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Nest-Sites Selection of Brown Eared-Pheasant(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in Huanglong Mountains Nature Reserve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营巢生境


In this paper the nest-sites selection of brown eared-pheasant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Huanglong Mountains Nature Reserve, Shaanxi, China, from April to June in 2006 and from June to July in 2007. A total of 22 nests were found in Beisi Mountains, among which 12 (54.55%,n=22) were under cliff and big rock, 4 (18.18%, n=22) at the base of shrubs, 4 (18.18%,n=22) under fell trees and 2 (9.09%, n=22) besides roots of trees. The mean clutch size of brown eared-pheasant was (9.5±2.20)(n=21, 6~13). This results showed that nests under cliff and big rock were mainly preferred by brown eared-pheasant. Eight nests were found in conifer forest, 10 in broadleaf forest and 4 in conifer-broadleaf forest. By χ2 test, conifer forest and broadleaf forest were favorite vegetation types used as nest-sites(χ2=17.123, df=2, P=0.000<0.05). Compared with random plots, used 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bigger coverage of shrub at height of 0.5 m and 1 m, smaller coverage of shrub at height of 2 m and >2 m, smaller cover and bigger mean diameter of trees, bigger mean diameter and smaller density of shrubs, close to water source, edge of woods and trail, and steeper slope. Results of the 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 showed that coverage of shrub at height of 0.5 m, cover of trees, distance to water source and coverage of shrub at height of 2 m were critically factors to discriminate the used sites and random plots.


全 文 :第 !" 卷 第 #$ 期
% $ # $ 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 &(-.,) &(*(’,)
./01!"!*/1#$
2345!% $ # $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营巢生境!
李宏群#5%6廉振民#
"#1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6延安 ?#"$$$& %1长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6重庆 !$@#$$#
关键词%6 褐马鸡& 巢址& 判别式分析& 黄龙山
中图分类号! B7A@5#666文献标识码! ,666文章编号! #$$# =?!@@"%$#$##$ =$#@" =$A
收稿日期% %$$7 =$" =$%& 修回日期% %$$7 =#$ =%%$
基金项目% 陕西省林业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 $
! 廉振民为通讯作者$
]($’L)-’($)(*(<’-#/#4N5#>/Q&5(3L!"(&$&/’"!($**$,7-#$9+"97%5)(-%)+#
-/:+&/9*#/9 M#+/’&-/$]&’+5(1($(5K(
-H\/N<]JN#!%6-H9N lLMN;HN#
"#11-6"5"-.E+."F&+")&"! X$)"$) I)+G"%#+*06X$)"$) ?#"$$$&
%1@":$%*9")*-.E+."F&+")&"! X$)5*7"Y-%9$6I)+G"%#+*061’-)5A+)5 !$@#$$#
;,$’5&<’%6(N 4LHPR9RMS4LMNMP4YPH4MPPM0M34H/N />TS/ZN M9SMUYRLM9P9N4"1%-##-:*+6-) 9$)*&’,%+&,9# Z9PHN[MP4H<94MU
