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nhibitory effect of Trifolium pratense on the growth of Lactuca sativa seedlings

红车轴草对莴苣生长抑制作用研究



全 文 :书红车轴草对莴苣生长抑制作用研究
徐蕊1,2,刘权1,燕志强1,金辉1,崔海燕1,蒲训2,秦波1,3
(1.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730000;
2.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730000;3.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730000)
摘要:采用活体生物试验方法,首次比较研究了红车轴草根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莴苣的生长抑制
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离鉴定了活性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进一步对其活性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红车轴
草根乙醇提取物对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种萃取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其中氯
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抑制强度最大,是红车轴草根植物毒活性有效部位。为明确红车轴草抑制莴苣幼苗生长的
活性化学物质基础,采用活性跟踪分离方法,从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种黄酮苷类化合物,运用波谱学技术确定
了其化学结构,鉴定为(6aR,11aR)三叶豆紫檀苷。活性测定发现,该苷类化合物能够显著降低莴苣幼苗的鲜重
和根长,低浓度处理使莴苣体内的抗氧化酶SOD和CAT含量升高,随着处理浓度增加,SOD、CAT含量显著降低,
导致植物体内活性氧升高,造成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影响植物生长相关的生理过程。
关键词:红车轴草;提取物;生长抑制;莴苣;黄酮苷
中图分类号:Q948.1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1)06004507
  红车轴草(犜狉犻犳狅犾犻狌犿狆狉犪狋犲狀狊犲)为豆科车轴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红三叶、红菽草、金花菜、红花苜蓿、红
荷兰翘摇[1,2],原产于小亚细亚和东南欧,现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内的温带与亚热带地区,我国南北各地均有野
生和栽培,植物资源丰富[3]。该植物草质柔软,叶量丰富,营养价值高,是集生态、观赏、饲用和药用价值于一体
的多功能优良牧草,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开发价值[4]。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红车轴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
究,从中分离鉴定出红车轴草根甙、红车轴草素、芒柄花素、染料木素、大豆黄酮、鹰嘴豆芽素等40多种黄酮类化
合物[5]。进一步研究发现,红车轴草所含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植物雌激素样及抗癌作用,使其在医药领域的开发
和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6]。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红车轴草具有明显的种群优势,易形成较强的植物群落,排挤其他植物生长发育[7]。该
植物的这种生态现象除了与其自身繁殖力强、种子小而轻易于扩散、匍匐茎可直接形成新的独立株丛等原因外,
与其体内含有丰富的抑制植物生长化学活性物质有关。研究发现,红车轴草水浸提液能够显著抑制多花黑麦草
(犔狅犾犻狌犿犿狌犾狋犻犳犾狅狉狌犿)幼根的生长[7],其茎叶浸提液使黑麦草、白三叶(犜狉犻犳狅犾犻狌犿狉犲狆犲狀狊)、紫花苜蓿(犕犲犱犻犮犪犵狅
狊犪狋犻狏犪)和萝卜(犚犪狆犺犪狀狌狊狊犪狋犻狏狌狊)的根伸长受到明显抑制[8],同时,红车轴草的土壤腐解物显著抑制杂草野芥
(犛犻狀犪狆犻狊犪狉狏犲狀狊犻狊)根的生长[9],同时,有学者进一步明确了红车轴草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的衍生物对
其他植物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10]。这些研究表明,红车轴草体内含有对其他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
代谢物,但迄今为止,除了红车轴草提取物和腐解物对其他植物生长抑制作用的现象观察之外,其体内对抑制植
物生长活性代谢物的化学结构及其作用机理尚未见有研究报道。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广泛存在于被子植物体内。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一方
