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FLORA AND DISTRIBUTION OF GENUS ACER IN ZHEJIANG PROVINCE

浙江省槭属植物区系与分布的初步研究



全 文 :第 3 卷 第6 期
1 9 9 0 年 1 2 月
林业 科学研 究
FO R E S T R E S EA R C H
勺0 1. 3 , N o e .
D e e
. , 1 9 9 0
浙江省械属植物区系与分布的初步研究
姜 景 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关扭饲 浙江省 , 械属 , 植物 区 系, 地理分布
械属 A ce r L . 植物约有 20 0种 , 广布于亚、 欧及北美地区 。 我国有 150 种左右 , 各省区均
有分布 , 浙江省有不少种类 。 本属有大量的用材树种和观赏树种。 作者通过野外调查采集 ,
结合查阅标本 , 并参考了近年来各地的调查结果 , 对该属在浙江的区系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
了探讨 , 目的在于为保护和利用这一丰富的经济植物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一 、 对械属系统演化的看法
对械属的分类许多学者作过深入的研究。 方文培先生在《中国植物志》中将它分为 2 亚属
1 5组2 4系 I’l , 认为桐状械组 Se e t . p la ta 忿o ide a Pa x 是最原始类群。
根据外部形态和演化方式 , 我们认为械属植物的演化遵循乔木、灌 木, 常 绿 性, 落 叶
性 , 冬芽具少数对生芽鳞、具多数覆瓦状排列鳞片 , 单叶 (全缘 * 分裂、缘有齿)、复叶 , 叶
革质 * 纸质 , 膜质 , 叶脉羽状、具基出主脉、掌状脉 , 花序顶生。侧生 , 具大型复杂花序、
简单花序 ; 花杂性同株“杂性异株* 单性异株 , 花具花瓣 * 无花瓣 ; 花盘发达。分裂、不发
育 , 雄蕊生花盘内侧。生花盘上。生花盘外侧 ; 果翅开展直立 。
按照这个原则 , 对各亚属、 组、 系 的 演化 地位 进 行评 定 , 认为全 缘 叶 械组 Sec t.
I n ro g lffo lia Pa x 为本属最原始组 , 桐状械组、 小果械组 Se e t . Mfc : o c a r p a Po ja r k . 、 茶条
械组 Se e t . G i, n a la N a k a i、 扁果械组 Se e t . H , p t fo c a r p a Fa n g 等比较原始 , 科叶械亚属
S u b g e n
.
N e g u , d o (B o eh m e r ) R a f
. 较械亚属 Su bg e n . A c e : 进化 。
二 、 浙江械属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一) 浙江城 . 植物区系成分
浙江省共有械属植物2 3种 (含种下等级) , 隶属 9 组n 系 , 约占全国种类的 16 % 。 其分布
情况见表 1 。 据其地理分布 , 这些种属于 3 种地理分布类型。
1
. 温带亚洲分布 2 种 , 占全省种数的8 . 7 % 。
2
。 东亚 (中一 日)分布 2 种 , 占8 . 7 % 。
3
. 中国特有成分 19 种 , 占82 . 6 % 。 其中又可分为 : ¹ 西南组 : 以华西南为中 心 , 扩
散到浙江的种类 , 4 种 , 占17 . 4 % , º 中南组 : 以华中为分布西界 , 华南北部 为 南 界 , 扩
散到了浙江的种类 , 5 种 , 占21 . 7 % , » 华东组 : 分布于浙、 皖、 赣、 闽北的种 , 4 种 , 占
17
. 4 % , ¼浙江特有成分 : 限于浙江分布的种 , 6 种 , 占26 . 1 % 。 因此 , 浙江械属植物主要
为中国特有成分。
本文于 19 8 9年 8 月25 日收到。
姜景民: 浙江省械属植物区系与分布的初步研究 右2亏
浙江省板月植物种类地理分布
分布区类型 分 布 范 围 省内水平分布
色木械 A c盯 护刀 O 性O 浙西北
省内垂直分布
(m )
4 0Q~ 1 1 0 0温带亚州
分 布 茶条械 A
. 夕f月”a la
西南 、 华中、 华东 、 华北 、 东
北 、 东北亚
华中 、 华东、 华北 、 东北 、 东
北亚
浙西北 、 浙东、 浙南 5 0 ~ 主2 0 0
东 亚
(中一日)
分 布
三角械 A . b ‘e r 夕er ‘a 。‘m
毛果械 A . n fk o e ”s e
阔叶械 刀 . a 沉尹l舰川
三峡械 通 . 切l’Iso 朴ff
青榨械 A . d a沉击 f
建始械 A . h e”印i
西南 、 华 中、 华南北部 、华东、
华北 、 日本
华东 、 日本
全 省 80 ~ 1 0 0 0
西甫 、 华中、 华东
西南 、 华中、 华南北部、 华东
西南 、 华中、 华南 、 华东
西南 、 华 中、 华东、 华耽南 部
浙 西北
浙西北 、 浙东 、 浙南
7 00 ~ 9 0 0
7 Q0 ~ 1 0 0 0
