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grazing disturbance on soil fauna communities in subalpine meadows

放牧干扰对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



全 文 :书放牧干扰对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
肖红艳1,2,刘红1,2,李波1,2,袁兴中1,2,孙书存3
(1.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重庆400044;2.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
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41)
摘要:对川西北红原县3个不同放牧强度(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的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
研究,共获得土壤动物1887个,分别隶属3门7纲15目49类群。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差异较大。
受放牧干扰的亚高山土壤动物群落,其个体数量变化趋势是:重度放牧>中度放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生境的
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最大,大型土壤动物密度最低。3种生境中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均随土层加深而递减,
其中中度放牧生境土壤动物表聚性最强。受放牧强度和放牧方式的干扰,中度放牧生境中土壤动物群落种类多样
性、均匀性及丰富度均低于其他生境,而优势度高于其他生境。
关键词:亚高山草甸;放牧干扰;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川西北
中图分类号:S8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2)02002608
  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多重角色,在土壤的形成、改良
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中都起着重要作用[1,2]。同时,土壤动物群落对环境变化敏感,是陆地生
态系统生物链中对环境最为敏感的类群之一。随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影响的加剧,土壤动物群落生态
学已成为环境与生态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际上土壤动物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群
落演替,主要包括土壤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土壤动物的指示作用以及土壤动物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
用等功能与过程研究[36]。自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在长白山开展土壤动物研究以来,我国土壤动物研究取得了
丰硕成果,研究内容从区系调查和生活史拓展到群落结构、功能和演替等方面,研究范围也从森林拓展到城市、农
田、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720]。其中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的研究,相对于其他生态系统而言起步较晚,研究的
深度和广度也不及其他生态系统,特别是关于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的研究还很少[2123]。川西北亚高山草甸是我
国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也是全球关注的关键生态区域,但是近年来对其干扰强度日趋增大,在人为干扰活动中,
牲畜放牧干扰强度最大、频率最高、干扰时间最长、影响后果最严重[24],调查表明过去25年来川西北亚高山草甸
放牧干扰强度明显增强,对草甸生态系统的压力愈来愈大[25]。放牧干扰对亚高山植被、土壤性质以及微生物的
影响受到广泛关注[2632],但是放牧对处于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能量转换动态中心的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如何、通
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迄今为止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选择川西北红原县的亚高山草甸,对不同放牧强度下土