面对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和抵御紫外线等外界伤害具有重要作用[11];另一方面,这类次生代谢物能够
通过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体自身的生态竞争能力。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
其他植物种子萌发和根茎的伸长生长及茎叶分支和侧根的发生[12],导致植物细胞形态发生改变[13],引起细胞膜
脂过氧化作用,影响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合成与运输、植物的光合和呼吸作用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一系列生理过
第20卷 第6期
Vol.20,No.6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45-51
2011年12月
 收稿日期:20101013;改回日期:20101202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优秀人才计划项目(080423SYR1)和国家自然基金(31070386,21102154)资助。
作者简介:徐蕊(1987),女,山西大同人,在读硕士。Email:xurui08@lzu.cn
通讯作者。Email:bqin@licp.cas.cn
程[1416]。红车轴草富含黄酮类化学成分,这类化合物是否在红车轴草对其他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发挥重要作
用,目前尚未见有研究报道。本研究采用活性化合物跟踪分离鉴定方法,以萌发快、敏感性强的莴苣(犔犪犮狋狌犮犪狊犪
狋犻狏犪)幼苗为活性试验受体,测定并比较了红车轴草根提取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的抑制活性,首次明确了红车轴草对莴苣的植物毒活性部位,从其有效部位分离鉴定了黄酮苷类化合物(6aR,
11aR)三叶豆紫檀苷,测定了该化合物对莴苣种子萌发、莴苣幼苗根长和鲜重以及能间接反映细胞活性氧损伤程
度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和作用。本研究旨在明确红车轴草中植物毒活性代谢物的化学结构,揭示其影响其他
植物生长发育的活性作用机理,从分子水平探讨红车轴草的化学生态学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体植物:红车轴草根于2009年10月采集于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受体植物:莴苣品种为“太原笋”,于2010
年3月购自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1.2 方法
1.2.1 红车轴草根提取物及萃取物的制备 将红车轴草根干燥样品于2009年11月进行粉碎,取粗粉5.0kg
置于广口瓶内,以10倍量95%乙醇浸泡过夜,以渗漉法提取,渗漉液减压浓缩,得乙醇浸膏。乙醇浸膏的水溶液
分别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于室温下连续萃取5次,合并萃取液,减压浓缩,依次制得红车轴草根的石油醚、氯
仿、乙酸乙酯及水相萃取浸膏,待试验用。
1.2.2 红车轴草根提取物及萃取物对莴苣种子萌发[17]和幼苗生长影响的测定 莴苣种子经升汞(0.1%氯化
汞)表面消毒,蒸馏水冲洗5遍后均匀排列在铺有2层滤纸的培养皿(d=90mm)中,每皿30粒种子。分别称取
红车轴草根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及水相萃取物适量,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制成浓度为50
mg/mL的母液,将上述母液于无菌滤膜过滤,用DMSO分别稀释至6.25,12.5,25,50mg/mL4个浓度梯度,于
铺有2层滤纸培养皿(d=90mm)中加入蒸馏水9.92mL及上述试验样品4个浓度梯度的液体各80μL浸润种
子,即培养皿中待测药液的浓度为50,100,200,400μg/mL,以同样比例的DMSO(0.8%)作对照,莴苣种子经
升汞(0.1%氯化汞)表面消毒,蒸馏水冲洗5遍后,均匀排列在上述处理的各个培养皿中,每皿30粒种子,各个处
理均设3次重复。置于光照培养箱(光12h/暗12h,22℃)中培养。每隔24h统计1次萌发情况,待连续2d无
萌发时作为最终发芽率。
将经过表面消毒的莴苣种子均匀排列在铺有2层滤纸的培养皿中,蒸馏水浸润,于光照培养箱中催芽,48h
后选取生长较整齐的幼苗置于上述的红车轴草根提取物及萃取物50,100,200,400μg/mL4种浓度梯度的处理
溶液中,各个处理均置10株幼苗,以同样比例的DMSO(0.8%)作对照。置于恒温摇床(光12h/暗12h,22℃,
105r/min)中继续培养48h,后取出用滤纸吸净水分,测量每株幼苗的鲜重和根长。
1.2.3 红车轴草根提取物中(6aR,11aR)三叶豆紫檀
图1 (6犪犚,11犪犚)三叶豆紫檀苷结构式
犉犻犵.1 犛狋狉狌犮狋狌狉犲狅犳(6犪犚,11犪犚)狋狉犻犳狅犾犻狉犺犻狕犻狀
苷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红车轴草根提取物的氯
仿萃取物对莴苣的种子萌发和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
用,进一步采用活性跟踪分离方法,将红车轴草根氯仿
萃取物27.6g经硅胶柱层析(200~300目,7cm×80
cm),用氯仿和甲醇(100∶1~100∶100)梯度依次洗
脱,通过薄层色谱检测,合并相近组分,得到4个组分,