HN 4LM\J9N<0/NS/;,RSH04/GJNMHN %$$" 9NU >S/;GJNM4/GJ0VHN %$$?5
,4/490/>%% NMP4PZMSM>/JNU HN FMHPHX/JN49HNP! 9;/N9NU TH"#@1#@_! ) f%%# 944LMT9PM/>PLSJTP! ! "#@1#@_!) f%%# JNUMS>M04SMMP9NU % "71$7_! ) f%%# TMPHUMPS//4P/>
4SMMP5+LM;M9N 30J43L PHKM/>TS/ZN M9SMUYRLM9P9N4Z9P"71A g%1%$#" ) f%#! " ‘#8#5+LHPSMPJ04PPL/ZMU 4L94NMP4P
JNUMS30H>9NU THMSSMU TVTS/ZN M9SMUYRLM9P9N45)H/JNU HN 3/NH>MS>/SMP4! #$ HN
TS/9U0M9>>/SMP49NU ! HN 3/NH>MSYTS/9U0M9>>/SMP45FV;% 4MP4! 3/NH>MS>/SMP49NU TS/9U0M9>>/SMP4ZMSM>9[/SH4M[M4VRMPJPMU 9PNMP4YPH4MP";% f#?1#%8! U>f%! Jf$1$$$ q$1$A #5’/;R9SMU ZH4L S9NU/; R0/4P! JPMU PH4MPZMSM
3L9S934MSHKMU TVTH<PLSJT 94LMH$1A ;9NU # ;! P;90MS3/[MS9PLSJT 94LMH% ;9NU
k% ;! P;90MS3/[MS9NU TH<4SMMP! TH<PLSJTP! 30/PM4/
Z94MSP/JS3M! MUZ//UP9NU 4S9H0! 9NU P4MMRMSP0/RM5IMPJ04P/>4LMP4MRZHPMUHP3SH;HN9N49N90VPHPPL/ZMU 4L94
3/[MS9PLSJT 94LMH$1A ;! 3/[MS/>4SMMP! UHP49N3M4/Z94MSP/JS3M9NU 3/[MS9PLSJT 94LMH% ;ZMSM
3SH4H390V>934/SP4/UHP3SH;HN94M4LMJPMU PH4MP9NU S9NU/;R0/4P5
=(0 >#53$%6TS/ZN M9SMUYRLM9P9N4& NMP4YPH4MP& P4MRZHPMUHP3SH;HN9N49N90VPHP& \J9N<0/N66繁殖是鸟类生活史中一个异常重要的环节!因
为繁殖成功率直接影响种群动态和物种延续$ 繁殖
生态学是鸟类保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J3^!
%$$%#$ 鸟巢是鸟类为生 )儿*育 )女*临时搭建的
)家*!为鸟卵的发育和雏鸟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微
环境"张晓爱等!%$$"#$ 巢址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
响鸟类的繁殖成功率(雏鸟成活率!还可间接影响种
群动态和群落组成 "丁长青等! #77?& 王楠等!
%$$A#$ 因此!开展巢址选择!不仅有助于了解鸟类
繁殖地的特征!而且将解释影响鸟类繁殖地选择的
主导因素!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而言!无论在理论上还
是在实践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褐马鸡"1%-##-:*+6-) 9$)*&’,%+&,9# 是世界易危
鸟类之一"(*’*!%$$!#!被我国列为濒危物种"郑光
美等!#77@#$ 其目前主要分布于山西吕梁山(陕西
黄龙山(河北小五台山和北京东灵山等地的局部地
区!且由于地理屏障和自然植被的破坏! 其分布区
已被严重分割成 8 个区域! 分别形成 8 个地理种群!
即山西吕梁山脉的中部种群(河北与北京地区的东部
种群和陕西的西部种群"张正旺等!%$$$#$ 迄今!国
内外对野火鸡"H"6"$5%+#5$6-:$G-#+6G"#*%+## "*"*$6M! %$$!#(藏马鸡"1M’$%9$)+#"-J "*$65!%$$8#(斑
翅山鹑"J"%?+=?$,,%+&$"# "张正旺等!#77!#(黄腹角
雉 "U%$5-:$) &$8-*+# "丁 长 青 等! #77? #( 雉 鸡
"J’$#+$),#&-6&’+&,## "龙帅等!%$$?#和白马鸡 "1M
&%-##-:*+6-)#"王楠等!%$$A#等雉科":L9PH9NHU9M#种类
6第 #$ 期 李宏群%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营巢生境
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 对褐马鸡来说!目前对其巢
址选择虽已有报道 "刘焕金等!#77#& 杨凤英等!
%$$##!但研究地点主要集中在山西省境内!且调查的
生态因子均相对较少!因此笔者对陕西黄龙山自然保
护区褐马鸡巢址选择作了研究$
?A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6研究地区6陕西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
"8An%@o+8"n$%o*!#$7n8@o+##$n#%o)#位于延安市
的黄龙(宜川两县交界处!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东南部
的黄龙山腹地!垂直分布范围在海拔 7"%1" ‘
# ?@81A ;!总面积 # 7!% ^;%!林地面积为 # "@%
^;%$ 研究地区设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北寺山林区!
