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Organic carbon storage in vegetation-soil systems of typical grazing degraded steppes

不同放牧退化程度典型草原植被—土壤系统的有机碳储量



全 文 :书不同放牧退化程度典型草原植被
—土壤系统的有机碳储量
萨茹拉1,2,侯向阳1,李金祥2,丁勇1,吴新宏1,运向军1
(1.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0;2.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1)
摘要:以典型草原大针茅+羊草群落为研究目标,以1979年围封样地为参照(CK),选择轻度(GL)、中度(GM)、重
度(GH)放牧退化样地开展植被—土壤系统有机碳分布与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放牧退化典型草原植被地
上碳储量为42.63~203.16g/m2,植被地下(0~40cm)碳储量为664.14~1199.53g/m2,且大小顺序均为CK>
GL>GM>GH,植被总碳储量CK和GL显著高于GM和GH;植被地上、地下碳储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不同
放牧退化典型草原土壤0~100cm有机碳储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碳储量为9.85~13.33kg/m2,且GM>GL>
GH>CK;土壤有机碳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有机碳储量与深度具有显著相关性。3)放牧退化典型草原植被—
土壤系统的碳储量为11.26~14.07kg/m2,且GM>GL>GH>CK,各类型间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机碳主要储
存于土壤当中,占比约88%~95%,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植被无显著相关性。4)适度放牧利用有利于发挥草原生态
系统的碳汇功能。
关键词:典型草原;放牧利用;退化草地;碳储量
中图分类号:S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3)05001809
犇犗犐:10.11686/cyxb20130503  
  我国草原占国土面积的40%[1],主要类型为温带草原、高寒草原等,其中大针茅(犛狋犻狆犪犵狉犪狀犱犻狊)、羊草(犔犲狔
犿狌狊犮犺犻狀犲狀狊犻狊)草原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类型之一,是研究生态系统对人类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的典型
区域之一[2,3],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陆地样带—中国东北陆地生态系统样带(NECT)的重要组成部
分[4],在该区域开展工作具有一定代表性。
草原生态系统是陆地碳循环及碳固持(carbonsequestration)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6],其碳储量约占陆地生
态系统总碳储量的34%[7],草原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8]。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尤其
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引起草原退化[912],系统生态功能衰退,碳、氮的正常循环受到影响[13,14]。已有研究表明,
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原土壤碳储量明显下降[15,16],分析其原因,一方面过度放牧会使草地初级生产力大幅下降[17],
从而减少了植被向土壤的碳输入,另一方面,过度放牧可增强草地土壤的呼吸作用,从而加速了碳素从土壤向大
气中的释放[18];也有研究认为,与未干扰相比,放牧干扰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未干扰系统往往会出现土壤
碳流失现象[19]。由此可见,过度利用的草地可能变成一个净碳源,未干扰草地系统也不利于碳固持,而适度利用
可减少草地碳排放,增加土壤碳贮存,故针对不同草原生态系统类型,科学安排利用方式和强度对草地可持续利
用尤为重要[20],这已成为草原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命题之一。
基于当前草地可持续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需求,从草原植被—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视角研究和讨论放牧对
典型草原的影响将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研究以大针茅+羊草草原为代表群落,对比围封与不同放牧退化草原
的有机碳储量,来探寻有利于生态系统发挥碳汇功能的利用模式,为科学制定草原保护和利用策略提供参考依
据。
18-26
2013年10月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第22卷 第5期
Vol.22,No.5
收稿日期:20121009;改回日期:201212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70933004),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0ZD08)和中央级公益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1610332012201)资助。
作者简介:萨茹拉(1984),女,内蒙古通辽人,博士。Email:bayncng@163.com
通讯作者。Email:houxy16@126.com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河流域中段,即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1979年围封针茅草原附
近(43°26′~44°08′N,116°04′~117°05′E),海拔1100~1400m。该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冬季受蒙古高
压气流控制寒冷干燥,夏季受季风影响,较为温暖和湿润;年均气温0.5~1.0℃,无霜期约为100d,年均降水350
mm,蒸发量1600~1800mm,降水集中在6-9月。土壤为砂质栗钙土,地带性植被为大针茅草原。
1.2 样地设置与调查
参照李博[21]对草原退化梯度的定义及王明君等[22]、高雪峰和韩国栋[23]的取样方法,2011年8月下旬,在大
针茅+羊草草原选择4个代表类型,其中对照样地为1979年围栏封育样地(CK),另外3个样地为放牧退化样
地,选取以自由放牧方式利用的草地为研究对象,以牧户为起点向外辐射状草原形成由重到轻的一个放牧退化梯
度,根据草地植物种类组成、地上生物量、群落高度、群落盖度等指标(表1),划分为放牧轻度退化样地(GL)、放
牧中度退化样地(GM)和放牧重度退化样地(GH)。
表1 取样样地基本情况描述
犜犪犫犾犲1 犅犪狊犻犮狊犻狋狌犪狋犻狅狀犱犲狊犮狉犻狆狋犻狅狀狅犳狊犪犿狆犾犲狆犾狅狋狊
样地编号
SiteNo.
