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Inoculation with Plant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 on Bruguiera gymnorrhiza Seedlings

PGPB对红树植物木榄幼苗的接种效应



全 文 :林 业 科学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0 +1 2
文章编号 % 3 ! 3一 #4 ∃ 5  ! ∀ !& #刃#&∃ 扔
67 68 对红树植物木榄幼苗的接种效应
李 玫 , 廖宝文 , 康丽华 , 郑松发 , 陈玉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广东 广州 9# & 9  &!
摘要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促生菌67 68! 对红树植物木榄幼苗的接种效应 , 供试菌为 ∀ 种解磷菌 即 8 : 0 ; < ,
=> ? , 8 : 0.+ , ≅ 0Α , 8 : Β 1 , 6: Χ : !和 9 种固氮菌即 ΔΕ4 , 62< , 4 9 , ΦΔ4 , 1Γ ! , 结果表明 % 3! 分别接种 ∀ 种解磷菌株 ∀ 个
月后木榄幼苗的生长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 , 与对照相比 , 木榄苗高增加 # : 9Η Ι ∋ ∃ : 94 Ι , 生物量增加 Η : 4∃ Ι
∋ & : 犯Ι , 叶片的氮含量增加 ( : ( Ι ∋ # : (9 Ι , 叶片的磷含量增加 4 : 4 Ι ∋  : 伙Ι ϑ经差异显著性检验 , 8 : 0; <
和 => ? Κ个菌种对木榄幼苗的促生效应比其它解磷菌株更明显 ϑ ! 分别接种 9 种固氮菌株 ∀ 个月后木榄幼苗的生
长均得到了促进 , 与对照相比 , 木榄幼苗的均高增加 4 : &Η Ι ∋ #& :  Ι , 生物量增加 ( : (∀ Ι ∋ #∃ : Η #Ι , 叶片的氮
含量增加 ( : (∃ Ι ∋ 4 : &9 Ι , 叶片的磷含量增加犯 : Η∃ Ι ∋ 4 : ∃ Ι ϑ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 % Δ哄 和 62 < Κ 个菌种对木
榄幼苗的促生效果比其它固氮菌更显著 。
关键词 %解磷菌 ϑ 固氮菌 ϑ木榄幼苗 ϑ接种 ϑ促生
中图分类号 % 9Η  : ( 文献标识码 % Δ
Λ Μ, 1 .− ∗ Μ ΝΑ ∗ ,Ε3 0 .> ∗ Α 诫.2 63 0 Α . 7 +∗ Ο .2 ·6+ ∗ ; ∗ .> Α Π 8 0 , ., +> 0 ∗ Α
刀+ Ε Π Ε ., +0 Π< ; Α ∗刀:2 >Κ0 Θ, ,Γ3 >Α Π −
Ρ3 Χ, > , 乙阴口 8 0∗ 一Ο ,Α , ΣΔ 刀‘Ρ> 一2ΝΡ0 , Κ月百Τ ∀ Θ∗ ΑΠ 一 , Υ刀百那 ςΕ 一Α
/ , −∋ 2 ΝΑ − .>.Ε ., ∗ Μ Ω+∗ Ξ >,03 )∗ + , −.+< , ΥΔ) , 7Ε 0Α ΠΨ2 ∗Ε 9 #& 9  & , 7Ε 0Α 酬∗ Α Π , Υ2>Α 0 !
Δ? −.+ 0Γ % Δ Ξ∗. , ≅ Ξ, +> ; , Α . Ο 0 − , ∗ Α Γ Ε , ., Γ .∗ >Α Ζ , − .>Π 0. , .2, 脚Ο. 2 一6+∗ ;∗. >Α Π ,Μ, , .− [Μ >Α ∗ , Ε 30. >∗ Α Ο >.2 Ξ 30 Α . Π+∗ Ο. 33一 Ξ+∗ ∴% Α ∗ .>Α Π ? 0 , ., +> 0 ∗ Α 8Α 塔Ε >1 +0 砚门飞Α∗ 诚20 −, , Γ3 >Α Π − , >Α , 3Ε Γ >Α Π −>≅ Ξ2∗ −Ξ 20. , −∗ 3Ε ?>3>Ψ >Α Π ?0 , .,+> 03 −.+0 >Α − #: , : 8 : 0; < ,