属于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类型$ 有关保护区的
植被见文献"李宏群等!%$$?#$
#1%6数据收集6%$$" 年 8+" 月和 %$$? 年 "+?
月!在研究区内采用行为提示和系统搜寻等方法寻
找褐马鸡的巢址!共发现及测量褐马鸡的巢址 %%
处$ 将巢所在的位置分为 ! 类% 石壁或大石头下(
灌丛基部(树根旁和朽木下$ 根据 -J 等 "%$$8#介
绍的方法测量巢址生境$ 具体为% 以巢为中心做一
个 #$ ;p#$ ;大样方!其中再做 ! 个A ;pA ;中样
方和 A 个 # ;p# ;小样方$ 中样方取法直接等分
大样方& 小样方取法为沿每条对角线都 ! 等分!在
#h!!#h% 和 8h! 处各取 # 个!共取 A 个$ 各生境的
环境变量的测定方法见表 #$
表 ?A样方内测定的栖息地变量参数
B&,C?AM(&$+5(3K&5-&,*($#4"&,-’&’-/R+&35&’$
参数 .9SH9T0MP 样方大小 BJ9US94PHKM 测定方法 XM4L/U
海拔 )0M[94H/Nh; #$ ;p#$ ; W:&
坡度 &0/RMUM坡位 &0/RM0/394H/N #$ ;p#$ ; 目测 )VMT90HN<
坡向 &0/RM9PRM34h"n# #$ ;p#$ ; 罗盘 F/Q9NU NMMU0M
乔木盖度 ’/[MS/>4SMMPh_ #$ ;p#$ ; 目测 )VMT90HN<
乔木数量 DMNPH4V/>4SMMPh"HNUH[HUJ90’;=% # #$ ;p#$ ; 直接计数 ’/JN4
乔木高度 XM9N LMH4SMMPh; #$ ;p#$ ; 测高仪 ,04H;M4MS
乔木胸径 XM9N UH9;M4MS/>4SMMP94LMH#18 ;h; #$ ;p#$ ; 卷尺 +9RM;M9PJSM
灌丛盖度 ’/[MS/>PLSJTh_ #$ ;p#$ ; 目测 )VMT90HN<
灌丛丛数 DMNPH4V/>PLSJTh"HNUH[HUJ90’;=% # #$ ;p#$ ; 直接计数 ’/JN4
灌丛高度 XM9N LMHPLSJTh; A ;pA ; 卷尺 +9RM;M9PJSM
灌丛直径 XM9N UH9;M4MS/>PLSJTh3; A ;pA ; 卷尺 +9RM;M9PJSM
草本盖度 ’/[MS/>草本高度 XM9N LMH$1A ;灌丛盖度 ’/[MS9PLSJT 94LMH$1A ;h_ A ;pA ; 目测 )VMT90HN<
# ;灌丛盖度 ’/[MS9PLSJT 94LMH# ;h_ A ;pA ; 目测 )VMT90HN<
% ;灌丛盖度 ’/[MS9PLSJT 94LMH% ;h_ A ;pA ; 目测 )VMT90HN<
k% ;灌丛盖度 ’/[MS9PLSJT 94LMHk% ;h_ A ;pA ; 目测 )VMT90HN<
道路距离 DHP49N3M4/4S9H0h; #$ ;p#$ ; W:&
水源距离 DHP49N3M4/Z94MSP/JS3Mh; #$ ;p#$ ; W:&
居民点距离 DHP49N3M4/[H09林缘距离 DHP49N3M4/MUZ//UPh; #$ ;p#$ ; W:&
66对照样方的选取参考张正旺等"#77!#的方法!