记作Ⅰ~Ⅳ。组分Ⅲ通过反复的硅胶柱层析后,得到
白色针状晶体83mg,利用现代波谱学解析技术及文献对照[18],确定为(6aR,11aR)三叶豆紫檀苷[(6aR,
11aR)trifolirhizin]。
1.2.4 (6aR,11aR)三叶豆紫檀苷对莴苣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测定 (6aR,11aR)三叶
豆紫檀苷对莴苣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方法参照1.2.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的试剂盒测定。通过预实验确定样品取样量为100μL,以1mg
64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1) Vol.20,No.6
匀浆蛋白在1mL反应液中SOD抑制率达50%为1个SOD活力单位(U);以1mg匀浆蛋白1s分解1μmol
H2O2的量为1个CAT活力单位(U);分别计算出植物匀浆中SOD、CAT活性(U/mg)。其中,匀浆蛋白含量采
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的考马斯亮兰蛋白试剂盒测定,各处理均设3次重复。
1.3 统计分析
测量数据用平均数±方差表示,采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SPSS11.0进行显著性分析。
相对发芽率(%)=(处理组种子发芽率/对照组种子发芽率)×100
相对鲜重(%)=(处理组幼苗鲜重/对照组幼苗鲜重)×100
相对根长(%)=(处理组幼苗根长/对照组幼苗鲜重)×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车轴草根提取物对莴苣植物生长抑制作用有效部位的确定
红车轴草根的乙醇提取物对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处理浓度越高,抑制效应越明显
(图2~4)。红车轴草根各萃取部位对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鲜重及根长的抑制作用不同。氯仿与乙酸乙酯萃取
部位对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抑制作用较强,50μg/mL氯仿萃取物对莴苣幼苗的根长无显著影响,100
μg/mL处理组对根长的抑制达显著水平(犘<0.05),200和400μg/mL浓度处理组对根长的抑制达极显著水平
(犘<0.01),乙酸乙酯萃取物也存在类似情况,石油醚和水相萃取物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
图2 红车轴草根提取物及不同萃取物在不同处理浓度下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
犉犻犵.2 犈犳犳犲犮狋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犜.狆狉犪狋犲狀狊犲狉狅狅狋犲狓狋狉犪犮狋狊狑犻狋犺犳狅狌狉犮狅狀犮犲狀狋狉犪狋犻狅狀狊狅狀犔.狊犪狋犻狏犪犵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
图中, 分别表示在5%和1%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meanthesignificantdifferenceat5%or1%respectively,thesamebelow.
图3 红车轴草根提取物及不同萃取物不同处理浓度下对莴苣幼苗鲜重的影响
犉犻犵.3 犈犳犳犲犮狋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犜.狆狉犪狋犲狀狊犲狉狅狅狋犲狓狋狉犪犮狋狊狑犻狋犺犳狅狌狉犮狅狀犮犲狀狋狉犪狋犻狅狀狊狅狀犔.狊犪狋犻狏犪犳狉犲狊犺狑犲犻犵犺狋
74第20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1年
图4 红车轴草根提取物及不同萃取物不同处理浓度下对莴苣幼苗根长的影响
犉犻犵.4 犈犳犳犲犮狋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犜.狆狉犪狋犲狀狊犲狉狅狅狋犲狓狋狉犪犮狋狊狑犻狋犺犳狅狌狉犮狅狀犮犲狀狋狉犪狋犻狅狀狊狅狀犔.狊犪狋犻狏犪狉狅狅狋犾犲狀犵狋犺
2.2 红车轴草根中(6aR,11aR)三叶豆紫檀苷对莴苣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为了进一步明确红车轴草根抑制莴苣幼苗生长的活性化学物质基础,从氯仿萃取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种黄
酮苷类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解析及文献对照,鉴定为(6aR,11aR)三叶
豆紫檀苷。(6aR,11aR)三叶豆紫檀苷强烈抑制莴苣幼苗的生长,活性作用呈良好的量效关系(表1)。50和
100μg/mL处理组对幼苗鲜重显著抑制,200和400μg/mL处理组差异极显著。400μg/mL浓度处理后莴苣幼
苗的鲜重仅为对照的44.37%,而根长仅为对照的22.58%。
与(6aR,11aR)三叶豆紫檀苷对莴苣幼苗生长的影响相比,其对莴苣种子萌发影响较小。50,100和200
μg/mL处理条件下均未对种子萌发产生显著影响,仅在较高浓度400μg/mL时,显著抑制种子发芽率。
表1 不同浓度紫檀苷对莴苣种子萌发、幼苗鲜重及根长的影响
