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dentification of Fungal Pathogen of Stem Rot of Bayberry (Myrica rubra) and Screening of Fungicides

杨梅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杀菌剂筛选



全 文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 (2) : 241~245
Forest Research
  文章编号 : 100121498 (2006) 0220241205
杨梅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杀菌剂筛选
郭立中 , 邓先琼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衡阳 421005 )
摘要 :杨梅腐烂病是湖南省杨梅的主要病害之一 ,该病主要危害杨梅主干分枝处 ,引起干腐和枝枯。经鉴定 ,杨梅腐
烂病菌为核果壳囊孢菌 (Cytospora leucostom a)。室内药剂试验结果表明 :抑制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效果较
好的杀菌剂是扑菌特、甲基硫菌灵、多菌灵、退菌特、炭必灵和波尔多液 ;红杀和湘研植病灵抑制菌丝生长效果较好 ,
但抑制孢子萌发的效果较差 ;石硫合剂、新万生、疫霜锰锌和敌克松抑制孢子萌发的效果较好 ,而抑菌丝生长效果较
差。
关键词 :杨梅 ;腐烂病 ;核果壳囊孢菌 ;杀菌剂筛选
中图分类号 : S66716   文献标识码 : A
收稿日期 : 2005206215
基金项目 : 湖南省林业厅科研项目资助 (编号 : 2005218208)
作者简介 : 郭立中 ( 1951—) ,女 ,湖南桃江人 ,副教授 ,主要从事果树病害教学和研究工作。073428591245, Email: dxqxq@ sohu. com
Iden tif ica tion of Funga l Pa thogen of Stem Rot of Bayberry (M yrica rubra )
and Screen ing of Fung ic ides
GUO L i2zhong, DENG X ian2qiong
(Hunan Polytechnic of Environment & B iology , Hengyang 421005, Hunan, China)
Abstract: Stem rot was a severe diseases of bayberry(M yrica rubra) in Hunan Province, infected in the branch and stem,
and caused them rot. It was identified that Cytospora leucostom a was the pathogen of bayberry stem rot. The results in vitro
of fungicide screening studies were as follows: thiophanate2methyl thiram, thiophanate2methyl, carbendazim, tuzet, tanbil2
ing and bordeaux m ixtures comp letely inhibited mycelial growth and conidial spore germ ination of C. leucostom a; Xiangy2
anzhibingling and hongsha caused comp lete inhibition mycelial growth, but could not inhibit spore germ ination; Fosetyl2alu2
m inium. maneozeb, dacoden and lime sulphur could inhibit spore germ ination , but could not inhibit mycelial growth.
Key words: bayberry (M yrica rubra) ; stem rot; Cytospora leucostom a; screening of fungicides
杨梅 (M yrica rubra Sieb. & Zucc. )是原产中国
的亚热带果树之一 ,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杨
梅果色鲜艳 ,酸甜适中具有独特风味 ,被称为“初夏
江南珍果 ”[ 1 ]。杨梅果、仁、皮、叶可药用 ,具有消
食、御寒、止泻、利尿等多种药用价值。杨梅根系与
放线菌共生形成根瘤 ,吸收利用天然氮气 ,是适合南
方贫瘠山地种植的理想树种。杨梅树冠高大 ,树姿
优美 ,阔叶常绿且具有抗有害气体之功能 ,因此又是
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 2 ]。
杨梅病害研究不多 ,目前国内报道的主要有以
下几种 :杨梅根腐病 [B otryosphaeria doth idea (Moug.
ex Fr. ) Ces. et de Not. ] [ 3 ]、杨梅锈病 (Caeom a m aki2
noi Kus. ) [ 4 ]、杨梅干枯病 (M yxosporium corticola Ros2
tr. ) [ 4 ]、杨 梅 褐 斑 病 ( M ycosphaerella m yricae
Saw. ) [ 5 ]、杨梅癌肿病 ( Pseudom onas seyringa van
Hall pv. m yricae Ogim i et H iguchi) [ 6 ]、杨梅梢枯病
(缺硼 ) [ 7 ]、杨梅根结线虫病 (M eloidogyne spp. ) [ 8 ]、
杨梅枝枯病 ( Phom opsis m yricae Y. J. Huang et P. K.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19卷
Chi) [ 9 ] 和杨梅叶枯病 ( Phom opsis m yricina Y. J.