1 0 0 0~ 1 2 0 0
2 5 0~ 1 4 0 0
; 5 0 ~ 1 3 0勺
南省浙全
南组西
樟叶械 A . e fo n a 州。二 fjo -
I茗u 川
c o r d a t“m
夕“bin e r v e
g r o sse r i
S公n o 尹‘r 夕翻r a s -
C 君月 S
华南北部 、 华 中、 华东
浙西北 、 浙东 、 浙南
浙南 、 浙东 南 3 0 0 ~ 5 00
紫果械 A .
毛脉械 A .
葛萝械 A .
天目械 A .
华南 、 华中、 华东
华南北部 、 华东
华中 、 华东、 华北
华中 、 华东
浙南 、 浙东南 、 浙西北南 部
浙南 、 浙东南 、 浙东
浙西北
浙西北 、 浙南、 浙东
3 0 0 ~ 8 00
6 0 ~ 1 1 0 0
1 1心D~ 1 4 5 亡
8 0 0 ~ 1 4 0 0
中南组
一八甘‘Un.一Ž一4on”041一L八UO‘晚tl一‘l洲州1’八,上1只“一。.汽日O曰:”,‘心Ž.”书石一00nnU.“八O”U血1O一n成Ul口””归亡目nU工勺Ž一行才几匕7,占2月了O”甲‘八石一目土有 浙皖械 .搜. z he 翻a n e n s e
秀丽 械 A . e 了e 夕a ”才”l衫m
橄榄械 A . o lf刀a c e u 爪
安徽械 A . a 。人创 e i e n s e
浙 、 皖
浙 、 皖 、 赣东
浙 、 皖 、 赣
浙 、 皖南
浙西北 、 浙东
浙南 、 浙西 北
浙西北 、 浙 东、 浙南
浙西北
华东组
锐角械 通 . a c“ t‘爪
羊角械 A . v a ”jo e e 儿‘
临安械 A . li n 夕a n 召”s e
毛鸡爪械 A . 尹“ b i夕a lm a tu ”‘
昌化械 A . e 人a n 夕人“ a e 件 s e
稀花械 A . p a o c e ff lo r‘爪
浙西北 、 浙东
浙西北
浙西北 、 浙东
浙西北 、 浙东 、 浙南
浙西北
浙东 、 浙东南
浙扛特有成分
中国特有成分
其中, 仅樟叶械和紫果械两种为常绿性乔木 , 均属全缘叶械组三脉械系 S er 。 T 衬ne 二勿
M et c
. , 其余均为落叶性乔木 。 表明浙江械属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的性质 。
(二 ) 浙江特有成分分析
浙江特有成分 (真特有种) 和局限于浙江及毗邻的皖南、 赣东、 闽北的华东组成 分 (浙 江
半特有种) 两类共占全省种数的4 3 . 5% 。 可见该地区有较强烈的分化活动。下面对这些特有种
或半特有种进行分析 。
1
. 羊角械属桐状械组篱笆械系 S e r . Ca m p e s才r fa (Pa x ) P o ja r k . 。 该 系 有 4 种 , 间断
分布于欧洲及西亚 , 我国秦岭西端南坡陕甘地区 , 浙西北天目山区 , 日本 。 这种分布式 , 结合
其形态性状演化水平 , 足以说明该系的原始性 。 由于冰川影响 , 在第四纪冰期前广布于欧亚大
陆的该系工“] , 现仅存在于几个避难地 。 因此 , 羊角械是一古特有种 , 而以天目山区为其庇护所 。
乙 浙皖械和锐角械 , 属于较原始的桐状械组桐状械系 Ser . Pl at an bi dea (P ax) Poj ar k . ,
启2 6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3 卷
分布于浙西北及皖南 山区 , 或自浙西北延伸到浙东丘陵地区 。 本系国产 16 种 , 仅 6 种为广布
种 , 其余均为狭域 种。 从形态性状分析 , 这两种均与色木械相近 , 可能是后者的地理分化类
群 , 在本系中居较为进化的地位 , 故而属新特有种 。
3
. 小果械组包括热带亚洲类型的粗柄械系 Ser . T 。成ine 二ia E . M盯 r 。 和以南亚热带
地区为集中分布区的中华械系 Ser . S inc ns ia Poj ar k . 。 秀丽械和橄榄械均属后者 , 具较 明
显的热带亲缘性质 。 从形态上看 , 它们属较进化的种类 , 属新特有种。 二者以赣东 、 皖南、
浙西北 为中心 , 分布到浙南或浙东地区 。
4
. 鸡爪械组 S e c t . p a lm a 才a (Pa x ) Po ja r k . 属较进化类群 , 原始种见于西南地 区, 而
以华东地区及 日本为分化中心 。 浙江所产该组 5 种均为真特有种或半特有种 , 均为较进化的
狭域种 , 属新特有种 , 多分布于浙西北山区或扩散到其它地区。
可见 , 浙江特有械属种类中 , 既含有古特有种 , 又有大批新特有种 。 与周围省区相比 ,
本省具较多的特有种类 。 从产地看 , 大多数都在浙西北 山区分布 。 因此 , 浙江 , 尤其是浙西
北山区 , 是本属古老种的一个庇护所 , 也是分化中心之一。
(三 ) 与其它地区撼月区系的联系
用相似性系数(两个地区的共有种数/ 两个地区的全部种数 X 1 0 % )可反映出两个地区之
间植物区系的相互联系程度 。
浙江与安徽(56 % )、 江西 (42 . 4 % )有较高的相似性系数 , 关系最为密切。 它们拥 有 较
多的华东特有成分 , 还共有许多由西南、 华中地区扩散来的成分 。 尤其赣东北、皖南和浙西 ,
