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黑籽雀稗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刘金祥,陈伟云,肖生鸿
(湛江师范学院热带草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湛江524048)
摘要: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黑籽雀稗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黑籽雀稗的光合日变化呈双峰型,有
明显的“午休”现象。11:00左右出现第1个峰值(Pn为28.8μmol/m
2·s),15:00左右出现第2个峰值(Pn为
21.59μmol/m
2·s),变化趋势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等因子相同。黑籽雀稗叶片的光饱和点(LSP)为
1700μmol/(m
2·s),光补偿点(LCP)20μmol/(m
2·s),表观光量子效率(AQY)0.0739mol/mol,CO2 饱和点
(CSP)600.01μmol/mol,CO2 补偿点(CCP)21.89μmol/mol,羧化效率(CE)0.0846μmol/(m
2·s)。
关键词:黑籽雀稗;光合特性;表观光量子效率;羧化效率
中图分类号:S543.01;Q9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09)06025405
黑籽雀稗(犘犪狊狆犪犾狌犿犪狋狉犪狋狌犿)为多年生禾本科雀稗属牧草。该草适应性强、适口性好、草质优,有一定的耐
寒性[1],是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一种极有推广价值的牧草新品种[2]。关于黑籽雀稗的开花习性[1],盐分浓度和
双氧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3,4],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5],适口性分析[6],雀稗属的牧草品种比较试验[7]以及营养价
值分析[8]等已有研究,但未见黑籽雀稗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报道。本试验旨在通过对黑籽雀稗的光合日变化及
光合生理生态基本特征的研究,为黑籽雀稗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试验在广东湛江师范学院草业试验基地进行,湛江(20°17′~21°57′N,109°41′~110°58′E)位于我国大陆最
南端,区内地势平缓,以玄武岩风化发育的砖红壤为主,年均降水量1417~1802mm,呈双峰型,主峰出现在9
月,年平均气温23.2℃,年积温8309~8519℃[9]。全年日照大,湿度大,多年平均陆地蒸发量800~1000mm,
属热带海洋季风气侯区。
1.2 试验材料
热研11号黑籽雀稗(犘犪狊狆犪犾狌犿犪狋狉犪狋狌犿cv.ReyanNo.11)来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2007年9月种植,生
长良好,无遮荫。测试时随机选取由上到下第3片完全伸展的完整叶片,每次重复3次。
1.3 测试内容及方法
在2008年5月,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对黑籽雀稗的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2 响应曲线等主
要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其中:10日,天气晴朗,光合日变化从7:00到18:00每隔1h测净光合速率(Pn,
μmol/m
2·s)、胞间CO2 浓度(Ci,μmol/m
2·s)、气孔导度(Gs,μmol/m
2·s)、大气相对湿度(RH,%)、蒸腾速
率(Tr,μmol/m
2·s)、叶室内的光合有效辐射(PAR,μmol/m
2·s)、气温(Ta,℃)等相关参数,当测量结果总变异
率小于0.1时,读取数据,5次重复。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公式:犠犝犈=犘狀/Tr。12日测定光响应曲线时,CO2
浓度控制为大气CO2 浓度,光照强度取值为50,0,20,50,100,200,500,800,1100,1400,1700,2000,2300
μmol/(m
2·s)。13日测定CO2 响应曲线时,光合有效辐射控制为1200μmol/(m
2·s),CO2 浓度取值为400,
300,200,100,50,0,200,400,600,800,1000,1200μmol/mol。
1.4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处理由Excel完成。对每片叶子每时段数据平均值作为每次的测量结果,各个光合特性由相关曲
