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alysis of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grassland during the past 10 years in Xinjiang

近10年新疆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及其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全 文 :书近10年新疆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
生产力及其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杨红飞1,2,刚成诚2,穆少杰2,章超斌2,周伟2,李建龙2
(1.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2.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93)
摘要:基于2001-2010年遥感监测和气象数据,采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Approach)模型模拟分析新
疆地区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草地植被 NPP空间分布特征受区域水
热条件的制约,草地植被大体上由北向南依次出现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草甸、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
草地,其NPP也逐渐由395gC/(m2·a)减少到接近0gC/(m2·a)。10年间,新疆草地NPP总量平均值为56.47
TgC。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草甸的平均NPP最高,为155.29gC/(m2·a);荒漠草地
的平均NPP最低,为57.68gC/(m2·a);总体表现为草甸>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高山与亚高山草
地>荒漠草地;新疆地区草地植被NPP整体水平较低,其中,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和草甸属于较低生产力
的生态系统;而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则属于最低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新疆主要草地植被6-8月NPP占
全年NPP的63.17%。不同草地类型的平均NPP月际变化差异较大,均在7月达峰值。前7个月平均增长速度
最快的是高山与亚高山草甸,最慢的是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后5个月平均下降速度最快的是草甸,最慢的是荒漠草
地。除草甸呈增长趋势外,其他4种草地类型的平均 NPP总体上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其中,平原草地的平均
NPP下降速率最快。全区草地植被 NPP总量在2007年达最高值,为60.21TgC/a,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为
53.41TgC/a。草甸是新疆5种草地类型中NPP总量唯一呈逐渐增长的草地类型,而其他4种草地类型均呈下降
趋势,其中平原草地的NPP总量下降速率最快。近10年来,新疆全区草地植被总NPP的年际变化较大,有进一步
下降趋势。
关键词:新疆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格局;CASA模型
中图分类号:S8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4)03003912
犇犗犐:10.11686/cyxb20140305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primaryproductivity,NPP)是指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积累的有机物
数量,是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质总量减去呼吸消耗后的剩余部分。NPP作为地表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
仅直接反映植物群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能力,表征陆地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也是判定生态系统的碳源/
汇和调节生态过程的主要因子,在全球变化以及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2]。植被NPP的研究一直是全球
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24]。NPP的动态监测有助于区域初级、次级生产的合理布局和动植物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温室效应以及维护全球气候稳定等全球变化热点问题研究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5]。
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以遥感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利用模型估算NPP成为目前区域尺度植被NPP研
究的主要方法。这些模型概括为3类:气候生产力模型、生理生态过程模型和遥感数据驱动的光能利用率模型。
1993年,美国学者Potter等[6]建立的CASA(CarnegieAmesStanfordApproach)模型是光能利用率模型的一
种,该模型利用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APAR)和光能利用率(ε)计算NPP,实现了基于光能利用率原理的陆
地净初级生产力区域或全球估算,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到植被NPP研究中,并在研究中验证了模型的可靠
第23卷 第3期
Vol.23,No.3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39-50
2014年6月
收稿日期:20130527;改回日期:2013110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950702),国家863计划专题项目(2007AA10Z231),APN全球变化基金项目