由于地处同一山脉 , 联系更为紧密。 浙江与华中地区有较显著 的 联 系 (湖 北 25 . 6 % 、 湖南
25
.
7 %
、 贵州2 1 . 4 % ) , 与西南地区的联系递减(四川 1 0 。 3 % 、 云南7 . 8 % ) 。 它们之间的联
系表面上是几个广布种自西南或华中向东扩散的结果 , 而 内在的联系在于大多数华东或浙江
的特有种是这些广布种的地理分化类群 。 浙江与华南地区的联系也较明显 (广西 10 . 4 % 、 广
东 19 . 4 % 、 福建 13 . 3 % ) , 除少数由西南、 华中扩散到两地的共有广布种外 , 大 多 属于 以
滇 、 黔 、 桂 、 南岭以南为集中分布区的系如中华械系、 三脉械系 , 自南岭山地经闽北、 赣东
南到达浙南 、浙东南 , 少数到达浙东、浙西北 。 浙江与华北(16 %一20 % )、 东北( 6 % ~ 8 % )
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几个广布种 , 在浙江局限于浙西北或扩散至全省。
因此 , 浙江械属植物区系的组成有三方面 : 一类是本省或华东地区特有的华 东 区 系 成
分 , 一类是由西南 、 华中扩散到华东地区的西南、 华东区系成分 , 第三类是自华南地区分布
到浙江的华南区系成分 。
三 、 浙江械属区系的分布与分区
浙江地处中亚热带 , 全省主要山地构成为 : 怀玉山一天 目山脉 、 武夷山一仙霞岭一天台
山一舟山群岛、 洞宫山一雁荡山一括苍山脉三支 , 均呈西 南一东北走 向。 根据全省的自然地
理概况 , 械属植物在省内的分布可分四个地区分析。
1
. 浙西 北 山地丘陡地 区 本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北部亚地带浙皖山地青 冈 、 苦 储
林和栽培植物区 。 最高峰清凉峰海拔l 了87 m , 东延为西天 目山(1 5 06 m )、 东天 目山 (1 4 7 9
m )
。 山地植被自下而上为常绿阔叶林带、 常绿一落叶阔叶混交林 带、 落 叶 阔 叶 林 、 针一阔
叶混交林带和山顶落叶矮林带。 本区有 19 种械属植物 , 占全省种数的 8 2 . 4 % 。 其中有 6 种
6 期 姜景民 : 浙江省械属植物区系与分布的初步研究 6 2 7
为其它地区所没有 , 包括仅分布于天目山 、 龙塘山的种类和以该区为分布东 界、 南了界 的 种
类。 既有古老种 , 又有进化种 。 本区既是古老种的保存地 , 又有活跃的分化活动。 在垂直分
布上 , 大多数种类分布于海拔 60 。一 1 10 Om
的常绿一落叶阔叶混交林或针一阔叶混交林地
带, 4 种向上分布到或局限于 1 O0 m 以上
落叶阔叶林或针一阔混交林地带 , 海拔 60 o m
以下地带仅有 3 种 , 处于次生林中 , 均为广
布种。 本区与其它区的联系见表 2 , 共有种
多为自本区扩散到后者的西南、 华中区系成
表 2 浙江四区间被属区系的
相 似 性 系 致 (% )
一 !⋯- -— }一塑堕 坚 {- 竺生- ~ }一竺二一{-—一遭二更目 一竺二一}一竺二一卜二竺一: . ~ . _ {竺北区 } 浙 弃区 } 哲南 区
分 , 有少数华南区系成分自浙南山区扩散到本区 。
2
. 浙 东低 山丘陵 区 本区以天台山为主干 , 东临大海 , 南以括苍山主脊为界 , 地貌以低
山、 丘陵为主 。 山地植被主要为由甜储、 木荷组成的常绿阔叶林带 , 向上为常绿一落叶 阔叶
混交林带和落叶阔叶林带 。 本区分布有 13 种械属植物 , 占全省种类的 56 . 5 % 。 与浙西北 、浙
南地区联系紧密。 无本区特有种 , 但有数个种下等级特有 。 垂直分布上以山地中部常 绿一落
叶阔叶混交林地带种类居多 , 绝对分布高度较前区低 。
3
. 浙 南中山地区 包括以洞宫山 、 仙霞岭为主干的浙南山区 , 高山众多 , 地形 复杂 ,
最高峰黄茅尖海拔 1 92 5 m 。 地带性植被 为典型的常绿阔叶林 , 上接常绿一落叶阔叶混交林地
带、 山顶灌丛草丛地带 。 本区分布有14 种械属植物 , 占全省种类的60 . 9 % , 1 种为其它地区
所没有 。 大多数为华东一华中一西南 区系成分 , 主要分布于海拔 1 2 0 ~ 1 60 o m 的常绿一落叶
阔叶混交林、 针一阔叶混交林地带 ; 有少数为华南区系成分 , 处于下部常绿阔叶林地带 。
4
. 浙 东南低山丘陵地 区 本区为浙东南一隅 , 因南下的寒潮被重重山脉阻挡 , 东南有海
洋性气候影响 , 自然条件优越 , 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浙南、 闽北 山 丘 拷
类、 细柄覃树林区 。 本区仅有 6 种械属植物 , 与其它地区的联系也较弱 。 有 2 种为常绿性的
华南区系成分 , 与浙南地区共有 , 分布于常绿阔叶林带 。
可见 , 浙江械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浙西北山区 , 浙东低山丘陵区和浙南中山区也有较多的
种类 , 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较密切 。 浙东南低 山丘陵区种类少 , 与以上各地区的联系也较弱 。