线的特征值来表示。表观量子效率由弱光条件下光响应曲线的斜率来表示,羧化效率则由低CO2 浓度下光合曲
线的斜率来表示。
254-258
2009年12月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第18卷 第6期
Vol.18,No.6
收稿日期:20080916;改回日期:20090427
作者简介:刘金祥(1964),男,陕西凤翔人,教授,博士。Email:lightlong@163.com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籽雀稗光合作用日变化
2.1.1 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 黑籽雀稗Pn日变化趋势呈双峰曲线变化,即黑籽雀稗Pn日
变化有2个峰值,在双峰之间有一段较低的“午休”现象(图1)。早晨8:00随着PAR强度的增加,Ta升高,RH
降低,Pn逐渐升高,在12:00左右达到最高峰,峰值为28.8μmol/(m
2·s);中午前后,随着PAR进一步增强、Ta
的升高和RH的不断降低,在12:00-14:00期间出现“午休”现象,Pn逐渐降低至17.65μmol/(m
2·s);14:00
过后,Pn又有所上升,在15:00左右形成第2个高峰,峰值为21.59μmol/(m
2·s),15:00后继续降低直至为0。
上午的Pn最大值高于下午最大值,差值达7.21μmol/(m
2·s)。
Tr的强弱是植物水分代谢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一般地,Pn越高,Tr也越高,因为光合作用的生成需要水
分以及通过水分运载的矿质营养成分的不断供应。黑籽雀稗Tr的日变化曲线(图1)与Pn的日变化曲线基本上
一致,呈双峰曲线,上午12:00和下午15:00出现高峰,峰值分别为4.70和2.01μmol/(m
2·s)。
2.1.2 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 WUE由植物的Pn和Tr两方面决定,即植物消耗单位重量的水所固定
的营养物质量。黑籽雀稗的 WUE上午随Pn的升高而增强,9:00时 WUE为7.95mmol/mmol,以后至12:00
为6.13mmol/mmolH2O呈下降趋势,但在午后14:00和15:00因Pn的回升,WUE上升至8.78和8.74
mmol/mmolH2O,之后因为Pn下降的速度快于 Tr下降的速度,导致 WUE快速下降,17:00其值为4.48
mmol/mmolH2O。1天中平均水分利用率为7.715mmol/mmolH2O(图2)。
图1 黑籽雀稗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
犉犻犵.1 犇犻狌狉狀犪犾犘狀犪狀犱犜狉狅犳狋犺犲犾犲犪狏犲狊狅犳犘.犪狋狉犪狋狌犿
图2 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
犉犻犵.2 犇犻狌狉狀犪犾狏犪狉犻犪狋犻狅狀狅犳狑犪狋犲狉狌狊犲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犮狔(犠犝犈)
2.1.3 气孔导度(Gs)日变化 黑籽雀稗叶片的Gs日变化在11:00达到其最高值0.145μmol/(m
2·s),在
14:00下降到最低值0.08μmol/(m
2·s),15:00小幅度上扬至0.106μmol/(m
2·s),之后呈快速下降趋势(图
3)。从6:00到11:00PAR迅速增强,空气Ta升高,RH降低(图4),Gs与Pn、Tr有密切的关系。黑籽雀稗Gs
日变化与Pn和Tr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是因为植物能针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异与植株自身状况,通过调节气
孔的开闭程度,在保持植株正常生理活动前提下,达到最大CO2 固定量与最小水分散失量[10]。黑籽雀稗对气孔
的调节能力可能是其能耐干旱的生理适应机制之一。
2.2 黑籽雀稗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
2.2.1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LCP和LSP) 由黑籽雀稗的光响应曲线(图5)可知,在800μmol/(m
2·s)光照
强度以下,光强增加光合速率迅速升高;光照强度从800到1700μmol/(m
2·s)时,光强增加光合速率仍不断缓
慢增加;从1700到2300μmol/(m
2·s),光强增加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而趋于平稳,没有光抑制现象。黑籽雀稗
叶片LCP为20μmol/(m
2·s),与地毯草(犃狓狅狀狅狆狌狊犮狅犿狆狉犲狊狊狌狊)(22.2μmol/m
2·s)[11]、藜(犆犺犲狀狅狆狅犱犻狌犿犪犾
犫狌犿)(22.5μmol/m