代表类型
Representativetype
建群种
Constructivespecies
高度
Height
(cm)
盖度
Cover
(%)
生物量(干重)
Biomass(drymatter)
(g/m2)
1 对照 Nongrazing(CK) 大针茅+羊草犛.犵狉犪狀犱犻狊+犔.犮犺犻狀犲狀狊犻狊 112 70 451.47
2 轻度放牧 Grazinglightly(GL) 大针茅+羊草犛.犵狉犪狀犱犻狊+犔.犮犺犻狀犲狀狊犻狊 100 45 263.38
3 中度放牧 Grazingmoderately(GM)大针茅+糙隐子草犛.犵狉犪狀犱犻狊+犆犾犲犻狊狋狅犵犲狀犲狊狊狇狌犪狉狉狅狊犪 80 25 131.38
4 重度放牧 Grazingheavily(GH) 大针茅+糙隐子草犛.犵狉犪狀犱犻狊+犆.狊狇狌犪狉狉狅狊犪 43 20 94.74
利用随机样方法,在CK、GL、GM和GH样地分别设置1m×1m样方10个,记录和测定植物种类组成、盖
度和高度;筛选其中5个样方采用齐地面刈割牧草的方法测定地上生物量鲜重,带回实验室65℃烘干至恒重;地
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在同一样方内测定,采用剖面法,进行10cm×10cm×10cm土块切割,每10cm为一层
进行取样,取到40cm深度,将取得的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筛根、洗根、烘干、称重。土壤样品亦在上述样方处利
用土钻取样,取样深度为0~10,10~20,20~30,30~40,40~60,60~100cm,每样方内取3次后按层混合,带回
实验室风干、过筛,测试相关指标。
1.3 指标计算
将植物有机干物质中碳占的比重转换为碳量[2426]。尽管不同的植被其转换率不同,但由于目前报道不同植
被类型的转换率十分有限,本研究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转换率0.45将生物量统一以碳(g/m2)的形式表示。
土壤有机碳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27],土壤碳储量计算公式如下:
犘=∑

犻=1
(犱犻×犎犻×犫犻×0.1)
式中,犘为土壤碳储量(kg/m2),犱犻为有机碳含量(%),犎犻为土层高度(cm),犫犻为土壤容重(g/cm3)。
1.4 数据分析
用Excel进行数据的初步整理,SPSS软件包中的单因子方差分析(ANOVA)、Pearso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对各指标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被碳储量
植被是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碳输入部分,不同干扰强度主要是通过家畜啃食改变地上部分[28],同时,也会直接
91第22卷第5期 草业学报2013年
或间接影响植被地下部分的生长和碳积累。
图1 不同放牧退化草原植被碳储量及其分布
犉犻犵.1 犜犺犲狏犲犵犲狋犪狋犻狅狀犮犪狉犫狅狀狊狋狅狉犪犵犲犪狀犱犱犻狊狋狉犻犫狌狋犻狅狀狅犳
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犵狉犪狕犻狀犵犱犲犵狉犪犱犪狋犻狅狀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
   每个子图中不同字母表示不同放牧退化程度间差异显著(犘<0.05)。
Differentletterswithineachsubgraphindicatesignificantlydifferentbe
tweenthedifferentgrazingdegradationdegree.CK:1979年围栏 Exclosed
in1979;GL:轻度放牧 Grazinglightly;GM:中度放牧 Grazingmoderately;
GH:重度放牧 Grazingheavily.下同。Thesamebelow.