在巢址周围 #$$ ;以内随机方向选取一个 #$ ;p
#$ ;非巢样方作为对照!采用与巢址样方相同的方
法收集相同内容的数据$ 对褐马鸡巢的特征做了测
量!包括巢所在灌丛直径和高度(巢径(巢深(巢中衬
垫物厚度(巢上方覆盖物距离巢底高度$ 由于所发
现的巢都位于灌丛根基或石壁下!笔者将巢背靠物
视为后方!测量巢后方(前方(左侧(右侧和上方的遮
蔽度$ 具体作法为% 在巢中心位置放一 !$ 3;p!$
3;白纸!在距离巢 % ;处从不同方向观察!估算白纸
被遮挡的面积比例作为遮蔽度"王楠等!%$$A#$
#186数据处理6使用 &:&& #81$ a/SiHNU/ZP软件
进行统计分析$ 某种栖息地类型的利用率是指该栖
息地类型中观察到褐马鸡巢址的比例& 某种栖息地
类型的可利用率是指该栖息地类型中褐马鸡巢址的
理论比例!用其面积与调查区的面积比例表示$ 应
用 ;% 检验分析北寺山研究区褐马鸡巢址的植被类
型$ 坡向数据属于圆形数据"3HS3J09SU949#!并不适
于与其他数据一起分析! 因此先计算出坡向的正弦
值和余弦值!然后将正弦值和余弦值与其他数据一
起进行分析$ 用 (NUMRMNUMN4YP9;R0MP*=检验分析
巢址样方和对照样方间各变量差异的显著性水平$
所有差异性显著"Jq$1$A#的变量进入后续分析$
利用 &RM9S;9N 3/SSM094H/N 判断显著性变量之间的相
?@#
林 业 科 学 !" 卷6
关性!当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的绝对值大于或
等于 $1"$ 时!则取生态学意义比较重要的变量进入
下一步分析$ 影响褐马鸡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最终
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予以筛选$
DA结果与分析
%1#6巢址栖息地类型6在北寺山林区发现的褐马
鸡巢址中!有 ! 个分布在针阔混交林中!#$ 个分布在
阔叶林以及 @ 个分布在针叶林中$ 对这 8 种林型利
用率与可利用率进行 ;% 检验表明% 在北寺山林区褐
马鸡对巢址有明显的选择性";% f#?1#%8!Daf%!
Jf$1$$$ q$1$A#!其偏向于阔叶林和针叶林!而对针
阔混交林回避!荒地和田地则完全避开"图 ##$
图 #6褐马鸡对不同林型利用率
aH<5# bPMU S94M/>UH>MSMN4L9TH4944VRM/>TS/ZN M9SUYRLM9P9N4
#1阔叶林 FS/9U0M9>>/SMP4& %1针阔混交林 ’/NH>MSYTS/9U0M9>>/SMP4& 81
针叶林 ’/NH>MS>/SMP4& !1荒地 i9P4M09NU& A1田地 a9S;09NU5
%1%6巢基本特征6褐马鸡是营地面巢的大型鸟类!
巢非常简陋!只是由雌鸡在巢址的地面上刨一椭圆
形的浅坑!巢材一般多为就地取材!为附近的枯枝落
叶夹杂少量羽毛!并由褐马鸡压成浅盘状$ 在所发
现的 %% 个巢中!按巢所在的位置分为 ! 类% 石壁或
大石头下 "A!1AA_! ) f%% #(灌丛基部 "#@1#@_!