= >? , 8 : 0 .+ , 0Α , 8 : Β , , 6 : Χ : ! 0 Α Γ Μ> Ζ , Α >.+∗ Π, Α 一Μ> ≅ >Α Π ? 0 , ., +> 03 −.+0 >Α − #: , : ΔΕ4 , 62< , 4 9 , ΦΔ4 , , Γ ! : / , − Ε 3.− −2 ∗ Ο , Γ
.20. % 3 !ΔΜ. , + >Α , Ε 30. , Γ Ο >.2 .2, 6Θ 8 Μ∗ + − >≅ ; ∗ Α .2− , .2, 脚Ο. 2 [Μ .2, 8 : 召了; 肋+Ω2 20 − , , Γ> >Α Π − Ο 0− 01 , , 3,+0. , Γ 9 #罗>Μ> ∴
,0Α .3< : Ω2 , 0 Ζ ,鸭, 2, >Π2 . [Μ 8 : 召了爪Α∗ +Ω2 20 − , , Γ 3>Α Π − Ο 0− >Α , +, 0− , Γ 场  # : 9 ΗΙ ∋ ∃ : 9 4 Ι , ∗ ;6 0+, Γ .∗ .2 ∗ − , ∗Μ , ∗ Α .+∗ 3− ,
0Α Γ .2, ? >∗ ; 0− − Ο 0− 0 , , ∗ +Γ >Α Π3< >Α , +, 0− , Γ ?<  Η : 4 ∃ Ι ∋  & : ( Ι : Ω2 , .∗. 03 Τ 0 Α Γ 6 , ∗ Α ., Α .− ∗ Μ >Α ∗ , Ε 30. , Γ −, , Γ 3>Α Π 3, 0 Ζ ∴
, − Ο , +, (( : ( (Ι ∋ # : ( 9Ι 0Α Γ  4 : 4  Ι ∋  : &4 Ι +, −Ξ , , .>Ζ , 3< 2>Π2 , + .20 Α .2 ∗ −, [Μ , ∗ Α .+[3 − ϑ  !Ω2 , ., − . ∗Μ − >罗>Μ> , 0 Α , ,
[Μ Γ>Μ, +, Α , , 03 −∗ >Α Γ >, 0. , Γ .20 . .2, 脚Ο. 2一6+∗ ;∗. >Α Π ,Μ, , .− ∗ Μ 8 : 0; < 0Α Γ = >? Ο , +, 9 #邵>Μ> ,0Α .3< 2>Π2 , + .2 0 Α .2∗ −, ∗ Μ ∗ .2 , +6Θ 8 − ϑ ( ! Θ>≅ ; ∗ Α .2− 0Μ. , + .2, >Α ∗1 Ε 30 .>∗ Α ∗ Μ Α >.+∗ Π , Α 一Μ> ≅ >Α Π ?01 .,+> 03 −.+0 >Α − , .2, 0 Ζ , +0Π , 2, >Π2 . ∗Μ 8 : 邵阴己Α∗ +Ω2 曲 − , , Γ ∴
3>Α Π − Ο , +, >Α , +, 0 − , Γ ?<  4 : & ΗΙ ∋ #& ·  Ι , 0 Α Γ .2, ?>∗ ; 0− − Ο 0 − 0 , , ∗ +Γ >Α Π3< >Α ,+, 0 − , Γ ?< ( : (∀ Ι ∋ #∃ : Η #Ι : Ω2 , .∗ ∴
.03 Τ 0Α Γ Ξ , ∗ Α ., Α .− ∗Μ >Α ∗ , Ε 30. , Γ −, , Γ3>Α Π 3, 0Ζ , − Ο , +, ( : ( ∃Ι ∋ 4 · & 9 Ι 0 Α Γ (  : Η∃ Ι ∋ 4 : ∃ ∃Ι +, − Ξ, , .>Ζ , 3< 2>Π2 , + .20Α
.2∗ −, [Μ , ∗ Α .∗ 3− ϑ 4 ! Ω 2, ., −. [Μ 9 #邵>Μ> ,0Α , , ∗ Μ Γ >Μ, +, Α , , 03 −∗ >Α Γ >, 0 ., Γ .2 0 . .2, 脚Ο. 2一6+∗ ;∗ .>Α Π ,Μ, , .− [Μ Δ Ε4 0 Α Γ 62 <
Ο , +, 9#邵>Μ> , 0Α. 3< 2>Π2 , + .20 Α .2 ∗ −, [Μ ∗ .2, + Α >.+∗ Π , Α 一Μ> 石Α Π ? 0 , ., +> 03 −腼 Α − :
Σ即 Ο∗ +Γ− % Ξ2∗ −Ξ 20 ., −∗ 3Ε ? >3>Ψ >Α Π ? 0 , ., +> 0 6Θ 8 ! ϑ Τ Κ 一Μ> ≅ >Α Π ?0 , ., +> 0 % 8 +泥堵Ε >1 +0 召了; Α∗ +2 20 % >Α ∗ , Ε 30. >∗ Α ϑ
Π+∗ Ο .2一Ξ +∗ ; ∗ .>Α Π
收稿日期 %  & 9拱 一巧
基金项 目% 国家林业局 ∃ 45 项 目侧] ∴&4 一 #4! ϑ广东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 Σ 8& ∀ 5 ⊥ !