Huang et P. K. Chi) [ 9, 10 ]。尚未见到杨梅腐烂病的报
道。2004年 5月 ,作者在湖南杨梅病害调查中 ,发
现人工栽培的靖州杨梅上发生了严重的腐烂病 ,发
病率达 30%以上 ,被害株茎干病部腐烂 ,病部以上
枝条枯死 ,严重地影响了杨梅生产。为查明病原和
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
了系统鉴定 ,并对病害的化学防治进行了药剂筛选 ,
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病原菌分离材料
从湖南衡阳县杨梅生产基地 3年生杨梅病株上
采集病茎 ,作为分离材料。
1. 2 病原菌分离
从杨梅病茎上切取病健交界组织约 0. 5 cm2
小块 ,经表面常规消毒后置 PDA 培养基上在 26
℃条件下培养 ,长出菌丝后取菌落边缘菌丝体移
植到 PSA + 1‰酵母膏培养基上再次培养 ,观察培
养性状 ,产生子实体后待用 ,并在显微镜下观察
子实体形态 ,测其大小。
1. 3 致病性测定
将杨梅腐烂病菌分生孢子 ,配成在低倍镜 (10 ×
10)下每视野 80~100个左右的分生孢子悬浮液 ,加
入灭菌小棉球作为接种体接种 3年生杨梅茎干。设
刺伤、刀伤、烫伤和无伤 4种处理 ,每个处理接种 10
株 ,经创伤处理后 ,将含有孢子液的小棉球贴于伤
口 ,用塑料薄膜包裹 ,保湿 48 h,无菌水作对照 ,定期
记载发病情况。发病后取子实体镜检 ,观察病菌形
态特征 ,并取病组织再分离 ,观察培养特性。根据以
上结果确定致病菌。
1. 4 病原菌鉴定
采集长有子实体的病茎进行徒手切片 ,在显
微镜下观察并描述其子实体、产孢细胞和分生孢
子的形态特征并与分离菌相比较 ,作为鉴定种的
依据。
1. 5 药剂筛选
1. 5. 1 不同药剂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将 70%甲基
硫菌灵 W P、50%多菌灵 W P、70%代森锰锌 W P、湘
研植病灵 W P、50%扑菌特 W P、百菌杀 W P、55%敌
克松 W P、80%代森锌 W P、50%退菌特 W P、40%果
菜康 W P、50%疫霜锰锌 W P、60%炭 必灵 W P、
5318%可杀得 W P、80%新万生 W P、70%红杀 W P和
45%石硫合剂 W P等药剂配制成 104μg·mL - 1的药
液和 1∶1∶10的波尔多液。将以上药液分别取 20、
10、6. 67和 5 mL,加入 80、90、93. 33和 95 mLPDA培
养基中 ,配成 2 000、1 000、667、500μg·mL - 1 (即 1 /
500、1 /1 000、1 /1 500、1 /2 000)的培养基药液 ,取
波尔多液 5 mL混入 45 mL培养基中 ,然后倒成平
板 ,将直径 6 mm的菌丝块移到平板上 ,置 26 ℃恒温
培养 5 d后测量菌落直径 ,计算抑菌率 [ 11 ]。设 3个
重复 ,以无菌水作对照。
1. 5. 2 不同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将上述
药剂分别配成 4 000、2 000、1 333、1 000μg·mL - 1
的药液 ,另按 1∶1∶50配制波尔多液。用蒸馏水配成
在低倍镜 (10 ×15)下每视野 160~200个分生孢子
的悬浮液 ,取等量的药液与孢子液充分混合 ,配成
2 000、1 000、667、500μg·mL - 1 (1 /500、1 /1 000、1 /
1 500、1 /2 000)的孢子药液和等量式波尔多液 ,将这
些孢子药液滴到琼脂平板上 , 10 h后检查孢子萌发
情况 ,计算孢子萌发率和抑制率 [ 9 ]。设 3次重复 ,无
菌水作对照。
2 结果与分析
2. 1 症状
该病菌主要危害主干与主枝的分杈处 ,引起干
腐和枝枯 ;病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边缘不清
晰。病斑初呈红褐色 ,病部组织松软 ,水渍状 , 稍隆
起 ,压之病斑稍下陷 ;后向四周发展 ,病部皮层腐烂 ,
湿腐状 ,发出酒糟味 ;后期病斑呈深褐色 ,病斑失水
干缩 ,病部龟裂 ,上有黑色的颗粒状物 (子实体 ) ,潮