壤动物群落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以了解不同放牧强度干扰下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群落的变化及原因,为亚高山
草甸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地点位于四川省红原县(31°51′~33°22′N,101°51′~103°23′E,平均海拔3500m)。红原县地处青藏
高原的东南缘,川西北山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大体呈东南向西北倾斜,高原和山地为其主要地貌类型。
本区气候属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气候,日温差大,无绝对无霜期,年均温为1.4℃,年均降水量为749.1mm,
80%集中在5-8月。土壤主要为亚高山草甸土,植被类型主要为亚高山草甸,植被覆盖度为70%~90%。研究
区域草甸主要以四川嵩草(犓狅犫狉犲狊犻犪狊犲狋犮犺狑犪狀犲狌狊犻狊)和小嵩草(犓狅犫狉犲狊犻犪狆狔犵犿犪犲犪)为优势种,伴生种以鹅绒委陵
26-33
2012年4月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第21卷 第2期
Vol.21,No.2
 收稿日期:20101214;改回日期:201103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333)和西南资源开发与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肖红艳(1983),女,江西吉安人,在读博士。Email:hongyanxx@yahoo.com.cn
通讯作者。Email:hliu63@sina.com
菜(犘狅狋犲狀狋犻犾犾犪犪狀狊犲狉犻狀犪)、高山紫菀(犃狊狋犲狉犪犾狆犻狀狌狊)、条叶银莲花(犃狀犲犿狅狀犲狋狉狌犾犾犻犳狅犾犻犪var.犾犻狀犲犪狉狊)、草玉梅(犃
狀犲犿狅狀犲狉犻狏狌犾犪狉犻狊)、直梗高山唐松草(犜犺犪犾犻犮狋狉狌犿犪犾狆犻狀狌犿var.犲犾犪狋狌犿)、老芒麦(犈犾狔犿狌狊狊犻犫犻狉犻犮狌狊)、紫羊茅(犉犲狊
狋狌犮犪狉狌犫狉犪)为主。
1.2 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和实地考查,根据放牧时间及放牧数量确定放牧强度,在研究区域选取轻度放牧(lightgrazing,
LG)、中度放牧(mediumgrazing,MG)、重度放牧(heavygrazing,HG)3种不同生境。重度放牧样地选取在离红
原县城约13km的一块公共牧场,四季放牧,啃噬践踏情况严重。中度放牧样地邻近重度放牧样地,为冬季放牧
草场,其他季节休牧。轻度放牧样地距中度放牧样地和重度放牧样地约1km,为少数幼年家畜放牧草场。
于2007年8月草地生长季进行采样。各生境中随机设置5个采样点,每点相距5m以上。大型土壤动物的
收集方式为:每个取样点设置面积为20cm×20cm、深度15cm的样方,按0~5,5~10和10~15cm三层用铁
锹挖取土壤,用2mm孔目的土壤筛进行筛选,手捡法进行大型土壤动物的采集,将土壤动物收集到装有75%乙
醇的标本瓶中,收集的动物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中小型土壤动物的采样为,挖取土壤剖面,沿剖面侧壁从
土壤表层向下分层采样(每5cm深为1层),用5cm×5cm×4cm大小的铁制样盒采集土样,每个样点中按0~
5,5~10和10~15cm三个剖面分别取4、3和3个土样,将土样带回位于红原县的实验室内,用Tulgren分离器
(干漏斗)分离提取中小型土壤动物24h。标本鉴定采用青木淳一的大类分类法和相关土壤动物分类图鉴及书
籍[3335]。
1.3 数据处理
采用个体密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类群丰富度、均匀度、辛普森优势度指数(Simpsonindex)和
相似性系数6个参数,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犎′=-∑

犻=1
犘犻ln犘犻,式中,犘犻为第犻个种个体的百分数;2)Margalef丰富度指
数犇犕犃=(犛-1)/ln犖,式中,犛为类群数,犖 为个体种数;3)Pielou均匀度指数犈=犎′/ln犛;4)辛普森优势度指数
犆=∑(犖犻/犖)2,式中,犖犻为第犻类群个体数,犖 为总个体数。5)Jaccard相似性系数犆犼=犮/(犪+犫-犮),式中,犪和
犫分别为群落犃 和群落犅 的类群数,犮为2个群落的共有类群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川西北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共有3门7纲15目49类群(表1),主要有线形动物门(nematheminthes)的线虫
纲(nematoda)、环节动物门(annelida)的寡毛纲(oligochaeta)和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的弹尾纲(colembola)、
蛛形纲(arachnida)、倍足纲(diplopoda)、唇足纲(chilopoda)和昆虫纲(insecta);优势类群为隐翅甲科(staphilini
dae)和线虫(nematoda)2类,分别占总捕获量的24.91%和26.13%;常见类群有7类,占总捕获量的41.69%,其
他40个类群为稀有类群,仅占总捕获量的7.27%。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线虫、露尾甲科幼虫(scarabaeidae