作者简介 % 李 攻 # ∃Η# 一! , 女 , 重庆人 , 硕士 , 助理研究员 , 现主要从事湿地生态学研究 , 已在国内发表论文 #5 篇。 Λ 一; 0>3 0Γ 阮−
3>; , >Η #_ Κ 3, 几 , ∗ ;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 卷
用 : ’二68  Ξ30 Α . Π+∗ Ο .2一 Ξ +∗ ; ∗ .>Α Π ? 0 , ., + >0 !接种
植物被 ϑ止、为是一种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 , 67 ∴
Ξ8 可通 比各种代谢途径来促进植物生长 , 如固氮 ,
磷酸增洛 , 产生植物激素 , 合成含铁细胞或对植物病
原菌 的 , Ρ物控制等⎯ ’川 。 目前 , 国外在红树林领域
研究的 仁7 68 主要有固氮菌和解磷菌 , 接种 6768 能
有效促边一红树林幼苗和胚轴的生长〔’α , 而我国该方
面的研 ‘气及技术应用尚属空 白。
红树林通常被认为是营养较缺乏 尤其是 Τ 、
3, 心素 的生态 系统 3’# , 然 而 几乎所有红树林都
生 长茂盏 , 并不表现 出明显的营养缺乏现象 。 有
研究指 ⎯β , 根际微生物是保证红 树林生态 系统营
养物质转化和生 产力的主要 生物群体 χ’〕。 生 物
固氮作 卜βΦ是红树林生态 系统中常见 的现象 , 该系
统中有 赶善 、高效 的联合固氮生 态 系 , 是氮素的
重 要来原 δ“ 〕 一个红树林生态系统中 , 大约 4 & Ι
∋ ∀ & Ι 33δΦ年氮需要 量 由腐烂 叶片 、根 际 、表 层底
泥中的 司氮作用提供 δ’ δ 。 迄今为止 , 已从各种红
树林植物的底泥 、根际 、根表面 中分离出 固氮细
菌 , 主 要’有 % 沌% ‘, −Ξ >+ >33Ε ; 属 , Δ Ψ ∗ +∗ ? 0 , ., + 属 , / 2 >− ∗ 乙>∴
‘, ; 属 , ϑ Ψ。、++>‘>,‘; 属和 式Ψ, 占、>, ΨΨ。 属 δ5 , , 同时 , 由于
红树林 β 长于海陆交界的潮 间带 , 海水中丰富的
阳离 子吏磷 酸根 离子 沉降到红树林底泥 的 间隙
水中 , 与致大部分磷酸根难 以被植物体利用 , 而
解磷菌作为可溶性磷酸的潜在提供者 , 将有益于
红树植 吻的生 长 。 在 墨西 哥 的干旱 红树林生 态
系统 中 已从黑红树植 物 的根际分离 出 ∃ 种解磷
菌的菌珠 , 从白红树植物的根 Ρ分离出 ( 种解磷
菌的菌 ,韶 ”
红树林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低一直是我国
进行红ε 树林恢复和发展中存在的难题 , 在恢复被
破坏的抓树林区或人 工营造红树林时 , 可 以尝试
利用接种 67 68 来促进红树植物幼苗的生长 。 本
研究利 >#3 墨西哥合作方提供的 67 68 菌株 包括
∀ 种解磷菌株和 9 种 固氮菌株 ! , 以红树植物木榄
8 + Ε Π ,‘, ‘+0 Π 了; Α ∗ +2 >− 0 # : !Ρ 0 ; : !幼苗为接种对
象进行 伏栽接种试验 , 旨在筛选 出促生效果佳的
优 良 6 3’8 菌株服务于沿海防护林建设和红树林
资源 的 ”呆护 、
# 材件与方法
# # 试验材料
供以植物 % 木榄 , 采自海南省东寨港 , 挑选成熟
的大小均匀 、完好无损的胚轴作试验材料平均鲜质
量 # : ∀ ∃ ! 。 胚轴先用 & : #Ι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
毒 (& ; >Α ,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数次 。 从墨西哥西
北生物中心引进的供试解磷菌种 ∀ 株 , 分别编号为 %
8 · 0 ; < , = >? , 8 · 0 .+ , ≅ 0 Α , 8 : 3·>% , Ξ : Χ : %供试 3司氮菌种
9 株 , 分别编号为 % Δ Ε 4 , Ξ 2< ,  4 9 , ΦΔ4 , , Γ , 菌种在液
态氮中保存 。 试验前分别采用改 良的 Θ / −Χ 无机磷
液体培养基 〔∃ 〕和改 良的 ∗ Δ 8 液体培养基 ‘’‘, 对解磷
菌和固氮菌进行扩繁 , 所有供试菌株均进行液体振
荡培养 #∃ ∗ + · ; >Α 一 ’! , 培养温度  5 ∋ ( & 弋 , 时间
( ∋ − Γ , 制成液体菌剂 菌数达 #& ∀ 1 ΜΕ · ; Ρ 一 ’ !使
用 。
# :  试验方法
# :  : # 解磷菌的接种 试验共设 Η 组 , 即 ∀ 个处理
组和 # 个对照组ΥΣ ! , 每组重复 ( & 次即 (& 盆 ! ϑ
培养基质 组成为 9& Ι 红壤 十 4 & Ι 河砂 φ 9 Ι 火烧