综合以上分布 , 我们认为浙江省械属植物区系可划分为浙西北一浙东一浙南主要分布区和浙
东南区 。 华东成分和华中、 西南成分主要集中分布于浙西北、 浙东、 浙南的山地常 绿一落 叶
混交林、 针一阔叶混交林和落叶混交林地带 , 随纬度的降低 , 其垂直分布高度随之升高。华南区
系成分主要分布于浙东南地区和浙南山地下部常绿阔叶林地带 。 浙南山地表现出明显的过渡
性 。械属植物的分布规律证明 , 将浙江省植物区系划分为华东区系和华南区系协4 1是正 确的。
四 、 关于械属植物起源地的讨论
我国是械属的主要分布区(约 15 0种/ 21 系/ 14 组) 。 在各省区中 , 以云南(4 6八5/ 1 0 )、四川
(4 1 / 1 7 / 12 )
、 湖北(3 1 / 2 6 / 12 )、 甘肃 (2 5 / 1 6/ 1 2 )、 陕西 (2 9/ 1 6/ 1 2 )、 贵州 (2 5 / 1 1 / 7 )、 广 西
(3。/ 1 1 / 6 )等居前几位 。 表明西南至华中地区是械属植物现代地理分布的集中分布区 。 地区
内特有种数以云南 (1 4 )、 四川(s)、 浙江(6 )、 台湾(6 )居多。
对植物类群的系统演化观点不同 , 就有可能对类群的起源地得出不同的结论 。 从本文所
6 2 8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3 卷
推论的各组 、 系的系统演化地位及其地理分布看 , 常绿性的 、 原始或较原始的类群全缘叶械
组、 小果械组、 扁果械组等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至华西南一华南的热带一南亚热带地区 , 落
叶类群发源于横断山区至华中的中亚热带地区 , 并多以此为主要分布区 , 少数在华东一 日本
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 。 局限于西亚一东南欧或北美的类群则显然是以这些地区为保存地区或
特化地区 。
综上所述 , 可以认为 , 北温带分布类型的械属起源于中南半岛至华南、 华西南的热带一
南亚热带山地 。 结合金钱械属 D IPt er on ia o liv . 的分布式 , 对械树科 A ce rac ea e 亦 可得出
相 同的结论。 我们同意徐廷志认为横断山区至华中地区是械属的强大分化中心的意见 l. , 但
这里仅是落叶组 、 系的发源地之一 , 并不是全属的原始起源地 。
参 考 文 献
〔l 〕 方文培 , 1 9 8 1 , 械树科 、\c e r a e e a e , 中国植物 志 , 第 46 卷 , 科学出版社。
〔2 〕M u lle r , J . , 1 95 2 , F o s s il Po lle n r e c o r d s o f e x te n t a n g io s p e r m s , T 几e B o ta o fc a l R e 口fe脚 , 一7 (1 ) :
1 ~ 1 4 2
.
〔3 〕王景样 , 1 9 8 6 , 试 论浙江省森 林植物区系 , 植物分类学报 , 2 4 (3 ) : 1 6 5 ~ 1 7 6 。
〔通〕吴征俊 , 1 9 7 9 , 论中国植物区 系分 区 问题 , 云南植物研究 , 1 (1 ) : 1 ~ 2 20
〔5 〕徐廷志 , 19 8 3 , 我国横断山区械属的地理 分布和 区系特征 , 云南植物研究 , 5 (4 ) : 3 91 ~ 4 0 0 。
A PR E LIMINAR Y STU D Y O F TH E FLOR A AND D IST R IBU TION
O F G E NU S A C E R !N Z HE JIANG PR O V INCE
Jia n g Jin g m in
(T 人e R e s e a r e几 I o s t‘ro te o j s “6 t , o Pfe a l F o r e str梦 C 月F )
A b st r a e t T h e flo r is tie fe a tu r e a n d g e o g r a Ph ie a l d is tr ibu t io n o f A e己r in
Z h ejia n g 15 d e s e r ib e d in th e Pr e s e n t Pa Pe r
.
It 1 5 e o n e lu d e d th a t Z h ejia n g
,
e s pe e ia lly th e n o r 七h w e s t m o u n ta in s , 15 a r e fu g iu m a n d a n a e t iv e d iffe r e n t:
ia t in g r e g io n o f A c e r
.
T h e sPe c i
·
e s in th e P r o v in e e a r e m a in ly the e n d em ie
e Iem e n ts o f Ch in a
, o the r s a r e th e te m Pe r a te A s ia n a n d th e E a s t A sia n
(S in o

