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7 卷 第 2
1 9 9 4 年 4 林 业 科 学 研 究FO R E S T R E S E A R C H
又 0 1 . 7 . N o . 2
A Pr
. ,
1 9 9 4
期月
泡桐对丛枝病原 M L O 的抗性研究 ‘
田 国忠 熊耀 国 汪 跃 赵丹宁 李 峰 徐 刚
摘要 本试验通过试验林 自然发病调查 、病根苗抗病性测定及 D API 染 色等方法 , 对不 同无性
系及杂交组合的泡桐试材抗病性进行了评估 . 结果表明 , 5 ~ 6 年生泡桐 自然感染 M L O 后的地面部
分发病现象可归纳为四种类型 :丛枝型 (w B ) 、黄化 型 (Y ) 、丛枝黄 化型 (W B + 、” 和丛枝花变叶型
(w B + P)
。外部发病差异与其韧皮部筛管中M LO 的含量有直接联系 。一般情况下 , M L O 的浓度高
低依次为花变叶部位 、丛枝部位 、黄化部位 、无症或健康部位 。 在根部 M LO 浓度低 , 且无 性 系间差
异 不显著 . 不同无性系间或杂文组合间抗病性存在 明显差别 。 根据病状反应 、病情指 数和病组织
M L O 浓度测定结果 , 可以区分为高抗 、中抗和感病三种类型 。 初步筛选出一批抗病性强 、生长性状
好有可能被利用的试材 , 以及生长性状差但表现出较 强抗丛枝病特性的无性系或杂交组合 。
关键词 泡桐无性系 、类菌原体 、抗病性
在我国 , 泡桐丛枝病在生产上成为重大问题 。选用抗病品种成为泡桐 良种化和农用林业发
展中的迫切需要 。 由于 M L O 尚不能人工培养 , 造成泡桐抗丛枝病鉴定及抗病育种工作的诸多
困难 。 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的荃础 七「, 〕, 根据无性系试验林 自然发病调查 . 温室埋根苗抗性测定
和病组织 M L O 含量测定 , 对无性系间抗性差异和特点 , 进行了分析和 比较 。 现将结果总结如
下 。
1 试材和方法
L l 试验林发病调查
1
.
1
.
1 试验地设五 试验地设在山东省充州县林科所 , 三号林面积 1 . 3 hm Z . 1 9 8 7 年 3 月 29
日定植 , 样本 5 95 个 ;七号林面积 Z h m Z , 1 9 8 6 年 3 月 27 日至 28 日定植 . 样本 9 20 个 , 同一无
性系或杂交组合按 3 一 5 株一个小区 , 4一 5 次重复 , 随机排列 , 株行距为 4 m 丫 sm 。 按常规方法
管理 。
1
.
1
.
2 丛 枝病调 查方法 自 1 9 9。年 4 月至 1 9 91 年 8 月 . 先后 4 次对试验林进行丛枝病调
查 , 逐株记载症状 . 并分级统计丛枝类型 。 丛枝症状分级标准参 见李荣幸等的报道‘) 。
L Z 埋根苗发病调查
分别于 1 9 9 0 年 5 、 8 月和 19 9 1 年 5 月在试验林 内挖取发病丛枝在 I ~ 皿级之间 和健康
(或无症)的泡桐 1 ~ 2 年生根 , 随机挑选直径在 0 . 5一 1 . 0 c m 的 . 截成长约 4一 5 c m , 在温室花
盆中埋根育苗 , 在温度 20 ~ 30 ℃下 , 定期观察记载出苗率 、 发病率 、症状类型 、生长势及死苗情
况 。
1 99 2一 0 4一 20 收稿 .
田国忠助理研究员 , 熊帐国 , 汪跃 , 赵丹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 10 。。91 ) ; 李峰 . 徐刚 (山东省充州
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 .
, 本文为“七五 “国家攻关项目 “泡铜属的 良种选育 ’部分 内容 。 试验中得到 中国林科院林研所育种室医困画 、 李淑梅 、
件水昌和黄东森老师及山东省充州县林科所其他同志协助 . 特此致谢 .
l) 李荣幸 , 程绍荣 ,刘廷志 , 等. 泡桐对丛枝病的抗性差 异及其 自然鉴定 . 泡 桐 . 1 9 8 7 . ( l ) : ] 一 几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7 卷
L 3 病原 M LO 的检测
采用 D A PI 染色技术‘2 ”二, 测定 1一 2 年生粗根皮和毛细根韧皮部 M L O 含量 ; 地上部取当
年萌发丛枝的幼茎 、 叶柄 、 叶脉及花器部分 , 每样品徒手切片 1 5 一 20 片 . 按 5。% 以上切片特异
性萤光强度为该样品 M LO 含量标准 。
2 结果和分析
2
.