(ARCP201316NMYLI)和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培育基金(2013rcpy40)资助。
作者简介:杨红飞(1981),男,安徽宣城人,讲师,博士。Email:yhfmails@gmail.com
通讯作者。Email:jianlongli@gmail.com
性[79]。
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使得草地生态系统
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典型区域之一[1013]。新疆是我国西部内陆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典型区域,气候干燥,生态系
统脆弱,极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天然草地辽阔,毛面积
5596.16×104hm2,可利用面积4800.68×104hm2,位居全国第三位,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4.6%,约占
全区总面积的34.44%。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新疆局部地区的植被发生了大
范围的退化[14],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加上植被的退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负反馈作用,某些区域逐渐
成为碳源等等,该地区全球变化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因此,本研究采用CASA模型估算新疆植被净初级生产
力,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为保护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土地资源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提供基础
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图1 新疆区位图与采样点分布
犉犻犵.1 犔狅犮犪狋犻狅狀犪狀犱狊犪犿狆犾犲狊犻狋犲狊狅犳狋犺犲狊狋狌犱狔犪狉犲犪犻狀犆犺犻狀犪
 
1.1 研究区概况
新疆(34°22′~49°33′N,73°32′~96°21′E)
位于我国西北部(图1),南北长约1500km,东西
长约1900km,总面积为166×104km2,约占全国
面积的1/6。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四面高山
环抱,北有阿尔泰山,南有昆仑山系,中有横亘全
境的天山,三山环抱中为广袤的准噶尔和塔里木
盆地,“三山夹两盆”构成了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
特征。新疆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干旱性气
候,光热资源充足,日照时数达2550~3500h,年
平均气温9~12℃,无霜期长达180~220d,降水
量稀少,北疆降水为150~200mm,南疆在100
mm以下。而蒸发量则相反,北疆为1500~2300mm,南疆为2100~3400mm。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
和干旱气候的影响,新疆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植物种类稀少,覆盖度低,类型结构简单。新疆草地主要分布在天
山、阿尔泰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和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边缘及各河沿岸。草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15倍,是森
林面积的22倍,占全区绿色植被面积的86%。新疆广袤的平原低山带呈现大片的荒漠景观,在地理环境和生物
气候作用下形成的荒漠植被是新疆的主体,占新疆土地面积的42%以上。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1)NDVI数据: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EOSLPDAAC数据分发中心,为
2001-2010年逐月的 MODIS产品 MOD13A1数据集(http://edcimswww.cr.usgs.gov/pub/imswelcome/),
时间分辨率为16d,空间分辨率为500m×500m。利用 MODIS网站提供的专业处理软件 MRTTOOLS对该
数据进行投影转换、拼接处理,得到后缀名为.tif的文件。将16d的 MODIS-NDVI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法
(maximumvaluecomposite,MVC)得到月NDVI数据。利用新疆行政区划图裁剪出新疆地区2001-2010年逐
月NDVI的栅格图像。
2)气象数据:由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http://cdc.cma.gov.cn/index.jsp)提供,包括全国722个标
准气象站点2001-2010年的逐月气温和降水数据,以及120个气象站点的太阳辐射数据。根据各气象站点的经
纬度信息,将气温、降水和太阳总辐射数据在ArcGIS的GeostatisticalAnalyst模块下,对气象数据进行Kriging
空间插值,得到像元大小与NDVI数据一致、投影相同的多年逐月气象因子栅格数据集。通过数据掩膜,裁剪出
新疆地区月平均温度、月降水量和月总太阳辐射的栅格图像。
04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4) Vol.23,No.3
3)土地覆盖数据:来源于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空间应用研究所(SAI)的2000年全球土地覆盖数据产品
(GLC2000),共有22类,其中草地包括6种类型: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坡面草地、平原草地、荒漠草地、草甸和高山
与亚高山草地。新疆草地主要类型为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荒漠草地、草甸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5种类
型。
1.2.2 NPP估算模型及精度验证 CASA模型利用植被遥感原理,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