湿时 ,病部释放出黄色分生孢子角。夏季高温时 ,病
部迅速失水干缩下陷 ,病斑深褐色至黑褐色 ,不久上
部枝条枯死。
2. 2 致病性测定
用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 ,刺伤、刀伤、烫伤和无
伤 4种处理都有茎干发病 ,经观察病菌从皮孔和伤
口侵入 ,然后向四周扩展。回接发病的症状特点和
病原菌形态特征与自然发病株相同 ;取病健交界处
组织再分离 ,其培养性状和病原菌形态特征与第一
次分离结果一致。证实接种菌即为杨梅腐烂病的致
病菌。
2. 3 病原菌鉴定
2. 3. 1 病原菌的培养性状  该病菌在 PSA + 1‰酵
母膏培养基上 ,菌丝生长良好 , 5 d后即可长满直径 9
cm的培养皿。菌落白色 ,茶花瓣状 ,菌丝排列紧密 ,
242
第 2期 郭立中等 :杨梅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杀菌剂筛选
紧贴平板。8 d后在花瓣状菌落的边缘开始形成白色
绒毛状小球 , 10 d后白色小球中间出现黑色小颗粒
(子实体 ) ,随后培养皿中出现一轮一轮的黑色小颗
粒 ,最后在菌落上散生大量的黑色小颗粒。子实体有
的单生 ,有的 2~20个聚生 ,初期淡黄色 ,后变黑褐
色 ;培养 11 d后分生孢子开始成熟 , 14 d后大量成熟 ,
分生孢子从孔口大量溢出 ,在子实体孔口处形成黄色
分生孢子角。镜检子实体、产孢细胞和分生孢子 ,其
形态特征与大小同自然病株的基本一致。
2. 3. 2 病原菌形态特征  从杨梅自然发病株上取
子实体镜检 ,子实体为真子座 ,散生 ,近球形 ,孔口处
有乳头状突起 ,初为黄褐色 ,后为黑褐色 ,初埋生后
突破表皮外露 ,直径一般 100~200μm ,多数 130~
160μm;子实体多腔室或单腔室 ,有的有颈。分生
孢子梗无色 ,分枝或不分枝 ,有隔膜 ,沿器壁四周密
生 ,细长 ,产孢细胞瓶梗状 ,大小为 10~22 ×1. 5~
3. 0μm;分生孢子单孢 ,无色 ,微弯 ,腊肠形 ,有的一
端钝圆 ,有的两端钝圆或两端稍尖 ,大小为 12~16
×1. 0~2. 0μm。
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培养特性和致病性测
定结果 ,参考陆家云等人的记载 [ 12, 13 ] ,杨梅腐烂病
菌初步鉴定为核果壳囊孢菌 ( Cytospora leucostom a
Sacc. )。
2. 4 药剂筛选
2. 4. 1 不同药剂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
明 ,不同药剂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异明显。抑制菌
丝生长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有 50%扑菌特 W P、
70%甲基硫菌灵 W P、50%多菌灵 W P、湘研植病灵
W P、50%退菌特 W P、60%炭必灵 W P、70%红杀 W P
和 1∶1∶100波尔多液 ,在最低浓度 500μg·mL - 1
时 ,抑制菌丝生长率可达 100%。因此 ,这些药剂可
作为防治杨梅腐烂病的首选药剂。其次是 55%疫
霜锰锌 W P和 55%敌克松 W P,其他药剂抑菌效果
较差 (见表 1)。
2. 4. 2 不同药剂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
明 ,不同药剂或同一药剂不同剂量抑制孢子萌发的
效果差异较大 , 50%扑菌特 W P、70%甲基硫菌灵
W P、50%多菌灵 W P、45%石硫合剂 W P、80%新万生
W P、55%疫霜锰锌 W P、50%退菌特 W P、55%敌克松
W P和 60%炭必灵 W P,最低浓度在 500μg·mL - 1
以上时 ,各处理的孢子萌发率为 0,抑制孢子萌发的
效果达 100% ; 1∶1∶100波尔多液处理 ,孢子萌发率
为 0,抑制率达 100%。说明这些药剂对杨梅腐烂病
菌孢子具有极强的毒杀作用 ,对防止初侵染和再侵
染都是很好的保护剂。其次是 70%红杀 W P 和
80%代森锌 W P,浓度在 1 000μg·mL - 1时 ,孢子萌
发率分别为 0 和 7. 8% ,抑制孢子萌发的效果达