土 十9 Ι 土杂肥 !经  次高压灭菌# # ℃ , 3 2! 后装
盆 , 每盆装基质 & : 9 γ Π , 栽种 3 株木榄胚轴 」 在胚轴
发芽并长出第 # 对叶时 , 各处理组同时接种供试的
解磷菌菌液 , 即每株在基质中分别用无菌注射器注
射菌剂 9 ; Ρ , 对照组则每盆注射灭 菌的改 良 Θ/ ΘΧ
无机磷培养基 9 ; Ρ 。
# :  :  固氮菌的接种 试验共设 ∀ 组 , 即 9 个处理
组和 # 个对照组 ΥΣ ! , 每组重复 ( & 次即 (& 盆 ! ϑ
培养基质的处理 , 木榄胚轴的栽种以及菌液的接种
方法与 # :  : # 基本相同 , 但对照组每盆注射灭菌的
改良 [Δ 8 培养基 9 ; Ρ 。
# :  : ( 试验管理 从注射液体菌剂起 ∀ 个月内 , 每
天每盆补充适量的无菌水以保持等高的水位 均高
出基质表面 # 1 ; ! ,每月定期施加 # 次盐度为 9 Ι。的
人工海水 由无菌水添加天然海盐制成 !9& ; 3 ·
盆 一 ’。
# :  : 4 测定方法 试验结束时测量每株幼苗苗高。
整株采收所有幼苗 , 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 自然晾 于后
在 Η& 一 5& ℃烘箱中烘干 至恒 质量 , 计算侮株 总生
物量 。 每组随机选取 ( 株 , 分别测定叶片的全 Τ 和
全 6 含量 。 全 Τ 含量用扩散法测定 , 全 6 含量用钥
锑抗比色法测定 ⎯川 。
试验结果
接种不同解磷菌 、 固氮菌对木榄苗高 、生物量
的促生效果
解磷菌 木榄幼苗接种解磷菌 ∀ 个月后的
第 # 期 李 玫等 % 67 68 对红树植物木榄幼苗的接种效应
苗高及生物量见表 # 。 表 # 表明 % ∀ 种解磷菌对木榄
幼苗苗高 、生物量的增长均有一定的促进效果 , 苗高
比对照增加  # : 9 Η Ι ∋ ∃ : 9 4 Ι , 生物量比对照增加
 Η : 4 ∃ Ι ∋  & : (  Ι , 其中 8 : 0 ; < 和 = >? Κ 个菌种对
木榄苗高的促生效果最佳 。 经差异显著性分析 表
# ! ,接种 ∀ 种解磷菌的木榄苗高 、生物量与对照相 比
均达极显著差异 尸 η & : & #! , 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
著 。
表 # 接种不同解磷菌对木榄幼苗生长的影响
菌种 苗高ι1 ; 生物量 ι Π · 株 一 ’!

00?

#∀ : & ∀ 士 # : ∀ ∀4
#9 Η # 土 # ∃ ( &
#9 : 4 ∃ 士 # : Η 9 (
#9 : 9 # 土 # : Η 5 5
#4 : Η  士 # : ∃& Η
#4 : 4 Η 士 # : ∃ & ∀
#( :  # 土 # : 5 # (
#& : 4 5 土 3 : ( ( 3 0
#& : #∀ 士 3 : 4 ∀ 0
#& : (∃ 士 3 : ( #  0
∃ 5∃ 士 # :  5∀ 0
∃ : ∃ Η 士 # , # &4 0
∃ : ∃ 9 土 # :  Η∃ 0
5 :   土 # : ∗ 34 ?
ϕ+Υ。0卜0;‘:上加‘
们。卜 ‘!
∀一, ,勺一#∃工%&∋协一()∗#∋+,
−./∋,(012345
注 6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 ) 7 )( 水平差异显著 , 不同大写字母
表示 ) 7 )∗ 水平差异显著 , 下同 。
∋ 7 ∗ 7 ∋ 固氮菌 木榄幼苗接种固氮菌 # 个月后的
苗高 、生物量见表 ∋ 。 表 ∋ 表明 6 ( 种 固氮菌对木榄
幼苗苗高 、生物量 的增长均有明显促进效果 , 尤 以
1 8, 和 −. 9 菌株 效果 更佳 。 苗 高 比 对 照增 加
∗) 7 ∋ ∋ : ; ∋ , 7 ) ∃ : , 生物量比对照增加 ∗ < 7 ∃ ∗: ;
=∋ 7 =# : 。 运用 >−? ? 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 表
∋Α ,接种 ( 种固氮菌的木榄苗高与对照相比均达极
显著差异 ≅尸 Β ) 7 )∗ Α , 生物量除 23 外与对照相 比均
达极显著差异 ≅尸 Β ) 7 ) ∗ Α 。
表 ∋ 接种不同固氮菌对木榄幼苗生长的影响
菌种 苗高Χ2 Δ 生物量Χ ≅ ∀ · 株 一 ’Α
1 8, ∗# 7 = < 士 ∗ 7 # = <  1 ∗) 7 + + 士 ∗ 7 ∗ ≅ΕΑ  1
−. 9 ∗( 7 + , 土 ∗ 7 + ∗∋  1 Φ ∗) 7 ∋, 士 ∗ 7 ∗=# Γ 1 Φ
∋, ( ∗( 7 ∋ ∃ 士 ∗ 7 < # + Γ 1Φ ∗ ) , , # 土 ∗ 7 ∗ ∗( Γ 1 Φ
01, ∗( 7 ∋ ( 土 ∗ 7 < ∗= Γ 1 Φ ∗ ) 7 ∗# 士 ∗ 7 ∋∋ ( Γ Φ