vegetationindex,NDVI)获取植被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吸收系数(fractionalphotosyntheticalyactiveradiation,
FPAR),再利用太阳总辐射(photosyntheticalyactiveradiation,PAR)和FPAR计算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
(absorbedphotosyntheticactiveradiation,APAR),进行估算NPP[6]。
CASA模型所估算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可以由APAR和光能利用率(ε)两个变量来确定,其估算公式如下:
犖犘犘(狓,狋)=犃犘犃犚(狓,狋)×ε(狓,狋) (1)
式中,犃犘犃犚(狓,狋)表示像元狓在狋月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ε(狓,狋)表示像元狓在狋月的实际光能利用率。植被吸
收的光合有效辐射(犃犘犃犚)取决于太阳总辐射和植被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吸收比例,用公式(2)计算:
犃犘犃犚(狓,狋)=犛犗犔(狓,狋)×犉犘犃犚(狓,狋)×0.5 (2)
式中,犛犗犔(狓,狋)表示像元狓在狋月的太阳总辐射量(MJ/m2);常数0.5表示植被所能利用的太阳有效辐射
(400~700nm)占太阳总辐射的比例;犉犘犃犚表示植被层对入射的光合有效辐射(犘犃犚)的吸收比例,在一定范围
内犉犘犃犚与犖犇犞犐、犛犚(simpleratio)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因而可以通过 MOD13A1产品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
(犖犇犞犐)对犉犘犃犚进行估算。
光能转化率是指植被把所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犘犃犚)转化为有机碳的效率,它主要受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用公式(3)计算:
ε(狓,狋)=犜ε1(狓,狋)×犜ε2(狓,狋)×犠ε(狓,狋)×εmax (3)
式中,犜ε1(狓,狋)和犜ε2(狓,狋)表示温度对光能转化率的影响,犠ε(狓,狋)表示水分条件对光能转化率的影响,εmax表示
在理想状态下植被的最大光能利用率,是指植被在没有任何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利用率,它是植
被本身的一种生理属性,其内在的生物学机制相对较为复杂,在目前的条件下无法通过实验室试验来获得,只能
通过模拟的方法实现,加上受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相同植被也难免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别,因此本文
参考国内学者朱文泉等[15]利用中国草地实测数据模拟得到的最大光能利用率0.542gC/MJ进行草地NPP估
算。犉犘犃犚、犜ε1(狓,狋)、犜ε2(狓,狋)和犠ε(狓,狋)的计算方法及改进见文献[16]。
1.2.3 模型精度验证 本研究利用2009年7月实测的新疆草地43个样地的生物量数据,换算成草地地上、地
下植被生产力,并将实测数据与CASA模型的模拟结果一一对应,进行模型精度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疆草地分布特征
由于新疆独特的“三山夹两盆”的地貌结构和山地水分条件的改善,使新疆在单调贫乏的荒漠区域出现了金
色草原,如茵草甸、灌丛以及形形色色的高山植被。极大地增加了牧草种类的丰富度和草地类型的多样性,不仅
使新疆具有独特并得到充分发育的荒漠草地,而且在此几乎孕育了北温带范围内所有的草地类型[17]。从图2可
以看出,高山与亚高山草甸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和中部的天山山脉附近,少部分出现在昆仑山的东
段。而平原草地主要出现在准格尔盆地的西部和北部边缘,以及天山山脉附近的冲积平原。荒漠草地大部分位
于南疆的昆仑山附近。而对于草甸,则主要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北部和天山山脉的南面。在昆仑山分布着一定面
积的高山与亚高山草地。总体来说,新疆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其草地类型分布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且具
有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生产力低下等特点。
2.2 模型验证结果
由于实测NPP是干物质的重量(g/m2),为了与模拟NPP进行比较,转换为以碳为单位(gC/m2·a)时,乘
14第23卷第3期 草业学报2014年
以转换系数0.475[18]。总体来看,NPP的实测值
图2 新疆草地类型分布
犉犻犵.2 犇犻狊狋狉犻犫狌狋犻狅狀狅犳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狋狔狆犲狊犻狀犡犻狀犼犻犪狀犵
 
图3 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对比
犉犻犵.3 犆狅犿狆犪狉犻狊狅狀狅犳犲狊狋犻犿犪狋犲犱犖犘犘犪狀犱狅犫狊犲狉狏犲犱
犖犘犘犳狅狉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犻狀犡犻狀犼犻犪狀犵
 
图4 2001-2010年新疆草地年平均犖犘犘的空间分布
犉犻犵.4 犛狆犪狋犻犪犾犱犻狊狋狉犻犫狌狋犻狅狀狅犳犿犲犪狀犖犘犘犻狀犡犻狀犼犻犪狀犵
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犱狌狉犻狀犵2001-2010 
与模拟值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成对的模拟值
与实测值的线性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可达到0.658,
且犘<0.001,说明用上述模型估算的 NPP能够
反映该区域实际NPP的变化状况,可以认为CA
SA模型适于新疆草地植被NPP的估算(图3)。
2.3 新疆草地植被年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特

从新疆草地植被年均NPP分布图可以看出
(图4),受区域水热条件的制约,草地植被大体上
呈现出由北向南依次出现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
原草地、草甸、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其
NPP也逐渐由 395gC/(m2 ·a)减 少 到 0
gC/(m2·a)。在新疆各个区域中,北部和西北
地区的草地植被NPP相对较高,其次是中部地区
的天山山脉一带,而西南和南部地区的草地植被
NPP最低。