分析放牧退化草原植被碳储量,结果表明(图
1),大针茅+羊草草原单位面积地上植物碳储量为
40~200g/m2,地下植物碳储量为600~1200
g/m2,地上部分仅占植被碳储量的6%~15%,大部
分植被碳分布于地下。从地上植物碳储量来看,形
成大小序列为 CK(203.16g/m2)>GL(118.52
g/m2)>GM(59.12g/m2)>GH(42.63g/m2),CK
最高,与放牧利用草地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犘<
0.05),GL次之,其碳储量显著高于GM 和GH,但
是,GM和GH之间差异不显著。从地下0~40cm
植物碳储量来看,其碳储量大小序列仍为 CK
(1199.53g/m2)>GL(1013.76g/m2)>GM
(681.03g/m2)>GH(664.14g/m2),CK和GL差
异不明显,但是显著高于 GM 和 GH(犘<0.05)。
由于地下植被碳储量在植被总碳储量中占的比重较
大,所以植被总碳储量在不同处理之间的大小与差
异呈现出与植被地下碳相似的特征。
2.2 土壤碳储量
2.2.1 土壤碳密度垂直分布 土壤有机碳密度
(SOCD)通常是指单位面积一定深度土体中土壤有
机碳的储量,由于排除了面积因素的影响而以土体
体积为基础来计算,土壤碳密度已经成为评价和衡
量土壤中有机碳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15]。
不同放牧退化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0~100cm各土
层的垂直分布如图2所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
壤中的有机碳储量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表层0~10
cm土壤碳储量最高,可以达到2000~2500g/m2,
已远远超过植被碳储量(700~1400g/m2);深层土
壤的碳储量较少,在60~100cm深处,每10cm土
壤的碳储量为500~1000g/m2,这一含量接近于
植被地下0~40cm的碳储量。
2.2.2 不同退化程度土壤碳储量比较 土壤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碳的主要存储库,占系统的90%以上。放牧利
用在明显影响植被生物量的同时,也会对土壤的碳储量产生影响,致使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土壤碳储量产生差异。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的土壤碳储量(图2),结果显示,0~20cm的浅层土壤中,土壤碳储量差异在各
处理间规律不明显,CK和GL表现出较强的储碳能力,GH在10~20cm呈现出显著降低的特征;从20~40cm
土壤深度来看,碳储量表现出随着退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的趋势,CK 土壤碳储量显著下降;从40~60和
60~100cm的取样数据分析可知,中度退化草地土壤的碳储量出现明显高值。
从0~40cm的土壤总碳储量来看(表2),该深度范围内的碳储量占到0~100cm碳储量的50%~60%,不
同退化程度碳储量大小序列为GL(6.97kg/m2)>GM(6.89kg/m2)>GH(6.64kg/m2)>CK(6.13kg/m2),
GL和GM的土壤储碳优势逐渐表现出来,而CK土壤碳储量虽然在0~20cm较高,但是由于20~40cm的急
速衰减,造成在该深度范围内的总量最少;分析40~100cm较深层土壤的碳储量,GM 表现出强劲的固碳能力,
0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5
其碳储量显著高于其他,而在这一深度范围,CK碳储量亦较低。从0~100cm测试范围的总碳储量来看,发现
不同退化程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犘<0.05),其中GM 的固碳能力最强,为13.33kg/m2,其余依次为GL、
GH和CK,分别为11.91,11.27和9.85kg/m2。
图2 不同放牧退化草原土壤有机碳分布
犉犻犵.2 犜犺犲犱犻狊狋狉犻犫狌狋犻狅狀狅犳狊狅犻犾狅狉犵犪狀犻犮犮犪狉犫狅狀犪犿狅狀犵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犵狉犪狕犻狀犵犱犲犵狉犪犱犪狋犻狅狀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
 每个子图中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各土层之间差异显著(犘<0.05);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放牧退化程度间差异显著(犘<0.05)。Differentcapital
letterswithineachsubgraphindicatesignificantlydifferentbetweeneachsoildepth;Differentlowercaselettersindicatesignificantlydifferentbetween
differentgrazingdegradationdegree.