90%以上 ;其他药剂抑制孢子萌发的效果较差 (见
表 2)。
表 1 不同药剂对杨梅腐烂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药剂种类 2 000 /
(μg·mL - 1 )
菌落半径 /mm 抑菌率 %
1 000 / (μg·mL - 1 )
菌落半径 /mm 抑菌率 %
667 / (μg·mL - 1 )
菌落半径 /mm 抑菌率 %
500 / (μg·mL - 1 )
菌落半径 /mm 抑菌率 %
扑菌特 W P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70%甲基硫菌灵 W P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50%多菌灵 W P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湘研植病灵 W P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50%退菌特 W P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60%炭必灵 W P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70%红杀 W P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55%敌克松 W P 5. 35 86. 63 8. 50 78. 75 9. 50 76. 25 12. 0 70. 0
55%疫霜锰锌 W P 2. 50 93. 75 5. 0 87. 5 10. 0 75. 0 15. 0 62. 5
80%代森锌 W P 7. 0 82. 5 9. 50 76. 25 13. 50 66. 25 17. 0 57. 50
80%新万生 W P 8. 25 79. 38 16. 0 60. 0 18. 0 55. 0 18. 25 54. 38
45%石硫合剂 W P 12. 0 70. 0 17. 0 57. 50 19. 0 52. 50 19. 50 51. 25
70%代森锰锌 W P 10. 5 73. 75 12. 0 70. 0 18. 50 53. 75 22. 0 45. 0
百菌杀 W P 10. 35 74. 13 23. 5 41. 25 23. 6 41. 0 25. 0 37. 50
53. 8%可杀得 W P 15. 35 61. 63 29. 0 27. 50 29. 0 27. 50 30. 0 25. 0
40%果菜康 W P 24. 0 40. 0 29. 5 26. 25 35. 0 12. 50 40. 0 0
  注 : 1∶1∶100波尔多液处理 ,菌落半径为 0,抑制率 100% ;对照菌落半径为 40 mm,抑制率 0。
342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19卷
表 2 不同药剂对杨梅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药剂种类 2 000 /
(μg·mL - 1 )
萌发率 抑菌率
1 000 / (μg·mL - 1 )
萌发率 抑菌率
667 / (μg·mL - 1 )
萌发率 抑菌率
500 / (μg·mL - 1 )
萌发率 抑菌率
70%甲基硫菌灵 W P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50%扑菌特 W P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50%多菌灵 W P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45%石硫合剂 W P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80%新万生 W P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55%疫霜锰锌 W P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50%退菌特 W P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55%敌克松 W P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60%炭必灵 W P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70%红杀 W P 0 100 0 100 60 38. 78 75 23. 47