犜犪犫犾犲1 犈犳犳犲犮狋狅犳(6犪犚,11犪犚)狋狉犻犳狅犾犻狉犺犻狕犻狀狑犻狋犺犳狅狌狉犮狅狀犮犲狀狋狉犪狋犻狅狀狊狅狀犔.狊犪狋犻狏犪犵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犳狉犲狊犺狑犲犻犵犺狋犪狀犱狉狅狅狋犾犲狀犵狋犺
处理
Treatments
(μg/mL)
发芽率
Germinationrate
(%)
相对发芽率
Relativegermination
rate(%)
鲜重
Freshweight
(mg)
相对鲜重
Relativefreshweight
rate(%)
根长
Rootlength
(cm)
相对根长
Relativerootlength
rate(%)
0 80.00±3.76 100.00 15.70±0.91 100.00 4.13±0.15 100.00
50 78.71±3.43 98.48 11.23±0.48 71.55 3.13±0.12 75.81
100 77.23±4.08 96.62 9.87±0.12 62.84 3.00±0.21 72.29
200 74.06±3.75 92.66 8.63±0.23 54.99 2.57±0.22 62.10
400 66.18±1.18 83.58 6.97±0.17 44.37 0.93±0.09 22.58
 :犘<0.05;:犘<0.01.
2.3 (6aR,11aR)三叶豆紫檀苷对莴苣幼苗SOD、CAT活性的影响
较低浓度(50和100μg/mL)的(6aR,11aR)三叶豆紫檀苷提高莴苣幼苗SOD活性,其酶活性分别提高
8.20%和14.92%(图5)。当(6aR,11aR)三叶豆紫檀苷添加浓度为200μg/mL时,SOD活性急剧降低。当浓
度为400μg/mL时,SOD活性仅为对照的49.55%。CAT也同样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0μg/mL处理
组CAT活性达最大值,浓度加大后,酶系统受损,酶活性降低。
3 讨论
近年来,豆科牧草对周围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922],然而到目前为止,虽然已对红
车轴草的植物生长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710],但其有效部位、化学活性物质的结构和作用机理尚未见有报道。本
84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1) Vol.20,No.6
图5 不同浓度(6犪犚,11犪犚)紫檀苷对莴苣幼苗犛犗犇和犆犃犜活性的影响
犉犻犵.5 犈犳犳犲犮狋狊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6犪犚,11犪犚)狋狉犻犳狅犾犻狉犺犻狕犻狀犮狅狀犮犲狀狋狉犪狋犻狅狀狅狀犛犗犇犪狀犱犆犃犜犪犮狋犻狏犻狋狔
研究以莴苣幼苗为受体,明确了抑制植物生长的有效活性部位,中极性段的氯仿和乙酸乙酯部位对莴苣种子萌发
和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石油醚和水相部位活性相对较弱。利用活性跟踪分离方法,在氯仿萃取部位分离并
鉴定出其中的化学活性物质:黄酮苷类化合物(6aR,11aR)三叶豆紫檀苷。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尤以豆科、芸香科、玄参科及菊科植物中存在较多,对植物的生
长、发育、开花及防菌防病等方面存在重要作用[2326]。本研究表明,(6aR,11aR)三叶豆紫檀苷对莴苣的种子萌
发有明显影响,显著抑制莴苣幼苗的生长,降低莴苣植株的鲜重和根长,通过影响植物根部生长,从而降低植物吸
收水分和其他营养成分的能力。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6aR,11aR)三叶豆紫檀苷会使莴苣体内抗氧化酶SOD和CAT的活性降低,导致植株
体内活性氧浓度升高,产生膜脂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胞结构,进而影响与植物生长相关的生理过程。在环境胁迫
条件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浓度上升时,植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SOD和CAT可以受诱导产生,酶活性也会
上升[27];当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浓度进一步升高,对植物的伤害超出植物所能承受的范围时,酶系统受损,抗氧
化酶活性降低。抗氧化酶的活性可以间接反映植物细胞内活性氧的伤害程度[28]。由此推测,氧化胁迫是 (6aR,
11aR)三叶豆紫檀苷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作用机理之一。
(6aR,11aR)三叶豆紫檀苷对植物的生长抑制作用,是红车轴草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形成
较强的植物群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不仅明确了红车轴草抑制植物生长的活性部位,成功分离得到其化学
活性物质,并深入探讨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为红车轴草用作绿肥作物或覆盖作物来控制杂草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也诠释红车轴草在生态系统中排挤其他植物生长的生态学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刘岩,刘顺航,王平.红车轴草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7,38(5):58.