表2 不同退化程度下不同土壤深度碳储量比较
犜犪犫犾犲2 犆犪狉犫狅狀狊狋狅狉犪犵犲犮狅犿狆犪狉犻狊狅狀犫犲狋狑犲犲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犱犲犵狉犪犱犪狋犻狅狀犱犲犵狉犲犲狊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狊狅犻犾犱犲狆狋犺
土层
Soildepth
CK
碳储量
Carbon
storage
(kg/m2)
占比
Percentage
0~100cm
(%)
GL
碳储量
Carbon
storage
(kg/m2)
占比
Percentage
0~100cm
(%)
GM
碳储量
Carbon
storage
(kg/m2)
占比
Percentage
0~100cm
(%)
GH
碳储量
Carbon
storage
(kg/m2)
占比
Percentage
0~100cm
(%)
0~40cm 6.13c 61.52 6.97a 58.59 6.89a 51.77 6.64b 58.98
40~100cm 3.80d 38.48 4.96b 41.41 6.43a 48.24 4.63c 41.02
总量Thetotal 9.85d — 11.91b — 13.33a — 11.27c —
 注:同行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犘<0.05)。
 Note:Thedifferentletterswithinsamerowindicatesignificantlydifferent(犘<0.05).
2.2.3 土壤碳含量与植被生物量及土壤深度的关系 本研究分析了植被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0~40cm)
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相关性,以及各退化程度条件下,草地土壤不同深度的碳储量与相应深度的植被地下生物量
关系(表3)。植被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犘<0.01),而植被的地上生物量与地下0~40cm总
12第22卷第5期 草业学报2013年
生物量均与土壤各层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不明显。
分析了0~10,10~20,20~30和30~40cm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相应土层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表4),结果表明,在4种退化梯度上,仅有GM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犘<0.01),其他的相关性不具统计学意
义。
表3 植被与土壤碳储量的相关分析
犜犪犫犾犲3 犆狅狉狉犲犾犪狋犻狅狀犪狀犪犾狔狊犻狊犫犲狋狑犲犲狀狏犲犵犲狋犪狋犻狅狀犪狀犱狊狅犻犾犮犪狉犫狅狀狊狋狅狉犪犵犲
指标
Index
相关性
Correlation
地上生物量
Aboveground
biomass
地下生物量
Belowground
biomass
0~
10cm
10~
20cm
20~
30cm
30~
40cm
40~
60cm
60~
100cm
0~
100cm
地上生物量
Abovegroundbiomass
相关系数Pearsoncorrelation 1.00 0.98 0.31 0.55 -0.96 -0.90 -0.69 -0.65 0.32
犘值Sig.(2tailed) — 0.02 0.69 0.45 0.04 0.10 0.31 0.35 -0.68
地下生物量
Belowgroundbiomass
相关系数Pearsoncorrelation 0.98 1.00 0.50 0.52 -0.89 -0.88 -0.76 -0.65 0.33
犘值Sig.(2tailed) 0.02 — 0.50 0.48 0.11 0.12 0.24 0.35 -0.69
 注: 表示显著相关(犘<0.05)。
 Note:indicatessignificantcorrelation(犘<0.05).
  前述研究表明,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土壤有机碳的
垂直分布呈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变化,即随着土壤深
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呈递减趋势。为了定量描述
这种趋势,本研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土壤深度与
土层有机碳储量的回归方程(表5)。4种退化梯度上,
线性方程、对数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效果都比较好,
且对数方程和二次方程效果略优于线性方程。另外,
研究还将4组数据综合,建立通用方程,发现3类方程
的效果也是可以接受的。总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
壤有机碳储量与土壤深度具有很好的相关关系。
表4 分层地下生物量与土壤碳储量的相关分析
犜犪犫犾犲4 犆狅狉狉犲犾犪狋犻狅狀犪狀犪犾狔狊犻狊犫犲狋狑犲犲狀狌狀犱犲狉犵狉狅狌狀犱
犫犻狅犿犪狊狊犪狀犱狊狅犻犾犮犪狉犫狅狀狊狋狅狉犪犵犲
指标Index CK GL GM GH
相关系数Pearsoncorrelation 0.948 0.945 0.992 0.716
犘值Sig.(2tailed) 0.052 0.055 0.0080.284
 注: 表示显著相关 (犘<0.01)。
 Note:indicatessignificantcorrelation(犘<0.01).