80%代森锌 W P 4. 2 95. 71 7. 8 92. 04 18. 0 81. 63 80. 0 18. 37
湘研植病灵 W P 23. 0 76. 53 50. 0 48. 98 86. 0 12. 25 91. 0 7. 14
70%代森锰锌 W P 30. 0 69. 39 50. 0 48. 98 67. 0 31. 63 80. 0 18. 37
百菌杀 W P 66. 0 32. 65 78. 0 20. 41 90. 0 8. 16 95. 0 3. 06
53. 8%可杀得 W P 80. 0 18. 37 86. 0 12. 25 90. 0 8. 16 98. 0 0
40%果菜康 W P 98. 0 0 98. 0 0 98. 0 0 98. 0 0
  注 : 1∶1∶100波尔多液处理孢子萌发率为 0,抑制率 100% ,对照孢子萌发率为 98% ,抑制率为 0。
3 结论和讨论
据报道 ,壳囊孢菌 (Cytospora Ehrenb. ex Fr. )已
描述 400多种 ,引起许多种农、林植物病害 ,主要病
害症状有鞘枯、腐烂和溃疡等 [ 12, 13 ]。甘蔗壳囊孢
(C. sacchari Butler)引起甘蔗 ( Saccha rum L. )鞘枯
病 [ 12 ] ,苹果壳囊孢 (C. m andshurica M iura)引起苹果
(M alus M ill. )枝干腐烂病 [ 12 ] ,梨壳囊孢 (C. carpho2
sperm a Fr. )引起梨 ( Pyrus L. )枝干腐烂病 [ 12 ] ,胡桃
壳囊孢 [ C. jug land is (DC. ) Sacc. ]引起核桃 (Jug2
lans reg ia L. )枝干腐烂病 [ 12 ] ,核果壳囊孢 ( C. leu2
costom a Sacc. )引起桃 [ Prunus persica (L. ) Batsch ]、
李 ( P runus spp. )、杏 ( P runus a rm eniaca L. )和樱桃
( P runus pseudocerasus L indl. )的树干腐烂病 [ 12~14 ] ,
黄金壳囊孢 ( C. chrysosperm a Pers. ex Fr. )引起杨
( Populus spp. )和悬铃木 [ P la tanus acerifolia (A it. )
W illd. ]腐烂病 [ 15 ] ,柳杉壳囊孢 ( C. fortunea Zao et
al)引起柳杉 ( C ryptom eria fortunei Hooibrenk)枝枯
病 [ 16 ]。经查阅文献 ,未见有核果壳囊孢 ( C. leucos2
tom a)危害杨梅引起腐烂的报道。因此 ,核果壳囊孢
菌引起的杨梅腐烂病为杨梅新病害 ,杨梅为核果壳
囊孢菌的新寄主植物。据文献记载 [ 12 ] ,核果壳囊孢
的有性阶段为核果黑腐皮壳 [ V alsa leucosm a ta
( Pers. ) Fr. ] ,一般不常见 ,本研究中也未发现其有
性阶段。
室内药剂试验结果表明 :抑制该菌菌丝生长和
分生孢子萌发效果最好的杀菌剂是 50%扑菌特、
70%甲基硫菌灵、50%多菌灵 、50%退菌特 、60%炭
必灵和 1∶1∶100波尔多液 ;这些药剂在防治栗
(Castanea m ollissim a B lume)溃疡病 ( C. ch rysosper2
m a)、桤叶唐棣 (Am elanch ier a ln ifolia Nutt. )溃疡病
(C. leucostom a)、桃 [ P runus persica (L. ) Batsch ]干
腐病 ( C. leucostom a )和樟子松 ( P inus sy lvestris var.