[2] 王元生,李发弟,郝正里,等.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对产蛋后期母鸡生长性能、骨矿化及血液指标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0,
19(2):133139.
[3] 王友生,王瑛,李阳春.三叶草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9,18(2):212215.
[4] 王晶,周禾.功能多样的优良牧草-红三叶[A].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广东: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草业与环
境协会,2006.
[5] 彭静波,杨文菊,李占林.红车轴草的化学成分[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11):875879.
[6] 陈寒青,金征宇.红车轴草异黄酮的组成及主要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4(11):7076.
[7] 邬彩霞,沈益新,李志华.豆科牧草对多花黑麦草化感作用的种间差异[J].中国草地,2005,27(6):3943.
[8] 李志华,沈益新.红三叶茎叶对几种牧草种子及幼苗的化感作用[J].中国草地,2005,27(3):4143,48.
94第20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1年
[9] OhnoT,DoolanK,ZibilskeLM,犲狋犪犾.Phytotoxiceffectsofredcloveramendedsoilsonwildmustardseedinggrowth[J].
AgricultureEcosystems&Environment,2000,78(2):187192.
[10] TamuraS,ChangC,SuzukiA.Chemicalstudieson“cloversickness”[J].AgriculturalBiologicalChemistry,1969,33(3):
391397.
[11] 高锦民.植物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56.
[12] FiorentinoA,D’AbroscaB,PacificoS,犲狋犪犾.Potentialalelopaticeffectsofstilbenoidsandflavonoidsfromleavesof犆犪狉犲狓
犱犻狊狋犪犮犺狔犪Desf[J].BiochemicalSystematicsandEcology,2008,36:691698.
[13] BasileaA,SorboaS,LopezSaezbJA,犲狋犪犾.Effectsofsevenpureflavonoidsfrommossesongerminationandgrowthof
犜狅狉狋狌犾犪犿狌狉犪犾犻狊HEDW.(Bryophyta)and犚犪狆犺犪狀狌狊狊犪狋犻狏狌狊L.(Magnoliophyta)[J].Phytochemistry,2003,62:1145
1151.
[14] BaistHP,VepachedutR,GilroytS,犲狋犪犾.Alelopathyandexoticplantinvasion:fromMoleculesandgenestospeciesinter
actions[J].Science,2003,301:13771380.
[15] YuJQ,YeSF,ZhangMF,犲狋犪犾.Effectsofrootexudatesandaqueousrootextractsofcucumber(犆狌犮狌犿犻狊狊犪狋犻狏狌狊)andal
lelochemicalsonphotosynthesisandantioxidantenzymesincucumber[J].BiochemicalSystematicsandEcology,2003,
31(2):129139.
[16] IwashinaT.Flavonoidfunctionandactivitytoplantsandotherorganisms[J].BiologicalSciencesinSpace,2003,17(1):
2444.