表5 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土壤深度的回归分析
犜犪犫犾犲5 犚犲犵狉犲狊狊犻狅狀犪狀犪犾狔狊犻狊犫犲狋狑犲犲狀狊狅犻犾狅狉犵犪狀犻犮犮犪狉犫狅狀狊狋狅狉犪犵犲犪狀犱狊狅犻犾犱犲狆狋犺
退化程度Degradationdegree 线性方程Linearequation 对数方程Logarithmicequation 二次函数方程Quadraticequation
CK 狔=-0.0224狓+2.0404
犚2=0.7472
狔=-0.689ln(狓)+3.4828
犚2=0.9137
狔=0.0005狓2-0.0615狓+2.5756
犚2=0.9300
GL 狔=-0.0215狓+2.1992
犚2=0.814
狔=-0.6551ln(狓)+3.5636
犚2=0.9938
狔=0.0004狓2-0.0577狓+2.6947
犚2=0.9826
GM 狔=-0.0147狓+2.0352
犚2=0.8804
狔=-0.4251ln(狓)+2.8926
犚2=0.962
狔=0.0002狓2-0.0339狓+2.2979
犚2=0.9894
GH 狔=-0.0194狓+2.0634
犚2=0.8338
狔=-0.5589ln(狓)+3.1912
犚2=0.912
狔=0.0002狓2-0.0383狓+2.3222
犚2=0.8918
通用方程Generalequation 狔=-0.0195狓+2.0845
犚2=0.7618
狔=-0.582ln(狓)+3.2826
犚2=0.892
狔=0.0003狓2-0.0478狓+2.4726
犚2=0.8794
 注:方程中狔为土壤深度[狓-5:狓+5]范围内1m2土壤有机碳储量;狓为≥5cm的土层深度。
 Note:狔inequationis1m2ofsoilorganiccarbonstockduringthescopeof[狓-5:狓+5]soildepth;狓isthesoildepthwhich≥5cm.
2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5
2.3 植被—土壤碳总量
图3 植被—土壤碳总量
犉犻犵.3 犞犲犵犲狋犪狋犻狅狀-狊狅犻犾狋狅狋犪犾犮犪狉犫狅狀
 
分析植被—土壤碳总量(图3),研究区大针茅+
羊草草原的植被和土壤碳储量为11~14kg/m2 之
间,4种退化类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GM 碳储
量最高,为14.07kg/m2,GL其次,为13.04kg/m2,
再次是GH,为11.98kg/m2,围封32年草原碳储量
最低,仅为11.26kg/m2。可见,不同保护和利用强
度,对草原植被和土壤的碳储量产生明显的差异,而且
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土壤。
3 讨论
3.1 放牧退化演替中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放牧退化演替过程中,植被的演变往往与土壤变
化具有非同步性特征[29],分析研究植被与土壤关系时,往往难以描述其相关性。植被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输入
来源,但是,在放牧退化演替过程中,植被演替的短期效应较为明显,而土壤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其变化较
为缓慢,尤其是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是长期结果,这就致使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植被状况的关系变得复杂而不确
定[16,30,31]。草地土壤中的碳可以有机质的形式出现在1.0~1.5m的土层中[30],根据Buringh[32]的计算结果,草
地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变化较大,一般分布在9~15kgC/m2 之间,而何念鹏等[30]报道,草地碳固持速率均值为
0.084kgC/(m2·a),所以碳储量年变量与总碳储量的比值很小,约0.56%~0.93%。总的来看,草原碳储量的
变率很低,但是仍然表现出了碳汇的特征,如果大范围进行科学保护与适当利用,其碳固持能力,也即草原的碳汇
功能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固碳潜力巨大。氮元素是调节陆地生态系统生产量、结构和功能的关键性元素[33],且
土壤碳与氮具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所以很多研究将碳、氮放在一起开展研究[14,19,20,23,28,34],他们往往呈现出极显
著的相关性。因此,亟待从相对微观的层次来研究放牧退化演替中植被与土壤的碳/氮分配与碳/氮循环过程,进
而从植被-土壤层次逐步揭示植被演替与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复杂关系。
3.2 土壤碳储量及其分布规律
本研究结果显示,植被—土壤碳储量为11.26~14.07kg/m2,这一结果与Buringh[32]、陈银萍等[34]的估算值
相近。另外,本研究还表明0~100cm土壤碳储量为9.85~13.33kgC/m2,约占到系统总量的87%~95%,说
明草原碳储量主要储存在土壤当中,很多研究判定土壤碳储量约占系统碳储量的90%[30,35],如李怡[36]指出,针
茅草原地上植被碳储量仅占总碳储量的2%~5%,其余大部分碳储存在土壤当中。另外,很多研究对土壤碳垂
直分布做出了定性判断,认为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15,19,37],并指出,土壤有机碳的垂