1 试验林丛枝病调查结果
2
.
1
.
1 田 间泡桐丛 枝病发病类型 4 一 5 年生泡桐感染 M LO 后的发病现可 归为四 类 : ¹ 丛
枝型 (W B ) ; º 黄化型 (Y )—病树部分或全部枝条上叶片黄化 , 但不出现丛枝 ; » 丛枝黄化型(W B + Y )—同一病树具丛枝和未丛枝叶片黄化症状 ;¼丛枝花变叶型 (W B + P )—丛枝条上 有异常花芽分化 , 绿尊或花变叶 。 从统计结果来看 (表 1 ) , 试材以 W B 型最为普遍 . Y 型次
之 , W B + P 型比例较少 。
对近 70 个不同无性系或杂交组合的泡桐发病类型 、丛枝病株率及病情指数的调查统计结
果 , 显示了不同种源的泡桐对 M LO 侵染的症状反应存在着显著差别和规律 。 将泡桐种间的发
病反应加 以 比较可 以 发现 , 白花泡桐 ( p a u lo w n i a fo r t u , Ze i ( S e e m . ) H e m s l. ) , 兰考 泡桐 (P .
e lo n g a ta 5
.
Y
.
H u )和揪叶泡桐 ( p . c a ta lp ifo li a G o n g T o n g )以 W B 型最为常见 , 其中仅揪叶泡
桐 中出现 W B十 P 型 ;毛泡桐 (P . t o m 尸, : t o s a ( T h u n d . ) S t e u d . ) 主要以 Y 型或 W B + Y 型 为主 。
至于杂交组合的症状则因父本 、母本的遗传背景及遗传力不同而变化较大 。
2
.
1
.
2 无性 来和 杂交组 合间的 杭病性 表
2 列出了对丛枝病抗病和感病的部分无性系
和杂交组合 。一般情况下 , 田间表现抗病的材
料其生长性状却不理 想 , 如 CH ”。 、C : 6 ,等生
长缓慢 , 其胸经和材积远比感病的 C , 36 、C 102
和 C 。一。;等无性系要小 。 在调查过程中 , 也发
现少数 无性 系既有 良好的生 长性状 , 又对
M L O 具有高的抗性 , 如 C 8 3 一 ; ; 、 C H 9 7 一 , 、 C S ; 一 2。、
C 8 4
一27 、C 8 4
一 5 6一 , 、C 工3 ,
、
C H 236
一l等 。
表 1 试验林丛枝病调查结果
三 号 地 七 号 地
株数 病株率 病情 株数 病株率 病情概 指数 红妇9 . () 指数
W B 型
, 级 :: :; :
128 1 7
33
.
10
1 0 1 14
级
26
.
5 ()
N 级 44 8 . 8 27 3 . 9
Y 型 22 4 . 4 一 7 0 1 1 . 9 一
W B + Y 型 35 7 . 0 一 16 2. 2 一
W B 十 P 型 7 1 . 4 一 1 0 1. 4 一
( 健株或无症 ) 18 1 36 . 2 一 334 4 6 . 5 一
表 2 无性系和杂交组合的田间抗性比较
抗 性 无 性 系 杂 交 组 合
高度
抗病
(相对丛枝率 ¹ < 一 10 %
或相对病情指数 º < 0)
C o s
_ 。2 , , C 。s
_ 。3 , , C a,
_ 。, : , C . 2,
. 揪 4 , 揪 12 , C 。; _ , 。4 , C H Z , 。_ , , C H Z ; 、_ ; , C H 。, _ 1 , C 3 , 。_ , ,
C o 3
一 4. , C 。; 2 一
,
C 。一 : ,
,
C o 4
一 , o , C s4
一
1;
,
C o 3一 2 2 , C o 3
一 : 5 , C H 2 3s
,
C H Z , 。
一
1 . C H o l
,
C H 。,
_
1 ,
C a 4
_ 一。。 , C a‘
_ ‘一 , C : 4
_ , ‘ C H , 。
_ ,
中度
抗病
( 一 10% ( 相对丛枝率¹ ( l劝% C o s一。: 2 , C s s 一。 2, ,
或 1 0> 相对病情指数º > 0 ) C Z , 一 ; , C o s一。3;
e 。; 一。; , e os
一 0 0 。 , C 13 7
,
C B 一 8 3
一1 , e H : 33 2
,
e H ,
感病 ( 相对丛枝率 ¹ > 10 %或相对病情指数º > 10)
C 一。,
.