如表1所示,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存在
较大差异,其中高山与亚高山草甸2001-2010年
平均 NPP为149.27gC/(m2·a),平原草地为
138.98gC/(m2·a),荒漠草地为 57.68g
C/(m2·a),草甸为155.29gC/(m2·a),高山与
亚高山草地为59.23gC/(m2·a)。2001-2010
年新疆草地平均年 NPP总量为56.44TgC/a
(1Tg=1012g),其中,高山与亚高山草甸的年
NPP总量为14.57TgC/a,平原草地为16.65
TgC/a,荒漠草地为11.46TgC/a,草甸为10.99
TgC/a,高山与亚高山草地为2.77TgC/a。分
别占草 地年 NPP 总 量 的25.82%,29.50%,
20.30%,19.47%和4.91%。根据Odum划分生
态系统总生产力的4个等级:最低(<82gC/
m2·a)、较低(82~493gC/m2·a)、较高(493~
1643gC/m2·a)和最高(1643~3285gC/m2·
a),新疆草地生态系统中,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
原草地和草甸属于较低生产力的生态系统;而荒
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则属于最低生产力的
生态系统。
2.4 新疆草地植被年净初级生产力时间分布特征
2.4.1 新疆草地植被NPP的季节变化特征 10年平均年内月NPP分布格局如图5所示,新疆5种主要草地
从5月开始进入生长期,以后生长逐渐旺盛,7月达到峰值,8月有所降低,然后生长逐渐衰落,经过10月后基本
结束生长周期,其中,6-8月新疆主要草地NPP占全年NPP的63.17%,说明这段期间的水热条件适合于新疆
草地植物的生长。研究同时表明,从2001-2010年,春季NPP呈持续增加趋势,但NPP在量上显著增加主要发
24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4) Vol.23,No.3
生在水热同季的夏季。
从图6可以看出,对于新疆不同草地类型来说,从
2001-2010年期间,高山与亚高山草甸 NPP从3月
到7月呈显著性增加趋势,前7个月的月平均变化速
率为6.732gC/(m2·a)(犚2=0.852,犘<0.01),从
8月开始,NPP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后5个月变化速率
为6.889gC/(m2·a)(犚2=0.767,犘<0.05);而对
于平原草地来说,NPP从3月到7月呈明显增加趋
势,前7个月的月平均变化速率为6.256gC/(m2·a)
(犚2=0.866,犘<0.01),从8月开始,NPP呈明显下
降趋势,后5个月为5.921gC/(m2·a)(犚2=0.769,
犘<0.05);草甸NPP也是从3月开始逐渐进入增长
期,到7月达到顶峰,前7个月的月平均增长速率为
6.501gC/(m2·a)(犚2=0.818,犘<0.01),从8月
开始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7.352gC/(m2·a)
表1 2001-2010年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
平均犖犘犘与犖犘犘总量
犜犪犫犾犲1 犕犲犪狀犖犘犘犪狀犱犖犘犘狅犳犿犪犻狀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
狋狔狆犲狊犻狀犡犻狀犼犻犪狀犵犱狌狉犻狀犵2001-2010
草地类型
Grassland
type
平均NPP
MeanNPP
(gC/m2·a)
总NPP
TotalNPP
(TgC/a)
高山与亚高山草甸 Alpine
andsubalpinemeadow
149.27 14.57
平原草地Plaingrassland 138.98 16.65
荒漠草地 Desertgrassland 57.68 11.46
草甸 Meadow 155.29 10.99
高山与亚高山草地 Alpine
andsubalpineplaingrassland
59.23 2.77
(犚2=0.771,犘<0.05);对于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来说,年内前7个月,NPP均呈上升趋势,均于7月
达到峰值,前7个月的月平均增长速率分别为2.013gC/(m2·a)(犚2=0.893,犘<0.01)和1.931gC/(m2·
a)(犚2=0.815,犘<0.01),从8月开始,NPP出现下降趋势,月平均下降速率分别为2.134gC/(m2·a)(犚2=
0.778,犘<0.05)和2.213gC/(m2·a)(犚2=0.730,犘<0.05);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与前3种草地类
型相比,无论从NPP增长速率还是下降速率,均要小于前3种草地类型,这可能与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
的植物种类与其他草地类型的不同,加上特异性的环境因子和水热条件的差异所导致。总体而言,对新疆草地来
说,近10年平均月NPP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生长旺季本身的增强所致,不同草地类型的生长季的长短虽略有差
异,但其对年NPP的增加贡献并不是很大。
图5 新疆主要草地类型10年平均犖犘犘的月动态
犉犻犵.5 犕狅狀狋犺犾狔犮犺犪狀犵犲狊狅犳犿犲犪狀犖犘犘狅犳犡犻狀犼犻犪狀犵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犱狌狉犻狀犵2001-2010
 
2.4.2 新疆草地植被 NPP的年际变异特征 2001-2010年间,新疆草地的10年平均年净初级生产力为
105.77gC/(m2·a)。图7显示的是新疆5种草地类型从2001至2010年年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高山与
亚高山草甸10年间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143.24~158.98gC/(m2·a),NPP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平均减
少率为0.595gC/(m2·a),未达显著水平;平原草地10年间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128.86~152.58g
C/(m2·a),NPP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平均减少值为1.175gC/(m2·a),同样未达显著水平;对于荒漠草地来
说,10年间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54.05~62.46gC/(m2·a),总体上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平均下降速率为
34第23卷第3期 草业学报2014年