larva)和线蚓科(enchytraeidae)3类,占总捕获量的68.61%;常见类群有6类,占总捕获量的24.6%;稀有类群有
32类,仅占6.79%。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隐翅甲科和螨类(acarina),二者占总捕获量的92.23%;其他20
类均为稀有类群。
2.2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2.2.1 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轻度放牧生境中土壤动物有26类群,隶属2门5纲12目;其中优
势类群为金龟甲科幼虫和隐翅甲科以及螨类,分别占总捕获量的23.46%,26.54%和24.23%;常见类群有9类
(20%),其他14类稀有类群占总数的5.77%。中度放牧生境中土壤动物有25类群,隶属3门6纲12目,隐翅甲
科为优势类群(73.28%),常见类群有5类(20.69%),稀有类群有19类(6.03%);重度放牧生境中的26类群土
壤动物隶属3门5纲8目,其中线虫、线蚓和露尾甲科幼虫为优势类群,分别占总数的42.19%,14.67%和
15.7%,常见类群有6类(24.33%),其他17类为稀有类群,占总捕获量的3.11%。
72第21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12年
表1 不同放牧强度下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密度变化
犜犪犫犾犲1 犇犻狊狋狉犻犫狌狋犻狅狀狅犳狊狅犻犾犳犪狌狀犪犻狀狊狌犫犪犾狆犻狀犲犿犲犪犱狅狑狊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犵狉犪狕犻狀犵犻狀狋犲狀狊犻狅狀
土壤动物类群
Group
轻度放牧LG
密度
Density(个Ind./m2)
百分比
Percent(%)
中度放牧 MG
密度
Density(个Ind./m2)
百分比
Percent(%)
重度放牧 HG
密度
Density(个Ind./m2)
百分比
Percent(%)
隐翅甲科Staphilinidae 8308 26.54 42392 73.28 7650 5.18
象甲科Curculionidae 25 0.38 75 0.65 75 0.26
金龟甲科Scarabaeidae 25 0.09
步甲科Carabidae 350 5.38 25 0.22
葬甲科Silphidae 50 0.43 50 0.17
出尾蕈甲科Scaphididae 25 0.38
金龟甲科幼虫Scarabaeidaelarva 1625 23.46 25 0.22 25 0.09
露尾甲科幼虫Nitidulidaelarva 250 1.29 4850 15.70
叩甲科幼虫Elateridaelarva 25 0.22 100 0.35
象甲科幼虫Curculionidaelarva 767 5.39 375 1.29
缨甲科幼虫Ptilidaelarva 0.38
步甲科幼虫Carabidaelarva 125 0.38 125 0.22
鞘翅目幼虫Coleopteralarva 25 0.38 300 2.59 2300 7.94
实蝇科幼虫Tephritidaelarva 175 1.15 25 0.09
大蚊科幼虫Tipulidaelarva 625 1.12
摇蚊科幼虫Chironomidaelarva 450 0.52
腐木蝇科幼虫Clusidaelarva 25 0.09
扁角蚊科幼虫Ceroplatidaelarva 1825 6.30
瘦足蝇科幼虫Tanypezidaelarva 150 0.52
蚤蝇科幼虫Phoridaelarva 25 0.09
食虫虻科幼虫Aslidaelarva 50 0.77
虻科Tabanidae 25 0.22
尖眼蕈蚊科Lycoridae 25 0.38 50 0.17
摇蚊科Chironomidae 25 0.09
丽蝇科Caliphoridae 25 0.38
长蝽科Lygaeidae 25 0.38 50 0.43
膜蝽科 Hebridae 167 0.38
蚜科Aphididae 542 1.54 167 0.22 25 0.09
粉虱科Aleyrodidae 25 0.22
麦蜡蝉科Cixidae 167 0.22
同翅目幼虫 Homopteralarva 792 2.31
蝙蝠蛾科幼虫 Hepialidaelarva 275 1.15 50 0.17
夜蛾科幼虫Noctuidaelarva 25 0.09
蛱蝶科幼虫Nymphalidaelarva 25 0.22
舟蛾科幼虫Notodontidaelarva 25 0.22
鳞翅目幼虫Lepidopteralarva 25 0.09
蚁科Formicidae 200 1.54 75 0.65
尾蓟马科Urothripidae 125 0.22
石蜈蚣科Lithobidae 200 3.46
8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2) Vol.21,No.2
 续表1 Continued
土壤动物类群
Group
轻度放牧LG
密度
Density(个Ind./m2)
百分比
Percent(%)
中度放牧 MG
密度
Density(个Ind./m2)
百分比
Percent(%)
重度放牧 HG
密度
Density(个Ind./m2)
百分比
Percent(%)
倍足类Diplopoda 650 2.31
弹尾目Colembola 297 0.43 250 0.17