JaP a n e s e ) e le m e n t s
.
M o s t o f th e m b e lo n g to So u thw e st
,
Ce n tr a l
, a n d
E a s t Ch in e s e F lo r is t ie s
,
d is 七r ibu te d in th e m o u n ta in o u s b e lt o f th e e v e r g r e e n -
d e e id u o u s b r o a d

le a f m ix e d fo r e s t
,
th e d e e id u o u s b r o a d

le a f a n d th e n e e d le
-
b ro a d

le a f m ix e d fo r e s t
, a fe w b e lo n g to So u 七h Ch in e s e F lo r is t ie s , d is t r ibu te d
in th e m o u n ta in o u s e v e r g r e e n b r o a d

le a f fo r e s t b e lt in s o u th e a s t a n d s ou th
a r e a o f th e Pr o v in e e
.
Fin a lly
, th e o r ig in a l r e g io n o f th e g e n u s 15 d is e u s sed
.
It
‘5 e o n s id e r e d tha t th e tr o P ie a l t o s o u th s u b tr o P ie a l In d o

Ch in e s e r e g io n 15
th e Pr im itiv e o r ig in a l e e n tr e o f t h e g e n u s
,
H e n g d u a n M o u n ta in s to C e n tra l
Ch in a 15 th e s tr o n g ly a e tiv e d iffe r e n tia tin g r e g io n o f m o s t o f th e d e e id u o u s
s e e tio n s a n d s e r ie s

K e y w o r d s Z hejia n g Pr o v in e e ; A
c e , : flo r istic s : g e o g r a Ph ic a l d is tr ibu ti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