0.198gC/(m2·a);草甸植被是10年间NPP唯一呈增长趋势的生态系统,10年间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
144.41~161.47gC/(m2·a),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平均增加值为0.232gC/(m2·a);高山与亚高山草地
NPP10年间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51.45~66.48gC/(m2·a),总体上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平均下降速率
为0.073gC/(m2·a),未达显著水平。
图6 新疆主要草地类型10年平均犖犘犘的年内分布格局
犉犻犵.6 犜犲犿狆狅狉犪犾狆犪狋狋犲狉狀狊狅犳犿犲犪狀犖犘犘狅犳犡犻狀犼犻犪狀犵
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犱狌狉犻狀犵2001-2010 
从2001-2010年,综合新疆5种草地类型的平均NPP来看,除了草甸外,虽然其余4种草地类型的NPP在
10年间总体上均不同程度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但不同年份差异很大,比如,2007年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
草地、草甸和荒漠草地的NPP有明显的增加,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的NPP并未增加,反而呈减少趋势。这可能
与不同的草地类型所处环境的气候因子波动差异有关。除草甸类型外,其余4种草地类型中,平原草地的平均
NPP下降速率最快,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的平均NPP下降速度最慢,究其原因,可能由于平原草地更易受人类
活动的影响(过度放牧、不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和滥用水资源等),导致草地植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植被生产
力进而下降。
由图7可以看出,基于CASA模型模拟值,高山与亚高山草甸的NPP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达到158.98g
C/(m2·a),NPP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为143.24gC/(m2·a);平原草地的NPP最高值同样出现在2007年,
达到152.58gC/(m2·a),NPP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为128.86gC/(m2·a);荒漠草地的NPP最高值则出现
在2003年,达到62.46gC/(m2·a),NPP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为54.05gC/(m2·a);草甸NPP最高值出现
在2002年,达到161.47gC/(m2·a),NPP最低值出现在2004年,为144.41gC/(m2·a);高山与亚高山草地
的NPP最高值出现在2005年,达到66.48gC/(m2·a),NPP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为51.45gC/(m2·a)。
图8显示的是新疆草地2001-2010年NPP年际变化空间分布情况,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各年的NPP分
布情况大致相同,NPP高值主要出现在新疆的西北部,伊宁市和天山山脉以西区域,NPP低值则广泛出现在南疆
昆仑山沿线区域,10年间未出现明显空间特异性变动状况。
44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4) Vol.23,No.3
图7 2001-2010年新疆主要草地类型
平均犖犘犘的年际分布格局
犉犻犵.7 犐狀狋犲狉犪狀狀狌犪犾犮犺犪狀犵犲狊狆犪狋狋犲狉狀狊狅犳犿犲犪狀犖犘犘狅犳
犡犻狀犼犻犪狀犵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犳狉狅犿2001狋狅2010 
新疆草地植被NPP总量年际波动如图9所示,2001-2010年间,新疆草地植被总NPP年际变化较大,出现
了3次大的波动,2004,2006和2009年分别降到了谷底,其总NPP分别为54.84,53.41和53.87TgC/a,主要
是由于2006年新疆北部遭遇30多年罕见旱灾导致的。图9和图10反映的是5种不同草地类型植被NPP总量
变化特征。不同草地类型间的NPP总量年际变化差异较大。高山与亚高山草甸的NPP总量10年间的最低值
出现在2006年,为13.99TgC/a,而2007年达到峰值,为15.53TgC/a,2001-2010年间,NPP总量总体上呈
逐渐下降的趋势,平均下降速率为0.058TgC/a;平原草地的 NPP总量年际变化特征与高山和亚高山草甸相
同,10年间的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为15.45TgC/a,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为18.29TgC/a,总体上呈逐渐下
降的趋势,平均下降速率为0.141TgC/a;草甸的NPP总量10年间的最低值出现在2004年,为10.22TgC/a,
2002年出现最高值,为11.43TgC/a,总体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平均增长速率为0.016TgC/a;高山与亚高山
草地的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为2.41TgC/a,峰值出现在2005年,为3.11TgC/a,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
为0.002TgC/a;荒漠草地的NPP总量的最低值则出现在2006年,为10.74TgC/a,峰值出现在2003年,为
12.41TgC/a,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039TgC/a。全区草地NPP总量的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为
53.41TgC/a,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为60.21TgC/a,但全区草地NPP总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
0.225TgC/a。
2001-2010年间,在NPP总量上,草甸是新疆5种草地类型中唯一呈逐渐增长的草地植被类型,而其余4
种草地类型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平原草地的NPP总量下降速率最快,高山与亚高山草地的NPP总量下降最慢,