C o s o Z ,
,
C 。,
_ o : , , C , 3。 , C as
_ o , ‘ , C 。,
_ o , ‘ . C H Z , ,
_
1 , C H z , 。
_
1 , C玉王。2
C 。; 。. 1
,
C 。。 。, 1
,
C o .
_
a ,
_ , , C s ;
_ 4。 , C a s_ 0 2: , C o s
_
02 1 , C H Z , 1
_ z , C H 2 1
_
: , C I {川
C a4
_ a4 2 , 揪 3 , 揪 9 C H sZ , C ; 。。 3 , C , 。s ; , C : 。8 _ 。
C , ,
.
C 3 , s
,
注 : ¹ 无性系 (或杂交组 合) 丛枝率一试 验林平均丛枝率 ;º 无性 系 (或杂交组 合) 病情指数一 试验林平均病情指数 。
2 期 田国忠等 : 泡桐对丛枝病原 M L O 的抗性研究
2. 2 埋根苗丛枝病调查结果
2
.
2
.
1 病 、健树理根 出苗率 对 2 个无性系的病 、健树埋根 出苗率 (% )进行方差分析 , F -
1
.
73 9
, 取可靠性 95 % , 则 FO . 。5 仃刀 ~ 2 1 ) 万 ~ 1 4) 一 2 . 38 , 故 F < F 。 , 由此判断病与健埋根出苗
率差异不显著 。即感染丛枝病的泡桐 , 用其根繁育苗木时 , 对出苗率无显著影响 , 而且所有病根
苗在一个月左右才逐渐出现症状 。
2
.
2
.
2 苗期发病率 、症状和生 长势 各无性系病树的根段萌生的泡桐苗 , 其平均丛枝率为出
苗数的 9 . 20 % , 黄化株率为出苗数的 19 . 42 % 。 个别未表现任何病状的无性系 , 其埋根苗丛枝
率却达 。. 97 % , 黄化株率可达 8 . 73 % , 这意味着成树为无症带菌体 。
与成树泡桐发病情况相 比 , 苗期发病多为全株丛枝 , 叶片黄化或整株矮化三种类型 。 黄化
症状与成树叶片黄化相似 。 矮化多与黄化症状同时发生 。 同一无性系病根苗发病后的症状具
有一致性 , 而不同无性系间则存在明显差别 。 C ; ; 3为台湾泡桐 (P . ka w ak a m l Ito ) 火海岛泡桐
(p
.
t a iw a
n ia n a H u e t C ha n g )的杂交组 合 , 田间自然发病率为 8 3 . 3 3 % , 病情指数为 4 7 . 9 2 , 为
所在七号地平均发病率的两倍 , 其 I 级症状的病根苗的丛枝率为 50 % , 丛枝苗生长衰退 , 约一
个月左右即枯死 ; 而德州毛泡桐无性 系(C 。3 一4 ; )成树发病率为 6 6 . 67 % ,病情指数仅为 29 . 1 7 , 其
l 级症状病根育苗的丛枝率仅为 4 . 76 % , 且丛枝苗生长势较强 , 3 个月后才逐渐枯死 。 C H 川
(台湾毛泡桐亲本 )在田间表现了 良好的自然抗性 , 丛枝率仅为 20 % , 黄化株率为 20 % , 其 I 级
症状埋根苗未出现丛枝苗 , 黄化株率则达 53 . 80 % , 大部分黄化苗矮化 , 一个半月后枯死 , 但有
两株黄化苗新出叶逐渐恢复正常而表现为隐症现象 。 值得注意的是 C H 2 36 _ , (毛泡桐 义兰考桐 )
杂交组合 , 病根苗不仅未形成丛枝 , 而且部分表现黄化和矮化的病苗 , 一个月之后新 出叶片黄
化症状消失 , 且植株生长接近无症或健康苗水平 。 还有一种类型 , 包括 C 1 3 。(荣成兰考桐 ) 、C , 3,
(兰考桐原选一号 ) 、C : : 5 (兰考桐 ) 、Cs ; 一8 ; (罗山白花桐 )和揪 4( 揪叶泡桐 )等 , 虽在 田间表现 良好
的速生性 、较高的丛枝率和病情指数 , 但其病根苗丛枝率皆为零 , 黄化株率也很低 。
2
.