螨类Acarina 8542 24.23 4500 7.76 3608 2.50
漏斗蛛科Ageenidae 125 0.22
狼蛛科Lycosidae 75 1.15 25 0.22
光盔蛛科Liocranidae 25 0.38
蟹蛛科Thomisidae 25 0.38
手伪蝎科Cheirididae 167 0.38
线蚓类Enchytraeidae 125 0.38 997 3.66 4250 14.67
线虫类Nematoda 75 0.65 12225 42.19
个体密度Individualdensity 22567 100 50725 100 39108 100
类群数Numbersofgroups 26 100 25 100 26 100
  3种生境中土壤动物类群数差别不大,但土壤动
图1 不同放牧强度土壤动物密度和个体数变化
犉犻犵.1 犐狀犱犻狏犻犱狌犪犾犪狀犱犱犲狀狊犻狋狔狅犳狊狅犻犾犳犪狌狀犪狌狀犱犲狉
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犵狉犪狕犻狀犵犻狀狋犲狀狊犻狅狀
物群落组成差异较大,随着放牧压力的增加,土壤动
物优势类群从金龟甲科幼虫和隐翅甲科以及螨类等
节肢动物过渡到线虫、线蚓等环节动物和线虫动物,
优势类群逐渐成为常见类群甚至稀有类群,而稀有类
群逐渐成为常见类群。另外,由于调查期间正值重度
放牧生境的放牧时节,此生境中家畜粪便多,因此粪
食性的双翅目幼虫和鞘翅目较其他生境多;而家畜的
啃噬与践踏影响植被的生长,因此该生境中主要以植
物为食的动物,如鳞翅目和同翅目幼虫远低于其他生
境。
2.2.2 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动物密度变化 不同生
境中所捕获的土壤动物数量差异显著(犉=4.445,犘
=0.036),随着放牧压力的增加,大型土壤动物捕获
量显著增加,而中小型土壤动物先增加后降低(图
1)。
在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压力下,亚高山草甸大型
土壤动物的密度大致相当,而重度放牧生境中的大型
土壤动物密度显著高于中度放牧生境(犉=6.603,犘
=0.033);随着放牧压力的不断增大,干生中小型土
壤动物密度先显著增加(犉=6.127,犘=0.032)后显
著下降(犉=10.342,犘=0.012)(表1和图1)。
2.2.3 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动物的垂直空间分布 对3种不同生境的土壤动物密度及类群进行分层统计(图
2)。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都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犉=58.861,犘<0.001),但
表层土壤动物密度占总密度比例首先随放牧压力的增大显著增加(犉=28.536,犘=0.001),但随着放牧压力的继
续增加,表层土壤动物比例显著降低(犉=27.708,犘=0.001),这表明中度放牧生境表层土壤动物最活跃,表聚性
更明显。
92第21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12年
2.3 群落多样性及相似性分析
图2 不同放牧生境中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
犉犻犵.2 犞犲狉狋犻犮犪犾犱犻狊狋狉犻犫狌狋犻狅狀狊狅犳狊狅犻犾犪狀犻犿犪犾狊狑犻狋犺狋犺犲
狊狅犻犾犱犲狆狋犺狌狀犱犲狉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犵狉犪狕犻狀犵犻狀狋犲狀狊犻狅狀
图3 土壤动物多样性(犎′)、丰富度(犇犕犃)、均匀度(犈)
及优势度指数(犆)变化曲线
犉犻犵.3 犜犺犲犮狌狉狏犲狅犳犱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犎′),犪犫狌狀犱犪狀犮犲(犇犕犃),
犲狏犲狀狀犲狊狊(犈)犪狀犱犱狅犿犻狀犪狀犮犲(犆)狅犳狊狅犻犾犳犪狌狀犪
各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存在着差异(图
3),除优势度指数C外,中度放牧生境中的其他多
样性指数均最低,且Shannon-Wiener维纳多样性
指数H′(犉=5.277,犘=0.023)和均匀度指数E(犉
=4.892,犘=0.028)显著低于轻度和重度放牧生
境;优势度指数在放牧压力下的变化趋势与其他3
个多样性指数相反,在中度放牧生境显著高于其他
放牧生境(犉=6.360,犘=0.013);丰富度指数在各
生境中差异不明显。
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表2),3种生境中土壤动
物群落的相似度均较低,轻度放牧与重度放牧生境
的土壤动物群落为极不相似,其他都为中等不相似
(1.00~0.75为极相似,0.75~0.50为中等相似,
0.50~0.25为中等不相似,0.25~0为极不相似)。
表2 各群落相似性指数
犜犪犫犾犲2 犛犻犿犻犾犪狉犻狋狔犻狀犱犲狓狅犳狊狅犻犾犪狀犻犿犪犾犮狅犿犿狌狀犻狋犻犲狊
项目Item 轻度放牧LG 重度放牧 HG
中度放牧 MG 0.3077 0.3421
重度放牧 HG 0.2381
3 讨论
川西北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分布具有一定区域特
点。由于土壤每年有6个月左右处于冻土状态,生长
季节中土壤动物密度为4513.3~10145个/m2,且土
壤动物组成简单,只出现了49个类群。亚高山草甸土