直分布格局受凋落物量、淋溶作用、植物根系分布及活动特征和微生物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8],在典型草原地
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含水量和质地条件变差,有机质来源减少,因此出现了有机碳随土层深度的增
加而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15]。有关土壤深度与碳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还不多见。本研究发现,土壤有机
碳储量与深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而且这一关系可以用线性(狔=-0.0195狓+2.0845)、对数[狔=
-0.582ln(狓)+3.2826]和二次函数(狔=0.0003狓2-0.0478狓+2.4726)来定量描述。本结果仅是一个典型样
地的数据的分析,建立的方程模型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如果上述关系具有普遍性,那么本研究成果就有望为典
型草原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估算提供更为简捷的途径与方法。
3.3 放牧利用对生态系统储碳功能的影响
中度干扰假说[39]、放牧优化[40]等都认为适度放牧利用有利于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很多研究也得出了
相似的结果[4144],即放牧有利于土壤碳蓄积。土壤侵蚀可造成有机碳大量流失,中国西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农业区
和牧区,风蚀导致的有机碳流失通量为75TgC/a[45]。而Frank等[46]指出放牧会抑制土壤侵蚀的发生,从而保
护了土壤有机碳含量。食草动物排泄物的归还也使土壤表层速效养分增加,土壤的矿化作用加强[47]。此外,放
牧使植物的组成发生变化,导致了低的产草量,但植物有较大的根冠比率(root/shootratio),因而增加了碳向地
32第22卷第5期 草业学报2013年
下的分配量[41]。放牧还使凋落物积累量减少,这是由于动物的践踏使凋落物破碎并与土壤充分接触,有助于凋
落物的分解,也有助于碳和养分元素转移到土壤中[48]。李志刚和侯扶江[31]指出在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典型草
原,封育样地土壤呼吸速率大于放牧样地,说明放牧抑制草地土壤碳排放。
本研究从植被—土壤有机碳积累的视角,佐证了上述观点。通过本研究认为,面临当前我国北方草原退化严
重的现状,实施围封禁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退化草原的恢复过程中要加强对围封不干扰生态系统的监测,同
时,要科学认识放牧利用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性及特殊意义,适时采取相应措施,发挥适度放牧利用
对退化草原碳积累和恢复进程的优化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1] 范月君,侯向阳,石红霄,等.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2,21(3):294302.
[2] 程迁,莫兴国,王永芬,等.羊草草原碳循环过程的模拟与验证[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6070.
[3] 杜群,刘辉志,冯健武,等.半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的碳交换特征[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42(5):711722.
[4] 耿远波,章申,董云社,等.草原土壤的碳氮含量及其与温室气体通量的相关性[J].地理学报,2001,56(1):4453.
[5] ScurlockJ,HalDO.Thegloblecarbonsink:Agrasslandperspective[J].GlobalChangeBiology,1984,4:229233.
[6] HuangY,SunWJ,ZhangW,犲狋犪犾.ChangesinsoilorganiccarbonofterrestrialecosystemsinChina:Aminireview[J].Sci
enceChinaLifeSciences,2010,53:766775.
[7] LalR.Potentialofdesertificationcontroltosequestercarbonandmitigatethegreenhouseeffect[J].ClimaticChange,2001,
51:3572.
[8] 许中旗,李文华,许晴,等.人为干扰对典型草原土壤碳密度及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4):
621629.
[9] 周华坤,赵新全,温军,等.黄河源区高寒草原的植被退化与土壤退化特征[J].草业学报,2012,21(5):111.
[10] 乔春连,王基恒,葛世栋,等.围封和放牧条件下高寒矮嵩草草甸土壤性质的比较[J].草业科学,2012,29(3):341345.
[11] JiangGM,HanXG,WuJG.RestorationandmanagementoftheInnerMongoliaGrasslandrequireasustainablestrategy[J].AM
BIO:AJournaloftheHumanEnvironment,2006,35:269270.