3 病原 M L O 含 t 在寄主上的反应
2
.
3
.
1 4 ~ 5 年生病树休 N.l 定 1 9 9 0 年 5 、 8 月 , 1 9 91 年 5 月 , 先后取表现 I 至 皿级丛枝症状
的病株共 32 个无性系根 , 通过 D A PI 染色技术测定根部 M L O 的浓度 。 无论在 5 月份 , 还是 8
月份 (发病盛期 )取样 , 病根筛管中 ML O 特异萤光都很微弱 , 因而无法用于无性 系间差异比
较 。 这与 Se m il e r 等「‘」对梨树衰退病和苹果簇叶病的研究结果有所差别 。
1 9 9 0 年 8 月和 1 9 91 年 8 月取表现不同症状类型的无性系和杂交组 合的地上部组织进行
病原检测 , 结果显示 (表 3 及图版 I一 1 ~ 4) 丛枝部位韧皮部筛管中 M L O 浓度高且稳定 ; 具花变
叶的花梗部位 ML O 特异性萤光更为强烈 ;黄化叶片的叶柄及叶脉中 M L O 浓度很低 ; W B + Y
型病树在丛枝部位可检测到大量 M LO 萤光 , 而在黄化叶片的叶脉和叶柄的韧皮部筛管中同
样显示了低水平的 M LO 萤光 。 这反映了病状类型与 M L O 浓度之间的密切联系 。
2
.
3
.
2 理 根苗N.J 定 试验结果表 明 , 泡桐苗期发病反应与组织中 M LO 的浓度存在相关 , 这
与成树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 即 W B 型的 M LO 浓度远高于 Y 型 。 定期测定苗期叶柄中M L O
浓度 , 可以发现 (图 1 , 图版 I一 5一 8 ) , C “ 3病苗随丛枝的出现和发展 , 其叶柄组织中 M L O 浓度
逐渐增大 , 至 6 月 25 日达到最大值 , 其后维持在中等水平直至病苗枯死 。 Cs 3 一 4 、病苗虽表现典型
的丛枝症状 , 但叶柄中 M LO 的含量却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 。 C 。5 一。 2。出苗初期生长正常 , 而丛枝
形成后体内 M L O 浓度增加迅速 , 并且超过感病的 C4 ; 。。 Cs s 。 3 。发病初期即严重矮化 . 丛枝形成
15 8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7 卷
表 3
症 状 无 性 系
4 一 5 年生泡桐无性系和杂交组合 M L O 检测结果
检 测 部 位 M L O 萤 光强度
W B
Y 型
海岛泡桐
C川 (毛泡桐 )
C 12 , (兰考泡桐 )
揪 4( 揪 叶泡桐 )
C
4 . ,
(台湾 泡桐义 海岛泡桐 )
C s
3 一 。(兰考泡桐 )
C
s3 一 4 .