壤动物与亚热带[36]和热带[37,38]地区相比,物种丰富度
低,种类上差异很大,与暖温带地区[28,39]和寒温带[40]
土壤动物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土壤动物分布
与海拔、气候、土壤类型、生态系统类型都有明显的关
系。
不同放牧压力下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
所差异。3种不同放牧强度的亚高山草甸生境中,土
壤动物类群数差异很小,组成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放
牧压力的增大,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从金龟甲科幼虫和
隐翅甲科以及螨类等节肢动物过渡到线虫、线蚓等环
节动物和线虫动物,轻度放牧生境下的优势类群逐渐
成为重度放牧生境中的常见类群甚至稀有类群,而稀有类群逐渐成为常见类群。这主要是由于随着放牧压力的
增加,牛粪堆积导致土壤有机质和含水率增加,线虫和线蚓剧增,反映出它们对重度放牧生境的适应性。因此线
虫和线蚓可视为指示类群,指示类群对草地载畜量的确定有着重要意义。
亚高山草甸中土壤动物个体数随放牧压力增大而显著增加,这与前人研究的土壤动物个体数随放牧强度增
03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2) Vol.21,No.2
加而减少的趋势[41,42]有所不同,主要原因是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牛粪堆积增多给土壤动物提供了丰富的有机
质。不同类型土壤动物密度在3个放牧强度生境中的变化不同,其中大型土壤动物密度在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
压力下差异较小,重度放牧生境中的大型土壤动物密度最高;而随着放牧压力的不断增大,干生中小型土壤动物
密度先显著增加后减少。这主要是放牧强度与放牧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地上
家畜排泄物增多,给生物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另一方面,调查期间中度放牧样地处于休牧期,冬季放牧时家畜的
排泄物大部分被分解或干结,持水能力较新鲜牛粪差,而重度放牧样地正处于放牧期,家畜排泄的新鲜牛粪造成
了土壤水分增加,使得重度放牧情况下线虫和线蚓剧增而干生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却减少,同时重度放牧生境中
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多,可能对生境中的中小个体产生了抑制作用。
本研究还表明,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其分布的表聚性强,绝大部分集中在0~5
cm土层。但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的表聚分布也呈现出与放牧的关系,中度放牧下土壤动物的表聚性最明显。受
放牧干扰的影响,重度放牧生境中,由于对表层土壤的践踏,使得表层土壤动物向下迁移,表聚性不如中度放牧明
显。
3种不同放牧强度的亚高山草甸生境中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存在差异,中度放牧生境中土壤动物优势度指
数(C)高于另外2种生境,而其他多样性指数均最低,与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草地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结论有所
差异[20,21],这是由于中度放牧生境是冬季放牧,而调查期中度放牧生境中无家畜放牧,生物所消耗的营养物质都
还只是前期土壤冻结期间放牧时家畜的排泄物,经过几个月的消耗,土壤中营养物质减少,生物间为营养物质的
竞争增大,因此中度放牧生境中土壤动物群落优势度反而增加,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
(E)和丰富度指数(DMA)均减少;而调查期间轻度和重度放牧中均有持续的家畜排泄物提供营养物质,生物间
的食物竞争小,因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中度放牧生境中高。
对于放牧干扰对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仅仅是通过土壤动物生长旺盛的夏季的调查分析,得
出的研究结论对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及其与放牧干扰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事实上,放牧对亚高山草甸土壤
动物的影响是通过对多种生境因素的改变而发挥作用的,有关这方面尚需更深入的研究,通过长时间定位和现场
模拟实验来揭示放牧对草甸土壤动物群落生态的影响机制。
参考文献:
[1] SeeberJ,ScheuS,MeyerE.Effectsofmacrodecomposersonlitterdecompositionandsoilpropertiesinalpinepastureland:A
mesocosmexperiment[J].AppliedSoilEcology,2006,34:168175.