) f%%#( 树 根 旁 " 71$7_! ) f%% # 和 倒 木 下
"#@1#@_!) f%%#$ 说明褐马鸡在巢址选择方面多
选择石壁或大石头下$ 研究中发现的所有的巢都被
石壁或大石头(灌丛(倒木遮挡!并且有进出通道$
巢特征测量见表 %$
%186巢址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6将褐马鸡巢址样
方和随机选取的非巢址样方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
明% 巢址与对照样方在坡度($1A ;灌丛盖度(# ;
灌丛盖度(% ;灌丛盖度(大于 % ;灌丛盖度(乔木
盖度(乔木直径(灌丛直径和丛数以及道路距离(水
源距离和林缘距离方面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表
8#$ 与非巢址相比!褐马鸡巢址喜欢选择灌丛盖度
低层大高层小(乔木盖度小和直径大(灌丛直径大和
丛数小(与水源(道路和林缘距离近以及坡度陡的
地方$
对差异性显著的 #8 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可知%
$1A ;灌丛盖度与 # ;灌丛盖度(% ;灌丛盖度与 %
;以上灌丛盖度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 $1"$!于
是剔除 # ;及 % ;以上盖度等变量!将其余 ## 个变
量全部纳入逐步判别分析! 选择出影响褐马鸡巢址
表 DA褐马鸡巢特征的测量
B&,CDAB"(<"&5&<’(5-$’-<$#4/($’L$-’($#4,5#>/(&5(3L%"(&$&/’
巢位参数
.9SH9T0MP/>NMP4PH4MP
最小值
XHN5
最大值
X9Q5
平均值 g标准误
XM9N g&D
巢长径 -/N4LMNMP4h3; 8% !$ 8"1A@ g%1$#
巢短径 &L/S4UH9;M4MS/>4LMNMP4h3; %@ 8" 881#? g%1#7
巢深 DMR4L />4LMNMP4h3; 7 #A #%18# g#17#
巢所在灌丛直径 DH9;M4MS/>4LMPLSJT HN NMP4PH4Mh3; %@ "$ !81@8 g#%1%8
巢所在灌丛的高度 \MH4LMPLSJT HN NMP4PH4Mh3; @$ #@$ #8#1"? g8#1"?
巢上方的遮蔽度 \HUHN巢前方的遮蔽度 \HUHN/SM4LMNMP4h_ A$ #$$ @%1"# g$1#8
巢后方的遮蔽度 \HUHN巢左方的遮蔽度 \HUHN4/>4LMNMP4h_ %$ @$ ?%1"? g$1%"
巢右方的遮蔽度 \HUHN4LMNMP4h_ A$ #$$ ?71#? g$1#?
巢上方覆盖物厚度 ’/[MSHN<4LH3^NMPP9T/[M4LMNMP4h3; #A @A !A18# g#71A!
巢衬垫物的厚度 bNUMS09V4LH3^NMPPHN 4LMNMP4h3; %1@$ A1"$ !1$% g$1@$
选择的主要因素$ 由表 ! 可知!在区分巢址样方和
对照样方时!$1A ;灌丛盖度(乔木盖度(距离水源
距离与 % ;灌丛盖度 ! 个因子的判别能力最强!由
这 ! 个变量构成方程的判别准确率达 7!1!!_! 可
以较好地将巢址样方与对照样方分开$
EA讨论
81#6巢位和林型的选择6巢址是鸟类繁殖行为的
环境载体!是鸟类繁殖期的栖息地!通过巢址选择!
鸟类能找到一个相对适宜的繁殖地点!以保证繁殖
@@#
6第 #$ 期 李宏群%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营巢生境
6666 表 EA褐马鸡巢址样方变量与对照样方变量的比较!
B&,CEAI#6%&5-$#/$#4K&5-,*($,(’>((/’"(/($’$&6%*(&/3I#/’5#*$&6%*($#4,5#>/(&5(3L%"(&$&/’
变量
.9SH9T0MP
巢址样方" ) f%%#
*MP4P9;R0MP
对照样方" ) f%%#
’/N4S/0P9;R0MP
* :
海拔 )0M[94H/Nh; # %@#187 g#%$5!$ # %@81AA g##@5!7 =$1%8% $1@#?
坡度 &0/RMUM坡位 &0/RM0/394H/N #18% g$5?% #1!A g$5"? =$1"A% $1A#@
坡向的正弦 &HNM/>P0/RM9PRM34 =$1#7 g$5?" $1#" g$5A# =#1@$8 $1$?7
坡向的余弦 ’/PHNM/>P0/RM9PRM34 $1#% g$5"A $1AA g$5"? =%1#AA $1$8?
乔木盖度 ’/[MS/>4SMMPh_ $1!? g$5#? $1"8 g$5#A =81#7A $1$$8
乔木数量 DMNPH4V/>4SMMPh"HNUH[HUJ90’;=% # $1?" g$5A# $1@8 g$5!# =$1A#@ $1"$?