‘, 3 ∗, 7 ( # 士 Η 7 + # + Γ Φ < 7 + , 士 Η 7 ∗= # Γ Ι Φ 4
45 ∗= 7 ∋ ∗ 士 ∗ 7 + ∗ = Ι 4 + 7 ∋ ∋ 士 ∗ 7 ) ∗, Ι 4
全 − 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 ≅ 尸 Β ) 7 )∗ Α ϑ接种 Φ 7 ΚΛ 、
Ε ! 后 , 叶片的全 Μ 、全 −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 − Β
) 7 ) ( Α ϑ而接种 Φ 7 Ν 2 、 − 7 Ο 7 后 , 叶片的全 Μ 、全 − 含
量稍高于对照 ,但无显著差异 。
表 = 接种不同解磷菌后木榄幼苗叶片的全 Μ 、全 − 含Κ
菌种 全 Μ Χ ≅ 林∀ · ∀ 一 ’Α 全 −Χ ≅ 协∀ · ∀ 一 ’Α
Φ 7 姗9 ) 7 < + + 申 , ∗ ) 7 ( < ∗ 甲 7
Π ΘΓ ) 7 < ∋< Ρ Ρ ∗) 7 ∗#, 中 娜
Φ 7  ΚΛ ) 7 + (+ 7 < 7 ∃ ∋ = 7
Ε ! ) 7 + = ∗ 用 < 7 ( ∃ ∋ 堆
Φ 7 Ν Ι ) 7 ∃< ∃ + 7 ∃ )<
− 7 Ο 7 ) 7 ∃ ( ∗ + 7 # + #
45 ) 7 ∃, ∗ + 7 ( ∗∋
注 6 Ρ ‘ , 尸 Β ) 7 )∗ ϑ Ρ ,尸 Β 。7 ) (ϑ 下同。
∋ 7 ∋ 7 ∋ 固氮菌 接种 ( 种固氮菌株后木榄幼苗叶
片的全 Μ 、全 −含量见表 , 。 从表 , 看出 , ( 种固氮
菌株均使木榄幼苗叶片的全 Μ 、全 − 含量增高 , 全 Μ
的含量比对照增加 , 7 )( : 一 ∋= 7 =< : ϑ 全 − 的含量
比对照增加 , 7 < : ; 犯 7 ∃< : 。 经差异显著性分析
≅ Κ一检验 Α表明 6接种 18, 、 −. 9 后 , 叶片的全 Μ 、全 −
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 ≅ Σ Β ) 7 )∗ Α ϑ 接种 ∋, ( 后 , 叶片
的全 Μ 、全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尸 Β 。7 )( Α 。
表 , 接种不同固氮菌后木榄幼苗叶片的全 Μ 、全 −含Κ
菌 种
1 8 ,
全 ΜΧ 沪 一 ’Α 全 Τ ≅ 卜∀ · ∀ 一 , Α
Η )
Η )
<
+
+
+
) 7 < +, 申 7
) 7 < =∋ 中 中
) 7 +∋ ( 申
) 7 +) ∗
) 7 ∃ ∃ +
) ∃ , ∗
∋ 7 ∋ 接种不同解磷菌 、固氮菌对木榄幼苗叶片 Μ 、−
含量的影响
∋ 7 ∋ 7 ∗ 解磷菌 接种 # 种解磷菌株后木榄幼苗叶
片的全 Μ 、全 − 含量见表 = 。 从表 = 看出 , # 种解磷
菌株均使木榄幼苗叶片的全 Μ 、全 − 含量增高 , 其
中 ,全 Μ 的含量比对照增加 = = 7 = = : ; ∗ 7 = (: , 全 Σ
的含量 比对照增加 ∋, 7 ,∋ : ; ∋ 7 ), : 。 经差异显著
性分析 , 接种 Φ 7 Δ 9 、 ΠΘ Γ 后 , 木榄幼苗叶片的全 Μ 、
= 讨论
−Υ −Φ 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的热门课题 , 在促进植
物生长 , 增加作物产量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面进
行了大量研究 。 −Υ−Φ 是指自由生活在土壤或附生
于植物根际 、茎叶的一类可促进植物生长的有益菌
类 , 一般指具有固氮 、解磷 、产生植物激素和分泌抗
生素等能力或至少具有其中之一能力 的细菌 、蓝细
菌等 。 我国在 −Υ −Φ 的研究中多以禾本科作物 ≅如
水稻 、小麦 、玉米等 Α为接种对象 , 而在木本植物上
≅包括红树林植物 Α应用甚少 ς’∋ , 。
本文 以红树植物木榄的幼苗为接种对象研究
了 −Υ −Φ 的促生效应 , 试验表明 6 # 种解磷菌株不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 卷
同程度地促进 了木榄幼苗对 Τ 、 6 的吸收 , 并促进
了幼苗生长 , 其中促生效果最佳的菌种是 8 : 0 ; <
和 => 卜 有研究认为 , 解磷菌增加植物吸收磷量
是由干解磷菌分泌 的生 长调节物质促进 了根系
的生长 ϑ也有人认为 , 解磷菌具有解磷和促进生
长的双重作用 「”味还有研究指 出 , 添加磷元素
不加任何氮元素 !可使 自然生态 系统中的 固氮
速率增加 9 ∋ #& 倍七’‘ δ , 这 与本研究中木榄幼苗
在接种解磷菌后 不仅增加 了对磷 的吸收而且增