2·s)[12]相比,黑籽雀稗比它们耐荫;黑籽雀稗叶片LSP为2000μmol/(m
2·s),最大Pn达
16.68μmol/(m
2·s)(图5),这表明黑籽雀稗具有典型阳性植物光饱和点高的特征[13]。
552第18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09年
2.2.2 表观光量子效率(AQY) 植物对CO2 同化的表观光量子效率反映了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情况[22]。在弱
光条件下,光强是控制光合的主要因素,此时光强-光合曲线的斜率即为表观量子效率。曲线的斜率大,表明植
物吸收与转换光能的色素蛋白复合体可能较多,利用弱光的能力强[14]。黑籽雀稗的AQY为0.0739(图6),略
高于自然条件下一般植物的表观光量子效率范围(0.03~0.05)[14],比典型的阳性耐荫植物地毯草(0.0592
mol/mol)[11]、薇甘菊(犕犻犽犪狀犻犪犿犻犮狉犪狀狋犺犪)(0.0513 mol/mol)[15]、及狼尾草(犘犲狀狀犻狊犲狋狌犿犪犾狅狆犲犮狌狉狅犻犱犲狊)
(0.0574mol/mol)[16,23]还高,说明黑籽雀稗在较弱的光照环境下能利用光能,具有较强的弱光适应能力。
图3 黑籽雀稗叶片胞间犆犗2 浓度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犉犻犵.3 犇犻狌狉狀犪犾犆犻犪狀犱犌狊狅犳狋犺犲犾犲犪狏犲狊狅犳犘.犪狋狉犪狋狌犿
图4 测定期间气温、空气湿度的日变化
犉犻犵.4 犇犻狌狉狀犪犾犜犪犪狀犱犚犎狅犳犱狌狉犻狀犵犿犲犪狊狌狉犲犿犲狀狋狆犲狉犻狅犱
图5 黑籽雀稗的光响应曲线
犉犻犵.5 犔犻犵犺狋狉犲狊狆狅狀狊犲狊狅犳狋犺犲犾犲犪狏犲狊狅犳犘.犪狋狉犪狋狌犿
图6 黑仔雀稗的表观光量子速率
犉犻犵.6 犃狆狆犪狉犲狀狋狇狌犪狀狋狌犿狔犻犲犾犱狅犳狋犺犲犾犲犪狏犲狊狅犳犘.犪狋狉犪狋狌犿
2.3 黑籽雀稗CO2 响应曲线
2.3.1 CO2 补偿点和CO2 饱和点(CCP和CSP) 由黑籽雀稗光合作用的CO2 响应曲线(图7)可知,当CO2 浓
度低于21.89μmol/mol时,Pn为负值;当CO2 浓度在200μmol/mol以下时,Pn随浓度增加而剧增;CO2 浓度
为200~600μmol/mol时Pn随浓度升高而缓慢上升;CO2 浓度在600.01μmol/mol以上时,Pn不再增加,甚至
下降。因此,黑籽雀稗的CSP为600.01μmol/mol,CCP为21.89μmol/mol。
2.3.2 羧化效率(CE) CE反映了植物在给定条件下对CO2 的同化能力,CE值大,则表示在较低的CO2 浓度
下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根据光合作用CO2 响应的数据曲线(图8),在空气CO2 浓度较低时(0~300μmol/mol),
黑籽雀稗的碳同化效率与Ci呈显著的线性相关,直线的斜率即CE为0.0846μmol/(m
2·s),比C4 植物地毯草
65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09) Vol.18,No.6
(0.2539μmol/m
2·s)[11],狼尾草(0.2349μmol/m
2·s)[16,23]等都要低,说明黑籽雀稗的CO2 同化能力不及地
毯草和狼尾草。
图7 黑籽雀稗的犆犗2 响应曲线
犉犻犵.7 犃狆狆犪狉犲狀狋狇狌犪狀狋狌犿狔犻犲犾犱(犃犙犢)狅犳狋犺犲犾犲犪狏犲狊狅犳犘.犪狋狉犪狋狌犿
图8 黑籽雀稗的羧化效率
犉犻犵.8 犆犪狉犫狅狓狔犾犪狋犻狅狀犲犳犳犻犮犲狀犮狔狅犳狋犺犲犾犲犪狏犲狊狅犳犘.犪狋狉犪狋狌犿
3 讨论
黑籽雀稗叶片Pn日变化呈双峰型,上午的峰值要高于下午,究竟是生态因子还是生理因子或是生化因子引
起黑籽雀稗光合午休现象还需进一步的试验来研究。一般认为,午间强光引起Pn下降,产生光抑制[17],午间Ta
升高,空气RH下降,使气孔导度降低或造成叶片局部水分胁迫[19,24];或由于蒸腾强烈,造成气孔开度变小[20,21],
致使黑籽雀稗叶片Pn日变化呈双峰型。
黑籽雀稗叶片LSP为2000μmol/(m
2·s),表明该牧草具有典型阳性植物的特征[13,18]。这也是黑籽雀稗适
于在低纬度热带和亚热带一些光照充足地带生长良好的原因之一。黑籽雀稗的AQY为0.0739,略高于自然条
件下一般植物的表观光量子效率范围(0.03~0.05)[14],再次证明黑籽雀稗具有较强的弱光适应能力。
黑籽雀稗CE为0.0846μmol/(m
2·s),比地毯草(0.2539μmol/m
2·s)[11],狼尾草(0.2349μmol/
m2·s)[16,23]等都要低,表明黑籽雀稗的CO2 同化能力不及地毯草和狼尾草。
参考文献:
[1] 王文强.热研11号黑籽雀稗开花生物学特性[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495497.
[2] 刘国道.热带牧草及草坪草优良品种简介[Z].海南: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牧草研究中心,2002.23.