乔木高度 XM9N LMH4SMMPh; #$1#! g85$! 71%% g%5?" #1$AA $1%7?
乔木直径 XM9N UH9;M4MS/>4SMMPh; %!18@ g?5#% #?1!! g!5@$ 81?78 $1$$$
灌丛盖度 ’/[MS/>PLSJTh_ $1A8 g$5%# $1AA g$5#" =$1!!" $1"A@
灌丛丛数 DMNPH4V/>PLSJTh"HNUH[HUJ90’;=% # %177 g#5!# !1%% g#57A =%187# $1$%#
灌丛高度 XM9N LMHPLSJTh; #1"7 g$5%" #1@A g$588 =#1@8$ $1$?!
灌丛直径 XM9N UH9;M4MS/>PLSJTh3; %?1!$ g75"! %$1?% g"5?7 %1"A7 $1$##
草本盖度 ’/[MS/>草本高度 XM9N LMH$1A ;灌丛盖度
’/[MS9PLSJT 94LMH$1A ;h_
8"1"@ g#?5?8 #?1@" g#%58# !1$@@ $1$$$
# ;灌丛盖度
’/[MS9PLSJT 94LMH# ;h_
871$$ g%#5AA %81A8 g#!5$8 %1@%% $1$$?
% ;灌丛盖度
’/[MS9PLSJT 94LMH% ;h_
#81"! g#%5$" %A1%8 g%$5$A =%18%8 $1$%A
k% ;灌丛盖度
’/[MS9PLSJT 94LMHk% ;h_
81#7 g85@# @188 g?5@$@ =%1??7 $1$$@
道路距离 DHP49N3M4/4S9H0h; 8@1$A g#?5#$ ?$18% g8!5## =817"? $1$$$
水源距离 DHP49N3M4/Z94MSP/JS3Mh; @#1!A g!@5"% #8?1%? g8857$ =!1!#? $1$$$
居民点距离 DHP49N3M4/[H09林缘距离 DHP49N3M4/MUZ//UPh; 7#1%8 g!"5#! #!#1A7 g"!5$" =%177% $1$$A
66!! Jq$1$A! !!Jq$1$#5
活动的顺利进行".90^9;9"*$6M! #77A#$ 在鸡形目
"W90H>/S;MP#中!许多雉类都有选择巢址的现象!营
巢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孵化成功率和繁殖期种群
密度"-J "*$6M!%$$8& 丁长青等!#77?#$ 前人的很
多研究都强调隐蔽性是雉类巢址选择的关键因素
"王楠 等! %$$A& 闫 永 锋 等! %$$7 #$ 杨 凤 英 等
"%$$##和本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
褐马鸡是一种营地面的大型雉类!在巢址选择方面
首先它倾向于在大石头或者岩石下 "A!1AA_!) f
%%#!可能这种环境可以为褐马鸡及其卵遮风挡雨!
而且非常坚固! 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对巢后方的警
惕投入!所以这种巢址在野外是褐马鸡的首选!这种
巢在藏马鸡也是首选"-J "*$6M!%$$8#$ 其次才是朽
木下"#@1#@_! ) f%% #和灌丛基部 "#@1#@_! ) f
%%#$ 由于国家近年实行天保工程和禁牧政策!灌丛
长势良好!隐蔽性较好$ 朽木是天然倒木或是间伐
林内人为砍伐的倒木!在大石头或岩石缺乏的情况
下!朽木下和灌丛基部也就成为它们选择的对象!这
种巢址能提供较好的隐蔽环境!但遮挡风雨的条件
较差!这种巢址在大多数雉鸡类中存在 "王楠等!