加 了对氮 的吸 收相 · 致 Μ , 至 于微生 物的解磷机
制 , 一 般认为有机磷微生 物在土 壤缺磷的情况
下 , 向外分泌植酸酶 、核酸酶和磷酸酶等 , 水解有
机磷转化为无机磷酸盐 。 无机磷微生物的解磷
机制 一 般认为与微生物产生有机酸有关 , 这些有
机酸能够降低 Ξ] 值 , 又可 与 ), 、 Δ3 、 Υ0 、 Χ Π 等离
子结合 , 从而使难溶性磷酸盐溶解 〔”」。 目前 , 我
国在红树林领域内关 于解磷菌的研究刚开始 〔’∀ 〕,
今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 包括专一红树植物解磷
菌的筛选 、解磷机制的探讨 、 高效解磷菌菌剂的
应用 乃至产业化等 。
试验还表明 %供试的 9 种固氮菌株在接种后均
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木榄幼苗的生长 , 具体表现为各
处理的苗高 、生物量 、叶片全 Τ 和全 6 含量均显著
高于未接种的对照 , 其中 ΔΕ4 和 62 < Κ 个固氮菌种
对木榄幼苗的促生效果最明显 。 对红树林固氮微生
物的研 究 目前仅见 于 国外的一 些报道 , Θ,Α ΠΕ 6. 0
等3川在印度 1 0Α Π, 、 河口湾的热带红树群落中进行
Φ’离体根乙炔还原实验 , Η 种常见 的处于较早演替
阶段的红树种离体根的固氮酶活性高达 ∀4 ∋ #(&
Α ; ∗ 3 · ϑϑ 一 ’ · 2 一 ’Υ Κ] 4 Γ Ο 。 Χ 0 Α Α χ “〕在研究了南非的
8, 0 加川∗Γ 红树林后指出 , 有大量根际固氮菌和红树
林根 系进行联合固氮 , 固氮菌在根系周围获得根系
分泌的有机物 ,作为固氮的能源和碳源 , 固氮活性与
水温 、 弋照强度和季节性变化有重要关系 , 生物固氮
的 4 : (Ι 化合态氮供红树林吸收 。 Ω∗ 3,Γ 。 等 χ” α 在
墨西哥的 803 0Α Γ+0 泻湖也对红树林根际 、气生根系
与蓝藻的联合固氮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 , 证明红树
林根系不同的位置可能联合共生不同的海洋蓝细
菌。 从气生根上分离出并得到鉴定的两种蓝细菌
分属微鞘蓝细菌属和隐杆蓝细菌属 !都是固氮菌 ,
萌芽自骨壤南>1 ,Α Α >0 Π, +; >Α 0 ∗ Ρ: !的幼苗在接种
原型微鞘蓝细菌 ∀ Γ 后 , 其固氮作用χ[3 和氮积累增
加 叶 中 的氮含量 比未接种 红树提 高了 9Ι ∋
# #4 Ι !δ’‘α 。
目前 , 国内红树林湿地的 67 68 研究尚处在起
步阶段 ,如何筛选优良高效的乡土促生菌种以及寻
找适合田间应用的接种方法和介质将是函待解决的
间题 。 国外研究表明 %用混合菌剂接种比用纯菌株
的促生效果更好 , 把从红树林根际分离出来的固氮
细菌几州肠?01., +> “; −6 : 和某种解磷菌混合起来 , 其
固氮能力比仅用纯菌株时增加 & Ι , 而且这两种
混合菌株接种红树林幼苗后 , 进人叶片的氮元素增
加〔’〕。 因此 , 建议开展有关红树植物 676 8 混合菌
剂研制与接种的研究 , 以便将来研制出促生效果显
著的菌剂 , 并推广应用于红树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
参考文献 %
χ # ( 73 >∗ γ 8 / : Ω2, ,Α 2助, ,; , Α气[Μ 630Α. 乎∗ Ο .33 场 介, , 一3>Ζ>Α Π ?013 示0
χ Φα : Υ0Α Φ Χ>,汕#& # , #∃ ∃ 9 , 4 # % 3的 ∋ ##Η
【 α 80−2 0Α ς , ] ∗罗 >Α 7 : 凡切甲‘成止“; 一Ξ 30Α . +, 30 .>∗ Α −2>Ξ − % , Α Ζ >+∗ΑΨ, Α ∴山 朋Γ Ξ卜<−> ∗3 ∗ Π> 1 0> 0ΓΖ 0Α 1 , #∃ ∃&一#∃ ∀! 仁Φ〕: Υ0Α Φ Χ>1汕>∴
& # , #∃ ∃ Η , 4 ( % #& ( ∋ # #
χ ( 〕80− 20Α ς , Χ∗+, Α ∗ Χ , Ω+∗ <∗ Λ : Υ +∗ Ο. 2 Ξ +∗ ; ∗ . >∗ Α ∗ Μ .2 , − , 0 Ο 0 ., + ∴
>川Π0. ,Γ ∗ >3− , , Γ 2己叩2<. , −心姗。她 ∀3Π, 枷# >Α ∗1 Ε3 0. ,Γ Ο >.2 ∋ ∴脚Ζ, .2 >Κ[ −Ξ2暇 ?01 .,+> 0 0Α Γ 20】& 加3,二. Δ胡叩 >成3, − Ξ Ξ χ Φ〕: 8>∗ 3
), +> >3 9 & ##9 , 《 ! , (  %  ∀ 9 ∋  Η
仁4 」Δ】∗ Α Π> κ Χ , Υ2+> 0. ∗ Μ, +− , Α 6 , Ω >+, Α Γ > ) : Ω2 , >Α3 Ε ,Α , , ∗Μ Μ∗ + ,− .