m ongolica L itvin)苗木枯梢病 ( Sphaeropsis sp. )时也
获得了类似的结果 [ 17~19 ]。上述药剂除波尔多液属
触杀剂外 ,其余属于内吸广谱性杀菌剂 ,同时具有铲
除、治疗和保护作用 ,是防治该病的首选药剂 [ 20 ]。
70%红杀和湘研植病灵抑菌丝生长效果良好 ,但抑
制孢子萌发的效果较差 ;相反 , 45%石硫合剂、80%
新万生、55%疫霜锰锌和 55%敌克松抑制孢子萌发
的效果良好 ,而抑菌丝生长效果较差。这些药剂可
根据病害发生的不同时期和作用机理选择使用。值
得注意的是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不能单一连续使
用 ,最好与其他药剂轮换或混合使用 ,以免产生抗药
性 [ 20 ]。本试验是在室内离体条件下进行 ,其结果有
待大田试验验证。
参考文献 :
[ 1 ] 李兴军 ,吕均良 ,李三玉. 中国杨梅研究进展 [ J〗. 四川农业大学
学报 , 1999, 17 (2) : 224~229
[ 2 ] 何新华 ,陈力耕 ,陈怡 ,等. 中国杨梅资源及利用研究评述 [ J ].
果树学报 , 2004, 21 (5) : 467~471
[ 3 ] 李红叶 ,曹若彬 ,任如红 ,等. 杨梅 (M yrica rubra )根腐病的症状
和病原菌研究 [ J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21 (4) : 398~402
[ 4 ] 陈永宝. 杨梅病虫害及其防治 (综述 ) [ J ]. 亚热带植物通讯 ,
442
第 2期 郭立中等 :杨梅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杀菌剂筛选
1994, 23 (1) : 64~68
[ 5 ] 缪松林. 杨梅褐斑病的初步研究 [ J ]. 果树科学 , 1988, 5 ( 1) : 16
~19
[ 6 ] 方华生. 杨梅癌肿病病原细菌的鉴定 [ J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
1984, 10 (3) : 309~314
[ 7 ] 郑纪兹. 杨梅枯梢病致病原因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 J ]. 浙江农业
科学 , 1988, (3) : 140~143
[ 8 ] 陈宝永 ,张绍升 ,李增华. 杨梅线虫病研究 [ J ]. 果树科学 , 1994,
11 (3) : 161~165
[ 9 ] 戚佩坤. 广东果树真菌病害志 [M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0: 98~99
[ 10 ] 郭立中 ,邓先琼. 杨梅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初报 [ J ].
中国农学通报 , 2005, 21 (7) : 359~362
[ 11 ] 慕立义. 植物化学保护研究方法 [M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94: 72~82
[ 12 ] 陆家云. 植物病原真菌学 [M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1:
498~500
[ 13 ] 陆家云. 植物病害诊断 (第二版 ) [M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
社 , 1997: 209~210
[ 14 ] Kural I, Erdiller G. Cytospora canker of ap ricots in M latya and
Elazig Provinces[ J ]. Acta Horticulture, 1995 (384) : 533~536
[ 15 ] 吴文平. 悬铃木腐烂病病原菌的鉴定 [ J ].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
1991 (3) : 61~62
[ 16 ] 赵光材 ,盛世发 ,李楠. 黑腐皮壳属一新种 [ J ]. 东北林业大学
学报 , 1990, 18 (6) : 9~13
[ 17 ] del B rio M B. Secondary diseases of chestnuts [ J ]. Agricultura,
1998, 67 (796) : 928~930
[ 18 ] A lancette N, Robison D M. Effect of fungicides, app lication tim2
ing, and canker removal on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constriction
canker of peach[ J ]. Plant D isease, 2002, 86 (7) : 721~728
[ 19 ] 宋晓东 ,刘桂荣 ,陈江燕 ,等. 樟子松苗木枯梢病的药剂防治试
验 [ J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1999, 27 (6) : 22~25
[ 20 ] 徐大高 ,潘汝谦 ,郑仲 ,等. 芒果炭疽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监
测 [ J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26 (2) : 34~36
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