[12] LiSG,HarazonoY,OikawaT,犲狋犪犾.Grasslanddesertificationbygrazingandtheresultingmicrometeorologicalchangesin
InnerMongolia[J].AgriculturalandForestMeteorol,2000,102:125137.
[13] 任继周,梁天刚,林慧龙,等.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碳汇潜势研究[J].草业学报,2011,20(2):122.
[14] 沙琼,黄建辉,白永飞,等.植物功能群去除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群落土壤碳氮库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9,
20(6):13051309.
[15] 陈芙蓉,程积民,刘伟,等.不同干扰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2,20(2):298311.
[16] 李春莉,赵萌莉,韩国栋,等.不同放牧压力下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与植被关系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22(5):134138.
[17] 李永宏.放牧空间梯度上和恢复演替时间梯度上羊草草原的群落特征及其对应性[J].草原生态系统研究,1992,4:18.
[18] 李凌浩.土地利用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1998,22(4):300302.
[19] 刘楠,张英俊.放牧对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0,27(4):1114.
[20] HanGD,HaoXY,ZhaoML,犲狋犪犾.Effectofgrazingintensityoncarbonandnitrogeninsoilandvegetationinameadow
steppeinInnerMongolia[J].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ronment,2008,125:2132.
[21] 李博.中国北方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农业科学,1997,30(6):19.
[22] 王明君,韩国栋,崔国文,等.放牧强度对草甸草原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0,29(5):862868.
[23] 高雪峰,韩国栋.利用强度对荒漠草原土壤氮循环系统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1):165168.
[24] 朴世龙,方精云,贺金生,等.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4):491498.
[25]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库[A].温室气体浓度和排放监测及相关过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
出版社,1996.
[26] 王绍强,周成虎,罗承文.中国陆地自然植被碳量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3):238244.
[27] 鲍士旦.土壤理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5
[28] 阿穆拉,赵萌莉,韩国栋,等.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含量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1,33(3):
115118.
[29] 丁勇,牛建明,杨持.沙质草原植物群落退化与沙化演替[J].生态学杂志,2006,25(9):10441051.
[30] 何念鹏,韩兴国,于贵瑞.长期封育对不同类型草地碳储量及其固持速率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31(15):42704276.
[31] 李志刚,侯扶江.管理方式与地形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9,40(4):721724.
[32] BuringhP.Organiccarboninsoilsoftheworld[A].In:WoodwelGM.TheRoleofTerrestrialVegetationintheGlobal
CarbonCycle:MeasurementbyRemoteSensing[M].Chichester:Johnwiley&SonsLtd,1984:91110.
[33] Nasholm,Torgny,AlfEkblad,犲狋犪犾.Borealforestplantstakeuporganicnitrogen[J].Nature,1998,392:914916.
[34] 陈银萍,李玉强,赵学勇,等.放牧与围封对沙漠化草地土壤轻组及全土碳氮储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24(4):
182186.
[35] 董云社,齐玉春.“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06,25(1):183.
[36] 李怡.放牧对大针茅草原碳储量的影响[D].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
[37] 祁彪.青海环湖地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碳储量的研究[D].甘肃:甘肃农业大学,2005.
[38] 丁越岿,杨稢,宋炳煜,等.不同植被类型对毛乌素沙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2,21(2):1825.
[39] 刘冬伟,掌风承,王明君,等.放牧强度对三江平原小叶章草甸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2,34(2):
8186.
[40] 李金花,李镇清,任继周.放牧对草原植物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2,11(1):411.
[41] DernerJD,BriskeDD,BouttonT W.DoesgrazingmediatesoilcarbonandnitrogenaccumulationbeneathC4perennial
grassesalonganenvironmentalgradient?[J].PlantSoil,1997,191:147156.
[42] HendersonDC.CarbonstorageingrazedprairiegrasslandsofAlberta[D].Edmonton:UniversityofAlberta,2000.
[43] PovirkK.Carbonandnitrogendynamicsofanalpinegrassland:effectsofgrazinghistoryandexperimentalwarmingonCO2
fluxandsoilproperties[D].Laramie:UniversityofWyoming,1999.
[44] SchumanGE,ReederJD,ManleyJT,犲狋犪犾.Impactofgrazingmanagementonthecarbonandnitrogenbalanceofamixed
grassrangeland[J].EcologicalApplications,1999,9(1):6571.