[17] 高兴祥,李美,高宗军,等.外来物种小飞蓬的化感作用初步研究[J].草业学报,2009,18(5):4651.
[18] ParkJA,KimHJ,JinC,犲狋犪犾.Anewpterocarpan,(-)-maackiainsulfate,fromtherootsof犛狅狆犺狅狉犪狊狌犫狆狉狅狊狋狉犪狋犪[J].
ArchivesofPharmacalResearch,2003,26(12):10091013.
[19] 李志华,沈益新,倪建华,等.豆科牧草化感作用初探[J].草业科学,2002,19(8):2831.
[20] 高承芳,翁伯琦,王义祥.决明属豆科牧草8个品种化感潜力的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09,30(8):11811186.
[21] MartinLD,SmithAE.Alelopathicpotentialofsomewarmseasongrasses[J].CropProtection,1994,13(8):388392.
[22] 朱旺生,沈益新.白三叶和高羊茅对青菜幼苗生长的化感抑制效应[J].草业学报,2004,13(5):106111.
[23] 朱丽君.苦参有效部位化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24] 杨成雄.昌都锦鸡儿紫檀素类化学成分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25] 阎秀峰.植物次生代谢生态学[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5):639640.
[26] 徐任生.天然产物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26530.
[27] 袁祖丽,吴中红.镉胁迫对烟草根抗氧化能力和激素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3(15):41094118.
[28] 李锋民,胡洪营,门玉洁,等.化感物质对小球藻抗氧化体系酶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6,27(10):20912094.
05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1) Vol.20,No.6
犐狀犺犻犫犻狋狅狉狔犲犳犳犲犮狋狅犳犜狉犻犳狅犾犻狌犿狆狉犪狋犲狀狊犲狅狀狋犺犲犵狉狅狑狋犺狅犳犔犪犮狋狌犮犪狊犪狋犻狏犪狊犲犲犱犾犻狀犵狊
XURui1,2,LIUQuan1,YANZhiqiang1,JINHui1,CUIHaiyan1,PUXun2,QINBo1,3
(1.KeyLaboratoryofChemistryofNorthwesternPlantResourcesandKeyLaboratoryforNatural
MedicineofGansuProvince,LanzhouInstituteofChemicalPhysics,ChineseAcademyof
Sciences,Lanzhou730000,China;2.SchoolofLifeSciences,LanzhouUniversity,
Lanzhou730000,China;3.StateKeyLaboratoryofAppliedOrganic
Chemistry,LanzhouUniversity,Lanzhou730000,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Theinhibitoryeffectson犔犪犮狋狌犮犪狊犪狋犻狏犪oftherootextractsandfractionspreparedwithdifferentsol
ventsfrom犜狉犻犳狅犾犻狌犿狆狉犪狋犲狀狊犲 weretestedandcomparedbylivingbioassaymethods.Theethanolextract
showedasignificantinhibitoryeffectonthegerminationandgrowthof犔.狊犪狋犻狏犪seedsandseedlings.The
chloroformandethylacetateextractsoftherootshowedstrongerinhibitoryeffectsandweredeterminedasthe
effectivephytotoxicfractionsof犜.狆狉犪狋犲狀狊犲.Thebioactivitydrivenfractionationofthechloroformextractled
tothepurificationofaflavonoidglycoside,whichwascharacterized(mainlybyNMRspectralelucidation)as
(6aR,11aR)trifolirhizin.Thiscompoundledtosignificantreductionsoffreshweightandrootlengthof犔.狊犪
狋犻狏犪seedlingsandstimulatedtheactivityofSODandCATatlowerconcentrationsbutinhibitedtheactivityof
theenzymesathigherconcentrations.Reactiveoxygenspeciesincreasedandtheperoxidationofmembranelipid
wasinducedby(6aR,11aR)trifolirhizinathigherconcentrationstoaffecttherelatedphysiologicalprocesses
forthegrowthanddevelopmentofplants.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犜狉犻犳狅犾犻狌犿狆狉犪狋犲狀狊犲;rootextract;growthinhibition;犔犪犮狋狌犮犪狊犪狋犻狏犪;(6aR,11aR)trifolirhizin
15第20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