(德州毛泡桐 )
C
. 3 ,
(兰考原选 1 号 )
C
S二 “ . , (钥陵毛泡桐 )
C
a一, 2 。
(夭然杂种)
W B + Y 型 C , 3 。(荣城兰考桐 )
C 。卜 。: 。(揪叶泡桐 )
W B + P 型
C H
: 3 。
(台湾毛泡桐亲本)
丛枝幼枝 、 叶柄及叶脉
无症幼枝 、叶柄及叶脉
丛枝幼茎 、叶柄及叶脉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黄化叶片的叶柄和叶脉
黄化叶片的叶柄和叶脉 (叶片边缘变褐 )
丛枝幼茎 、叶柄及叶脉
未丛 枝条上的黄化叶片 、叶柄和叶脉
丛枝幼茎 、叶柄及叶脉
变态花梗
丛枝幼茎 、叶柄及叶脉
变态花梗
+ + + 十
+ (一 )
十 十
+ 十
十 + ~ + 十 +
+
+
+
十 (一 )
十 (一 )
+ + 十 十
+ (一 )
十 +
+ + 十~ + + + +
+ 十
十 十 十
注 : M L O 浓度表示 : + + + + 很高 , 十 + + 较高 : + + 中等 , + 较低 ; + (一 ) 少数切 片中检查到 。
二毋刃吹父奋日川曰口的NO·瞬叩妙口戈ON诀a=奋..黄化洲曰臼丛枝
品症状类型
门健曰康样
l甲帅O战照
二的寸切
l一臼丫瞬关
二9的N工二帅沈N江二9洲的
日川目曰二寸对帅入门曰日
口卜阶工奋(l笑的N工川曰一口9的工
。蕊.雯‘门日曰
l帅寸切门日曰
二才洲必萄口
二寸帅O决的切二笛的N二 切口刃门N工切公9的切
(工的寸门日曰
二寸决关一
二卜的一妙
口帅甲寸)
十恻米麒俐眯东vNu!三芝
口卜帅l切口帅甲寸妙门口寸
,帅的妙一
口卜的工已l帅寸咨
0 5一 1 1 0 5一 2 2 0 5一 3 0 U 6一 10 0 6一 2 5测定 日期 ( 1 9 9 1 年一月一 日 -
0 7一 l()
图 1 埋根苗叶柄 M L O 浓度测定结果
后 , 叶色深绿 , 叶柄组织 M LO 浓度 比 C o s 一02 。更高 。 而 Cs s 一0 2 , 虽然表现丛枝症状 , 但在其叶柄韧皮
部却检测不到 M L O 特异萤光 。 以上结果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泡桐与病原相互作用的差异 。可以
认为 , 在病根带病前提下 , 无性 系和杂交组合抑制 M L O 增殖和运转能 力的不同 , 反 映出苗期
抗丛枝病的差异 。
2 期 田国忠等 :泡桐对丛枝病原 M L O 的抗性研究
3 讨 论
在以往报道的泡桐丛枝病害调查中 , 常未注意黄化和花器变态症状 。 已有关于病 毒引起泡
桐花叶病的报道「5〕, 与 M LO 引起的黄化症状有 明显差异 , 这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 其一 , 虽
然在电镜检查中未证明 M LO 的存在 (受切片数量 、病原浓度或样品制备过程中误差的影响 ) ,
但从大量黄化叶柄纵切片中 , 已发现少量充满 M L O 一D N A 萤光颗粒的筛管分子存在 (参见图
版 I 一 8) ;其二 , 在 W B 型成树与其埋根苗产生单纯性 叶片黄化之间的联系 ; W B + Y 型 , Y 型和
埋根病苗出现叶片黄化症状的一致性 ;健康对照株不出现这种黄化症状 , 都意味着 ML O 的侵
染与叶片黄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其三 , 由 ML O 引起的许多树木病害 , 象 白腊树黄化病 , 桃 X
病 、椰子树黄化病和榆树黄化病等 , 叶片黄化都是其典型的症状反应 , 而且黄化部位经电镜检
查证明 ML O 含量都不高 , 这与本试验结果是不矛盾的 [s. ’口。 当然 , 是否会存在 M LO 与病毒复
合感染的情况 , 尚待进一步证实 。我国是泡桐原产地 , 本试验基本收集了国内主要种质类型 ,所
以受试材料表现出对 ML O 的反应多样性是必然的 , 这为进一步开展抗病机理研究打下一定
基础 。 根据病害调查和试验结果 , 可以推断 , 泡桐对 ML O 的抵抗作用至少存在以下几种方式 :
¹ 阻止介体叶蝉和蜷象传播病原—在病害调查过程中 , 已发现某些试材的抗病性与阻止介体取食 (叶片或幼茎表面被厚长的腺毛或分泌粘液物质 )和取食后叶片形成过敏性枯死斑或穿
孔有关 ; º 将病原限制在树体的特定区域—成树泡桐受 M LO 侵染后 , 常常只有部分枝条丛枝 , 而且只有丛枝部位 M LO 能大量繁殖 , 从而限制了病原扩展和危害 。 对 W B 型不同无性系
和杂交组合的生长性状统计结果表 明 , 4一 5 年生泡桐感染 M LO 后部分枝条的丛枝 , 对整个
树体生长和材积影响减小即说明这一问题 ; » 抑制病原增殖—寄主体内存在或诱导产生的某些物质 (象酚类物质 、过氧化物酶和拼服质等 )对 ML O 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 叶片黄化部位
M L O 浓度低 , 很可能是产生了对病原有毒的物质或缺少 M LO 生长和增殖的某些营养成分造
成的 ;¼寄主的速生性削弱了病原的致病作用—许多无性系象 C , 2 , 、C 1 3。 、C , 3 , 、揪 4 等的苗期抗病性可能属于此类型 。 进一步了解泡桐抗丛枝病原 M L O 的方式 , 对于根据育种 目标选育抗
病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
植物 ML O 病害的抗性鉴定与其它病害相 比具有更大的难度 , 本试验首次尝试用病 根苗
来研究无性 系间苗期症状反应的变化 , 为泡桐抗丛枝病的苗期鉴定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
参 考 文 献
l 苏鸿基 , 蔡丽杏 . 泡铜属对簇叶病之抗病性研究 . 中华林学季刊 , 19 83 , 16 ( 2) : 18 7一 202 .