这主要是由于平原草地是新疆所有5种草地类型中,NPP总量最大的草地类型,基数大;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分
布面积最小,NPP总量也最小,在总量变化上没有平原草地突出。
表2显示的是2001-2010年各时段新疆地区草地植被NPP的变化特征。由表2可以看出,在21世纪初期
的前5年(2001-2005年),新疆全区草地平均年总NPP为57.28TgC/a,年际变化率为3.66%;而到2006-
54第23卷第3期 草业学报2014年
图8 新疆草地2001-2010年犖犘犘年际变化空间分布
犉犻犵.8 犛狆犪狋犻犪犾犱犻狊狋狉犻犫狌狋犻狅狀狅犳犖犘犘犻狀犡犻狀犼犻犪狀犵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犳狉狅犿2001狋狅2010
 
2010年期间,新疆全区草地植被总NPP出现下降,其平均年总NPP减少到55.66TgC/a,减少1.62TgC/a;10
年间总年际变化率为4.33%。
前5年间,在新疆5种草地植被类型中,高山与亚高山草甸的年平均NPP为150.61gC/(m2·a),年际变化
率为2.74%;到2006-2010年期间,其年平均NPP减少到147.88gC/(m2·a),减少2.73gC/(m2·a),年际
变化率为4.50%,高山与亚高山草甸的10年间总年际变化率为3.62%;2001-2005年,平原草地的平均 NPP
为142.58gC/(m2·a),年际变化率为3.66%;后5年间,其年平均NPP减少到135.34gC/(m2·a),减少7.24
gC/(m2·a),年际变化率为7.46%,10年间总年际变化率为6.11%;荒漠草地在2001-2005年间,平均NPP
为58.74gC/(m2·a),年际变化率为5.13%;而到2006-2010年间,平均NPP减少到56.62gC/(m2·a),减
64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4) Vol.23,No.3
图9 2001-2010年新疆主要草地类型犖犘犘总量的年际变异特征
犉犻犵.9 犐狀狋犲狉犪狀狀狌犪犾犮犺犪狀犵犲狊狅犳狋狅狋犪犾犖犘犘犻狀犡犻狀犼犻犪狀犵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犱狌狉犻狀犵2001-2010
 
少2.12gC/(m2·a),年际变化率为6.23%,10年
图10 2001-2010年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犖犘犘总量变化
犉犻犵.10 犇狔狀犪犿犻犮狊狅犳犪狀狀狌犪犾犖犘犘犳狅狉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
狋狔狆犲狊犻狀犡犻狀犼犻犪狀犵犱狌狉犻狀犵2001-2010 
间总年际变化率为5.70%;对于草甸植被,在2001-
2005年间,其年平均NPP为154.78gC/(m2·a),年
际变化率为4.41%;后5年间,其年平均NPP则增加
到155.80gC/(m2·a),增加1.02gC/(m2·a),年
际变化率为3.16%,草甸植被年平均NPP在10年间
的总年际变化率为3.63%;高山与亚高山草地的年平
均NPP为60.61gC/(m2·a)(2001-2005年),年际
变化率为8.21%;而到2006-2010年间,平均NPP减
少到57.86gC/(m2·a),减少2.75gC/(m2·a),年
际变化率为8.30%,10年间总年际变化率为8.16%;
在总体上,近10年来,新疆全区草地植被总NPP的年
际变化较大,具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从新疆主要草地类型平均NPP的年际变化规律
来看,近10年以来(2001-2010年),新疆5种草地类
型中,高山与亚高山草地的平均NPP年际变化率最大,达到8.16%,其次是平原草地,为6.11%;而高山与亚高
山草甸平均NPP年际变化率最小,为3.62%。由此可见,新疆草地植被的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平原草地和高山
74第23卷第3期 草业学报2014年
与亚高山草地,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其净初级生产力波动较大。其中,平原草地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人类相
对密集的农牧交错区,受人类影响最大;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主要分布于干旱、高海拔、自然条件差的西南部地区
(昆仑山脉沿线),受气候因子影响剧烈,因此其稳定性最差。
表2 2001-2010年各时段新疆地区草地植被犖犘犘的变化特征
犜犪犫犾犲2 犆狅犿狆犪狉犻狊狅狀狅犳犿犲犪狀犖犘犘犪狀犱犮犺犪狀犵犲犳犲犪狋狌狉犲狊狅犳犖犘犘犻狀犡犻狀犼犻犪狀犵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犳狉狅犿2001狋狅2010
年份
Years
项目
Item
全区草地总NPP
TotalNPP(TgC/a)
平均NPPMeanNPP(gC/m2·a)
Ⅰ Ⅱ Ⅲ Ⅳ Ⅴ
2001-2005 平均值 Meanvalue 57.28 150.61 142.58 58.74 154.78 60.61
变化率Changerate(%) 3.66 2.74 3.66 5.13 4.41 8.21
2006-2010 平均值 Meanvalue 55.66 147.88 135.34 56.62 155.80 57.86
增值Increment -1.62 -2.73 -7.24 -2.12 1.02 -2.75
变化率Changerate(%) 4.90 4.50 7.46 6.23 3.16 8.30
2001-2010 平均值 Meanvalue 56.47 149.25 138.96 57.68 155.29 59.23
最大值 Maxvalue 60.21 158.98 152.58 62.46 161.47 66.48
最小值 Minvalue 53.41 143.24 128.86 54.05 144.41 51.45
变化率Changerate(%) 4.33 3.62 6.11 5.70 3.63 8.16
 Ⅰ:高山与亚高山草甸Alpineandsubalpinemeadow;Ⅱ:平原草地Plaingrassland;Ⅲ:荒漠草地Desertgrassland;Ⅳ:草甸 Meadow;Ⅴ:高山与亚
高山草地Alpineandsubalpineplaingrassland.增值=犖犘犘i-犖犘犘2001-2005,变化率=(犛犇i/犖犘犘average)×100%。式中,犖犘犘i为各时段草地植被
年总NPP的平均值,犛犇i为各时段草地植被年总犖犘犘标准差;下标为时段。Increment=犖犘犘i-犖犘犘2001-2005,Changerate=(犛犇i/犖犘犘average)×
100%.Intheformula,犖犘犘iistheaveragevalueofgrasslandNPPinperiod犻,犛犇iisthestandarddeviationofgrasslandNPPinperiod犻,andsub
scriptsistheperiodsconcerned.
