
;
U76.Z.0
<
V:Q79
P
?VZQU
;
6.8ZQVUQ/./970>Q
<
Q0Q/$%!
!
$%$+
70Z$%!#]
;
6?8Q>O87U67U[QU)7//./9QZ/Q8Q>9.?0
-
f
.
+A(-+A
0
"/*/%)(+&)*)(+
"作物学报#!
""&
!
(B
"
##
#$
#$""#$"&
"
.0C:.0Q/Q
#
+
-
%(
.
!
D1JK^f
"方明镜#!
3MJK3
"丁
!
冬#!
I1JK Y_
"杨文鹏#!
4-+3+\:Q8.0[7
<
QZU7
<
7078
;
/./?TT870[QZ?
P
7
d
OQ!]
;
FFA67U[QU/.0
9V?67.@Q2C
#
D
#
P
?
P
O879.?0
-
f
.
0
"/*/%)(+&)*)(+
"作物学报#!
""&
!
(B
"
#"
#$
#%&*#%($
"
.0C:.0Q/Q
#
+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