[2] HferH,HanagarthW,CarciaM,犲狋犪犾.StructureandfunctionoffaunacommunitiesinAmazoniananthropogenicandnatu
ralecosystems[J].EuropeanJournalofSoilBiology,2001,37(4):229235.
[3] BariosE.Soilbiota,ecosystemservicesandlandproductivity[J].EcologicalEconomics,2007,64(2):269285.
[4] BirkhoferK,BezemerTM,BloemJ,犲狋犪犾.Longtermorganicfarmingfostersbelowandabovegroundbiota:implicationsfor
soilquality,biologicalcontrolandproductivity[J].SoilBiology&Biochemistry,2008,40(9):22972308.
[5] BrusaardL,deRuiterPC,BrownGG.Soilbiodiversityforagriculturalsustainability[J].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
ronment,2007,121(3):233244.
[6] ColemanDC.Frompedstoparadoxes:linkagesbetweensoilbiotaandtheirinfluencesonecologicalprocesses[J].SoilBiology
&Biochemistry,2008,40(2):271289.
[7] 李斌,董元华,王辉,等.太仓地区有机氯污染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分析[J].土壤学报,2005,42(4):687691.
[8] 林英华,杨学云,张夫道,等.陕西黄土区不同施肥条件下农田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和结构[J].生物多样性,2005,13(3):
188196.
[9] 吴东辉,张柏,陈鹏.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生态分布[J].动物学研究,2005,26(4):365372.
[10] 徐国良,周国逸,莫江明,等.鹤山丘陵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J].生态学报,2005,25(7):1670
1677.
[11] 袁一杨,戈峰.转Bt基因作物对非靶标土壤动物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5):13391345.
13第21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12年
[12] 黄玉梅,杨万勤,张健,等.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动物群落对模拟林下植物丧失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0,30(8):
20182025.
[13] 朱强根,朱安宁,张佳宝,等.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动物群落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2):70
76.
[14] 秦钟,章家恩,李庆芳.城市化地区不同生境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2):3049
3056.
[15] LiJX,LiaoCH,FangXD,犲狋犪犾.SpeciescompositionanddiversityofsoilanimalsintheoilshaledumpinMaoming,
GuangdongProvince,China[J].ActaEcologicaSinica,2006,26(4):989998.
[16] LiD H.CorrelationbetweentheanimalcommunitystructureandenvironmentalfactorsinJialiangandBoduocavesof
GuizhouProvince,China[J].ActaEcologicaSinica,2007,27(6):21672176.
[17] YinWY.StudiesonsoilanimalsinsubtropicalChina[J].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ronment,1997,62:119126.
[18] 刘红,袁兴中.曲阜孔林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5):609611.
[19] 吴东辉,张柏,陈鹏.长春市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组成[J].动物学报,2006,52(2):279287.
[20] 殷秀琴,赵红音.松嫩平原南部草原土壤动物组成与分布的研究[J].草业学报,1994,3(1):6770.
[21] 黄旭,文维全,张健,等.川西高山典型自然植被土壤动物多样性[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181190.
[22] 吴鹏飞,刘兴良,刘世荣.米亚罗亚高山草甸冬春两季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比较[J].草业学报,2009,18(5):123129.
[23] TanB,WuFZ,YangW Q,犲狋犪犾.Characteristicsofsoilanimalcommunityinthesubalpine/alpineforestsofwesternSi
chuanduringonsetoffreezing[J].ActaEcologicaSinica,2010,30:9399.
[24] 李文龙,苏敏,李自珍.甘南高寒草地放牧系统生态风险的AHP决策分析及管理对策[J].草业学报,2010,19(3):2228.
[25] 成平,干友民,张文秀,等.川西北草地退化现状、驱动力及对策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2):499503.