2 金开茱 , 田 国忠 , 汪跃 . 组织化学技术快速位测泡桐丛枝病研究 . 植物病理学报 , 19 89 , 19( 3) : 18 5 ~ 18 .
3 田 国忠 . D A PI 染色技术及其在 树木类菌原体病害研究中的应用 . 河南林业科技 , 19 。 , ( 3) : 25 ~ 27 .
4 Se
e m j lle r E , Sc h a p e r U , Z im b e lm a n n F , Se
a s o n a l v a r ia t io n in t h e e o lo n i za r io n p a tt e r n o f 入I L O s a s s oc ia t e d w ir h a p p le
p r o li fe r a t io n a n d p e a r d e e li n e
.
Jo u r n a l o f Pla n t D is e a s e s a n d Pr o t e e t io n . 19 8 4
,
9 1 ( 4 ) : 37 1一 38 2 .
5 孙丽娟 . 泡桐花叶病两种病原分离物的鉴定 . 林业科学 , 19 86 , 2 ( 2 ) : 142 一 146 ·
6 S 1n e ia ir W A
.
S a rn p I in g a n d h is ro lo g ie a l p r o e e d u re s fo r d ia g n o s is o f a s h 犷e llo w s . P la n r D is e a s e s , 198 9 , 7 3 ( 5 ) : 432 ~
435
.
7 Do
u g Ia s S M
.
De
t e e t io n o f M L O s in p e a e h a n d e 卜o k e e h e r r y w i tll X 一 d is e a s e b y fIu o r e s e e n e e rn ie ro s e o p y . Phy ro p a rh o lo -
g y , 19 8 6 , 76 ( 8 ) : 7 8 4一 7 8 7 .
2 期 田国忠等 :泡桐对丛枝病原 M L O 的抗性研究
3 讨 论
在以往报道的泡桐丛枝病害调查中 , 常未注意黄化和花器变态症状 。 已有关于病 毒引起泡
桐花叶病的报道「5〕, 与 M LO 引起的黄化症状有 明显差异 , 这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 其一 , 虽
然在电镜检查中未证明 M LO 的存在 (受切片数量 、病原浓度或样品制备过程中误差的影响 ) ,
但从大量黄化叶柄纵切片中 , 已发现少量充满 M L O 一D N A 萤光颗粒的筛管分子存在 (参见图
版 I 一 8) ;其二 , 在 W B 型成树与其埋根苗产生单纯性 叶片黄化之间的联系 ; W B + Y 型 , Y 型和
埋根病苗出现叶片黄化症状的一致性 ;健康对照株不出现这种黄化症状 , 都意味着 ML O 的侵
染与叶片黄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其三 , 由 ML O 引起的许多树木病害 , 象 白腊树黄化病 , 桃 X
病 、椰子树黄化病和榆树黄化病等 , 叶片黄化都是其典型的症状反应 , 而且黄化部位经电镜检
查证明 ML O 含量都不高 , 这与本试验结果是不矛盾的 [s. ’口。 当然 , 是否会存在 M LO 与病毒复
合感染的情况 , 尚待进一步证实 。我国是泡桐原产地 , 本试验基本收集了国内主要种质类型 ,所
以受试材料表现出对 ML O 的反应多样性是必然的 , 这为进一步开展抗病机理研究打下一定
基础 。 根据病害调查和试验结果 , 可以推断 , 泡桐对 ML O 的抵抗作用至少存在以下几种方式 :
¹ 阻止介体叶蝉和蜷象传播病原—在病害调查过程中 , 已发现某些试材的抗病性与阻止介体取食 (叶片或幼茎表面被厚长的腺毛或分泌粘液物质 )和取食后叶片形成过敏性枯死斑或穿
孔有关 ; º 将病原限制在树体的特定区域—成树泡桐受 M LO 侵染后 , 常常只有部分枝条丛枝 , 而且只有丛枝部位 M LO 能大量繁殖 , 从而限制了病原扩展和危害 。 对 W B 型不同无性系
和杂交组合的生长性状统计结果表 明 , 4一 5 年生泡桐感染 M LO 后部分枝条的丛枝 , 对整个