%$$A& 龙帅等!%$$?#$ 树干基部最少!笔者在 % 年中
仅见到 % 个!通过观察!这 % 个巢都是建在一片灌丛
中!坡度很陡!从远处很难发现!这些都说明了褐马鸡
巢址有很高的隐蔽性$ 通过笔者研究发现!褐马鸡巢
址多选择针叶林和阔叶林!对针阔混交林回避!荒地
和田地完全避免"图 ##$ 这主要是因为褐马鸡孵卵
期长!约 %A1" 天!对环境变化敏感"刘焕金等!#77#&
郑光美等!#77@#!荒地和田地是人们从事农事和放牧
的地方!对褐马鸡育雏干扰很大& 针阔混交林海拔
高!距离水源较远!增加了对能量的投入& 针叶林和
阔叶林相对来说!距离水源较近!故褐马鸡巢址避免
荒地(田地和回避针阔混交林!多选择针叶林和阔
叶林$
81%6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分析6由于栖息地中各
种因子对动物的作用不同!因此找出动物栖息地选
择关键因子就成为栖息地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许多
鸡形目种类中!雉类巢址选择的关键因素是隐蔽性
"-J "*$6M! %$$8& *%$$A#$ 笔者在野外研究中!所有发现的巢周围都
被石壁或大石头(灌丛(草丛和倒木遮挡!灌丛盖度
7@#
林 业 科 学 !" 卷6
低层大和高层小!致使每个巢址上(后(前(左和右等
A 个方向有 ! 个方向的隐蔽度均较高!另一个方向
隐蔽度较小!作为进出口"表 %#!这为褐马鸡巢提供
了良好的隐蔽条件$ 灌丛是雉科鸟类繁殖期适宜生
境的一种关键植被类型"龙帅等!%$$?& 闫永锋等!
%$$7#$ 在判别式分析中!$1A ;灌丛盖度和 % ;灌
丛盖度是巢址选择的关键因子"表 !#!这主要与为
巢址提供良好的隐蔽条件有关$ 北寺山林区内植被
经过砍伐过并自然恢复!形成大面积以灌丛为主的
环境$ 矮小的灌丛非常茂密!其隐蔽性很好!且也不
易被天敌发现!所以成为褐马鸡首先选择的巢址$
过于高大的灌丛!由于冠层遮挡光线!使下层植被无
法生长!隐蔽条件很差!褐马鸡不会选择过大的灌丛
筑巢$ 灌丛盖度低层大和高层小!主要是因为巢址
附近的灌丛基本上都较低,"#1"7 g$1%"#;-!这满
足低层盖度较大高层盖度较小的特征!能够提供良
好的隐蔽条件$ 另外!笔者发现巢址周围环境乔木
盖度较小!这有利于阳光的透射!使林下灌丛发育良
好$ 所以!褐马鸡在选择巢址时较小的乔木盖度!灌
丛盖度低层大和高层小就显得尤为重要$
表 FA褐马鸡巢址利用区和对照区变量的逐步判别分析结果
B&,CFAI#/$(R+(/<(#4’"($’(%>-$(3-$<5-6-/&/’&/&*0$-$#4"&,-’&’K&5-&,*($
,(’>((/’"(/($’$&6%*($&/3<#/’5#*$&6%*($#4,5#>/(&5(3L%"(&$&/’
参数 .9SH9T0MP iH0^/P< 判别系数 ’/M>H3HMN4P 显著性 &HH39N3M
$1A ;灌丛盖度 ’/[MS94LMH$1A ;h_ $1!!A $1@77 $1$$$
乔木盖度 ’/[MS/>4SMMPh_ $18@8 $1"#" $1$$$
水源距离 DHP49N3M4/Z94MSP/JS3Mh; $18A7 =$1AA? $1$$$
% ;灌丛盖度 ’/[MS/>PLSJT 94LMH% ;h_ $18%7 =$1"?" $1$$$
66距水源距离是影响褐马鸡对巢址进行选择的另
一个重要因素"杨凤英等!%$$##$ 有研究认为!鸡形
目许多物种的栖息地选择均与水源密切相关"杨月伟
等!#777& -J "*$6M!%$$8& 贾非等! %$$A& 龙帅等!