[45] 延昊,王绍强,王长耀,等.风蚀对中国北方脆弱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04,24(6):672677.
[46] FrankAB,TanakaDL,HofmannL,犲狋犪犾.SoilcarbonandnitrogenofNorthernGreatPlainsgrasslandsasinfluencedby
longtermgrazing[J].JournalofRangeManagement,1995,48(5):470474.
[47] 高英志,韩兴国,汪诗平.放牧对草原土壤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4,24(4):790797.
[48] NaethMA,BaileyAW,PluthDJ,犲狋犪犾.Grazingimpactsonlitterandsoilorganicmatterinmixedprairieandfescuegrass
landecosystemsofAlberta[J].RangeManagement,1991,44(1):712.
52第22卷第5期 草业学报2013年
犗狉犵犪狀犻犮犮犪狉犫狅狀狊狋狅狉犪犵犲犻狀狏犲犵犲狋犪狋犻狅狀狊狅犻犾狊狔狊狋犲犿狊狅犳狋狔狆犻犮犪犾犵狉犪狕犻狀犵犱犲犵狉犪犱犲犱狊狋犲狆狆犲狊
SARULA1,2,HOUXiangyang1,LIJinxiang2,DINGYong1,WUXinhong1,YUNXiangjun1
(1.GrasslandResearchInstituteof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eSciences,Hohhot010010,China;
2.GraduateSchoolof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eijing100081)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犛狋犻狆犪犵狉犪狀犱犻狊+犔犲狔犿狌狊犮犺犻狀犲狀狊犻狊grasslandwasanalyzedfororganiccarbonstorageanddistribution
invegetationsoilsystemsunderfourdifferentgrazingdegradedplots(CK:exclosedin1979,GL:grazedlight
ly,GM:grazedmoderately,GH:grazedheavily).Thecarbonstorageinabovegroundbiomasswas42.63-
203.16g/m2,inbelowgroundbiomass(0-40cm)was664.14-1199.53g/m2,andtheorderinbothwas
CK>GL>GM>GH.ThetotalplantcarbonstorageinCKandGLweresignificantlyhigher(犘<0.05)than
inGMandGH.Therewasa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thecarbonstorageinabovegroundandbe
lowgroundbiomass.Thecarbonstorageinthe0-100cmsoildepthamongthedifferentgrazingdegraded
grasslandswas9.85-13.33kg/m2andthey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fromeachotherintheorderGM>
GL>GH>CK.Thecarbonstoragewassignificantlycorrelatedwithsoildepthandwasreducedwithanin
creaseofsoildepth.Thetotalcarbonstorageinthevegetationsoilsystemwas11.26-14.07kg/m2andwas
significantly(犘<0.05)differentbetweenthedifferentgrazingdegradedgrasslandsintheorderGM>GL>
GH>CK.Grasslandorganiccarbonwasmostlystoredinsoil,whichaccountedfor88%-95%ofthestorage.
Therewasnosignificantcorrelationbetweensoilorganiccarbonandplantcarbon.Moderategrazingcanbenefit
thecarbonsequestrationfunctionofgrasslandecosystems.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typicalsteppe;grazing;degradedgrassland;carbonstorag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

《草业学报》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草业学报》由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共同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学术期刊。2011
年《草业学报》的影响因子为2.993,在全国被统计的1998种期刊中排名第2位,在畜牧兽医类期刊中排名第1
位,现入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
刊一等奖”。
《草业学报》主要报道国内外草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如畜牧学、农学、林学、经济学等领域的高水平理论研究
和技术创新成果,发表国内外草业领域创新性的研究论文,刊载学术价值较高的草业科学专论、综述、评论等,探
讨草业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构思,是草业新秀成长的园地,推动草业科学发展的论坛。其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农林
牧渔、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国土资源等领域的科研管理及教学等专业人员。
本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英国CABI文摘数据库来源期
刊,《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草业学报》为双月刊,全铜版印刷,逢双月20日出版,大16开本,350页,定价25元,全年150元。国内邮
发代号:54-8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若错过订期,可在本编辑部直接办理订阅。
  地址: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 《草业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730020         电话、传真:09318913494
犈犿犪犻犾:cyxb@lzu.edu.cn      网址:http://cyxb.lzu.edu.cn
欢迎各界朋友赐教、投稿和订阅
6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