3 结论
新疆草地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受区域水热条件的制约,草地植被大体上呈现出由北向南依次出现高山与
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草甸、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其NPP也逐渐由395gC/(m2·a)减少到接近0
gC/(m2·a)。2000-2010年间,新疆草地NPP总量介于53.40~60.21TgC之间,平均值为56.47TgC。空
间上,各年NPP均呈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即新疆北部阿尔泰山部分和天山西部附近草地NPP高于新疆南部昆
仑山附近草地,这主要是受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影响。
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草甸的平均NPP最高,为155.29gC/(m2·a);荒漠草地
的平均NPP最低,为57.68gC/(m2·a);总体表现为草甸>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高山与亚高山草
地>荒漠草地;在NPP总量上,平原草地最高,为16.65TgC/a,高山与亚高山草地最低,为2.77TgC/a,总体
表现为平原草地>高山与亚高山草甸>荒漠草地>草甸>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分别占草地年 NPP总量的
29.50%,25.82%,20.30%,19.47%和4.91%。新疆地区草地植被NPP整体水平较低,其中,高山与亚高山草
甸、平原草地和草甸属于较低生产力的生态系统;而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则属于最低生产力的生态系
统。
新疆草地植被NPP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在6-8月,新疆主要草地植被NPP占全年NPP的63.17%。在
季节变化上,春季NPP呈现持续增加趋势,但NPP在量上显著增加主要发生在水热同季的夏季。不同草地类型
的平均NPP月际变化差异较大,但均在7月达峰值。总体而言,对新疆草地来说,近10年平均月NPP的增加主
要是由于生长旺季本身的增强所致,不同草地类型的生长季的长短虽略有差异,但其对年NPP的增加贡献并不
是很大。过去10年间,新疆主要草地类型的平均NPP,除草甸呈增长趋势外,其他4种草地类型的平均NPP总
体上均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其中,平原草地的平均NPP下降速率最快。全区草地植被NPP总量在2007年
达最高值,为60.21TgC/a,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为53.41TgC/a,降序排列依次2007>2003>2005>2002>
2010>2001>2008>2004>2009>2006。草甸是新疆5种草地类型中,NPP总量唯一呈逐渐增长的草地类型,
84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4) Vol.23,No.3
而其他4种草地类型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平原草地的NPP总量下降速率最快,这主要是由于平原草地除受气候
影响外,更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影响(例如过度放牧、不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和滥用水资源等)。近10年来,新疆
全区草地植被总NPP的年际变化较大,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参考文献:
[1] RuimyA,SaugierB.Methodologyfortheestimationofterrestrialnetprimaryproductionfromremotelysenseddata[J].
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1994,99:52635283.
[2] FieldCB,BehrenfeldMJ,RandersonJT,犲狋犪犾.Primaryproductionofthebiosphere:integratingterrestrialandoceaniccom
ponents[J].Science,1998,28l:237240.
[3] FangJY,PiaoSL,FieldCB,犲狋犪犾.IncreasingnetprimaryproductioninChinafrom1982to1999[J].FrontiersinEcology
andtheEnvironment,2003,1:293297.
[4] PiaoSL,FangJY,ZhouLM,犲狋犪犾.Changesinvegetationnetprimaryproductivityfrom1982to1999inChina[J].Global
BiogeochemicalCycles,2005,19,GB2027,doi:10.1029/2004GB002274.
[5] 高清竹,万运帆,李玉娥,等.藏北高寒草地 NPP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7,27(11):4612
4619.
[6] PotterCS,RandersonJT,FieldCB,犲狋犪犾.Terrestrialecosystemproduction:aprocessmodelbasedonglobalsateliteand
surfacedara[J].GlobalBiogeochemicalCycle,1993,7:811841.
[7] GowerST,KrankinaO,OlsonRJ,犲狋犪犾.Netprimaryproductionandcarbonalocationpatternsofborealforestecosystems[J].Ec
ologicalApplications,2001,11(5):13951411.
[8] LobelDB,HickeJA,AsnerGP,犲狋犪犾.SateliteestimatesofproductivityandlightuseefficiencyintheUnitedStatesagri
culture,1982-1998[J].GlobalChangeBiology,2002,8:722735.
[9] ZhuWQ,PanYZ,LiuX,犲狋犪犾.SpatiotemporaldistributionofnetprimaryproductivityalongthenortheastChinatransect
anditsresponsetoclimaticchange[J].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2006,17(2):9398.