%$$?#$ 研究地区气候为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类
型!夏季炎热!阳光充足!降水复杂多变$ 李宏群等
"%$$?#研究春季褐马鸡对取食地的选择!发现取食地
距离水源比较近!原因是水源!特别是较大溪流附近
的地面较软而且草本和无脊椎动物较丰富$ 巢址距
离这些水源较近!这有利于褐马鸡午后离巢到水源附
近觅食和饮水!刘焕金等"#77##报道褐马鸡离巢时间
一般为 %? ‘A@ ;HN!杨凤英等"%$$##也报道巢址距水
源的平均距离为 %8! ;!同时!在此季节!褐马鸡多以
含水量相对较低的植物根和芽等为主要食物$ 所以!
水源在其繁殖期间显得尤为重要$
参 考 文 献
丁长青! 郑光美5#77?5黄腹角雉的巢址选择5动物学报! !8"## %
%? =885
龙6帅! 周材权! 王维奎! 等5%$$?5南充雉鸡的巢址选择和春夏季
栖息地选择5动物学研究! %@"8# % %!7 =%A!5
李宏群! 廉振民! 陈存根! 等5%$$?5陕西黄龙山林区褐马鸡春季觅
食地选择5动物学杂志! !%"8# % "# ="?5
刘焕金! 苏化龙! 任建强5#77#5中国雉类+++褐马鸡5北京% 中国
林业出版社! #@ =%#5
贾6非! 王6楠! 郑光美5%$$A5白马鸡繁殖早期栖息地选择和空
间分布5动物学报! A#"8# % 8@8 =87%5
王6楠! 贾6非! 郑光美5%$$A5白马鸡巢址选择的研究5北京师范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7$ =#785
闫永 锋! 刘 遒 发5%$$75东 大 山 自 然 保 护 区 喜 马 拉 雅 雪 鸡
"U"*%$-5$6,#’+9$6$0")#+##的巢址选择5生态学报!%7"@# % !%?@
=!%@!5
杨凤英! 王汝清!张6军!等5%$$#5褐马鸡巢址选择的初步研究5
山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A# =#A!5
杨月伟! 丁6平! 姜仕仁!等5#7775针阔混交林内白颈长尾雉栖息
地利用的影响因子研究5动物学报! !A"8# % %?7 =%@"5
张晓爱! 刘泽华! 赵6亮! 等5%$$"5青藏高原常见雀形目鸟类的筑
巢特征5动物学研究! %?"%# % ##8 =#%$5
张正旺! 梁6伟! 盛6刚5#77!5斑翅山鹑巢址选择的研究5动物学
研究! #A"!# % 8? =!85
张正旺! 张国钢! 宋6杰! 等5%$$$5褐马鸡的种群现状与保护.中
国鸟类学会5中国鸟类学研究5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7
=AA5
郑光美! 王歧山! 汪6松5#77@5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鸟类5北
京% 科学出版社! %!% =%!85
(b’*5%$$!5+LM%$$! (b’*SMU 0HP4/>4LSM94MNMU 9NH;90P5&ZH4KMS09NU
9NU ’9;TSHU-J m! lLMN+HTM49N )9SMUY
:LM9P9N41%-##-:*+6-) ’$%9$)+HN P3SJT MN[HS/N;MN4! ZH4L PRM3H90
SM>MSMN3M4/4LMM>M34/>>//U5(THP! #!A"!# % "A? ="""5
-J3^ Wi5%$$%5+LML9TH494SM]JHSM;MN4P/>4LMSJ>/JP4SMM3SMMRMS
"16+9$&*"%+#%,.$ #5#5:SM>MSMN4H90L9TH494JPM UM;/NP4S94MU 94
;J04HR0MPR94H90P390MP5FH/0/=87!5
*
M9P4MSN ZH0U 4JS^MVPHN 3MN4S902N49SH/5*/S4LM9P4MSN *94JS90HP4! ##
"8# % %AA =%"$5
.90^9;9G! E/SRH;9^H)! +/0/NMN :5#77A5\9TH494J4H0HK94H/N! UHM49NU
SMRS/UJ34H[MPJ33MPPHN 4LMEMP4SM0HN 94M;R/S90V9NU PR94H90V
LM4MS/$7#