.< Ξ, ∗ Α 而 。功? >03 一 Α Ε示 , Α . +, 坛.>∗ Α −2>6− >Α .+∗ 3〕>,03 ; 0Α 脚 Ζ , −, Γ >∴
; ,此 χ Φ」: Φ Λ印 Χ0+ 8>∗3 Λ ,∗3 , 一卯( , #Η # % & # 一  (
〔9 α ] κ Ν, >Α 7 , 80−2 0Α ς , Χ, Α Γ∗ Ψ0 一Θ03 Π0Γ ∗ / Δ , ,. 03 : Ρ0 Χ >,碗#&# & ∴
Π> 0 Γ, #& 9 ;0Α Π30+ , − : 8∗ −ϕ此 9 , Α 30 肠Α 比+0 , Α .+, ,3 ; 0+ < 30 .> ,∋χ Φα : Υ >, Α , >即 κ , − 0+; 33∗ , #∃ ∃ , #4 % ∀ ∋ ( 9
〔∀ α 董俊德 , 王汉奎 , 张似 , 等 : 海洋固氮生物多样性及其对海洋生
产力的氮 、碳贡献χ Φα : 生态学报 , & &  ,  #& ! % #Η 4一 #Η4 ∃χΗ 〕= 0Α Γ ,+ = 03γ Δ 7 , Δ . >Ο >3 Ξ Χ : Δ , ,.< 3, Α , +,Γ Ε , .>∗ Α >Α 0Α 月ΝΦ>1 , Α ∴
Α 她 ;0 Α0 , ∗;Ε Α >.< >Α Θ∗ Ε .2, ; Δ Ε −.30 >0 χ Φ α : Δ Ε − . Φ 8∗ . ,#∃ 54 , (  % # 9Η ∋ #∀4
χ5 α Θ, Α即Ξ .0 Δ , Υ20Ε Γ2Ε +> 9 : Λ , ∗ 3呵 ∗ Μ 2 , .,+∗ .+∗ Ξ 2>, Γ >Α >.+∗ Π , Α Μ>≅0∴
.>∗Α >Α .2 , +2 >Ψ∗ −Ξ 2,+, ∗ Μ;0Α Π +∗ Ζ , Ξ 30Α . , ∗ΑΕ Ε Α >.< 0 . .2, 7 0Α Π,Θ+> Ζ , + , −. Ε衅 >Α ΝΑΓ >0 χ Φα : ∗ , , ∗ 3吧0 , #∃ ∃ # , 5Η % 9 ∀! ∋ 9 ∀4
χ∃ 〕= 叮ϕ 33, Ψ Ξ , ] ∗3 即>Α 7 , 6Ε , Α ., Χ Λ , , . 03 : 62 ∗ 叩20. , 一−∗ 3Ε ? >3>Ψ>Α Π
; >, +. 月 +Π0Α >−; − 0− ∗1 >0., Γ 衍.2 .2 , +2 >Ψ∗ −Ξ 2,+ ∗Μ ;0Α 脚Ζ , − >Α 0
−,ΑΕ 0Α Γ , ∗ 0− .03 3昭∗ Α χ Φα : 8>∗ 3 ), 币# 9& ##, , 〕Ν ! , (& % 4 ∀。∋ 4∀ 5
χ #& α ∗ γ ∗ Α , ς , Δ 3?, 2 . Θ Ρ , 8Ε; − / ] : Χ , .2司 9 Μ∗ + 脚Ο >飞 ΘΞ >+>3 Ε ;
Β 3洲】Μ, +Ε ; 0Α Γ Μ∗ + , ∗ Ε Α .>Α Π >. >Α Ξ Ε +, , Ε 3.Ε +, 朋Γ >Α 0− −∗1 >0 .>∗Α Ο >.2
63 0Α .− χΦ α : Δ Ξ6Ν Λ Α Ζ>+∗ Α Χ>, : ? >∗ 3, #∃ Η Η , ( ( % 5 9 ∋ 5 5
【川 78 Η5 5 一 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氮、全磷 、全钾 、全
钠 、全钙、全镁的测定 硫酸 一高抓酸消煮法 !〔−α
χ # α ]0Α Φ 7 , ς0Α Χ ] , ΘΕ Α Ρ , , . 03 : ≅−∗ 30. >∗ Α , Θ ,3,1 .>∗ Α , Υ20+1 ., 卜
>Ψ0. >∗ Α ∗Μ 63 0Α . 7 Α 〕⊥. 2 一6+κ ; ∗ .>Α Π 8 01 ., +> 0 Δ −−∗1 >0. ,Γ Ο >.2 / >, , 明Γ
Υ卿>,Ε; Ξ 】0 Α .− χ / 〕: Ω2 , Κ Α Γ ΝΑ .,; 0.> ∗ Α 03 ⊥ ∗ 3γ −2叩 0Α Γ 6瓜」Ε ∗ .