[26] 高永恒,陈槐,罗鹏,等.放牧强度对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8,24(3):
2632.
[27] GaoYH,LuoP,WuN,犲狋犪犾.Impactsofgrazingintensityonnitrogenpoolsandnitrogencycleinanalpinemeadowonthe
easternTibetanPlateau[J].AppliedEcologyandEnvironmentalResearch,2008,6(3):6979.
[28] 干友民,李志丹,泽柏,等.川西北亚高山草地不同退化梯度草地土壤养分变化[J].草业学报,2005,14(2):3842.
[29] 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等.牦牛放牧率和放牧季节对小嵩草高寒草甸土壤养分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5,24(7):
729735.
[30] 仁青吉,武高林,任国华.放牧强度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9,18(5):256261.
[31] 焦婷,常根柱,周学辉,等.高寒草甸草场不同载畜量下土壤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J].草业学报,2009,18(6):98
104.
[32] 颜淑云,周志宇,秦,等.玛曲高寒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氮素含量特征[J].草业学报,2010,19(2):153159.
[33] 尹文英.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4] 尹文英.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35] 忻介六,杨庆爽,胡成业.昆虫形态分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36] 王向阳,由文辉,陈小鸟,等.浙江天童不同林型土壤动物群落对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8356837,
6855.
[37] 唐本安,唐敏,陈春福,等.海南东郊椰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J].生态学报,2006,26(1):2632.
[38] 廖崇惠,李健雄,杨悦屏,等.海南尖峰岭热带林土壤动物群落———群落的组成及其特征[J].生态学报,2002,22(11):
18661972.
[39] 陈国孝,宋大祥.暖温带北京小龙门林区土壤动物的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0,8(1):8895.
[40] 黄丽荣,李春英,张雪萍,等.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7):76
79.
[41] 刘新民,刘永江.内蒙古典型草原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动态及其在放牧下的变化[J].草地学报,1999,3(7):203,228235.
[42] 殷秀琴,仲伟彦.羊草草地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动物的研究[J].草业学报,1997,6(4):7175.
23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2) Vol.21,No.2
犃狊狋狌犱狔狅狀狋犺犲犻狀犳犾狌犲狀犮犲狅犳犵狉犪狕犻狀犵犱犻狊狋狌狉犫犪狀犮犲狅狀狊狅犻犾犳犪狌狀犪犮狅犿犿狌狀犻狋犻犲狊犻狀狊狌犫犪犾狆犻狀犲犿犲犪犱狅狑狊
XIAOHongyan1,2,LIUHong1,2,LIBo1,2,YUANXingzhong1,2,SUNShucun3
(1.ColegeofResourceandEnvironmentalScience,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44,China;
2.SrateKeyLaboratoryofCoalMineDisasterDynamiceandControl,Chongqing400044,China;
3.ChengduInstituteofBi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Chengdu610041,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SoilfaunainsubalpinemeadowsofnorthwestSichuanwithvariousgrazingpressureswerestudiedto
assesstheinfluencesofdifferentgrazingdisturbancesonsoilfaunacommunitiesandtooffersomescientific
foundationforsubalpinemeadowecosystemmanagement.Atotalof1877individualswerecolectedandfound
torepresent3phyla,7classes,15ordersand49groups.Therewerelargedifferencesinthedominantgroups
ofsoilfaunaunderdifferentgrazingintensities.Thenumbersofsoilfaunainthevarioussiteswereintheor
der:heavygrazing>moderategrazing>lightgrazing.Theindividualdensityofsoilmicrofaunawasthehigh
estwhilethatofsoilmacrofaunawasthelowest.Boththeindividualdensityandthegroupnumberofsoilfau
nadecreasedwithincreasingsoildepthandthenumbersofgroupsandindividualsofsoilfaunainthemoderate
lygrazedhabitatdecreasedmostdramaticaly.Withthedisturbanceofgrazingpressuresandforms,thediversi
tiesandevennessofabundanceofsoilfaunaundermoderategrazingwerelowerthanthoseinotherhabitats,
whilethedominanceswerehigher.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subalpinemeadow;grazingdisturbance;soilfauna;communities;NorthwesternSichuanProvince
33第21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