[10] 周伟,王倩,章超斌,等.黑河中上游草地NDVI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J].草业学报,2013,22(1):
138147.
[11] 穆少杰,李建龙,杨红飞,等.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近10年NPP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J].草业学报,2013,22(3):
615.
[12] 宋春桥,游松财,刘高焕,等.那曲地区草地植被时空格局与变化及其人文因素影响研究[J].草业学报,2012,21(3):1
10.
[13] 范月君,侯向阳,石红霄,等.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2,21(3):294302.
[14] 董智新,刘新平.新疆草地退化现状及其原因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4):8992,96.
[15] 朱文泉,潘耀忠,何浩,等.中国典型植被最大光利用率模拟[J].科学通报,2006,51(6):700706.
[16] 朱文泉,潘耀忠,龙中华,等.基于GIS和RS的区域陆地植被 NPP估算———以中国内蒙古为例[J].遥感学报,2005,9
(3):300307.
[17] 鞠强,努尔巴衣·阿不都沙勒克,潘晓玲.新疆草地退化及其治理[J].新疆环境保护,2004,26(3):4346.
[18] ScurlockJMO,CramerW,OlsonRJ,犲狋犪犾.TerrestrialNPP:towardsaconsistentdatasetforglobalmodelevaluation[J].
EcologicalApplications,1999,9:913919.
94第23卷第3期 草业学报2014年
犃狀犪犾狔狊犻狊狅犳狋犺犲狊狆犪狋犻狅狋犲犿狆狅狉犪犾狏犪狉犻犪狋犻狅狀犻狀狀犲狋狆狉犻犿犪狉狔狆狉狅犱狌犮狋犻狏犻狋狔狅犳
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犱狌狉犻狀犵狋犺犲狆犪狊狋10狔犲犪狉狊犻狀犡犻狀犼犻犪狀犵
YANGHongfei1,2,GangChengcheng2,MUShaojie2,ZHANGChaobin2,ZHOU Wei2,LIJianlong2
(1.ColegeofLifeScience,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0,China;2.Schoolof
LifeScience,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DynamicmonitoringofregionalNPP(netprimaryproductivity)hasimportantsignificanceforre
searchonglobalchange.TheNPPofXinjianggrasslandfrom2001to2010wasestimatedusinganimproved
lightuseefficiencymodelbasedonMODIS-NDVI,landuseclassificationdataandmeteorologicaldata.Spa
tialtemporalvariationfeaturesofgrasslandNPPfrom2001to2010inXinjiangwerestudiedandanalysed.The
spatialdistributionofNPPinXinjianggrasslandwasconstrainedbytheregionalhydrothermalconditions.
Grasslandtypesweregeneralydistributedasalpineandsubalpinemeadow,plaingrassland,meadow,desert
grassland,alpineandsubalpinegrasslandfromnorthtosouth.ThegrasslandNPPreducedfrom395gC/
(m2·a)tonear0gC/(m2·a)and10yearaveragetotalNPPofXinjianggrasslandwas56.47TgC.Com
paredwithothergrasslandtypes,meanNPPofmeadowwasthehighest(155.29gC/m2·a),whilemean
NPPofdesertgrasslandwasthelowest(57.68gC/m2·a).TheoverallevelofmeanNPPwasmeadow>al
pineandsubalpinemeadow>plaingrassland>alpineandsubalpinegrassland>desertgrassland.Theoveral
levelofgrasslandNPPinXinjiangwasratherlow,wherealpineandsubalpinemeadow,plaingrasslandand
meadowbelongedtolowerproductiveecosystems,anddesertgrassland,alpineandsubalpinegrasslandbe
longedtothelowestproductiveecosystems.OnthemaingrasslandsinXinjiang,theNPPfromJunetoAugust
occupied63.17%ofthewholeyear.ThemonthlyNPPindifferentgrasslandschangeddifferentlybutalpeak
edinJuly.Comparedwithothertypes,NPPofalpineandsubalpinemeadowincreasedmorequicklyinthe
firstsevenmonths,whilealpineandsubalpinegrasslandweretheslowest.ThedecreaseofmeadowNPPwas
quickerthanthoseofothergrasslandtypesinthelastfivemonths,whiledesertgrasslandwastheslowest.
Withtheexceptionofmeadow,themeanNPPoftheotherfourgrasslandtypesshowedadownwardtrendfrom
2001to2010inXinjiang.TotalNPPofgrasslandinXinjiangreachedthemaximum (60.21TgC/a)in2007,
anddroppedtotheminimum(53.41TgC/a)in2006.Duringthepast10years,thegrasslandNPPinXinjiang
showedagreatannualfluctuationbutwithanoveralreductiontrend.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Xinjianggrassland;netprimaryproductivity;spatiotemporalvariation;CASAmodel
05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4) Vol.23,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