树体生长和材积影响减小即说明这一问题 ; » 抑制病原增殖—寄主体内存在或诱导产生的某些物质 (象酚类物质 、过氧化物酶和拼服质等 )对 ML O 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 叶片黄化部位
M L O 浓度低 , 很可能是产生了对病原有毒的物质或缺少 M LO 生长和增殖的某些营养成分造
成的 ;¼寄主的速生性削弱了病原的致病作用—许多无性系象 C , 2 , 、C 1 3。 、C , 3 , 、揪 4 等的苗期抗病性可能属于此类型 。 进一步了解泡桐抗丛枝病原 M L O 的方式 , 对于根据育种 目标选育抗
病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
植物 ML O 病害的抗性鉴定与其它病害相 比具有更大的难度 , 本试验首次尝试用病 根苗
来研究无性 系间苗期症状反应的变化 , 为泡桐抗丛枝病的苗期鉴定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
参 考 文 献
l 苏鸿基 , 蔡丽杏 . 泡铜属对簇叶病之抗病性研究 . 中华林学季刊 , 19 83 , 16 ( 2) : 18 7一 202 .
2 金开茱 , 田 国忠 , 汪跃 . 组织化学技术快速位测泡桐丛枝病研究 . 植物病理学报 , 19 89 , 19( 3) : 18 5 ~ 18 .
3 田 国忠 . D A PI 染色技术及其在 树木类菌原体病害研究中的应用 . 河南林业科技 , 19 。 , ( 3) : 25 ~ 27 .
4 Se
e m j lle r E , Sc h a p e r U , Z im b e lm a n n F , Se
a s o n a l v a r ia t io n in t h e e o lo n i za r io n p a tt e r n o f 入I L O s a s s oc ia t e d w ir h a p p le
p r o li fe r a t io n a n d p e a r d e e li n e
.
Jo u r n a l o f Pla n t D is e a s e s a n d Pr o t e e t io n . 19 8 4
,
9 1 ( 4 ) : 37 1一 38 2 .
5 孙丽娟 . 泡桐花叶病两种病原分离物的鉴定 . 林业科学 , 19 86 , 2 ( 2 ) : 142 一 146 ·
6 S 1n e ia ir W A
.
S a rn p I in g a n d h is ro lo g ie a l p r o e e d u re s fo r d ia g n o s is o f a s h 犷e llo w s . P la n r D is e a s e s , 198 9 , 7 3 ( 5 ) : 432 ~
435
.
7 Do
u g Ia s S M
.
De
t e e t io n o f M L O s in p e a e h a n d e 卜o k e e h e r r y w i tll X 一 d is e a s e b y fIu o r e s e e n e e rn ie ro s e o p y . Phy ro p a rh o lo -
g y , 19 8 6 , 76 ( 8 ) : 7 8 4一 7 8 7 .
2 期 田国忠等 :泡桐对丛枝病原 M L O 的抗性研究 1 6 1
R e sis ta n e e s o f D iffe r e n t C lo n e s o f Pa u lo w n ia to W itc h e s
’
B r o o m
A g e n t M yc 0 Pla s m a
一
lik e O r g a n is m (M L O )
Ti
a n G u
o z h o n g X io ”9 Ya
o g u o W a ”9 Y u e Z h a
o
D a
, , , z ir, 9 L i F e , , 9 X u G a
, : g
A b str a e t R e s is t a n e e o f the e lo n e s a n d h yb r id s in g e n u s P a u low
, : ia w e r e e v a lt一a t ed by
fie ld in v e s tig a tio n a n d D A PI s ta in in g flu o r e s e e n e e m ie r o s e o p y fo r M L O d e t e e t io n
.