[3] 郇树乾,刘国道,杨厚方,等.盐分浓度对7种热带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04,24(3):2427.
[4] 侯海军,胡新文,符少萍,等.双氧水对热研11号黑籽雀稗种子萌发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05,25(4):2425.
[5] 侯海军,胡新文,段瑞军,等.黑籽雀稗品种“热研11号”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3):483.
[6] 王东劲,侯冠或,于向春,等.舍饲情况下热带优良牧草品种的适口性分析[J].草原与牧草,2005,25(5):3435.
[7] 程金凤,刘国道,白昌军.9种雀稗属牧草品种比较试验[J].热带农业科学,2004,24(2):912.
[8] 周汉林,李琼,唐军,等.海南不同地区几种热带牧草的营养价值评定[J].草业科学,2006,23(9):4144.
[9] 刘金祥,邝宴筹,肖生鸿.模拟酸雨对种子繁殖香根草生理特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5,14(5):5458.
[10] 林保花,刘金祥,肖生鸿,等.粤西乡土香根草光合生理生态特征日动态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1):2041
2045.
[11] 蹇红英,邹寿青.地毯草的光合特性研究[J].广西植物,2003,23(2):181184.
[12] 孙存华,李扬,贺鸿雁,等.藜的光合特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2):416419.
[13] Larcher.植物生理生态学[M].李博,张陆德,岳绍先,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5657,63.
[14] 潘瑞炽,王小菁,李娘辉.植物生理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790.
752第18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09年
[15] 温达志,叶万辉,冯惠玲,等.外来入侵杂草薇甘菊及其伴生种基本光合特性的比较[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
8(2):139146.
[16] 巨关升,武菊英,赵军锋,等.观赏狼尾草光合特性的研究[J].核农学报,2005,19(6):451455.
[17] 许大全.光合作用气孔限制分析中的一些问题[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7,33(4):241244.
[18] 冷平生,杨晓红,胡悦,等.5种园林树木的光合和蒸腾特性的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15(4):1318.
[19] 殷立娟,王萍.中国东北草原植物中的C3和C4光合作用途径[J].生态学报,1997,17(2):113123.
[20] 胡守林,万素梅,贾志宽,等.黄土高原半湿润区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叶片光合性能研究[J].草业学报,2008,17(5):
6067.
[21] 刘闯,胡庭兴,李强,等.巨桉林草间作模式中牧草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J].草业学报,2008,17(1):5865.
[22] 杨志民,陈煜,韩烈保,等.不同光照强度对高羊茅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7,16(6):2329.
[23] VirginieB,LejeuneHénautI.Coldacclimationofwinterandspringpeas:carbonpartitioningasaffectedbylightintensity[J].Euro
peanJournalofAgriculture,2003,19:535548.
[24] LiM.LeafphotosyntheticnitrogenuseefficiencyofC3andC4Cyperusspecies[J].Photosynthetica,1993,29(1):117
130.
犃狊狋狌犱狔狅狀狋犺犲狆犺狅狋狅狊狔狀狋犺犲狋犻犮犮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犻狊狋犻犮狊狅犳犘犪狊狆犪犾狌犿犪狋狉犪狋狌犿
LIUJinxiang,CHENWeiyun,XIAOShenghong
(TropicalInstituteofGrasslandScience,ZhanjiangNormalUniversity,Zhanjiang524048,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犘犪狊狆犪犾狌犿犪狋狉犪狋狌犿isaperennialforagegrass.Thisfieldstudyinvestigatedthephotosyntheticchar
acteristicsof犘.犪狋狉犪狋狌犿.GasexchangewasmeasuredusingaLI6400portablephotosynthesissystemonclear
daysinMay.Thephotosynthesisshowedadoublepeakwithaconsiderablenooninhibition,andbelongedto
thestomatallimitationtype.Thefirstpeakappearedatabout11:30a.m.whenPnreached28.8μmol/
(m2·s)whilethesecondpeakappearedatabout15:00whenPnwas21.59μmol/(m
2·s).Thechangewas
positivelyrelatedtovariationsofGsandTr.Thelightsaturationandcompensationpoints,andapparentquan
tumyieldof犘.犪狋狉犪狋狌犿wereabout1700and20μmol/(m
2·s),and0.0739mol/mol,respectively.TheCO2
saturationandcompensationpoints,carboxylationefficiencywere600.01and21.89μmol/mol,and0.0846
μmol/(m
2·s),respectively.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犘犪狊狆犪犾狌犿犪狋狉犪狋狌犿;photosyntheticcharacteristics;apparentquantumyield;carboxylationeficiency
85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09) Vol.18,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