Λ ≅2 >? >.>∗ Α ∗ Α ⊥ 2>., Δ Π+> , Ε 3.Ε +, Χ >,+∗ ? >03 Δ Π2 , Ε 3.Ε+, ! , 8, >λ>Α Π ,
第 3期 李 玫等 %67 68 对红树植物木榄幼苗的接种效应 # #(
  又
仁#( 〕赵小荣 , 林启美 : 微生物解磷的研究进展〔Φα : 土壤肥料 , & #
( ! % Η ∋ # #
χ #4 〕反朋 κ / Θ , Β阳 Υ ) ] , Χ Ε甲2< Ω Ξ , ,. 03 : Ω 2, >; Ξ∗ Γ 0Α 1, ∗Μ Α >∴
切唱, Α Μ> ≅ 0 .>∗ Α >Α 30γ , − ϑ Λ Α Ζ汤Α ;, Α .03 功3, ∗Μ Α >.+κ 罗Α 一俪Α Π ?3Ε , ∴
目陀 , Α 03 Π 0 , 0Α Γ 0 −<;? >∗ .>, ?01 ., +> 0 χ Φα : Λ ∗3 8Ε3 Θ.∗1 γ2 ∗ 3Α ! ,
#∃Η 5 ,  ∀ % 4 # ∋ 9 #
【巧〕赵小蓉 ,林启美 ,李保国: 溶磷菌对 4 种难溶性磷酸盐溶解能力
的初步研究【Φα : 微生物学报 ,  &  , 4   ! %  (∀ ∋ 4 #
〔#∀ α 万璐 , 康丽华 , 廖宝文 , 等 : 红树林根际解磷菌分离、培养及解
磷能力的研究〔Φα : 林业科学研究 , 以” , #Η 3! % 5∃ ∋ ∃4
χ #Η α Θ, Α ΠΒ Ξ .0 Δ , Υ20Ε Γ 2面 9 : Λ , ∗ 3∗ 盯 ∗Μ 2, .,。助Ξ 2>, Γ >Α >加罗Α Μ>≅0∋
.>叩 >Α .2 , +2> 加− Ξ 2,+ [Μ ;0Α 脚Ζ , Ξ30Α . , ∗;Ε Α >.< 0. .2 , 7 0Α 罗−+> Ζ,+ ,− .Ε呵 >Α 瓦Γ> 0〔Φα : & 忱∗ 3∗ Π> 0 , #∃ # , 5 Η % 9 ∀& ∋ 9醉
χ #5 ! Χ0Α Α ) κ : 8>∗】∗ Π> , 03 Α >.+∗ Π , Α 石≅ 0 .>∗ Α 0−∗1 >0., Γ Ο> .2 8 3Ε , 尹,Α
03 脚 ,∗ΑΕ Α >Β, − >Α .2 , 8,01 2Ο 以妇 Χ0Α Π +∗ Ζ , Τ 0 . Ε+, / ,− +Ζ ,  :Θ, 0−∗ Α 03 Ζ面0.> ∗Α >Α 01 ,.< 3, Α , 耐Ε , . >∗ Α 01 .>Ζ >.<〔Φ」: ΘΔ)/Φ 8 [Ω ι
Θ一Δ跟 介Γ−γ+ 63叻.γ Γ : , #∃ ( , 9∃ ( ! % # ∋ 5
〔#∃ 〕肠」, Γ ∗ 7 , 80− 20Α ς , Θ∗, 3面,+ Δ : Υ<0Α ∗ ? 0 , .,+> 0 0Α Γ ?3 01γ ; 0Α ∴
Π 旧 Ζ , − >Α Τ ∗汕Ο , ( ., ; Χ ,石1 ∗ % ,∗3 Α >Ψ0 .>∗ Α 0Α Γ Γ >Ε ; 03 0Α Γ −, 卜
−∗ Α 03 Α> 加罗Α 五≅.0 >∗ Α ∗ Α 0,Α 03 ;∗ .−仁Φα : Υ0Α ΦΧ >, +∗? >∗ 3, #∃ ∃ 9 ,
4 # % ∃ ∃ ∋ #& # #
仁& 」Ω? 3,Γ ∗ 7 , 8 0− 20Α ς , Θ能3ΓΑ ,+ Δ : Ν2 Ζ >的 1 ∗ 3∗ Α >Ψ 0. >∗ Α 0Α Γ >Α ,+, 0−,
>Α 刀>.Α 呛, Α 右沉0 巨朋 [Μ − , ,Γ 3> Α Π 侧− 证 ?3 01 γ ; 叨 Π +∗ Ζ , >Α∗1 Ε30 ., Γ?< 0 Μ> 30; ,Α.∗ Ε − 1< 0Α ∗ ?01 .,+> 0 χ Φ」: Υ0Α Φ Χ >,+∗? >3 , #∃ 9 , 4 # %
#& # ∋ #&  &
χ  # α 80− 20Α ς , 6Ε , Α ., Χ Λ , Χ”& #Γ κ κ , , . 03 : ΝΑ Ζ >肋 .+0Α −Μ, + [Μ Μ> ≅ , Γ
Α> 肋Π , Α 如; Γ >叮∗ .> 习Ξ 2>, Μ>3 0; , Α> ∗ Ε − ,<0Α ∗? 01 ., +> 0 .∗ ?301 γ ;0Α ·目; Ζ, −, ,. 山卿χ Φ」: 几ΧΘ Χ >,; ? >∗3 Λ1 ∗3 , #∃ 5 ,  ∀ % #∀ 9 ∋ #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