R e s t
llts
s h o w e d th a t fo u r t yPe s o f s ym p t o m s w e r e u s u a lly o e e u
r r e d in a d t
llt d is e a s e d t
r e e s , 1
.
e
.
1
.
w it eh e s
,
b r o o m (W B )
,
1
.
y e llo w in g (Y )
,
1
.
w ite h e s
’
b
r o o m & y ello w in g (W B + Y )
, a n d
IV
.
w it eh e s
‘
b r o o m & Ph yllo d y (W B + P )
.
S ym p t o m e x p r e s s io n o f d is e a s e d t r e e s a r e d ir e e tly
r e le v a n t t o the ML O e o n e e n t r a t io n w ith in the s ie v e t u b e s o f v a s e u la r t is s u e s
.
In g e n e r a l
,
t h e
M L O e o n e e n tr a t io n v a r ie s fro m hig h t o lo w in o r d e r a s fo llo w s
: p h yllo d y
,
w it eh e s
’
b ro o m
,
ye llo w in g a n d he a lt h y
一
lik e p a r t s
.
Ilo w e v e r
,
ML O p o p u la t io n in th e r o o ts o f a ll t h e e lo n e s
w e r e in d is tin g u is ha b le by m e a n s o f D A P I s t a in in g flu o r e s e e n e e m ie r o s e o p y
.
T h e r e w e r e
a p p a r e n t d iffe r e n e e s in the r e s is t a n e e s o f v a r io u s e lo n e s a n d hy b r id s t o M LO s
.
A e e o r d in g to
the typ e s o f s ym p to m s
,
d is e a s e in d e x a n d M LO d e te e tio n r e s u lts
,
the t e s t in g m a te r ia l e a n b e
d iv id e d in to thr e e e a te g o r ie s
:
h ig h
一 r e s is ta n t
,
m id d le
一r e s is t o n t a n d
s u s e e p t ib le
.
S e v e
r a l g o o d
elo n e s a n d h yb
r id s w ith h ig h r e s is t a n e e a n d id e a l g
r o w t h e ha r a e t e r w e r e s e
r e e n e d
.
K e y w o r d s P a u lotV
, : ia elo n e
,
m y e o p la sm a
一
lik e o r g a n is m (M L O )
, r e s is ta n e e
T ia n
Be iji
n g
G u o z ho n g
,
A
s s is t a n r P
r o fe
s s o r , X io n g Y a o g u o
,
W a n g Y u e
,
Zh a o D a n n in g (T h
e
R e s
e a r el
l
I
n s t ir u r e o f F o r
e s rr y
.
C AF
1 0 0 0 9 1 ) ; L i F e n g
,
X u G a
n g (T h e F o
r e s t R e
s e a r e h I
n s r it u te o f Y
a n z
h o
u
C o u n t y
,
S卜a n ({o n g P r o v in e e ) .
“中国亚热带按树引种和种源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亚热带按树引种和种源研究 ”是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中澳国际合作项 目 。 该课题
历时 s a , 引进国外按树 50 种 230 个种源 , 在南方 6 省 (区 )营造树种 /种源试验林 80 h m , , 优 良树种示 范林
2 0 0 h m ,
, 取得了显著成果 : (i )在多点试验基础上 , 提出T 巨按 (E u c a l夕Pt二 , g ra n d i: H ill e x M a id e n ) 、亮果按
(E
.
n
ltea
, (De
:
ne & M ai de n) M ai de n) 等主要按树地理种源遗传变异规律 . 同时应用生物气候分析方法的林
木引种驯化理论 , 对巨按 、亮果按的引种栽培适生范围进行了预测 , 提出了我国按树栽培的地理 区划 , 为我国
按树人工林栽培和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别为西南高原 、东南沿海和中亚热带中部不同气候类型 区筛选出
生长及经济性状具明显优势的按树树种和优良种源 , 与对照相比 , 材积生长量可提高 50 % 以上 . 目前已有 9
种按树 35 个种源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 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2) 在研究过程中 , 共发表论文 31 篇 , 撰
写专著和译著 4 部 , 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 对指导我国按树科研 、生产与教学工作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 。
最近 , 该项研究通过了吴中伦 、阳含熙 、朱之佛等著名学者参加的成果评审 。 专家们认为 :该项研究 目标
起点高 , 引进按树种类多 , 地域广 , 工作难度大 。 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林木引种驯化理论 , 为其它树种的引种
试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成果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 (郭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